直截了当、直抒胸臆的说结论:太!好!看!了!为什么Star Trek在中国的接受度比Star War要低那么多,低到了都没有一个标准译名,低到了The Next Generation的3-7季几乎都没有一篇影评,打分的总人数只有小几百号人???一个数理化战五渣的文科生表示万分不解。
是的,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只有谢耳朵那样的理工geek才会喜欢ST??欣赏各种五花八门开脑洞的文明形态设定不需要任何数理化吧??看人造人撸猫的呆萌样子不需要数理化吧??而且,把这个phaser那个beam全都忽略掉,满满都是二十世纪外交史的彩蛋啊!“Who is who”的索隐游戏太好玩了!摄于冷战结束前后几年的TNG系列,妥妥的就是那个全球化元年的世界观,对冷战的理解,对未来的期待,对文明差异、文明接触、文明冲突的想象,各种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三十年后以逆全球化为主题词的新冠元年来看,格外感叹:故事中的那种乐观开朗的主基调,今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依然相信,那是我们的世界可以也应该变成的样子,平等、多元、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开放世界图景依然是高贵的并且依然可以令人感动的,但故事中反派势力设定背后的那种隐忧都已经得到了证实。看着剧作者和剧中人每次靠主角光环破解危机,更是在某种意义上迫使我们承认:我们其实从来也不知道,开放世界应该如何面对它的敌人。还有,对某些事情的理解和展望,我们的确曾经天真得那么可爱又那么离谱,真实扎心得让人能哈哈哈哈的笑出眼泪来啊!
补刷这种盖棺定论的剧集的好处就是:可以看着IMDB的分集评分挑普遍口碑好的看。豆瓣不能分集评论太烦了,开一个长评吧,把各种碎碎念汇总一下,慢慢更新……
S1-E1/2,"Encounter at Farpoint",**** 空间站变回巨大的半透明水母飘回星空,真的很美。
S1-8, The Battle,****查了一下维基百科,唯利是图的Ferengi人的名字真的出处是佛郎机人!自黑够没底线……佛郎机大副的反转是个惊喜,真是个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Homo economicus!船长的阴谋剧本不profitable,于是大副发动兵变把船长关起来了,然后敌对双方皆大欢喜都达到了各自所理解的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国富论的那段名言可以在这里作一个脚注:“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We address ourselves, not to their humanity but to their self-love, and never talk to them of our necessities but of their advantages.”
S1-15, 11001001,***** ,与电脑合体的二进制人Bynar的设定,集体行动,小个子,讲话不停点头鞠躬,有求于人却死也不肯直说,yes no的二元思维,日本社畜既视感!
S2-2, 撤侨行动。这集中段Troi举着杯子对船长说了一个外星词,然后说你怎么知道我刚才说的是杯子,水,清澈,口渴还是别的什么——这是一个书袋,Quine关于linguistic indeterminancy的那个例子,人类学家听见一个土著在一只兔子跑过的时候喊了一声Gavadai却没法知道这个词指的是单只的兔子、总称的兔子、兔子的一部分、食物、打猎、还是根本和兔子没有关系。
S2-8,"A Matter of Honor",****有一个现成的形容词,放在Klingon人身上很贴切:战斗民族。我们形容战斗民族工业遗产的形容词,形容Klingon飞船的画风也合适:傻大粗黑。不过战斗民族的食谱是红菜汤和黑面包啊,编剧您设计Klingon活虫美食时,想的是鞑靼牛肉吧?
S5-7/8,Unification *****,很久很久以前,古老、内敛、会点穴、拥有高深莫测的哲学和智慧的瓦肯人中,分裂出一支暴力、尚武、扩张主义的Romulan人,现在,他们开始幕后接触,讨论统一进程了……脑子里不断冒出一些穿帮的台词:史波克大使在破冰之旅表达了促进Neutral Zone两侧民间文化交流、和平统一瓦肯的美好愿景……但是Romulan元老院表示不放弃武力统一的可能性……第二集中段有一段瓦格纳风格的Klingon歌剧。
S7E09,Force of Nature——完成度很烂(IMDB打分只有6.4/10),但是核心情节其实既宏大又合理同时还极有颠覆性,可以算看到目前整个TNG中最难忘的设想之一:两个边缘行星的科学家发现曲速引擎会逐渐破坏宇宙的空间结构,在常规途径和联邦沟通遭遇各种官腔扯皮打哈哈之后,用自杀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完全不掩饰的隐射气候变暖并准确的拍出了减排政治的根本困境,考虑到这是94年的剧集(京都议定书是97年签订的!),可以说非常有前瞻性了:整个Star Trek的根本政治制度设定——星际联邦——存在的基础是曲速引擎支持的高速航行;如果现在有人证实了这种技术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放弃,否则40年后宇宙就会遍布撕裂空间的rift,你应该怎么办?放弃它,同时彻底放弃一种已经成为信仰并且确实值得坚守的外向、进取的生活方式,各个星球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吗?折中的方案是限制使用而不是彻底放弃,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技术突破,但是宇宙中还有很多并不听命于联邦甚至随时想要吞并你的势力啊,单方面的自废武功有啥用?结尾舰长在舷窗边感叹,我最美好的生命都是在曲速飞船上度过的,见过多少个星系,多少种文明,现在这个时代结束了……2020年家里蹲的时候听起来,很多人会有代入感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颠覆世界观了,这个设定在之后的剧集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变成了一个大坑,其实完全可以按这个思路走下去,拍ST世界中的人如何应对被这一发现突然改变的世界,拍他们如何把引擎限速协议和第一指导原则一样,变成一种道义上法律上需要遵守,但是面对具体情境可能需要选择打破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集剧本的松散也不是问题,反而更像是生活本身的样子:也许很久以后,Geordi会和Data说,你还记得世界彻底变样的前一夜我们在干什么吗?我们在讨论怎么训练你的猫听人指挥……
最后一集至今还记得!
连看三集结束漫长7季TNG之旅,前后看了9个月。看着每一个角色成长,自己对他们的感情也跟着interwine;看着新人旧人在ENTERPRISE上进进出出,不变的是永恒的探索和前进。虽然很喜欢SPOCK,但不得不承认TNG才是ST的巅峰:一个时代,结束又是开始。- Once again? For one time's sake? - Engage.
最后用非常完美的一集结束7季的征程,见证了下一代这个在科幻史留名的剧集。就本季来说质量还是相对弱了些,多重宇宙、多重幻觉、时间线的几集确实非常出彩,有些接受不了顾问和wolf,填了Crusher最后的坑但非常遗憾,最后一集也算是对几个种族的关系,未来也有小小的交代提示。给ST比TNG主角性格还是弱了些,除了皮卡德、DATA,Q,巴克利、医生,其他主角还是存在感还是太弱。
最后一集看了一点点就不舍得看了TvT
看到最后一集有点感伤,tng在深度和广度上的确使ST系列进入了黄金时代。虽然仍觉得第五季加第六季第一集最好看,但是第七季时空停止、T基因变异、通过全向甲班拯救一个星球的那几集还是令人印象深刻。依旧最爱mr data~~~最后一集穿越三个时空算是很好的总结。继续开始DS9啦~~~
从嫌弃得不行到最后一集抽着纸巾看完,这个结尾真是太恰当了,暴喜欢Cap P讲出最后一句台词的感觉了,这么casual又这么意犹未尽。e3可不就是VR嘿;e9颠覆世界观,好奇以后还要不要圆回来;从e11平行世界的故事开始断续插播Troi/Worf,意外觉得很讨喜;e15典型的“should've done it long time ago”,喜欢!e19视觉效果惊人;e21又一集极动人的Worf故事;e23的设定都可以做Finale了,但e25一出还是哇……QAQ
tng的时代永远是充满阳光与人性关怀的时代
终于到了看完的一天,简直就是人生某个阶段的终点。
see you out there!
大结局比好多穿越科幻棒啊
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我是真爱这些人啊
《星际迷航》不仅仅是起始于迷茫时代的地球人对未来的幻想,它承载的是整整一个世纪人类的憧憬、坚持、求索、狂热、担忧、恐惧、生活的趣味、历史的反思、爱恨情仇,嬉笑怒骂。企业号像是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大篷车一样,游不必有方,未至之境既是音乐、波本和墨西哥出产的上好大麻。这不是科幻,是禅。
看到最后一集突然舍不得了。。好舍不得。。最后几集一集一集的交代每个人的未来 最后一集他们坐在一起打牌 那个场面看的好想哭QAQ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看到最后一集真的很唏嘘。TNG充满了我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希望自己能成为像Captain Picard那样勇敢坚毅的人。
最后一集的创意不错。
花了幾個月看完1到7季,最喜歡的大概是Wesley通過全息投影和父親再會那集,還有Q帶著Picard回到過去那集與過去和解,擁抱未知
最后一集的创意不错。
编剧实在是太牛了,张弛有度,脑洞层出不穷又发人深省。所以虽然特技在今天看来也就五块钱水平,还是让人觉得毫不过时。最后一集看完觉得这故事还能继续很久啊!还可以制造不少同人啊!最后感叹Data一生推,爱猫的人都不会太坏(啥
E15 Lower Decks
“一开始,他就像个救星,成为高等种族的承诺,成为完全人工体的承诺,叫人难以抗拒,我们乐意去做他吩咐的事,但过了一阵子,我们发现知识没有能力遵守承诺,于是他开始讲牺牲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