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HD

主演:张书豪,李晓川,李桃,钮承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转山 剧照 NO.1转山 剧照 NO.2转山 剧照 NO.3转山 剧照 NO.4转山 剧照 NO.5转山 剧照 NO.6转山 剧照 NO.13转山 剧照 NO.14转山 剧照 NO.15转山 剧照 NO.16转山 剧照 NO.17转山 剧照 NO.18转山 剧照 NO.19转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转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书。   台湾青年张书豪(张书豪 饰)在大四毕业时,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正处在迷茫期的书豪意外发现了哥哥留下的骑行日志,这个不骑车的青年萌生了骑行滇藏线替哥哥完成未竟心愿的想法,在经历了女友的离去后,他义务反顾奔赴丽江。在路上,张书豪结识了来自云南的骑行者李晓川(李晓川 饰),并结伴前往拉萨。第五天,他们来到德钦,李晓川因无缘得见云雾中的梅里十三峰而沮丧不堪;第六天,他们住在盐井的藏民家中,书豪与淳朴的藏民依依惜别;第七天,他们在曲孜卡的山路艰难前行,李晓川意外坠崖重伤。冬季的滇藏线格外艰险,而剩下的路,张书豪必须独自前行……苍狼之绝命行动书记日记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1独身向前爱你如诗美丽秘密花园驱魔任务蜜之哀伤生活不幸的女人狂蟒之灾2战友2008佛魔之剑情萦田纳西最强囍事人善被人欺意外的旅程2000THE NEW GATE新精武门1976为你写诗寅次郎的故事20:加油啊!寅次郎多嘴街六月里来好阳光无底洞这让我想到了你半镜在家更安全西游降魔篇(粤语版)武士老师猎杀外星人关八战队243栋的女人们裸吻惊爆十三天闺蜜四人行第一季雾都孤儿1948冲锋车2015粤语版至尊红颜黑色凯迪拉克(普通话版)大演员黄河异闻录僵尸集团动态漫画·逆天邪神第一季倔爹犟丫头夺宝风云

 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座山

大多数人都搞不明白那一小撮人为什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放着的平淡日子不好好的去生活,整天满世界的奔跑。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是疯狂的人。有的人会好奇的去问这些疯狂的人,为什么?他们可能会说“因为山在那里!”也可能会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去做了!”这些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听烂了。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每个字都印在心里。在你年轻的时候你说要给自己一个间隔年,然后你被时间带走,而那个誓言永远被禁锢在最最年轻的一个夏天;你步入社会,说好了要给自己一个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远离喧闹压抑的都市和紊乱的生活,然后你发现,你根本没办法停下来,也没有勇气去停下来。时间就这样在走,你只能遥望心里的那座山,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你会去哪里!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大多数,是除去那一小撮疯狂的人之后的大多数,他们可能会说那些人太疯狂,可能会告诫那些人前路太险恶。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内心深处的那座山,在每个袭夜而来的孤独中发出的次次召唤。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鼓足了勇气背上了行囊,有没有一部电影让你放弃一切理由转身上路。是卡鲁亚克的《在路上》,是《练习曲》里的单车少年,是《摩托日记》里对世界的思考,是《荒岛生存》中理想主义的自由流浪,还是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那些疯狂的人在用行动来告诉你生命可以达到的厚度和高度。
一首熟悉的旋律,一个时代的跨度,一句“骑出去就要骑回来啊。”有没有戳中你心中的某段信念。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于转山是没有概念的,我并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是在十一国庆的时候在想要不要出去走走,然后就在围脖上看到之前的一位驴友,她说十一要去转山。然后我就开始去搜索关于转山的信息,才恍惚的惊叹,哇,那里真的好美啊!再搜索,就看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拍摄和介绍。当时看到了很激动,因为我知道咱本土还没有一部真正算得上的公路片。之前看了谷岳的《搭车去柏林》看得各种热血沸腾。那种感觉似乎就是在看卡鲁亚克《在路上》时的心情。而且以这部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改编的电影也正在拍摄中!到现在我还记得当看到“卡鲁亚克在打印机上花了一个礼拜没有停歇的打完一卷纸”时的心情,而那就是《在路上》的初稿。我很想羡慕那样的经历,那般自由桀骜。但是在《转山》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一种坚持和最真的人性。结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时过程和一种信念。你无法想像开始那个稚嫩的清新少年会踏上一条如此险恶的路。那种稚嫩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他的开始可以是没有头绪的,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那个糕点师,于是他的内心和大多数第一次上路的人一样,紧紧跟着小川。他是对的,可是结果小川出事了,故事讲到这里是悲伤的。没错,路上并不是你以为的那般自由和美好,你要学会的还有很多,你要学会和自己决斗,你要被命运牵绊!之后,男主角一个人上路了,各种辛苦,各种痛苦,各种纯爷们的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小清新蜕变成皮肤黝黑,胡须凌乱的纯男人。一个旅途中的成长,这是在什么书上都学不到的,是再多的人谈再多的人生都无法深刻的经历吧!最后他做到了,在山顶,逆光中斑驳刺眼的阳光,空中飘着色彩斑斓的风马旗,书豪甩出那叠印着经文的彩色纸片,纷飞的纸片。这段很震撼,书豪可以尽情的哭了。
骑车去拉萨..我一直在想,这几个字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个魔力,可以让那么多人为之疯狂。或许真的有吧!因为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每一个还没去过西藏的人都相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 或许那就是人们心中的那座山,一直在那里,不管多少的生死离别,不管多少的爱恨纠缠,她都在那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2 ) The Gap Year

    不算影评,只是电影让我想到我自己。


    未知的风景,未知的人,那些在路上的欢乐时光,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才是旅行的全部意义。
                                              ——09年暑假
    
    从影院出来,我偷偷的回忆拉萨,回忆里,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彩色的,可是。。可是。。回忆怎么没有声音呢?就像一部默片。
    
    08年进入大学,到现在,我被推在人流中,被迫快速成长
    
    临近大学尾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忙碌,考研,出国,面试,工作,唯独剩下我这个闲人,在打发着流水的光阴。时光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东西,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当年感觉到它时,它已经快要离去。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勇敢。
    
    我这个年纪的女人很尴尬,卖不了萌,装不了嫩,学业还没结束,事业还没开始,皮肤不水灵,长的也不好看,厨艺一点没有,撒娇打滚也学不来……如果连青春都不在了~哎~我都说不下去了
    
    当我看到一些诸如“有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不会做了”的言论时,我有一点害怕了,我害怕自己真的过了那种“背上包就走”的青春年纪。我担心准备地不够充分,担心不能按时回校,担心被晒出更多小斑点,担心季节不对,担心风景没有想象中的美,担心没有很好的旅伴……我会衡量这是不是一趟“去对了”的旅行,总之,我不再轻易上路了
   
    人呢。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生活在人群里,又和人群隔得很远。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是不是可耻地成熟了?

  

 3 ) 高处不胜寒

这一个月,店里挑选放的电影都是有关孤独,城市的孤独,旅行的孤独,人的孤独,心的孤独

昨天看完《转山》,也可能是口味变重了,觉得除了拍摄比较辛苦,仿佛没有太多的情节
我也有掉泪,但是只是觉得这种旅行方式真的很苦,想要追求什么呢,达到什么呢
这也许就是孤独感的一个特质,旁人无法了解,只有自己知道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为生命是有意义的。这只是一套说法,仅仅是某一时期的共同的约定,并非天经地义
当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当开始寻找的时候,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如果我们开始思考,开始选择自己的人生,想要去骑行,冒死的转山
首先就会来自父母的不解,与旁人的指责成无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毕业后就要去考研考公务员,为什么工作稳定了就要开始买房买车结婚,开始生子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即使与最亲密的父母拥抱在一起,我们各自都还是孤独的
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

在国内,家庭伦理的束缚的巨大,远超于我们的想象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者是孝之名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和怀疑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
她的一生都在为家庭奉献,变成了惯性
即使孩子各有一片天地了,她一下子也停不下来
因为从来没有人鼓励她去发展自我的兴趣
我们常常把伦理当做依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
有人觉得很幸福,我却觉得很可怕,多么沉重啊
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朋友都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
没有思维的伦理很容易堕落,因为太习以为常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
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而孤独只是假象

 4 ) 这片子完全是乱来

这片子的核心观念有严重的问题。一个没有任何骑行经验的小伙子凭着一时冲动就踏上滇藏线,期间导演还渲染艳遇,好像骑行就是勇气+基友+艳遇的组合,这绝对不是一个值得歌颂和称羡的事迹。

首先,骑行不是一件耍帅装逼的事,不是有了想法就可以立马抱着“实现梦想”的决心毫无准备的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很多人,因为热爱自行车给旅途带来的自由、热爱路上可以随时逗留的美景、热爱去创造一段不可复制的美好回忆而走上骑行的道路。进藏线路的困难在于它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抵抗多变的气候和高原反应。如果是一个热爱生命的骑行者,绝对不应该莽撞的随意的骑行进藏,因为骑行者首先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而不是为了耍帅体现自己的霸气或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毫无准备的踏上这条路,至少应该有准备的进行训练和了解当地情况,确保自己不会不适应高原和当地气候。

很多人可能会说,顾虑太多会顾此失彼,一直拖着,最后一事无成。但进藏线路多变的气候极易引起感冒从而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无论哪种病症都是致命的;且环山公路的下坡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技巧,不然一瞬间就一命呜呼了;还需要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路途上会遇到什么事无法预知,如果遇事就像片中主人公那样摔车或者卖萌跟着老大哥走,那只能说他没死是因为运气好到了极点,而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是需要旅途的不断磨练积累经验的,有了经验,心理承受力才不至于太弱,不至于遇到挫折就沮丧甚至崩溃。

综上所述,就可以看到,主人公毫无经验的踏上滇藏线,连路线、路况、大陆基本概况都不事先查好,只能说幸好他遇到了作为炮灰的霸气大叔,而且一路运气都太好,不然他有九条命也不够活下去。片中还渲染了他路上的重重困难,最坑爹的是,主人公选择了冬天骑行,不知道是为了耍帅还是什么,冬天在冰封的路面上骑下坡72道弯,还毫无经验,这种行为最终居然取得成功的结果,只能骗骗没概念的观众,冬天的冰封路面,普通汽车都hold不住,越野车都有可能出事,主人公一辆坏了就随便绑一下的自行车,居然没死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主角。而赞颂他的行为,无异于在鼓励一种对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就好像告诉广大青年“有梦想就去实现好了,路上遇到困难会有强力驴友帮助,遇到野狗它们会自动退散,遇到野生动物它们也会莫名其妙走的。”这种对梦想的过度重视很容易让年轻气盛的人们忽略了路途本身的艰辛和随时可能会丧命的危险。虽然说所谓无知者无畏,但至少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这不是一条单凭勇气就可以走完的路。那些骑行的大哥们,至少都是有准备,或一直坚持训练、或有高手同行、或有很多长途骑行经验,这样才是对自己生命尊重和负责的态度。梦想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另外,从影片拍摄角度来说,《转山》的剧组人员明显对于滇藏线、骑行、去拉萨这些重要的点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感觉,或者说水平不够。骑行一个月的艰难、骑到一个地方的感动和最终到达拉萨的心灵震撼,影片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我在林芝的时候,听那些骑行川藏线的人讲到一个月的经历,讲到终于骑到然乌湖时的感动,心中就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之情,而影片的拍摄没让我产生一点向往之情,平铺直叙,而对困难的刻画过于生硬,解决办法又过于随机,实在没有说服力。最悲剧的是,高潮居然是布达拉宫灯亮了。对于一个从没进藏过的人来说,见到布达拉宫的第一眼,我们一致的感觉是:不真实,像做梦,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已经站在了拉萨的土地上。而影片只给我一个感觉:到了。音乐、气氛完全没有烘托出来,那份历经辛酸最终到达拉萨的感动,应该是具有很强的心灵冲击力的,但拍得太差了,一笔带过,毫无亮点。

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缺点实在是太多了。剧组人员到底对骑行和进藏有没有直观的认识我都怀疑,居然还敢出来误导大众,悲剧。

 5 ) 转山,转动的不只是山

看《转山》的预告片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去看。之前约前男友同看,对方是一个对西藏驴行不感冒的小伙子,勉强敷衍不愿作陪。这段感情持续不到两月,昨天分完手,淋雨喝醉大哭,早上醒来,一场大雨把成都冲刷的干干净净,空气也滋润鲜活。带着内心的隐痛,一个人参加小型试映会。

  每一次失恋、受伤、心情低落,都企图通过出行带回自己。从二十岁开始驴行,前往藏区,后来每年生日必定出行,如今已经六年载。甘孜阿坝几近走遍,却一直未抵达西藏。因为神圣,故一直不愿轻易碰触。又见不得听不得西藏、拉萨、藏传佛教、高原这些词汇,一见一听便是出发的冲动。近几年走遍中国河山,非洲东部,以及东南亚多国,旅行对我而言更多的意义是打开对外在世界的探寻之门,而其实自我的觉知只是刚开始,也许环游世界是有止境的,而内观的道路却是一个永恒的旋转的圈。旅行,绝非解脱之路,但它是不可或缺的修行方式,不旅行的人生未必就不完整。

  看电影的时候,想到一句话“蜣螂用小脚滚动一粪时,他们以为就是在转动全世界。我们就是这样的活在大脑编造的世界里挣扎。”大脑的编造,就我们的意念,我们挣扎,是因为我们深信。譬如,电影中的张书豪,他执着的腰从丽江骑行至拉萨,是为何?在很多家庭系统排列的案例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家族里亲人的离世后,活着的人会有一种想要跟随其离开的意念,所以在生活中会有重重阻碍。他是弟弟,在家族里是下位,所以性格羞涩、情感闭塞,在人际关系里常常是听话的角色、弱势,所以他的女朋友听说他要做骑行拉萨这样危险的事情是万分不解、责备的,他的人生曾经是被父母、哥哥、女朋友掌控,他只是个听话的孩子,或者哥哥的脊梁下。而哥哥必定是一个刚强、内心渴望放逐的野性的男人,是他小时候膜拜的偶像,哥哥的梦想自然就应该是他的仰望。

 哥哥的离去,小小的他世界突然空落,他要站起来,添补家族里的那个空白,直起脊梁,背起哥哥的梦想,用这样的一个仪式来爱、来释放悲伤、来完结他们的尘世情缘、来替哥哥“死”一次......大凡强烈对上路执着的人,内心一定有一处无法在现实释放的激情、无处安放的爱。有的人在一次或者多次豪迈的行走中,学会规避、修剪蘖枝、打开自己,犹如新生;而更多的人,即使开了眼界,却更多只是数量的累积,自我的彰显,在地图上不断添补空缺罢了。

 毫无疑问,这个仪式对于张书豪来说,是一次新生。他克服重重障碍、九死一生,在肌肤和心灵的痛楚中艰难推行抵达心中的圣地,他背负起了包袱,在旅途上与哥哥的灵体联接,再把这个包袱换放下,最后完成这个仪式,做回自己,实现真正的自由。他不再只是父母的儿子,哥哥的弟弟,女朋友的男朋友,他在与大自然抗争、和交付中,在对神秘宗教的膜拜中,寻得联接到自我的源泉。

 这是一个人总其一生修行的缩影。所以我们转山,转动的不只是山,时间、路途、沿途的风景都不过是心智的创造结果。这一切与骑行无关,与高原无关,与西藏无关,与在路上无关。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我们是谁。

 昨天失恋痛哭,有人安慰说“你若真的放下,便是平静分手”,我说“不,悲伤是总结的力量,情绪的释放是告别的仪式,如果我们不能好好的悲伤,就不能对昨天说‘bye’,对明天说‘hi’”。

 所以依然是要上路的。那是生命不可缺失的仪式,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继续不断的行走在路上,带着觉知的,向外和向内的旅程。

 6 ) 《转山》:在西藏的时光

文/王小心

给一个朋友讲西藏。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去西藏?答: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人的状态会变得不一样。独自行走,高原平缓,空气稀薄,阳光如酒。人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而抛弃了大都市的自我禁闭和伪装,变得心胸宽敞,信任他人。我们容易与陌生人敞开心扉,与不相识的背包客结伴而行,在街角一坐半天晒太阳,在偏远的寺院和喇嘛聊天。这是自然赋予人的变化,正如人类的歌声到了高原上就变得高亢嘹亮,人类的的眼神到了高原上就变得坚韧不拔。这些风蚀刀刻出来的痕迹,是安于城市一角的我们所追求的,由于难以见到而变得孤独,由于孤独而变得更为壮丽。

台湾同学张书豪因为要完成哥哥的遗愿而骑行滇藏线,路上碰到许多危险、朋友,亲情、友情。我理解他的选择,死去的人往往给活着的人带来许多变化,赎罪也好,内疚也好,励志也好,思念也好,人往往找到一个理由把自己的生活放大,让自己的心灵在某种寂寞和自虐中得到升华。那些平时领略不到的风景,壮美的山川,风幡旌旗,猎猎西风,会让我们的伤口仿佛被冰镇了一样;海拔5000米的高原和风雪,默默无言的修行尼姑,一个接一个的磕长头,会按捺住我们沸腾的痛苦。张书豪为哥哥在高原的顶端放飞风马,而我们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那个脏的自己被洗干净晾晒在阳光下。

这就是我们要去西藏和一切艰险壮丽的地方赋予我们的礼物。

有人抱怨这里的故事把滇藏线夸张得太难,从而打消了许多驴友骑行的念头。这确实是电影的缺点之一,尤其是李晓川的重伤情节更显得过于戏剧性,与相对纪实性的风格显得格格不入。但我知道,很多夸大的情节是真实的,或至少是源于真实的。在藏区住过一年的我知道环境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变化,从而使许多不可能的故事变得可能:人生如梦,在那里,你是自己的试验品。

更多影评请见王小心http://www.wangxiaoxin.net

 短评

略显压抑跟小气了。主角最后给他哥哥打电话那段,确实令人泪奔。整体还不错~

6分钟前
  • 星 期 五
  • 推荐

挑战自我,动力何必来自哥

8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在影院中再次感觉到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其实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为了实现哥哥未尽的理想,大学生书豪开始了自己的滇藏线。其中有兄弟情谊、有佳人动心、有亲情触动,直到最后的自我认知达成。旅行改变人,人改变世界。期待与你一起开始的旅程。

1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原声不错,风景很美

15分钟前
  • 推荐

苦了全剧组,一路上全是困难,不见一点情绪的释放,太压抑了,过重的文艺腔让电影显得不够大气,一路的景点和路况可以当成单车入藏的旅行指南了,还是拍成纪录片更合适。但在今年乌烟瘴气的华语影片中能有这样一场纯净的心灵救赎励志片,已经相当让人惊艳了。★★★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看《转山》的预告片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去看。之前约前男友同看,对方是一个对西藏驴行不感冒的小伙子,勉强敷衍不愿作陪。这段苟延残喘的感情持续不到两月,昨天爽爽快快的分完手,淋雨喝醉大哭,早上醒来,一场大雨把成都冲刷的干干净净,空气也滋润鲜活。带着内心的隐痛,一个人参加小型试映会。

21分钟前
  • 小柴胡
  • 力荐

为什么这么好的片子只有这么少的场次??

25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骑着单车去拉萨的玩命小清新。

2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情节什么的也就这样,还不如纪录片来的好看,不过喜欢那里的景色,然后看拍的人也都好辛苦120618

33分钟前
  • lily
  • 推荐

人生无法被简化,值得与否只有上路才知道。

38分钟前
  • deepriver
  • 力荐

没有传说中那么好,晓川落崖之后,一直在等这个故事有一个像样的高潮,但看到最后才发现落崖才是高潮。在晓川之后,路遇的事与人描绘都太浅了,既没力量也不细腻,没法触动人心。但对我而言,还是激起了想念滇西和藏区的心呀

43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观众看到,除了伪劣武打和伪劣惊悚外,中国电影或许还能有其他的方式来正常地拍一部电影。

4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一趟旅程过后,又重新活了过来。

49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在《摩托日记》《荒野生存》“摧残”了我多年以后,终于有这样一部在路上的中国电影。生命不息,梦想不止。你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做一件事儿,这件事儿等你老了你可以拿它来吹牛逼,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永远的年轻,永远的热泪盈眶。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53分钟前
  • 小湮婉姝
  • 力荐

文艺青年的苦行,可以想见,影片对角色、剧组、以及演员本人都是一次磨练。只是这路太苦、太压抑、角色也压抑。释放的少,快乐也少,看着累。除了可能会艳遇,也没觉得那边有多好。整个片子太柔、太文艺,不硬气,不豪气,天高地广的地方可惜了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如同所有的公路片一样,一次寻找自我之旅。电影资料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58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我一直认为行记的改编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镜头的平铺直叙要比后期更能贴近观众,电影不在于神话痛苦,而在于尽可能地凸显细节。只不过这片子柔和有余文艺腔重了些,以致故事原本应有的硬朗被侵蚀。

1小时前
  • iokanaan
  • 推荐

《转山》是值得一看的文艺片,国内还没有谁把公路片拍得这么美,单车进藏,旅游民俗,自然风光,这些都能吸引很多观光客,不过就像屡试不爽、且阐释过度的特写镜头一样,人物配乐的煽情、抒情段落太多,人和环境的关系显得有些矫情,台湾电影的“娘炮”味并没因为李晓川喜感十足的云南“马普”减弱。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不要我们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做了就好啦。

1小时前
  • 阿咪老师Ami
  • 推荐

被深深的吸引。

1小时前
  • 巧克力布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