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哈勇家》入围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六项金马奖,讲述的是原住民选举故事。如果单纯从影片反映的原住民生活和风俗来讲,可以看作是台湾民俗风情风光片和温情家庭故事,如果从内容来讲可以说是反映原住民本土选战片。但是从片尾的歌曲以及演艺名单和宜兰的选战情形以及台湾各级行政当局对影片的奖项和支助来看,是否也可以作以下解读(当然,完全可能编剧导演本意就是反映原住民问题,不应该作过度揣测):影片似乎一是在告诉观众思考“我是谁?”——当然可以从狭义的原住民和广义的台湾人两方面理解都说得通;二是我们在怎样做?——争取现代意义上的自主和选举。搞台独者通过突出地域性,强调'在地性',作思想心理的变相暗示引导也难说没有。所以有这样的解读,至少有两个因素:一是宜兰偏绿,蓝营的国民党的基本盘是外省人、客家人,宜兰县外省人比例较低,原住民占绝对优势的宜兰县是偏向支持搞“台独”的民进党的。二是去年台湾歌手萧敬腾接受央视采访时发表的“黄河血脉说”,演员田丽拍段子时的“我是中国的,中国台湾的”。而影片感谢的两人中的其中一人是台“原民会主委”夷将·拔路儿(刘文雄)。虽然从原住民角度感谢说得过去,刘文雄曾指责歌手萧敬腾和演员田丽两人自称是中国人归为“不当发言”,并且装模作样地称自己“十分遗憾”,还认为两人“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祖先在哪里”。
好喜欢这个味道。好浓郁。所以治愈。
主要角色,主演和配角都个性鲜明且饱满,连缺点都那么可爱。处处透着family的氛围,还有阿里山的部落感。
不知道600万到底有没有现实参考过?组织竞选大棚,挥舞的小旗,逛乡里的喇叭和小车汽油,甚至还有送给老人院的棉被等等。其他还有什么呢?钱都咋花出去的?如果正正常常的合法的竞选,一定会输给那些搞手腕的吗?
导演应该很爱他的家乡和乡民。即使暴露社会的黑暗面,都透露着一股暖意。。。?
如果对台湾的政治生态和殖民历史欠缺了解,那《哈勇家》就只是一部中规中矩,温情又好笑的原住民家庭片。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再想到,呱吉(前台北市议员,脱口秀演员,ytber)前阵子上KK Show讲,台湾的选举,其实民进党一直在输。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蓝的基本盘大于绿,民进党一旦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就会输很惨,例如去年的九合一选举;而且即便在绿小有赢面的时候,台湾各县市的议会首长,都仍是由国民党政治人物所把持。
另一方面,在欠缺媒体监督的非都会地区,民进党若想赢得选举,就不得不和国民党一样,跟地方角头势力合作,搞贿选,黑金政治——这样一来,民进党即便赢得选举,也输掉了他们原本的进步理念,变得和国民党一样不堪。
当然啦,电影里拍到的“南山乡”所在的宜兰县,长期以来就是蓝的铁票仓。片尾字幕感谢名单中出现的林姿妙,就算是因为腐败问题被抓去审讯抓去关,也照样爽赢连任当县长。
电影在一派脉脉温情中试图表达的尖锐讽刺,到此也就图穷匕见。
20230306私人顶级电影院观影之《哈勇家》 今晚电影《哈勇家》吸引了五男两女共七位观众。 这是军军在私人电影院观赏的第92部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在电影院观看的第607部电影。 罗导问我有没有去过台湾?我说没有。他说你可以把这部片当做台湾风光片来欣赏! 果然,影片一开头,宝岛宜兰县的山地雪景风光(图2)已经把我征服了!美到令人窒息!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何止是一部宝岛观光片,还是一部山地选战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片! 太好看了!我们这七位观众不时爆发出欢声笑语,这是一部赏心悦目、风趣幽默、发人深思的台湾本土佳作,难怪横扫台湾金马奖!我已把她列为2023年度观影十佳!荣获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泰雅族阿嫲林詹珍妹实至名归!她完全是本色演出!她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奶奶,老依姆!她孙女怀孕了,不想吃饭,她来一句:“你不吃,我的曾孙也要吃!“让人忍俊不禁![捂脸]太生活了!太可爱了! 在这个岛屿上有个地方会下雪,他们传承着一个“GAGA”的习俗,就是泰雅族的规矩和边界意识,他们会在重大喜气的时刻杀猪,传统如同那垮掉的屋顶,现在也只留存着一个空壳了! 剧本真的很强!!父辈的离世,乡长的竞选,外来的女婿,亲情的羁绊。现代文明同原住民文化的相互拉扯,神形兼备,互为依托;兼具宗教信仰与政治讽刺的乡民构成,啼笑皆非中又蕴含万千世俗哲理。家庭线处理极为出色,温暖纯粹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兄弟情纵贯全片。 结局又是杀猪,主角换作了执刀少年。果然团圆围炉便是幸福的终极奥义,无声胜有声。陈洁瑶导演以犀利的画面感搭配宜兰的美景烘托,构成了一幕精妙生动的人间烟火。她是有多爱自己的家乡啊!让我们对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山地平添一份向往! 这是《賽德克·巴萊》後最好的原住民電影,至少是近五年最好的華語家庭片! 资料:电影里拍到的“南山乡”所在的宜兰县,长期以来就是蓝的铁票仓。 精彩台词: 这是泰雅族口簧琴 猪是对祖先最好的献祭。 好歹我们也是头目家族。 泡菜吃光光!无限畅饮啊! 酒鬼的心最软,会投一票。 你不要跟部落妇女走那么近! 你不吃,我的曾孙也要吃! 生吃!这才是原住民的女婿! 请新郎新娘入场! 这是我女儿的订婚宴! 她怀孕了? 我们都没分到猪肉。 谁可以改变? 2号! 谁可以改变? 2号! 对不起,我野心太大了。 豆瓣评分7.3分,我给8.3分。 我的年度十佳电影。
有温度、有亲情、有感动!说真的,少数民族和原住民题材这一类题材的电影特别少,看过后,要么就是成了永恒的经典,要么就是一种寓意深刻、很有内涵的体验,这类题材小编个人很喜欢,拍摄手法个人感觉有点类似万玛才旦老师的风格,包括叙事。说说为何喜欢吧,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故事以台湾原住民泰雅族的家庭为背景,全方位、多角度地给观众呈现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比如说泰雅族部落哈勇阿公盖传统房屋;在祭典中抓猪进行宰杀,被定义为交往中的青年祝福仪式;以及哈勇阿公的孙儿以诺弹奏口簧琴。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在片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原因之二,哈勇家人的精彩演绎,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加接地气,每个人物都是相辅相成,哈勇阿公、哈勇阿妈、大儿子巴尚一家、二儿子席浪一家组成了一个部落中的大家庭,其中,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詹珍妹饰演哈勇阿妈,不愧为去年金马奖最佳女配角,这个人物既有趣,也有感情,又有深度,在哈勇阿公离世之后,为这个家付出了好多,时常为自己的孩子(大儿子巴尚、二儿子席浪)着想,也为孙女阿莉的婚姻大事以及腹中的小宝宝着想。
原因之三,喜欢电影故事的叙事风格,电影将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以及矛盾升级的转化都拿捏恰到好处,比如阿妈在阿公离世后,托梦说家里即将会有个孩子降生,结果真如阿妈预料之中,令人意外的是,巴尚的女儿阿莉竟然真怀孕了;大儿子巴尚因乡长斗力给他家田地分地不均,道路常年不修,不为部落的老百姓做事,勇于站出来竞选楠山村乡长,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但是因为贿赂选民,被人调查。同时,这导致了和兄弟席浪反目成仇,后因一场意外停电,来年两人冰释前嫌;结尾时,也是电影的最后一个片段,以诺在烤火房对阿公的思念,导演在此留足更多空间,引发观众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细致、深入浅出地描绘了泰雅族哈勇家的一切,故事的背后令人深思和感悟,如果满分为10分,我给8.5分,是一部非常有温度、有亲情、有感动的电影,还不赖,是为好作品。
非常地道的原住民電影,不論風景抑或風俗都很有在地特色,而生活化的筆觸及雖有衝突而歸攝於溫情的氛圍,又有日式家庭電影的感覺。群戲出色,難以想像當中大部分演員都只是初次演出,導演的指導應記一功。但最後對着火爐的長鏡頭,是在致敬《Call me by your name》嗎?
入圍🐴六項 (最佳劇情片/ 導演/ 劇本/女配角/新演員/電影歌曲) 整體看下來,偏向規模更大的溫馨'人生劇展'style [大誤]… 聚焦原住民部落,一家人/一族人,不只是在地/外地的衝突…從'小家'到'大家',主要角色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儀式'… 最近真的很流行'跨語言',片中有一段'族語'x'英文'的對話,紐西蘭女婿進入部落 觀念洗禮😂… 整部片很適合作為'外人'瞭解原民文化的文本… 不可否認(也是理所當然的),Tw獎項和補助,越來越強調'在地性'… 對於島上的人們,也在重新思考/定義’我是誰'… ( 看得出盡量'通俗化',但可能片子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侷限[?],且上映同檔遇[黑豹2]… 但會是評審們/原民們喜歡的溫情家庭故事… ( 221031欣欣秀泰試片 & 22🐴影人QA場)
想起了廖桑說的一句話,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台湾电影,用家庭切入,一连串故事,挑起多个社会议题,群像处理非常高级!
3.5分,原住民电影。一开始的切入,质感还挺原生态的。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还是挺戏剧性的。
英文片名“GAGA”,泰雅語的“規範”,才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家庭的規範、選舉的規範、語言的規範,試圖打破卻終究難以打破,真摯又淳樸的情感,還是將家人們串聯在一起。完成度相當高,劇本尤其精彩,故事集中在哈勇一家人身上,訴說的其實都是對泰雅族、對原住民、對那一片土地的愛戀,家庭中的幾條矛盾線都寫得非常生動,幾場聚會將爆發、轉折、和解點撥得行雲流水,收放得宜,尤其是烤火房的一場戲拍得舉重若輕,而那一場雪則簡直是電影之神的眷顧。《賽德克·巴萊》後最好的原住民電影,至少是近五年最好的華語家庭片,甚至陳潔瑤好多場群戲的處理都讓我想起了楊德昌,誇張一點,可以稱其為原住民版《一一》。
3.5 / 真誠的少數族裔敘事值得一再肯定。然而,試圖參與政黨政治來改變命運落得失敗收場,竟會得出「野心太大了」的結論,如若Gaga表示某種天理和規則,面對倫理的失效偏安一隅是不是有效的出路?這種近乎小確幸的心態是否迎合了平地人對於原住民「田園牧歌式」、「純樸天真」的想像?想尋求和解和融合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能向強盜屈服。訴說由政治傾軋導致的家庭危機,即使不必像足立正生那樣激進,是枝裕和也不會是最佳答案。
原住的家族,舶来的信仰。传统的民俗,现代的文明。剧作流畅细腻,细水涓流。影片所探讨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与李睿珺“土地三部曲”殊途同归。失去的土地,逝去的长者,象征着一个民族的血液被不断稀释已是无法挽回的走势。三层语言的隔阂,泰雅族语-平地人语-外语,若说前二者之间已随时间日渐相融,那么突如其来的异国女婿所带来的语言交流障碍则是一次“更甚的文明入侵”的预兆。影片最后感谢了这场天赐的降雪,一家人围聚在木屋中取暖,在停电的雪夜,仿佛重回旧时文明的怀抱,一种与未来交替呼应的回光返照。
剧本真的很强!!父辈的离世,乡长的竞选,外来的「女婿」,亲情的羁绊。现代文明同原住民文化的相互拉扯,神形兼备,互为依托;兼具宗教信仰与政治讽刺的乡民构成,啼笑皆非中又蕴含万千世俗哲理。家庭线处理极为出色,温暖纯粹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兄弟情纵贯全片;几经风霜伤痕累累却依旧埙篪相和难以割舍,毋需刻意煽情便能感人至深。结局又是杀猪,主角换作了执刀少年。果然团圆围炉便是幸福的终极奥义,无声胜有声。陈洁瑶导演以犀利的画面感搭配宜兰的美景烘托,构成了一幕精妙生动的人间烟火。
原住民選舉故事,因為不夠好所以自己出來選,劇本框架確實是入圍劇情長片中看起來最完整且有一點小感動的家庭生活作品。但你的問題在你的整個拍攝條件和品質不到位啊,沒有調出的攝影風格,沒有營造的聲音氛圍,選角上也是有待思考,當然素人演員的部分給過,只是好作品和好劇本的執行之間還是有不少路要走的⋯
几个不同的新年(基督教的圣诞节、“平地人”的春节、日本殖民者的元旦),但大家似乎忘记了原住民们那个真正的秋收后的新年,在这个岛屿上有个地方会下雪,他们传承着一个“GAGA”的习俗,就是规矩和边界意识,他们会在重大喜气的时刻杀猪,会盖一种地基很深的木头房子,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但又在发生着改变,年轻一代的成长是否就意味着传统的流逝呢?拥抱现代文明的代价是否是放弃掉身份的前置?旅行团的走马观花,最后开始杀猪的弟弟(他还会吹奏一种传统的笛子,据说会的不多了)在篝火旁边若有所思,其他年轻人都会离开,或者已经见识过外边的世界了,他也渴望着吧,传统如同那垮掉的屋顶,现在也只留存着一个空壳了,电影并没有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主题,而是构建着能与观众共情的关于亲情、爱情和责任、道德的普世情节,它们消弭了猎奇的陌生视角
倒也谈不上有多好吧,但如果真要嘉奖本土影片的话,GHBP应该给这部,各方面都比《一家子儿》要自然真诚。至于给BD,其实反倒有点overrated,感觉更多的还是为了鼓励陈洁瑶一直聚焦原住民的创作吧,但其实坦白讲就片子本身这个里面导演的影子并没有那么多。
猪,承受了一切。
長期耕耘原住民題材的陳潔瑤,在"不一樣的月光、"只要我長大"。於"哈勇家"達到了個人目前的高峰。堪比張作驥全盛時期的"當愛來的時候"。溫暖卻不煽情,有著輕巧幽默。細膩描繪了一個泰雅族家庭在當今社會面臨的困境與重新凝聚。被現代文化(以及漢人文化)所拉扯改變的不只是家庭,還有部落,甚至是價值觀。她拍的並不是常見簡化/二元對比,而是更加複雜的處境。裡面引入"選舉"在原住民部落的探討亦是一大亮點。片中大部分是非職業演員,但調度出上佳的群戲!其中飾演家族重心的祖母(林詹珍妹)與搞笑擔當少年以諾(張祖鈞)尤為搶眼。
有点猎奇心理
中国台湾地域风情画,将那里的乡村市井和少数民族特色呈现给观众看。观感较为平淡,无论是因选举而起的主线,再到女儿怀孕、不会说中文的准女婿登门、以及家庭冲突等,意在表达世俗对传统的冲击,以及原住居民对新事物欲拒还迎的态势,最终伴随着少不了传统仪式,一切照旧。
2.5 我明白這個片子是整整齊齊工工整整沒有少胳膊少腿 但也不至於這麼多提名吧 今年華語片差成這樣嗎
这类电影很难避免猎奇嫌疑,甚至那些民俗是否真的存在、是否被夸大都让人怀疑
原住民(泰雅族)➕家庭➕高山地區(鄉土)題材電影,還是得看彎彎導演,無論是在人類文化學還是電影層面上,本片都值得學習。而且演員竟然都是素人,我完全被他們的表演吸引到了,好希望巴尚能當上鄉長,也希望他們那些好的傳統和信仰不要被遺忘。
9/11/2022 @ 電影中心[hkaff]。正如朋友所講用輕鬆溫暖手法去講實際很黑暗的事,最後係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