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极妙,妙在不落俗套。电影的氛围是轻松的喜剧,我看完之后却有些不轻松的想法。 男女主双方地位差距很大,此类爱情故事并不少见。但这个故事处理得很不俗。 首先,是男女主的角色都个性鲜明独特。男主处境优越却偏偏不恋荣华,喜欢看书追求知识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癖好但又木讷而老实。女主呢,是一个见惯人情冷暖,精通骗术演技绝佳的江湖女郎。 其次,妙在剧情走向出人意料。最初,女主有如一个老到的猎手窥探着男主的处境,把男主和周围一众女人的心思都尽收眼底;接着是她的表演时间,把“在亚马逊呆了一年”的男主挑逗得情难自已。但很快,故事迎来了第一个转折,“吉恩”假戏真做了。呃,应该说到这里,一切还在有经验的观众的意料之中。而看到这里,观众如我也确实对他们这种发展很快的感情有隐隐的担忧,缺乏了解,过于虚幻。 果然,很快,在忠仆尽职的调查之下,吉恩和她的“父亲”的真实身份被揭露了。这么快,是出乎观众意料的,如果是俗套的故事,身份揭露似乎已经接近故事的尾声了。但是,故事还在进展,残酷的真相是在亚马逊待了一年的天真的男主所不能接受的。他没有接受女主的解释。到这里,男女主都没有做错,女主所为是她的生存状态,男主也没有错,毕竟欺骗是事实。他们分手了,而相互的伤害夹杂着真情使得彼此都难以忘怀。 实际上,当他们分手之后,剧情已经不是观众能预料的了。这时,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支票重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而剧情也随之再起波澜。女主“恶狠狠”的宣言表明,一切远未结束。 当女主再次闪亮登场,已经是Lady Eve,英国的贵族小姐。男主即使在忠仆的提示之下依然看不出吉恩和伊芙是同一个人,虽然有点扯,但片中也给出了解释。彼时相爱时,眼光含情;当情潮褪去,眼光复归如常。但不管怎样,这似乎都显示出激情的不能持久和感情的虚幻。而男主很快又爱上伊芙,甚至连表白的话语都一样,令人大跌眼镜。我不晓得编剧和导演的用意,但在我这个观众眼中,男主又似乎太轻浮了一些。 当然,也不是不能解释。相同的外表可能使得男主移情于伊芙小姐,这一点结尾处片中有提到。而此时伊芙小姐的身份又显得颇为可靠,同时,伊芙小姐仪态万芳,很轻易地再次虏获了男主的心。之后的一度我很担心报复成为剧情的主线,但是忽然的快进至于结婚又一度让我莫名其妙。在蜜月旅途中,火车车厢内女主大肆逗弄男主,男主痛苦而纠结的表情让知道真相的观众大感好玩。这里还有一处很值得一提的就是男主表现出宽容和对婚姻的认真态度。而女主的报复也确实过分了一些。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男主拒绝再和女主见面,一个人坐船离开家乡(准备去亚马逊?),途中又遇到了吉恩。当然这一定是女主的设计。最后,两人紧紧拥吻在一起,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我想强调的是,男主最后再次表露出真诚和坦白,我想这是打动女主也打动观众的很重要的一点。 但有一点让我不解,为什么男主突然原谅了吉恩的欺骗,而且很显然他依然分不清两人实为一人。大团圆结局本来是俗的,但是在这样的曲折之后倒是颇能给人安慰。女主的主动和善于表达其实吃定了男主这样的性格。 另一篇影评提到影片有讽刺贵族或者上流社会的用意,大概是我阶级意识不够强,观影时并没看出来。 最后,我的感想正如题目所讲的,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如果换了个身份和环境就让爱人都分辨不清,到底是男主太呆,有眼无珠,还是这本就是人类社会的常态?而在这样的人世间生存,相互之间的了解又是多么困难呵,事实上,男女主和世人相比已经颇为真诚了。
上个世纪的电影其实大多数难以经得起非常严谨的推敲,但是每个类型的创作顶点依旧来自于上个世纪,我对好莱坞的兴趣更多来自于它通俗艺术的一面,而非它的严肃艺术,后者事实上在好莱坞我几乎从没有看到过,包括从库布里克,希胖和奥逊威尔斯等大师的作品里,也显少有无可挑剔的严谨性,好莱坞的通俗艺术体系创作了很多雅俗共赏的好作品,比如这部,也扼杀了太多可以创作更完整、更严谨艺术的天才,或者至少使得艺术不完整。 这部作品依旧是好莱坞比较擅长的通俗艺术,整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来源于它傻瓜式的创作逻辑之下故事的巧妙 ,坏女人和不断被骗的好男人,好和坏是否绝对?对女人来说,并不绝对,但对于男人,通常绝对,这或许也是男女之间可以假象的一种差异,所以,创作才显得充满趣味。 影像80分 剧本85分 导演85分 表演80分 创新80分 作品分82分 内容系数0.85 影史分70分
觉得《淑女伊芙》是一部很可爱的一部电影,神经喜剧最难的就是把握一个度,又要有喜剧的效果又不能流于低俗,很多性暗示的镜头让人浮想联翩,我很难想象四十年代美国电影大师把每个电影细节考究的非常细腻,把整部电影显得非常优雅自然,毫无粗鄙的草根气。 《伊芙夫人》的可爱因为她有一种灵性,不仅是剧情的巧妙构思,而且音画的剪辑同样的流畅生动。光靠语言的魅力,喜剧的效果便要大打折扣,所以神经喜剧片的镜头就要更灵活些,多靠画面来说话。 第一个镜头 时间(3:21——4:36) 像派克先生返回客轮时,镜头在两艘船的烟囱间切换,破旧不堪与整洁赶紧的对比本身就惹人莞尔,再跟一个水平的长镜头,表达船舷上的乘客众生相,铺陈剧情的方式毫不死板。 两艘船的烟囱一个高大霸气,一个简陋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邮轮烟囱发出的是低沉雄厚的声音,小船是刺耳尖锐的噪音。这顿时一种喜剧感觉就油然而生。 这顿时让我有很多感想,想要突出喜剧效果,矛盾对比是很有用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突出叙事物体的特点,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两种叙事物体的隐含联系,从落差感中感受到喜剧效果,显然这种方式是简单并且高效的。 第二个镜头 时间(6:28——7:55) 而多变的空间视角则增强了喜剧的魅力,如简在船上用镜子窥看评论查尔斯周遭的环境。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很有创意,画中画的构图让电影不失趣味,再加上导演把整个节奏把握得很好,显得紧凑而且不失水准,而且更仰仗电影元素的发挥,用复杂的蒙太奇来讲述喜剧故事。这种方式反而更利于捕捉喜剧中的微妙因素,诱人发笑本身便是一个需要精心计算的把戏,那么在镜头与场景设置上多用些心也无可厚非。 第三个镜头 时间(12:25——17:36) 用镜头来讲这个故事就要能充分表达出人物之间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关系,体现出人物的性格。这点普雷斯顿·斯特奇斯做得很完美。在这个精致的场景中,上校和查尔斯先生再次赌钱,简在一旁发牌,在空间构图上形成的稳定的三角结构,而人物之间互相作用,相互聊天,实际三个人是骗子与猎物,和偏袒猎物的骗子的同伙的关系,这样又把人物关系梳理清楚了。镜头把每个细节刻画的非常细腻,将人物神情、动作一一进行捕捉,让所有人物都鲜活于屏幕上。查尔斯浑然不觉牌局里的危机,上校老谋深算,简不动声色暗中帮助,如此复杂的情况全用画面便交代得细致并且周全,精彩而引人入胜,不失水准。从而来来体现出这个故事的主题,关于爱情与欺骗,身份的变换。 看完整部电影,虽然我总觉得女主角的谈吐动作间透着诡异的危险,总有一份阴谋的感觉,所以我一直坚信这个故事一定会以复仇收尾,但结局是让我意料之外经典喜剧式的大团圆(不以喜剧收尾的还叫喜剧吗?)。但是回想过来也只有这种结局才正好配得起这种电影,才能恰到好处。整个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布局巧妙,这部电影我觉得透着一份美好情怀,简让我感觉到单纯的世界。因此现在看这种可爱的喜剧,才会感到一种温暖,这是与现实不同的,只能存在于文字和影像中的世界。像那个影史中传说的浪漫镜头,非常精彩经典。简抱着查尔斯时的表情,真的是千娇百媚,有那么一点点不真实,但风情万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典雅的喜剧,就有这可爱女孩的如此魅力。
别玩他头发啦都秃了
前面很有趣,后半段转正生硬,剧情有点敷衍了事。自曝情史与火车外电闪雷鸣的天气混剪那段很有想法。亨利方达太适合演这种憨傻角色了,芭芭拉斯坦威克演这种带点坏的女人也很讨喜。所以一个男人是可以蠢到同一个人娶三次都没发现的。
台词偶有闪光之处
我不是淑女我最爱骗钱,希望找到钻石王老五,抚过他的头发我的手
斯特齐斯的经典喜剧,可怜的亨利方达被三番四次玩弄,让人忍俊不禁,芭芭拉·斯坦威克确实是个高贵典雅、灵动活泼的优秀演员,虽然还是很难忘记她在双重赔偿中那个毁掉她形象的发型。结局稍微有些令人惊讶,不过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喜剧片必须的。
又一位女神煉成,可惜後知後覺,芭芭拉小姐早已仙遊. 19分02秒開始那段真唔係浪得虛名,最浪漫時刻確難尋,十二怒漢鐵漢錚錚嘅亨利方達, 萬里狂沙西部第一梟雄嘅亨利方達, 被個美人或說蛇美人迷得五迷三道神不守舍, 還不只一回, 被迷魂了二回, 希治閣大師的首本的巔鋒-迷魂記原來也不過是抄的.
故事最后Charles重新爱上Jean有点牵强,但总体讲了个好故事。撩头发是法典体制内的性感。Fonda有点……冷面笑将的潜能?(全场最佳)“I can't take you to the cabin.I'm married.”“So am I.”
Barbara真的是非常的迷人!抚摸Fonda头发的一段不愧是经典的性感场面,许多对话也很精妙.
Barbara Stanwyck撩拨抚弄Fonda头发的那三分钟看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说审查制度也可以让电影工作者变得更有创造力不是吗?
剧情确实挺无聊的,但通过通过镜头的巧妙组合来展示喜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非常流畅有趣,《淑女伊芙》是一个心机女如何巧妙征服男人的故事,这个稍微有些欺骗性质的把戏带有较强的负面性质,但是最后都会被爱情所化解。与此同时,在它内在的核心里,也阐释了爱情这东西的两面性,这也完全符合神经喜剧的定义,它不光是乖僻、癫狂,本身还带有讽刺的意义。
男主实在太可怜了,爱来爱去都是同一个女人,各种姿势的摔倒、各种手段的被骗、各种狼狈,倒霉到悲催;最有趣的要数火车上的“坦白”,剪辑很不错。
绝对是影史最佳爱情喜剧之一!1.前半段是慢节奏(大量长镜)的一见钟情浪漫戏,后半程陡然转入快节奏的神经喜剧(各种剪辑),而危险不安的气息也潜隐其间,整体观感跌宕混合,曲终留香。2.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纯熟演技与动人美貌都在本片中喷薄激荡(斯特奇斯的剧本也是为她量身打造),Jean/Eve融优雅惯骗与无脑花痴于一身,一如芭芭拉能自如游转于黑色电影与神经喜剧之间,在欺骗中保持诚实,于说真话时运思狡计。3.木讷老实、不断跌跤出洋相的Charles也是亨利·方达少有的颠覆性角色。4.男主为女主脱穿高跟鞋及女主熊抱男主并抚弄头发(由3镜头组成,第2镜长达3分15秒)的段落,是我看过最具性张力又风趣幽默的诱惑场景。5.压缩时间的极佳蒙太奇:女主预想-讲述-旁白+成真现实(突出掌控力)&秀情史与暴雨+汽笛穿插(彰显挫败与愤恨)。(9.5/10)
【造就電影的时刻】观看片目: 一个靠赌牌出千的父女搭档在渡轮上遇到一个书生心生爱意,電影在轮船火车别墅最后又回到轮船上;男主那狼狈的窘态給電影充当了很多笑料,至于小姐为什么改邪归正的爱情至上感觉说服力不够;以为最后要“教训”一下自以为是的男主,结果雙雙坠入爱河,電影皆大欢喜的匆匆忙忙结束,似乎没有看解气和过瘾。至于女主真的漂亮发挥的浑然天成,給電影增色不少。【2021-1-27U盘收藏再看】
8。这片都让我喜欢上Stanwyck了,方达的充楞倒没什么意思。
被芭芭拉·斯坦威克圈粉了(严肃脸),电影的成功几乎全靠她的那种让人根本无法让人怪罪、而又不黏腻烦人的调皮感。电影仍旧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不论是过分仰仗情节和视觉技术美感,还是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的保守和时代感。但一切都进行得太快了,傻愣老实保守的查尔斯遇上了举手投足间都是戏的简,心机很重对爱情却单纯而至死不渝。仿佛戏中简已经看不出演戏的痕迹,也可能依赖于周遭一众滑稽角色的衬托。往往就是这一类电影,全程都是让人无法移眼的开心,使人想起美好的好莱坞黄金年代和自己曾经爱的美国电影的样子。听说斯特奇斯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抵抗好莱坞主流的作者导演,想将他的电影多补几部。
前半段还挺严肃的谈情呢,后面就成神经喜剧了,不过芭芭拉·斯坦威克是真漂亮啊,服装也很棒。
7.7 我要当方达给芭芭拉穿鞋子!!!
9.5/10。影史地位最高的神经喜剧(一种介于高级喜剧和低级喜剧之间的喜剧)之一。故事引用短评:心机女主为了报复因为“以为她是为了钱结婚而甩了她”的男主,假扮成自己的妹妹装英国口音走近他,然后在新婚夜用编造的浪荡情史把男主吓回自己身边的故事。前半段在游轮上后半段在游轮下,结尾回到游轮上团圆结局。电影笑点有:初见男主那段对着相机屏幕解说、后半段各种slapstick(如男主被沙发绊倒那段)和一本正经的瞎扯、讲浪荡情史那段不断把火车前进的画面和火车内讲情史故事的画面并置在一起、等。不过电影前半段虽然可说是为后面铺垫,但终究有点无聊了,故9.5。
蠢萌富二代与行骗大美女的爱情故事,现在看来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趣味桥段都有些过时,当然,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美永远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