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完课想带孩子看场电影,网上搜了一下,感觉这个挺合适。看了一些影评,吐槽这个烂,这个不好的。请问你们都看了嘛?至少带孩子看了后,孩子很喜欢。笑点也不少,剧情也适合儿童看。与迪士尼的其它动画《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一样,好看还具有教育意义。具有神奇的饼干,幽默有趣的角色,还有感人的亲情故事,在一起观影快乐的氛围中让孩子明白家庭与亲情才是最珍贵的。
影片里,吃一块饼干就可以变成各种小动物,可爱的萌宠小动物,惊喜的是除了萌宠形象以外,影片温情的故事也很加分。小女孩口中的“不像爸爸的爸爸”给男主很大的鼓励!守护整个家庭,奋不顾身,砥砺前行!面对生活迷茫无助的男主人公欧文因为妻子重拾梦想。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多一点勇气!只要你可以,每个人都是动画里的主人公!
哲学上有三个经典而终极的问题,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概括,看似这样:
1、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体现在唯心主义的角度则是这样: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唯物主义试图通过了解宇宙苍生,进而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唯心主义,则首先通过认识自我,和自我的能力及优势,来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两者探讨问题的顺序不一样,从本质上说,是对应的。
或许,宇宙时空和人类世界宏大而博渺,我对于哲学终极问题的分析结论过于牵强,甚至有所歪曲,可是,人类相对于宏大而博渺的时空,毕竟是渺小而微弱的。落实到个人,便是我有多大的能力?我是否真正做过自己?或是受制于外力约束而委屈求全?我到底喜欢做什么?
问题看起来简单,却没有标准答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不同的。
《神奇马戏团》是个童话故事,完整、可爱,人物形象突出,冲突设置惊险而合理,解决过程和方法令人大快人心。精巧而神奇的画面布置和喜剧元素,让观影体验酣畅淋漓。
但本部影片,在热闹的背后,却巧妙地隐藏着哲学上唯心主义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主人公欧文,与大多数人并无区别,只是从小生长在马戏团,看着马戏长大。在他懵懂的少儿世界里,遇到一个心仪的异性玩伴儿乔伊,两小无猜地快乐着,颇有青梅竹马的意味。
那时的欧文,单纯而简单,像我们一样,并没有清晰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慢慢长大之后,他和乔伊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一直走到谈婚论嫁的三叉路口。向左走,是美满的爱情,却伴着无法左右自我的委屈求全;向右走,是无限的快乐,却有着与情人分道扬镳的痛苦。
像我们大多数青年一样,欧文同样选择了爱情。
贫富的冲突也是中外故事里永恒的主题。当欧文选择了乔伊,贫穷攀上了富有,则意味着需要依附在妻子的身边,需要匍匐在其岳父的脚下,在他的狗粮公司部门里品尝出炉的狗饼干。
狗的形象在人类的世界里永远是善良和忠诚。但是,倘若把人比做狗……
欧文并不喜欢狗饼干,但他却眷恋着乔伊,像我们很多人一样,因为友情、亲情或爱情,而委屈着,隐忍着,迷茫着,并试图在某一天能够突破自己,脱离当前的尴尬境地。
痛苦使人变成哲学家。我想,欧文在品尝每块狗饼干的同时,其脑海里势必会撞击着痛苦的追寻声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向哪里?”
随着他研发的新饼干的逐次失败,和来自外界内心险恶的小人的阻挠,欧文的信心似乎要崩塌了,他的命运被推送到要么转折要么毁灭的风口浪尖。
可是,人生往往因为险境而转折,因为痛苦而改变,因为爱而坚守。
欧文的叔叔鲍伯的马戏图在一夜之间被烧毁了,始作俑者竟然是鲍伯的亲哥哥霍勒肖。霍勒肖企图夺取马戏团的拥有权。
马戏图烧毁后,乔伊接收了马戏团,并希望重振马戏团的生意。恰在此时,欧文得到了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在吃了一枚饼干变为仓鼠后,知晓了动物饼干的秘密。
马戏团因为动物饼干奇迹般的复活了,重振了当年的声威,欧文的自信慢慢回来了。在后续的过程中,又组织妻子、女儿和全体团员,共同击败了霍勒肖的篡夺阴谋,从而牢牢掌控了马戏团,并延续了叔叔和婶婶的希望。
在马戏团里,欧文重又找回了少儿时的欢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每个人都会走弯路,可贵的是能否在屡次碰壁后知道在适当的时间绕回来。
影片围绕一个马戏团和一盒具有魔力的饼干的故事展开,人吃了饼干就可以变成各种动物。影片想象力丰富,节奏明快,既有亲情的温暖,又有事业的勇气。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中国元素太少了。从导演到剧情,从人物形象到道具元素,完全西方化,这不应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拍摄的导向。希望导演下次拍出更高水准的片子吧。
我是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8级的新生,作为18年新生有这样的福利很幸运。
是什么这么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呢?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托尼.班克罗夫特,大家对他的作品绝不陌生,《花木兰》、《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这是我童年的回忆,就是抱着这样激动的情感带我走进了电影院,果然,托尼导演没有让我失望,相信大家也像我一样爱上这部电影。
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只有笑点,那你就错了—搞笑,感动,温情……欧文的勇敢、小猴子的可爱单纯、妻子的支持……不要觉得通往梦想的道路坎坷而不敢前进,多一点勇敢,雨过总会天晴,一切皆有可能。另外马戏团里不只有小丑,还有中国杂技演员!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小激动呢!中国杂技演员太可爱了,很想象啊!
还有托尼导演居然是我们学校的导师,托尼导演撑起了我童年的半边天,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入大学了!
今天带孩子一起去看了这部《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 , 这部电影情节虽然很简单但很生动、感人 , 孩子很喜欢, 笑点也很多,影院里不时传来笑声! 以一盒神奇的饼干展开故事情节, 每个动物的形象都很诙谐, 是一部大人孩子都适合的影片!
垃圾动画片毁我青春
剧情略显低幼,不过想象力比较丰富。
暑假陪小朋友打发时间,看完就忘系列
我想要一只熊 天天抱着睡
「If being a wretched animal let me keep my family together, then yeah, sign me up. Because I'll be a gorilla, or a horse, or a rhinoceros, or whatever filthy beast I have to be to keep my family together.」
我觉得在看到第一张豚鼠剧照的时候就已经爱上这部片子了。那四个手指把我的心都萌化了。
有点傻乎乎的动画片。人设还蛮讨喜
感受到故事和台词强行插入中国编剧的尴尬,动物饼干创意不错,画风和制作也还算可以看,整体配置低幼,面向5岁以下。
中国投资的一部面向国际市场,全程英文对白的动画电影。动画质量并非顶尖水平,人物造型比较僵化,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扣分项——最严重的问题是:你追求梦想没有错,但是你怎么就宣扬马戏团高于做狗粮的工作?这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对于吉普赛和大尺寸女性有很强烈的歧视性,这又是什么价值观?——除了吃啥变啥的饼干这个设定,还真看不出闪光点在哪里了~
独立动画被买了署名权 摇身一变合拍动画 老板们怀着推动国产动画迅猛发展的鸡冻心情讲毛发堪比Coco 讲原版明星演员多给力 但给我们看的是国语版 B612全改成了美图秀秀 (美化版的演职员表中也找不到他们做正经事的痕迹)
一家人的马戏团。Emily Blunt配音的动画片两天之内在中国大陆先后上映(前一部是《淘气大侦探》)。蓝色头发和紫色头发的夫妻搭配好好看呀,Owen帅到养眼发亮,仓鼠是全片最大的萌点。前面的剧情看着有一点点像《欢乐好声音》,没想到这部片也和它一样用了Queen的歌,其他配曲也好听到爆!剧情方面单薄不已,反派大显威力之后连过渡到高潮的过程都省了匆匆了事。动物饼干这设定可谓颇为可爱有趣,但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三星半]
可能是迪士尼皮克斯的动画已经深入人心 再看这些【新鲜画风】觉得很违和(那个豚鼠的眉毛真是一言难尽)……还有配音 艾米丽布朗特那么man一个女人啊 一秒钟出戏。
影片围绕一个马戏团和一盒具有魔力的饼干的故事展开,人吃了饼干就可以变成各种动物。影片想象力丰富,节奏明快,既有亲情的温暖,又有事业的勇气。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国产动画,中国元素过少,从导演到剧情,从人物形象到道具元素,完全西方化,这不应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拍摄的导向。
变成动物有点新意,但是总体略平凡,今年动画看的有点多,这部一般般吧。
有点低幼,适合带着孩子去看;前四十分钟入戏太慢,都不知道要看什么,开始变动物了才算是有了看点。
强行推进剧情强行煽情,节奏拖沓笑料尴尬,老套三观老套人设,难得的是插曲居然这么难听。。。神奇饼干加星。
前面的内容让我不禁在想:花时间观看本片还不如再去重看狼叔的《马戏之王》或者卓别林的《马戏团》。动画水准一般,人物和动物的形象设计也不满意,不过有两处比较有意思的段落:⒈Queen-Don't Stop Me Now 做背景配乐的马戏表演,虽然远比不上《马达加斯加3》里的 Katty Parry-Firework 让我惊艳的表演;⒉临近结尾马戏团员们吃饼干变动物大乱斗的高潮段落……
特别不适合孩子去看 全程动不动亲嘴!真的是讲两句就亲!!! 还喊什么你是我的小妖精我的小恶魔 “想死你的嘴了” 尴尬癌啊!!!我都不知道会不会带坏小朋友 原本准备不给星 但是马戏团表演的挺不错 而且家庭很温馨
这么多出品国家,竟然鼓捣出这么一部低幼动画。故事创意其实挺好,但叙事和节奏乱七八糟,前半段各种低级的尬笑场面,让人如坐针毡。后半段开始吃饼干变身之后的故事还是有趣的,只可惜被整体格调拖累,观影效果不尽兴,孩子们估计会喜欢,但成年人绝对无爱。这个题材和故事,让照明娱乐拍没准会超赞,可惜了
就歌挺好听的 卡司这么多认识的人都没听出来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今年最火的夫妻档也没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