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聊的下午,看了韩国爱情电影《那年夏天》,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知名影星李秉宪、秀爱主演,俊男美女的组合,一度让我误以为又是一个“文革式”的小清新爱情电影,却没想到是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倾城之恋”,看完只觉:清新扑鼻、感人至深!
故事发生在人类第一次登月的1969年夏天,男主人公伊硕英与同学一起下乡支援,爱上了村图书馆管理员徐静因,静因因为父亲投靠了北韩而遭受村里人的歧视。男女主人公在这样一个美丽封闭的小山村里相爱了,电影在乡间的部分,拍摄得宛若油画、清新扑鼻,硕英与静因走在金色夕阳下的乡间小道上,在瓜田雨棚中躲雨的尘腥味,在青色月夜下淌溪接吻,在一池碎荷边的蛙声中温情告白……画面美得让人窒息,绝对是一部值得上影院观赏的佳片。
片中伊硕英因突发事件须立即返回汉城,因不忍留下静因独自在村中受欺负,于是再度返回村中,带静因一起“私奔”回了汉城。时逢举世闻名的韩国“光州事件”(这里导演在处理时间上有些错乱,历史上“光州事件”发生于1980年),两人被游行示威的人群冲散,后被当成叛乱份子逮捕,身心遭受了残酷的虐待和折磨。硕英在父亲的游说下,因害怕被当作北韩间谍,一度拒绝承认认识静因,但很快他便后悔,在被父亲救出监狱后,跪求父亲救出了静因。在无情的时代面前,静因因担心自己的政治背景继续连累硕英,选择了在火车站独自消失。当坚持独身20多年后的硕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通过电视台试图找到静因时,却发现静因已经在孤独和等待中逝去,只留下了一生的爱与遗憾。
男女主人公在监狱分开时扑上前抱头痛哭,及静因出狱后默默流泪的相拥,在哀怨悲凉的小提琴声的映衬下格外动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人感动的电影了。一段简单美好的爱情,放在这样一段激烈混乱的历史背景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个人的爱恨,在那个毫无道理的时代面前卑微苍白,充满了悲哀与无力,无处诉说,注定是一场悲情与遗憾。
喜欢那年夏天这部电影只因为女主静因死前的一句话,“我一生荒芜,唯记得与你一起的时光…”,每次重复这句话都泪目,这世界,有多少人的爱情其实都是荒芜着的…
这是李秉宪的影片,个人最喜欢,甚至超过了假如爱有天意,皆是因为结局契合了个人心中真正爱情的样子-此生唯你!再无他人。相比之下假如爱有天意的男女主其实最后都选择了过向世俗低头的日子。
整部电影风景很美,女主静因(秀爱饰)属于很干净很清纯的那种,完美的初恋感觉。剧情万人迷尹硕英教授为了寻找一个死前最想见到的人,去电视台求助,电视台的记者帮忙去到某处农村寻访一个叫静因的女子,揭开了一段失落的爱情。几十年前那个夏天,尹硕英乘坐火车从汉城去某农村参加劳动,因为硕英父亲属于跟官方搭得上的人,所以他整日游手好闲,一天他骑自行车闲逛,被一阵柏树香气吸引,循着树木香气发现了一处荒废的院落,他走了进去,听到有人在哼着歌谣,循声而去,在院子里晾晒的衣物缝隙里看到一个女孩在洗衣服,也许是洗累了,她站起来哼着曲子扭动着胳膊和腰肢放松身体,那充满着青春气息的挺拔身姿啊,硕英看呆了,女孩静因忽然察觉到声响回头大叫一声,顺手一盆洗衣水…某天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掉了图书馆,静因就像被抽走灵魂一样失魂落魄(父母皆逝去,又顶着父母通敌子女的恶名,可能父亲留下的这个图书馆就是她精神上的依靠吧,还有硕英第一次见到她的荒废院落,那是静因家被没收后又被废弃的家)。静因跟随硕英去了他的学校,却遇到了决定两人命运的一次罢课,因罢课被误抓的静因被发现有通敌嫌疑的父母,于是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硕英也被抓走羞辱拷打。胆小的硕英,在被逼问是否认识静因的时候,居然不争气的说我不认识她,静因决定牺牲自己保护硕英,哭着配合硕英说是的我也不认识他。这时硕英有势力的父亲打通了关节,硕英被带出去,但静因有可能被处决…最终还是硕英有点权势的父亲在硕英苦求下救出了静因。但硕英父亲悄悄见了静因,并告知静因代价是静因需离开硕英。
静因一个人回到了镇子,从此失去联系,硕英多次前往寻找都未能找到。静因去到了一家幼儿园,她在那里种下了一棵柏树,硕英当年循着柏树香气遇见她的柏树,她悉心照料它,就像照料她相遇相知却无法相守的爱情,直到几年后郁郁死去…年迈教授在记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静因的树下,他仿佛看到静因站在树下,还是那么美丽挺拔,他看到她生命最后几年和孩子们的照片,发黄折皱的黑白照片,她端坐在那里,干净的脸上还是那么清纯明媚。静因死前说“我一生荒芜,唯记得与你一起…”
硕英泪流满面,终生未娶…
静因生命最后几年的照片,背后是她载的柏树,当年硕英正是被柏树香气吸引而遇见了静因
会看这部电影的动机很简单,全因为当中的某句台词——“我一生荒芜,但我记得和你在一起”——偶然从别人签名里面看到的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堪比那句“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那个人到底要有多好,那段情到底要有多深,以至于能让这一生其它的美好黯然失色,念念不忘到死。
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开始看这部电影。影片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的,电视台类似一档“真情寻人”的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向一位著名老教授提出帮他寻人的建议,于是这趟寻找“死之前很想见的人”的旅程随着回忆展开来。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澎湃的学生运动。一群要变革国家、推进民【我怕你是豆娘的骚点】主政改的热血青年占领着校园,广场上做演讲、喊口号,甚至是联谊会上的话题,都是政治、政治、政治。青春过剩的荷尔蒙奉献给祖国,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总有一些与主流不兼容的小众,想要选择用别的方式安置青春的躁动。可惜高度同质化的学校生活并没有给硕英多少这样的自由。
为了逃避,或者说是怀着一丝侥幸,希望在别处能找到不一样的生活,硕英随着“上山下乡”的学生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在这个连电都没有通上的朴素山村,在无聊的农活和更无聊的日常之中,硕英邂逅了美丽的姑娘静因。这未必是一见钟情,但试想,在生活已经毫无悬念的环境里,出现一个清纯少女,有点傻气又很纯真,连生气的样子都那么好看,动心起念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像所有烂俗的小说电影告诉我们的,一来二去,两人互生情愫,最终到了爱情的程度。
一般清浓意切之后,爱情都会面临岔路,要么白头偕老要么分道扬镳。有开头就会有结局,爱情也不例外。但是这里的爱情却没有。在爱情本身老去之前,命运横刀直入,将分离作为唯一的选项摆在了他们面前。时局变动,下乡学生要返城。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海角天涯再无相见之日了。痛定思痛了一番,两人决定一起走。
回到各处充斥着政改口号的校园,两人的喜悦和满足还未消退,飞舞的传单、激动的学生、弥漫的烟雾弹、挥着警棍的警察,就淹没了他们。在监狱醒来,随即就是逼供,交代组织、交代背景。是不是间谍,有没有像静因那共产【骚点有木有】党的爹一样投靠朝鲜。在威胁、毒打之下,逼问两人互相是否认识,是否一起叛国。
最后借由硕英父亲的力量,两个人总算平安释放了。硕英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剩下的人生时光中他们再也不会分开的时候,静因偷偷地离开了。一直到生命终结,两人再没相见。
这段爱情的终结看似是因为静因的不坚持,但这不坚持却是因为绝望。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静因无法预料时局会怎样,硕英的父亲会怎样,甚至硕英会怎样,而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敏感的身份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和伤害。对未来的不再期望,导致了对爱情的无望。一份看不到可能性的感情,怎么还会有生命力,怎么还能让人坚持?
爱情最终败给了命运。多伟大都没有用,因为最强悍的是命运。村长之前就告诉过静因,因为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选择。
是啊,没有选择呢。正如那个时代,你不能选择回避政治身份,你不能选择不被卷入纷争,你也不能选择爱一个人,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增加了很多可能性,身份、地位、甚至距离都不再是问题,但是变得更轻易的爱情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容易。有的人爱太多,有的人爱不得,有的人错过,有的人倦怠,有的人不断在替换,有的人一直在等待,或许不匹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给爱情的考验。
每一个时代的爱情都有不同的模样,也因此有着不同的结局,或悲或喜,任由天意。想来真叫人唏嘘。
Ps:我是一个有着诸多偏见并不以之为耻的人,尤其是做某些评价的时候,爱憎的情绪反应直接决定了我的态度。即便从理智上来讲,事物本身有可取之处,但仍不妨碍我继续保持厌恶。譬如对《半梦半醒的人生》这样的电影,创意和演员都可以给高分,可是我固执地打了一星,为了与这样高深的内涵片相区别,以示我是个纯正的百分百的形而下、庸俗甚至粗俗的人。所以在看本片之前,对韩国爱情片【请注意是爱情片】的嫌恶之情先入为主地占据着我的判断力。在断断续续的看片过程中,几乎每个煽情时刻都会停下来干点别的事,但是最后仍然被感动了。看完一直想着这首歌:
http://www.xiami.com/song/1699478不过嘛,韩国电影,尤其是言情片,就是太沉迷于细节,活活把节奏拖慢了,导致大量雷同的情绪不断绵延,根本没有故事的起承转合之感。就像一袭花样精致的布,美则美矣,没有剪裁,到底不算一件衣裳。
当然片段是极好的,尤其是逼问两人是否认识的那一场戏真是拍得太好了,两个人的表情随着事态逐渐变化,丝丝入扣,极其富有感染力啊~
最后要感慨一下,女主角真好看呀~纯得相当天然~
阿姆斯特朗登月那年就流行豹纹裤了么?男人穿着真心难看啊,学潮被抓在监狱里的有个学生居然也穿着,变态。然后紧身的小短袖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大学那年去上海找晓亮玩,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凸出那一身肌肉的样子还真给他骗了个上海的小菇凉,虽然后来没有做成我嫂子,但应该就是在千禧年的时间吧。莫非时装界真就是三十年一个轮回?
要是就讲讲乡村爱情故事也就算了,像缘分天注定一样,多弄些乡村美景什么的,也能加分不少,只是最后鱼变石那段还可看到些,但那块小石头前面不都是表明是李秉宪送给秀爱的么,怎么就会是秀爱在李秉宪离开后见到的呢?
图书馆大火后居然还能找到那本摘花男人,只是就这么藏背后去未免太多伏笔了吧?
为了故事而故事,煽情又不够,还没有俊男靓女,那天倪说是李秉宪的粉丝,那么看在故人面上堪堪给个2星呗。
李大叔的夏天
为什么是悲剧,,,,,,,
好悲伤的故事ㅠㅠ…在车站明明是怕把秀小爱再给弄丢了,原本紧紧夹在噶着窝下握着的手,为什么要放开?真希望这样相爱的人此生可以好好相爱相伴,不需靠曾经的快乐回忆度过艰难的日子,不必在遗憾自责中终老。本子情感曲回写得很到位,炳哥和秀小爱演得也细腻动人,看似清淡却又美丽痛彻心扉的故事
2012.8.8我们也才刚分开
等待爱情的日子。
断断续续看了一周,在厌韩的偏见之下,仍然被感动了。——放在国内,又是一禁片啊~
ccav是裁剪了么,感觉不太完整!
棒子真是丑!
那个时代的纯爱。
很像自己的格事!
等待爱情的日子。
看完心情大好;hdtv-KiSHD
触不到的美好……
我一生荒芜,但我记得我们在一起,不要哭泣,记住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珍贵时光。当我们再相逢,我不会松开我的手。"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so many happy songs, were waiting to be sung... "
纯的出水,土的旧碴,但还是有点……人的感动点真低……
棉布长裙,白色球鞋,劳作,读书,棒子也有豆瓣小清新
昨天看一个内地节目,说现在导演只能找90后的演清纯角色。看看这些韩剧里的女主角,哪一些演的时候是靠年龄去撑清纯这杆旗??
看的DVD导评版。拍蚊子、抓飞蛾都是李秉宪自己给自己加的戏;秀爱性格非常内向,基本上没怎么说话;导演一个劲地夸李秉宪,沉浸在李秉宪的魅力中无法自拔,莫非导演有断臂的想法?
很好,很好,所有的都很好,只是,李秉宪同学那个老年扮相很烂,化妆的技术有待商榷。
果然被剪切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