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德尼罗1989年主演的一部电影。是一部轻喜剧。讲的是两个越狱犯人内德和吉姆在逃亡过程中,来到了一个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小镇。阴错阳差被大家当成了新来的牧师。警察追来,他们又不停的设法躲避。最终,吉姆被宗教精神所感动,进了修道院,而内德则携得美人归。
看完了电影,怎么说呢?它既不像德尼罗的前一部电影《午夜狂奔》那么幽默写实,也不像早期意大利电影《警察与小偷》那样对社会现实极具讽刺性的喜剧。也不像《虎口脱险》那么贴近生活,更不像《西虹市首富》那样胡编乱造。从整个情节上,它基本上脱离了现实,只是在个别场景中,有一定的真实性。从表演上看,一举手一抬足,表情的变化,言词的分寸,都显得过于夸张。而这种夸张和周星驰的无厘头还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有厘头”。充满了无缘无故的巧合与误会,如他们脱逃后遇到的那个老大娘将他们误认为是教堂里新来的牧师,观众既可以将此看做是老大娘老糊涂了,也可以认为是编导的生编硬造。再就是内德在忏悔室里敲断脚镣,正好又碰到一个虔诚的警察来忏悔。这种情景虽然不可能,却也很搞笑,极具讽刺性。我看,它还是属于喜剧类型中的闹剧。当然,各类观众的欣赏习惯不同,喜欢的类型也不同。我本人更喜欢《午夜狂奔》那种幽默写实类的喜剧。不过当今世界大家都很忙,没工夫用脑子思考了,有最直接的笑料就好。
影片中,两个在逃囚犯被人们误认为是新来的牧师,所以接下来的情节有许多都和宗教有关。在教堂的祈祷晚宴上,吉姆被迫演讲,憋了半天,讲出来一句:“善待陌生人,因为有时你自己也是陌生人。”下面的听众们中有明白的觉得他的”这个悼词很不合适“,可更多的则是夸赞吉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有点不寻常,但是一针见血。”内德和吉姆光脚向圣母祈祷:“求求你,女士(对圣母很奇葩的称呼),给我们两双新鞋吧。”果然一个修士扛着一筐新鞋进来了。圣母眼中的泪水实际上是教堂漏雨。再后来的宗教游行中,讲坛上居然是彩票抽奖。一场乱斗之后,将圣母像也弄到了河中,在狂泻的瀑布中,圣母顺流而下,依然庄严肃穆,让信众们看的五味杂陈。影片中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
在这里不得不考察一下美国人的宗教情结。当初一批英格兰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到了美洲。他们身上传承的是大宪章的传统,相对于欧洲大陆那边被宗教禁锢的中世纪的民众,他们的宗教情结并不浓厚。更具有理性思维,很容易接受新思想,同时更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面对蛮荒之地,他们首要的事情是生存,忙着盖房子,忙着开荒地,忙着杀印第安人。对于思想和宗教,只能概略的去粗取精,至少是他们所认为的“精”。英国绅士那种风度、规矩和仪式,已经荡然无存。延续下来,后几代人的宗教感情自然也越来越淡漠。更多的则是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到了今天的美国,年轻人的内心深处对于宗教,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有统计说,近年按时到教堂做弥撒的人日渐稀少。圣经中那些晦涩的文字,也难倒了快餐文化中的美国年青一代。可另一方面,宗教又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宗教,使得人们有信仰,有精神寄托。可以安慰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们。看看现在的美国,生老病死总要有神父在场,军队里也标配了随军牧师。美国球员在踏上球场那一刻,都要先在胸前划个十字。美国总统在对外国开战时的公告里,最后一句总是:愿上帝保佑我们!这种心口不一的处境就是当今美国人对于宗教的真实态度。
在影片里很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这种状态。内德和吉姆在装成神父之后,圣经不离手,边走边念诵,实际上圣经里夹带的是通俗小说。甚至吉姆在布道时,念的也是小说里的话。然后随意发挥,发挥到最后,连自己都受了感动,终于皈依了上帝。虽然可笑却也不乏真实。而影片中的那个寡妇,由讨厌穷牧师到虔诚的向上帝祷告,都是为了女儿的聋哑病。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无论人们怎样去做,真心的还是敷衍的,都应了影片的标题:我们不是天使。好在上帝本来就是心胸开阔的神,不去计较人间的信徒们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伪善。
我估计德尼罗在影片中就是为了练练手。特别是练练怎样做个喜剧演员。夸大的狡黠、嘲弄、无奈、愤怒、故作镇定等等表演和影片的风格是一致的。
本人评分:5.5。
题外话:还是要不厌其烦的说一句,我写的这些不是影评,而是观后感。即我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总是有人对我发表评论:“哪怕你用专业术语糊弄一下别人也好啊”。遗憾的是,我不是影人也不是影评人,不懂专业术语,更不会糊弄人。让大家失望了。凑合看吧。
意外脱狱,假充神父,伺机跨境。相对题材来说,画面真讲究。好多小梗不错(衣领夹子;抽签演说那段;翻译)。对宗教的展现和讨论蛮有意思(宗派;仪式;圣母流泪、血、木头;那段演说;结尾一个皈依一个走向世俗,信与不信没有分别,都是坦途)。
只看到了结尾.以后要补全
整个故事颇为荒诞,但情节既紧张又搞笑,两个一直想逃离警察追捕的越狱贩在一系列事件过后都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同时完成了自我救赎。PS:这几位大牌当时真年轻啊
去看德叔,意外发现了Sean Penn。嘿,还挺萌的。虽然世界这么糟,也许真的有上帝吧。
即使是坏人也有做好人的一面。那时候潘叔和戴咪好年轻,好嫩啊!罗伯特在剧中的角色很讨喜,笑料百出。
尼尔乔丹。ps我真佩服自己能下到这片。。本来是冲着德尼罗的,想把德尼罗的每部电影都看一遍。但是这里面德尼罗表现太一般了。他的喜剧路线应该是北野武式的吧。
翻拍1923年的《伪牧师》,看来有些笑点是有时代烙印的,不是哪个年代都适用。
主流价值观——真无趣,角色倒是很有趣
粉絲期待不時看到偶像演出,即使不是傳世名作還是會奉場,即使是次流作品還是會找藉口原諒他們。Robert De Niro 和 Sean Penn 在這戲裏很可愛呀,值得一看。
荒诞喜剧,故事有点俗套,但好在德尼罗和西恩·潘的演技不失水准,特别是后者,当时还青涩的他看起来很呆萌,软绵绵的声音很符合其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全片的最大亮点。算是西恩·潘演技的代表作之一了。
很暖的小品,但卡司却很大牌,喜欢导演大叔,每部电影都选材有趣
《电影是什么》提过,特意看一下。
我居然能下载到三个版本。1、dvd版本(超棒)几乎720p 2、hdtv版本 3、misd版本
德尼罗不适合这个角色德语配音太毁了这镇上的人都显得不对劲戏的感觉太强烈了
越狱的罪犯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信仰的意义,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本性中无法抹杀的善良,谁能不被影片中jimmy的慷慨陈词所打动,谁能不被ned的见义勇为而感染呢?ned向落入水中的圣母像伸出了手,而圣母像也仿佛要救他出苦海,神像浮上了水面,他也得救了
借用了55版的越狱犯设定,其他部分另立门户;作为主要包袱的真实身份与掩护身份差异的处理过分简单粗暴,造成了某种不合时宜且不好笑的尴尬,甚至令肖恩·潘的出彩表现失色。
4.19
忏悔,无论是对哪宗哪派的神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迷失的自己,回到向善的道路上。
给个感情分吧 果然没有好不好 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改编自一个美国很早的话剧,里面的幽默挺荒诞的,属于不太大众那种,不知道是这种幽默大众不太吃,还是因为角色扮演神父太冒犯,imdb上才6.1,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