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奇情故事取胜的法国导演欧容,这次令人大跌眼镜地转向批判现实主义,描述三名年少时遭遇神父性侵犯的男性受害者,成年后先后主动揭开难以启齿的悲惨经历,批判矛头直指天主教会里的恋童癖神父。这种严肃正统的社会及宗教题材不太像是欧容导演擅长的范畴,所以他以往那种活色生香或者骇人听闻的意象全无用武之地。 他这次将功力发挥在剧本设计上,一位恋童癖神父的性侵事件先后引出三位男性受害者主角的故事,貌似传统的编剧手法,实则用沉重的现实锋利地剖开受害者的内心世界,由点到面去刻画性侵对受害者的成年生活带来种种不可预计的影响。 受害者总是相似的,然而他们却有不同的隐衷。第一位是事业有成的中产精英,成熟内敛稳重,担心孩子受影响;第二位是情绪化的普通中年IT男,擅长用媒体炒作;最后一位是来自社会底层人士,瘾君子兼有性心理障碍,这位则最有看点也演绎得最出色。三人的阶层属性差异不仅体现在他们与教会及神父的抗争手段,更重要地还体现出他们身边家人的迥异态度。有的家人得知真相后表示理解全力支持,有的家人则选择继续充耳不闻,或者逃避现实。这里面最主要是出于宗教的巨大影响力,绝大多数当地民众都是天主教徒,一方面不肯接受信仰的崩溃,另一方面则乐意充当无声的帮凶,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这个剧本的野心相当大,批判的内容由表面上的恋童癖神父,到宗教制度,再到媒体影响力,最终落到人心之不可测之上。面对如此不堪的性侵丑闻,即便亲如自己的父母妻儿,还是有难以调和统一的对策和应对方式。然而,三段故事内容有不少重复的嫌疑,尤其是关于父母关系的交待,以及他们婚姻生活的情节,令整个篇幅变得冗长,节奏也愈加丧失掉
《感谢上帝》取材自普雷纳神父性侵一案: 2016年1月,法国东部城市里昂爆出一名神父性侵多名儿童的事件: 1986年到1991年间,一名叫普雷纳(PREYNAY)的神父对4名不到15岁的童子军少年进行性侵。然而,由于刑事追究时效(在强暴或性侵15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案子中,从受害人成年起,时效为20年)已过,司法单位随后将该案归档了结。由此,普雷纳神父和另一位性侵神父都躲过了牢狱之灾。相反,上述提到的里昂地区教会负责人、枢机主教菲利普·巴尔巴兰以及其他六人被曝在知情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面临着“包庇狎童行为”的指控。 (来源:欧洲时报) 普雷纳神父的律师曾要求延迟电影上映时间,担心它会对舆论产生影响,进而主导司法判决,在未被定罪之前,普雷纳神父应被视作无罪。最新进展中,巴尔巴兰被里昂轻罪法庭判处六个月缓刑,性侵主角普雷纳神父则因过了追诉期毫发无损。巴尔巴兰随即提出了上诉,并在期间向罗马教会递上辞呈,戏剧性地被教皇方济各拒绝,理由是在终审未来临之前,巴尔巴兰都应被“推定无罪”(百试不爽的理由)。 巴尔巴兰一向高调行事,他是一位坚定的保守派,在法国2013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进程中,他始终不渝地站在反对立场。 《感谢上帝》中有一幕是当巴尔巴兰得知性侵事件发生超过20年过了法律追诉期时,说了句“感谢上帝”(Grâce àDieu),这句荒谬的感叹传遍了全里昂,也是电影片名的真实出处。为了电影拍摄顺利进行,剧组用了假片名《Alexandre》,防止教会从中作梗。此外,电影中涉及大量教堂内景,为了避免和巴尔巴兰主教正面交锋,这些场景都是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教堂内完成,而没有选择事件发生地里昂。就像欧容所言,当你试图打破沉默,总会遭遇抵抗,但或许,这种抵抗下的直面相对,让影片酝酿着更强大的力量。 欧容的最初想法是拍摄一部关于男性脆弱的电影,进而focus到普雷纳神父的案子。本来打算拍一部纪录片,但接触到这些教堂性侵受害者后发现,他们对纪录片的形式没有太大兴趣,毕竟媒体狂轰滥炸下,他们已经对纪实的形式麻木。所以最终决定拍成剧情片。
我这应该是摘抄的,之前记在别处的,找不到来源了,侵删
《感谢上帝》在很多人看来是冗长的沉闷的,但这种冗长沉闷本身却承载着及其重要非常核心的作者观点:正义不会从天而降,上帝也不会主持公道,正义只可能是复杂艰难的抗争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花费了巨大代价但仍触及不到根源,但也绝对不会徒劳无益,这种冗杂实际是叙事体内外的一种统一一致。
例如第一个主角亚历山大,他的段落充斥着大量的旁白,以这种方式表现他与教会之间信件往来的内容,这一点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最为华彩的一个设置。欧容为什么不直接拍他与教会人员的正面交涉呢?因为这种间接的交流给观众带来的阻塞感、不畅感非常有效地表现出了亚历山大申诉的低效和难以接近真正权力的无力。旁白或对白使用的同时欧容又使用声画对位(声音闪前),即声音先于它出现的场景,或和人物的动作进行叠加,以突显亚历山大的坚毅和迫切的决心。而这一整个部分,是最令我感动的,即使后来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是成效甚微的,但欧容的一种执着似乎亚历山大的执着印证着那种“统一一致”,形式内容形成共鸣,以及用大量移动摄影执着地去拍亚历山大的行走,包括几次长焦镜头中,亚历山大垂直地走向摄影机(直面的勇敢)、跳跃的逻辑性剪辑(行动的连续,不因受挫而阻断),这些都体现着一个普通受害者的主动性,在他不具备《聚焦》里的记者那样的专业技能,又没有违背程序正义伸张真正正义的超人力量,以至于这种朴素的主动性很难不令人动容。我现在可能已经记不清那些繁琐的申诉流程和顺序,但他穿过每一条街道、进出每一个场所的身影,我永远不会忘记。
亚历山大的天主教家庭背景,让他对教会抱有天然的信任和对宗教的绝对虔诚,所以他的诉求始终仅仅针对神父本身是否受到裁决,这种方向性错误和他的势单力薄导致了他的发声是不中要害的。到这里电影出现了结构性的推进,这种推进回答了“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要做什么?”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事实是,行动未必能撼动强权,但信念和希望一定能传递下去。这里形式上视点的转换又对位了叙事上信念的接力。
第二个主人公佛朗索瓦无神论的宗教观,以及他受到神父的伤害没有亚历山大严重,使他的意识更加清醒,更加具备勇气,并且不会被情绪所牵引,他很清晰地认识到教会体制内部的腐坏和相互包庇。而在统筹方式的设置上,他也相对亚历山大有了明显的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弗朗索瓦不断地打电话,通讯的方式由信件变成了声音的直接触碰,前者起初的孤军奋战也变成了众人拾柴,进一步变为面对面的高效交流。情节上的客观结合结构上的主观在现实意义之上赋予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在铺满了整个叙事空间的主动行动元之中,欧容细密地在三段式、三个轴心人物的周围铺排、插入了诸多客观的现实困境,几乎涵盖了所有儿童性侵的社会、伦理议题,比如受害者之间的阶层差异、侵犯造成的情感障碍(亲子、兄弟、伴侣)和生理后遗症、足够有代表性的父母群体的不同反应和态度。这些问题直到影片结束,几乎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导演也没有试图去做人为的和解,他依然和角色保持一致,全然没有顾忌,依然专一地注视着主角在现实阻碍和重压之下逆风而行、追逐正义的过程。
《感谢上帝》让人感到“不好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性侵者的描绘同《聚焦》一样“寡淡”,对立的回避也就消解了冲突的激烈,除了几处象征角色敢于直面羞耻过往的闪回,只有两次正面出现,即使如此,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个普通老人。欧容矛头所指的并非“恋童”,“恋童”在他看来只是一种病,没有必要刻意丑化恋童者,他们“就是那样”。尽可能回避这种带有奇观和消费属性的概念,虽然削弱了可看性,但这种叙事减法使他们面对的那种更加抽象的难以撼动的无形的力量、狡诈丑恶的人性和坚硬腐败的教会体制赤裸裸的暴露无遗,也使得结尾巴尔巴林主教谦和的表面下那句“感谢上帝”更加讽刺、更有力度、更加令人震颤。这种纯粹统一的受害者封闭视角实际上汇聚成了一股更加沉静、更加凝重的宣泄势能。
而黑暗和邪恶力量的正面表现被欧容巧妙融入了视听语言,从亚历山大第一次接触女调解员开始压力就无处不在,亚历山大和她坐在画面的正下方,上方则被空旷、森严的教堂空间所笼罩,形成一个人物极为弱势的构图;亚历山大在教堂和巴尔巴林主教在教堂面对面交谈时,画面逆光,人物被蒙上阴影;亚历山大和神父对峙,使用低角度取景,且二人始终未曾同框;包括结尾通过上摇镜头拍到的教堂外部;主教居室内也以大红色块作为主要视觉基调。
之所以认为这部作品要优于大多数此类题材的电影,是因为作者既绝望又积极的姿态,有观察、有立场、有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它囊括了所有关于神职人员性侵可能涉及的话题。不试图煽动情绪、赚人眼泪,打破了神话叙事,不会本末倒置、扭曲事实;其次文学式的叙述足够客观真实,符合现实逻辑,不去掩饰现状的消极和正义的无力;最后在这两点基础上欧容又完成了对个体、对体制、对信仰递进式的拷问和控诉,同时在特别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在阴云之下、黑暗之中,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要做点什么?我们应该相信什么?
技法成熟之后的欧容,我由衷地赞叹。最后圣诞节晚餐的高潮我连看两次,虽然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对话可能有些劝退,但现实中的和平抗争就是如此漫长而难熬。
三位主人公,前两位我称为抗争者的代表,他们都是艰难地战胜了阴影获得还不错的工作和家庭,有了一定的能力和地位,所以他们会成为发起和领导抗争的人。两位的立场虽不一致,一位在体制内部争取改良,另一位对体制失望透顶,要推翻体制,但对于共同的敌人,他们开启求同存异的合作。后一位我称为受害者的代表,他身心俱损,并没有像前两者一样幸运地在灾难后痊愈。
电影只描述了第一阶段的顺利合作与胜利,用圣诞晚餐的高潮暗示了未来失败的结局。阶段性胜利后有人要退出,作为旁观者虽然惋惜但可以理解,为这场旷日持久斗争投入所有的精力实在太过理想化。改良和革命的矛盾,也在此时爆发。最后用黑屏白字交代诉讼结果,法律追诉期因此而从二十年增加到三十年。敌人势力实在强大,蝼蚁难以撼动危楼,但它们还是在改变。
时隔十年,欧容再次带着新片《感谢上帝》回到柏林的主竞赛单元。近两三年来,欧容可以说是频频推出新作,尤其是在创作上还不断地尝试新的风格。
2016年冷冽优雅的《弗兰兹》,2017年前卫大胆的《双面情人》,再往以前的作品看,《八美图》、《干柴烈火》、《登堂入室》、《花容月貌》都是少不了通俗奇情性心理的戏剧化题材。
而这次的新作《感谢上帝》却一改以往的风格,不再以女性角色作为探讨的中心,转而将镜头对准了一群童年时期曾受教区神父猥亵的男人。影片的剧本则改编于目前在法国正闹得沸沸扬扬神父猥亵案件。
影片从受害者的视角推演事件,从四个半虚构的人物着手,解构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由于同样是神父猥亵男童的题材,不免让人想起汤姆·麦卡锡2015年的电影《聚焦》。
与《聚焦》不同的是,麦卡锡通过新闻调查的外部过滤来处理神父性侵题材,而欧容则是由真实事件出发撰写剧本,以受害者首次面向公众的方式来处理叙事,也就是惯常的以真实行为事件推演动机的创作模式。
影片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果,以接力棒的方式铺开三段幼年曾遭受神父猥亵的人生,把叙事焦点从亚历山大转移到弗朗索瓦,再到伊曼纽尔。影片从亚历山大的生活展开叙事,他是一个拥有五个孩子和贤惠妻子的银行家,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表面上看来生活光鲜体面。
偶然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发现儿时侵犯过他的神父还在教区内任职。出于为教会清除害群之马,同样也为了保护其他男孩们免受伤害,他决定向自己的孩子们做一个榜样,说出隐藏在心底至暗角落的秘密。妻子的理解和父母的嘲弄,也让他觉得周遭的社会在这类犯罪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分歧。
当亚力山大找到神父普雷纳特,并与他面对面质问时,影片保持着不同于其他剧情片的基调,平缓而且冷静。神父普雷纳特没有否认猥亵的事实, “这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污点,男孩们对他的吸引力让他备受折磨。”但是同时,他没有请求原谅,也没有承认他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
亚历山大开始以书信的方式与当地教会、官员周旋。作为教会,得悉丑闻是一回事,处理丑闻又是另一回事,红衣大主教对于神父猥亵的事件充耳不闻,到官方除了遗憾还是遗憾,让亚历山大意识到单靠一个人的声音过于微弱。
这促使亚历山大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其他受害者,尤其是在法定年龄之内符合条件的受害者(法国规定对这类案件的有效起诉期限为30年)。
第二个出场的是弗朗索瓦,11岁时被神父侵犯,当年是在母亲的询问下,才明白原来神父对他做的事情,是法律所禁止的猥亵行为。与亚历山大一样,得知普雷纳特仍在教区内教导孩子时,弗朗索瓦意识到他也应该做点什么。
这一点激发了他决心面对公众,与媒体交谈,寻找其他受害者,并建立一个名为 Parole Libérée(解除负担)的网站,旨在收集教会内遭受过猥亵的受害人证供。
第三个也是最脆弱的受害者是伊曼纽尔,颓废堕落的失业生活,每时每刻都处于极度焦虑中,会因为报纸上关于神父的报道而倒地痉挛抽搐。伊曼纽尔的人生因为童年的创伤而停滞不前,他的故事在整部影片中也最有冲击力。
在描写红衣主教这一形象时,欧容出奇地表现出迟疑,无论是文本还是镜头上都呈现出中规中矩的平庸。或许,像红衣主教这样的公众人物,尤其在其法律责任还没有明确之前,战略上的回避可以免于更激烈的社会反弹。
再者,从创作上而言,主教这一角色所表现出的信仰危机,单拎出来看就已经可以形成大命题的文本,对于创作者而言,谨慎小心不偏题或许才是首要考虑。
相较于解决问题,欧容在《感谢上帝》中更感兴趣的是提出问题。在三段式的角色叙事中不断向角色设置障碍,因此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影片向观众展示社会障碍以及社会问题的一个过程。
受害者应该原谅施害者达到两两释怀,还是让他陷入永久精神枷锁中?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相信上帝,却怀疑甚至谴责教会,这又如何解决?神圣如教会,会为了拯救神性而对自身削骨疗伤吗?
在一环扣一环的叙事中,欧容用大量的浅焦镜头集中在角色上,在角色之间勾连出一张明显的力量网。尤其在亚历山大一节中,精美的大教堂壁画浸透在空灵的光线中,暗示着对信仰与人类弱点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但在旧信仰遭到性创伤潜入并掏空一个人时,新的信念同时也因创伤而被激发,即便是最脆弱的人也会有机会找到直面创伤的超人决心。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的经历,激发出形而上的超人抗争精神。
在我看来,欧容的新片带着一种安静的信念,没有刺耳的义愤填膺,却饱含争取公义的力量。
影片在镜头上的处理没有花哨讨巧的角度,也没有刻意取巧的长镜头,整体静谧而优雅的摄影和轻快的剪辑,包括轻盈的配乐都仅是点缀,影片将密集的叙事空间都放在三个主要人物身上。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沉重的社会题材,会更适合劳伦·冈泰、罗宾·坎皮略这类惯以大量对话塑造微妙戏剧张力的创作者。但欧容将其标志性的道德上的模棱两可融入社会事件时,反而让影片带出微妙的冷静感,某种程度上的确加深了电影的作者性。
欧容在拍摄记录中也曾坦诚,以前一直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善于从女性角度切入叙事,但他现在正试图改变这一观念。 “我想拍一部以男性为中心的电影,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情感。通常在电影中,情感戏是女性的领域,动作戏是男性的领域,我现在想扭转这一局面。”正如影片中的质问,“你还记得从1983年到1987年的每个周六,在摄影暗房里你对还是孩子的我做过些什么吗?”
与以往的电影作品一样,《感谢上帝》同样展现出欧容在叙事上的精准和强大的节奏把控能力。在处理某些段落时也毫不避言对《聚焦》的致敬,在结尾的一个场景中,甚至可以看到《聚焦》的海报贴在警局的墙上。
不同的是,《感谢上帝》尽力克制镜头语言中的愤怒,出于对正在审理案件的不干预态度,欧容没有过多地展现自己最擅长的嬉戏与不羁,这部影片电影语言的冷静和克制都透露出创作者的审慎态度。
但是过于直白的文本,终究还是难以捕获丰富的心理复杂性,其直接冲突仅限于家庭内部。影片为每个独立事件设计了单独场景,但对影片整体而言缺少了必要的粘合度。
导致这部虚构的电影一度有点像是纪录片,展现La Parole Libérée(解除负担)团体的创办,伯纳德·普雷纳特神父恋童癖的曝光,以及里昂天主教管理制度的不足。
抛开欧容更为熟谙的轻浮腔调和文字游戏不谈,《感谢上帝》依旧交出了欧容职业生涯中的合格答卷,尽管叙事层面的平白使得整部作品几乎没什么创新可言。
即便如此,从儿童性侵到成年后因创伤形成的男性微妙心理,到真理、恐惧、愤怒和宽恕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再到宗教信仰危机和官方审查机制等,《感谢上帝》从叙事结构到表现力上都呈现出极高的完成度。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展现的多维度视角,其冷静的沉稳无疑标志着欧容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作者|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同一题材,不同于「聚焦」的媒体视角,本片从个体出发呈现了神父对儿童的侵犯对被害者们的成长、家庭以及信仰的影响。两部影片的叙事均冷静克制,「聚焦」通过呈现记者对于线索的深挖揭露出普遍存在于全球的神父娈童现象,带给观众震惊与愤怒,本片则从个体视角出发,通过对三个主角个人和家庭现状的呈现,让观众对被害者的经历和此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多了一些理解与共情。
主角一:虔诚的天主教徒,父母冷漠,依靠自己拥有了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支持陪伴,孩子懂事可爱。多年后发现童年时神父的恶行不止在自己身上发生,为了正义开始执着但体面地与教会周旋,期望此事可以在教会内部予以解决,但历时两年仍然无果,不得已向司法机关告发。
案件的调查引出主角二,家庭幸福,因为童年遭遇得到父母格外的关爱和支持,父母也因此忽视了哥哥的成长,导致哥哥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受害者。热爱架子鼓的主角得知神父仍然在职可以不断接触孩子时热血被激发,不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还将此事披露给媒体,同时成立了非营利组织寻找其他被害者,积极推进事件进程。(本片关于非营利组织的部分让我不断想起「每分钟120击」,体现了NGO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媒体的曝光引出主角三,单亲天才儿童,童年遭遇对其生理心理均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成年后生活潦倒,感情不顺。在神父被揭发后积极参与调查,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支持与救赎,人生就此发生改变。曾经未及时保护儿子的妈妈活在自责中,因此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退休后的她在事件被曝光后积极参与和陪伴,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三个主角的经历分别代表了三种类型的受害者,也让观众从三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童年的不幸遭遇会给受害者身心和家庭带来何种影响。同时通过表现受害者追寻正义过程的艰辛揭露出教会背后虚伪的一面。影片最后亚历山大儿子的提问给了主角和观众一记灵魂拷问:代表信仰的教会已然失信,那么我的信仰是否依旧虔诚?
欧容还是那个欧容,情绪拿捏非常精准,三场人物都各有情绪高潮和高光时刻,三个家庭体现#metoo可能结合人格造成不同程度的震荡,真实如同社会风俗画但又格外克制。然而剧本有点问题:波波这个角色最后弱到可有可无导致第一场记忆点消失,感觉可以大幅精简着重牵出后两场的情绪。表演最好的是法国张震太纤弱敏感。整体很稳有[聚焦][120击]乃至[开战]的气质,虽无奇情却让人物纷纷跃然屏上没辜负欧粉期待。
【百老汇法国影展】【放映中四次马赛克遮挡画面】三位在童年时被同一天主教神父性侵的中年男子,勇敢面对过去、挺身而出公开揭露并起诉神父及包庇者的罪行。真实案件改编、使用真实人物姓名,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感,更有震撼人心的正义力量。虽然是三个主角,但影片并未采取平行剪辑手法,而是将视角在三位受害者角色中依次自然地无缝过渡,并互相产生交集。很惊讶欧容能在社会压力下,将如此现实沉重的题材拍得这么从容不迫、冷静克制。一句脱口而出的“感谢上帝”尤为讽刺。在演员落落大方的表演下,愤怒与温暖、控诉与治愈并存//20190809资料馆二刷无遮挡版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欧容竟然拍了一部主旋律……即便是粉丝如我三星也是到顶了。拍得真是……沉稳啊,137分钟里面估计有70分钟在读电子邮件也是看得人要抓狂了。就是一个男版的“俺也一样”故事,完全是Metoo运动的逻辑和战术,后面结合互联网变成社会运动也是顺理成章。比较加分的点是三次换视点人物的剧作结构,以及结尾前一场获奖庆功宴上讨论运动现状和发展的戏(严肃认真地思考运动的社会遗产!)。
西方世界的两种立场:创造一呼百应的共情(美国)和确认同仇敌忾的共识(法国),前者易陷入煽动的陷阱,后者难跨越私欲的本能。还是《开战》看得更远。
指责欧容这部“没啥特色,换个导演拍一样”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家都这么觉得。但规整之下,完整的各类话语层叠、清晰的思辨色彩、快速即时的创作进度、完全负责任的社会关怀,几乎快摸到这个题材的天花板,不比《聚焦》差。希望大家不要再以“欧容应该怎么样”来束缚他,不玩花活、好好做纪实的“文学影像”也并不就是“没有想法”。这部电影可能“最不是他”,但在我的电影价值衡量中是能进他前列的片。
“我们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保护过去的自己,不要再羞耻或恐惧地活着” 打圈导致阴茎弯曲的难以取证、质问母亲知情神父亲吻自己却没有作为、联盟退会、受害者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耗时间和精力的持久战…都是电影的另一面力道。欧荣最正经的一部,看似《每分钟120击》跟《开战》的观影体验,鼓起勇气反抗,却不宣泄愤怒。“卸下沉默才是我的生活,我的信仰是人性”
这部片子的亮点还是克制与冷静,并没有煽情,以及,在一些关键地方的不过度,欧容还是很厉害的。三个人物,共同推进,以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态度,去拼合出整个事件。有整体的描述,也有细节的个人感受,其实功力很强。只是太克制了,反而没那么讨好观众。
能够从编剧上看出来本片和美国的同题影片气质上的根本不同,本片聚集于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反应,少了好莱坞的理想化,更贴近于人本身。但是,整体的视听和人物塑造都让我觉得和导演的所有前作都不一样。这部变得太正确,太平稳,太了无新意。要么就是导演的创作心态老了,要么就是他接了这一个剧本,并非他的本意。拍得不错,但是我期望中的欧容能比现在看到的要更多。
一部米兔电影!(守望相助
信仰产生信任,信仰也玷污了信任。欧容并没有妖魔化教会,而是从三位主角的主观视角把法国版“聚焦”无比严肃的讲了一遍,因为厚重才显示出力量。可恨的是就这样藏污纳垢的组织 ,还天天把反同挂在嘴上……
欧容看得上的主旋律,一定不是运动,是运动里的人
B / 有趣的是哪怕在这样一部正襟危坐的作品中,还是看到了欧容关于“性”之复杂性的探讨(反复被强调的17岁仿佛呼应着《花容月貌》)。除此之外则是对言语的控制力:第一段的旁白与呢喃的分叉、高密度台词形成的叙事重压,以及之后的逐步迂回释放——这一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法式社会运动的铺展,因而落点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人。瑕疵大概是察觉到了欧容在把握强社会性议题时对群像塑造的焦灼,以至于有些细节与转折的设置明显不到火候。
在百老汇MOMA看法国电影展的这部片子,竟然有三次遮挡,只是正常对话的镜头,因为受害者谈到了性侵的细节,有口交和阴茎之类的词语,就被技术处理了。这时候法语对白还能清楚的听到,权当是在场的观众没人听得懂法语。事件本质上跟《聚焦》一样,为性侵受害者发声,只是到了法国导演手里,剧本全程书信体旁白展开,节奏精准,形式极致,中间换了三次主角的视角,去推动这个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只是把镜头聚焦在“不在沉默”组织的几个重要成员身上,不那么煽,而是用三个不同社会阶级的主角去看待教会和信仰,发声之后每个人自我疗愈,理智的同时也带着思辨的力量。
神父虐童题材近几年可真多,没想到欧容也拍了,而且还是进行中的案件。影片围绕三位男性受害者展开群像描绘,几个点令我印象比较深吧,一个是三位受害者坚定和果敢的态度;第二是组织化以后有网站,有热线,有定期聚会,甚至还讨论过要不要用喷气机痕迹来做博眼球的话题营销,影响他们的不止是一生的伤害和阴影,还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事业;第三是当事人的家人态度天差地别,有的鼎力支持,有的就很令人失望。叙事比较四平八稳,不像聚焦那样有一个调查推进的强力主线,所以略微有一点闷。所有男性主角配角大人孩子都无比帅,这也是欧容的特色了。
超棒!刚开始节奏很慢,而且冷静到不可思议,看到后来才知道,开头的冷静确实很荒谬。难得的是他们的家人大都很支持他们,没有“荡夫羞辱”他们。第一次看到电影中有这么多男性哭泣,当男性放开来表达感受、甚至表示自己的脆弱时,这才是健康的男性气质。结尾:Do you still believe in God?振聋发聩的一问。
拍得扎实,人物饱满,最后一句“你还相信上帝吗?”是对所有人的拷问,欧容没用什么过多花哨的东西,只是认认真真审视神父性侵幼童这个普遍性的现实,对个人成长,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每个当事人面对这个事情的态度。
不明白欧容到底拍了个什么?《我们的MeToo日记》?不那么故事也不那么纪录,一种奇怪的存在。以冷静的第三人审视视角进行着自己的社会表达,拍成电影没觉得有多好,适合写成调查性网文发微博。
3.5.一篇社会调查型特稿,让你感动又让你不止感动而继续动脑反思,这是法国片的优势。围绕几个核心人物展开,细节和情绪都如丝般流畅,彰显了导演既有的调度和叙事能力,几次视角转换有如行云流水,对陈年旧案调查过程的展示一丝不苟,非常理性,这又让我怀疑它是那个欧容吗?因为细节丰富,几个主要人物都很饱满,我个人觉得有很多繁冗的细节可以节省,既然是群像戏,每个人物反而不需要那么面面俱到,因为细节不必重复交待。
三星半,和《聚焦》可以搭配来看。挺喜欢中前段书信体的描写,把主要三个受害者彼此截然不同的故事展现出来。可惜第一个人物占用了很大篇幅,结果没有深入下去。却靠着后两个人物为剧作带来了张力,他们的性格也为他们成年以后的心理、生理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但相同的是我们能够看到家庭起到的作用。
冲洗黑房内有多少秘密,露营帐篷里有多少污秽,因为懦弱纵容了多少犯罪,因为包庇扼杀了多少人生。有些往事难以丈量,有些痛苦却容易计算。这些年感觉一直和三个人做爱,我,妻子和神父。比起罪人得不到惩戒,兄弟转嫁的嫉恨,母亲如刀的憎恶,得不到亲人十元的支持,看不到世界向好的明天,才最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