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着于脚下的苦难,仰望云端的希望和光亮。
严格来讲,四星还是差一点,在三星和四星之间徘徊犹豫。整体画面还是漂亮的,最后的结局,可以稍微提一点分,可以给7.2分,目前豆瓣是7.6,所以我就给三星了,如果之后低于我心目中的分数,我再改。(来自处女座的较真……)
影片一开场,画面车水马龙一片繁华,镜头转下,是住在桥洞里居无定所的底层人民,主角就从这样一群底层挣扎的人中走出来,带着开朗和活泼,和同伴一起坐上摩托车远去,画面是明亮的并不宽敞的却也无尽头的道路。影片的基调便由此定下:我们从泥泞中而来,带着希望走向未来。
有些剧情的逻辑不能说不对,但是表达得还是有些突兀,比如:男主照顾“仇人”时在他手臂上画眼镜蛇,比如姐姐因为狱友死去而歇斯底里,不能说逻辑上不对,只是看起来,总觉得这样处理并不顺畅。
主角的心理变化有些地方描述得挺好,比如看到祖孙三人无处可去,从医院出来的时候,看到他们没东西吃的时候,几次都以为他会软下心肠,然而依然选择了不闻不问,直至在一个雨夜败给了自己的善良。这种处理,将硬起心肠对“仇人”家人的冷漠,和内心善良的挣扎,表现得很丰富,于是人设也便立体起来:会做一些坏事,内心还是柔软。所以,当“仇人”最终不治身亡的时候,他从崩溃、绝望,到出门接着小朋友,笑着对她说是不是想过节,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本来就是一个果断又善良的人,“仇人”已死,当初迁怒于其家人的愤怒,很快就被同情对方失去至亲而覆盖。
“仇人”死亡的那一段处理,也有点意思。从去医院之前,周围的热闹与主角的面无表情,到出医院后,这一家人的悲伤、男主的绝望,对比周围的五彩缤纷和欢笑。只是这种对比稍微显得有点刻意,可能导演想表达绝望中的希望,只是作为这四个人最后的一个镜头(如果记错了请纠正),情绪没有到位,于是就像前面某篇评论中所述,可能会给人一种“刚失去至亲就去过节了”这样的误会。无论是想用胡里节的热闹反衬他们的悲伤和绝望,还是暗示希望,都差了点意思。
全片中,孩子是最明亮的存在,不管是狱中的小男孩,还是“仇人”的小女儿,大部分时候,都是明朗的笑容,导演想让孩子呈现“希望”这个符号的意图很明显。孩子对于外界的反应最真实,会害怕,会担心,大多数时候很快乐。这种快乐来自无知,但也来自一直往前看的天性。孩子往往容易忘记悲伤,被快乐的事务所吸引,大人才常常沉溺于失去的痛苦。
最后片中所有人都呈现了温暖和善良,哪怕并没有等来好的结果。“仇人”已死,祖孙三人失去了家庭的支撑,未来的日子不知以何为依靠。姐姐仍然在狱中,奶奶做的声明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展示它是否会起作用。小男孩失去了母亲,依然在狱中生长。男主角没有救出姐姐,没有留住“仇人”的生命,没有足够的钱去保释。一切都仿佛在黑暗中。可是,女狱警放下了戒指,姐姐和小男孩虽然没看到月亮却伸手触摸到了雨水,祖孙三人跟男主回了家,无论之后如何总算暂时有了栖身之所,男主也得到了来自“仇人”家人给他的,从未体验过的“亲情”和“照顾”。
雨中伸出门的手,先是大手在上,小手在下,就像大人被孩子治愈。然后是小手在上,大手在下,孩子被大人呵护。身处泥泞,他们都在努力地,保持内心的善良,内心不执着于脚下的苦难,而是在仰望云端的希望和光亮。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伊朗电影迎来了“新浪潮”。儿童电影作为伊朗电影“新浪潮”亮出的重要招牌,在世界享有盛誉。伊朗最富盛名的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便是凭借一部儿童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受到世界影坛的关注。
虽然阿巴斯此后的电影都颇具实验色彩,远离了儿童电影的类型范式(如《樱桃的滋味》《十段生命的律动》)。但其他伊朗电影人自觉地接过阿巴斯举起的旗帜,将伊朗儿童电影发扬光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干将便是马基德·马基迪。
伊朗电影之所以能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儿童电影类型,并将其变为民族电影的代表,与伊朗严苛的审查环境有关。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霍梅尼建立伊斯兰政府,之前开放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文化审查政策加剧,甚至出现了男女不能同框的无理规定。
在这种条件下,伊朗电影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既然诸如爱情婚姻、社会弊病等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不能触碰,那么儿童总可以被表现吧。讲述纯真美好的儿童故事,不仅与审查不相违抗,还能从中折射人性的根本,可谓一举两得。这便是为何伊朗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后产生了如此多儿童电影的原因,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伊朗已没有当年那般严苛的审查规定,不少曾经不能被表现的题材与内容都可以表现,但仍然困难重重。稍有违规,便有可能影响到导演的电影生涯。比如伊朗著名导演贾法·帕纳西就因为在2010年创作了不符合当局意图的内容,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要求20年内禁止拍电影、写剧本或接受任何国内国外媒体采访。
但伊朗电影人总有法子来反抗无处不在的强大权力。贾法·帕纳西即便被禁止拍片20年,仍然在2011年拍出了《这不是一部电影》,此后陆续有三部电影面世:2013年的《闭幕》、2015年的《出租车》和2018年的《三张面孔》。这些电影都是贾法·帕纳西偷偷拍摄,然后托人带到国外的电影节放映。
另一种反抗审查的办法是到国外拍电影。像著名的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有几步剧情长片便是在伊朗国外拍的。《合法副本》拍摄于意大利,《如沐爱河》拍摄于日本,还有那部因猝然逝世未能完成的《杭州之恋》,本来计划在中国拍摄。
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伊朗国内具有同等影响力的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拍摄足迹在新世纪初便开始遍布亚洲各地。比如在伊拉克拍的《坎大哈》、在塔吉克斯坦拍的《性与哲学》、在印度拍的《心灵印记》、在格鲁吉亚拍的《总统》……及至近几年在国际影坛最为炙手可热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也跑去其他国家拍过电影,《过往》在法国拍摄,《人尽皆知》在西班牙。
马基德·马基迪是“域外拍片”这种潮流的最新成员,《云端之上》是他在境外拍摄的第一部长片。当然,我们可以期待马基德·马基迪将会有更多在其它国家拍摄的新作品。“域外拍片”也使得马基德·马基迪走出了儿童电影的条框,将触角延伸到更广的领域,开始直接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
不久前,一部印度电影《云端之上》在中国上映。与以往在影院看到的印度电影不同,《云端之上》缺少印度电影必备的一些元素:极端煽情、强行反转、载歌载舞……尤其是最后一项,动不动就尬舞似乎已然成为印度电影的标配。
至于何种原因?其实很简单,《云端之上》出自一位伊朗导演之手。而且凭着这位伊朗导演的名字,你可能唤不起任何印象,可要说出他的代表作,十个人有九个都会“哦哦……”地反应过来。导演叫“马基德·马基迪”,伊朗国宝级导演,代表作是《小鞋子》。
相信,不少中国人人生中看的第一部伊朗电影就是《小鞋子》。或者说,一旦谈起伊朗电影,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小鞋子》。这部电影早已成为伊朗电影的代名词,世界上无以数计的观众都被它实在地感动过。
除了《小鞋子》,马基德·马基迪还有其他经典的电影,比如《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巴伦》……部部佳作,而且都是儿童电影,讲述孩子之间简单真挚的故事,默默温情,让人感动到落泪。 《云端之上》是最新一部,虽然儿童已经不再占据主角位置。
电影一开始,摄影机镜头从背后立着巨大广告牌、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上向下移到桥下,展现出在隧洞里生活的贫苦人民和流浪汉,贫富差距瞬间彰显。马基德·马基迪的表达重点无疑放在后者,讲述普通人在大城市里艰难生存的故事。
男主人公埃米尔是一个靠贩毒为生的小混混,经常受到老板的克扣,在一此贩毒过程中,被别人举报。逃亡过程中躲进姐姐塔拉的洗衣房,姐姐的老板帮他获救。就在塔拉想要老板交回弟弟的毒品时,老板以此为要挟企图侵犯塔拉,塔拉情急之下误伤了老板,被判入狱。
埃米尔想要救出姐姐,必须保证老板安危,因此日夜守在仇人面前,忍住伤害对方的冲动。此后,老板的母亲带着两个孙女来医院探望,无处留宿,埃米尔善心发现,收留了祖孙三人。正当观众觉得剧情向着团圆发展时,老板突然去世,留给观众无限疑问:姐姐塔拉将何去何从?埃米尔与祖孙三人的情感互动是否还能继续?
整部电影一反印度电影固有的色特色,比如摒弃了载歌载舞的桥段,比如不那么煽情。尤其是后者,原本可以被突出的表达的情节都被处理得克制而温情。埃米尔在医院留宿的时候,睡在老板的病床下面,向其告知事情真相:老板必须安然无恙,姐姐才能出狱。镜头从床下慢慢往上摇动,观众看到老板的眼角流出了泪水。
虽然老板有拿毒品要挟侵犯姐姐的邪恶心理,但他毕竟也是人,也会被最简单的温情所感动。还有,埃米尔虽然对老板恨之入骨,但仍然愿意收留在雨中挨冻无处可去的祖孙三人,还在病重时跳皮影舞戏逗孩子开心。这些桥段都是非常典型的伊朗电影的手法,不像印度电影直接煽动情感,而是将情感裹藏在动作中,让观众自己发现。
电影中出现了不少通过区隔来划分对立,同时也是模糊对立的技法。电影开头的第一个镜头便是一例,通过桥梁来分开贫富差距;以及后面通过病床来分开埃米尔与老板间的对立;还有当姐姐的前夫来找姐姐的时候,酒醉的他隔着门倾诉自己的爱意与悔恨,埃米尔站在门旁的阴影中流出了眼泪,这说明时常家暴家人的姐夫也并非一无是处。
《云端之上》中的人物并非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埃米尔虽然贩毒,仍然愿意收留老板的家人。老板帮助埃米尔逃脱追捕,也会因为私欲企图侵犯埃米尔的姐姐。姐姐塔拉的前夫虽然经常酒醉后家暴姐姐和埃米尔,但内心仍有温情。
这正是伊朗电影取得成功的魔法,不是靠“正必胜邪”的好莱坞式价值观来煽动观众的情感体验,而是让角色陷入纠结、困惑、无法立即作出决定的两难情境。观众在体验两难情境的过程中,将发现真实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说,《云端之上》之所以不那么“马基德·马基迪”,是因为它加了不少类型片的元素来让电影变得好看。这或许受到印度电影的影响,或者也有可能是马基德·马基迪离开伊朗本国坏境后尝试新的东西。不过,这仍然是一部十足的“马基德·马基迪”电影,它继续着马基德·马基迪此前电影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电影中不是还出现儿童电影的影子吗?两位孙女身上闪动着孩子自然纯真的灵性光辉,让人难以忘怀,这自然是马基德·马基迪的拿手好戏。虽然儿童的戏份只占《云端之上》很小一部分,但我们还是能一眼看出马基德·马基迪招牌式的电影手法。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弱点!底层人的艰辛与挣扎!善良与邪恶在一个人身上的斗争,云端之上,或许有更美好的生活。它吸引着我一直不断攀爬、斗争、挣扎!努力向上!无论何时也不忘却善良!
生而为人,我虽生活在底层,却也在遥望那美丽云端,我同样也渴望自由、平等、美丽的生活!
片子镜头很美,无论是男主还是女主,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和美,影片看完,依然沉浸在剧情中久久回味!
开放式结尾惹人深思!自由、善良是人们永恒的选择!
《云端之上》并没有一味煽情或展示困境,反而给了许多温暖和闪光的镜头,头上的月光,云端之上的天空,都是一种欢快的、能让人看到希望的意象。底层社会中挣扎的人,他们一低头就是脚下的泥泞,每天醒来就要面对如何生存,如何逃离,而小孩子也不能幸免。但马基德·马基迪一直执着于探讨看似微弱无力的儿童情感,借由底层家庭的情感羁绊,展示儿童世界或温情或残酷的面貌。让我们知道,所有愿意在泥泞抬头仰望星空的人,都不曾失去真正的爱和希望。
马基迪的《天堂的颜色》、《小鞋子》等多部作品都是借孩子纯真的视角观察世界,不刻意展现生活的沉重,反而在探讨亲情、血缘关系时,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他的新作《云端之上》也是如此,关注印度社会现实、妇女地位、儿童成长环境和探讨法制不健全对人的影响。
在《云端之上》的故事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在底层的泥潭中沉沦过。狱中的卓图失去了父母;洗衣店老板的两个女儿失去了父亲的照顾。因为父辈的离去或缺席,孩子们被推搡到舞台的中央。但是,孩子要跨过家庭的边界,与现实世界发生勾连,还需要一位引导者。
坦白说,埃米尔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青年,脾气暴躁、痞里痞气,生活得一团糟。但他为了姐姐、朋友,算得上两肋插刀,很讲义气。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母亲早逝,曾被姐姐的醉鬼丈夫殴打、赶出家门。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想要活下去的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做一些越线的事情。
埃米尔在照顾仇人的时候,不得不与仇人的母亲和两个孩子相遇,而塔拉也在监狱遇到了孤儿卓图。大约是在无辜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姐弟俩不单挑起了自己的生活的重担,还与孩子们组成了临时家庭。
他和姐姐的内心都是温热的,也正是依靠这点温热继续勇敢地在泥泞中跋涉。他从仇人阿克西家人身上,得到了从小缺失的爱。这段情节让我想起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几个人,产生了胜似家人般的羁绊。
2.环境再恶劣,也温柔对待孩子们。
展现底层生活的电影,常常会让人感到压抑而不快。然而,《云端之上》并不是那样一部电影。在温情的剧情走向中,隐含着对儿童命运的叩问:每个孩子都希望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只是,在贫困的深渊里,得到救赎的永远是少数。在我们目不可及的暗角里,还有多少孩子在苦苦挣扎?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如果塔拉和埃米尔能在父母的守护下健康长大,那可能他们就不会现在的模样,一个嫁给正直的丈夫,拥有幸福的人生,一个读书、工作,能对社会作出贡献。但年幼的小孩是没有办法对抗世界的,他们没有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比如可怜的卓图,他在简陋的监狱里跟老鼠玩,在阻拦他自由的铁栏杆后面触摸雨滴。而监狱嘈杂、混乱的环境,又将给他带去怎样的影响,谁也无法肯定的作答。
从小缺乏母亲关爱的塔拉对同样遭遇的卓图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她希望能照顾他、爱护他,希望他能比自己更幸福的长大。就像苏轼在《洗儿戏作》所写的那样,“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可能是塔拉在卓图身上看到了当年的弟弟的影子,对于以前没能照顾好弟弟,一直放不下来。而现在对于卓图,有了心理代偿。
虽然在宛如长夜般的极端苦难之中长大,但是塔拉和米埃尔并没有被黑暗吞噬,悲惨的遭遇反倒打磨了他们的心性,让他们关爱彼此。但最让我感动的也是基于这种困境中,姐弟俩对其他孩子的帮助和关爱,以及普通人流露出的那种相互支撑。电影中有个细节,在狱中工作的女人,在离开前把姐姐唯一剩下的戒指放在了台阶上。她最后的这丝不忍心,更让人动容。
3.抱团取暖,走向新生。
虽然埃米尔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还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孩子们原本黑暗的世界里,点亮了一束光。这束微光照亮不止照亮了孩子们的人生,也在反哺着、滋养着他的心理,他成为了孩子们实质上的父亲,甚至冲淡了血亲之仇。不被苦难打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就算命运是个无解的命题,抱团取暖也能让人获得短暂的安宁和力量,孩子们给塔拉和米埃尔带来了欢笑。对于身边更弱小的孩子,姐弟俩有着天然的同理心。曾经遭受伤害,便不想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人的身上。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张开臂膀去拥抱和温暖那些更需要关爱的人。姐弟俩的善良与乐观,闪耀着人性的关辉。
——————————————
微信订阅:cmf2015 ,有意思的电影动漫话剧号。
埃米尔和塔拉冰释前嫌,塔拉想要回她弟弟交给她的毒品,却被她老板阿克希要挟,塔拉被迫伤害了阿克希,阿克希住院了,塔拉被关进了监狱,埃米尔每天在医院里陪着阿克希。
埃米尔给阿克希画纹身,手上画了一条蛇,逗阿克希,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萌。
后来,有三个人一直跟着埃米尔,虽然生活艰难,但他还是善良的。有时候想想,生活对于人们来说,究竟算什么?底层的人为每一餐发愁,为每一笔药费发愁,但是,无人可依无人能助。
在和一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埃米尔也渐渐在理解明白家的意义。最开始他原本是打算卖掉那个小女孩,可是真正到最后一步,还是后悔了。
还蛮喜欢里面的BGM的。
埃米尔一家因为阿克希弄的乌烟瘴气,阿克希的家人也受这种情绪的影响,最后他的母亲,据说,是弄死了阿克希,减轻彼此的负担吧。
但是还是好想说,人活着,太难了。
为撒奶奶代写的认罪书最后没有派上用场?Ishaan也太会演了吧!几次泪目,前途无量!
男主角有一双会演戏的眼睛,喜欢喜欢。
还是马基迪电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调子,你以为他要批判什么,最后却统统落脚在人性的坚韧和各种闪光点上,是真正属于平民的视角。几处用布帘营造的光影魔术,拉赫曼的配乐都很出色。小男主的热血冲动可以理解,但是姐姐狱友死了就那么歇斯底里,冤家死了姐姐一辈子出不来倒是显得心平气和,就不太好理解了。
【2019年4月16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桃桃观影团第77期-中国首映】对于马基德•马基迪这样一位名导,这只是一部标准工业化水准的平庸之作。但导演对情绪的掌控上依旧是娴熟,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电影配乐加分,情绪渲染力很强,但有些过,喧宾夺主。(嘉宾提问水准真的差,提问的专业程度和外行人似的)
人心向善,命途多舛
温馨动人的人性内核,全面细腻的社会问题观察。挣扎在底层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人世间不被祝福的人,唯有等待乌云散开之后重新绽放光彩的云端。尤其是两个小孩子的故事,异常牵动人心。但只因想要包含的太多太多,姐弟之间的主线故事和各自的叙事交集到后面变得十分琐碎,只沦为情感的泛滥,美中不足。
伊朗人拍摄的印度片,与传统的印度片有较大的差异,表现的是底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相互之间复杂的心理。演员的表演还不错。
底层互害,生生不息。
妈妈挑的。一些细节很好,鸽子(自由)和月亮(母亲)的象征。既写实也带温情。姐姐的这部分戏剧化“过”了些,包括表演。但瑕不掩瑜,另外,奶奶“杀”自己儿子前应该是替他认罪过了吧?所以,姐姐应该不用坐一辈子牢? 强暴(男主认定,也是奶奶杀儿子的原因)是否成立?关于姐姐和老板这部分的关系也有待探讨。当奶奶“大义灭亲”,女孩们实则成了另一个男主姐弟(孤儿)其实这片的底层逻辑,我个人悟得,跟《寄生虫》有点像:那就是底层穷人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当你以为一切即将变好(姐姐有了新房子摆脱了渣男,弟弟以为可以赚一票收手,包括当弟弟和老板的家人们相处得日益融洽而老板身体也逐渐恢复姐姐出狱有望),却因为某个转折(此片是狱友之死给姐姐带来精神恐慌以致疯癫,导致弟弟埋怨老板家人和奶奶出手),命运再次回到悲剧(写不下
这部电影的艺术性比以往的印度电影高出一个级别。在此之前看过的现代印度电影都是以尖锐社会矛盾、人性挖掘、精彩的情节得分,平铺直叙地讲故事。而《云端之上》在影像呈现方面非常有想象力,镜头运用极富诗意。视角远中近自由切换:用场景讲故事;用肢体的特写取代了表情的特写;用行为去刻画角色,比用表情、强烈呼喊、标签化的表演而更打动人。不煽情才是更好的抒情。整个影片节奏稍慢,但无伤大雅,主题立意甚至比以往的印度挖掘的更深刻。音乐极佳,有大家风范,从开场的码头场景配乐就能感到这部电影的品位不俗。音乐品位往往就是电影的审美品位。在对印度电影已经审美疲劳的此刻,看到这么一部,感觉还能再续命几年。
一部没有歌舞,没有励志的,现实批判主义的印度片?伊朗导演,怪不得
淡淡的、温馨的感动,静静地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这就是这部好电影给我的幸福的享受。
故事是简单的,然而它的诸多细节却让人着实难忘。
等监狱洞里的老鼠,喂鸟棚待哺的乳鸽。老鼠尚能自由穿洞,乳鸽还有庇护可躲。监狱里的孩子摸不到雨,跋涉的孩子在雨里淋湿。人不如畜的世界穷人寸步难行,正义失衡的社会女人笊篱千重。露台上的白床单遮蔽了真相,病房里的呼吸机阻碍了发声。床单尚存欢笑,蜡笔还有色彩,滩涂虽然泥泞,雨水仍有真情。
人生就是充满了反转
连梦里也会觉得快乐难求连泪光都光不过黑夜尽头
我都怀疑是那强奸犯他妈 掐死他的,不然一个明明逐渐向好恢复的人不会那么快嗝屁,印度没有正义?或是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正义?反正传达的主旨没有很好的Get到,或许不同文化差异,体会不到
今天四场,除了龙珠,全部包场了,就像在云端之上。好苦啊生而为人~
就,对于曾拍出《小鞋子》的导演来说,这不像是一个人的作品。老旧就算了,故事也不好。情感也弱。
环境把人捏成流氓,流氓把环境带坏。生在这样一个犯罪率很高的地方,好像没点野性、狠劲都难以存活。依然是面对强奸、随意关押等社会问题,但两姐弟却在绝境中选择用爱来应对。这种爱是被动的,微弱的,但穷途末路地还要照亮别人,甚至是敌人的家属,很有温度。而且马基迪太会拍困境中的小孩,大眼睛无辜地一转,那些苦难就被无声而隐忍地释放出来。特别是,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小孩会跟着母亲活在监狱里。但是,“正当防卫”的意识或机制一直没被人提起,细想还是悲哀得很。喜欢结局,点到即止。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