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糖的电影》这部影片的主角 Damon Gameau 做了一个实验,达蒙用60天的时间吃糖,一天摄入量40勺(相当于澳大利亚大多数人每天的摄入量)试验高糖饮食对人体的影响。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几年进行无糖饮食,这次突然开始吃含糖饮食,对实验结果来说无疑是最明显的最具代表性的。同时在这期间不吃垃圾食品,包括冰淇淋巧克力等人们普遍觉得过分摄入不健康的食品。在此同时惯常的运动也还是一样坚持。然而实验结果使人震惊:
1.肝脏ATL指数飙升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将有糖尿病风险
ATL指数是判断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它是存在于肝中的一种酶,将反应产物输送出去。我们吃进去的含糖食物,一部分是葡萄糖给全身细胞器官供给能量,一部分是果糖无法被吸收,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这就是脂肪肝。而胰岛素作为人体里降血糖的激素,吸收多余的果糖和脂肪,一旦果糖或脂肪过多,胰岛素开始耐受,便会向糖尿病发展。
2.甘油三酯过高诱发心脏病风险
甘油三酯水平是人体血液中的脂肪水平,血液中的脂肪过多会使低密度蛋白胆固醇也在增加。这些物质在血液中容易形成斑块,从而诱发心脏病危险。
3.体重上涨 身材走样
体重升高是必然了,因为糖在体内全都转化为脂肪了,而这些脂肪都围绕于内脏中,是增加锻炼是无法降低的,只能通过减少糖才能控制回身材体重。
4. 影响情绪和认知
达蒙说:“一有糖吃开始变得非常兴奋,会持续差不多45分钟,接着我会变得很困,疲劳,昏昏沉沉,直到下一次刺激。”当我们吃糖的时候,大脑会有类似于鸦片和内咖肽释放出来使我们感觉到疯狂,这时血糖过高,胰岛素会分解一部分糖分,于是我们的大脑的就感觉不到开心了,这时肾上腺素开始释放,向大脑发送信号,于是又开始吃糖,如此反复...影响我们的情绪。情绪低沉的时候,注意力也会无法集中,容易疲劳。
5.吃糖会上瘾
一方面糖给我们大脑带来的刺激总是短暂的,需要不断地吃糖去维持大脑清醒的状态;另一方面,只要一个人吃的甜食够多,大脑就会建立起这种快感,之后吃糖都会形成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因此,“高糖食品吃得越多,人们越爱吃还想吃更多”。
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达蒙还到非洲北部一个原始部落村子去了解,当地的原住民之前一直都住在草原上,以野生动物野果子,草食为生,他们几乎就是一种无糖饮食。在那时候部落的人们都很健康几乎很少感染疾病。而当欧洲白人带来了可乐.饼干.大超市,400人的村庄一个月要喝4000升饮料,每个人的食品几乎100%都源于超市,饮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村子里的肥胖症和糖尿病开始越来越多,人们越来不健康了,而这一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糖的过分摄入导致。
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糖? 可以说这是人类的天性,在人类早期处于搜寻食物的时代,就是非常需要甜的食物的,因为糖可以给人们带来能量。另一个方面 糖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它能激发爱意,不管是开心的时候还是难过的时候,吃糖可以让你心情更好。
人类发展到现在最喜欢的还是甜的东西,科技的发展把这种需求最大化解决。研究表明,在食物中添加多一些糖,人们会更喜欢,等到添加到一个峰值之后再添加,人们就不再喜欢了。大企业为了寻找人们最喜欢的甜度花费大量资金和精力去实验,再花大量资金去做广告宣传这种健康产品极富营养,于是等到产品一出来人们抢购一空。殊不知,里面的糖分会使我们增加患上慢性病的风险。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刷抖音的时候偶然看到之前关注的一个健身up主,帅soserious的30天戒糖记录,感叹于up主执行、自控能力极强的同时也对“糖”感兴趣了,想起之前在某个评论区里提到的一部关于糖的纪录片,果断去豆瓣里搜索了一下,就叫做《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之后在B站找到了完整的纪录片。看完后浅谈一下观感和一些认识:
内容很简单,就是导演兼男主演:达蒙,为了让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也为了宣传现代人饮食方式存在的缺陷,组建了一个团队,包括饮食学家、心理学家、医学教授等,达蒙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人如果60天内连续摄入含有40勺糖(每勺糖4g,相当于160g)的食物,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达蒙以自身为样本,进行测试,测试前其体重为76kg,腰围为81cm,无脂肪肝,健康程度优于澳大利亚80%的成年男性。测试完成后,达蒙体重增加8.5kg,体脂增加7%,,腰围增加10cm,出现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症状,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升高,情绪不稳定,易焦躁。
测试过程中,达蒙以自身感受并辅以团队的测试结果,逐步得出一些关于人体摄入过量糖对生理影响的结论:
1、达蒙测试过程中所吃的食物所含热量与没有进行测试前摄入热量基本相同,甚至低于未测试前,为2300大卡。但是实验结束后,达蒙体重增加,肝脏脂肪堆积导致肝功能下降,皮肤状态变差等,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以此得出结论,以热量摄入作为衡量食物对人体的影响,这种计算方法明显不科学,很多时候食品生产商经常强调食物低脂低卡,为的是让人们产生其食品健康的幻觉,这是食品厂商重要的营销手段。
2、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糖主要有单糖、双糖、多糖之分,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双糖包括蔗糖和乳糖,多糖为淀粉、纤维素。日常人们所吃的食物普遍含量最多的是蔗糖,蔗糖一旦进入的身体就会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葡萄糖在肝脏被分解能够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活动,而果糖则难以被分解,滞留在血液内,被胰岛素转化为密集的小分子糖分,过多的糖分积累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身体的内脏周围,尤其是肝脏附近。同时,若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的话,身体内的细胞不会优先消耗脂肪供能,进一步加剧了脂肪的堆积。可以说,无法被分解的果糖是造成人体肝功能减弱甚至受损的罪魁祸首,可如今许多奶茶店、甜品店都会在其制作的蛋糕、奶茶中直接添加果糖糖浆,也就是平时我们喝奶茶是服务员问加不加糖的那种“糖”!
3、糖会影响人的情绪感知,使人对糖产生类似于吸烟、吸毒和性爱的兴奋。当视觉上接收到甜食的信号时,大脑就已经开始分泌多巴胺了,催促我们赶紧吃下这美味的甜食,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在看到甜食的时候所产生的“食欲”,当我们在享受甜食的过程中,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有兴奋感,适量的甜食能够让人心情愉悦,但若是摄入太多糖分,大脑就会持续性的产生强烈的兴奋感,让人陷入躁动之中,而一旦停止糖分的摄入,人体又会产生肾上腺素,使人焦虑不安,这就又加剧了我们吃更多甜食的欲望以缓解这种紧张压抑的情绪。这也是糖为何能够使人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纪录片还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糖对澳洲北部地区一个土著部落不食糖饮食文化的冲击,另一个是百事可乐对美国肯塔基州的青少年饮食方式的影响。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感受到,过量的糖分摄入不仅损害我们的身体,当其成为食品生产商获取暴利的手段时,糖成为了恶魔,它摧毁了人们健康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纪录片观感类似于综艺show,导演达蒙将一些枯燥乏味的采访视频剪切到纪录片中不同的屏幕上,同时采用了大量的展示类元素,直观体验像是在看一场关于糖的脱口秀节目。纪录片的创意性是首屈一指的,但纪录片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还是有所缺乏的,毕竟是以达蒙的个体实验进行的测试,如果是将其作为一部电影来欣赏的话,其科普性又十足,受众也十分广泛,纪录片在宣传过分摄入糖分对人身体的影响这方面的确有其独特性和可接受性。
最后想结合自身一些经历谈谈过量摄入糖分对身体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因为处于低谷期,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不知道听谁说的甜的东西会让人开心,就开始购入大量的甜食:酸奶、巧克力、甜味饼干、小蛋糕等等,吃的过程中的确能够缓解焦虑的心情,但是不能停止,大脑告诉我你每天都需要吃甜的,不然我会很糟糕。导致那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在正常饮食之后还会去吃一些甜食,就算身体告诉我已经饱了,没有必要在吃了,但还是会忍不住去超市拿上一包巧克力豆、去甜品店取上一块巧克力慕斯、去奶茶店点一杯柠檬水。那段时间我情绪起伏非常大,进食甜品产生的兴奋感之后是无尽的焦虑、压抑,之后迫使自己再次去吃甜品,再次让自己兴奋、放松,太像吸毒了!此外,身体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症状,比如一直很渴,总想喝水,脸上爆痘,皮肤泛红,容易疲惫,怎么睡也睡不够,和达蒙的测试初期的症状一模一样!结合自身体验再看这部纪录片,对身边的食物你会保持一种高度的警惕性。总之,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糖的诱惑,但我们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要让食品厂商的目的得逞,随便其如何宣传新品如何低脂低卡,热量少,只要是在肚子饿了想吃东西的时候,看看配料表,里面的白砂糖、麦芽糖、甜味剂等成分,思考一下自己今天摄糖过量了吗?
注:当然,我不是在宣传不吃含糖食物,而是在抵制过分摄入糖分。
有一种“毒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超市货架上就随处可见。
这种“毒品”五颜六色,各种口味,让人愉悦。
很多人每天都在依赖它获得慰藉。
是的,那就是糖。
听起来或许有点危言耸听。
糖是合法的“毒品”,却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它的致瘾性和危害长期被忽视。
究竟糖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并不完全了解。
有这么一个较真的人,拿自己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60天里,每天坚持吃40匙的糖(据说是普通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
然后看看这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人叫达蒙·加梅乌 (Damon Gameau)。
今天介绍的这部纪录片,就是他整个“嗑糖”实验的全记录。
片名也很实在《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影片记录了达蒙从吃糖到戒糖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他身体真实的变化,以及真正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
导演: 达蒙·加梅乌 编剧: 达蒙·加梅乌 主演: 达蒙·加梅乌 首播: 2011-11-20(日本) 片长: 90分钟
很多看完这部记录片的人都感到触动很大,
甚至有人评论说这部纪录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毕竟在这个宣传“奶茶续命”的世界,我们应该知道真相。
片中还有金刚狼休·杰克曼客串解说,也是很惊喜了。
导演达蒙,曾经也是甜食爱好者。
为了获得女友的好感,他逐渐改成了无糖的健康饮食。
至于糖到底有什么危害,达蒙并不十分清楚。
而就在他快当爹的时候,为了孩子以后的饮食健康。
他需要去搞清楚糖的真相。
于是达蒙又开始吃含糖食品,观察它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不得不感叹父爱的伟大!
达蒙每日糖摄入量保持在普通人均的40茶勺,也就是160克/天。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质疑每天怎么可能吃到40勺糖?
其实只要在超市转一圈就会发现,几乎找不到没有糖的食物。
糖几乎隐藏在所有食物中。
去一趟超市,就差不多够160克了。
更不用说那一杯杯的奶茶和饮料。
达蒙在实验期间不吃糖果和垃圾食品,
而是选择宣称低脂健康的含糖食物,酸奶,果汁、麦片等。
就从这些食物中获取每天40勺糖,
同时维持跟往常一样的运动量。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日常食物中含有多少糖,
达蒙干脆直接将一勺勺白糖加到食物中。
简直丧心病狂啊。
随着吃糖实验的进行,达蒙变得越发喜怒无常。
吃完甜食心情很好,不吃就变得抑郁不开心。
每天的情绪波动都很大。
当你在吃甜食的时候,血糖会升高得很快,但也很快回落,因为胰岛素在处理这些糖分。
血糖含量降低,大脑不再兴奋。
然后身体释放肾上腺素发送信号催促你继续吃糖,回到之前的兴奋状态。
同时,过量的肾上腺素还会导致焦虑。
让你反反复复经历情绪上的波动。
然而,吃糖带来的兴奋并不是真正愉悦的心情。
糖的这种特质,对儿童行为和精神疾病都有深远的影响。
直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极端波动的情绪。
食品业的巨头发现糖能让食物味道变好,
还能使人们对这种食物上瘾。
这个最合适的糖添加量被称为bliss point(满足点,极乐点)。
这甚至改变了当代儿童的饮食习惯,
孩子会觉得所有食物都应该是甜的。
同时,食物巨头不断强调肥胖是因为摄入了过量的卡路里以及缺乏运动,
倡导人们减少卡路里的摄入,多吃对我们有益的低脂食物。
低脂食物却不能让人产生饱腹感,因为饱腹感来自优质的脂肪和蛋白。
同时,低脂食物变得越来越甜。
为什么有些人越减越肥,这套路你看懂了吗?
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争论心脏病的病因究竟是脂肪还是糖,
最终脂肪背了这个锅,糖逃过一劫。
从此脂肪成了众矢之的。
之后低脂饮食引领风潮,商家纷纷推出号称低脂健康的产品。
然而,低脂食物并不可口,只能靠添加大量的糖来提升口感。
让消费者既能品尝香甜可口,还能给自己健康、瘦身的心理暗示。
如此,销量提高,商家获利。
虽然糖类大家族成员众多,
但蔗糖是食品中最普遍添加的糖类。
蔗糖进入人体,会分解为50%的葡萄糖和50%的果糖。
葡萄糖可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能量。
但果糖无法被肝脏处理。
过量果糖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和身体各个部位。
如果形成脂肪肝,不加控制就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影片以3D动画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这一切。
果糖的一大来源是水果。
难道连水果也不能吃了吗?
并不是,因为水果含有大量水分和膳食纤维。
如果有4个苹果,我们大概吃2个就吃不下了。
但如果榨成汁,只有一杯。
这一杯的含糖量等于16勺糖。
果汁和饮料含糖量都非常高,
它们会制造一种名为“海啸效应”的急速快感。
大量的糖冲进肝脏中,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纪录片中,达蒙还采访了其他受高糖食物影响的人。
比如一个17岁的男孩拉里,他从小就很喜欢喝汽水,平均每天喝12罐。
还未成年的他已经满口蛀牙。
需要拔掉26颗牙,牙医都不知从何下手。
试验进行一个月后,Damon增重5.2公斤,腰围增加了7cm。
35天时他开始感觉很难坚持身体锻炼,缺乏动力,
而且脸上浮肿长痘,再也穿不了以前的裤子。
60天后,达蒙的体重增加了8.5kg,体脂提高了7.5%,腰围+10cm。
激素ALT增长到了20U/L以上,脂肪肝接近肝硬化,这很可能引发二型糖尿病。
60天后,Damon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从0.08mmol/L上升到1.5mmol/L,
高甘油三酯量表明存在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实验结束后,达蒙开始了戒糖。
这比想象中困难,头痛、喜怒无常、失眠都接踵而来。
总是想吃甜食。
为了彻底断绝对甜味的渴望,
达蒙连木糖醇类的甜味剂也一起戒掉。
如此这般,只要你能撑过2周~4周。
你对糖的渴望就会完全消失。
戒糖2周后,达蒙重新感觉到了活力。
皮肤也变好了,情绪也恢复了正常。
戒糖后,达蒙放弃了谷物和低脂酸奶这类“健康食物”。
用坚果和奶酪作零食,不吃号称可以代餐的燕麦坚果能量棒。
吃含有健康脂肪的肉类和健康的绿色蔬菜。
最低运动量下,他减掉了6公斤。
达蒙用健康脂肪代替糖类,很容易有饱腹感。
不会像以前那样吃很多东西,体重自然就会降下来。
达蒙也许是对的,与其每天花费时间计算食物的卡路里,不如彻底戒糖。
他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从之前的危险边缘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说明只需要把饮食中的果糖戒掉,脂肪肝一类的疾病也会消失。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甜食不健康,
但这部纪录片将糖的危害,更直观地展现给我们。
它就像毒品一样让我们沉溺其中,但它带来的却不是真正的愉悦。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摧毁我们的健康。
纪录片中提到女性一天糖的摄入量不能超过6茶匙(24g),
24g是什么概念,一杯原味奶茶中就含有60g糖!
对儿童来说,减少甜食显得尤其必要。
也许能避免他们犯我们这代人的错误。
将水果和蔬菜变为膳食的主角,培养他们喜欢新鲜健康的食物。
这样孩子们才能不受糖的影响,而坐下来好好学习。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无糖人生虽然健康,但也显得乏味。
没有人能践行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甜食不是毒药,但必须适量。
偶尔品尝一下“不健康”的美食是对自己的犒劳。
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真相。
而不止是看到那香甜的滋味和诱人的广告。
正如片中说的:
糖并不邪恶,但如果你摆脱了它。
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
*本文作者:RAMA
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人都会选择食物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而这些食物又更偏向于“糖类”:小蛋糕、奶茶、薯片、还有汽水等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择一些碳水类或者是脂肪类的食物来提神?
片子里面的营养学家告诉了我们答案
一个人的心情不好,他的大脑就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告诉他:我要快乐。
出于经济适用的原因,普通人都会选择糖类食物来释放压力
大脑在接收到糖类摄入的信号后,情绪就会平静下来,血糖升高,然后再次释放想要糖的信号
人就这样不断地摄入糖分……
很恐怖,人好像不再是人,而是被大脑操纵着的一个行尸走肉,机械地完成大脑的指令,不断摄入的糖分,持续地刺激着人的身体情绪,甚至有些像是吸食了禁药一般,在戒断糖瘾时,出现戒断反应
你也不能说糖类全是没用的东西,毕竟糖在原始社会可是求之不得的美味,还可以给人类提供能量支持,让人大脑分泌多巴胺,心情变好等等……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糖吗?
片子里面的男主没有额外吃那些游离糖,他一直坚持食用的是所谓的“健康”食物,像什么水果麦片、鲜榨果汁、乳酸菌饮料还有低脂酸奶等等 即使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下,他还是两个月长了接近20斤肉,皮肤变差、情绪管理失常,并且出现了脂肪肝的前兆(多么伟大的实践献身精神!)
这些只是糖对我们身体上的危害,这么多糖,我们的身体真的能够承受,真的需要吗?
况且糖的贸易还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还有各路人马的主推:
实验室拿到糖类头部企业的资助,发表一些看起来正确但实则存在问题的文章
这些研究报告又被政府采用,成为政府调控的具体依据
大幅的广告被投放在各地,吸引着大人、小孩们购买糖类食物
这还不算完,食品企业甚至通过研究小孩的饮食习惯和信息,选定具体的糖类兴奋点,处于一种觉得这种食物口味非常好但是又一点也不会腻味的临界点,让这些小孩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明明资本家都有那么多钱了,又何必如此伤天害理呢?
钱真的是赚不够的吗?
欲壑难填啊
看完这个片子,让本就在控糖的自己,更加坚定了控糖的决心,花钱买病我真的有病,不吃糖我也会很开心~
真的是控制饮食以来的转折点……最后3分钟高光升华
真的糖衣炮弹的问题太严重了,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打着健康的幌子却往健康食品里添加了N多糖的食品现状。看到那个烂牙的小孩心里太难受了,我现在看到喝碳酸饮料的人心里就难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碳酸饮料真的是超级超级大的辣鸡食品。
热量不是让你发胖的元凶 糖才是 这才是本片最重要的观点 所以减肥健身的人别抠唆热量表了 戒了糖你就成功了70% 剩下30%靠运动 所谓7分吃 3分练
狼叔和弗雷叔!!!!
条理清晰叙述浅显,但没有对背后的科学原理做分析,对于本片主题来说足够了。其实有个很明显的现象可以印证,那就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普遍非常肥,而一旦引入辅食就会迅速瘦回正常,因为人乳中有7%的糖。影片官网 http://thatsugarfilm.com/ 有更多信息。
吃糖需要得到重视 对身体确实很不好 时常感觉到需要糖的激励才能集中注意力 说什么甜品让人开心 但是可能实际上是因为甜品让人变得不开心
我的天,为什么当年我没有看这个?阿狼和炸叔都在我竟然没有看???平行空间了吗!如果早两年看了这个,我也能早两年瘦下来啊!看来阿狼早就试图在拯救我,只不过我完美避开了。我对不起阿狼。
要像戒烟一样戒糖。
我以为我看完这个电影之后一定会疯狂的爱上吃糖 candy candy sweet 我还是想太多了 呵呵
作为一个上海人吃了20多年来不放盐只死命放糖的菜还没得脂肪肝我觉得这部片不科学
为了豁出去的拍摄也得五星好评了
今年进步甚微,年底冲刺一月,需要精神动力和知识武装自我
60天的饮食试验,日摄取卡路里总数与之前持平,但是体重增加了8.5kg,腰围增加10cm,皮肤长痘,出现脂肪肝等病症。仅仅是把之前低糖优质蛋白质脂肪的饮食换成了号称健康的谷物麦片、茶饮料、低脂酸奶等,这些食物可以轻松让人每天摄取高达40勺糖。不算严谨,但是注意饮食中的隐形糖份这点值得推荐
糖对肝脏损伤,肝不好直接影响皮肤,所以糖让人长痘是真的。肥胖。三高。激素紊乱,头脑不清瘾。人生恶性循环。各种因素造成的伪科学很多,用事实说话,推荐。美好人生,从减糖开始。
以后多看纪录片。戒糖。过健康快乐清醒的生活。
糖不仅不健康,而且折磨人的精神和情绪!坚持低碳水生活!现代人百分之八十的疾病来自于精制糖分,低脂不代表健康!吃素食不代表健康!
说糖是最糟糕的发明,为什么我们离不开糖,因为人类越来越贪婪,对欲望的控制越来越松懈……
改变我人生的电影吧
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对对对。不用那么苦大仇深地控诉资本主义阴谋吧,知道不好你少吃点不就行了,还破坏精神平衡,离开糖体验真实的生活。都是成年人,别撒娇了拜托。
你可能会觉得这部纪录片的观点没有一个是新鲜的,但这些观点都是对的,用非常娱乐和作死真人秀的方式再次提醒你,糖对身体的危害,要运动,要健康饮食,而健康饮食和“健康食品”却没半点关系,这些食品背后隐藏着可怕的健康危机。相比演戏,Damon Gameau挺适合做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