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岛

HD中字版

主演:Tom,Hiddlesto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群岛 剧照 NO.1群岛 剧照 NO.2群岛 剧照 NO.3群岛 剧照 NO.4群岛 剧照 NO.5群岛 剧照 NO.6群岛 剧照 NO.13群岛 剧照 NO.14群岛 剧照 NO.15群岛 剧照 NO.16群岛 剧照 NO.17群岛 剧照 NO.18群岛 剧照 NO.19群岛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群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With her son Edward (Tom Hiddleston) about to embark on a volunteer trip to Africa, doting mother Patricia (Kate Fahy) wants to give him a good send-off, and gathers her family together for a getaway to a holiday home on idyllic Tresco, one of the Isles of Scilly. Edward’s father’s attendance is eagerly anticipated, though sister Cynthia (Lydia Leonard) appears to be there unde...再战江湖2021粤语版秘密访客 · 独家纪录片单身毒妈第八季魔法圣婴订亲仙剑伏魔:倩女玄姬林中小屋2012娃娃奇缘画心之双生劫龙的心粤语倾听烟雨红颜双面太子妃贪嘴意大利第二季爱情童话血溅金粉狱废柴英雄(2018)黎明墙阿加莎与伊什塔尔的诅咒午夜电影微暗之火寄生虫西藏班大卫·鲍伊:改变世界的男人护士小姐新型劫匪龙城谜案玫瑰的棋局身后事2020蒸发密令:重生直击证人 粤语窗外有男天法律之心:重建生命的律师无人之境人类的呼声鬼拳3

 长篇影评

 1 ) Tom Hiddleston谈《群岛》(附影评)

我想但凡看过Joanna Hogg的Unrelated和Archipelago这两部电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冲着Mr. Hiddleston来的。如果是为垂涎青涩少年当年的俊俏模样,Unrelated就完全能满足上至亲妈心怪阿姨下至花痴脸小洛丽的各种趣好。相比之下,尽管三年后的Archipelago中依旧是那个翩翩少年,但此片沉闷的长镜头、极致淡化的剧情、再加上Tresco阴冷压抑的天气则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
      
从作者兼导演Joanna的角度看,相比Unrelated,无论是在所传达的思想还是拍摄手法上,Archipelago都要更为私人和风格化,也就注定是小众和充满争议的。抛开对演员的喜好,能够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对片中人物的生活有着亲身体会的。比如对我来说,很有触动的一点就在于“一家人+ 外出度假 = 各种矛盾的爆发”,身在异地、朝夕相处、无所事事,假期伊始的其乐融融常常在某个决策时刻或是百无聊赖的当口顷刻就转为挑剔指责甚至谩骂,平日生活里积压的情绪都一股脑地释放出来,最后吵完闹完重归于好、假期结束打道回府,隐藏起各自心中的伤痕,继续波澜不惊地生活下去。同样的还有“一家人 + 餐桌 = 永无休止的争论”,就如Tom所说,家庭内部的潜流总是在餐桌上浮现出来。不同于伍迪艾伦的那种中产阶级文艺小情趣,Joanna镜头下的中产家庭真实得令人透不过气。
      
重点回到Tom。可以说,Edward这个人物是由Joanna和Tom共同创作的,Joanna在构思Edward这个人物时并没有刻意以Tom为原型,但她向他提出了很多问题,“做一个28岁的男人是什么感觉?什么让你夜不能寐?灰暗的时刻是什么在你灵魂深处喋喋不休?”Tom也给出了他的回答,关于自由,关于对自我的定义,想要去做不一样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也有很多Tom非常私人化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在他演过的所有角色里,Edward是我认为最接近他本人的一个、或者说年轻某个时期的他本人。
      
不过在访谈中,你看到他会反复指出他本人和Edward之间的差别,他会强调说Edward是消极被动的,而他不是;Edward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他一直都很清楚;Edward会回避冲突,而他更有对抗性…这位现年三十一岁的演员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快乐、热情、无限正能量的完美形象,也并不避讳提及十三岁时经历的父母离异,如他所说, 这段年少时的家庭变故并未给他留下太大阴影,对此我毫不怀疑。但是,从Unrelated中疏离的父子关系、到Archipelago中父亲的缺席——甚至再说得远一点:从剑桥时候的古希腊舞台剧Electra、到后来的《雷神》、再到莎翁的《亨利四世》——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对“family issue”题材的情有独钟,并且可以想象,他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是怎样按照他曾在日记里写到的:“挖掘某些痛楚(excavate some pain)”。
      
Joanna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在她尚未动笔写《群岛》前,她推荐Tom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也许在Joanna最初的设定中,主人公带有类似梅诗金公爵的纯善和宽容。而电影中的Edward 更多的是困惑、迟疑甚至些许懦弱,大概是为了更真实,也更方便进行主题的探讨。
      
Tom推荐Joanna去看的是动画短片《雪人》(The Snowman),原因是他觉得Edward就是片中的那个小男孩长大后的样子,Edward穿的睡衣也和小男孩穿的睡衣一样。在BBC的“电影问卷”采访中他也曾讲到这个动画短片,最爱的电影之一、小时候最早拥有的录影带之一、心中最甜蜜和最伤感的故事。这就是他对于Edward的构想,男孩终会有长大的一天,美梦会醒来,童话会结束。
      
电影中的Edward在经历与家庭的抗争和自我认同后,不管最终是否背上了行囊去往非洲,他都多少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蜕变。这是个关于家庭和成长的故事,也是关于“失落的纯真(loss of innocence)”的故事。现实中的Tom无疑要勇敢得多、也要幸运得多,Edward只是每个人成长中都难免会经历的阵痛,在他的成长中Edward早已只是个远去的身影,而长驻他心间的,大概惟有The Snowman里那个小男孩吧。
————————————————————————————————————
以下选译了两篇Tom的《群岛》访谈
  
【Indie london 访谈 】(原文链接:http://www.indielondon.co.uk/Film-Review/archipelago-tom-hiddleston-interview
  
Q:你是如何塑造《群岛》中的Edward一角,你觉得扮演这样一个消极被动的人物困难吗?
  
TH:我想要出演这个角色、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我想,就在于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抗争——作为一个家庭背景中的个体,他想要去定义自己的抗争。我想这也是每个人都在为之努力的。圣诞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分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你要么是搞笑的那个,要么是多愁善感的那个;你要么负责做饭要么负责洗碗。这些角色都不容易改变。我想Edward这个人物,可能在他成长的后期,努力想要通过将自己抛入一个新方向中去定义自身。
  
他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将前往非洲进行11个月的志愿者工作,而他的母亲、姐姐和缺席的父亲对此的态度是复杂和矛盾的。他意识到他们并不支持他,由此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为了塑造这个角色我做了大量关于非洲的功课,虽然在电影里是即兴发挥,我还是得武装到牙齿,以防有人询问起他要去做的事。
  
不可思议的是,我了解到了很多在非洲做志愿工作的情况,这是过去从不知道的。人们常以为你去非洲,就是去建一所学校,或是教英语,或是建一座医院。但事实上你要做的就是花半年时间和孩子们踢踢足球,等他们信任你之后,告诉他们关于艾滋病的真相,告诉他们奶奶并不是死于巫术,而是艾滋。这就是你最大的作为。所以,我下了很多功夫,努力去适应自身疑惑和脆弱的一部分。
  
Q:相当富有挑战性吧?
  
TH:挑战性就在于他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人。我在自己的家庭里,要更主动一些,我会直面任何冲突并设法解决它。我想我要更强大一些。我不会容许自己在争论中败下阵来。在家中我有着更高的话语权。所以,这似乎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去探索一个满心困惑的人…为自我定义抗争,为自由抗争,如何定义我们自己,如何感受到自主。我们大多数人往往都首先被人口统计数据所定义——我们的性别、身高、体重、眼睛颜色,其次是我们的工作。但在这里,Edward不知道他的工作是什么,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所以,他试着去寻找,而他的家庭却因此论断他。
  
Q:从你与Joanna Hogg的第一部电影《与我无关》到《群岛》,你们的关系是怎样的?作为演员,她长镜头、极简摄像机运动的拍摄方式有没有令你感到很自由?
  
TH:是的。我想这是因为她的电影都生发自她内心的追问。她对自己的电影拍摄手法坚定不移,她想要通过电影,把她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观察到和感受到的问题戏剧化。她对我非常包容,我们总是在交谈。在她动手写剧本前,我们在电话里谈到塑造Edward这一角色,她说:“我从来没有做过年轻男人,你能不能与我分享作为一个年轻男人你的执念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什么让你夜不能寐?什么是你的魔鬼?什么是你的恐惧?不仅仅是你的,还有你的同龄人、你们这一代人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以某种方式融入了故事里。所以,我觉得我不只是受雇完成任务念念台词而已,某种程度上,对于电影的哲学基调我也有大量的创作性投入。我们也互相启发了很多。我们各自发表一些看法,各自读完一本书然后交换,询问对方的看法。这种关系非常的开放和慷慨。
  
Q:我听说你有和Joanna第三次合作的打算,但你现在非常忙,可以说是进入了好莱坞模式,所以是否会难得多呢?
  
TH: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腾出空间来吧。我觉得她的迷人之处在于,她在这个行当里开拓了她自己独特、勇敢而诗意的道路。她将镜头对准了不常展现在影院里的社会的一面。我一直认为,在英国影院里公众都没有在电影里看到他们自己。他们可以在《孩子们都很好》、《鱿鱼和鲸》、《请给予》等电影中看到美国中产阶级,诚然这些都是较小的独立电影。在欧洲,像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里也有着悠久的中产阶级戏剧传统。
  
但在英国真的没有,这很可惜,某种程度上,通常的设定都必须是过去—— 一定要是《国王的演讲》或《唐顿庄园》这样的,尽管我认为这两部作品都非常了不起。但似乎我们都不得不将自己的不安放到过去。我认为Joanna是非常有勇气的,她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 不是我们所有人,却是一部份人,这值得一看。
—————————————————————————————————————————
【View london 访谈】(原文链接: http://www.viewlondon.co.uk/cinemas/tom-hiddleston-interview-feature-interview-3933.html
  
Q:显然,在合作了《与我无关》之后,无论Joanna下一步做什么你都会加入的吧。这次是怎么参与进去的呢?
  
TH:对,是这样。我和Joanna一直保持着私人联系,在拍《与我无关》期间我们变得很亲密,我们都有一种反省的、哲学化的趋向,比如经常喜欢追问关于身份、自我定义这一类问题。我们都是喜欢通过不同作品、去引人思索我们到底是谁的那种人——Joanna从导演的角度、我从演员的角度。
  
并且我认为我们都想要拍一部关于这种问题的电影,关于在家庭中的个体自由。就是说,在社会中你是一个独立自主、自由思想的个体,你的家人对你则有不同的看法。Edward这个角色有很多我的影子,也有很多Joanna的,但通过我们对他的塑造,他还有很多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Joanna的东西。事实上,他离开银行的工作准备去往非洲艾滋病社区做志愿者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探索那个问题。
  
Q:他是真的要去吗...
  
TH:是的,我认为他是。我和Joanna持不同的看法,她认为那将是个灾难。但这也正是我们想要去探索的——处于家庭中心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深深吸引我们,我们所有人从小就被赋予了在家庭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质尤其会在圣诞节、生日或者婚礼这样的场合中凸显出来,你可能是搞笑的那个,或是多愁善感的那个,抑或是懒虫、做饭的、洗碗的,或者永远最后一个起床的。所有这些加到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家庭角色的形象。但是如果你想要重写剧本呢?如果你想说“你认为我是这样一个人吗?哦,我不再是了”会怎样?当一个人做出声明表达意图时,他的家庭又会怎样?
  
Q:Joanna的工作方式与其他你合作过的导演有什么不同呢?
  
TH:她按照情节次序拍摄的方式是我从没遇到过的。这是种极大的自由,因为你会实实在在地觉得自己亲身经历了整个故事。而在其他的拍摄中,由于摄制计划已被安排好,可能一段争吵戏刚拍完就会紧接着拍和解的戏,作为演员,你不得不经常去琢磨“我要如何针对上一幕的情节去表演?”当然这是从演员的角度来说。
  
另一个方面是(Joanna剧组)没有服装组或者梳化组,所以也可以说没有"虚荣组",这令人相当自在,因为...这是件好事,因为你会很高兴自己不必看起来像个“找抽的(Troll)”。Joanna常常试图去展示一些不怎么顺溜的、没有经过修饰、更贴近于真实生活的东西——不带任何电影化的色彩在其中。第三,是会有很多即兴表演,没有正式的剧本。她把剧本写得有点像短篇故事和交响诗,就像你清楚地知道整块拼图是什么样,但每一小块的样子却是完全不受约束的。
  
Q:举例来说,在餐馆中把服务员叫过来的那一场戏,最开始是什么样的呢?
  
TH:我们提前只知道扮演Cynthia的Lydia Leonard会吃到一份没怎么煮熟的头盘,这就是全部了。我想她只告诉了Lydia在指示大家入座的时候去表现得很专横,并没有告诉我们其他人会发生什么。她也告诉了扮演母亲Patricia一角的Kate Fahey每次都要去表现得很不满。然后就出现了电影中大家光是入座就花了半个小时的滑稽场面,在实际拍摄那场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Joanna告诉了Kate和Lydia去做这些。
  
Q:你最喜欢电影里哪个场景?
  
TH:我最喜欢的场景?我喜欢在一次晚餐的时候,Edward对家里的厨娘Rose感到很过意不去,我想大概是因为他有把自己的孤独感投射到她身上,觉得她一个人在厨房会有些孤单。所以他小声的试图说服家人让Rose也加入他们的晚餐。最后他端着盘子走进厨房,你可以看到他在背景里对Rose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加入我们,这里是脏盘子。”你也可以听到厨娘说“那我现在的工作是什么?我该做什么?”实际上她并不想加入进去,这让人感到非常痛苦。我觉得这是种有些愉悦的痛苦。然后当Edward在厨房的时候,姐姐Cynthia和母亲Patricia开始窃窃私语,关于Edward是多么不适当和同情心泛滥。你知道,家庭内部的潜流总是在餐桌上浮出水面,我觉得这场戏真的拍得很有趣。
  
Q:电影中最难的一场戏呢?
  
TH:有很多场戏都没有出现在电影里,很奇怪。
  
Q:这也正好是我下一个问题——你可以两个并到一起回答,有你很喜欢却被剪掉的场景吗?

TH:我想最难的一场戏是在餐厅里,那盘松鸡因为没有煮熟而被端回去。因为我想作为一个人,作为Tom,那个时候我是绝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是我的亲姐姐,我会对她说“你就不能吃了那松鸡然后闭嘴吗”。我自己大概会更有对抗性。那场戏之前Joanna指示我说“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准说半个字,你必须听之任之。不管你有多不舒服,你都给我坐到那儿忍下来。” 作为演员来说,我觉得即便只是呆在那个房间里都是种折磨。
  
Q:不过那真的起了作用,我们以为你的角色会做出反应的,实际上对我们来说,你让它变得倒不那么折磨。
  
TH:是这样的。
—————————————————————————————————————————  
(请勿转载)

 2 ) Bon courage! —— 抓住沉默的错拍

      终于表达障碍被突破。

      三分之一的时候因为种种熟悉的不堪而感到难耐,感到没法儿再看下去。没有配乐或热烈的感情,连相对琐碎的语言都被精剪了。痛心时没有喃喃自语,只是埋入枕头的沉默和裹紧衣被的抽泣。

      生活也好,或者摊开来给你看吧—— 所有的爱情事业家庭都是一样,不会有永远的欺骗和逃避。

      如果你走的太久,比起别人来风雨会显得更容易承受。

      “Bye , house"
      "Bon courage"


      我相信有类似经历的人才真的能体会其中的爆裂因素。也许有人觉得这部影片不如 【与我无关】 那么尖锐,事实上在观看的每一刻我都神经紧张。每一刻对于我来说都有爆裂的可能,小到饭桌上的杯碗触碰都会让我含住呼吸。

      厨师细心的擦拭道具,她将它们装起来的时候,难道不像一个老练的凶手吗?

      那是我熟悉的沉默,不堪忍受和脆弱而遥远的希望。
      但其实我们要的不多,可能一人一句出自真心的bon courage就能融化沉默。
      其实你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残忍,但也并不是说,一次装可爱的讨好就真的可以解决一切。

      每一件事都是意外,每一件事都使你紧张。如果你没有准备,那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场胁迫。

      沉默生产出来就是为了被打破。我们生产它,扰乱它,纳入它。在开口前被它吞噬。
      但在沉默看似夺取主动的时候,作为倾听者完全有能力、也必须抓住沉默的错拍。

      在巨大的织网里,每一个在场都是被动的诉说者与主动的倾听者。而倾听本身是一种言说,因为在场而拥有经验和权利。在场同时剥夺了你的逃避,然而那是一种无效的权利。

      下一次对着那幅画面战栗的时候,试着靠近它,贴近它,倾听它。接着告诉它,你曾经历过什么,最初又是为了什么。

 3 ) 家庭是否让你尴尬?

中产阶级是个让电影人永远着迷的体裁,尽管那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离我们太遥远。

家庭也是个让电影人永远取材不尽的地方,悲欢离合,不用搬上电影,它都是一出戏。

若不是Tom Hiddleston,我也就永远错过了这样一部好片。相比同样是描写中产阶级的《美国美人》和《野兽家族》,我更倾心这部,它直白、自然、不经雕琢。当然,要看完这样异样拍摄手法的电影,是需要很大耐心和观察力的。一开始我甚至没搞清谁在说话……

故事讲的是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家庭来到他们过去居住过的群岛上的别墅团聚,但是父亲缺席了。这是一幢室内装饰清淡得毫无情趣的别墅。在家人之间日常对话中,尴尬的沉默比比皆是。

家族聚会,是我每年都不想经历的,却无法逃避的最痛苦的事情。长期不见面的亲人,见面寒暄之后的,就是没有话题……教育背景的不同,价值观的差距,生活方式的不同,让亲人之间比同事还陌生。好在这些人和我的感情并不是太深,所以不会产生影片中那种几乎让人崩溃的气氛。

电影中,这家人的每一顿正餐都以不快告终。姐姐Cynthia说话刻薄,对什么都挑刺,对弟弟Edward即将要去做的志向冷嘲热讽。Edward不反抗姐姐的意见,也不去争取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同情心泛滥,感情纤细,却不知道要怎么去理清自己。母亲在他们之间通常也是沉默的,是一种消极的沉默。
这家人只有在和其他人聊天的时候,才觉得自在。Edward每天和女厨聊天,母亲和画家朋友很谈得来,Cynthia似乎对谁都看不顺眼。
他们在如同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那些日常对话和行为中,渐渐积聚着情绪,最后——Boom!某天的晚餐后,Cynthia最先爆发了。

对最在乎的人,我们总是不想去伤害对方。而正因为他们是我们最爱的人,所以才会言不由衷地伤害到他们,同时把自己伤得更深。

导演Joanna Hogg全部使用静止的镜头,在一个场景中不剪辑、不调度,甚至连灯光都是自然光,让演员在镜头前的一切如同现实生活中你所看到的。你会发现同时观察这些镜头里的人物各自的行为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她没有忘记细节,虽然都是静止镜头,但随着影片的推进,人物内心的变化,镜头与角色的距离,也渐渐的缩短。

母亲有四次接缺席的丈夫的电话的戏。第一次的称呼是"Darling",第二次的称呼是"Will",第三次,在和女儿大吵后的第二天,直呼"Williams",说自己再也受不了了。最后一次,我们没有看到母亲接电话,听到的是母亲大声争吵的声音以及"I hate you!"

电影的海报非常精妙,交待了本片链接首尾的一个暗示点。

Tom演的不错,女导演似乎也挺偏爱他的演技。片中的Edward用布偶探出门和Cynthia说话的时候,虽然看不清脸,但脑补一下还是很萌的!

 4 ) 看人搬屋

霍格的电影都与住宅有关。电影开始,人到达房子,或本来就在这个家里,电影结束,人离开房子。

住宅既是霍格电影不可缺少的情节元素,也和她大家庭式的拍片方式息息相关,这三部电影都是在哪拍,就真的整个剧组住在那栋房子里。现实中的剧组也是在电影拍完了,就离开这个拍摄地+临时住处,各奔东西。

看得出结构对她非常重要。这是中年才开始拍电影的行内老手的特色,一出手就已经是风格稳定之作。

尽管霍格自己说这些电影都是只有一个场景。其实住宅的范围及于住宅周围的环境。《与我无关》里是托斯卡纳的老度假屋和周围的镇子和自然。《群岛》则介绍给观众锡利群岛的海岸岩石,没有其他客人的本地高级餐厅。最新这部《展览会》里的现代主义建筑处于伦敦高尚社区,霍格的设定是这对艺术家夫妻觉得和该社区格格不入,于是从影片一开始就在做搬家的准备(最后房子被一户亚裔家庭购得)。

霍格坚持纪录片式的场景真实性,没有搭建的舞台,没有拼贴起来其实相隔半个地球的多个外景。可能因为她的故事张力都是共住带来的。

《群岛》里聚集到家庭度假屋的母子三人大部分时间在谈论不在场两个人:父亲和儿子的女朋友。个个都觉得委屈到了承受力的边缘,以至于要求助外人,抓住厨子倾吐过往,向绘画教师问前程。

而最后他们各自收拾行李返回各自的生活,也就好了,矛盾都不值一提了。《与我无关》最后秘密说开,一个个离开度假屋,藏着掖着,肚子郁闷了一整部电影的女主人公和发小真诚告别,许下不大可能实现的约定:什么时候一起去看iggy pop演唱会呀。展览会里的艺术家两口子,当然还会继续在新家探索两个艺术家能不能共住这个问题,不过起码离开旧家时是开心的。

《展览会》里,两口子为搬家派对准备了食物做的旧家模型,分给众人一起把这老房子吃掉。搬家,其实是人走屋留。霍格电影的主角可能其实是这三间屋。

影像作品里的建筑脱离了现实的钝重,就像时装杂志照片造的是一个纯粹视觉的梦,和现实中可穿可摸的衣服是两样东西,视觉的幻梦是即使住进一样的房子穿上一样的衣服也无法实现的。

无怪乎我喜欢的大都会美术馆服装部馆长Harold Koda说闲来在家无非是吃着咖喱,翻阅心爱的旧家装杂志。人们爱看建筑模型、平面布局,因为这些都是幻想的工具。

 5 ) = = 不会想标题,好吧其实是短评字数不够所以才用长评的地方的

看的太令人压抑难过了,Ed善良脆弱懦弱都已经28岁了竟然还在异想天开,姐姐C大小姐脾气,却最是脆弱,妈妈有心无力,爸爸自私逃避,这家人每个人都有不小的问题,和在一起总能爆发出严重的后果,可是毕竟是一家人,爆发过了,吵架过了,最后还是要维持表面上的平静,一家人再怎么吵怎么怨首先都是基于相爱,但是因为表达方式不对,使家人之间出现了隔阂。
《不相关》讲的是没有关系的人的事情,而《群岛》讲的则是有关系的人的事情。

 6 ) 写作群岛,读作孤岛

《群岛》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爱德华即将迎来他的“间隔年”,前往非洲做志愿义工。

溺爱的母亲帕特里夏想要给他一个美好的告别,于是召集家人一起回到曾经的住家特雷斯科——锡利群岛之一度假,却不想引爆了一场家庭危机。 通过这一个小家庭看似平常的假期,描述家人之间貌合神离的相处日常,刻画出一家人微不可道的隔阂、失信与猜疑,原本久违的和乐相聚逐渐暗流涌动,卷起波澜,如同拍打群岛礁石的海浪狂风一般。

这次聚会像是一套勉强拼凑完成的拼图,看似完整,却经不起小小外力,轻易就会散架。

爱德华是一名年轻有主见的阳光男孩。他富有救人济世的同理心,因此报名了非洲义工的项目,想要通过做出一点点教育贡献改善当地艾滋肆虐的问题。他也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他善良体贴,不过有时却弄巧成拙,因为他不自觉会将自身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

母亲帕特里夏个性温和习惯妥协,她跟着一位画家习画,对爱德华宠爱有加。她想通过这次度假旅行使得家庭团聚,让爱德华开心地出发。她想让爱德华的父亲也参加聚会见他一面,那人永远在电话的另一段迟迟不到,她于是偶尔对着电话忍气吞声,偶尔大声咆哮。

相较于为人着想甚至过了头的爱德华,他的姐姐辛西娅似乎是他的镜像。辛西娅独立自主,但个性尖锐,有话直说。她遇到不满的事情会据理力争,即使令到场面尴尬也不会停止。

受雇于这家人的厨娘罗斯,在度假期间为他们料理杂务,却经常被动卷入家庭私情的冲突。作为一个外人,她与这家人隔着距离和阶级,还有一层夹在家庭矛盾中的无形压力。

还有一名小岛画家克里斯托弗,他教授母女绘画概念与技巧,也担当了缺乏父辈教诲的爱德华人生导师的角色。他是这家人的旁观者,也是润滑剂。

于这个家庭的父亲,至始至终从未露面。虽然爱德华会模仿父亲的声调,辛西娅会回忆父亲的趣事,母亲会谈论丈夫的价值观,但没有人知道这位父亲的长相、名字、声音、所在。 整栋房子里父亲唯一存在的痕迹是那幅挂在客厅的画,不过,三人到来时心照不宣地把画撤下了;离开时,又像是出于某种义务似的将画挂了回去。

在这幅画中,波涛汹涌的海浪深沉而摇摆不定,像是这座群岛的一隅,模糊的、阴沉的、暗流涌动的,也像是这家人的心境。

同处同一屋檐下,却有着互不相容的价值观。不是互不交谈,就是自说自话。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影片前面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琐事,都成为了最后一家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当爱德华在野餐时与众人分享义工的意义时,得到的是漫不经心的回应;当爱德华觉得临时厨娘罗斯应该和他们一起上桌吃饭,罗斯却觉得雇主爱德华的体贴令人困扰,而辛西娅更是直说爱德华的同情心泛没有必要;在餐厅吃饭时,辛西娅觉得她前菜里的肉没有煮熟,于是叫来服务员把菜退了回去,而爱德华和妈妈看着辛西娅和厨师投诉时如坐针毡。

最后矛盾爆发,他们之间有人歇斯底里,有人无助大哭,有人逃离现场。故事的最后,缺席的父亲依旧没能到场,一家人打包行李,结束了这场旅行。

抖森在《群岛》的访问中曾说,在乔安娜动手写剧本前,他们曾在电话中谈到塑造爱德华这一角色。

为了完善角色设定,乔安娜向抖森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从来没有做过年轻男人,你能不能与我分享作为一个年轻男人你的执念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什么让你夜不能寐?什么是你的魔鬼?什么是你的恐惧?不仅仅是你的,还有你的同龄人、你们这一代人的?”

而抖森也给出了他的答案,一些关于自由、关于自我定义的事情。可以说,爱德华这个人物是由乔安娜和抖森共同创作的,当中不乏夹杂了抖森私人化的感情,他也明言爱德华这个角色的身上有很多他的影子。

抖森曾说,“我想要出演这个角色、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我想,就在于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抗争——作为一个家庭背景中的个体,他想要去定义自己的抗争。”

“我想这也是每个人都在为之努力的。圣诞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分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你要么是搞笑的那个,要么是多愁善感的那个,要么负责做饭要嘛负责洗碗,这些角色都不容易改变。我想爱德华这个人物,可能在他成长的后期,努力想要通过将自己抛入一个新方向中去定义自身(用义工的方式)。”

对于抗争与自我定义,爱德华像是每个人成长中难免会经历的迷茫与阵痛。正如影片中的画家克里斯托弗对爱德华说的话:也许大家都反对你想走的路,有时候连你自己也不确定,但经历以后,你总会得到一些从未有过的想法。

“你知道,你得从风景中找到你要画的东西。不过事实上,很多人一开始就只想画风景,想以此来开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想通过绘画来表达某些东西,就像是有那么一点奇怪的东西。我一直在教具象化的东西,然而我也会介绍一些关于混沌的概念,这是艺术之旅的一部分,是的,就像旅行。”

“那其实不算你在做的,更多像是你出于压力这样做的,但那没有某种像是轨迹的东西,那种等你去走的道路。你得自己去摸索,不管那是什么,你做的所有事不都是对的,但那在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最后可能是对的事情的发展。这永远不会错的,点滴小事都起着作用,从不同方面促进事情的发展。”

“珍贵的东西都是非常脆弱的,但它并不是那种形式的脆弱,它的确存在,但它同样无法幸存于世俗的批判。所以我猜强硬地坚持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信那些深藏在你心底的东西是正确的,那些对你而言非常重要的,或许你并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到现在也是,你无法用世间的俗言对人完整地讲述它,但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完全地达成自我认知。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很快。但对我来说,它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但我挺开心的,因为这意味着我对自己有了多角度的认知。”

 短评

那个厨娘一定很想把这一家人都砍了吧

8分钟前
  • utm
  • 推荐

3.5 家庭对话。旁观者。

10分钟前
  • vivi
  • 推荐

三星是给网速还行的

12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美极了,沉静的摄影每一帧都像油画,自然主义的表演行云流水,不装,不作,淡而有味

14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推荐

这种英式压抑真的……挺迷人的

16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电影新思维

19分钟前
  • 小鸡破逼于
  • 推荐

1.既然在一起那般不愉快,又何必强求让一家子聚在一起度假?或许这就是血缘、亲人?2.任何话题、细微行为举动都能引发一场争吵,仿佛悬疑片一般,让观众猜测每一场戏中——谁会不爽谁?谁会愤然离席?之后谁会主动和解?3.缺席的父亲,墙上被取下、最后又画上的三人共同一直嫌弃的父亲的画作。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不是发展方向

28分钟前
  • 𝐓
  • 还行

又软又萌看上去好美味=_=

30分钟前
  • <-这样FAN
  • 推荐

又是Joanna Hogg的电影,真是随随便便一个镜头就5分钟10分钟啊!拍这部戏抖森一定吃的很开心,平均每五分钟一场在餐桌上的戏,每十分钟一场在厨房的戏,各种吃吃吃,话说那个条纹睡衣,导演给了整整2分钟穿睡裤,从脱外裤,脱平角裤,穿睡裤,系裤带完完整整……导演你其实那时候就是抖森的脑残粉了吧

35分钟前
  • 长长有久久
  • 推荐

吃饭,睡觉,说话,不说话,结束

36分钟前
  • |
  • 还行

嗯…我其实想说的是…从漫威入坑、没有文学和文艺片基础的「粉丝」放过抖森吧…这部片,猩红山峰,我见光,摩天楼,蔚蓝深海,夜班经理…这些片都不是烂片,都是值得沉下心体味的文艺片佳作。只想去饭一个英伦绅士人设的人麻烦换个演员,因为这些片才正是一个剑桥古典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品味。

40分钟前
  • 依卓拉姆
  • 力荐

既无聊也真实

42分钟前
  • colleen1211
  • 还行

说到群岛就想到古拉格,所以这片一开始就不难理解。挺喜欢导演路数,还是不英国但有点北欧,琐碎度控制的还行,女性气质不特别明显。某人在里面也不抢戏,也就是情绪不会偏向,反而更觉得每个人都很完整,或者说每个角色操蛋的地方都很好地得到展现。背景环境音赞,想不到必须有BGM的理由。

47分钟前
  • RS
  • 推荐

看这片时想起来陈晓云微博里的那句话:生活流的魅力在于其内蕴的戏剧张力和诗意,而非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在这个想表达中产阶级如煮虾般令人煎熬生活的片子中,极为克制的手法却没能展现魅力,将矛盾太过客观反倒缺乏了电影化的爆点,所以很难让人充满耐心。

52分钟前
  • mOco
  • 较差

这片够独立……

55分钟前
  • Jin
  • 还行

Unrelated的女导演带着tom又一反应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矛盾的片,Unrelated至少有诱人镜头和矛盾冲突让电影不那么平淡,而这部隐含的矛盾一点点流露就实在是太闷太平淡了,以至于我就是想说,女导啊,请放过那个少年!你是有多爱tom~

58分钟前
  • Marvin的表妹
  • 还行

相信反映了很多人的生活狀態。可以對朋友對陌生人交心談笑,在自家餐桌上卻話不投機相對無言。擁有優渥的生活條件,看似足夠多的愛,卻常常感到流離失所。

1小时前
  • SSSSSSS
  • 还行

如果喜欢 <天水围的日与夜>这种类型电影的同学能比较接受这部小电影,截取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平凡的片段,去诉说情感,理想,抗争这些大的议题,可能有人觉得索然无味,但其实看每个人处事的状态去对照个性猜测其经历,挺有趣的。汤抖森同学这小卷毛就是一萌宝贝呀⋯

1小时前
  • Miss Bee
  • 推荐

同是Joanna Hogg执导抖森主演电影,《unrelated》是这位少年请放过怪阿姨吧,《群岛》就是导演请放过这位少年吧。导演架上摄影机,从头到尾都是静止的镜头,演员就说吧吃吧沉默吧吵架吧。像部直白的纪录片。难怪两部片都没有字幕组愿意出手。我所理解的中产阶级就是有远离居住地的度假屋并有厨娘做饭。

1小时前
  • Nicole走来走去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