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第2集

主演:刘莉莉,刘威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妈妈 剧照 NO.1妈妈 剧照 NO.2妈妈 剧照 NO.3妈妈 剧照 NO.4妈妈 剧照 NO.5妈妈 剧照 NO.6妈妈 剧照 NO.13妈妈 剧照 NO.14妈妈 剧照 NO.15妈妈 剧照 NO.16妈妈 剧照 NO.17妈妈 剧照 NO.18妈妈 剧照 NO.19妈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养娃真的是费妈啊!

电影的角度没话说,关注女性,关注老年,关注无育家庭。但是又是因为只关注了女性,只关注了老年,只关注了无育生活,电影的架空感提升了。镜头语言特别电影化,构图框架很经得起考量,但是剧情过渡却又有点生硬。

电影最好的肯定是吴彦姝、奚美娟两位老师的演出,每一场戏,每个调度都可以说是完美。人物前后的矛盾、对比,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电影可以只能给三星,两位老师的表演可以单独给到一星。相比之下文淇的戏就像蜻蜓点水,显露不出角色的意义。

比较感动的是,每次下完一场雨后,主角的病就更重一步,水成了她这辈子迈不过去的孤独和愧疚。剧情里的迷思虽然铺设得不是那么精巧,观众总是有迹可循,但是还是通过这些把母爱至诚、家国情仇给揉碎了加了进去。

画了个大全妆去看电影,全靠旁边姐们一句“这是催生的电影嘛?明明照顾孩子三年这么费妈?!”给乐得来不及擦眼泪。总之,电影很温暖,妈妈很强大,女性很独立,表演很细腻。如果你是想带着心理负担去看大家同样活得并不高明的,那可以不用去看了,如果你想重新想记起五岁之前妈妈对你的爱,可以去看看。

 2 ) 在妈妈面前,岁月可以变得没有纹理,时光也可以省去一切痕迹

第一次看两位老人之间的代际故事,无论有多少白发,多少皱纹,当还可以依偎在母亲的臂湾里,撒娇似地喊一声“妈妈”可能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了,因为只有在这位女人面前,岁月可以变得没有纹理,时光也可以省去一切痕迹。

上一次和妈妈拥抱是什么时候?

又一次碰触到了阿尔兹海默症这个沉重的话题,可能是因为最近人口老龄化加剧,让这个疾病变成大家都需要去面对的问题,虽然没有和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深度接触过,但也多少了解到这是一种生在我身,痛在别人心的折磨人的疾病。我想也许是为了善待老年人,可以在晚年的时候不用记那么多事情,忘掉烦恼的时候也忘记一切,只求简单快乐,像个孩子一样真正意义上做到返璞归真吧。

比忘记更可怕的是,记得我忘记

观看吴彦姝老师的作品不多,或者是看过很多却第一次这么深刻地想要去记得她的名字,个人觉得演出老人那种沉稳缄默的状态并不难,难的是那种半知半醒的混沌感,前段的俏皮捣蛋和女儿生病后重新扛起作为妈妈的责任之间的反差对比让这个角色更加的立体,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奶奶,明明已经90多岁的高龄了但还像年轻时一样的清醒,一把年纪仍要看到自己的儿女在生活中的不易,分不清这究竟算是幸福还是惩罚,正应了那句老话,难得糊涂。

想奶奶了

我们这一代人,拼命地在外闯荡,其实对比当年的父母大多数人过得并不如意,但是我们又被从小教导不能回头吃窝边草,只能看似体面地在外熬着,无视父母的呼唤,直至到最后遍体鳞伤,回头看,永远不会嫌弃你,开门等你回家的,只有你的父母。

希望中秋可以顺利回家

这部电影也给了我很多反思,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人生大事不止是出人头地,幸福也许就在身边垂手可得,可我们却自认努力地把它推开,与其在爸妈生病的时候守着他们最苦难的一段岁月,为什么不能在他们还快乐清醒的时候共同去创造可以留下来美好呢?

 3 ) 在无法愈合的伤口上生活

第一次从影院里逃跑,我没有看完最后的结尾。

我觉得哭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哭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晃晃悠悠的出了影院,很奇怪的脑海中浮现另一部电影的画面。

《地久天长》王小帅2019

这是另一个带着无尽悔恨过后半生的女性,负罪感彻底压死了她。

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女儿?失魂落魄试图赎罪之人?

在母女身上发生过什么,有可能是《天长地久》也许是《陆犯焉识》

——————————————————————————————

先不提阿尔氏海默症和帕金森病,因为这部电影不是中国版《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光看海报和电影名称,是有一点点烦躁的。恐怕又是一部没有男人的电影。

电影开场几分钟从布景可看出这可不是一般家庭,母女皆是高级知识分子。

有屋住有花草有书墙,夕阳照射下蓬荜生辉,但看的出女儿的沉闷。

六十五岁的女儿和八十五的妈妈,这个即将凋零的家庭,只有母女二人。

一天中维系母女二人的唯一一件事,是故去的爸爸和爸爸的三门峡考古笔记。

妈妈对女儿严格要求,笔记不能有半点差池,父亲在她心中分量非常重。

女儿在自己的小书房勤勤恳恳记录所有细节,她的房间里贴满和爸爸的一切。

这些都是后面的伏笔。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图片

前几天一则新闻中,91岁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离世。

他专程去瑞士结束了他认为已经疲惫不堪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疲惫不堪,在《妈妈》整部电影中缓慢展开着。

电影开场时母女关系是僵硬的,是稳定且一尘不变的。

她们二人合力在紧紧攥着某个秘密,本打算永远如此。

可突如其来的病,让女儿这一方失控了,这秘密才开始松动。

她赶在她病重之前处理了财产等事宜,她努力维系脆弱的现状。

可是回忆不受控的像潮水一样向她涌来,她记忆里的爸爸一次次的出现。

————————————————————————————————-

海边的曼彻斯特

我们曾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目睹了一桩惨剧。

所以可以充分的厌恶他,可怜他,同情他,并随着他一起绝望。

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接受的故事早开场了几十年,我们只能看见细微烟尘。

妈妈处处怀念着的爸爸,女儿心心念念回想的爸爸,原来死在妻女冷漠的门外。

时代的光荣不属于个人,时代落下的尘土,却砸在具体的人头上。

所以我不想一开始由“病症”展开说,是因为,没有心结,哪儿来的病症呢?

没见过一个男人误杀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明白悔恨比大海还无边无际呢?

女儿告诉“好人”妈妈,我杀过人,我关上了门。我让爸爸死在了外面。“

这种痛,果然是无法说说不得更不可解的。不是这一场病。就要烂在肚子里了。

——————————————————————————————————————-

电影最后意在关注阿尔氏海默症,这当然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但是我以为,关注女性关注身边中老年女性才是更重要的。

不要在母亲节给妈妈叠卡片,不要在重阳节去敬老院,不要在生日那天送祝福。

平日里的关爱,一点一滴真情,妈妈每天都在默默爱着~

最后推荐一本书,更真实的多,关于中老年女性面临的困境

关于时代大浪下的她们·她们和我们,该如何自处

非常值得一读

 4 ) 是艰难活着,还是从容赴死?

电影上映了这么久,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写心里话。

我的姥爷就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去世的,因此在看到《妈妈!》这部电影之后,我无法完全客观地用“好”或者“不好”来评价这部电影。

准确说来,它足够细腻、温暖,在电影的层面算是勉强及格了,但从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的视角来说,它的致命缺陷在于叙事过于浪漫、松散,以至于这样一个极佳的题材、极优的演员配置、极具代表性的角色设定,都呈现不出这个片子该有的力度、态度与深度。

姥爷最后那几年

印象中,从姥姥去世开始,姥爷的脾气就越来越差了。

1997年2月25日,那天下着雨,刚过完九岁生日的我早早起了床,加入了追悼会送丧的队伍。队伍很长很长,妈妈牵着我走在最前面,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跪下,再站起来,继续走。

我们在冷冷的细雨中一路跪了又起、起了再跪。那天特别冷,地上到处都是雨和雪的混合物,为了保护我的膝盖不受伤害,妈妈提前在我的腿上结结实实绑上了几层塑料袋。

很魔幻的一点是,那天刚好也是邓小平的追悼会,街上的广播一直在反复播放邓小平追悼大会的致悼词,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忧伤。

从殡仪馆回到姥姥家,大人们都在张罗午饭的事情,但我一直都找不到姥爷。最后在二楼的主卧,我找到了他。他一个人静静呆坐着看向窗外,天晴了,虽然天气很冷,但阳台上他种的花花草草都还是郁郁葱葱的。房间里很暗,我几乎看不清他的脸,但我觉得他应该在哭吧。

我走过去安慰他,才确认他是真的哭了。

吃了一块前一天没吃完的生日蛋糕,我下午赶回了学校,教室的电视机都还在反复播放邓小平的追悼会,同学们依旧打打闹闹就像这个世界没有人死亡过一样。

现在每次回想起来依旧会觉得,那一天对我来说实在是过于魔幻了。

从那之后姥爷的脾气就不是太好了。他总是不停找茬,不停埋怨儿女们。即便爸爸妈妈、舅伯们、舅妈们都在加倍用心照顾他,但他依旧坚定认为,在老伴儿去世之后,自己就成了儿女眼里的巨大的累赘。

再后来,病情一点一点恶化,我才知道原来姥爷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当时还并不太清楚“老年痴呆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只知道姥爷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坏、记性也一天不如一天了,后来他已经没有了行动能力,卧病在床。某次我去探望他,他把我认成了二表姐,拉着我说悄悄话,还吵着要我拿糖给他吃(因为他有糖尿病,妈妈和舅伯舅妈都不让他吃糖)。

那段时间,几个子女轮流照看他。到后来,姥爷谁也不认识了,见谁都骂,妈妈经常红着眼睛回家,又委屈又沮丧。

妈妈后来跟我说,姥爷那几年过得很艰难,但在临走前突然什么都记起来了,可能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吧。

也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幸运,姥爷糊涂了好些年,但最后是清醒着走的。

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有多难搞?

1995 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美国艺术家威廉·尤特莫伦(William Utermohlen)在 1995 年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从那时起他坚持给自己画了 5 年自画像。

自画像从清楚到模糊,正好呈现了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之后意识瓦解的全过程。

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才华消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活慢慢被盲点吞噬,实在是极其残酷的一件事。

同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还有当代著名的作家特里·普拉切特,他在知道自己患病之后经历了愤怒、孤独、恐惧与荒凉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描述自己患病感受的时候,他说,“就像你一个人站在海边,海浪不见了,所有的人也不见了”。

后来他参与了纪录片《Terry Pratchett:Choosing to Die》的拍摄,逐渐失去写作能力、感觉自己毫无生存价值的他,甚至开始在纪录片中考虑是否要自行解决自己的生命。

(截自特里·普拉切特参与拍摄的纪录片《Terry Pratchett:Choosing to Die》

就在前段时间,我很喜欢的作家韩松也在微博公开了自己被确诊为“认知异常”的残酷事实。

他提到,“老年痴呆并不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症,‘痴呆’、‘变傻’、‘老糊涂’只是对失智症或认知障碍的一种通俗说法,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阿尔茨海默仅是其中一种。在我国,六十岁以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近四千万,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是一千万左右。”

即便简单的阅读、组织语言对他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了很难的事情,他几乎每天都会坚持更新微博,坚持读书,坚持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虽然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沮丧与失落,但看得出来他在努力控制自己,他会在所有图片左下方加上“我们的目的就是活下去”这句话。

明明可以拍得更动人,但它没有

说回《妈妈!》。

这样说可能会显得自己很冷漠,但整个电影里最打动我的,只有最后母女俩(可能选择了自杀)的开放式结局,以及片尾真实患者的影像彩蛋。

作为女性,在观影过程中让我感觉最沮丧的一点是,片中吴彦姝老师饰演的老母亲蒋玉芝、奚美娟老师饰演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冯济真、文淇饰演的问题少女周夏,到最后这三位女性的角色都变成了“母亲”。

因为冯济真的病,蒋玉芝不得不在85岁高龄重新回归到了母亲的角色,对女儿给予细致照顾;

而冯济真,虽然终生未婚,但也在得知自己患病之后,不求回报的一次次原谅、一次次拯救问题少女周夏;

周夏呢?这个唯一原本还带点自由色彩的年轻女孩,抱着自己那个(不知道亲爹在哪里的)婴儿出现在蒋玉芝、冯济真家里。

这是导演所谓的“相互救赎”吗?抱歉,我真的没看出来。

我只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女性的宿命,看到代际关系里的绝望和无奈,看到被困在“母亲”这个角色里的巨大的死循环。

一想到这个作品还出自一个“全女性视角”的团队,我就更觉得费解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一生过得很糟糕、很失败,那请你想清楚,生一个新的孩子出来,你的人生并不会得到所谓的“救赎”。

大人物的一个喷嚏就足矣让这个时代倒退十年甚至百年,而我们都是小人物。如果你觉得人生很操蛋,那孩子的出现、血脉的延续,都改变不了你的人生。

所谓的“温情延续”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最后实实在在倒霉的只有那个无辜的小生命。

再说回结局。

海水渐渐涨起,优雅的知识分子老母亲穿着旗袍,推着轮椅,带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的女儿,平静又快乐地走向海里。海浪汹涌,母女俩在海中相拥而泣,迎接死亡。

如果这是生命的尽头,也没什么不好。人生不过就是短短几十年,女儿早就该放下对父亲之死的愧疚与执念了。

你说这个片子算不算一个好电影呢?在技术层面上,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精神层面上,导演未免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个人感受了。尤其是周夏这个角色突如其来的怀孕、莫名其妙的消失,更加稀释了这个片子原本应该具备的力度。

真实生活中的阿尔茨海默病,会将一个原本优雅温和的人彻底击碎,将原本规整体面的生活变得混乱无序。这种病带来的那种真切的无力和绝望,在某种程度上与这种诗意的、浪漫的、一厢情愿的表达是相悖的。

太可惜了。

 5 ) 有了温度,但少了精度

65岁的女儿独自照顾着85岁的母亲,然后,前者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一夜间,后者从被照顾者变成了照顾者。

女儿是很典型的那一代女儿,有主见有独立性,但长在新社会的教育里,过于朴素又过于收敛,远不及母亲那辈启蒙年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能自带洒脱浪漫乃至任性的神采。

母亲是很典型的那一代母亲,有文化有修养有分寸,却也会在护犊时无视优雅、丢开教条,秒变超人和母狼。

它的设定其实非常好:强势与弱势、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在一场猝不及防的不可抗力间逆转倒置,自己已经是老人,自己的老人却还健在。这是那批人正在背负的命运。 如果,衰退在作为子女的老人身上变成了一种加速度、有可能会对作为父母的老人实现弯道超车,该怎么办?

但它,有温度,却显得精度和完整度不足。

有时它看起来像李连杰和文章的《海洋天堂》,都在讲一个“在我的倒计时里,帮那个最在乎的人准备好没有我的日子”,区别只不过一个是爸爸对儿子,一个是女儿对妈妈。

有时它看起来像张艺谋的《归来》,同样是被摧残揉捏过的父亲,同样是选择过冷血然后懊悔终生的女儿,只不过,在那部片子里,丢失记忆的是母亲。

有时它看起来像反向版的《美丽人生》,当妈妈陪着女儿玩打仗游戏一样躲进床下,只不过一个是父亲在创造儿子的游戏幻觉、一个是母亲在迎合女儿的游戏幻觉。

它想要表达的几乎比它“看起来像”的还要多,它在这零零总总的表达里见筐就是菜,它一路忙于收纳与拼合,它找到了很多细腻入微的小确幸、小喜悦和小忧愁,但它并没有织成伟大的戏剧奇观,它催出了你许多眼泪,但它没有砸入你的心脏。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它对室内空间调度的使用相当极致,两个人在老宅屋宇和阳光的若干特定角度里移形换影,看着又像双人舞,又像敌进我退的博弈。

摄像机常常带着种“鬼视点”的味道,也许是看客已对父亲的逝去心知肚明、对二人的思念公约数心知肚明,这才起了“房中本该有第三方”的错觉。

它试着装进了太多东西:老龄化、女性、过去和现在、对抗与和解、知识分子、问题少年、甚至还有荒诞政治年代的人道灾难,再贯穿进一份日记遗稿的整理——一场抢救记忆的工程。

所以它会选择一对高知母女(她们的文化阶层和杨荔钠的上一部电影《春潮》截然相反),只有这种身份才能顺理成章地带出历史的创痕,以及,才有书写、言说的本能—代价就是许多观众会代入不了她们彼此间匠气爆表的语言和腔调,好像自始至终都活在舞台上。

它一直在讲的是家人和爱,可它在片尾字幕和短视频里,又斩钉截铁地把主题拉回到特别具象的地方,落定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群体的关怀上。

它在亲情伦理中走了那么久,却在末端挂上了医学伦理。

它的标题是母亲,可它却一直在牵挂和愧疚于父亲。

因为它缺乏一种稳定的内在锚点,女儿的臆想,有时是安全感缺失,有时是童年复现,有时是渴望被认可,但她灵魂深处那个呼之欲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很明显“老年痴呆”只是一层外包装,导演用它包住的是心魔。

那心魔的内核为何物?我们看到的,只仿佛精神分析学派收集的创伤案例汇总。

所以文淇的出现和反哺,会显得那么诡谲、突兀、忽至忽离、像个内心善念所编织的幻觉般不可信。

冯老师自始至终没表现出关于“孩子”的隐痛,“下一代”的缺失在她这里依旧归入对父亲的亏欠集群(等他回来我再出嫁),那她保护和救济文淇的心理动机来自哪里,何况这保护与救济的烈度,已经大到“替她顶下犯罪行为并被留案底”的程度,它绝不是一时的良心触发就能解释齐备。

更不说朱时茂的知心邻家大叔角色,有多么功能化、多么想当然了。

好在,细节依旧是动人的——这总归是世界上唯一的那个,当你尿湿了裤子时,会对你柔声说“不怕”、再把你搂入怀中的人——宿命在血缘至亲间,既是对赌协议,也是周而复始。

好在有两位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演技。

好在有那么多,属于杭州的景观:西湖、西溪路、拱宸桥、茅家埠的通利古桥。相比这些景观,结尾的大海,开始完全不加克制地把隐喻变成了明喻,就像《春潮》的最后的意象镜头里,春潮溢出缝隙、漫过城市每一寸的实地。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6 ) 半遮半掩的家庭悲剧

这部电影真的如看上去那么温情脉脉吗?

恰恰相反,它的底色可能是相当灰暗沉重的,前提是理解女儿病后晚上和母亲在床上讲的那个故事,然后通过片中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与各种碎片拼凑出这个家庭曾经发生的悲剧。

这个悲剧可能是这样的(主观推断):女儿在幼年曾经拥有一个无比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个研究考古,一个研究文学,这种幸福在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戛然而止(故事发生在2014年,女儿65岁,母亲85岁,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这个家庭各人的大概年龄)。父亲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最后含冤自尽,而女儿和母亲很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扮演了帮凶角色(告密、见死不救、亲手迫害,甚至女儿可能就是当年的HWB),这件事也成为了困扰母女二人,尤其是女儿一生的梦魇,女儿的终生未婚未育,她生病前的沉默寡言,对于出版父亲考古日记的执著很有可能与此有关。女儿生病后的那些看上去的胡言乱语,包括与母亲的冲突矛盾,究竟只是单纯疾病发作的症状,还是内心深处某些潜藏意识的萌发觉醒呢?女儿生病后在床下说着猎枪这种词语,对看望自己学生的恐惧,未发病之前极度的内向寡言木讷,生病后对母亲的各种埋怨指责,是不是内心中某种深藏已久秘密的外露?另外,片中的一个比喻很有意思,父亲是不会游泳的鲸鱼,女儿是水,母亲是大海,水滴终将汇入大海,女儿终将成为母亲,不会游泳的鲸鱼搁浅在海滩死去,成为无辜的蒙难者。这部电影许多地方营造出的诡异气氛,让我想到的是王小帅几年前的那部《闯入者》。

我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推测,女儿对父亲的迫害,很有可能与母亲有直接关系,母亲当年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唆使或与女儿合谋造成了父亲的身亡,这也让母亲这一形象在女儿心中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与崩塌,让她对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变得毫无信心。这样暗黑剧情的猜测并不是毫无根据,导演上一部《春潮》的剧情便是如此展开的,成长于WG年代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前途,告发了父亲,女儿对此心怀怨恨,以未婚生女成为单身母亲,游走于各种男人之间的方式向母亲报复,母女二人的裂痕直到一方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都未能弥合。

这部电影最后,母亲推着病重的女儿来到老年人中心,那些老人在失忆与融入集体后,终于获得了“幸福”,这是不是某种暗示呢?而母亲和女儿最后在海边的画面,是不是暗示着已经“失忆”和“失能”的她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赎罪与对抗世界呢?

 短评

中国大陆难得的关注女性中年、老年生活和讨论“爱”的电影。隐晦地表达了知识分子在特殊时期受到的迫害以及对他家人的一生影响。两位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尤其是吴彦姝老师克制内敛的感情表达。感谢女制片、女导演、两位女演员们。

6分钟前
  • 皮克皮克皮
  • 力荐

“不是每个女人都是妈妈,但所有女人都是女儿。”患上帕金森的85岁母亲和阿尔茨海默症的65岁女儿组成了特殊的人物关系,在极其精炼、高度诗化的台词表达之下,《妈妈!》更像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演出。

7分钟前
  • Ber_雪碧
  • 推荐

【别担心,等这些句子长大,它们会自己走出来。】

10分钟前
  • 查令街的浪先生
  • 力荐

文淇这个角色出现的太巧妙了,这个角色才是为女儿的完整做的最后一笔完善。对女儿来说,那件事(看了电影就知道)对女儿来说,是非常深的藏在心里的秘密,甚至其实女儿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其实跟这种莫大的心里压力都是有关系的。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12th北影节No.20。首映。65岁的女儿,活得严谨、板正、一丝不苟,每天做义工帮助别人,用一生的压抑克制清心寡欲去赎心底对爸爸的愧疚,去惩罚少年时的错误。她始终对周遭保持疏离,包括与她的妈妈。85岁的妈妈,讲究、精致,也活泼鬼马。母女俩较着劲地活着,直到生活失控。生命碎裂,女儿终于有更多缝隙,去释放情绪,表达不满,发泄愤怒。|不复杂很真挚,人物设定有巧思,但没有从“女性”角度走太深,也没有对知识分子的真正思考。美丽、精致、优雅并不是女性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是悬浮的、加了柔光的女性想象。如果所有人都会衰老得病,那她们已经是其中活得最轻松的人。粗粝底下的无奈、倔犟和坚韧体面,或许会更耐人寻味。最感动时刻其实是映后活动看吴彦姝老师走上台。是一出成年人爱的童话,是定调子下结论,不是对关系的探讨。

20分钟前
  • 喜西西
  • 推荐

当疾病一点一点剥离她厚重的壳,我们才发现,冯济真是从饥饿和文革走来的人物,她说口号式的台词,像小将一般表演,藏匿一份口粮,撕碎父女照片。影片用少量惊悚元素,将她“恋父”背后的种种缘由含蓄地讲出来,讲她的忏悔、愧疚,讲她作为记忆的背负者的不堪重负。历史作为隐性的主题,犹如鬼魅幽魂,和阿兹海默这个显性主题并行推进,以一种过分抒情的方式,以不断摇摆、模棱两可的方式,与审查周旋。阿兹海默便成一种社会现实,成了苏珊·桑塔格式的隐喻。在显性的光影中,她们走向大海,而在隐性的悲伤里,她们走向凋零。

25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谁家里这么说话啊

29分钟前
  • Mia San Mia
  • 还行

阿尔兹海默不可怕,贫穷的阿尔兹海默才可怕。

32分钟前
  • 绷带僵尸
  • 还行

全程难以代入,主要在于,选择女性知识分子的家庭,会跟普通观众还是有点距离的,就会让人觉得,谁家母女会这么说话啊……但这个人物背景,又是为了带出更深的历史创伤的东西,杨荔钠显然还是不想只做一个关于女性的亲情的表达,但个人感觉并没有编织的特别妥帖,节奏也有点问题,整体还是有点沉溺了。总之,细腻有了,温度也有了,但共情没太感受到,甚至结尾那几个短视频一出,前100多分钟黯然褪色。

34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不能说现在大家直接请好演员就不需要导演调度和手法了吧,能拍的如此无趣这锅真的是导演背

35分钟前
  • 姓暴暴躁的暴
  • 还行

完全可以当成另一个版本的《归来》。冯婉瑜没得阿兹海默症,丹丹六十多岁时得了这个病,她用最后清醒的时间编校完了父亲的考古日记。后来,在记忆错乱、神志不清中,她忏悔对父亲陆焉识犯下的错误,如果我当年给爸爸开门了他就不会死。一直对抗的母女,在暮年和解。最后一代留有伤痕的人即将逝去,而她们的记忆似乎不约而同受到了干扰、破坏。冯婉瑜是这样,冯济真(奚美娟饰演的女儿)也是这样。真巧,她们都姓冯。陆焉识拿着勺子去给吓坏的婉瑜复仇,济真拉着老母亲躲到床底下,说别害怕我有猎枪。故事之所以格外催人泪下,不仅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因为他们被车轮碾过,留下了令人心痛的伤痕。

38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这么平的本子能完成到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全靠两位老师逆天神演技打底,这么匠气书卷不说人话的台词,落在她们身上竟然合理且可信!阿尔茨海默病题材真心是这世上最恐怖的惊悚片,没有之一……

39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6.8/10剧本有问题,拍的太闷太散,刚酝酿好的情绪还没等发泄就被打断了,以至于到了后边很难再被感动。甚至说影片结束后的真人视频更为感人。导演加入了太多情绪化的东西,反而削弱了真实感,限制了两位演员的表演,当然吴彦姝和奚美娟的表演是无可挑剔的,为影片加分不少。

41分钟前
  • 小然Raner
  • 还行

中间文淇来看两个老人那段太突兀了,搞得跟公益广告一样。其他都还挺好的,台词虽然太文绉绉了,但也符合俩人身份。看完我最大的感想是,要是我以后也一个人患了这个病,可能也会选择往海里走去…不能让我妈那么辛苦照顾我😭

44分钟前
  • 布鲁布鲁
  • 推荐

镜头语言有点刻意,配乐没有做到为电影增色的效果,确实有很多细节镜头,整体质感不太好。文淇的部分都要怀疑是不是给耳机做广告,太生硬了,剧情对于父亲的遭遇留白了,可以想象,也许是历史原因。也许有的孩子真的就永远追不上父母吧,但是为了这个题材可以加一颗星。以及主创团队过于强调女性团队,但是电影呈现出的效果明明做得没有那么好,但好像就因为是女性团队只能夸不能批评一样。同样是女导演这位的功力一般。

4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BJIFF22 数不清哭了多少次,两位老师教科书式的碾压级演出真让人动容。但是单从电影角度来看真的过于碎片化,尽管使用了互文来强化整体性,可仍然很凌乱,且周夏这个角色的处理很是潦草,可惜了。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把掌声和赞美送给两位戏骨,相辅相成的表演,我的眼泪不值钱😭(btw小文淇坐我前头擦泪好几次,小哭包不要哭了以后多演电影好吗🥺

47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推荐

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天。春天是你的生命,秋天是我的生命。你那绯红的面孔,像春天盛开的玫瑰,我这疲倦的眼睛,像秋日暗淡的光辉。

48分钟前
  • 野屿曦也
  • 还行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片在尝试去触及中老年女性的生活,在男性缺席的语境下,探讨女性之间的互相扶持。导演选择以一种散文诗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题材本身已具有切肤之痛。人的身体是一台日渐损坏的机器,记忆只会一遍遍让你重温最不堪回首的选择。在此层面上,追求体面就是在对抗痛苦,是为了在满目疮痍的生活里重新建构秩序和意义,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力量。“每个人都比你想象得更坚强”。

49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在无数个可以结局的地方错过了结局。

50分钟前
  • 正在
  • 还行

有点儿失望。两个老师的表演没得说,奚美娟老师牛了。但表达上有点儿晦涩,剧情也不够流畅,文琪那段太没必要了。是两个高知女性的困境,但台词太文了,甚至于矫情。而且我不觉得这个是母爱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每个女人都是女儿,但不是每个女人都是妈妈,我们不要聊妈妈了,妈妈死了”之后就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类似台词 以及我能理解女儿对父亲的愧疚但理解不了对父亲的崇拜。在一个几乎全女性的故事里一直笼罩着一个男性的身影。

55分钟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