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

HD中字

主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尔,艾比·考尼什,卢卡斯·赫奇斯,彼特·丁拉基,约翰·浩克斯,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凯瑟琳·纽顿,凯瑞·康顿,泽利科·伊万内克,萨玛拉·维文,克拉克·彼得斯,尼克·瑟西,阿曼达·沃伦,玛拉雅·瑞沃拉·德鲁,布兰登·萨克斯顿,迈克尔·艾伦·米利甘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3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4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5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6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7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8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19三块广告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块广告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私生活神话胡歌版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巴克劳再见先生国语浴血无名·奔袭白鹿原2017灭绝(原声版)失枪72小时布莱克威尔幽灵千金绑架案此间的奋斗巴黎浮世绘教官与士兵夏天的秘密1982直男正传喜乐长安异教峰第一季西游记2010海盗的遗产弦动我心妈妈别哭2015丈夫一箩筐青春喂了狗2:不一样的烟火真相捕捉第二季傣女情恨天使之翼临时演员 2017罪途1之死亡列车追缉天堂陌影星降爱恋推理要在晚餐后电影版丛林之地颤栗时刻你是我的毒玫瑰国语不想恋爱的千小姐致敬境遇辣手枭雄1948

 长篇影评

 1 ) 可以用“伟大”形容美国传统吗?

鲍勃·迪伦得诺奖时,评委会说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的表达”。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自己听到“伟大”这个词,总觉得和“美式传统”不搭界呢?

看到这部电影我才明白,原来自己是从小对好莱坞又爱又恨,导致至今脑中依然残存着“美国流行文化约等于好莱坞,好莱坞约等于简单叙事”的印象。我一向觉得,美国电影工业为扩大受众而简化戏剧冲突的做法限制了主流电影的发展,也限制了美国故事的力量感。《三块广告牌》证明,好莱坞式的叙事进入了层次更丰富的阶段,虽然秘方还不明确,但它的未来并不晦暗。

《三块广告牌》所延续的传统,是《十二怒汉》、《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传统:或虚或实的中下层社会里,公民们积蓄着一触即发的仇恨;这时一个或几个智者出现,引领整个社交网络重新审视自己的怒火,在几个关键的戏剧冲突后,大家渐渐找到救赎的方向。《三块广告牌》的突破有二:它不再轻视怒火和仇恨,而是把怒火和仇恨作为智者的一部分;在叙事的过程中,它并不刻意矮化某个角色,所有人都有成为智者的可能。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一个复仇心切的强悍母亲,伍迪·哈里森扮演一位身患绝症、深受爱戴的警长,山姆·洛克威尔扮演一名粗鲁愚笨的本地警察。母亲为了敦促警方早日破获女儿被杀一案,买下公路尽头的三块广告牌、用三个短句质问警长。如果让传统的好莱坞编剧塑造这几个人物,母亲多半是人性弱点的代表,从头至尾惹人同情;警长最有可能成为智者,引导暗流涌动的小镇居民反思自身;笨警察则代表了社会中天性纯良、后天被误导的庸众,在几场风波之后开始学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电影结束后,我按这个套路对号入座,发现没有问题:母亲确实值得同情,警长确实被塑造成了启迪观众的智者,笨警察也确实付出了代价、得到了救赎。不过有些东西不一样了,这些不一样的因素让影片充满了惊喜,让观影过程从头至尾都有嚼劲。

这些因素来自对怒火和仇恨的尊重,换句话说,来自对非理性的尊重。当母亲忍无可忍,向警局投掷燃烧瓶时,她被暗恋她的男人包庇了,她的怒火得到了命运的谅解。这在传统的好莱坞叙事里是很难被允许的。

更重要的是,影片揭示了一个经常被戏剧家忽略的常理:仇恨的边界是善意,因此充满仇恨的灵魂不仅有能力保持清醒,还有可能聪慧、幽默、甚至偶尔有一点点温柔。另外,愚笨的人也不一定只有被人启蒙的份儿,他自己的意志和决定才是他尊严的来源;他最终不应只是一个标准线以下的公民,他的愚笨并不能抵消他的复杂。

这部电影关心密苏里的小镇居民,关心仇恨,关心暴力和偏见的来源,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被很多人拉入当下的美国政局和社会来观看。但我认为,电影里试图讨论时局的部分反而是它最弱的部分:一个女孩错误地引述“hate begets hate,” 一个警探自作聪明地用“有色人种”替代“黑鬼”, 一个神父被钉在天主教会监守自盗的耻辱柱上……这些桥段不提也罢。相比之下,我更情愿借这部电影,重新思考诺奖委员会为何用“伟大”这个词形容一个美国传统的问题。托马斯·杰斐逊的传统就是乡村的、自立的、公民至上的传统,这个传统在历史上曾经流向过偏见,但它同时塑造了美国社会中“主权在民”的核心性格。小镇有智者,智者有怒气,怒气不反智,这在美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最值得尊重的。

《三块广告牌》提醒人们不要小看怒火,更不要小看小人物的智慧,它借此把握到美国最吸引人的气质,也与鲍勃·迪伦的歌谣暗暗相通。有趣的是,虽然演员大部分都来自美国,自编自导了这部电影的马丁·麦克唐纳却是一名英国人。

 2 ) 充满戏剧张力的黑色幽默电影

当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前贴片播完,矗立在荒凉的公路边上的三块广告牌映入眼帘,一曲《夏日最后的玫瑰》响起时,我们知道,那个从小接受凯尔特文化熏陶的马丁-麦克唐纳回来了。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座小镇上。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破案希望慢慢消逝,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她借用三块广告牌向负责该案的警长发起质问,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相继被卷入血腥、暴力的纷争之中。

这是一个典型的马丁-麦克唐纳式故事。但它并没有前作《七个神经病》那般诙谐的语境,那部电影里,主角们仅仅因为一条狗而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争端。这部电影反而回归到了处女作《杀手没有假期》所表现出的荒唐的悲伤衬布之下。在处女作里,他不刻画杀手们如何执行任务,而是描述两个主角在布鲁日的“假期”,纵然杀手远离了任务,然而杀戮和血浆却依旧如影相随,在科林-法瑞尔饰演的天生就带喜感的人物背后,我们能感受到彻骨的悲剧内核。

《三块广告牌》的人设都有着强烈的双面性。虽然这位母亲站在法理的高地,可是负责该案件的警长却身患癌症,又把她置身于道义的低谷。在这位母亲坚强、倔强的性格背后,也有着做事不计后果的一面,正是这种冲动,将事件带入不可预期的境地。而与此同时,电影最感人的片段,却是她唯一一段深情流露的情节,当她在广告牌下看到一头鹿时,流露出了丰盈的属于女人的母性光辉,可谓动人。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与这个角色是完美契合的。作为《冰血暴》的女主角,作为奥斯卡影后获得者,她用生动的演技把这个人物身上的复杂层次演绎出来。

当然,人物让观众印象深刻,得益于马丁-麦克唐纳善于塑造人物,他寥寥数笔就可以把女主前夫的现女友的立体形象刻画出来:一个常常喋喋不休一些道理,然而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花瓶,可以说跟有暴力倾向的前夫很般配了。马丁在对待善恶上一向很公平。

在警探迪克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洞察和态度,这个仪表堂堂的警探一边表现出深深的恋母情结,一边带出鲜明的恐同和暴力倾向。而丰富的细节可供我们推断,他不仅恐同,且本身也是同志,他的母亲深知她的儿子。而彼得-丁拉基的加盟,也延续了马丁对侏儒人群的持续关注,丁拉基自称dwarf,没有“自杀倾向”。

也因此,在观看过程中,殊异的文化语境会给观众造成障碍,观众必须集中精神,因为每一句台词都有着潜台词,每一段幽默背后都有着双重含义。马丁喜欢夹带各种私货,包括隐喻、文化符号、俚语、双关、尴尬情境、滑稽情景等等,为角色们打造合适的五花八门的设定,以丰富人物身上的戏剧性。

因为马丁的戏剧出身,镜头转换上有几处会有些强硬感,像是戏剧换场。它的影像表达不是它突出的地方。因为爱尔兰戏剧包括乔伊斯、王尔德、叶芝等对其的影响,需要重点考虑故事的文学性。三块广告牌这个意象本身是一个相当古典的戏剧设计,带着鲜明的时代隐喻——一个萧条的社会给个体人性带来的变数。观众对每个人物的评判都不应脱离开这个隐喻。

之前被留言区朋友“追杀”,删掉了那句大背景的话,“通过三块广告牌的荒废日期1986年断定,故事发生在1986股灾之后”,现在加上。尽管这是个可以手机、可以谷歌的故事,但仍然逃不脱80年代的阴翳,那是美国阶层固化激化的开端,保守的政府“80年代出台了大量法律”,可是连人吐口痰就有环境法治罪,这个小镇,人人道义上都心向这位母亲,可是她表达愤怒时,却连神父都来阻止。就是这样一个好人遍布的小镇,却迟迟无法推进一件案件。当社会固执得像一块水泥块时,愤怒的意义就是要把它的顽固打破。

作为西方戏剧圈中“直面戏剧”的代表,马丁-麦克唐纳不规避暴力和血浆本身,而选择用荒诞的手法直接刻画愤怒、暴力、偏见等人性黑暗的部分,台词中带着大量粗口,借恶的边缘来刻画恶,借暴力本身反暴力,借犯罪类型反犯罪类型。

所谓“直面”,就是把那些我们生活中做过的,回想起来会让自己羞愧、脸红的东西,那些精英排斥把它们用在艺术里的东西,摆上台前,赤裸裸地引发观众的羞恼、反思。

他把幽默、荒诞、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糅合在一起,打造出这个全程不断反转,让人哭中大笑,充满戏剧张力又引发观众深思的黑色幽默电影。

电影在适当的时刻停止,恰到好处。等待男女主角的是一个遥远的问号,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拼?我不知道,那里不再是广告牌的阴影之下,也因此而意犹未尽。它带上了艺术的普适性,这个小镇不只存在于美国,也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对中国来说,马丁-麦克唐纳并不陌生,2011年他的戏剧作品《枕头人》就在京沪上演过,也征服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中国戏迷。

最后想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创作者对音乐的运用,他有着不俗的音乐品味,骨子里透露出深深的怀旧感。《夏日最后的玫瑰》更是与电影主题相互呼应,歌词一句“当所爱的人已经逝去,谁还愿意在这黑暗的世上独自凄凉”,也正是女主角本身深刻的悲剧意味。

歌单:

Last rose of summer,一首爱尔兰民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都非常青睐它;

Buckskin Stallion blues,一首来自于Townes Van Zandt的民谣歌曲;

Chiquitita,瑞典乐队Abba的经典代表作;

His mater`s voice,一首好听的民谣,来自于才华横溢的monster of folk乐队;

Walk away Renee,来自美国黑人组合Four Tops的流行歌曲;

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根源摇滚代表歌曲之一。

 3 ) 《三块广告牌》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山姆·洛克威尔等人的表演有哪些亮点?

我只知道山姆扮演的有些种族歧视提到妈妈就没了底气的甚至有点傻气的警察,在听到警长自杀消息到讲广告商扔出窗外那一段,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泪点。

后面耿直的酒吧取证,更是有些英雄主义。

最精细的表演,山姆对着镜子泪水混着自来水那一系列表情心理展示,到位;妈妈在灭广告牌的火时,对着不断劝说的儿子绝望而愤怒的喊出他的名字时,还有在厨房怒怼牧师时……心都有被揪起来。故事说不上有多天马行空,但确实很精细,演员情绪表演都太到位了,没有大哭大笑的情绪化,却都很有力量。

 4 ) 满身戾气终成绕指柔肠

好的电影通常都有一个好故事,观众会随矛盾的激化和解决,全程保持流畅的观影感受。而一些更好的电影,则会悄悄的把人物放在了故事的前面,到最后你关心的是人物命运,远多过于事件的解决,与人物建立起的深刻共鸣,是故事走进观众内心的真正结点。今年的奥斯卡热门电影《三块广告牌》,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半年前深夜外出的女儿被奸杀身亡,半年后地方警局仍旧一无所获,愤怒的海耶斯决定租下高速公路旁的三块广告牌,展开一个人的战斗,她将矛头对准了失职的警局和警局局长威洛比。这样一个经典的戏剧化开头,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其实有一万种套路,推进这个看起来像“秋菊打官司”的故事,然而他每一步都选择了逆着套路前进:比如说,作为最大反派登场的威洛比,在电影还没推进到一半的时候,几乎是“毫无征兆”的,自杀了。

对于习惯快速抓住主题,寻求“正义必胜”快感的观众而言,观看《三块广告牌》的过程,是在一次又一次“欣喜的失落”中度过的:马丁·麦克唐纳成功地给一个悬疑惊悚故事裹上了黑色幽默外衣,在螺旋重复式的剧情推进中,案件侦破没有丝毫进展,一群人物的外相和内心则被抽丝剥茧地呈现出来,进而勾勒出一个小镇社会的微观生态。导演的目标原本就不在侦破一个案件,抓到一个凶手,而是上升到文学层面地去探究生活的真相:愤怒与善良重合的维度有多大,戾气到底能让我们走多远。

影片的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支撑《三个广告牌》故事推进强度的,是女主角海耶斯一股强大“怨气”。在故事最开始,观众看到的是为女复仇的母性力量,通过前夫的登场,我们知道了米尔德雷德之前的生活有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再往后,编剧才解释这位孤傲的母亲无法释怀的原因,是在女儿外出被害之前她曾随口诅咒女儿“希望你被奸杀”。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充满着满腹的怨恨,海耶斯必须找到一个戾气的出口,小镇“无能”的警察局不幸成为她偏执报复的合理目标。

电影剧情的推进宛如剥洋葱般呈现了海耶斯的悲情人设,剧情并不纵向指向案件的解决,而是由她横向带出了一群充满戾气的底层人物。与之最对应的角色是警局的警探迪克森,海耶斯的愤怒看上去无比正义,而满嘴脏话的迪克森表面上看就是恶的代言,无所事事又爱惹是生非,歧视少数族裔,歧视性少数派,几乎是”白渣“的代言人,然而随着情节推进,观众逐步感受到的是他”恐同即深柜“的脆弱、曾经也有梦想的单纯,他的戾气的恶,不过是一层虚张声势掩饰自己的伪装。

海耶斯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点一点去揭开她内心的暗色,对迪克森,编剧则是一点一点让他从道德洼地里爬起来。这样两个人物从完全相反的境地出发,都杂糅了外表愤怒和底色的善良。一场几乎是浪漫化处理的警局火灾戏完成了两个人的身份交换,偏执让海耶斯的正义复仇指向失控的暴力,而恶棍迪克森却展露出道德感的善意温柔,全片在三分之一处就消失的“反派“威洛比实则是促成着一切发生的暖男,也许直至此刻,创作者也借由威洛比的举动不动声色的提出电影设置的问题:暴力真的是合理而有用的吗?

就像在剧情上反复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一样,身兼编剧导演的马丁·麦克唐纳并不急于给出套路的答案,一方面它不遗余力的展现和歌颂暴力,就像海耶斯坚持的那样,愤怒很多时候是人生活和生存的动力,而另一方面,他又不动声色的呈现善的温情,他让这两种互相消解的情绪不停对冲,随时制造强有力的冲突,比如海耶斯在质问威洛比时,威洛比的一口鲜血吐到了海耶斯的脸上。影片的结尾,当海耶斯和迪克森并肩上路时,他们早已彼此和解,并形成了战斗联盟: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到另一个应该被惩罚的恶人身上。

真的要这样做吗?海耶斯的答案是:路还长着,我们还有时间做出我们的选择。观众和片中角色一样,有着自己开放式思考的空间。马丁·麦克唐纳是什么态度呢?也许有一句台词给出了答案:“不要愤怒啊,愤怒只会催生更大的愤怒“,这句话是海耶斯前夫傻白甜的女朋友说的,这大概是全片最黑色幽默的一笔私货吧。

 5 ) 当愤怒被释放后,人性舒展,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旅

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这部影片肯定会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坐等打脸。 次等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二段,这是一部关于人性黑暗深处愤怒和恶被释放,袒露在阳光下的生命之旅,不是破案电影,也不是温情电影,如果抱着这种期待去观看,也许会有些失望。 整个电影是由一个完整故事和两个半故事粘合而成,这话有些绕口,举个例子,就是在你面前泥土地中并排镶嵌着两块砖头,一块完好无损,一块是中间已经断裂,分成两个半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2008年《杀手没有假期》中采用的是两条完整并列叙事的结构,在这部电影中,他叙事方式又升级了,让人敬佩不已。 故事女主角海耶斯的故事,我比喻就是一块从头到尾的完整的砖头,另外两个半块拼接的砖头是警长威洛比和警察迪克森的故事,这两个警察的故事在影片中一前一后与海耶斯故事交融并列,将叙事的宽度,张力做到最大化。 电影开头,是一片黑暗,然后雾气中的山野,慢慢镜头出现破旧不堪的广告牌。为啥要说这点,关键就是音乐,影片开头的音乐用的是《夏日的最后玫瑰》,前不久冯小刚的《芳华》中也用上这段音乐,难道这些中外大佬们都开过碰头会,集体怀旧?

夏日玫瑰歌声中广告牌。

先说说海耶斯的故事。海耶斯是一个美国普通小镇大妈,有两个孩子,在中国大妈集体跳广场舞不同的是,海耶斯特立独行,内心充满愤怒,和老公离婚,她前夫,气质尚存,没有中年油腻,而且找了一个十九岁的漂亮女友,“像屎一样臭的女人”(海耶斯原话,仅仅是因为前夫女友在动物园工作)。海耶斯女儿强奸被杀却一直没有破案,海耶斯内心的愤怒出现戏剧性的前提,她租下自己家附近的三块广告牌,把女儿之死,警局的无能的愤怒发泄出来,矛头直指警局的警长威洛比。 警长威洛比可是小镇上大家都公认兢兢业业的警察,从下属、神父和牙医对待海耶斯的态度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导演给他生活的镜头也是尽善尽美,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女儿。不幸的是,威洛比得了胰腺癌,能够活着时间只有几个月,于是他安排一次全家的美好的郊游之后,写下三封信后自杀。 警察迪克森是一个大块头却脑袋少跟弦的家伙,在警长威洛比死之前,他只是一个配角,威洛比死后,他接着开展自己的故事,和海耶斯的故事粘连接上。 我只是从故事结构来分析这部影片。 影片前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长威洛比的善,人性之中的恶没有被善释放出来,是真我和被包裹的我之间的对话。 海耶斯恶和愤怒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永远是粗口连篇。 细节一:女儿受害当天出门,海耶斯在争吵中诅咒她被强奸。 细节二:前夫找上门来,带着女友,两人一言不合就掐脖子干架,儿子也是熟练拿着刀子对着自己父亲。

全家打架动作娴熟。

导演仅仅是想通过愤怒来表达人物吗?我理解不是,他要通过愤怒之下看见人物的真我。 回应细节一:女儿死后,海耶斯独自在女儿床上沉思。 回应细节二:与前夫打斗一番,大家几秒钟收拾好桌椅板凳后,立马又回到正常的交流,其中还不免真情流露,虽然海耶斯有点不适应,瞬间抽回被前夫握着的手。

十秒后大家温情脉脉。

警长威洛比的美好展现:家庭成员始终是温情脉脉。 细节一:威洛比组织全家的河边郊游。

警长一家最后的美好假期。

细节二:威洛比与喝醉之后的妻子的调情。

舍不得自己妻子,最后的谈话

细节三:威洛比和两个天真的女儿睡前父爱。

最后的父爱

细节四:自杀前精心准备,不让家人看见死后惨状。

不希望自己死后让妻儿看见惨状

导演要通过警长表达的也许是精美的生活是虽然美好,但不是完整的人性,它是脆弱的,这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生活同出一辙。

野餐美丽地方遗留变得肮脏的小熊玩具

电影故事前半端警长和海耶斯之间有两次沟通,海耶斯和警长之间沟通不畅,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海耶斯的愤怒是心理学的真我,而警长更像是有保护层的社会人,警长释放的善是人的社会属性,两人频点不一样。 第一次站在秋千边,警长释放善意,海耶斯根本没有理会,哪怕知道警长得了癌症。秋千就是一个隐喻,在影片最后海耶斯与警察迪克森秋千的谈话完全不同,可以对比。

警长和海耶斯对话,从构图看出,善站在道德制高点。

第二次是海耶斯看完警长的信,警长帮海耶斯支付广告牌的费用,而海耶斯虽然有些感动,但是仍然悬挂着指责警长的广告牌,她心中没有完全接受警长的善意。 影片后半段,是海耶斯的恶对警察迪克森的恶,人性之中的恶对阵恶,是真我和真我之间的对话,人性的善意被释放出来,双方都得到解脱。 警察迪克森恶在片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将广告公司的小伙子丢下楼,将广告牌用大火烧毁。(此处感谢毛小惺朋友,他提出广告牌是由海耶斯前夫点燃的,我现在赞同这个的观点,上面的文字我就不修改了,具体请看评论区毛同学的长评,谢谢

迪克森将广告小伙子扔下楼。

海耶斯也是同样回应恶和愤怒,烧毁警察局。 然而,两人之间的恶分别得到救赎,这是没有条件的善的救赎。 警察迪克森烧伤后在医院看见同病房的被他打残的广告公司小伙子,他痛哭道歉,小伙子说到:“别哭,眼泪会让伤口更痛。”然后一瘸一拐给他递上有吸管的橙子,没有抱怨一句。

透过纱布,迪克森看见无条件释放的善意。

海耶斯烧毁警察局后,卖车的侏儒挺身而出,为她做了伪证,这也是没有条件的善。

小恶魔保护海耶斯,做了伪证。

恶和愤怒在释放出来,有人能够兜得住,警察迪克森和海耶斯的生命得以展开,双方都谅解对方。当然,警长威洛比的善(分别给两人的信),多少让两人回归一些社会人属性。

在秋千上,海耶斯对着迪克森说到:“谢谢你。”同样的秋千边,海耶斯没有原谅警长威洛比。

迪克森和海耶斯秋千平等交谈,远处三块广告牌。

片尾,两人在准备追击心目中的嫌疑犯,海耶斯对迪克森袒露警察局的火是她放的,迪克森摇着满脸烧伤的头说到:“不是你还是谁。”他心中早就谅解海耶斯。

我认为全片最重要的对话就是海耶斯对前夫话提出质疑:“愤怒真的可以成为更大的愤怒吗?”然后她释放出善意。

海耶斯对前夫释放善意

迪克森满脸烧伤,兜住海耶斯的恶。

心理学中提到,人其实分为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人与人之间,就是在这几个层面中相互伤害,但是,当每个人都袒露出真我,双方就释放出人生之为人的本能中攻击性等世俗认为是恶的东西,兜住了,生命因此就打开了,生命因此而充满活力,我们常常看见恶语相加或挥拳相向的朋友下一秒就抱头痛哭,不能了解人性复杂一面也许就不是完整人生。

导演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进入电影行当之前是英国直面戏剧的领军人物,这部电影就是直面戏剧精髓展现淋漓尽致。

千万不要讲《三块广告牌》和单纯歌颂那些塑料花般的爱,催泪的美满结局的电影相提并论,不在一个级别,没有可比性。

本片最重要的台词。

该片中,虽然我很喜欢小恶魔,但是和《杀手没有假期》中侏儒雪中之死带来震撼和剧情扭转,这部电影中小恶魔作为配角,就好像只是一个配角,我看不出导演的深意。

 6 ) 今年的小金人,很可能送给这位愤怒的母亲

还有一周就要举行奥斯卡颁奖了。

以前写颁奖季影片比较少,对我来说是一种懒惰。因为时间差的关系,往往在我能看到提名影片之前,便已有大量的相关批评已经发表。再加上近几年奥斯卡的口味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提名影片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少,写作动力严重不足。

并非说这些提名作品质量不如往日。从传统美学来说,这些作品都属于上乘之作。只是独特性越来越低,早已固定为一种冲奥式的高级套路。现在,唯有外语片和纪录片还能时不时给人一些新鲜感。

一、奥斯卡口味

今年是奥斯卡的90大寿,好莱坞又相当不太平。提名名单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整风运动,还有政治经济环境,显得又很乏味陈腐。这个90周年典礼怕是很难出彩了。

奥斯卡关注影片对角色的塑造,对文化的解剖,要求有某种现实主义底色。纵观这几年的提名影片,又彰显出奥斯卡开始青睐新历史主义的趋势。每年都会有一批新历史主义倾向的传记片获得提名,比如《国王的演讲》、《林肯》、《第一夫人》,还有今年的《至暗时刻》。此外,诸如《聚焦》、《为奴十二载》、《逃离德黑兰》,以及今年的《华盛顿邮报》这种非传记片,奥斯卡对其的评判也都有着鲜明的新历史主义特征。

然而,奥斯卡的视角永远更关注美国本土电影。这当然是由于它的奖项性质所决定。这些美国本土电影,又以非好莱坞体系为主,即独立电影或大制片公司下的文艺片。像《鸟人》、《聚焦》、《海边的曼彻斯特》均属此类。(当然,还有政治很正确的平权影片)

《三块广告牌》是这一批次里的佼佼者,非常符合奥斯卡的口味,今年它的赢面也最大。严格来讲,本片对冲奥片的套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颠覆。然而可喜的是,作为英国人的马丁·麦克唐纳,拍了一部原汁原味的美国电影。虽然以前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他国导演对美国电影的精彩诠释,但是马丁这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影片的电影语言极为扎实,各个环节都非常成熟,几乎没有纰漏——虽然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骨子里还是奥斯卡电影最熟悉的味道。但是极其出色的剧本,以及深入灵魂的人物塑造,还是相当令人赏心悦目。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关于愤怒、治安、种族歧视、暴力、南方保守主义等问题。在看电影之前,私以为这又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愤怒控诉,就像《换子疑云》等那样。却没想到,影片并未如此泾渭分明。《三块广告牌》里有两个极具弧光的人物,一个是母亲米尔德丽德,一个是警员狄克森。二人将影片带入古典叙事之外的新境界。

最初看完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这个剧本真的太难了!不仅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写就之后,如何进行影像化处理,也能看出来既复杂又危险。复杂在于,这个故事里几乎没有功能化的主角,以母亲、警长和暴躁警员最为难写,其次是儿子、前夫、侏儒、广告商这些带有一定功能性的配角,再次是医生、老警员、黑人警长、退伍军人、警长妻子等更具衬托意味的角色,写起来也费周折。危险在于,要如何安排他们的出场?如何让他们在故事中做出令人信服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又如何与其他人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又如何作用到影片故事上,产生层次感?只消一有偏差,整个故事的可信度便将崩塌。非不是技巧高超的编剧可以驾驭。

因此,本片是典型的“刀刃剧本”。处理恰当,将会让故事和人物犹如刀锋一般,深深刺入观众心中。处理不妥,则会令尖刀伤及自身,带来灾难性后果。从成片看,《三块广告牌》是基本成功的。它并不完美,并不是每个人物都处理得当了,但主要角色的高光表现,直接将影片推进到另一个高度。

二、米尔德丽德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所诠释的米尔德丽德,身上不仅具备强烈的工人阶级属性,同时也具有最原始的、动物般的母性。时而如疯狂的犀牛,时而似脆弱的麋鹿。整个故事下来,我们发现,她实际上是在用愤怒和暴力,去掩饰自己的脆弱无助。这种愤怒所衍生的暴力,不仅外化于举止,更呈现于言语。

她让自己的内心涂抹战妆,抛弃一切理性与温和。在外人面前永远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拒绝,并极富攻击性。这像极了大自然中失去孩子的雌性动物。米尔德丽德用狰狞的面庞,去消解自身无法找出凶手的困扰。愤怒的背后,总是指向某种无能。米尔德丽德只得将獠牙咬向身边关心她(无论这种关心是否真实)、或者并无恶意的邻居。这些人有神父、警长、甚至自己的儿子。

我们常说一种好的人物塑造,要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揭露心境。本片中的米尔德丽德,是编剧写人的范例。起初,我们只知道她因女儿被奸杀而愤怒。后来,我们知道了她可能忍受着不为人知的家庭暴力。再然后,我们得知女儿之死,与她不肯借车也有莫大关联。她在女儿死前,甚至以诅咒道别:“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强奸!”结果一语中的。

至此,米尔德丽德就鲜活起来了。她成了跳出银幕画框,与我们所处之现实紧密相连的某个身影。影片运用各种对白与闪回,去层层剥开米尔德丽德过往的三个方面,阐释其何以至此——虽然我总觉得闪回用在本片很不高明。无论如何,她的愤怒、脆弱、懊悔、自责、敏感、疲惫,以及如今与人交恶的言行,全都有了立足之地。她纵火警察局的极端行为,也有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再加上麦克多蒙德无懈可击的表演,使这位母亲焦灼的灵魂,自镜头前展露无疑。

三、狄克森

与之对立的,是暴力警员狄克森。起初,他的暴力看似是无差别无缘由的,甚至像极了某种躁狂症患者。他对警长威洛比的忠心服从,令他对工人和广告商出言不逊。直至威洛比自杀后,他甚至把韦尔比扔下了窗户。故事进行到这个时候,多数人都认为狄克森大概是类似于反派的存在。他不断阻挠米尔德丽德的控诉,同时用暴力去骚扰周边的反对者,破坏他们的生活,消灭他们的声音。而从周围人对其种族歧视的评价可以看出,狄克森的黑点还不止针对于米尔德丽德。他就像一个典型的坏警察,没什么破案的本事,却用一身脏兮兮的制服压迫良民,甚至让人怀疑其祖上是不是三K党。

但是影片最大的转折也来自狄克森,这也使得《三块广告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成为影片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其实在这之前,镜头便给出了暗示,比如狄克森桌子上一直放着的案宗。

我们看惯了许多情节方面的转折,以悬疑电影居多。然而对于《三块广告牌》这种典型人物驱动叙事的作品来说,正是复杂深刻的人性与情感,造就了影片后段印象深刻的转折。故事中的人物,受到某种启示,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做出与之前相反的选择,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结果,将个人命运和事件发展,由坏变好,或反之。

狄克森的启示,来自于威洛比的遗书。此刻先不去分析威洛比的自杀和遗书,对故事所造成的罅隙。至少从剧情的结果来看,遗书唤醒了狄克森理智的一面。如此,便驱散了故事伊始便伴随着的刺鼻的火药味,促成了影片后半段截然不同的走向。

狄克森这个人物,实际上比米尔德丽德更难写。稍不留神,就会编排的脸谱化,味同嚼蜡。本质上,狄克森与影片中的多数人一样,是不稳定的,是难以预测的,是极度真实的,并非一种刻板的戏剧形象。米尔德丽德纵然有其多面性,而狄克森的多面性则更立体。他的南方人本性,他所受的教育,家庭,职业经历,影片中都有所指。

与米尔德丽德集中式的抽丝剥茧不同,狄克森的性格和心理塑造更发散,显得较为零碎。他是次要人物,将之戏份打碎,融入到整体剧情中,也是比较常规的一种手法。这就需要观众跟随影片去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狄克森,然后去思考他转变背后的因素。这便与米尔德丽德形成了某种反差的张力。

为了表现狄克森的冲动与暴虐,电影在视听上也进行了风格化的处理。本片绝大多数时间的镜头都隐没于人物和故事中,并没有显见的辨识度。而当得知威洛比去世后,一段四分钟的手持长镜头,一改之前克制的视听风格,配一首《His Master‘s Voice》,去表现怒火中烧的狄克森,化为野兽后的不稳定状态。镜头剧烈摇晃,跟随他步入对面的广告公司,近距离目睹他殴打韦尔比,并将其扔出窗外的一系列暴行。这是狄克森这个角色性格心理背的一次极端展现。

在读过威洛比的遗书后,狄克森这个人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他找回了自己的理智,变得更有人情味,甚至唤醒了自己的破案头脑,想到用DNA去确定凶手。他也达成了与米尔德丽德的和解,甚至一起上路去实施另一段“复仇”。两人之前的怒目相向,顷刻间化作过眼云烟。这位暴躁的警员,便是支撑影片的另一根立柱。

山姆·洛克威尔无与伦比的表现,对表演细节的处理,都很令人折服。

四、威洛比

警长威洛比在影片中断便死了。他的自戕给整个故事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但是私以为,在剧作上,这个角色后期的发展拖了影片后腿。当然,伍迪的演技很棒。

米尔德丽德的三块广告牌,醒目的猩红背景,配上黑体字,给人视觉上一种压迫的警示。三块广告牌直指威洛比警长的不作为。如果观众此时带入到米尔德丽德的立场,便会设想这可能是一个腐败且无能的警长。

实际上,影片将威洛比塑造的非常高大上,给故事带来了不少正能量。他身患绝症,顾家,对下属非常亲切,受到艾宾镇民的爱戴。除了没有破获奸杀案,威洛比在其他方面并无什么过失。起初,镇上的人还对米尔德丽德报以同情,但当三块广告牌竖立起来之后,人们对这位母亲充满了负面情绪。

威洛比揭示了米尔德丽德愤怒后的盲目。他本不应该成为这位母亲控诉的对象。但是米尔德丽德的怒火早已无法熄灭,只能用大字报的方式诘问警长的不作为。威洛比即便私下找她解释,不一定每件案子都能如期破获,也有许多悬案令人头疼。换来的却是米尔德丽德的羞辱。

因此,他的自杀是影片中最大的事件,是前后故事的分水岭。他的死亡也引出了三封遗书。这三封遗书犹如圣经一般,点醒了处于怒火中的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在我看来,这种叙述值得商榷。没有威洛比的死亡和遗书,故事很可能会朝着更阴暗的方向发展。是遗书改变了整体情节的基调。对于影片主旨来说,自杀是不可或缺的。

但由此带来的,则是叙事节奏上的突进。简单来说,威洛比的遗书作用力太大了,他的死所带来的推动效果太过强烈,一下子便冲刷掉了几乎所有的纠结与矛盾,这很难不让我觉得是否有种投机取巧的嫌疑。其显而易见的功能性,令影片后段的故事有些缺乏过渡。

五、艾宾镇

即便威洛比被刻画的太过正面,较为单一。但是影片显然是想透过这个人物,告诉我们愤怒的失衡,以及人性中的光辉一面。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重点在于作者如何述说。

《三块广告牌》将故事设置在一个虚构的小镇中,但是州名却用的密苏里州。我相信这是马丁·麦克唐纳巧思的结果。这种半虚构式的舞台,在营造距离感的同时,又蕴含某种寓言性质。虚构是一种假设,等于在安全屋中创作,规避了许多麻烦。但也别忘了,虚构也是一种泛指,可令所探讨的问题,辐射到更广的范围中去,或者成为某种共有现象的缩影。

艾宾镇是影片的全部场景。这种封闭的场景剔除掉了许多不必要的戏剧元素,从而让观众得以全神贯注于人物与故事。除了米尔德丽德、狄克森与威洛比外。我们还能看到镇上的各色人物。他们或多或少都代表着美国的某个群体。

米尔德丽德的前夫查理,是一名家庭暴力者。美国的家庭暴力现象较为普遍。这种人固然可恨,但也需要我们去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和家庭文化因素。影片并未深入剖析家庭暴力,但还是通过一场戏有力地呈现了其所带来的恶果。查理的家庭暴力行为,不仅让这个家支离破碎,还令米尔德丽德和儿子罗比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情感状态中。

而影片中那名向女主挑衅,并且在酒吧大肆吹嘘自己如何强奸一名女孩的退伍军人,又让人嗅到一丝反战的意味。再结合黑人警长告知狄克森,此人并真凶,因为他在案发时“正在一个到处都是沙的国家服役”,而狄克森却一头雾水。这种滑稽至极的讽刺味道,不言而喻。包括接任威洛比的黑人警长,都有可挖掘之处。

本片聚焦于一个女儿惨遭奸杀的母亲身上,但也别忘了她的蓝领身份。因此,底层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战争所带来的隐隐后患,无法根除的种族歧视,空洞的政治正确,都在影片各处以细节呈现,以闲笔带过。丰富了故事文本,也提供更多的解读角度。

六、自由情感

前面说了,奥斯卡喜欢平权,喜欢政治正确,喜欢新历史主义。但学院派的老头们真正所在意,还是作品对自由情感的表达。

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由情感。

奥斯卡近百年的评奖历史,证明人性二字,是社会大众和学院派评委最好的共同的趣味激发源。《三块广告牌》本质上切中的恰恰是这一点。剥开表面上充满火药味的故事,本片讲的,就是人们从必然情感过渡到自由情感的过程。

毫无疑问,只要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功能健全的人,都会受到情绪化的影响。而作为单一个体的你我自身的生命体验,也都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只要是一个理性的人就必然是一个感性的人。本片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让愤怒扼杀理智的时刻。然而有人也最终找回了自己的理智,没有令整件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虽然代价是威洛比警世般的自杀,而遗书也让他的死颇有殉道意味。

什么是必然情感?米尔德丽德因女儿之死而愤怒,因广告牌被烧而放火警察局;狄克森因看到广告牌而破口大骂,因警长自杀而殴打他人;牙医对米尔德丽德的鄙视;退伍士兵对米尔德丽德的挑衅;罗比对查理动刀……这些必然情感,在本片集中体现在冲动的暴力上。这些情感暗含着人类中利害关系的一面。这里的“利害”概念比较宽泛,不仅是权力与金钱,还有社会法则(法律)和道德伦理。

与之相对的,米尔德丽德看到威洛比吐血而紧张惊慌,主动感谢并回应狄克森;狄克森在大火中抢救案件卷宗,已失去警员身份却为破案而惨遭毒打,被烧伤却未苛责甚至报复女主;韦尔比给受伤的狄克森送饮料……这些都是自由情感。本片用人物和解的方式,将自由情感的可贵和稀缺性展现给了我们。

自由情感的激发,预示着角色将在未来更主动、更清醒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有可能摆脱痛苦和焦虑的困境。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一笑泯恩仇的对视,便是这种情感的最佳注脚。

世俗化的必然情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大行其道,归根结底在于人性的异化。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造成人性异化的原因,除了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和物质因素(金钱崇拜)以外,还有政治、伦理和文化上的。本片深层次的内核,便是在揭示后三者对人性的异化。

美国电影往往弘扬个人主义的抗争。《三块广告牌》则通过始暗终明,先抑后扬的叙事,提醒人们这种抗争可能带来的另一种结果。因为异化后的人性,我们很难判断它的正当性。米尔德丽德确实有理由用各种方式表达愤怒,这体现了她母爱的一面。但她也确实伤害了不少无辜者,这是盲目和冲动的结果。这种盲目,我们很难说没受到异化的影响。狄克森就更别提了。

不过话说回来,影片其实仍然歌颂个人的自由意志与抗争的权利,但同时也提醒着感性威权的危险。所以,当冲动而暴力的必然情感过渡到理智而自由情感后,我们能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上,体会到这种威权散去后的宝贵情感。当然,相对感性威权,还有一种理性霸权。一旦理性上升到霸权,那么理性固有的光辉也将黯然失色。本片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探讨,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当影片在一种升华的情绪中收尾后,导演显然是希望点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那三块招致非议,蕴含极端负面情绪的广告牌依然矗立在那里,却再也没有人关心它们了。但是另一方面,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是以去报复凶手为由踏上和解之旅,这仍然是感性驱使下的行为,也难免伴随着冲动和愤怒。他们会不会杀掉那名退伍军人?影片把答案推给了不同立场的观众。而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再反观自身的生命体验,又将做出何种反思呢?

 短评

#Venice2017# 影后已出。真是教科书一般的好剧本,破了不少套路,人物塑造十分生动。再加上导演控制力很强,不乏幽默感,也有不错的社会观察。对仇恨与愤怒的探讨颇有与当下社会状况的契合点。

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一直觉得马丁·麦克唐纳是继昆汀·塔伦蒂诺之后最有才华的编剧,他的剧本每次都是超高的难度,既有一流的编剧技巧又有严肃的文学性。他总是以黑色和荒诞的东西先爽到你,最后再慢慢的用正能量感动你,让你在残酷的生活里看到一丝人性的暖色。这次的人物塑造很厉害,最佳群像表演也是这个剧本的功劳。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无关对错,他们只是执意的做自己,可我竟然被这两个近乎疯狂小人物深深打动,他们永远都像濒临爆发的火山,在一种不顾旁人的偏执中狂奔。出色的剧本与惊人的表演相得益彰,让电影里的每一角落都充满感染力。

14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我对生活从无迷信,为何对女儿的诅咒却一语成谶?我以为世间应有上帝,奈何却被邪佞玩弄股掌。没人告诉女人在丈夫自尽后的一天该做什么,也没人知道母亲在女儿奸杀后的半生能做什么。在血色晚霞里涂上殷红的广告牌,它早晚会在烈火里被遗弃。幸好在斑驳之前,每个经过它的人都看过上面狰狞的字,正义。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胖牙医十分可疑

18分钟前
  • 克雷蒙
  • 推荐

本届奥斯卡主题——美国妈妈牛逼死了。《伯德小姐》《我花样女王》《大病》《三块广告牌》拜托把这几个妈妈凑在一起吧,光聊天吵架就行,比超级英雄联盟好看一万倍。

22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蹦出一条小鹿这个必须减分了…而且还那么像CG做的…

23分钟前
  • Sgt.Donuts
  • 推荐

太精彩了,实在想不到今年还有什么影片可以挑战。剧情音乐节奏摄影都接近满分,更可贵的是除了女主弗兰西斯的超水准表演之外,剩下所有演员的演出都精彩到可以颁最佳群戏。由于不妥协与不谅解所引发一系列悲剧,但是悲剧中更有合理的人性,戾气重的浪漫诗。从第一幕路过告示牌咬指甲就最佳女主内定了。

26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我的情绪和观点在这100分钟里面不停地翻转和颠覆

27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看之前聽到很多人形容為激進、憤怒、荒誕,但我卻只看到溫柔和哀痛。

29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麦克唐纳真的太会写对白了,女主每次怼人都怼得很精彩(怼完神父全场掌声雷动hhh),而她怼得越畅快,就越有“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孤胆气概;越坚强就越寂寞、越寻找就越绝望,这是属于小人物的日常英雄/反英雄瞬间,是麦又一次用十分擅长的荒谬口吻讲述了一个沉重的、很人性的故事。

34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一晚上居然写了三封信!厉害了Woody叔。环环相扣,宿命轮回,错与对的双刃剑,比《杀手没有假期》更以小见大,提前预定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双男配演技巅峰,群戏也个个出色,剧本无可挑剔,开放式结局令人唏嘘…“-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我不确定。-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3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今年两大最政治不正确电影之一(另一部是《凭空而来》)。愤怒是活下去的动力,怼天怼地才能内心平静,麦克唐纳用冲天戾气和负能量熬出一碗悲喜交加的心灵鸡汤。科恩嫂的表演太炸裂了,枯瘦的身躯下隐藏着滚烫的力量,全片仅有的一次笑容锁定奥提...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3.5 电影咋看很酷,美国乡村天注定,被人欺负了24小时内一定要报仇。剧作也确实比较大胆,很大的梗就这样撂下了也不觉得哪不对。演员也都很好,还很好笑。但警长一封信道出了内核的问题:你们这样主要是因为缺乏善良友爱。这不对吧,如果这些红脖缺的真的是爱,一年前他们怎么会去投川普呢

4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文本是精心算计的高级货,比较欣赏的是在黑色荒诞的分裂之下,底子维持暖色调的统一性,怒诉了分裂、残酷、暴戾的社会现状,却能够在微妙的社会感情上弥合现实状况的分裂,最高明的是这两者还完全没有违和感,这便是美国呀。

44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推荐

三块火一样烧红的广告牌,三个人,三封信。角色的面目都是逐渐清晰起来的,就像警局里前一秒两人还针锋相对,局长意外吐血,米尔德脱口而出一句“baby”,全片就充满那样意外又令人心软的转折。

48分钟前
  • 张天翼
  • 力荐

老套的寻凶复仇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编剧值一颗星;情节似层层剥笋,露出的是七八个清晰、独特、复杂的人物,两个星给予出色的女主演及男配角;将视觉场面、音乐服化等手段与叙事有节奏的、完整地掌控融合起来,应是导演获得的一颗星;结尾高明的情节逆转和开放式,为这部电影赢得了最后一颗星。满分!

5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想到江歌之母。这一生我们会扮演很多角色,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但最执着而有力量的,却只会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

5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会怎么收尾,最后的出镇便是离开这个舞台——这个过度理想化的舞台,不管什么人干了什么事都不会被抓的小镇——如果是美剧的话,他们肯定会由于某种理由在下一集(季)中途被赶回镇里。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这部竟然拍得非常温柔,有点落寞和伤感,看完会被人的善良所打动。虽然确实有些天真,但还是好爱这样的电影,会让你很享受这个故事。当然,导演之前擅长的喜剧部分仍然很到位。几个演员都非常出色,女主和两个男配,写得好,演得更好。挺奥斯卡的片,应该能有斩获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