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有著讓人毛骨悚然的外表,有著令人不敢靠近的姿態,有著可讓人致命的毒液,但這種種特徵都屬於蜘蛛這種生物的生存權利表現。我們發現不了它們溫柔的一面只因在各人心中早就把它們定為惡魔的寵物。其實,蜘蛛是用情專一的動物,就算連惡名遠播的“黑寡婦”也是如此,爲啥這樣說呢?難道把愛人留在這個塵世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它們把公蜘蛛殺掉,這個行爲其實是雙方效應,你情我願,你明我意。而《蜘蛛女之吻》讓我更能用另一種思維方式來揣摩人類另一種的愛。
同志片看得不多,但基本上每看一部都能帶給我其他愛情片不同的感覺。同志片的格調基本上都是哀傷的,可能是因爲這種愛情直到現在都還不能夠完全脫離世俗的眼光,但另一方面,它們正蔓延與各人的心,往往把其他異性愛得不到並且渴望得到的東西張大起來了。《蜘蛛女之吻》這片有三個方面足以讓我把它歸為我心中最佳的同志片列表中。
一, 電影中的電影世界。從一開始,導演就用一個猶太間諜電影來帶領我們去剖開兩個主角的内心,窄小的獄房是路易沙的舞臺,牆角疑難處沉默的瓦倫丁是他唯一的觀衆,從剛開始的逼迫直到最后的難離難捨的表現,路易沙所引帶出來的兩個故事無疑成爲拉近兩人之間感情飛躍的承載物。必須要說的一點是,影片内的那部有著德國古典加表現主義的影片在人物的表達上顯得多麽地凄美。女歌手那種法國浪漫情調加沙啞的聲音讓人猶如進入到二戰時期那種戰火與愛情之間矛盾的心情。爲什麽路易沙會這麽沉醉于這部電影呢?從人的表面上,路易沙非常肯定自己心態就如同一個女人般,他沒有為自己是同性戀者而羞恥,他的内心無時無刻都想享受一段真正的愛情,但他也明知道自己的這種愛一定來自不易,就如同戰爭時期對立兩國的人互相相愛而最終以死相見這樣的背景一樣。他享受着電影中優美的女歌手那種風情万种的姿態,又沉醉于她對待自己愛情的表現。“認同”這詞對於路易沙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當路易沙好像自己正做獨角戲的時候,其實墻邊的瓦倫丁並不是毫無反應,對已他口中的電影故事瓦倫丁不是太在意,他觀察的是路易沙的表情,他感動的是路易沙的體貼與開朗,同時,他又為自己身負的革命責任而暴躁,所以,痛苦時他聆聽着路易沙的故事,開心時他同樣聆聽着他的故事,只是内心正在注視的是路易沙這個優點讓人哭笑不得的男人。最後,用一部蜘蛛女拯救受難男人的故事來為兩人之間曖昧的感情划上一個完美的句號,終于明白電影本身爲何會叫《蜘蛛女之吻》,那滴從蜘蛛女眼力留出來的淚,是這樣的凄美,而姿態又如女歌手般高傲,隱藏在冷酷的外表下是對愛的渴望,路易沙就如同這只蜘蛛女,他願意為自己所愛的男人並且自己的人生來一次破點,這跟《生之慾》的科長有點相似,人生這個話題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哦。
二, 複雜的内心世界。路易沙是個很值得我深思的男人,他因侵犯未成年男孩而入獄,但他在現實中專情于一個直男,並且爲了能夠跟他成爲朋友而用了一年的時間。所以我一直都認爲他不會這麽輕易地去侵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他入獄的原因並不是重點,影片也沒有進一步地考究。在這個黑暗的監獄生活中,路易沙得到的待遇是很不平凡的,到最後也得知,監獄長其實就是想要他去引導瓦倫丁說出反革命組織的地點來一次清除,獎勵就是能夠假釋。面對自由和背叛,人生交叉點。路易沙是可憐的,幸好他有一個愛他的母親,或許,他最後的決定是爲了肯定自己生存的價值和努力讓母親覺得驕傲的表現。儅他的屍體被遺棄在垃圾堆時,除了感到惋惜之外,也暗暗為他喝彩。
三, 他們的愛。我一直都不認爲瓦倫丁願意跟路易沙度過那一晚是爲了同情,我也不認爲瓦倫丁經過這一晚就代表他也是個同性戀者或者雙性戀者。在他們之間的這段感情當中,早已沒有男女之分。他們是真的用心去對待彼此,是用心去觸碰彼此的靈魂。他們的幸福並不是說要永遠在一起的意思,而是真的知道對方幸福就行了。路易沙最後雖然失去了生命,但他的生命在最後這段時期是光亮的,瓦倫丁雖然繼續要受牢獄之苦,甚至有可能就此了結生命,但他的内心已經得到救贖,人到了某個心靈負荷極點時,平靜永遠是最終感覺,人面對死亡時也是如此,恐懼只是那麽一霎那,而領悟才是離開人世的最後反映。不管有多少人說死不瞑目或者死不甘心,但他們並不在意,或者說並沒有時間來告訴世人,其實什麽都明了了。
影片結束與瓦倫丁的夢中,他夢見跟自己心愛的女人開着小船向著太陽的方向前行。這一刻,我也忘不了路易沙開朗的笑容,可愛的動作,還有忘我的表演,他是個比女人更細膩的男人。也忘不了瓦倫丁為自己的信念不懼強權的剛強性格和作風。那一桌牢獄美餐,彼此爽朗的笑聲,這當中沒有任何的目的和猜疑,就算知道路易沙接近瓦倫丁是有目的的,但那一刻,從他們的眼神,早已把這種世俗的厭惡行爲抛擲了。我知道自己太過於囉嗦,只因我還沒覺得囉嗦完,看來並不是可以用字語就能表達的呀。《蜘蛛女之吻》一部改自小説的電影,一個阿根廷導演的轉折片,一部在我人生最傷心的時刻所看的電影。
电影《蜘蛛女之吻》似乎删减了一些小说原著的内容,但是采用了小说原著的主旨以及基本的叙事结构,由此保证了电影的深刻性。电影的主角是两个监狱中的犯人,一个是政治犯瓦伦丁,另一个则是个同性恋犯莫利纳。电影的主要内容同过二人的对话构成。瓦伦丁具有典型的革命者气质。视野宏观,时刻以国家和革命的利益为自己言行的依归,带有强烈的崇高性。他意志坚定,不畏监狱的酷刑和生活的艰苦,甘愿为革命的事业而牺牲自己。他又是充满智谋的,始终保持警觉,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作为同性恋,莫利纳,带有明显的女性气质。心思细腻,感情丰富,胆小,向往爱情,注重家庭的和个人的价值。瓦伦丁象征着革命意识形态,而莫利纳象征着小人物和女性的思维。他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意识之间的对话。这是很有意思的,引人思考。瓦伦丁的话语中充满了宏观成分,他讨论的更多的是国家的未来、专制政府的邪恶、革命事业的斗争。莫利纳则专注于讲述他的爱情,他心仪的对象以及他对母亲的爱。他们站在两个层次上对话。彼此间产生了某种交流障碍。对于莫利纳来说,他似乎对革命并不感兴趣,他觉得自身与革命相距甚远。对于瓦伦丁而言,莫利纳像是个胆小鬼,他对莫利纳说的那一套充满了不屑。可是,为什么不屑呢?因为革命意识形态不允许革命者过多地考虑儿女私情。如果他们过多地考虑儿女私情,那么他们就会被这些事情绑住手脚,就无法全心全意地为革命事业献身。所以,革命意识形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抬高革命的价值,而贬低个人利益的地位。瓦伦丁就是这样的典型。但是,他毕竟也是一个人。拥有属于常人的爱。只不过他用坚强的意志抑制自己的私心罢了。但是,在与多愁善感的莫利纳多次谈话后,瓦伦丁的心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他开始袒露自己对女友的爱,开始释放他个人的情感。在这里,莫利纳所代表的个人意识,对钢铁般的革命意识起到了软化作用。通过,莫利纳,电影探究到了革命者内心柔软的一面。揭示出,革命者不同以往的形象。跳脱以往英雄片对英雄单调的描述,丰富了英雄的形象。
对于莫利纳而言,他明显地缺乏政治立场。他像是个女人。崇拜力量,崇拜英雄般的男人。这可以从他所叙述的故事中知道,他描述了一个法国女人对德国纳粹分子的爱。故事中的女人崇拜纳粹分子的英武,却对纳粹的理论毫无评价。显然,政治立场之类的东西在莫利纳的心目中是无关紧要的。占据他的世界的是浪漫的爱情。这也是他受到瓦伦丁指责最多的地方。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电影最后却也将他塑造英雄似的人物。莫利纳在狱中就对瓦伦丁暗生情愫。出狱后,莫利纳认为自己应该帮助瓦伦丁。他不畏个人安危,与瓦伦丁的同志联络。不料被政府特工跟踪,让瓦伦丁的同志产生误解,将他枪杀。从某种程度上说,莫利纳是一个另类英雄。他不顾个人安危,参与革命行动不是因为追随某种政治意识形态,而是因为他对瓦伦丁的爱。个人的、自私的爱竟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电影显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了小人物。很不落俗套。另一方面,当我们考虑到莫利纳的同性恋身份时,电影无疑表达了对同性恋的尊重,这是一种对同性恋歧视的间接反对。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蜘蛛女之吻》因人思索的角度是独到而深刻的,他像我们揭示了现实中两种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揭示出了新的可能:革命者是可以有个人情感的,而同性恋者也可以成为英雄。
曼努埃尔.普伊格,一位被遗忘的作家,然而,他却是很多电影人以及作家的灵感“缪斯”。王家卫曾说,“到了现在来说,对我拍电影产生最大影响的正是他(曼努埃尔.普伊格)。”严歌苓回忆往昔的时候说,她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蜘蛛女之吻》,后来又补看了原著,又阅读了书写普伊格的传记,因此这本小说,她流了很久的眼泪。
虽然被遗忘,但在南美文学历史上,曼努埃尔.普伊格依然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在谈论海科特.巴班克拍摄的同名电影《蜘蛛女之吻》之前,让我们先来聊聊曼努埃尔.普伊格。因为我觉得,在我们阅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时,除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马里奥.略萨、胡安.鲁尔夫等作家时,曼努埃尔.普伊格也应该出现在书架上。
曼努埃尔.普伊格是南美文学“后爆炸”时期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南美文学的“爆炸”时期,进入七十年代之后,“爆炸”余温暂存。此时,出生于1932年的曼努埃尔.普伊格进入人们的视野。
六十年代中期,曼努埃尔.普伊格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年代末期,他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丽塔.海沃兹的背叛》。时隔两年,1970年,《丽塔.海沃兹的背叛》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图书销售畅销榜。时隔六年,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问世,这部小说奠定了普伊格在文坛的地位,也成为读者了解曼努埃尔.普伊格文学世界的窗口。
《蜘蛛女之吻》的故事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监狱中,政治犯瓦伦丁和同性恋莫利纳共居一间牢房。他们志趣各异,理想各异,人生各异,通过朝夕相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个微妙复杂的情感。他们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愿景,这些故事勾连起当时阿根廷的社会途径和人的心理困境。
从小说到电影,《蜘蛛女之吻》让我感受最深的则是,个体在现实的困境和理想的可能性之间的摇摆。推及到芸芸众生,这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的现实。尽管时代不同,历史不同,遭遇也不同,然而《蜘蛛女之吻》就像一个带着后现代韵味的寓言,揭示着人类无法摆脱的世俗的宿命。
现实的困境:
《蜘蛛女之吻》以七十年代的阿根廷为背景,当时的阿根廷被军政府统治,从1976年至1983年之间,军政府通过发动“肮脏战争”来排除异己,导致上万人“被消失”。这段发生在独裁阴影下的历史,是阿根廷最黑暗的回忆。
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以及同性恋在当时都是异常敏感的话题,曼努埃尔.普伊格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的《蜘蛛女之吻》。作为一部结构精妙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曼努埃尔.普伊格在作品中表现了自己对同性恋人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呈现出了在独裁统治下个体的压抑处境。
1985年,阿根廷导演海科特.巴班克将这部电影搬上银幕。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海科特.巴班克是后“巴西新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从影的三十多年中,海科特.巴班克致力于用影像探讨社会生活、文学以及观念中的重重矛盾和冲突。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曼努埃尔.普伊格和海科特.巴班克有着很多的相似性:
他们都将政治、权力、性以及性别作为电影的核心主题;
他们都以社会环境作为作品的大背景,从而完成自己的思考和控诉;
他们都擅长捕捉历史中的碎片,以个人命运作为落脚点,完成以小见大的叙事结构。
相比较小说,我更喜欢从电影进入《蜘蛛女之吻》,因为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导演海科特.巴班克加重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使得《蜘蛛女之吻》拥有了更深厚的现实性意义。
在《蜘蛛女之吻》中,我们可以三个不同的空间,第一个是人物所处的现实空间,第二个是莫利纳描述的电影(想象)空间,第三个是人物的精神空间。三个不同空间相互交织,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中的空间限制,营造了一个在封闭空间内部拥有无限延展性的心理空间。
在这些不同的空间里,我们看见的是人物面对的现实困境:
现实空间:革命家瓦伦丁被捕入狱,革命理想尚未完成,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战友,另一方面要准备新的计划。同性恋莫利纳一直在寻找爱,然而他的身份却不被世俗接纳,只能苟活在方寸之间。
电影(想象)空间:借由莫利纳之口,导演巧妙地表现出了“独裁”的种种冷酷。也因此肯定了瓦伦丁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讲述这段历史时,莫利纳也将自己代入其中,暗含了当时同性恋受到的迫害和不公的对待。
精神空间:电影中精神空间是对身体以及情感变化的影射,瓦伦丁刚入狱时,深受重伤,在莫利纳的照顾下逐渐恢复。当莫利纳误食了含有药物的食物之后,被瓦伦丁照顾。两者之间身份的变化逐渐导致精神空间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彼此之间找到了相互救赎的方式。
在现实之外,电影中还探讨了理想的可能性,当我们得以了解到瓦伦丁的革命信仰时,我们会被这种崇高的信念打动。当莫利纳奋不顾身的走向瓦伦丁描绘的世界时,他献祭了自己的生命,在死亡中完成了他对爱的坚守。
理想的可能:
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曼努埃尔.普伊格似乎特别清醒,他知道什么样的小说最有魅力,所以,他并没有像笔下的革命者瓦伦丁那样横冲直撞地破坏那些坚硬的东西。而是让小人物走进他构建的情境里,通过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情节和冲突,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最让人绝望的是,曼努埃尔.普伊格尽可能的描绘了理想的可能性,但每个人都无路可逃。
我不想从政治角度来解释理想可能存在的幻灭性,事实上,我并不喜欢“幻灭”这个词。对寻求爱的人来说,幻灭的同义词是绝望。当莫利纳被击毙时,他眼里不再有光,因为他知道,没有完成瓦伦丁交予的任务。莫利纳死后,瓦伦丁再次被审问,只是,这次他无法再被莫利纳照顾,于是,走向了绝望。
《蜘蛛女之吻》是一部关于幻灭和绝望的电影。导演海科特.巴班克在表现这种阴郁时,采用了转化对立关系的方式,让人不停地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
我们可以把两个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看作两种对立的关系,并通过彼此的转换来看人性的复杂:同性恋与异性恋、情感与理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救赎者与被救赎者。两人在封闭的空间中相互交流理解,打破对比关系之间的界限,最后完成了身份上的互换,在死亡和梦境中完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
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转换:电影一开始就将莫利纳定义为狂热的情节剧爱好者,瓦伦丁是狂热的革命家,两者之间的共性为之后的身份互换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中,两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莫利纳爱上了瓦伦丁,而瓦伦丁也从最开始的厌恶变成了最后的接受。
情感与理智之间的转换:莫利纳在讲述电影的过程中,他将自己视为电影中的女主角,一直在寻找可以依靠的肩膀。当他被假释后,他戴上鲜红的丝带,此时,理智取代了情感,他献身于更为崇高的事业,成为瓦伦丁的革命战友。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转换:如果说莫利纳代表的是大众文化,那么,瓦伦丁代表的就是精英文化,在结尾处,莫利纳献身于瓦伦丁的革命事业,而瓦伦丁则走进了莫利纳的电影世界,两者在死亡和昏迷中完成了转换。
救赎者与被救赎者之间的转换:瓦伦丁被莫利纳救赎,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而莫利纳被瓦伦丁救赎,摆脱了情欲的纠缠,走上了光荣的革命之路。遗憾的是,彼此的救赎最终败给了独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在《蜘蛛女之吻》中海科特.巴班克就像一个魔术师,用影中影的叙事手法带领着观众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穿梭。我们无法知晓,这是命运对小人物的玩弄还是导演对角色的玩弄。革命者和同性恋发生关系,同性恋变成革命者,革命者迷失于梦境,同性恋死于政治。生命在荒谬在此呈现,理想的可能成为一出华丽的悲剧。
从小说到电影,《蜘蛛女之吻》呈现出来的并不单单是历史悲剧,导演海科特.巴班克利用自己掌握的视觉符码暗示了人物所处的现实的困境和理想的幻灭,也突出了在压抑环境中个体欲望的压抑和扭曲。个体的困境在电影中表露无遗,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迷宫,他们只能生存于“蛛网”之中,在死亡和梦境里绘制理想国度的地图。
同性恋与革命者的对话,宿命般的爱情与命运,那些华丽的措辞与每一个夜晚都浪漫的要命,而极致的浪漫将带来极致的悲剧。愿每一个人都能不再受到侮辱,谦卑而又有尊严的活着。
看完电影《紫色》,发现同届奥斯卡奖提名最佳影片的刚好有这部计划要看的《蜘蛛女之吻》,于是就顺便观影了。 -2021.07.06 → 08.04 ——1.威廉·赫特凭借片中饰演的同性恋角色Luis Molina获得奥斯卡与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2.据说王家卫拍摄《春光乍泄》有受本片原著小说的影响?3.-瓦伦丁,在我生命中 只爱两个人,我妈妈 还有你。-我会想你的,莫利纳。-至少想我的电影。-是,当我睡觉时,或许会想起你 和你那疯狂的电影。-每当我看见糖果时 会想起你。瓦伦丁,我想让你做一件事,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接个吻。-好的,但是先答应我一件事。-我说了,我帮不了你,很抱歉。-不是,答应我,别再让任何人羞辱你,你会让他们尊敬你的,别再让任何人剥削你,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做。-我答应,谢谢你。
想要抓住男人的心 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Only he knows if he died happy or sad"william hurt的角色也算是个“英雄”了 至少在我眼中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快乐还是悲伤地死去。”“我爱你,希望你不要觉得恶心。”gay爱的只有real man直男,而真正的直男必定爱的是直女,当gay爱的那个男人也爱上了他,那个男人也就不再是直男,gay也就不会再真爱他。所以说gay永远都得不到真爱,只能接近真爱。这是gay的真正悲剧来源,每一个gay都是一位悲情的蜘蛛女,困在自己织缚的网上。这是我在高中就懂得的道理。
哪怕后期重新剪辑和配音折腾了十四个月,还是很难赶上小说的神韵。戏中戏比例太大,蜘蛛女的故事反而蜻蜓点水曼努埃尔 普伊格的原著手法纯熟,各种细节和信息都从对话交待了,剧本思维写作
监狱,同性恋,讲故事
William Hurt really knows how to performing like a crazy but cool homosexual! I also love the way he speaks!
当二十一世纪的适婚男女们尚在待价而沽,为各种硬指标而大伤脑筋时,远在1980年代的这部电影却呈现出了一种抛弃了性别界限和一切世俗气的伤感又美好的爱情。
直男是怎样被掰弯的=。=
看过一部分,很难入戏,都快忘了讲的嘛了。貌似很久之前看《十年》的时候主角高郁提到过这个小说。
奥斯卡和戛纳双料影帝恩……NB
the dream is short ,but the dream is happy. And only he knows if he died happy or sad.
William Hurt...我景仰你.....男人都去搞基吧,把政治還給女人
最讨厌全是闪回的电影,编剧偷懒、导演偷懒,剧情的衔接也省事儿了....
“爱情是一个间谍无法承受的奢侈品” 没多大吸引力的老片,个别段子有亮点,但剧情整体还是慢。
“只有他(她)自己知道,他(她)是快乐还是悲伤地死去。”浪漫得要命, William Hurt太妩媚撩人了,夜晚监狱里就寝的哨声吹响,灯光熄灭,她的电影就开场了。
“我终其一生等待着一个真正的男人。然而真正的男人只想要真正的女人。” 好故事,好剧本,好角色;政治犯和同性恋犯,各自的故事;纳粹电影和牢笼现实的纠缠;从莫利纳讲述的电影结尾的悲剧可预见他自己的命运;热带孤岛上的一个被困于自我囚网的蜘蛛女,遇见一个迷失于荒岛的男人
电影是好电影,可惜在看完这张碟之后,我的苹果硬盘就此挂了。
很好,舒缓有度,小空间与大想象,台词真棒,阿根廷这街景、夜晚、灯光、气氛,总有一种哀感顽艳的颓败之美,适合同志题材,怀疑王家卫是看了这个片子,才将《春光乍泄》外景放在阿根廷的。
革命所追求的「自由」与同性恋者追求的爱情与人生似乎有相同之处,魔幻的意义除了「戏中戏」以及「政治不正确」的隐喻故事,还有两者在现实世界中处于的尴尬而荒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