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暂且这么下定论吧。在这之前的那部《 英厄堡·霍尔姆 》其实和他后期的电影风格相差较多。
这部《仇敌当前》,我非常喜欢,但是我却不认同他的母题。
他的母题应该就是,自我救赎——基督之爱,在人世间,我们都要做一个爱全人类的,好人。
斯约斯特洛姆的基督信仰贯穿我看过的他所有电影目前,《生死恋》《幽灵马车》都如此。
在这几部电影中,无论主人公是有错,还是无错,无论是伤害了别人,还是被别人伤害,最终的结果都是“皈依基督”。坏人自然是自我救赎,完成人格的升华,死了之后肯定能上天堂。好人被害了,也不能复仇,冤冤相报何时了,以爱化解仇恨。
我无法认同这种博爱。但这认不认同和电影语言并无关系。
这部的叙事结构是这样的。
先是,现在时。然后开始倒叙回忆。回忆到中间又开始了,现在时(回到一开始的回忆原点)。然后接着这个现在时,继续发展剧情。然后现在时发展的剧情,到了后面,还会回忆现在时,的剧情。
总之,回忆,包括闪回。是他常规叙事方式。
这样叙事方式现在的电影也用,其实挺经典的。
用光。自然主义用光,不用多说了,都是自然光,屋内漆黑,屋外亮堂,烘托感情的时候用逆光。很美。
环境。自然主义,自然都在大自然。山脉,河流,大海,这些并不是背景,而是角色融入画面。
用自然景观来抒情,隐喻。拍的非常美。
这部的主题还有一个重点可能是,家人。家庭之爱,也是爱的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的拍摄剧情非常细腻,看男主角和孩子的互动,以及对小孩的喜爱。胜过了对妻子的喜爱。而最后是他“觉醒”的也是小孩。这在美国电影中是见不到的。
演员表演很逼真,除了个别剧情比较抓马,基本都还是自然的表演派,比好莱坞还是要高级,情节表现的都太细腻了。感情真的沉淀的丰富。
其实我感觉,北欧和好莱坞都是重视“演员”的。但是表现方式却不一样。
众所周知,北欧的光是自然光,所以不会把演员的脸塑造的那么清晰和柔美。而且人家也不在乎演员“好看不好看”。但是好莱坞相反,他们的光都是打给演员的。全都是亮堂堂的,甚至有点磨皮。所以好莱坞的人物,看起来假,没有灵魂和深层次的情感。但是北欧这种就有。
这也和剧情有关。北欧的电影深挖的就是人物的内心。但是好莱坞主要是以制造戏剧冲突张力为目的。
这部片子拍的山和海,是真的美啊。开头很震撼,那种震撼就是我感觉,那个开头放在如今都感觉是一部牛逼的片子,一个苍老的男人和大海住在一起,相依为命,镜头给到了浪花拍打的海岸,那情,哔的一下,就上来了。
其次要补充的就是镜头移动得少,好像没推移过,只用了部分特写。没啥分镜。在之后的电影会改变一些。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old man on a barren island. 这是易卜生同名长诗的第一句。片名a man there was来源于此。斯约斯特洛姆的镜头里,自然景观早已不仅仅是景观,而是主角,是叙事的动力,甚至就是叙事本身,就像“风”。大海吞没了一切,吞掉了他的妻儿,吞掉了他的青春,甚至吞掉了他的恨。大江东去浪淘尽,最后的原谅也是对他自己余生的救赎。斯约斯特罗姆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就像本杰明克里斯滕森一样,真是才华横溢,片中他开始骗过英军的那一笑,又狡猾又天真。
蒙劳模好友小钢炮翻译之力,看了一部北欧默片,相当有趣。(但是她自己才打了4颗星???)默片有一个奇妙的好处,就是它克扣下了读者的一种官能,从而让读者能够在留白的官能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北大西洋硬核的大海和“失望——希望——绝望”的轮回在四幕戏中不停地循环,直到最后由挪威谢逊在英国张无忌的降生中得到拯救。
0204Restauré 2015 par Svenska Filminstitutet à partir d'une copie nitrate teintée, avec intertitres en allemand, déposée par le BFI. Les intertitres originaux ont été insérés dans le nouveau négatif, dont une copie Desmet a été tirée, utiliisant les couleurs nitrate
实景拍摄,造价不菲,瑞典人真是能烧钱。剧情张力自不待言,冷暖色调渲染气氛,钢琴伴奏克制情绪。史实细节助于理解——男主迫于生计:1809年,英国封锁与法同盟的丹麦(挪威)之海域。男主被俘归来:1814年,拿破仑的第一帝国覆灭。
7。那个年代敢用这种实景,果然是电影刚起步不计成本的年代
无字幕版,仍然十分享受,橙黄与幽蓝的冷暖色调、或激昂磅礴如史诗或回转低沉若心声的配乐、船行于汹涌海涛中的紧张调度(激流湍急暗示主角内心的挣扎),无不透露着超前于时代的电影质感。
非常质朴感人,画面的构图真的很美,大部分海上的镜头前景与后景动态反差非常有视觉效果,结局主人公跟仇人友好的方式结束了,我不太相信这样遭遇过如此不公悲惨的事可以放弃对仇人的报复,即使是面对无辜的孩子时,这样的结局也不算是美好,瑞典的自然光线让画面有画般的美感
我只被结尾突如其来的slut吓到了...
Nordic Cinema.10.08
Svenska Filminstitutet无比清晰的新修复,伯恩斯坦的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从凝稠无尽的天和厚重龟裂的地之间迸发,巨大寒冷的太阳坠入海面,这一刹海枯石烂,万物鸟兽消匿的影子在时空中哀歌齐鸣。在表现技法丰富成熟之前,1910s的瑞典默片将所有内心能量和戏剧张力外化于、借力于洪荒强大的自然;在仅有的一些技法上做得也很得当 - 悬殊的景别、角度及极端的逆光摄影。在转折之前一度以为老人要带着一生的孽怨投奔怒海;但这最终不是一个行施复仇并前后总共殃及四个无辜母女的故事——嗜血的循环必须停止,古老的怒海不能永远是人互相杀戮、徒劳怒吼的葬地,人的心比海更深。
无声版,第一次看连配乐都无的纯默片Orz。过程中频频感觉字幕卡过满,而且与同时期美国默片不一样,此片的字幕卡并非是代替对话的作用;看后发现是易卜生作品改编,想来那些诗般的语言是出自此吧。其实拍得挺不错的,只是我不喜这个故事。善良的人最终一无所有,只拥有善良。
2018263 三星好片 53分钟18fps
瑞典默片黄金时代由此片肇始。精巧利落的剪辑和调度,真实紧张的实景高难度拍摄,维克多绝妙的表演,另外,片源的配乐简直碉堡了!
http://filetram.com/arsenevich-victor-sj%C3%B6str%C3%B6m-terje-vigen-1917
4.5 drawing upon Scandinavian landscapes and literature with dignity and intelligence.
2022-02-14易卜生按图索骥。没看过剧本,但就当时的设备来看,能在海面上拍摄绝对驰重金打造了,只可惜了没有配乐,少了点电影魅力。
电影史107:北欧电影黄金时代的开篇之作,也是瑞典电影特色的集大成者:朴实的真切感和强烈的现实主义题材,命运的捉弄、苦难与无奈,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细腻体察,写意的风景语言......最难得的是,即便命运无情,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但电影里却始终散发着人性幽光,照耀这一片黑暗。北欧人作为维京海盗的后裔,竟然有着出奇细腻的情感和克制有分寸的表现方式,真的让人惊艳,不可思议。
瑞典电影的起点有多高!李安好像说过,电影最怕三个事儿,孩子、动物、大海。瑞典电影人一开始就选择汹涌澎湃的大海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史。本片情节也比较曲折,也有表情,有打斗,画面构图还挺讲究的。
海像是有意识的,像是心情脱离人而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海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我们的任何感情都容易投射到海浪的运动中去。我看的版本的配乐实在太好了,声音的运动完全和影像的运动相映,尤其是那种震动的特质。而且闪回片段是无声的这一点也很妙,在默片里居然用声音把意识处理成了非现实的感觉,不过这是不是说明这就不是默片的处理(主要不清楚配乐是什么时候的)。片中有很多刻意不让观众看到主角的脸的处理,那种暧昧不清和漠然让情感更深邃。主角回家的那一段表演设计得非常好,不是用绝望来表现绝望,而是用环境的平常和淡漠来实现绝望。这部可以说是目前看的10s中最喜欢的一部。
56分钟版。声轨很奇怪,明显不是当年的版本,有很现代的声音设计思维,于是8分钟后静音直至看完,片尾修复信息说到这是2007年录制的声轨。每个画面都让人惊艳,令人惊叹、心旷神怡的大量外景,深景深,独特的空间运用,动作方向多变,充满自由的创作气息,不过不少取景的舞台味扣了分。受不了其一是像诗句式的字幕卡,除了49分钟处两句和52分钟处一句,都不是台词,都是全知叙事者视点,翻译成英文的字幕都看得头疼,很多生词,一刷也没心思查字典了,靠蒙;受不了其二是比后来的《幽灵马车》舞台化严重得多的表演。啃着焦糖葵瓜子看的,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