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还是很早看过,最近因为疫情推迟开学,便开始和老婆闺女在家看电影,有幸又翻出来看,愿以为女孩子会不爱看,没想到她看的激动到不行。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能超越年龄,还能超越性别。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再让孩子们读大部头的世界名著已经有些不合适宜了。
占时间精力不说,关键是很难读,孩子们大多读的昏昏欲睡。
我不想硬逼着她啃。而且硬啃也没有什么效果。
我便让她读精简版的,让她能了解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然后再看一些书评即可。
毕竟我们生活的不是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了。我们现在的纸质媒体已经形将灭亡了。
人类社会的文化载体将越来越依靠图形和影像了。文字的艺术性审美,恐怕会越来越难以有人热爱体会揣摩了。说实话,我认为文字的美是在那个人类文化表达手段贫乏阶段的产物,未来将走向消亡。
我们现代社会已经积累了海量的影视作品,完全可以让他们从这些里面积取营养。
所以,我愿意用影视来培养孩子的审美爱好和价值观。
飞越巅峰是部励志电影,充满阳刚气,又充满父子男人之间的温情,在这个小鲜肉横溢的年代太需要进入我们年轻人的欣赏视野了。
我很高兴,闺女会爱看。
我无意刻意影响她未来的伴侣取向,只是希望她能有一个积极的拼搏的勇气、毅力和志气。
我不敢断言所有中国孩子会未富先奢,但确实有很多孩子正走在这个路上,这对还需要拼搏奋斗的中国来说也许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没文化的货车司机父亲--豪克,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儿子--麦克。十年分离造成的心灵鸿沟能否跨越?两颗几无交集的心能否贴近?《飞跃颠峰》---一部关于父子修好的饱含温情的影片。
十年前,豪克抛弃妻儿四处流浪,十年沧桑,他意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回来了。妻子生病住院,委托他与麦克会面。当他开着大货车出现在麦克面前时,基于外公对父亲的妖魔化描述,他十分冷淡,满怀敌意。豪克深感歉疚,决心修复情感裂痕。妻子病情加重,豪克和外公展开麦克抚养权争夺战。在和麦克相处中,他训练麦克的臂力,让他体验开货车,让他晨练,让他和酒馆伙计比赛,两人感情好转。
为凑打官司的钱,豪克参加了扳手腕大赛。决赛中,面对五连冠的对手和观众对自己的消极态度,他信心不足,但是麦克逃离外公监控,出现了,叫他“爸爸”,为他加油,喊出他曾告诉自己的话:“没有人能靠得住,只要相信自己,一切都可以做得到”。豪克倍受鼓舞,赢了,父子相拥。
豪克慈爱、坚毅、自信,对麦克尊重鼓励,最终感动了他,得到接受与爱;麦克聪明善良、勇敢乖巧,虽十年不曾与父亲相处,接受的是贵族教育,并长期被外公灌输污蔑父亲的话,却能真诚与父亲相处,渐渐接受他、爱他。他们那样真诚、真实,他们的故事饱含温情。
父子亲情本是一个俗滥的题材,豪门与寒门的冲突也司空见惯,比赛遇挫然后化险为夷更是平淡无奇,这部电影似乎无可指摘,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温情。将父子修好的故事娓娓道来,情节平淡有味,父子对话幽默日常,演员表演真诚自然,配乐欢快适宜,一切恰到好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
我们不是豪门贵族的子弟,没有有权有势的外公,尽管父亲也许不是货车司机、不像豪克这样慈爱幽默,我们也许不曾离开父亲10年之久、不曾开货车旅行、不曾参与扳手腕比赛,但是从豪克身上,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麦克则唤醒我们童年的记忆。观看时,不知不觉回忆起我们与父亲的故事,我们之间也有过不屑、误解、摩擦、埋怨,也有过并肩作战、荣辱与共,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汗水泪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我们过着平淡的生活,于是天生的好奇心驱使我们追求刺激新奇,却对温情熟视无睹,“白水最长情”却最被忽视厌弃。
曾几何时我们为爸爸买的小人书感动,为妈妈送的童话书感动,为简单的动画片感动,为简易的玩具游戏感动,现在却沉浸在科幻片的惊奇、恐怖片惊悚、动作片的惊险、偶像剧的浪漫、宫斗剧的勾心斗角等中,只追求感官刺激,暴露出我们灵魂的空虚和心灵的荒芜。
《飞跃颠峰》演绎小人物平凡的生活。平淡的经历,却流露出脉脉温情。
久违了,温情。
看到最后就是扳手腕大赛!oh,我都要晕倒了,扳、手、腕、大赛!!!!非常励志。我脑海里想起了曾在kaixin网看过的一段视频,就是某人扳手腕的时候,小臂断了。。。。
看完片子的结论是:史泰龙其实和曾哥长的不是很像。
有年头没写影评了,当爹快八年,忽然想起这睽违二三十年的老电影。记忆很诡异:不记得电影名字,甚至不记得主演,只记得少时看过,是关于掰手腕的,又似乎不仅只关于掰手腕。于是,点开手机查了几分钟……噢,原来叫《飞跃巅峰》;又花了几分钟找链接,下载,观看。事毕发现,果然,模糊的记忆有其独到的精确。这是一部关于“掰手腕”的电影,但确实不止“掰手腕”,而是——经典。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所谓“活成自己最讨厌的人”之流行,不过是经事者对未更事者善意而无奈的调侃。都是自己,不过是站在人生时间线的不同位置,一回首,恍惚已是别人。林肯霍克,一个年少冲动,因岳父作梗,于婚后抛妻弃子。自我放逐后,成为大车司机,痴迷掰手腕赌钱。妻子病危后,坚持让他接贵族小学毕业的儿子麦克回家。麦克对林肯满心怨怼,林肯靠容忍和长途疲劳磨去麦克的爆发,又见缝插针的讨好及影响麦克:激麦克开大车,逼麦克与大个少年混混掰手腕赌钱,驾驶室过夜后一同晨练……父子关系逐渐融洽,可赶到医院得悉母亲已死,麦克尚未抚平的怨怼再次爆发,抛下林肯,奔回了外公的家。同样是父亲的我看到这觉得,算了吧,老兄,十年的父位缺失,岂是跑几天长途就能弥补的。可林肯不觉得,
很久前看过的,都忘记了
没有人能够永远帮你,要做到最好的自己
儿时的记忆……记得那个特殊的扳手腕的动作。
这种父子情深的电影有很多,模仿这个故事的套路的还有铁甲钢拳以及一些国产电影电视剧。这片子比我年纪还大(引进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大些了),饱含着我父辈们的一些青春记忆。温情和热血并济,可能也和有人总炒冷饭有点关系,现在看着也不觉得难看。
卡车很帅,史泰龙开着的时候总觉得他会“吱吱吱吱…汽车人!出击!”
难怪入选了十大励志电影。人一定要靠自己,就输了,也要有胜者的姿态。
看到身為一個父親,為兒子而戰、為親情而戰,我在象徵男人力與美的腕力中看到其中的鐵漢柔情...
事实证明史泰龙早年的演技还是很好的,监狱与儿子告别一段很让人动容。
史泰龙能演戏,施瓦辛格就不一定了
故事类型数次切换,终要over the top. A predictably excellent family movie!史泰龙电影真的很少让我失望。
扳手腕这个运动有点缺乏观赏性啊,不过去打拳击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怎么样。。父子亲情修复类电影太多了,不算特别好,但也过得去。
励志格斗类电影的男主角模式大多都是赢完奖金喜当爹!
很小的时候看的。实在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IMDB的评分那么低······
感觉钢甲铁拳和激战里都有很多这个片子中的元素。史泰龙这不只是年轻了简直可以说是青涩,但肌肉线条还是那么漂亮。前面和儿子的戏码也很温情,不过终归是有些俗套。掰手腕这个东西也没有真正打架给人那么强的视觉冲击力,尽管也很精彩,但片子的感觉还是有些撑不起来。最后那段戏史泰龙表情大赞~!
终于想起了那根粗胳膊
看完电影 感动之余 我还和老爸掰了下腕子
小学时候看的了, 印象中父子情深,很感人, 隐隐约约史泰龙扳手劲鼻血都流出来了.
龙哥写给儿子的信肯定很肉麻
这片子的边角倒更有意思,孩子妈临死前把男人找回来托付儿子,身份落差导致两人不能在一起,但她知道他能做好,这是了解和爱;富有外公眼看掰手腕的卡车司机抢走女儿,10年后又抢走外孙,这个心痛真……痛。片尾的掰手腕大赛呈现的热闹,那些龙套选手都很投入(还像模像样的安排了采访环节),观众席的众路人也没出戏。反倒是主线比较弱,很明显史泰龙将和儿子修复感情,小演员的演技也不行,整体太外露太浮于表面,听闻生父曾寄来无数信以后这男孩从车上逃跑还横穿车流,这无厘头的反应和他小大人的风格完全不搭啊
迎着朝阳,携着强大的小宇宙,父子俩人驾车向意味着未来的洛杉矾奔去…… 整张OST原声谱写着力量与情感,融合演绎出了美国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