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之际,这剧应景,就谈点观后感。有剧透,往下看请慎重。 剧情讲的是两代波兰年轻人为国家民族命运的奋斗。1983年的波兰时刻受到苏联的威胁和控住,体制内以一群年轻人为首的改革派在美帝的暗中支持下,通过一场大爆炸解决了保守派,夺取了领导权。之后二十年,政治上继续实行集权,奴役人民的思想; 但经济上改革开放,加强与美帝的经济往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军事上发展核武,对抗苏联,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同时又拉拢伊朗,牵制美国。
2003年,另一群年轻人以暗杀实施报仇,并试图通过传播真想启蒙人民,瓦解谎言以及建立在谎言之上的集权政府。1983年的革命派成了2003年的被革命对象,但无论是1983还是2003年的年轻人,他们都有信仰,理想,主见,和行动,他们都认为自己干着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情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回到现实,我们的年轻人呢,百年五四之际,有五四青年蔡徐坤,带货大王李佳琪,国际友人吴亦凡,好一个欢乐,美好,祥和的节日
希望它永远不会被禁。
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表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表姐第一次。
第一次看完片子,觉得自己太肤浅,太没文化。
这部片子,你得再配本书,才能彻底看懂。
什么书?
乔治奥威尔的《1984》。
因为它俩都讲了一个主题。
一个今天极其罕见,一不小心却又会卷土重来的主题——
极权。
极权到底有多可怕?你我都未曾经历过。
但好在,还有这个寓言让我们保持了警惕。
1983
这是网飞出品的一部波兰剧。
和他家一贯的大尺度、玩黄暴不同,这部剧竟然异常地...
严肃。
严肃到看完后,脊梁骨冒汗,又不寒而栗。
在豆瓣,一开局就是8.9。
评论区一群人嗷嗷嚷着“神剧”预定。
它神在哪?
看故事之前,想先介绍一下这位“神奇”的导演。
阿格涅丝卡·霍兰。
名字不是那种来来往往地常见,这样,表姐介绍几部她参与执导的作品吧,
《纸牌屋》、《火线》、《谋杀》,还有更早的,《心之全蚀》...
厉害吧!
除此之外,她还有另一个身份:
一名曾经被捕入狱,受尽折磨的“政治犯”。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波兰,有戒严令、有秘密警察,还有清查和镇压。
了解过背景,我们就可以换句话形容她:
一个极权时期的受害者。
所以这部片子就有意思了。
它不仅仅是一个好导演在讲一个好故事,
它更像是一个沉默了几十年的人,突然撕开衣服,给每个人看这满身的鞭痕和伤疤。
一次歇斯底里的发声,一个没了热度的曝光。
刚开头,表姐说这是一个寓言。
因为整个故事,都是以波兰为背景架空的历史。
但其实比“寓言”更合适的,还有一个词:“警世通言”。
警醒着所有人,所谓历史,不过是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导演,“神”。
故事,更“神”。
又是一部多线叙事。
只不过这次不是缠在一起的毛线团,而是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如果让表姐来解析这张网,按照它的纹理,肉眼可见的三层。
这三层,也是极权之下的,国,家,和个人。
层层嵌套,互相包裹。
最先坏掉的,是那个小小的核,人。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阿纳托尔亚努的探长。(以下简称努哥)
努哥是整部剧里,第一个牺牲在极权之下的人。
因为他犯了禁忌,碰了他这点儿地位的人不该碰的事。
这就叫“多管闲事”。
而下场就是,本来在警界一骑绝尘的努哥,被一撸到底,
从重案组调去了城郊派出所。
你看,权力之下,人就不是人了。
是刍狗,是蝼蚁,是一个变动的职位。
这个职位是升是降,不看你的能力行不行,而看你的政治觉悟行不行。
不然就是那句荒唐言: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努哥,就是那个不行的男人。
虽然努哥在仕途不行了,但手里的权力还是比平民多。
而他的权力主要体现在,查禁书。
这招古已有之。
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清文字狱,德国法西斯大举烧书。
禁书,其实是在禁言。
更近一步,禁的是你的思想。
就在努哥收缴的这些禁书里,有一本就是表姐前面提到的《1984》。
在这本书里,最著名的罪责,就是“思想罪”。
Thought crime does not entail death; thought crimeisdeath.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
犯了思想罪,必死无疑。
果然,出人命了。
一次搜缴禁书行动里,一个叫卢卡的违禁书印刷者上吊了。
所有人都以为这厮纯粹吓坏了畏罪自杀,
只有努哥,靠着在重案组敏锐的嗅觉,从卢卡这只小虾米身上,顺藤摸瓜,
搂着一条大鱼!
轻骑兵组织。
这个组织,平时净干些不是人的事。
比如混上直升机,把安全部部长和随从一窝端啦。
比如晚上开车偷摸撞死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啦。
比如在酒会扔炸弹,炸死波兰民族企业的创始人啦。
瞎捷豹编?
恐怖分子哪那么容易混上直升机?富商安保这么差?
这正是吊诡的地方。
所有残杀行动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是因为,
那些被杀的重要人物,都是轻骑兵成员的爸妈。
不是血缘至亲,而是抚养他们成人的养父母。
禽兽?猪狗不如?
表姐在剥洋葱一样慢慢剥开他们的故事,才发现那个“芯”,是很悲凉的。
他们就是极权之下,“家”的那条线。
又或者说,是极权之下,没了家的一群孩子。
这条线,经过了20年的时间跨度。
1983年,波兰几个重要城市发生大爆炸,死伤无数。
轻骑兵组织,就是那场大爆炸中,侥幸活下来的遗孤。
这群孤儿,被当时的政要和地位显赫的人收养,接受良好的教育,取得很高的学历,
20年后,因为一个真相,变成了冷血杀手。
这个真相是什么,表姐先不在这里剧透。
只交代身份吧。
轻骑兵组织的成员,亲生父母都是极权统治的反对派。
而养父母,正是拥护群体和从中获利的一方。
一群人清算、镇压、屠杀。
另一群人悄无声息的“消失”。
像不像一场围猎?
猎手们带上猎犬,举起猎枪。
成年猎物一网打尽。
幼年猎物带回去,收养、驯服、教化,去其野性。
不只从思想上,还要从血缘上,从里到外,“清洗”干净。
对外,还要进行爱的宣传。
一面弑其父母,一面在镜头前作秀。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的“吉祥物”,一个叫卢卡的男孩。
从小他就被树立成宣传的典型——一个手拿百合花,趴在爆炸中身亡的父母棺前的小男孩。
此后政府资助他上了名牌大学,把到财政部长女儿,毕业进了政府部门。
你以为这些都是免费的吗?
每一年大爆炸纪念日,他都被有关部门拉出来,供媒体参观。
潜台词大概是:
“看啊!我们政府把他养的多好!
什么叫仁政!这就是仁政!
什么叫良心!这就是良心!”
真相又是什么?
他的父亲根本不是在大爆炸中去世的。
而是作为反对派,被关在集中营里折磨了十几年,最后残害致死。
那口他趴着的棺材,根本就是一具空棺。
可20年后,真相还重要吗?
表姐觉得,比这个政府隐瞒了真相更可怕的,
是有一天大家就算知道了,也漠不关心。
如果国民集体失声、集体失智、集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那疯狂的年代,真的不会决堤重来吗?
就像剧里一直隐藏的那条线。
20年前,波兰面临着马上被苏联吃掉的危险,在军事上对苏联唯唯诺诺。
20年后,波兰经济复苏,人民生活稳定,却又在经济上仰美国鼻息。
20年前,为了摆脱苏联,研制出了核武器。
20年后,又把核技术贩卖给巴基斯坦,在中东地区对抗美国——
同样是战火硝烟、妻离子散的悲剧。
短短几十年,不过是换个地方重演。
写到这里,想起《1984》里极权之下的那几句话: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
可是,用牺牲无辜的人换来的和平,真的是和平吗?
靠一种集体意识和威权主义来蛊惑人们站队、认领组织,是自由还是伪自由?
拒绝思辨、拒绝质疑,愚昧和盲从,与其说力量,不如称为蛮力。
这样的剧拍出来的效果和反响是深刻的。
在Netflix能看到这片子,让人肃然起敬。
文/表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很可能是One-off,大部分国外媒体和网友都对拍第二季比较悲观,毕竟届时预算,演员档期都是难题。昨晚复盘了一遍剧情,数下来至少还有6条主线不光没有收尾,甚至都没像样展开:1. 母子重逢引出的Lis部长与美国当局的关系;2. 悬而未决的北狮计划与潜在的中东乃至全球核危机;3. 埃菲生死不明,同样不明的还有轻骑兵的幕后老板,轻骑兵和SB等利益集团的纠葛;4. 蜜汁逆袭的Anatol和自卫队接下来何去何从;5. 越南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6. 俄罗斯情报机构的动向。由于第一季盘子铺得太大,现在可能成为新主角的潜在人选也成几何倍增长。凡此种种,观众不免越看越恼火,往往是一个阴谋还没完全揭露,就带出另一个覆盖了这个阴谋的更大阴谋。
即便面对如此庞大繁复的世界观,编导团队仍然是放着A点到B点的直线不走,执意绕道C,D,E,许多最后被证明并无所指的分叉也都做得煞有其事,比如塔蒂湖畔的修车工一家,比如疯疯癫癫的别墅看门老太,比如话里有话的档案管理员,比如SB对自卫队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为了塑造一种近似神圣的,后世界末日的“华沙感”,保此类电影底线的叙事强度被削弱了不少,以至于1983全剧看下来我都想不起什么真正的悬疑,惊悚时刻。替代它们的是,无处不在的混合了政治与人性的人际张力,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张力贬低为是不肯好好讲故事之后的故作神秘,因为从第六集之后明显看得到但凡编导觉得时机成熟,她们还是能把一些事情解释清楚的。
如果我们把一般的悬疑片看作是无数个小的紧张事态拼凑而成的一个大的紧张事态,那么1983选择了与之截然不同的playbook:在大阴谋吞并小阴谋的同时,个体的绝望,狂怒或者迷惘彼此碰撞交织,最后汇入了一个不断膨胀到无垠的历史悲剧的黑色海洋:波兰。正因为如此,Kajetan出场次数寥寥的外婆被证明是头号灾星,正是她保护儿孙的伟大母性酿成了母子分离的人伦惨剧;而从被突袭的轻骑兵地堡捡了条命的Kajetan似乎也很难在日后逃过他父亲Victor被当作叛徒的宿命;最大的讽刺是,越接近剧终,Lis部长和他的团伙就越接近被洗白。貌似除了Anatol之外的所有人物都跟她们被诅咒的命运过不去,堂吉诃德式的轻骑兵们象征了这个多灾多难国家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这些人就是对殉难的浪漫化,也是更多苦难的源头;而Kajetan中产阶级青年陷入自我身份构建困局时候的“真相”探索,除了证明书生们口中的真相基本就是想象,也暗示了编导对于在技术专制中”丢失了灵魂的“岁月静好青年的蔑视。然而,”举百合花男孩“Kajetan的幼稚,文弱依旧能唤醒Anatol死寂心灵中的某种力量。波兰,和所有波兰的儿女一样,不一定下一秒就会灭亡,但一定会被强迫着改变。
我很切望看到能发展下去的一条剧情是策划政变的将军和那名美国以色列双重间谍的对手戏,当比女人更多愁善感的男人面对比男人更纹丝不动的女人的挑战,比性,核爆,性与核爆相加都更加危险更加壮观的某种东西在酝酿。是征服还是救赎?另外,本剧中的越南社区的设计褒贬不一,不能单纯把它们理解是剧情催化器,但是”叔叔“这个人物绝对是全片最莫名其妙的角色,没有之一。当然,现实里波兰的确有欧洲第三大的越南人侨民区,越南人也是唯一在今天极度民族主义的波兰受到欢迎的非基督徒移民群体。在东西方经历战争最多的两个国家看似浪漫实则古怪的联姻中,居然是身材娇小,轻声轻气的越南人支配着高大威猛的波兰人,很难让人不相信本剧中的越南其实是某北方大国的影射。
扮演Kajetan的演员Maciej Musiał不仅是波兰当红星二代,而且也是本片的制片人之一,这也解释了Kajetan为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1983中波兰地上地下两位女神的投怀送抱,这算是来自那个晦暗世界的小小笑料。
鉴于豆瓣下面的评论往往是剧情梗概,所以这里也不费力介绍剧情了,这篇评论应该是很少或基本没有剧透的,只是谈一些编剧的叙事手法。
故事设定在一个带集权色彩假想中的波兰社会,但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空想,而是基于现实的联想与映射,个人觉得这其中最出色的部分不在故事情节或叙事手法,而是对整个故事所处环境与历史背景的构建与描摹。因为故事发生在假想的世界或者环境里,其内在故事逻辑与人物行为又都必须要受这一特定背景制约,观众在看剧之前并没有基于现实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以为凭籍,这就需要导演或编剧一边给大家讲故事、一边介绍背景和历史,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补充其背后的世界观。这无疑是增大了叙事难度与给观众的挑战。8集的剧本身牵扯事件众多,线索纷乱,人物庞杂,时间线前后跳跃。所以我们这些观众在观看时就要小心收集记忆被断断续续扔出来的一块块情节拼图,等到最后再拼合在一起,而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拼接工作其实还是双重的,正如前面所说,不仅几个故事情节需要一点点拼合完整,故事背景也要逐渐补充和拼贴,如此你才能真正理解剧中人物的行事逻辑和行为,直白点说就是如果不知道故事背景的话,你也弄不懂他们在做什么,更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感觉看不懂、费神费脑、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但以上这些都不能否认这部剧的深度和价值,因为当你克服了上述种种困难,终于能够将情节和背景这两幅拼图成功拼接好并将它们放在一起细细观察时,才到了最最精彩的时刻,你会发现两者的契合度已经十分完美,背景可以完美承托故事情节、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也被成功映射给了剧中人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所以最终这两个拼图在完成以后又是合二为一的,观众发现自己其实本来还是在拼一张完整的图,只不过同时完成了整体中前后两个不同的部分而已。叙事中如果提前扔出一个简单易懂的世界观,再推进故事情节的套路不难,难就难在同时反映和完善两者并在最后可以统合如一,不出问题。
当然我们作为观众,这样的整合也并非没有捷径或基础可循,因为剧集不是发生在完全架空的时空之间,而是以现实为背景的再创作,算是有章可循吧。编剧在一开始就很贴心的给探长安排了查禁书的工作并在第一集开头提到奥威尔的《1984》,其实已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索引,如果你对集权统治的理论方法和历史比较熟悉,自然也能够很快进入状态,跟着剧情玩情节拼图的游戏恐怕毫无困难。当然,对于厉害国的观众老爷们来说,要看这部剧你甚至不需要知道《1984》或掌握什么理论知识,走到哪里都要查的身份证,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和手机定位,自己永远看不到也查不着的神秘档案,凡此种种都会让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你我感叹,还真是“理想”照进了现实。
本文分成三部分
1、按照时间和分集整理剧情。
2、分析本剧的核心秘密——83年阴谋的前前后后。(但因为我现在还没想明白,等整理完了时间线和分集剧情再写这部分)
3、出场人物简介。因为集数少,出场人物又有点多,我看着看着有点脸盲和迷糊,做一个有头像的简介给同样脸盲的朋友们。
写在前面。
可能是因为题材和拍摄国都比较冷门,这部剧的简体和繁体官方字幕实际上都有些问题,有些翻译会给观众理解剧情造成一些麻烦。
这里为了避免混乱,还是以英文版和波兰文版为基准,参考了我能看懂的日语字幕,结合我查到的一些相关资料,来进行补充和更正。
这里先举三个小例子:
比如亚努的职位,中文简体为检查员,繁体为督察,日语为警部(即中文的警督),英语为Inspetor(巡官,警察局的监督官员)。苏波夏尔基是初级检查员,繁体为助理督察,英语是Junior Inspector,日语不知为何没有翻译这个词,给略过去了,许多职位也没有翻译。
其实说起这个问题,其源头来自于简繁体译者没有正确地理解Milicja Obywatelska(MO)在中文语境下应该如何翻译。
为了解决这个让人非常混乱的翻译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维基百科:
Milicja Obywatelska ( Citizens' Militia), commonly abbreviated to MO, was the national police organization of the Polish People's Republic
Milicja Obywatelska,缩写为MO,或以Milicja代称,在剧中经常出现这两种写法,这个在简繁体里被翻译成“自卫队”和“民兵的组织,”实际上是波兰国民警卫。它在44年在苏联支持下的波兰国民议会授意下成立,用以取代战前的波兰警察Policja,在名称上去资产阶级化,强调此种武装力量来自于普通国民。后来,在波兰脱离苏联阵营后又从Milicja改回了Policja。
而简繁体翻译者把亚努的工作单位,照本宣科地类比词形相似的英文单词Militia翻译成了民兵或者自卫队,这个译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中文语境里大家最熟悉的自卫队,是日本自卫队,而日本自卫队和日本警察是两个组织,前者是代替正规军队(目前的日本宪法第九条不承认军队)的国防军事组织,后者是武装治安维持组织,是不同的。在本剧中将MO翻译成自卫队或者民兵,确是可以体现词源Milicja的本义,但在中文语境下容易让人引起误会,让人误以为亚努其实在民兵部队工作,容易让观众对MO的职能定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这部剧里的MO实际上很特殊,它在名称上保留了苏联时期的MO,但在比如徽章和警衔上又使用了现在Policja的款式,突出一种架空历史的混合感。
按照这个原则,亚努的职位翻译成督察或者探长是比较合适的。
再比如ZOMO的简体和繁体,都翻成了“罗摩组织”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Zmotoryzowane Odwody Milicji Obywatelskie "ZOMO" (Motorized Reserves of the Citizens' Militia)
ZOMO实际上是波兰城市警察机动预备队的缩写,是波兰的准军事防暴警察部队,日语字幕的“机动队”是正确的翻译,中文应该翻译成防暴警察部队。罗摩组织在第一印象会给人印度教的感觉,这样随意地直接音译是很不负责的。
//en.wikipedia.org/wiki/Milicja_Obywatelska
//en.wikipedia.org/wiki/Policja
第一部分:时间线
03年之前的剧情按时间顺序整理,03年(剧中的现在)的剧情按分集整理。
74年6月28日
捷克-沃斯德齐兹七号矿井事故。
82年10月
瓦迪亚斯和佐菲亚在塔蒂湖畔别墅举行婚礼并召开秘密会议,与会者有贾斯蒂娜、特洛扬、莫泽莱夫斯基、兹韦托比、乌尔夫斯基、托尔泽卡和阿达穆斯等人。
82年11月
卡耶坦的父亲维克托参加抗议活动,在回家的路上与防暴警察生冲突。奥菲利亚在卡耶坦家和他一起画画,卡耶坦给自己画的龙命名为埃菲Effy。
82年12月
反对派夜间在书店集会,被防暴警察突袭。维克托在内的集会者被逮捕并关押在默克多夫。
受丈夫被捕一事影响,药房拒绝继续给玛雅提供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玛雅的母亲玛利亚患有白血病)
埃菲的母亲建议走投无路的玛雅前往教堂寻求神父的帮助。
83年1月
苏联国安会在塔特拉山脉探测到一次微震,位于捷克斯洛伐克附近,推测出某国家正在进行地下核试验。国安会着手进行调查,却突然被叫停。
玛雅前往教堂,得到了来自爱尔兰的丹尼尔神父的帮助。她了解到,教堂的马蒂巴神父运作着一个以神父们的跨国活动为基础的地下药品网络。
丹尼尔神父为玛雅带来了玛利亚所需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但也请求玛雅利用其在体委会的工作之便,为来自外国的神父们打掩护。
玛雅与丹尼尔神父口中的“爱尔兰商人”见面,“商人”说服了玛雅替神父们打掩护,让神父们以运动员的神父潜入波兰。
83年2月
维克托被释放。与妻儿团聚的他,心态已经发生转变。他选择了与当局合作。
玛雅答应“商人”,帮忙安排神父们进入波兰。
83年2月27日
维克托与反对派的同志重聚。他携带了秘密设备进行了录音。
83年3月2日
维克托将录音和名单交给了秘密警察,以换取对妻儿的保护。
83年3月5日
秘密警察和防暴警察突袭并抓捕了埃菲父母在内的众多反对派。玛雅意识到是维克多出卖了众人,为防意外她将卡耶坦安置在外婆玛利亚处,她前往教堂试图取消和“商人”的约定。
83年3月6日
“商人”坚持要求玛雅完成任务,并许诺会确保卡耶坦的安全。玛雅如约履行。
83年3月12日
埃菲的父亲在监禁地点被秘密警察拷打,门外一辆伪装成救护车的车辆发生爆炸。
波兰多市发生爆炸袭击
玛雅幸免于难,前往外婆家试图接走卡耶坦,未果。
83年3月13日
玛雅送走“神父”们,其中一人在上船后开枪击中玛雅。玛雅倒在岸边的血泊中。
83年X月X日
波兰总主教与苏联第一书记达成协议,苏联对波兰的军事管制结束。
80年代中期
党在塔蒂湖一侧设立度假区,湖畔别墅逐渐废弃
85年
湖畔别墅关闭。
97年1月18日
维克托死于越南战俘营。
98年
马西耶·菲奥克杀死了养父母后伪造现场并消失,主审法官乌尔夫斯基故意错判此案,认定一家三口被某男子杀死,马西耶·菲奥克尸体不翼而飞。负责侦查此案的亚努对判决结果表示异议,从此仕途不顺。
0X年
安全局间谍、艺术家卢卡·焦艾克渗透进反抗组织轻骑兵,同时为两边提供情报。他与轻骑兵的领袖奥菲利亚成为了恋人,在对国家的忠诚与爱情之间备受煎熬。
03年
美国在科威特集结军事力量,戈尔总统准备对伊拉克宣战。
越南总统抵达华沙,参加“友谊”铁路的最后谈判。
卢卡将波兰安全总指挥特洛扬与波兰国家安全部部长莫泽莱夫斯基将坐飞机前往苏联的行程泄露给了奥菲利亚。
第一集
秘密警察头子特洛扬发觉行程泄密,派遣秘密警察扎托暗杀了卢卡·焦艾克,为刺激奥菲利亚,扎托将尸体伪装成自杀。(让奥菲利亚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夹在安全局与轻骑兵之间的卢卡)
探长亚努率队突袭非法出版物制作点,发现了吊死在浴室的卢卡·。亚努在现场找到了案件的切入点“越南人的令牌”,决定赌上职业生涯来一探案件究竟。他从非法出版物中发现了一张摄有反抗组织“轻骑兵”宣传画的照片。亚努前往安全局总部查询死者卢卡的信息,却发现自己的保密级别不够调取档案,需要部长级才可调取。亚努转而旁敲侧击,从管理员处问出了卢卡父母的地址。在卢卡父母家,亚努发现了卢卡生前的涂鸦本,并得知其女友“奥菲利亚”的存在。通过比对卢卡涂鸦本中奥菲利亚的画像与“轻骑兵”宣传画,亚努确定了奥菲利亚与轻骑兵之间的联系。
卡耶坦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晚上,他在老师乌尔夫斯基家吃晚餐。餐后,乌尔夫斯基将塔蒂湖畔婚礼合影和菲奥克一家被害案的卷宗交给了卡耶坦。随后,乌尔夫斯基出门遛狗,被等候在外的养子开车撞死。卡耶坦比对卷宗死者照片和湖畔合影,发现乌尔夫斯基认识死者,从卷宗里他找到了负责此案警官的姓名——亚努。
奥菲利亚得知卢卡的死讯。轻骑兵计划在飞机上刺杀特洛扬和莫泽莱夫斯基,奥菲利亚和马切克前往地下世界王者越南人“叔叔”处购买刺杀用的化学试剂。
亚努前往交情深厚的安全部部长莫泽莱夫斯基处寻求帮助调取卢卡的档案,却被部长拒绝。离开时遇上到访的特洛扬,发现其手下秘密警察的脚印与留在案发现场的脚印十分相似。亚努返回案发现场,发现有尸体被拖动的痕迹,与死者足底污垢位置一致。亚努前往停尸房却发现尸体已经被秘密警察领走,正巧秘密警察前来领走另一具尸体——乌尔夫斯基法官。
卡耶坦前往亚努的恋人,副警长茱莉亚处寻求帮助,请求见亚努一面。茱莉亚答应后,将两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泄露给了“叔叔”。卡耶坦随后前往女友卡罗丽娜家,却撞见武装部队司令兹韦托比将军与女友父亲经济部长瓦迪亚斯不欢而散。卡耶坦同瓦迪亚斯说起了自己的老师乌尔夫斯基,瓦迪亚斯表示有机会希望能认识一下卡耶坦的老师(瓦迪亚斯隐瞒了他认识乌尔夫斯基的事实)。卡耶坦收到了卡罗丽娜送给他的礼物——社交通讯设备纽特,打开认证后立即被“叔叔”控制的监控中心开启监视。
卡耶坦与亚努在餐厅碰面,卡耶坦拿出湖畔合影,并提及卷宗之事,亚努告知了卡耶坦乌尔夫斯基的死讯。谈话间,有卡车载着大队人马杀到,亚努发觉这是一个陷阱,有人把他出卖给了“叔叔”。亚努被“叔叔”的手下抓走。
奥菲利亚和马切克化装成士兵潜入机场,却发现特洛扬不会乘坐此次航班,权衡之下,奥菲利亚坚持执行刺杀。养子乔纳斯携带了装有化学试剂的公文包在飞机上杀死了莫泽莱夫斯基。
瓦迪亚斯驱车至一偏僻餐厅,与“商人”见面密谈。“商人”劝瓦迪亚斯早下决心,趁内部敌人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
第二集
在“叔叔”的地盘,亚努被告诫不要再继续深入卢卡自杀案,也得知了泄露两人见面地点的正是自己的恋人茱莉亚。亚努被释放后前往茱莉亚家,茱莉亚向他坦白:为了交换逃往澳大利亚的机会,她将亚努与卡耶坦的见面地点泄露给了“叔叔”,两人不欢而散。亚努与帕切克前去与警长商议关于“轻骑兵”的事宜,亚努认为卢卡可能是安全局安插在轻骑兵的间谍。三人商议后决定设法渗透“轻骑兵”组织。亚努派会说越南语的苏波夏尔基前往卢卡在印刷厂的越南裔朋友处打听消息,得知卢卡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不可能自杀。
得知老师乌尔夫斯基死讯后,卡耶坦从老师交给他的信封里,发现了老师与其养子的合影。他前往老师家中,却发现秘密警察正在翻箱倒柜收集一切能找到的文件。卡耶坦将老师与养子的合影拿给老师的妻子沙拉,沙拉说此人是“彼得”,却隐瞒了彼得曾是两人养子的事实。卡耶坦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员处得知湖畔婚礼合影可能拍摄于82年秋天,合影中人皆为当今权贵,而涉及新娘新郎身份的档案却都消失不见了。
轻骑兵得知特洛扬在莫泽莱夫斯基死后成为了新任国家安全部长。奥菲利亚推测特洛扬事先得知了轻骑兵的暗杀计划后,特意没有上飞机,轻骑兵的线人有泄密的可能。奥菲利亚决定放弃过去的线人,接近卡耶坦,再利用卡耶坦接近其女友卡罗丽娜,从而接触到核心。利用纽特监控设备,他们定位了卡耶坦的位置——在奥菲利亚和卡耶坦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的地方。奥菲利亚与卡耶坦再会,她邀请卡耶坦参加一个派对。卡耶坦从电视新闻中发现,“彼得”正是涉嫌杀害老师的凶手。
兹韦托比将军在幕僚会议上签署向伊朗转让核技术的秘密协议。将军表明他决心将波兰从外国独裁政权和秘密警察的恐怖时代中解放出来。将军的部下中尉偷偷将协议文件扫描并加密保存进了一张《侏罗纪公园》影碟之中。中尉在越南人经营的秘密俱乐部里与人接头,传递了藏有协议文件的影碟。接头人在俱乐部中被美貌的苏联女间谍引诱至僻静处,被另一位苏联女间谍杀害,影碟被抢走。
卡耶坦参加了3月12日恐袭的20周年纪念活动,瓦迪亚斯将他介绍给了新任安全部部长特洛扬。
亚努在茱莉亚的协助下潜入秘密俱乐部以调查卢卡案的情报。瞥见了轻骑兵的成员。
第三集
纪念活动结束后,瓦迪亚斯与卡耶坦聊天,希望他毕业之后能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亚努在电视新闻中得知原来卡耶坦是政府一直以来用来宣传3月12日事件的符号——手持百合的男孩。他在卡耶坦家楼下见到了卡耶坦,卡耶坦告诉亚努,乌尔夫斯基法官是被人杀死的,嫌犯是法官过去的学生彼得。两人在餐馆吃饭,卡耶坦将从图书馆档案管理员处得知的信息告知亚努:照片拍摄于82年秋,照片中人在之后迅速高升,手握重权,而其中三人已经死亡。亚努建议卡耶坦前往照片的拍摄地所在的别墅查找访客记录,他自己则另有任务。
彼得被抓捕了他的巴特奥米耶斯莫利斯基探长和轻骑兵成员菲利普带往什切青市北区。在野外的树林中马切克枪杀了彼得,彼得死前透露他自己也是轻骑兵的一员。
杀死接头人的苏联女间谍将影碟中的文件解码并刻录进了另一张写有“侏罗纪公园”红字的光盘里。她在按摩店将复制出的光盘交给了一个男人,并承认自己只找到了传递协议文件的线人,并没有找到泄密的源头,也没有问出线人背后的势力所属。
亚努从苏波夏尔基处得知了卢卡的床垫的化验结果和卢卡没有自杀倾向,他推测案发现场可能是轻骑兵的一个据点。
卡耶坦约女友卡罗丽娜周末外出散心,目的地选在拍摄“照片”的湖边。
在科威特的阿里塞勒姆美国空军基地,丹娜·罗比基接美国国防部部长命令,必须立刻动身前往德国赫姆斯坦。
亚努在警局办公室调取乌尔夫斯基的电子档案,他打电话给什切青市警局,要求转接给抓捕了彼得的巴特奥米耶斯莫利斯基探长。亚努请求对方代他审讯彼得,对方却谎称人已在昨晚被亚努一方的押解人员带走。此时的亚努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监视之中,什切青市警局的女接线员依照规定要求,对亚努的转接电话进行了全程录音。亚努向警长请求前往什切青市出外勤。在楼道里他遇见了茱莉亚,茱莉亚向亚努道歉并保证不再和“叔叔”交易情报。亚努从卢卡床单的DNA报告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本杰明·克拉斯,奥卓集团的程序员,他在秘密俱乐部见过此人一面。一番追逐之后,亚努和苏波夏尔基在地铁站里抓住了本杰明,他们将本杰明关押在卢卡自杀案的案发地点。苏波夏尔基在和本杰明的交谈中得知,卢卡的双亲并非他的亲生父母。
卡耶坦如约和奥菲利亚一同前往参加派对。奥菲利亚使用了假的身份证件,和卡耶坦一起进入了奥卓集团首脑、纽特的发明人安杰丽卡·托尔泽卡的公寓派对,庆祝纽特在推出三年之后进军中国市场。奥菲利亚向轻骑兵成员。托尔泽卡的养子菲利普·托尔泽基发出暗号。菲利普将一张金色门卡交给了奥菲利亚。托尔泽卡提醒卡耶坦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二十年没见的奥菲利亚,卡耶坦则趁机向托尔泽卡打听老师乌尔夫斯基的事,托尔泽卡承认他们认识但后来分道扬镳了。 卡耶坦和奥菲利亚离开了派对,奥菲利亚假装整理靴子,将金色门卡扔在路边的草坪上,并邀请卡耶坦去地下酒吧跳舞。马切克随后取走了卡片,并伪装成香槟送货员,利用金色门卡通过了地下通道安检系统。在菲利普的掩护下,马切克成功地将装有炸弹的香槟盒送上举办派对的21层。马切克和菲利普随后逃离派对,公寓21层被完全爆破,托尔泽卡在内的派对参与者被炸死。
亚努来到了茱莉亚的公寓,这对恋人和好如初,成长了一番。
兹韦托比将军在总参谋部迎接到访的美军的亨特将军一行人,丹娜·罗比基也是随行人员之一。兹韦托比将军向亨特将军展示了波兰的核武器库,并表示将供亨特将军退役后使用。
听着叛逆的摇滚乐,卡耶坦和奥菲利亚在地下酒吧里纵情起舞。两颗年轻的心在慢慢地接近。
第四集
特洛扬和瓦迪亚斯在停尸间查看了托尔泽卡和莫泽莱夫斯基的尸体,法医解释了这两起案件中死因的关键,认定是人为制造的谋杀,且均和死者的养子有关。特洛扬认为不能再姑息,决定对轻骑兵组织下手。特洛扬表扬了秘密警察扎坦对卢卡的暗杀任务,并下达了新的命令:渗透并摧毁轻骑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需要对扎坦的身份信息进行修改。
周末,卡耶坦和卡罗丽娜驱车前往散心目的地。两人在半路被军人拦下,卡罗丽娜因为有未付款罚单而不能继续开车,换卡耶坦开。卡耶坦试图抄小道,不料车在小道上抛锚。两人徒步来到附近的市镇,找到了汽车修理店。店主表示车倒是不难修理,但损坏的曲轴需要到华沙去买新的换上,会花上点时间,两人可以留下吃晚饭。晚餐间,店主一家人向卡耶坦和卡罗丽娜讲述了20年前袭击当天的惨状。晚餐上大家都喝了酒,不能继续开夜车,店主夫妇邀请两人在自家过夜。晚间,卡罗丽娜在汽修店主家的墙上看见几张3月12日事件时期的报纸。店主夫人告诉她,是教会帮助人们度过了那段艰难时期,而非党,事实上没有人相信政党。
兹韦托比将军陪同亨特将军参观总参谋部。两人在聊天中提到了“北方之狮”的典故。亨特表示美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怀疑兹韦托比是否会支持全面裁减核武器。兹韦托比认为比起核武,波兰现在有更重要的事。亨特表示会建议戈尔总统立刻达成协议。(这里的协议可能是涉及核裁军的“新世界秩序”)
亚努许诺帮助本杰明逃往澳大利亚,从本杰明交代的信息得知:卢卡夹在秘密警察和轻骑兵之间备受煎熬,而本该保持中立的“叔叔”一直在给轻骑兵提供武器,本雅明的父母在3月12日袭击后被捕并消失。亚努将上述信息告知了茱莉亚,并表示用来许诺的是茱莉亚的那张“单程票”。亚努在饭店被“叔叔”的人带走。“叔叔”威胁亚努不要再继续调查,否则小命不保。亚努则取出本杰明交代卢卡泄露部长行程被特洛扬灭口,和叔叔向轻骑兵贩卖炸药的录像。亚努认为“叔叔”实际上是在替政府工作。叔叔并没有否认,他带亚努来到一间工厂,展示了手下上百名程序员利用纽特监控全国千万年轻人的监视系统——监控中心。轻骑兵成员塔恩也潜伏其中。叔叔认为亚努并没有胜算,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生活在富裕快乐的幻影里。亚努要求“叔叔”安排他同奥菲利亚见面。
卡耶坦和卡罗丽娜谢过店主一家,驱车上路,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塔蒂湖畔。两人开心地坐上汽艇在湖中游玩,卡耶坦终于找到了“照片”上的别墅。
亚努向茱莉亚讲了自己的父亲与三个兄弟下矿发生矿难的往事,他认为矿山管理公司和安全部隐瞒了真相,把责任推给了矿工们。为了不辜负死去的亲人,为了让母亲感到骄傲,亚努决心利用瓦解轻骑兵的功绩,申请调回到凶杀调查组。
丹娜甩掉了波兰方的陪同者,在夜市和某男子接头,被告知己方联系人被谋杀,以及波兰一边在谈判核裁军,一边要将核技术转让给伊朗的情报,他们需要决定性的证据。男人认为美方高层被波兰的党给耍了,丹娜认为可能波兰的党已经失去了对核武器库的控制权——是党在谈判核裁军,而将军独断地签署了和伊朗的转让协议。面前的电视上出现了瓦迪亚斯和越南总统握手的画面。
中尉报告了丹娜消失一小时的事,建议立刻限制出入境以警惕间谍活动。中尉建议立刻送走美国人,将军则表示为了达成自己真实目的,美国人是必不可少的掩护。
夜间,卡耶坦和卡罗丽娜纵情成长了一番。卡罗丽娜睡下后,卡耶坦独自驾驶汽艇前往塔蒂湖畔的别墅调查。别墅已经荒废多年,卡耶坦遇见了别墅过去的女管理员。女管理员告诉他婚礼之后有一场秘密会议,她帮忙找出了当年婚礼的纪念册。从一份未被完全销毁的请柬上,卡耶坦看到了新娘新郎的照片——正是女友的父母瓦迪亚斯和佐菲亚。
第五集
安全局总部为秘密警察扎坦伪造了身份档案。包含这份档案在内,大量的文件被从安全局总部送到了一间工厂,大量的越南裔在这里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归档。这份被伪装过的档案,被一位越南裔轻骑兵成员偷偷转交给了轻骑兵的程序员塔恩。
丹娜前来拜访“叔叔”,威胁叔叔找出因中间联系人被杀而失去联系的波兰军方线人(即中尉,丹娜此时不知道他的身份)。“叔叔”揭示出丹娜是摩萨德特工。
苏联国安会的两名间谍街头,感叹兹韦托比的战略谋划能力。向伊朗出让核技术只是兹韦托比计划的第一步,两人需要了解兹韦托比计划的全貌。
在“叔叔”的牵线之下,亚努终于见到了轻骑兵的领袖——奥菲利亚。亚努授意苏波夏尔基埋伏在附近,对会面进行拍照。亚努将卢卡的涂鸦本交给了奥菲利亚,并说明了卢卡之死的真相,奥菲利亚则将亚努亲人当年矿难的官方调查哦报告交给了他。
苏波夏尔基在一间中餐馆向亚努汇报会面照片的面部识别结果,奥菲利亚的其中一名护卫真是亚努苦寻已久的马西耶·菲奥克。两人发觉了轻骑兵招募成员的共同特点——都是被收养的孤儿,亚努决定调查这些孤儿亲生父母的身份。。
丹娜与兹韦托比将军闲聊,得知将军是格里芬家族的后裔。
卡耶坦在警局总部把自己的调查成果告诉了亚努,82年秋在湖畔别墅举行婚礼的新娘新郎,正式自己女友的父母——瓦迪亚斯和佐菲亚。卡耶坦想起瓦迪亚斯曾经说他不认识乌尔夫斯基,认为这一切背后还有秘密。亚努给出了他的建议:找出照片中众人的共同点作为突破口。
什切青北区,斯塔奇警长拜访了什切青警局的负责人商量调取录像的事。警长在什切青警局查看与“彼得”相关的录像,他们发现带走“彼得”的人并非华沙警局的探员,但驾驶的是华沙警局的车辆。通过追踪警车发信器的信号,在野外找到了彼得的尸体。
帕切克找关系拿到了飞机失事案的死者,其中的乔纳斯是前部长莫泽莱夫斯基的养子。联系三天前发生的托尔泽卡派对爆炸案,证实了之前的推断:死者的养子是轻骑兵成员。亚努拜托帕切克查找卡耶坦的相关资料。
轻骑兵成员们研究了扎托的档案后决定招募他。
茱莉亚希望亚努将矿山事故调查报告拿给他的母亲看,但亚努却有些犹豫不决。
奥菲利亚发现卡耶坦对父母的事几乎没有印象了,没办法以父母遭遇来使他觉醒,于是决定带卡耶坦去看被党查禁的戏剧。
为了招募扎坦,轻骑兵的成员扮成了清洁员潜入了爱乐乐团演出的场馆。扎坦发觉有人跟踪,重伤一人后被其余人制服并带走。
这里是防止脸盲的人物简介。
奥菲利亚“埃菲”(Ofelia “Effy” Iborom):反抗组织轻骑兵的领袖,昵称是“埃菲”。
卡耶坦·斯科夫隆(Kajetan Skowron):刚刚以优异成绩通过论文答辩的法学硕士。官方宣传的83年3月12日事件死者遗孤代表。与外婆相依为命。
卡罗丽娜·丽丝( Karolina Lis):卡耶坦的女友,大学法律系二年级学生,经济部长的女儿。
阿纳托尔·亚努(Anatol Janow):男主角,警局信息安全部探长 ,独自暗中调查卢卡自杀一案。对于父亲和兄弟死于矿难一事耿耿于怀,认为安全部隐瞒了真相。
卢卡·焦艾克(Lukasz Ziolek):艺术家,夹在安全局和轻骑兵之间的双重间谍,奥菲利亚的恋人。
贾斯蒂娜·菲奥克:核物理学家,为陆军工作。与丈夫一起被养子马切克杀死。
奥斯卡·莫泽莱夫斯基(Oskar Modzelewski):前国家安全部长,在前往苏联的航班中被养子刺杀。
乌尔夫斯基(Janusz Zurawski):法官,卡耶坦在大学的硕士导师。被养子彼得杀死。
瓦迪亚斯 ·丽丝(Wladyslaw Lis):党的领袖,经济部长,卡耶坦女友的父亲。
佐菲亚·丽丝(Zofia Lis):卡耶坦女友的母亲
特罗杨(Mikolaj Trojan):前国家安全总指挥,现任国家安全部部长。秘密警察头子。
卡齐米尔·兹韦托比(Kazimierz Swietobor):将军,波兰武装部队总指挥。
沃吉切·阿达穆斯(Wojciech Adamus):总主教,红衣主教。
安杰丽卡·托尔泽卡(Angelika Torzecka):科技公司奥卓(ULTRA)集团的首脑,80年代第一批程序员之一,社交通讯设备“纽特(Traszkas)”的发明人。
维克托·斯科夫隆(Wiktor Skowron):卡耶坦的父亲,大学教授。原本是激进地反对Dang的政策,八二年12月被捕后心态发生转变,把包括奥菲利亚父母在内的其余同志出卖给了秘密警察。
玛雅·斯科夫隆(Maja Skowron):卡耶坦的母亲,体育委员会秘书。
玛利亚(Maria Gierowska):卡耶坦的外祖母,忠诚的党员,患有白血病,在女儿女婿去世后独自养大卡耶坦。
乔纳斯(Jonasz Bromski):轻骑兵成员,莫泽莱夫斯基部长的养子,在飞机上用化学气体刺杀了养父。
马西耶·菲奥克(Maciej Fiolek)
轻骑兵成员
菲利普·托尔泽基(Filip Torzecki): 轻骑兵成员,安杰丽卡·托尔泽卡的养子。
塔恩(Than):轻骑兵成员,程序员,越南裔,在“叔叔”控制的监控中心工作。
科尔基斯:警长
茱莉亚·圣丕斯卡(Julia Stepinska):副警长,亚努的恋人,准备逃往澳大利亚。
帕吉克(Karol Pajak):
雅各布·苏波夏尔基(Jakub Suchoparski):警局信息安全部初级探员,会说越南语。
卡米尔·扎托(Kamil Zaton):国家安全部秘密警察,暗杀了卢卡并伪装成自杀。档案经过伪装,被安全部安插在轻骑兵作为内应。
中尉: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美国在波兰军的线人
“叔叔”(Bao “Wujek” Chu):越南裔,小西贡的地下王者,绰号“叔叔”。表面中立,实际上为波兰政府做事。也贩卖军火给轻骑兵和车臣反苏武装。
亨特(Hunter):美军将军,来波兰谈判和协调核裁军事宜。
丹娜·罗比基(Dana Rolbiecki):波兰裔美国人,核工程师。美军间谍,摩萨德特工,负有国防部的秘密任务——找到波兰转让核技术给伊朗的证据。
1983年,一批有理想的青年在美国中情局的帮助下,借助爆炸案铲除了反对势力,团结波兰,顺利上位,拯救了在苏联军事压力下濒临灭亡的波兰。然而这群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依然走入了极权的漩涡。这群借助爆炸上位的人,也许是处于内疚,纷纷收养了爆炸案中死亡的反对派的孩子。
20年后,这群孩子得知了真相,成为了恐怖分子向自己的养父母复仇。(一群小屁孩肤浅的报复而已。)这部剧真正精彩的部分全都藏在了背景里。
苏联的力量急剧衰落,不再是主要威胁了。此时波兰高层也暗地里发生了分裂。一方面掌管政党的一派打算采用极权制度,限制思想,严密监视民众来维护自身统治。同时全面倒向西方,同美国进行核裁军谈判,通过放弃部分自主权来融入西方,换取西方的全盘支持。而另一方面,掌管军事的将军一派,并不同意这个做法,私下里同伊朗谈判,通过出售核技术来换取伊朗的石油支持,同时策划政变希望推翻政党的统治,推翻秘密警察制度。(有伊朗的石油支持就不害怕西方经济制裁了)
放一段最后一集将军在发动政变前同下属的对话。导演想说的话估计都在这里面了。(这里下属已经是二五仔了)
当我们制造这些武器(核弹)时我们是走投无路了,当时我们是迫切需要一些能威慑俄国人,把他们赶出波兰的手段。我们从未期望这手段会起到作用,绝望的人一无所有了,毫无畏惧。
然而现在,即使这些武器也无法保护我们抵抗我们最大的敌人。
什么敌人?
另一个帝国,不那么明显的,你会张开双臂欢迎它,被财富和自由的承诺所诱惑,然后在你反应过来之前,你的身份和主权还有文化归宿感都会被掠夺,在国际市场上被卖掉一千遍。
这部剧的宝贵之处在于摆脱了西方惯用的虚伪说辞,没有那么明确的黑与白。无论是利用爆炸案上位的统治者还是反对派实际上都爱着波兰这个国家,为波兰的前途担忧。唯一不关心波兰命运的恐怕只有当前汇聚在波兰的谍报人员与被仇恨蒙蔽了的可怜小孩们。
在这部剧里,苏联式的极权统治被批判,而西方的颜色革命也被警示。可惜看影评,大部分观众只看到了前一条,没看到后一条。
最后,如果这部剧没被砍,还有第二季,大胆预测一下
1.将军的行动肯定会失败,毕竟身边已经有二五仔了,况且把核武器成功交给伊朗政治不太正确啊。
2.主角的调查还会继续,一方面是进一步扒出当年爆炸案的细节。另一方面,估计会发现轻骑兵的这群孤儿的复仇实际是受到某势力的鼓动的,自始自终都是别人的棋子,而这背后有一局更大的棋。
世界线的偏移 确实是不错的奇想历史剧 东欧的必然
质感很好,但不好说这是概念先行还是真实再现,虽然有政治悬疑的钩子,但是更多的是少年揭开真相的过程。爆炸的戏很好看。
霍兰奶奶的HBO科幻剧。“另类历史”之一种,附带一点反乌托邦,基本是按推理+政治惊悚片路子做的,居然还是个冷硬派……当然这个剧的设定还是很狂野的。非常值得一看。
反乌托邦佳作。冷峻、内敛,暗涌不断,时而爆发,欧洲社会和历史影视题材典型画风。第一集赫然出现《1984》,心目中已经不明觉厉。虚构的剧情,本就源于社会和历史,因为,历史从来没有新鲜事。从结局男主意味深长的回眸关门一刻,故事完整了,也能看出有第二季的野心。凡是看过《德国八三年》的,相信都不由自主地跟本剧联想起来。
我爱老大哥。
“只要有权力的试探,任何人都可以堕落。”
反乌托邦, 联想#秘密森林#,加了阴郁冷战谍战气息。 呃, 还有第二季? EP8这算啥结尾
刚看完第一集,不错~~~~~~
1983架空历史爆炸袭击,造成波兰政教合一,独立于苏联老大哥,提早进入改革开放,却陷入另一个极权怪圈;在华沙条约依旧存在的二十年后,CIA、克格勃、摩萨德联动/干预军事政变,政府栽培利用恐怖分子,硬派警察周旋于盖世太保黑市老大等诸多势力间调查政治暗杀真相……内容挺不错,但大部分时间在于刻画一个体制内小粉红家族的两代反水,稍显拖沓
20年后的《我们》过着《美丽新世界》般的生活,有的人忘却了这生活还是1年以后《1984》的底色,有的人却想着回归到1年之前《1984》的脉络。而真实的历史却在6年之后证明了什么是趋势,什么是xx车~
Illusion of freedom-设定让我等脊背发凉。想起阿根廷的Historia Oficial。现世冷调,过往暖调,但我爱冷调中的建筑啊!片头提到1984,片尾又有Mein Kampf。庞大地下网信办让我惊掉下巴。“你不应该说感谢上帝,应该感谢的是‘党’让你度过难关”。Uncle总是抽离地说“你们国家blahblah”。Maja倒下的时候我打了个寒战——该死的编剧。然后SB的缩写让人出戏= =
既然世界都架空了,那叙事节奏和剧情交待就不能也激进些吗?编导应该向待女学习。
波兰83年。画面考究,文本细腻,信息量极其庞大,质地非常厚重,主创几乎是用小说思维在叙事,冷门神作。
关于极权的描述不过为了满足类型片的编剧需要,极其幼稚和肤浅,极权服务资本主义收视率。呵呵。
人脸识别技术日臻完善的当下,奥威尔的戏谑或许又一次不幸的被验证。
取这个名字,那是肯定和1984有很大关系了。不过也和美丽新世界有一定关系。确实表现出思想罪的意思了,可惜气氛差了很多,而且故事内容有点拖沓,本该很有魄力的。
庞大的苏联没有解体,但是《哈利波特》还是出版了,这是怎样神奇的世界。。。
片中说奥卓系统已经卖给某东方国,运行良好,这不是虚构,这是折射现实,1884快来了。
不是,现在的剧都要搞这么高深吗?完全看不懂,基调和旋律是不错的,女主也很酷,西欧的风光也不错,就是看不懂。
一个生活在1984年代里的年轻人经历1984前夕的阴谋,同时又经历着从1984向别的年代的事件。本来应该是惊心动魄的,但本剧似乎没有把这表现出来,更显得有点舒缓,所以没红也是正常的。但是,大洋国里的人民总是有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