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年代太久远,只找得到英文版字幕,画面台词看的有些应接不暇,但丝毫不影响观影体验,被主人公的真情和正直打动,被扎实的剧本和精湛的演技折服,100分钟的剧情行云流水,台词草蛇灰线,视角冷静,每个人物包括配角都塑造的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一段就是Farr被告知Barrett在狱中自尽,看到这里不知怎么眼泪哗的留下来,怎么都止不住,大概因为影片前段Barrent一直尝试联系Farr,让人不禁一直期待他们在电话里会说些什么,Farr错过了这么次电话,总该让他们在狱中见一面,没想到那张勒索照片竟见证了他们的最后一面。面对警察的追捕,Barrent在洗手间撕毁简报的时候,不知道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为了爱人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Barrett和Far整部电影没有同框过,唯一的合照从没有正面展示给观众,最后还被Farr毅然的扔进了壁炉,化为灰烬,只知道照片中的男孩在哭泣。两人的交往线索都埋藏在台词中,只有寥寥几语一笔带过,但是没有人会怀疑Barrett的爱。我相信Farr也付出了真情,只是他的爱太克制,太理性,Barrett用他的死在Farr的生活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一位默默守候的书店老板Harold不得不提,他可能是Barrett的前任,对Barrett的爱同样让人动容,即使在两人吵架的气头上,依然舍不得说重话,一句"come back when I'm in a good temper" 道尽了他的爱恋与辛酸,一直等着他“come back” 等着他倦鸟归林,最后却只等来他的死讯。
很喜欢Boy这个名字,Barrett真的就像是个大男孩,长相英俊,身材修长,对朋友真诚,对爱人真挚,看不懂世俗的污浊,坚持本心,是个值得爱的好孩子。
这部电影虽然涉及的场景比较多,不过情节开展主要靠台词推动,很有舞台剧的感觉,每句台词都值得推敲,值得二刷。
最早使用“homosexual”一词的英语电影 光影的利用非常好 室内戏中夫妻对峙阶段 妻子下侧打光对比丈夫头顶光 造成那种紧张感和恐怖氛围 摊牌阶段使用侧打妻子与平打丈夫 情绪更舒缓 影片配乐也是有种大开大合的气势 开场Barrett逃跑时就利用钢琴的配乐营造了很强的悬疑氛围 Farr得知Barrett的死讯后 交响乐般的配乐也直接体现了Farr平静表面下那强烈的内心波动 而警官们之间的对话也道出了电影的核心 最后结尾男主那一往无前和加害者那正义凛然做对比 似乎也能表明当时社会的态度 明明是受害者 却活成了犯罪分子 “i believe that if i go into court as myself i can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ult in the existing law” 铿锵有力【BFI - Big Screen Classics】
這是電影史上第一齣英語電影用上"homosexual"這字眼,並間接促成1967年英國通過法案the Sexual Offences Act 1967, 滿21歲男子在私人地方的同性戀行為不再是犯罪。許多人認為這齣電影在某程度上推動了立法。
(附註)有情節透露:
當主角面對妻子的質詢,他選擇面對自己的情感,字字錐心刺骨:
"I stopped seeing him,because I wanted him.Do you understand? Because I wanted him!" Dirk Bogarde在這部電影的演技之好,那股勇氣真是令人動容,想想,那時還是1960保守的英國啊!
~~~~~~~~~~~~~~~~~~~~~~~~~~~~~~~~~~~~~~~~~~~~~~~~~~
後記:2004年美國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將此片列入他100部偉大的電影名單中,以下附上他所寫的影評,容我拙譯之。
~~~~~~~~~~~~~~~~~~~~~~~~~~~~~~~~~~~~~~~~~~~~~~~~~~~
●一篇關於《Victim》(1961)的影評翻譯
原文出處: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F20040523%2FREVIEWS08%2F405230303%2F1023作者:ROGER EBERT
譯者:spondee
Victim (1961)
BY ROGER EBERT / May 23, 2004
最近有評論認為《Victim》處理同性戀的議題手法偏於膽怯,然而檢視1961年英國的時代背景,這是部勇敢的電影。從它當初在美國遭到禁演,就只因為影片中使用了"homosexual"這個字眼的事實來看,其莫大的勇氣難以估量。當時的美國和英國,同性戀者等同於罪犯,所以《Victim》的編導採用黑色電影(film noir)和驚悚片(thriller) 的手法表達中心論點,把當時的反同性戀法案稱為「勒索者的特權法」("the blackmailer's charter")。的確,過去英國的勒索案件有百分之九十受害者都是同性戀。
捍衛同性戀的主題在當時的電影票房一點也不受歡迎,因此導演Basil Dearden把《Victim》拍成一部警察辦案的懸疑驚悚片,藉此擴展影片的吸引力。看不到任何的性愛場景(甚至相關的事發地點),所以當我們得知影片主人翁天生是個同性戀時,就會開始懷疑他是否曾體驗過同志性愛。主要情節是描述匿名的勒索者專向有錢有名氣的同性戀恐嚇詐財,包括一名前途大好,敢與勒索者對抗的律師。
這名律師就是故事主角Melville Farr,40歲的他剛獲得晉升,即將成為王室的法律顧問。如果他身為同性戀的事實被攤開來,就會失去王室的委任,事業和婚姻面臨不保。不過他下定決心挺身而出,因為得有人出面對抗勒索者以宣示法律上的不公。當Melville Farr循線追蹤幾位勒索案件的受害者時,透過電影我們可以一窺倫敦當時的社會樣貌–法庭、警察局、酒吧、俱樂部、理髮廳、二手書店、咖啡廳、會客室、汽車經銷商……等等–大量呈現很多市井小民為了隱藏他們真實的性向,平凡生活是如何的受到影響。
由Dirk Bogarde扮演的Farr,是一名處事圓滑能力強的大律師,在Dirk Bogarde的詮釋下,流露出剛毅與冷靜的特質。主角Farr只在這部電影中提高說話的聲調二至三次,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股憤怒的暗流:他覺得社會刑罰同性戀是不對的;同性戀無法向警察投訴遭到勒索是不對的;放任偽善猖獗(行不義)是不對的。 影片中有一幕,當Farr突如其來地揮拳揍向某個剛侮辱他的人時,正好揭示出: 在他世故圓滑的表面下,其實有著一顆受傷、憤慨,以及強烈的決心,要採取最後的行動以證明他的信念。
影片開始的連續鏡頭和Farr沒什麼關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名叫做Jack Barrett (由Peter McEnery飾演)的年輕人,正在逃避警察的追捕。很快地我們就會知道他是個同性戀,被通緝的原因卻是盜用公款。身無分文的他急需現金離開倫敦,只好打電話找Farr求助,結果被斷然回絕;他轉而改找一家二手書店的老闆(由Norman Bird飾演),和一名汽車經銷,還有其他人……等等,也是被拒絕。Barrett的絕望在一家酒吧中被注意到,這家酒吧是其他角色們常去的地方,包括一對怪咖:一個是長得像鼠輩的瘦小男人,另一個則是身材較壯的瞎子,卻能偷聽所有的八卦。
Barrett後來還是被警察逮捕到案,而且被搜查出帶著一本剪貼簿,裡面全是關於Farr的剪報。對於不輕易信服又開明的Harris警探(由John Barrie飾演)而言,這是個再明顯也不過的案件:Barrett沒有錢,生活簡單,偷了公司大量的公款,疑似同性戀的身分,所以Barrett其實是被勒索的受害者。Harris警探請Farr協助辦案,Farr表示幫不了什麼忙,但就在Harris告訴他Barrett已在牢房裡上吊自殺身亡時,Farr臉上的表情是如此震驚。理由很簡單:他愛Barrett。
Farr的妻子Laura (由Sylvia Syms飾演)很快就察覺到他的心情低落,終於了解他和Barrett的關係。雖然結婚的當時她就知道Farr過去曾和一個年輕的劍橋大學學生熱戀,但那次是"對方暗戀他"。他告訴她,自己從沒和Barrett發生過性關係,之所以停止見Barrett,是因為他發現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太強烈—不過對Laura而言,這就跟有肉體接觸招致背叛的感覺是一樣的,因為她看得出Farr對Barrett的情感是不同的,甚至勝過Farr對她的愛。
這部電影由犯罪驚悚和人性刻畫兩個層面著手,由於兩面俱佳,所以使得本片同時兼具娛樂性和啟示性(entertainment and message)。巧妙的劇本中含有大量間接迂迴的劇情設計,將動機隱藏起來,故意引導我們走入錯誤的戲劇方向,直到我們發現事實真相以及Farr和他妻子之間令人感動的幾幕戲;我很慶幸電影最後夫妻倆的對手戲帶有一種淒涼的寫實主義調性,而非某種做作不自然的結尾。
電影劇本由Janet Green和John McCormick撰寫,原本只是一系列的對話,在一群道地的英國性格演員演繹下,變得豐富多姿。其中表現最好的是Norman Bird,飾演二手書店老闆,雖然拒絕幫忙Barrett,但是他對Barrett的感情(就像Farr的狀況)卻是比表面上看來更複雜。
二手書店老闆是Farr親自展開調查所接觸到的其中一人;靠著Barrett生前其中一位好朋友所提供的一些名字,他試著要找出某位同性戀告訴他究竟是如何,以及何時向勒索者支付錢財。幾乎所有的受害者都不敢講,其中有一位叫做Henry的年長理髮師(由Charles Lloyd Pack飾演),甚至非常恐懼地告訴Farr,他已經因為”同性戀罪”入獄兩次了,再也不想嘗到坐牢的滋味了。(所以寧願向勒索者付錢換取平靜的生活。)
影片的攝影場景位於生活多采多姿,具有時代氣息的倫敦;寫實的拍攝手法讓人覺得片中的各個角色們栩栩如生。Pauline Kael就認為,片中某些角色說話及神韻帶有獨特的英式癖性,比影片中Bogarde飾演的低調主角更像同性戀,而且說真的我們總是猜不出誰是獵人,誰是獵物。例如,在一個很微妙的次要情節中,會令人猜想搞不好其中某位警察他自己就是個同性戀。
對於演員Dirk Bogarde (1921-1999)而言,接演《Victim》為他的演藝事業帶來 決定性的突破(decisive break)。他在1950年代已是英國影壇非常受歡迎的指標性人物,演了一系列傳統的動作片英雄和浪漫的愛情片主角,甚至是「醫生系列」的輕喜劇 (《Doctor in the House》,《Doctor at Sea》,《Doctor at Large》)。經紀人當初警告他,相對於那些主流角色而言,1961年演出這一部同性戀電影很可能會終結演藝事業的前途,甚至可能去好萊塢也無法生存,即使已經有美國導演對他感興趣。
然而他還是照演不誤,就像劇中主角Melville Farr那樣勇往直前,而且從此後沒再演過傳統的男主角。奇怪的是,這種轉變反而是他日後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點;同時他再接演傳統角色的話,評價也很可能會下跌,所以他才能打破桎梏,拍出一部又一部富有挑戰性的作品:《The Servant》(1963),《King & Country》(1964),《Darling》(1965),《Accident》(1967),《The Fixer》(1968),維斯康堤的 《The Damned》(1969) 和《Death in Venice》(1971),亞倫雷奈的《Providence》(1977) 以及法斯賓達的《Despair》(1979)。
Bogarde自己就是同性戀,只是生前沒有出櫃;即使在他一系列的回憶錄中,對於和人生伴侶Tony Forwood的生活點滴,他也只是將雙方的關係定位於演員和經紀人,而非愛人。也因此他一直被某些同志作家和同志激進份子批評,但是請想想:他接演乍看之下像事業自殺的電影《Victim》,不就是代表和他演的主角Melville Farr一樣做了相同的決定—去做對的事,並且接受後果?他不是經由演員的身分,透過《Victim》以及很多其他角色(尤其是在《Death in Venice》中那位年老的教授)表達出來了嗎?他私底下是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事,與任何人相干嗎?以《Victim》這部電影的觀點來看,這其實不關任何人的事。
我以前見過他一次,那是個威尼斯的夏日午後,當時他正在那裡拍維斯康提的電影《Death in Venice》。我們坐在一個Palazzo式的花園中喝茶,俯瞰著Guidecca Canal,然後他逗趣地指著一位身穿黑衣,埋伏在樹後面的老婦人,說:「那位是伯爵夫人,她把這地方出租給我,還以為我不知道她其實沒搬出去。」他安靜,為人爽快俐落,不愛交際。不是那種你想像中會為了取悅大眾,而公開掏心掏肺的人。
時至今日,當然世事皆已不同,畢竟Bogarde生於1921年,直至1967年英國終於使同性戀合法化。身為一名演員,他冒了很大的風險接演一個具有決定性的角色,同時證明這的確是意義非凡。
總之,我們認為自己有權利知道他的任何事,他不是透過他的工作,告訴我們了嗎?
曾经看过《霸王别姬(1993)》《春光乍泄(1997)》《谁先爱上他的(2018)》《菊石 (2020)》《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圣母 (2021)》。
其中,《霸王别姬(1993)》的重点不在「同志」,而在时代背景和人物命运。《圣母 (2021)》的卖点也不在「女同」的感情纠葛。
其它的几部电影,如《春光乍泄(1997)》《谁先爱上他的(2018)》,这两部存粹是以「同志」为题材,还是「男同」,看得我实在有点反胃,以至于到现在也没兴趣看大名鼎鼎的《断背山(2005)》——尽管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新词「断背」。
《菊石 (2020)》《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是以「女同」作为卖点,两个女子赤膊上阵,也让人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女主从头到尾都是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本片拍摄于1961年,年代有点久远了。但重点也不在「同志」感情,而是在探讨「同志」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是拍摄技巧非常高明——以悬疑开场,逐步揭露真相,最后点名主题。
影片开头就是在工地打工的杰克·巴雷特发现警察,开始逃亡。
他不敢回自己的住处,只好给好朋友埃迪·斯通(Eddy Stone,售票员)去电话,让他帮忙把自己珍藏的一个包裹拿给自己。埃迪·斯通在酒吧见到巴雷特,把包裹交给他。
在酒吧,从其他人的谈话中,得知埃迪偷了2300英镑(这是一笔大数目),警察找他,就是为了这笔钱。
同时,巴雷特给律师梅尔维尔·法尔(Melville Farr)也去了电话。但法尔拒绝跟跟他见面,并且威胁他再来电话就报警。
法尔先生是地位显赫的金牌大律师,刚刚40岁,就即将成为王室法律顾问。
看到这里,不免产生疑问:
巴雷特为什么要偷钱?
他这么一个地位卑下的打工人,为何会认识身份高贵的大律师法尔呢?
法尔为何又屡次拒绝跟他见面呢?
接着,巴雷特去找了书店老板哈罗德·杜伊寻求帮助,但哈罗德似乎对巴雷特很生气,他对巴雷特进行了嘲讽,并赶走了巴雷特。
走投无路的巴雷特再次给法尔律师去电话,但法尔律师的秘书告诉他,法尔律师不在。巴雷特又跑去找卖车行职员菲普(Phip)寻求帮助,希望菲普开车送自己离开伦敦。但菲普也拒绝了他。
夜色降临,茫然无助的巴雷特在大街上碰到了好朋友弗兰克 。弗兰克正和女朋友希尔薇(Sylvie)逛街,他和希尔薇都知道巴雷特是同性恋。弗兰克对巴雷特表示理解,而希尔薇则表示反感。弗兰克答应借钱给巴雷特逃跑,不过要回去筹钱。
这里也让人迷惑。巴雷特偷了2300英镑现钞,随身带着一个皮箱,一般人都以为里面应该是钱。但如果是钱的话,他为何还到处找人帮忙呢?直接用这笔钱逃跑不就行了吗?
巴雷特再次给法尔律师去电话,这次是法尔太太接的,法尔律师还是不在家。
巴雷特只好到一家咖啡馆等待。这时候,警察来了。
巴雷特跑进了厕所,终于打开了他随身带着的黑色皮箱。里面根本不是什么现钞,而是法尔律师的照片集!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可以才出来他跟法尔律师的关系了。
巴雷特被警察住着了。他在厕所里撕毁的法尔律师的影集,也被警察拼凑了出来。面对询问,巴雷特一言不发。只好暂时把巴雷特关押。但老练的警察,其实已经推断出巴雷特和法尔是同性恋,且巴雷特受到了敲诈。
警察找来了法尔先生询问情况。他们明确告知法尔,巴雷特是同性恋。因为同性恋是违法的,所以巴雷特受到了敲诈。警察希望取得法尔的帮助,找到这些敲诈者,但是法尔拒绝了。
毕竟如果法尔承认自己跟巴雷特是同性恋,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坐牢的问题,而是身败名裂,直接社死了。
法尔想见见巴雷特,但警察告诉他,巴雷特在看守所自杀了。
这让法尔非常震惊。前面巴雷特屡次给他打电话,他都以为巴雷特是想敲诈他。没想到,这次巴雷特为了保护他,直接自杀了。
法尔陷入了深深的内疚。
巴雷特自杀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没有帮助巴雷特的人都感到了内疚。
巴雷特的好朋友,售票员埃迪·斯通收到了一封给巴雷特的信。这是早些时候寄过来的,因为宿舍管理员的疏忽,送过来晚了。埃迪知道巴雷特已经死了。他打开信封,看到里面是一张巴雷特与法尔律师在车里相拥流泪的照片。这是一封勒索信。
埃迪把勒索信交给法尔律师。法尔律师决定,即使身败名裂,也要找到勒索者,为巴雷特报仇。他要求埃迪注意身边的人,看有没有跟巴雷特一样的被勒索者。
埃迪在酒吧的聊天中,得知理发师亨利要搬走去加拿大。亨利的理发店生意很好,他为什么要搬离这里呢?事后,埃迪专门去找了亨利问情况。亨利没有说什么,但明显的情绪低落,并让他给巴雷特代自己送葬献花。埃迪觉得亨利可能受到了胁迫,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法尔律师。
法尔律师找到了理发师亨利,告知了巴雷特死亡的真相,直接了当的希望亨利提供敲诈者的情况。亨利也说出了实情。他以前因为同性恋坐过牢,现在也受到了敲诈。本来打算忍下去的,但巴雷特的死,让他震惊。他选择远走他乡。对于法尔提出让他指认敲诈者医师,他还是选择了拒绝。法尔律师走后,敲诈者桑迪(Sandy)就进入理发店对亨利进行了威胁。亨利心脏病发死亡。
亨利死亡的当晚,法尔律师的管家接到了一通含糊的电话,里面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法尔律师和凯特分析后,认为这通电话是理发师亨利临死前打过去的,里面的人物是大明星卡洛威(Calloway)。
法尔去找了大明星卡洛威,询问情况。卡洛威生气的赶走了他。不久,法尔的老朋友富尔布鲁克勋爵来电话,让他过去见面。
法尔见到了老朋友富尔布鲁克勋爵和画展老板曼德克,还有大明星卡洛威。原来,他们三个都是同性恋。他们都受到了勒索。但他们是上流社会的人士,选择息事宁人。
同时,他们三个也知道法尔是同性恋,也劝他就此罢手。法尔虽然生气,但线索就此中断。
好在,新情况出现了。
车行职员菲普与埃迪在酒吧聊天的时候,接到了一通电话,回来后脸色严肃,威胁埃迪不要做警察的眼线。埃迪推断出菲普跟敲诈者有关系,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法尔。法尔律师去车行找到了菲普。巴雷特逃跑前曾经去找过菲普帮忙,但菲普拒绝了。现在巴雷特死了,菲普也很内疚。在法尔律师的追问下,菲普终于说出了与敲诈者联系的方式。
法尔终于与敲诈者桑迪见面了。
法尔提出要求,一次性买断关于自己的底片。桑迪回去跟同伙商量后,答应了法尔的条件,并告知法尔送钱的地点:哈罗德·杜伊的书店。
法尔律师决定与警方合作,抓捕敲诈者。
警察事先以便衣身份,进入了书店。法尔律师带着钱进入了书店,按照约定放到了指定的地点。
书店老板哈罗德·杜伊见到了法尔,告知了他关于巴雷特的事情。
原来巴雷特曾经在这个书店工作,他跟书店老板哈罗德是同性恋的关系。哈罗德很喜欢巴雷特。但不久,巴雷特遇到了法尔律师,他移情别恋了。这让哈罗德很生气,他赶走了巴雷特,同时在巴雷特来寻求帮助时拒绝了他。后来听说巴雷特自杀后,哈罗德也很内疚。
敲诈者终于把钱取走了。警察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敲诈者的老巢。主抓了敲诈案的主谋——哈罗德书店的职员班纳姆小姐。
原来,班纳姆小姐知道巴雷特和老板哈罗德之间的「同志」关系。她非常反感同性恋,但她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了敲诈。因为她知道,同性恋者一方面怕坐牢,一方面更怕「社死」。所以,同性恋者一般不会选择报警。所以,他们的敲诈也很简单明了、大胆放心。
没想到这次遇到了一个不怕身败名裂的法尔律师。
电影为了增加悬疑,还增加了两条支线。
一个是骗子P.H.(瞎子)和米奇(Mickey)。这俩人经常在酒吧出现,一度误导观众以为他们是敲诈者。其实,这俩人是靠卖惨骗钱,最后被警察抓获。
另外一个是在酒吧出现的陌生男子。当埃迪答应法尔寻找线索的时候,警察其实也没有闲着,他们也暗自在监视法尔律师和埃迪。这是,这个男子的出现和突兀,让人误以为是他是敲诈者,在暗中监视埃迪。
这个警察后来在抓捕书店职员班纳姆小姐的时候出现。
其实,影片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支线:就是法尔律师和妻子法尔太太的关系问题。
在看了《看电影》的介绍后,我决定观影。在接连几天接受浅吟低唱式的法式电影的熏陶后,我好像急需英国电影的强心针。与法国电影相比,英国电影更重理性,人物在语言的交锋中一针见血的点出事物的实质,锋利的刀片在电影的绵绵绅士味儿中若隐若现,节奏紧张,总让人大呼痛快。《受害者》也不例外,电影开场就是紧张的追捕,接着是主角的死亡,追凶,然后结束。褪去故事的背景和伦理意义,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犯罪片而已。但有了当时的背景和略显出位的题材,整部片子充满了对社会和法律的拷问,力度深度自然显得强了很多。
为了搞清楚故事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线厘清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法尔律师是律师界的精英,马上就要成为皇家法律顾问。而他的爱人巴里特则是建筑工地上的负责发放工人工资的员工。两人偶然相识,互相吸引。法尔却决定结束掉这段危险的感情,他拒绝了巴里特所有的电话、来信,却根本不知道爱人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之间的恋情已经被人察觉,而在当时的英国,如果被查出是同性恋,将会面临监禁的责罚。有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对同性恋进行敲诈。巴里特为了应付高额的诈骗费,不得不挪用公款。这一犯罪的事实已被警方发现,巴里特一边试图逃离英国,一边尽全力避免法尔卷入事件。被捕前,他身上只有半英镑,但是却带着一大本贴满了有关法尔报道的剪贴册,而这唯一的维系他与法尔的事物,也在他知道即将锒铛入狱前冲入旅店的下水道。警方不可能知道是谁勒索了巴里特,因为他入狱不久就上吊自杀。法尔惊闻巴里特的死讯,决定站出来找到凶手,凶手虽然找到,但他面临的,将是事业的毁灭,清誉的消失,家庭的和谐不在。
同性恋在英国历史上便是一个受尽歧视的群体。虽然这一群体时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在英国,这一群体受到的责罚可能较其他国家时间更长刑罚更重。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罪犯”当属王尔德,在狱中,他写出了《自深深处》,检视自己的行为。直到“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兴起,以伍尔芙姐妹为首的艺术家们践行着错综复杂而相安无事的同性、双性恋情,这类行为才再度风靡。随后心理学上的理论迭出,从而树立了同性恋是心理变态的理念。这也就是电影中理发匠所说的用尽方法都无法使自己性向正常。50年代的冷战、剑桥间谍案里几乎全部被贴上同性恋标签的间谍们更是坐实了人们对同性恋的仇视,因同性恋定罪的人数达到了顶峰,平均每年2000人。(据《看电影》2012年第9期)
随着法尔对于勒索犯的追踪,越来越多的同性恋浮出水面,他们中有普普通通的理发匠,也有大红大紫的演艺明星。他们都在痛苦的挣扎,法律上他们是有罪的,然而他们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性向与生俱来,是一种“本能”,无法改变。年事已高的理发匠若是再入狱“赎罪”,他的身体将不能承受,于是他只能忍气吞声,交钱了事。即便如此,他也受到了威胁,一脸无赖相的痞子不仅拿了钱,还威胁他说出自己是否和前来调查的法尔吐露了实情,冷酷的举起吹风机把店砸了个乱七八糟,导致老人心脏病发,成为这一系列勒索的第二个死亡案例。风光无二的明星卡洛维也只能用钱来抵偿自己的“原罪”——生来就带着的同性恋“怪胎”的标签,他要求法尔忘记揭发勒索者的想法,由着他们去。
其实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法尔律师,也是在挣扎中度过。在三位有着一定身份的同性恋人物的质问下,我们依稀可以辨别出,法尔在剑桥时代也曾遇到过自己的爱人,而他的爱人自杀而死。虽然法尔的生活表面上平静幸福,坐拥美人太太,拥有值得人尊重的事业,但从他对于死亡的剑桥爱人短短几句描述中,不难看出他的痛苦。我敢说,午夜梦回之时,想到这位自尽的爱人,他不会不感到深重的罪孽。我也相信,法尔是把巴里特的死归咎在自己身上的。巴里特的朋友斯通找到法尔,给他出示了一张勒索犯用来勒索巴里特的相片,法尔决定插手,斯通——从电影后面的描述中,很大可能也是一位同性恋,提醒法尔,如果查下去,他将面临可怕的后果,受到牵连的将不止他一个。然而法尔却坚定的回答他,正是由于他的忽视,才会造成巴里特的死。巴里特在生前一遍遍给他打电话,从后面极力的撇清法尔与案件关系的巴里特的行为上,我推测他也不过是想听听法尔的声音,想搞清他是否爱过自己而已吧。巴里特的生活因法尔而改变,从前他与书店老板有着稳定的关系,甚至可能拥有书店的股份,但因为法尔的出现,这一切被打破,巴里特身陷囹圄,自尽而死。以法尔的头脑,他估计也很清楚这一切,才决意冒着同性恋身份被发现的风险介入案件,一方面为爱的人报仇,一方面为爱赎罪。
而作为一名律师,法尔对于法律也抱有矛盾的态度,他一面卷袖子一面说:“法律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对明星卡洛维说,作为一名明星,你的所作所为对孩子影响很大。潜台词是,法律这样做是对的,它应当约束你的行为。另一位同性恋律师质问他,法律这样做正确吗?虽然自己也深陷其中,爱人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明知这样法律这样的规定是有问题的,但他还是以“我是一名律师”的回答肯定了法律的正确。但是连身在其外的警长都指出,同性恋属于社会上的异类,如果要惩罚所有异类,那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的情形是,他们并非罪犯,而成了勒索案中90%的受害者。而在古代,连现在一味觉得同性恋“恶心”“不合法则”的清教徒,在以前的时代也是犯法的。导演借演员之口,委婉表达了自己对于法律的不赞同态度,让同性恋的标签并不代表罪恶,而隐隐有了献祭的白色羔羊的味道。
关于家庭的处理,电影也颇有巧妙之处。得知丈夫依旧不能抑制与同性接触的渴望后,法尔的妻子劳拉痛苦万分,她清醒的认识到了丈夫不是真正爱着自己的事实。但在挣扎流泪之后,她还是选择回到家中。这时的法尔对她说,倘若她能忍受一切,在这结束后,“我会非常需要你”,劳拉露出了退而求其次的眼神:“需要,是比真爱更可贵的词语”。爱情在此处蜕化为亲情留存,而并没有演变为抛弃和厌恶,充满了英国的中庸克制,一方面符合了“同性恋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和爱”的影片主旨,一方面也算是导演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做出的选择吧。但对比影片中女主角的两次关门,一次是关门前欲言又止,回望门内的丈夫,一次则是头也不会坚决的合上门,又隐隐透出劳拉在此次事件中的成长,以及爱情的消亡。
影片结束,法尔从贴身的衣物中拿出诈骗犯用来勒索巴里特的照片,把它丢进了火中。这张照片在片中出现了无数次,像一个暗号一样在不同的人手中传递,没有一次是以正面示人。唯一一次对于它的描述来自斯通,他告诉观众这是巴里特流泪的一张照片。即使在火中,它也很快消失,只隐隐出现巴里特的轮廓,依旧没有让观众看到照片的模样,只能以观众的想象去揣度那是怎样一张心碎的脸庞,法尔或许是以焚烧照片的形式宣告罪已赎完,联系这一切的“暗号”已经可以消失,一切终将结束,而一切又将开始。
这是我看到的基佬密度最大的片,三个基佬站在一个房间里面等一个直男,直男一进屋变成了四个基佬。白天在酒吧喝酒都能碰上一嘟噜基佬……那个年代的穿衣风格真是太好看了,躺倒。德克在这里染了棕色的头发,显得更精明。老觉得他会演没有心眼的角色,结果每次心里都装满了事。所以照片上两人在做什么?
真是豁出去了
和《双姝怨》同年,终于开始出现对同性恋者持同情态度的主流片,但无论基拉,在电影中均要死去。
影史第一部说homosexual的电影,queer,because i want him.这些词句砸向我的时候,即使是在2023年,我也依旧觉得很震撼!延续了1919年世界影史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与众不同,同性恋因为是犯法的,让他们成为敲诈勒索者的猎物,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而同性恋因为既犯法又会名誉扫地,所以他们宁愿被敲诈勒索,也没法也不愿报警,最后往往损失大量金钱,精神上不堪重负甚至选择了轻生。这部电影中同性恋者不仅以被敲诈勒索的受害者形象出现,这能博得观众的同情。这还不够,编剧让一个底层工作者为了保护他社会地位高的倾慕者,甚至宁愿死也不愿意暴露他,展现了同性恋的感情并不轻浮,并不仅仅是肉欲的满足,他们和异性恋并无二致,甚至更具牺牲精神,更可歌可泣。而男主投桃报李,宁愿牺牲事业和名誉,也要指认
http://www.56.com/w39/play_album-aid-9850548_vid-NTg4NTg1Nzc.html
难得一部佳作,丈夫和妻子这对关系是一大亮点。罪犯的设定也很微妙,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恐同的估计是深柜男人和郁郁寡欢爱上同志的老妇。
抽丝剥茧的悬疑片,在同性恋仍是犯罪的年代已是最大的勇气存证。包括罪犯在内,每个人都是偏狭社会的受害者,男主带着古希腊悲剧般的气质走向身败名裂,sigh...
除开历史意义也是个简洁有力的好剧本。当时精心处理的设定“我基归基做没做” 和夫妻最后互相需要的对话,现在来看傻不傻。
干净而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式的作品。DB把这个矛盾悲剧英雄刻画地入木三分。
Eclipse Series #25: Basil Dearden’s London Underground | 比《費城故事》更加精彩,本子漂亮簡練,表演韌性十足。那個年代的先聲。Dirk在《僕人》和《魂斷威尼斯》之前就已如此成功地塑造同志角色了。
当年红的发紫的Dirk Bogarde会决定接这一部可能毁了他职业生涯的电影的时候,想必是在剧本里看到了一丝自己的影子。片中的律师Farr做到了他一生未做到的一件事——出柜,虽然他和他的爱人相濡以沫将近半个世纪,可他却不曾公开这段关系。可是谁能说他没有公开出柜呢?这部电影不就是他给我们的答案吗?
喜欢它更多是因为它的历史意义,在那个年代能站出来推动同性恋非罪化是非常不容易。片中台词也揭露得这么露骨 “我天生是个怪胎,但我从来没有危害社会,为什么我要被迫成为不法之徒”。另外我很喜欢结尾没有把上法庭拍出来这个处理,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完整,错误要让人们自己去反省。
—同性恋非法这条法律的制定是出于好意,如果同性恋合法了,那么所有其他的“怪癖”都要嚷着合法了?—看得出来,你是个很虔诚的清教徒了?—这又没什么不对。—当然没有,只是以前清教徒也是违法的。
黑白摄影不错故事SoSo 这部Dirk Bogarde比他后来的片子苍老好多 白羊座果然很适合演纠结的角色
非常好看的黑白片。從法律的角度切入,具有現實意義——革命性地將問題指向同志群體在法律漏洞下的“受害事實”,卻也非常曖昧——規避或模糊了情感因素。男主最終決定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出庭作證,並非出於對死去男孩的愛意(他燒毀了他們僅有的合照),而是出於身為律師的正直。
英国同志题材里程碑,忘了哪位老师上课提了一嘴,除去同性元素依然是一部黑色电影的水准之作。除了一众男性,还有女性的自我审视,有意的将新女性和传统女性作出切割,让后者扮演反派的同时拉拢女权。整体不是60s那充满杂质的B级文本叙述,台词对话设计很好。当年左翼挖掘的是精英体制下被掩盖的现实问题,让它们浮出权力关系、学科建制化的表面,现而今似乎是跑偏了不少。P.S.影片制作的契机应该是沃尔芬登报告,同时影响了67年的《Sexual Offences Act》
100分钟版。勉强及格。在同性恋非法的时代,这样一个讲述同性恋遭人勒索的故事,显然有社会性,但它的人物并不惹人厌烦,人物未曾以侵犯、干扰他人的方式声张自己的权利(相比之下,《费城故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角色就显得那么聒噪,令人作呕),男主身上更有种迎接命运的坦然与彻悟——他的情人宁可自杀也没寻求他的帮助或是出卖他,于是男主赌上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为其寻求公道,角色这么热血的设定简直不像是英国电影,男主妻子和警察等角色较为正常的立场,好像是对同性恋歧视法案有理有据的驳斥。开场的悬念营造的挺好,年轻人为何逃亡?他究竟受谁的胁迫?他的逃亡过程带出了同性恋群体的众生相和生存状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但后期各种角色略显重复和啰嗦。有趣的是,勒索者的家里有个大卫裸像,似乎也有同性恋的可能
LGBTQ电影是普罗大众认识、了解同性恋的一个方式,然而,当LGBTQ题材的电影被限制拍摄制作、公开展映上映,这种让广大群众知道LGBTQ的途径就被切断了,那LGBTQ群体被社会人民理解、接纳就更加不容易了。
Regarde le film en le plaçant sous son contexte historique et social. Première moitié bien réussite, presque un film à suspense hitchcockien
4 outta 4. Great Movie. 前天重温The Celluloid Closet(同性恋怎么还没看这部纪录片?),发现这是第一部说出“homesexual”这个词的电影,就兴趣盎然地跑去查看自己的硬盘,发现居然已经下载过了。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可能就出名在他的时代意义,故事情节可能就还好,可是想不到居然是一部film noir,结局更是让我意想不到。另一方面,在得知这部电影的上映日期,也同时了解到在那个时期同性恋依然是犯罪时,我更是对主演肃然起敬,男主角本事就是同性恋,在现实中并没公开,但是作为一个演员,在那个时代出演这样的角色已经足够了不起了。拍摄、表演、对话和意义都挑不出毛病,这个剧本注定伟大,但导演made it even gr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