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片的缘起有些曲折。 开始是因为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去读了她的《锌皮娃娃兵》,读后意犹未尽,又被推荐去看了这部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电影。 看是俄罗斯拍的,第一反应是想好奇俄罗斯对那场战争的立场。 电影着实挺长,139分钟,分了两个晚上才看完,正好略略割裂开,前半段的压抑和后半段的热血悲情。 看完后,有很多的惆怅。 《锌皮娃娃兵》里的抑郁彷徨,读来真是令人难过,理想幻灭的年代,战争只能创造扭曲的人性。 电影里一样。前半段,这些娃娃兵充分实践了“垮掉”两个字。 乏味的军营生活,他们打架、吸毒、滥交,那玩世不恭又疯疯癫癫的态度令我叹息,只怀疑这是一部纯粹的反战电影。 黯淡压抑,险些不能坚持看下去。 后半段回归传统战争叙事,也令我长出一口气。 一样是虐心的兄弟情,铁与血的浪漫,死亡之前的勇毅动人,肉搏戏的惨烈美丽。 前半段的“娃娃兵”们人性中的纯真、坚定纷纷浮现。 看了两遍。 看《锌皮娃娃兵》时,不断思考,阿富汗战争就算是错的,这些军人们有错吗? 本以为自己打的是卫国战争那样伟大的战争,结果回国后,却被视作耻辱。 然后再过两年,连自己为之战斗的国家都不存在了。 那自己流过的血泪,自己战友丢失的性命,算什么? 他们是否能成为英雄,并不取决于是否作战英勇,却决定于那场战争的性质。 如果那场战争是错的,那么去打仗的战士也有错吗? 电影里,娃娃兵们无比英勇的战斗,我几乎不能相信,在上战场前夜癫狂失态的,也是他们。 最后,曾经的娃娃兵,满脸尽是风霜。 一个国家跨掉了,他们却还得继续活下去。 无论曾经的战争是对是错。 俱往矣。 所以我不再问对错,只觉得后半段的战争戏足以感动我就挺好。 ———————————————————————— 脑洞忽开。 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有人的写照? 无法左右大时代的我们,其实根本无法判断这个时代的对与错,也无法预见未来对这个时代与对我们的判断。
啊,入侵,那就四星吧。
10——9分
俄罗斯拍摄枪战动作场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与好莱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挺激烈的
三星半
烂大街的故事而已,冗长拖沓,三星给所有那些命如草芥的战士,无论是哪个国家,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都是不幸,是这个世界冷漠的牺牲品,愿死去的灵魂安息。愿世界和平。
士兵的兵营情怀,并没有太多的涉及大道理。为了苏联的稳定,扶持阿富汗亲共政权的战争,的确打得很不对味。
拖沓了
俄式好莱坞战争杂锦...
好电影啊,引起了对战争的反思,反观中国战争电影,都是主旋律
俄版兄弟连
一个帝国的陨落与很多人的一生。
不错的片子
《第九连》《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布列斯特要塞》......从红军兵士到白军将领,近年的俄罗斯大制作看似已走出意识形态的桎梏,实则仍沉浸于帝国往昔的虚幻荣光中,并不具备理性层面上的反思。
音效很差,完全感受不到战争场面的震撼
希望俄罗斯电影早日复兴。
前苏联的爱国青年的战斗故事
相比美国佬的战争,这个更值得一看
开头很像“全金属外壳-1987”,战争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而当事人当时什么都不知道。
能反思自己得侵略战争这本身就是进步,有一些煽情的地方,结构上也有一些和全金属外壳相似整体看来又像是野战排,但怎么和中国的战争片相比都是很可贵的。想到中国的战争片。。。。。。片中苏联士兵袭击阿富汗村落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地道战,阿富汗人打的是游击战,和我抗日战争很相似,在我看来很有认同感,最后苏联士兵与其说为了祖国战斗还不如说为了战友和自己的生命,这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正义与邪恶,这场战争的可悲和荒诞在最后体现出来,一场早应该结束的战斗却发生了,牺牲的人们牺牲的毫无意义,那个为之战斗的祖国在两年后解散了,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