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斯·伊文斯在1964年时到访智利,而其留下的,却远不止这一部《瓦尔帕莱索》,更是直接培养了智利一代剧情片、纪录片工作者,其中就包括那位说出“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的帕特里西奥·古斯曼,这一笔丰厚的精神资产将由那一代瓦尔帕莱索的,智利的电影创作者们继承。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外来人,影片难免存在游人式的猎奇视角,以镜头打探着这个处在地球南端的风光秀丽的滨海港口。伊文斯并不摒弃法式诗意纪录片的传统,也不藏掖起这份好奇,相反,作为一名左翼电影人伊文斯靠着GC主义的敏锐嗅觉,发现这座城市严重的阶级对立,山顶与海湾,被电缆索道以近乎zz寓言式的方式联通二者,作为阶级分配的一种标志立足于瓦尔帕莱索中。
了解城市的方式历来有两种,一为俯瞰整座城市把握整体,另一则是走进市内富有烟火气息的市井场所,感受城市的风情,前者是近年因重读《资本论》再度走红的批判地理学家大卫·哈维,他认为假使观察者的视点不够高,就不足以看清“资本”这支巨手对城市空间的操弄。后者则是以著有《日常生活实践》闻名的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赛托,他却说只有“漫步者”而不是“观察者”才能了解城市的真面目,乃至于城市本身便由漫步者的脚步书写而成。而伊文斯则介于二人之间,鸟瞰式的大远景与细致的观察并置,并在彩色段落中笔锋一转批判帝国主义与智利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1971年,阿连德成功被选举为智利总统,呼应了片尾充满希望地于空中翱翔的风筝。
2022.9.22
Lehman Hall 201观影。海边小城,魔幻色彩,神话传说与殖民记忆的交杂。
尤里斯·伊文思的纪录片,关于智利城市瓦尔帕莱索。克利斯·马克居然还是编剧。A travelogue of Valparaiso, Chile, a city built on steep hills. Life is a constant struggle against geography. Neighbourhoods are reached by series of ramps, staircases, and funicular railway elevators.
太平洋彼岸的城市,这里生活着水手、教徒、殖民者和冒险者的后代。“怀念昨天的冒险是逃避今日的冒险的舒适方式。”
半部片子都在讲瓦尔帕莱索的索道……从城市景观进入阶级分析,从城市历史进入殖民历史,还是挺美的。不过对比的结构不是太足(山下资产阶级生活舞厅就能代表了么哈哈哈)。突然出现的彩色段落还是很有视觉震撼力的。碎镜子相当迷人。克里斯·马克写的旁白文本。
旋轉小風人
34MINCommentaire : Chris Marker, Voix : Roger Pigaut 后重看《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cinecitta新拷贝
伊文思的眼,马克的嘴,挺有意思的组合。
MUBI\轻盈的书写。像是剪裁自《看不见的城市》,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卡尔维诺式的形象,如缆车的升降—轻与重,还有风、火、水几种基本元素。
为啥印象中瓦尔帕莱索是古巴的。。。。。。。
了解城市的方式历来有两种,一为俯瞰整座城市把握整体,另一则是走进市内富有烟火气息的市井场所,感受城市的风情,前者是近年因重读《资本论》再度走红的批判地理学家大卫·哈维,他认为假使观察者的视点不够高,就不足以看清“资本”这支巨手对城市空间的操弄。后者则是以著有《日常生活实践》闻名的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赛托,他却说只有“漫步者”而不是“观察者”才能了解城市的真面目,乃至于城市本身便由漫步者的脚步书写而成。而伊文斯则介于二人之间,鸟瞰式的大远景与细致的观察并置,并在彩色段落中笔锋一转批判帝国主义与智利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1971年,阿连德成功被选举为智利总统,呼应了片尾充满希望地于空中翱翔的风筝。2022.9.22
看的时候是多希望自己在那里。
诗人。
文本是Chris Marker; 音乐是georges delerue。棒
伊文思属于天才型
一个依山傍海的海港山城,生活在上下山的缆车和台阶上的人民生活的种种。伊文思的风貌。
伊文思的镜头,马克的诗,住在山巅、风口的人。瓦尔帕莱索真漂亮,连宠物都得养企鹅...
high & low & ship & ship-like home
7。智利之门,安第斯之户
天堂的村庄,可是住在最上面的人,是最穷的人。铁皮城堡,缺水。上面的风 像他们的眼神。
“But what will finish?” 放飞风筝、点染朝霞,60年代的这座智利城市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