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族在国内也是屡见不鲜的,都是因为屁大点的事情。路怒造成的后果情况轻一点互骂脏话,严重的就开斗气车,再狠一点的当场就把人捅了。我们男主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是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一家人就应该齐齐整整。昔日帅气的罗素克劳现已满脸横肉,果然男人都摆脱不了中年发福么。
男主一看就是老司机了,公路上虽然造成多起严重车祸,但是让速不让道的做法还是...这,他好像是加速的。算了,跳过这茬,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很好的道路教育片,影片竟然意外的为舒适驾驶环境提供了很多合理的小建议。1⃣️有限的汽车空间里收纳功能的重要性,女主车上找个东西要找半天,这点就是老美不如我们的地方了,我们网上能买到各式各样的汽车收纳神器,并且支持个性化定制,保证帮你解决汽车空间率的问题。2⃣️重要物品随身携带的重要性,这我国公共场合重复宣传的事情呀,女主手机不带就算了,车也不锁,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这怎么能成为合格的司机。3⃣️电池电量的重要性,充电线车载充电器我们这几乎每辆汽车里都有,不仅如此,我们家里放个充电器,车里放个充电器,办公室也放个充电器,并且随身携带充电宝,数码设备没电关机不存在的。我们应该加大中国制造的出口,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司机,让他们也能享受下舒适驾驶,摆脱手机低电量和关机的焦虑状态。
我想知道女主为什么不在”查找”里面把共享我的位置关掉并且开启设备的低电量模式呢,还想知道男主后来开的是什么牌子的MPV,质量好的离谱。男主驾驶该车造成3起交通事故后,竟然只是前保险杠掉漆和轻微变形。该汽车品牌公司可以考虑给笔巨额广告费了,这可是很靠谱的汽车安全性宣传啊。这男主要是开的大众的话,提前喜提大结局。
最后,我想到一句话。我开车讨厌两种人,一种是加塞我的人,一种是不让我加塞的人。与加塞比起来,按按喇叭又算什么呢。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愿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一路平安。
急躁的翠花狂按喇叭,恨不得想要有一万只草泥马踏过前面的小皮卡,眼看着绿灯变成黄灯,翠花急打方向盘,一脚油门,超了上去,还不忘冲着小皮卡比了一个国际手势。
可还没等翠花走几步呢,又遇到了大堵车,她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周一的早上,可是,刚刚的小皮卡已经缓缓的跟了上来,翠花瞥见了面露凶相的皮卡司机丧彪,立刻神情紧张起来,丧彪示意翠花的儿子小帅摇下车窗,同样害怕的小帅赶紧按下按钮,丧彪向小帅展示了如何礼貌的按喇叭,并质问翠花刚才为何那么粗暴的问候他全家,翠花根本不想跟他纠缠下去,示意小帅关闭车窗,可车窗偏偏在此时被卡住了,翠花暴躁的大叫着说,刚刚明明是绿灯,你为何不走,丧彪说刚才可能一时走神了,并真诚的向她道了歉,但作为回礼,丧彪也要求翠花为她刚刚的行为道歉。可是,暴躁的翠花哪里有心情跟他道歉,直接把丧彪怼了回去,并再次问候了他全家,被整懵逼的丧彪彻底愤怒,威胁翠花说,要让她知道糟糕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道路畅通后不久,丧彪驾驶皮卡疯狂的追了上来,一个紧急变道超过翠花,紧接着又来了一个急刹,幸亏翠花反应灵敏,死死踩住刹车,翠花被吓出一身冷汗,差五毫米就撞上去了,丧彪鄙夷的嘴角上扬,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心有余悸的翠花母子,只能慢慢的跟丧彪后面,准备抄小路避开这个有毛病的人,可就在快到下一个路口的时候,丧彪突然快速发动方向盘,急踩刹车,皮卡直接横在了路中央,恶狠狠的给翠花来了两分钟的死亡凝视,之后又再次帅气的扬长而去。
被吓尿的翠花找准时机赶紧拐进旁边的小路,母子俩回头张望没有看到丧彪追过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翠花根本不知道的是,被她激怒的丧彪,就在昨晚的雨夜,因为老婆出轨离婚律师,而愤怒的杀了她全家,刚才的一幕仅仅是她恐怖一天的开胃小菜。
如果你有天心血来潮想坐下来看部恐怖电影,你会想看什么?或者说你第一个闪过脑海里的会是什么画面?是血肉模糊的肢体肢解,阴森可怖,晃荡在耳膜中里的音效,还是神出鬼没,面目狰狞要索你命去的妖魔。
这些电影大多是可期的,或者说我还没去看但就知道整个故事的轮廓,心里已经有了被突然来到的血腥场面兀地闪出做了准备。比如电锯惊魂,比如死神来了。这种准备是我们会被惊吓,就像去鬼屋一样,会害怕但心里知道这不是真的。跟常常挂在口中说的那样:
这你怎么也相信,拜托,这些不过是电影。
这些都是电影啦,现实里是不会发生的。
和大部分恐怖,惊悚电影相似的是,现实里大概率不会发生电影里类似千里追杀的情节。但起由的路怒,确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就我自己的日常,市区的出行不管是以前上班要开车还是自己下班平常骑电动车都是非常不痛快的体验。变道不打灯,打灯过了几分钟不变道,龟速打电话我见过,甚至玩手机也见过,更过分还有20码最左道舔冰淇淋的我也见过。我相信绝大多人不会将之认知成危险的事,高速快车道开80也理所当然成听妈妈的话,要慢点开。开小车的说骑车的没素质逆行乱窜,骑车骂开车的没教养,远光狗,动不动嘀嘀嘀,嘀你妈啊,前面不走,你嘀什么??
总之要成为一个路怒症能找到无数个理由。
而这部电影的出彩点就是把这个东西,给弄成一部电影。常常在发生,但常常被无视的东西。至少是在我的生活环境下。而它给我感觉不出彩的点,就是作为一部电影,它是没有内核的。面上是个变态杀人狂因为被女主嘀了两下,于是触发了路怒技能。但其实他只是个变态杀手,尽管他一路杀,可我看不出和路怒症有半点关系。电影开头和背景电视不断在说着现代生活下人们的内心不断焦躁,女主也是因为不耐烦地长长嘀了两下而惹怒男主,我不知道电影是想说到底哪个才是路怒症。因为你看不出这是不是他们平时的常态。男主是个落寞失意而又暴躁的杀人狂,女主是个没时间观念,爱找借口甚至喜欢推卸责任的在离异的少妇,但还是看不出有半点路怒症的东西.电影借了这个话题,可并没有挖掘出太多的东西。所有的逻辑,只情节的发展也看不出太多的细节。你把它套在林中小屋里是你走进了那个小房,放在死神来了,人家死神都来了,杀你还要啥理由。所以他是离电锯惊魂,或者闪灵,七宗罪这样不同类型但值得推敲的片子,少了太多很细的东西。
在我看来。人人都习以为常的陋习,无时无刻是堆积了每个人生活的负面情绪,其实比起魑魅魍魉,血腥追杀,对我们来说是要恐怖的多的。毕竟
这些都是电影啦,现实里是不会发生的。
看了一半心里面就堵得慌,全程是收缩着小心脏在看,如何面对人生危机,处理公路上遇到的麻烦、路怒,我看女主需要从以下小事做起:
1、下车加油,一定要带上手机并锁车,钱包不要放车顶;
2、手机一定要有固定的随身放置位置,不要随处乱放;
3、车内物品一定要摆放整齐,心中有数,在哪个位置闭着眼能拿到,不要像女主一样翻天找地找空气;
4、手机一定要设置密码,不要嫌麻烦,多级密码,现在手机越来越重要,支付通信,一定要实施技防人防,防的就是你疏忽的那一次'万一';
5、 拿到陌生人在车内留下的电话,第一件事就是丢掉,不然从接电话开始,你就会深陷不断的麻烦;
6、遇事不要慌,先拍个照片是有道理的,拍人、车牌号,第一时间告诉警察,信息有没有用警察会知道;
7、与警察打交道,不要太友好,必要时直接截停求助,事后警察叔叔也不会怪你的,不然你犹犹豫豫的,不仅保不了你的小命,有时候连警察的小命也要丢;
8、遇到路怒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旁边的人也纠缠进来,不然别人都会隔岸观火,毕竟对付路怒最好的办法是明哲保身,当别人路怒撞你的时候,最好办法就是撞前车,如果你一个人死扛,结果就是第一时间旁边的车全跑了;
9、遇到麻烦之后,自己一定要远离亲人,把亲人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把亲人牵扯进来,不然将变成筹码;
10、不要招惹开车犯迷糊、犯错的司机,你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在经历什么,他是不是精神病、垃圾人,不然他将有机会在你身上犯错,被狗咬的大多是逗狗的,被狗惹了,你咬回去你也赢不了;
11、要像片尾时女主一样,看见路口就刹车,看见绿灯也刹车,让喇叭落灰、油门踏板生锈。
不然影片中的素材就将真实上演。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关于“路怒症”的电影。
再深究一步,这是一部反思当代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片。
一直以来,类似于“持刀伤人”、“驾车冲入人群”、“杀害女友妻子”等事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上热搜,随便搜一下“路怒症”就能得到一个很长的话题列表,似乎,人们的情绪逐渐走向了失控的边缘。
电影《精神错乱》,便是聚焦在这种现代情绪失控中的路怒症上,讲述了一个面临生活危机的人在路怒症的疯狂中连续杀人的事件。
电影从第5分钟开始的一段蒙太奇将这种社会现状进行了荒诞化的呈现。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早高峰,拥堵的交通,车内的广播,早间新闻……暴力新闻与娱乐消息交替出现,恍惚之间,这不再是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而是一个任由暴力滋生却只顾着娱乐的蛮荒时代。从原本的交通拥堵,到暴力升级,混杂着的娱乐消息逐渐变成对道路暴力事件的调侃和认可,莫不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这些事情,或许可以归咎一个人所受教育水平不高,或许可以怪罪一个人素质低下,或许可以找借口说这个人短时间内遇到很大的生活冲击造成精神崩溃。
但是,有了这些理由,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随意伤害别人吗?并不能。
从心理学上来看,若非精神失常,直接杀人几乎是一个心理上的坎儿,即便是能冷眼旁观的人,也不能不在亲自动手前犹豫一下。而且,我有理由相信一个理智且成熟的人,能够处理好情绪而不至于选择杀人。
继续溯源情绪失控的原因,则可以从大环境来分析,即一部分原因在于快节奏的社会无形之中带给人们更多的压力,由此让人无暇理会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而产生了暴力的恶果。
此前也在一本书中读到类似的观点,人类发明了科技产品来减轻人类的劳动,科技的发展则让生产的进程加快,反而将更多的人带入到更快的科技的节奏中。最终不知是人使用科技还是科技奴役人类。
电影的主角由罗素·克劳饰演,全篇出现的只有他虚构的一个名字,演员表里也显示他所演的角色为The man,用这个人指代“路怒症”全体。
罗素·克劳在演技上毋庸置疑。他曾两次获奥斯卡提名,凭《角斗士》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后又凭《美丽心灵》拿下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就在今年初,他在迷你剧《最响亮的声音》中饰演“福斯新闻网”前CEO罗杰·艾尔斯一角,再次斩获金球奖最佳男主。
电影的最开始便是他的一场戏,这场戏很关键,奠定了全片的基调,也引出了之后所有的故事。
一个惊悚片中常见的雨夜,镜头视角从很低的角度拉起,露出一辆等待的车子,这种接近跟踪的感觉,总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接下来,阴暗的车内光线中,一个亮起 4:03 的手机屏幕,更加强化了这个人似乎等了很久了,几乎是认真的等到这家人睡熟。然后是头痛、吃药,笨拙且略显粗鲁的动作,将一个烦躁且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刻画出来。手部的戒指预示着有婚姻的纠纷,抛掉戒指则是下了个决心。果然,一个阴郁不清的臃肿的脸看向房门,单手划开的火柴照亮了人脸,却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光明。等到火柴燃尽,罗素·克劳用力眨下最后一滴眼泪,下车,不紧不慢地脱下西装外套,有条不紊的叠好西装,仿佛要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体力活,就这样用锤子砸烂门,砸死应声而出的男女主人,倒汽油,点火,驾车离场。
从车内的动作,到车外的杀人,所有的动作都有呼应,在房内点火的时候甚至都能让人想起他在车内的单手划火柴。而所有的行事动机都交代明白,所有的道具都有所用,可以说是很精彩的一段戏了。
在之后的故事中,罗素·克劳更是将一个路怒的变态演绎的淋漓尽致。不稳定的情绪,对于按车喇叭一事的较真追究,不懈的追车,甚至是思维缜密的手机换卡、定位、追杀当事人的亲友。自始至终都让人很难判断这个人是精神失常,还是处心积虑要连环杀人。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无法对罗素·克劳的行为进行预判,很可能女主的所作所为正中他的圈套,从而让影片的惊悚感更强。
电影中的跟踪利用了手机和电脑的定位系统,这一点可能更能让观众心理崩溃。为了生活的便捷,相信很多人在使用可以连接的电脑和手机时,都会进行相互的定位,以免丢失。正是这样,女主的车辆便被无时无刻的跟踪,带来一种步步紧逼的恐怖感。
《隐形人》也用了相似的手法,即大量的后跟镜头表现未知且无处不在的跟踪感。不过其中的跟踪是利用光学成像将人隐身,从而潜伏在主角的身边进行跟踪和监视。两者异曲同工,主角在明处,施暴者在暗处,让人时刻为主角的命运担忧。
此外,电影还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追逐戏。就是在罗素·克劳疯狂追杀女主的过程中,两人在公路上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追逐。其中也是通过对女主、女主儿子、罗素·克劳三人的表情和反应进行特写呈现,堆叠产生紧张感,再借助第三方的视角对追车的大环境进行表现,利用低机位视角展现车的飞驰感。
影片的最后,女主将罗素·克劳刺杀,算是解除了自己的危机。但是当她差点被闯红灯的车辆撞,在对方的谩骂声中,女主颤抖的手举在方向盘上方却始终没有按下喇叭。她的儿子也说了一句“Good chioce”。这一幕似乎已经达成了罗素·克劳以暴制暴、教人讲礼貌的目的。但是,真正的礼貌需要这么高的代价吗?这又引发了新的反思。
整体看来,这部电影的叙事节奏中规中矩,张弛有度,其题材选择也是基于现实的路怒症的夸张化呈现,贴近现实的内容则让惊悚体验更甚。全篇的亮点皆在罗素·克劳的演技中,细细回想,则是女主的戏剧张力弱了点,整体稍显失衡。
故事的开始,拉塞尔克劳就很“丧心病狂”的杀人焚尸。
这一切,都归咎于故事背景里头各种压力的爆发。
这个社会,大概每个人都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发展到拉塞尔克劳这种极端的,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但是,我们把这一切,归咎于拉塞尔克劳本身自己的心理建设不够强大,好像又有点说不过去。
因为拉塞尔克劳在电影中有一段“强词夺理”的自辩,不妨看一下。
一个人,即便是万般努力,也被社会无情的抛弃,没关系。但是,这样的人,难道就不配得到哪怕是一点的尊重吗?
这个社会,大概每个人都会因为压力问题而感到焦躁,表面平静下蕴藏的迸发可能造成巨大破坏。
这样的问题,难道没有人知道?
既然知道,那为什么没有人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
难道,非要等到类似拉塞尔克劳这样的人,采用极端的手段引起社会关注,才会有人意识到?
或许,人们习惯粉饰太平,那些问题,就让它去吧。
再来看看故事中的女主。
这场路怒引发的血案,女主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通过故事情节,可以发现,这位女主,在生活中就是个不怎么负责的货色。
离婚官司的种种,不在故事设定范围之内。
但是,睡过头这种事儿,自己也就罢了,谁没个疏漏的时候,连累自己孩子上学,这个就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了吧。
而且,根据故事设定,这货不遵守时间,可不是一次两次。
既然是接送上下学,各条路线的情况也应该清楚的吧。对不起,这货选择走哪条路,完全不过脑子的,想走哪里走哪里。连孩子知道的事情,她也不清楚。
死乞白赖地上了高速,结果堵了吧。好好排队不行么?这时候才知道睡过头了,才知道选错了路线,是不是有点晚呢?
好吧,错已错了,哪个给你的勇气,走应急救援路线的?
就这么阴差阳错,撞到了拉塞尔克劳,命中该有此劫。
可是,事情即便是发展到这种地步,还是可以“渡劫”的。
因为一个绿灯,这货先发飙了。
拉塞尔克劳先道的歉,连小孩子都知道,双方表示一下歉意,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是这货偏不。
路怒遇上“垃圾人”,事情愈发不可收拾。
说来说去,还是心态问题。
这个社会压力太大,自己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尤为重要。而且切记,遇到“垃圾人”,保持距离。
有人超车后就别车,随他去吧。
有人常按喇叭,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也随他去吧。
有人直行,却偏偏为了一个车身的距离,选择停在直行+右拐的车道,也随他去吧。
谁知道,那样的司机,是不是个“神经错乱”。
6.5/10看得出借鉴了决斗和致命笑话,不到90分钟的电影里基本把能塞的元素都塞了进去,足够爆米花也足够紧张刺激,但无奈本身的剧本太过粗糙所以请不要带脑思考,降低期待有惊喜。
并非关于路怒症的故事,而是精神病无差别杀人。故事讲述得毫无逻辑,作为受害者的女主,其一系列谜一样的行为,也让人觉得她所遭受的悲剧并不冤。
这开的是擎天柱吧...女主不错,童颜巨乳。剧场型支配犯罪,表达了现代人最深层次的两种恐惧:路遇变态和丢失手机。
这跟路怒有啥关系,这种人就是走路时擦到他一下他都可能被激怒然后杀你全家,因为他已经不惧怕任何犯罪的后果。电影的英文名和中文名都说的很清楚了。片子很紧凑,情绪一直紧绷着,相信很多观众看完以后开车上路都会稍微善良容忍一些。女主本身确实有点差劲,造成很多致命错误,观众从她身上也能学到那么disorganized的后果是什么。今年实在没有任何大制作或者好片子,鉴于这部的教育意义,给四星
妈耶……被熊叔打一拳估计肺都能窜出来
女主真蠢
今天电影院第一天开门,顶着34度的高温来凑个热闹,在电影院看得冒冷汗,过于暴力,需要捂住眼睛数次,对开车有阴影了,你永远不知道会不会碰到一个变态,所以还是对所有路人都友好一点吧,真的怕了。
道路安全宣传片 没什么内心戏 也没什么哲学思考 就是 我老婆出轨了 你们离婚的女人都是出轨的bitch的mindset 顺便五里杀一人千里不留人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做人要准时、有礼貌、好好开车,你让你朋友免费帮你做本应是他用来赚钱的事是会害死朋友的 就冲这种正面的道德观我能给及格分
一日內上足咁多堂人生課,重要有命笑到最後,執到啦。
一定要有锁屏密码🙂评分低主要觉得女主太蠢了…看着来气
这不是路怒症吧,这就是《看见恶魔》里面那种纯粹的精神变态,反而是不以现实中社会性的精神异常作为故事的大背景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具恐惧感和神秘感,就如同斯皮尔博格的处女作《决斗》一般。总的来说,娱乐性还是很足的,短小精悍,有这么几场戏的氛围和暴力处理还是很刺激的。
又低于预期了,不过这片子短小精悍,没有拖沓的对白,不废话直接就是爽利的追逃,而且节奏把控的不错,下手也生猛凶残,电影也不尽然是怒路症的议题,只是因为公路上双方驾车的不规范引发的恩怨,男主本身就是重度心理变态的杀人犯,被女主无意间触发怒火,才招致了这个故事的诞生,前半段决绝猛烈,强烈的怒气炙热了整部电影的凌厉风格,无论从讲故事手法还是节奏营造上,紧张浓烈的喘不过气,后半段开始泄劲,惊悚片的通病一一出来,逻辑反应和身手敏捷度都打了折扣,警察都是饭桶没的说,男主三两下就被女主回击反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高开低走后剧本也被带俗套,充其量就是个三流杀戮片的成色,不过因为自身原因牵连家人和朋友,剧本还是道出了逞能的自食恶果,虽然生活中处处有傻哔,但还是谨言慎行为妙,约束自己总好过与莽夫斡旋。★★☆
情节紧凑而紧张,主题有意义。可惜的是,对男主的内心叙述和刻画太少了,对他这样对社会充满了怨念,有严重被剥夺感、被羞辱感,选择通过极端报复比他幸运一些的民众(也只能抽刀砍向弱者)来“唤醒、纠正社会体系”的边缘群体来说,描述力降了好几级。但这确实是如今全世界都面临的非常重大的现实困境。
由手机不设密码扯开来,没见过比这更生硬的类型片剧情设计了
槽点太多了,看得我着急,前三十分钟里女主被车追,手机丢了的时候,你就不能随便开个地方找个小店电话打给警察啊、?发现车里有另一个手机的时候为什么要接电话啊??然后餐厅里那些食客也是有意思,只会看热闹不会打给警察吗?简直气死我了(有幸在瑞士汽车影院观看)
这电影挺不讨喜的,正常上班族一天来回平均有2小时堵在通勤路上,结果看这电影还跟着堵了半小时。为了突出反派,所以主角和路人们集体降智,反而反派前半段集实力和运气于一身,中枪也无事了,警察来了也不追了。逃逸没车了,诶?邻居的车开走。中枪有点疼,诶?刚好身边有缓解药。高速上警察发现了,欸?路过的卡车把警察碾死了。女主不见了,诶?靠在路边休息一下女主的车刚好停在边上。小男孩在楼上藏起来了,诶?小男孩就打翻个东西弄点响声出来。明明这么厉害的反派,结局戏就草草结束了。明明才80分钟的电影,何不在结尾高潮戏部分加个5分钟,这个战斗力的反派会死得更合理点?
等同于将斯皮尔伯格的高概念处女作《决斗》拆解降维,如今美国类型电影创作愈加反智求和进而失信的大趋势着实令人惋惜:让导演放弃想象,让观众放弃思考,最终的结果,就是共同退步。
曾经的角斗士都演精神变态的胖大叔了~看完这部片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自己无论是在网络还是现实都属于路见不平一声怼的类型,尤其在大连月老赐婚的评论区,那绝对是万千心机鸡贼男深恶痛绝的目标,要是这些蔫坏的loser把骗不到女生的怨气全赖我头上那我已经死一万次了(囧)
两星半,概念挺好的,剧情多有不合理之处尤其是物理层面,街上跑的车好像都是乐高搭的一撞就碎成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