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把我吓到了,把钟楚曦拍得太像男的了,还以为是男扮女装。 为什么要让谭松韵演妈妈啊?太突兀了吧!就像小学生穿上西装硬凹造型。 谭松韵演的真的好生硬、好浮夸啊,好感败完了。台词也很奇怪,闺蜜戏演的完全没有感觉。和闺蜜在一起,动不动就靠闺蜜肩膀上,这是当女朋友处了吗? 剧情不合理的地方:
1. 未央的人设真的不太可能骑摩托车啊,而且骑这种摩托车不会赶车不会修车就很离谱,电动车可能更符合这个人设。 2. 跨年夜晚淋了雨冷得手直个抖,第二天起来就能裸着睡,上海温差这么大?为了上床,突出“灯塔”的概念,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剧情。 3. 一个不爱讲话的人是怎么愿意学日语,还跑去报班?没有任何动机,只是为了和小乔相遇而已(结尾发现了新的原因:是为了去日本富士山玩,然后用日语买章鱼小丸子)。还有两个女生只要逛逛街就能成为好闺蜜? 4. 未央的妈妈滚了一层楼的距离就摔死了,听声音大概是还滚了几圈,就离谱。就不能是中途撞到钉子才死的吗,不可以严谨一点吗? 5. 快生了还能坐飞机去日本?非得在富士山下生出来? 6. 朝颜能和小乔在一起十年就离谱,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就很大,出去玩的时候也完全看不出朝颜对小乔有任何感情。难不成是娃娃亲?怎么看朝颜都是个渣男吧。 “我和她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你不出现,我们也会分手。”有病吧?要分手等到要分手的时候才说?咋不在婚礼现场上分手呢? 吐槽的地方:
1. “你会离开我吗?-永远不会”这种台词是怎么说的出口的。 2. 就算小时候受母亲虐待,也不至于拍成鬼片吧?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未央老是看到这些画面,恐怕不仅仅是心脏不好吧。 3. 和闺蜜的男朋友上床了,是怎么可以做到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还能继续做好朋友而不会尴尬的? 4. 街头上那个求拥抱的路人就是个笑话,不懂有何意义。 5. wtf?林小乔可以说是因为未央死了,未央自己表现地那么愧疚,还能好意思生下朝颜的孩子?还有带球跑这种事情,电影果然很常见。 强调的因果轮回,不过就是小乔长得像未央的妈妈,未央小时候害死了自己的妈妈,长大了再把长得像妈妈的小乔给害死了?最可怕的是,居然还叫自己的女儿小乔,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再害死一次吗。 不懂这电影有何意义。 大概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远离渣男,生命更重要。没有爱情很痛苦吗?我母胎solo二十多年不一样很开心。 有看过原著的朋友吗?原著写的就是这种垃圾故事? 唯一喜欢的是片尾的胶片照片,拍得还算可以。 郁可唯的片尾曲也还不错,好歌配烂片,已经习惯了。 对不起郭导,郭敬明任何一部作品都能吊打这部电影。
欢迎用你的看法说服我,我愿意虚心接受。
杠的话,就是你说得都对。
客套话不说了,我直接开骂。我从未见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旷世粪作!这已经不是狗血了,是狗屎!!!男主和女主闺蜜十年恋爱犹如狗屁说散就散,说因为遇到女主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心会痛???我都不想评价这**的男主了,什么shit人。三个人聚会,闺蜜喝醉了,男主不送女友回家,居然尾随女主跑到荒郊野外,然后突然瓢泼大雨,两个人躲进无人灯塔苟合???请给我一双没看过八月未央的眼睛吧, 这污染比核辐射还严重nnnn倍(呕)然后男主飞日本,闺蜜自杀了,女主第一时间不报警,滚下楼昏迷了???最后还nm大着肚子跑去找男主,美其名曰“替闺蜜过完剩下的人生”??合着您还想和渣男和和美美呢!我要是这闺蜜我直接气到诈尸起来一记洛阳铲给女主头都铲断,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这剧根本就是在践踏我的三观,比揉碎了拿去喂狗还过分。
这部电影不应该叫《八月未央》,应该叫《小乔与未央》、或者叫《一个资深渣男引发的血案》。本年度最佳雷剧奖非它莫属。
看来我之前预测的6分以下还是太乐观了,现在将分值降至5分以下,一分钱的赌局照旧。
看完电影后脑补了一段《七月与安生》与《八月未央》的隔空对话。
你是谁?
我是《七月与安生》,安妮宝贝笔下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
那你是谁?
我是《八月未央》,安妮宝贝笔下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
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你是我的前辈。
我这里有两个女主角,她们叫七月与安生,还有一个男主角,他叫苏家明。
我这里也有两个女主角,他们叫未央和小乔,还有一个男主角,他叫朝颜。
我这里七月与安生是好闺蜜,她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我这里未央与小乔也是好闺蜜,她们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七月的性格温婉,安生的性格活泼,她们是相反的性格。
小乔的性格阳光,未央的性格淡漠,她们也是相反的性格。
苏家明是七月的男朋友,但是遇到安生后,他也爱上了安生。
好巧,朝颜是小乔的男朋友,遇到未央后,他也爱上了未央。
虽然爱得莫名其妙,但我愿称其为一见钟情。
虽然爱得莫名其妙,但我愿称其为命中注定。
苏家明不知道如何面对七月,爱上安生后,他很纠结。
朝颜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小乔。爱上未央后,他很苦恼。
安生也爱上了苏家明,这是一场三角恋。这么形容有点不太准确,我愿称之为勾股定理式爱情,七月爱苏家明,安生爱苏家明,苏家明不挑,两个都爱。
你那个勾股定理借我用一下。小乔爱朝颜,未央爱朝颜,朝颜也不挑,两个都想要。
苏家明最终还是在没有和七月分手的情况下和安生上了床。
真巧,朝颜也在没有和小乔分手的情况下和未央上了床。额,我这个不是上床,是上了灯塔。
好像也不太对,反正就是那意思,你懂得。
苏家明最终离开她们去了北京,但他走之前,七月已经怀孕了。(电影)
朝颜也离开了她们,去了日本,他走之前,未央也怀孕了。
苏家明百步穿杨。
朝颜一发命中。
经历了这些,我将她们的性格调换了。七月学会了安生的流浪,安生倒是爱上了安定的生活。
好巧,我也将她们的性格调换了。未央不再像原来那样冷淡,小乔反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我这个结局很悲惨,七月死了,留下一个孩子。
我这个结局也很悲惨,小乔死了,未央生下一个孩子。
结局那里,安生抚养了七月的孩子。这个孩子最终见到了她的父亲,但我不想让他们相认。
我这里就不同了,我让朝颜最终回到了未央的怀抱,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最后的那几个画面有些诡异,加上未央的精神分裂症,幻真幻假,让观众去想吧。
我这个电影掺杂了原生家庭的对孩子人生的影响,别提主角有错,全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彼此彼此,不遑多让。
不对啊,怎么你的剧情和我的那么像?你这叫不叫偷?
说什么呢好姐妹,文化人的事儿,能算偷吗?
网上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安妮宝贝的作品:
忧郁的人看了会抑郁; 抑郁的人看了想去死; 正常人看了觉得这是神经病。
迄今为止,安妮宝贝的书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拍摄成了电影。现在《八月未央》又要上映了,颇有些重现辉煌的意思。
但是,但是,但是。我赌一分钱,《八月未央》应该是一部豆瓣评分6.0之下的电影。追上《七月与安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你问我为什么如此笃定?咱就来掰扯掰扯…
先说导演。
《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是曾国祥。
是不是很帅?
曾国祥在执导《七月与安生》之前一直是一个演员,偶尔合作执导,但毫无疑问,《七月与安生》是曾国祥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有多秀可不用咱多说,直接诞生周冬雨、马思纯两位金马影后,还有最佳导演在内的五项提名。
虽然现在金马有点半死不活了,但那时候还是有分量的嘛。
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又获得了12项提名。
这个成绩对于一个新晋导演来说已经是很牛了,但曾国祥何许人也,能看得上这亿点荣誉?搞笑。
2019年,曾国祥又执导了一部电影。您肯定也看过,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
这部电影获的奖实在太多了,咱就不细说了,贴张图吧。
事实证明,曾国祥导演确实是有硬实力的。
再看看《八月未央》的导演李凯。
李凯也是从演员做起的,后来做副导演,再做导演。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凯在做副导演和制片人时候的电影,都是口碑极佳的作品,但自从独立执导电影,电影的质量和他之前参与的作品质量几乎(几乎两字有些多余,请忽略)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2010年执导的《追踪章鱼保罗》豆瓣评分3.6、 2012年执导的《疯狂的蠢贼》豆瓣评分4.1, 2015年执导的《悬战》豆瓣评分3.7, 2016年执导的《食人岛》豆瓣评分2.4(能到达这个底线也是不多见,这是深入马里亚纳海沟啊,还是下五洋捉鳖啊?), 2019年执导的《小强大战外星人》豆瓣评分高达3.3。
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哥们给了安妮宝贝多少钱拿到的版权,安妮宝贝怎么会让他来执导拍摄呢?
再说编剧。
当初我看《七月与安生》原小说的时候,觉得很毁三观。
电影与小说在剧情上相差不远,但也有一些关键地方做了改动。
比如安妮宝贝笔下的安生比电影中婊得多。
七月去西安看望未婚夫苏家明(即将结婚),正好发现家明和她最好的朋友安生在一起,安生像女主人一样走进屋内,给七月倒水。
后来七月打了安生一个耳光,安生跑出屋子。当七月和家明找到安生时,安生竟然要求家明抱着自己回家。
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心肌梗塞,脏话差点就骂出了口。
如果要评史上最硬气小三儿,我必须给她投上一票。
电影与小说结局也不同,小说中安生去世,七月和家明共同抚养安生和家明的孩子;电影中则是七月去世,安生抚养七月与家明的孩子。
总结来讲,编剧弱化了安生婊里婊气的那一面,将安生与家明的感情戏填充进来,中和了安生第三者插足的形象。
这样一来,七月反而成了那个不肯放手的人。网上的评论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这部电影最优秀的地方莫过于周冬雨和马思纯的爆炸性演技,故事本身反而经不起推敲。
小说中甚至还有安生怀孕,与七月和家明三人在一块生活,这您受得了吗!
三观炸裂!!!
编剧在结尾处设置了几处分散结局,这可以说是意外的惊喜,当然也弱化了电影的内核,有些东西讲得太白了,就失去了味道。
《八月未央》在原著故事上与《七月与安生》有一些相似。
同样是【两女一男】的故事。
未央的母亲曾被抛弃,于是时而将怒火发泄到未央身上。
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未央是一个淡漠的人。而她的好朋友乔则是一个阳光天真的人。
后来未央认识了乔谈了十年的男朋友朝颜,并于一天晚上与朝颜上了床。
乔知道后离开了朝颜,当朝颜问未央是否愿意和他结婚时,未央回答:我爱的是乔。
王德发???
朝颜顺从公司的规定去了日本,他需要在那里呆两年。
未央去机场送他,离别之际,朝颜承诺两年后回国娶她。
此时未央已然怀孕。经历了这些事后,未央打算带乔去往北方。只是,乔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女孩,她越来越憔悴和颓丧。终于在去往北方的机场里,乔自杀身亡。
未央没有单独去往北方,她在乎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现在她已是孤身一人。
临产前的一个星期,未央向朝颜坦白了三件事。其一,未央在自己小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因为忍受不了母亲的虐待;其二,未央决意将朝颜和乔分开;其三,乔已经自杀。
没有等到说临产的事,朝颜就挂掉了电话。
未央将孩子生了下来,即使朝颜曾来信告知他已在日本找到真爱,不再回来。未央仍然细数着距离两年之期余下的时间。
故事大概就是如此。你也许发现了,这个故事与《七月与安生》何其的相似。
不能说相似吧,简直是(填空题)。
但有一点不同,电影《七月与安生》在编剧的笔下是互相折磨,最终两败俱伤;小说《八月未央》则是未央单方面折磨乔,最终乔自杀身亡。
这两个故事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三观。
有时候我问自己,三观对于电影来说重要吗?
《阿飞正传》剧情上讲得就是一个渣男,真的符合我们的三观吗?
《小丑》那就更别提了,整个一社会危险分子。按照正确的三观,他应该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灯塔国而奋斗,但他自暴自弃,最终走到了犯罪的道路上。
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两部电影的影视地位。如此看来,三观对于电影来说是重要的,但不必要。关键是导演能不能越过三观,使观众思考一些其他的东西。
安妮宝贝的书都有一种流浪、颓废的风格,她笔下的故事几乎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要么死一个、留一个; 要么走一个、留一个; 要么就是一个死、一个走、一个留。 反正不能在一起。
而且安妮宝贝笔下人物的特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脱离现实。
这在文学创作上没什么,但电影需要一个落脚点,此次《八月未央》的编剧只有安妮宝贝一个人,很难想象她会将角色塑造成何种风格。
再说演员。
三大主角饰演者分别是钟楚曦、罗晋和谭松韵。
我估摸着有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冲着演员去的。原谅我不关注娱乐新闻很久了,偶尔也只是看看老电影,乍一听这三个名字竟然只认识罗晋。
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芳华》中的萧穗子就是钟楚曦饰演的,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不过网上讨论最多的好像是“李现的前女友”这一身份。
不管咋说,希望她能遇到好的资源;
罗晋在我印象里参演电视剧比较多,也积累了一大票粉丝,近几年也偶尔参演电影,不知道有没有想转电影的意思;
我没想到的是,网上对这部电影演员期待值最高的好像是谭松韵。查了一下才发现,这妹子长得真漂亮,而且笑起来真甜。
总结如下,这部电影应该“非常优秀”,和《荞麦疯长》有得一拼。
先写这些吧,看完电影回来补。期待打脸!!!
我是不写点东西会死的旧小鸽,公众号:【旧小鸽】,关注我啊老铁!!!
能把原文中女人之间宿命般的吸引扭曲成一个贱男人拆散一对闺蜜后的隐秘双飞,电影展现出男导演恶心的自我迷恋。 也折射出男导演李凯对女性角色的轻蔑和恶心,对剧中那个微不足道的角色的扭曲共情 自我膨胀,舍本逐末,用实力证明了你是第二个毕导 别拍女性向电影了,你不配!
1
昨天我气炸了,真的气炸了。因为拿到手上的电影票指引我去的电影,和宣传片严重不符。
宣传片里宣传的是什么,是闺蜜情深。
电影里放的是什么,是一傻双贱。
那个叫小乔的女人,咋咋呼呼,十分单调。很明显这就是男人刻板印象中的女人。
而男导演李凯得意洋洋地完成了这一扭曲原文角色的恶心“创造”。
——从这个女角色从一而终的单调和逻辑混乱里,我们看到了男导演李凯对女性从始至终的贬低和蔑视。
接着再说那个男贱人朝颜,我没有见过比他更贱的男人。
原版中的朝颜没有这么贱。但是男导演李凯有本事把他做到最贱。
真不知道这是李凯的内心投射,还是内心投射呢?
最后说说主角未央,也是。文中主要表现的是她的迷茫和流浪感。和那个贱男人的感情只不过一晃而逝,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她和小乔之间死死纠缠的宿命感。最后两个人之间爱情的疯狂甚至让小乔承受不住,为她而死。
而导演拼尽全力讲她和闺蜜男友的破事,安排了很多不必要的情节。
于是一个迷茫青春少女就成功的在这位男导演和男编剧的笔下成了个被贱男人勾引的相同贱人。
于是安妮宝贝心里最美的百合情深在这位男导演眼里就是“我曾经被一个男人吸引过,所以我爱那个男人,唉,我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你听,听那贱男人怎么勾引我的。”
而安妮宝贝写的是“我爱上一个女人,她和我妈一样美。我爱她,我要和她走向永远。为此我拆散了她和她男友。后来选择那傻屌男人只因为他还愿意接纳我,不过是我的备胎。当然后来他也走了,我就继续自己独自的生活。”
看看,男导演导演女人的作品,连作品重点都抓不住。
2
不过非常让我奇怪的是,这部电影的宣传片却是深深地抓住我的心。
里面两个女孩自然地逛街吃饭,头自然地靠着。情节行进非常和谐。没有电影里的刺目感。
如果这是男导演李凯剪辑的,那他显然是知道《八月未央》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
不是和那个贱男人纠缠不清,而是两个女孩之间宿命般的吸引。
但是我觉得这一层,李凯显然是理解不到的。看看他拍的那部鬼片子就知道了。
所以我有理由揣测,这个宣传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导演制作的。
她辛苦地从电影里抠出了很少的几个合格的片段,再加上很多女孩自己的闺蜜故事,形成了这个感人至深的宣传片。
这个宣传片打动了很多人。不然我不相信会有那么多人去看。
当然被欺骗的人大多会立即进行倒流宣传,这部片子仅仅是靠着谭松韵的号召力,恐怕难以票房过亿。
因为男导演李凯脑子和心里,对于女性的理解就是那么点东西。
真是十分可惜了。
3
我们说《七月与安生》虽然票房不高,但是的确有一些吸引人的东西。
那东西就是安妮宝贝非常擅长描写的,两个女人宿命般的合契。
而这个也让《七月与安生》在大众以为的“青春疼痛片”的嘲讽笼罩下,诞生了两个影后。
曾国祥在导演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十分注意对故事主干的描写的,也十分清楚关注《七月与安生》,甘愿为它贡献票房的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就是想看女孩之间的羁绊,就是想看那种宿命般的互相吸引和刻入灵魂里的理解和暗自承诺。
不是看到她和一个男人有过一点感情,就觉得这才是亮点,于是整个电影把这段瘠薄的感情拍得扭曲至极,让人恶心让人想吐。
《八月未央》看到最后,我身边的人是骂声一片的,甚至有人中途离场。
太恶心了。看着导演晃荡他脑子里的屎,实在太恶心了。
4
希望大家不要去看《八月未央》。
宣传片的闺蜜情深,女生细腻的小心思,男导演李凯完全没有呈现出来。
他把小乔扭曲成了一个咋咋呼呼的单调刻板。
自作聪明的将闺蜜情砍掉,主打一个贱男人和未央甚至不超过一页纸的相遇和背叛,让人恶心至极。
希望这个李凯以后别拍女性向电影了,他真的不配。
滚出女性市场,滚出女性视角。去拍他的贱男人吧!别糟蹋女人的情感了。
——从宣传片的闺蜜情深到电影里的一傻双贱,八月未央男导演“李凯”完成了一场完全的欺骗!、
他不配!真是恶心至极!
不怕挨揍的给了四星,是因为少给这一星为了合群。
每一场打动你的电影,一定是因为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点。 文艺片就是这么小众,能懂的人就像茫茫人海里惊鸿一瞥。 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拍出了我想要又意外的暗喻。 如果,抛开渣男再看这部剧,你还会义愤填膺的大骂三观不正么? 如果,你像我一样,看到的是两个女孩的宿命牵绊呢? 如果,你能把所谓最后的狗血烂尾,看成恐怖游轮般,对两个女孩情感牵绊的诅咒被打破呢? 请把这部文艺片,当成一部剧本杀。
我不相信鬼神,但我信因果报应,宿命轮回,万物守恒。
一个轮回,包含两个宿命,最终殊途同归。就像数学符号“∞”。 第一个宿命,是女主末央和妈妈的感情。
单亲妈妈把对抛弃她的男人畸形的爱恨,投射在女儿身上。直到滚下楼梯生命终结,背后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的扭曲的因果轮回——男人对女人的情感诅咒,女人对孩子的情感诅咒,孩子反杀至亲的宿命形成诅咒的闭环。 不得不提到大家吐槽的部分——末央对妈妈的臆想画面夸张,拍的像恐怖片。可是现实中要比这更甚。身边有一个资深心理医生,经常听到她讲给我,这几年咨询的病人幼龄化,学生自杀率一路飙升,这多半源于原生家庭婚姻不幸。
第一个宿命影射了现今社会,女性在婚姻边缘的悲剧,以及原生家庭亲子教育方面的匮乏。
第二个宿命,是末央遇到了小乔。
用外表相似的艺术形式,并不是为了硬靠和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一直没有感受过母爱安全感的末央,终于遇到了一个可以释放和治愈的出口——小乔。把一个对自己无限伤害却依然渴望爱的角色,本能的由不可能的母亲,转移到了小乔身上。
一边,所有以前末央想要的母爱温暖,都被小乔给予。一边,又发现小乔和母亲惊人的相似。
所以,末央把妈妈送她的银手镯送给小乔,一点也不突兀。她想让小乔,成为填补她整个童年母爱缺失的陪伴。
而小乔男友的出现,在末央心里,就像对一直未出现的父亲的期待。这种爱,并非如大众理解的渣男和小三仅仅那么简单。它更像一种影射。人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并不是自己,而是看到自己身体的存在。
同理,小乔的男友出现,只是让末央更看清楚自己内心对小乔的爱。只有正视和接受小乔,才是对母亲真正的释怀。镜子是小乔男友,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真心。终究还是要面对。就像剧中那段对话:
“我们到此为止吧,因为我讨厌背叛。”
“违心也是一种背叛。”
所以那一刻,她选择了小乔。
当小乔为爱自杀,这又像一个轮回。
此时和母亲的死形成一个宿命闭环。
当发现自己怀孕,几乎和发现小乔自杀同时——这又是开启一个新的轮回。一如母亲怀了末央。
可母亲的选择,无论向左走向右走,无论怎么走都会像∞一样回到起点。
问题出在哪?
是母亲对父亲的离开不能释怀?还是因为继续选择了仇恨,把它传递给本应最爱的人?
都有吧。
可以想象末央,应该是有话要对小乔说的:
“上辈子,你是妈妈。不能释怀那个男人的离开,所以你没办法爱我。也因此,我得到了那个男人的诅咒——作为母亲恨意的转移对象,也亲手结束了母亲的生命。
这一次,我不想再将恶意轮回。
这辈子,我是妈妈。为你取名叫小乔,把对死去小乔的爱延续,也是与母亲的和解。和妈妈同样的经历,我却选择对男人的离开释怀,也只有这样才能好好爱我的闺蜜小乔,我的母亲,我的女儿小乔。于是,才有了这样家庭温馨的一幕。”
关于结局被广大网友吐槽“狗血”,我想说请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似乎有点渣的结局。如果你三观正,你看到的就是正能量的深意——
原来这世界,懂得释怀和放过,才能逃出被仇恨支配的诅咒,做到不把仇恨转移给无辜的人,从而导致因果报应轮回,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注定失去的宿命。
要知道最痛苦的惩罚,从来不是死去,而是失去。所以,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有生之年大概是第一次这么搞笑,先是走错了影院,迟到了十分钟。电影放到一半又突然断了……可能上天都看出来了,我是这部电影有多么心不在焉!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非常非常失望,如果说《七月和安生》还有一点擦边球的话,这部就是十万八千里远。编剧是去梦游了吗?导演是从八点档狗血剧过来的吗?
这改得颠倒了关系,电影也是严重的混乱。呈现出来的离奇就是,人物说着小说里的台词,演的却是另一回事,台词和剧情分裂得厉害,让人感觉非常的矫揉造作,节奏也是支离破碎。
这是双女主的电影吧,双女主的感情没见着,三角狗血恋是怎么回事,未央先遇见朝颜爱上他,朝颜也发现自己喜欢她,然后未央发现他是小乔的男友,她也没对小乔说,两人继续暗搓搓地眉来眼去,最终天雷勾动地火……这是同人吧!
小说中,未央爱的是乔,她一直爱着乔,因为乔和她母亲很像,是她喜欢的“眼睛幽蓝,笑容悲凉的女子,像苔藓一样潮湿清凉,自由自在”。朝颜本不在她眼中,但她知道自己对那个男人的吸引力。然而乔要和他结婚了,未央觉得乔这是要离开自己了。未央认为男人不可靠,乔可能会落得和她母亲一样的下场,她必须掌控住她!所以她觉得自己“时间无多”,决定去做些什么……朝颜就这样成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她甚至怀了孩子……而孤独寂寞的未央,只是想紧紧抓住、掌控住她爱的人,但她的爱“太汹涌,会把她自己和别人淹没”。先是母亲,然后是乔,她们最终都离开了她,母亲被她设计摔下楼梯死去,乔在朝颜和她分手远走他乡后,也在车站卫生间里自杀……最终,未央带着刚出生的孩子独自生活下去……嗯,这小说其实拍成悬疑惊悚片,可能会更好……
再来说说两位女主吧。钟的演技啊……我看着她在电影里努力地想演出那个破碎的未央,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除了冷漠漠然面无表情,还有什么呢?晶晶的演技倒是没问题,母亲那里演得可,但是乔的人设就……过于欢脱了,后半部分稍稍正常了些,也有点儿乔的影子。
所以这电影,如果痛快承认是同人吧,我还觉着“勇气可嘉”,硬要顶着改编的名头,拍的却是另一些人另一些事,只会徒让人倒胃口。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要不是有晶晶在,我甚至不会走进电影院……
当看到银幕上真的又出现了女孩失恋,泡在浴室水缸里割腕,血和水混作一体的言情画面时,我惊恐地确认了一下今年真的是2021年,并且庆幸自己提前准备好了呕吐袋。
我真的是个傻子 大早上不睡觉去看这个电影。难看到在电影院睡不着 空调又冷
完全是因为电影院把IMax指环王的票退了才看的这个……全程如坐针毡 如芒刺背 如鲠在喉
为什么安妮宝贝老写这种闺蜜抢男友的
一星给钟楚曦的颜,特写怼脸都没黑头
尴尬到抠出魔仙堡的水平,这水平就别碰瓷七月与安生了。钟楚曦确实电影脸,很美,谭松韵只能演演小甜剧,大银幕根本撑不起来。
要不是逃避上班谁会来看这种烂片
闺蜜抢男友的戏码倒不是最值得诟病的点,毕竟这部是青春片的定位。但既然是青春片,这选角就很成问题了:罗晋演技扎实,但导演没给够空间来展示魅力。钟楚曦演技进步挺大,但是同为安妮改编作品女主,周冬雨珠玉在前很难超越。谭松韵这边就灾难了,演可爱率真是她的拿手戏,但演偏执疯狂的妈妈她就浮夸起来了,几乎整段垮掉。别人身上能加分的一人分饰两角放在这里反倒自曝其短,国产片选角永远是个谜。
生命是一场幻觉...片子来说看上去好像还行,对比七月与安生就真的差好多。七月是两个女生友谊的升华,这里一个婊一个纯,虐来虐去,披着友谊外衣的撕逼剧....这很电视剧
冲着钟楚曦的颜给两星要剧情没剧情要逻辑没逻辑!
因为原著太短,所以也顺带看了下,味儿实在是太冲了;编剧导演显然做了很多徒劳的努力,但只是变得更加串味;最大的亮点:原作在网络公司上班的未央变成了冲咖啡的,充分说明当今码农的生存状态连作天作地青春疼痛的时间都没了,属实现实讽刺意味满分
他七月安生,你又八月未央,我九月开学!!!不出所料的烂片。
会把人雷死的剧情,后悔因为无聊去看了这个电影😭十年男友秒出轨闺蜜的渣男行为,穿插着未央天天做小时候被妈妈虐待的恶梦,硬要套上点宿命的感觉。朝颜的有些台词不知道时怎么说出口的....真的恶心 以真爱之名的出轨 冠冕堂皇的背叛,完全三观扭曲....一星给演员的演技和颜值
上帝啊 请将疼痛文学电影 带入坟墓 谢谢
积压了多久的烂片啊,以后看见钟楚曦绕着走,简直烂片鉴定神器
一星给的是罗晋的颜值和声音
《八月未央》的三观是极为扭曲的。未央小时候害死了自己的妈妈。长大了当小三再把长得像妈妈的小乔给害死了。最为可怕的是,居然还叫自己的女儿小乔,是再害死一次的节奏吗?三大主角中,演技最拉胯的当属谭松韵。她的这张电视脸,放在电影大银幕上看,真的是格格不入。还尝试高难度的一人分饰两角:演可爱率真的小乔远不及周冬雨的古灵精怪。演偏执疯狂的未央妈妈,演技之浮夸,真的是灾难现场。
又假又难看
本来是当《荞麦疯长2.0》来看的,可能是预期放得足够低,没想到居然还算过得去,但如果对标《七月与安生》那就相当地惨烈了……钟楚曦同款“车祸”、同款“沉入水底”、同款“电闪雷鸣的雨夜不好好在家呆着跑到空旷室外” ,立刻唤醒了曾被《荞麦疯长》所支配的恐惧,那部片子对我的精神污染实在是太深了,瑟瑟发抖……
又是两个闺蜜爱上同一个男生的剧情,男主都已经有女朋友了,还喜欢女朋友的闺蜜,太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