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是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第二部长篇电影。
如果你不知道安东尼奥尼是谁,娄烨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
电影分作三个篇章,法国篇、意大利篇、英国篇,
其中的英国篇被人视为影史杰作的《放大》的前传。
故事从一个出版社开始,出版社编辑正抱怨姓名被转接电话的人搞错。
突然有个爆料电话打来,对方说自己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名女尸,想对此女尸的发现撰写一篇文章,当作报社的独家新闻。
记者欣然前往案发现场,爆料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发现女尸的经过。
他说:“他发现女尸的脸庞像粉笔一样苍白。”
很快爆料人给女尸写的文章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连同他本人的头像都被打印成册。
拿着200英镑稿费的男人去了赛狗会赌博,
站在商场的电动扶梯上,男人走上前几步,睥睨着同一电梯的众生。
故事行进到这里,你猜到是谁杀了开头的那位女人吗?
其实,杀害女尸的凶手就是这个爆料者。
他一直是个自由职业者,在家写诗,却一直郁郁不得志。
某次看电影,他发现了这个中年女性,单身、面部惨白、长相不算好看。
看电影期间,爆料人被这位女性问了许多问题。
明明是干扰他看电影的因素,男人却并不抗拒。
影片结束后女人约他前去约会,男人同意了。
男人不是看上了这位“半老徐娘”,他要一个机会,一个声名大噪的机会。
他一直计划要制造一个“完美谋杀案”,这个女人就是完美受害人。
他们只第一次遇见,男人没有任何杀害她的理由。
把女人引进“藕花深处”,入“无人之境”。
女人借口自己受凉,让男人把风衣给她盖上。
男人果然盖上,悄悄戴上手套,而后面无表情地掐死女人,拿走风衣离开。
这果然是个“完美谋杀案”,四天过去了,甚至没人发现这个女人的逝去。
社会的边缘人悄无声息地杀了另一个边缘人,
他们的死亡是如此微不足道、无人问津。
照此下去,男人会一直逍遥法外下去。
可他在最后却主动爆料向报社编辑承认,是他故意杀害了女人。
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场都市猎奇故事果然引起了全城报社的兴趣。审判男人的听证会前,挤满了报社编辑和看热闹的好事者。
陪审团的人斥责男人浮躁,不肯认真努力工作。
陪审团眼里,他是个流浪汉,看着靡靡之音的色情书籍,妄想一夜成名。
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
导演并非拍一个要人努力工作的教育片,他要拍的是“时代的喧嚣”。
一个女人死亡四天后无人发现,公园女尸的新闻几天后就失去了吸引力,
青年的认真诗作被不断退稿,报纸上只关心英雄与奇闻……
在早高峰的地铁上,人被挤成一摊货物,人变得无限渺小。
爆料人想过靠写诗出名,但他失败了。
他在这个社会边缘游荡,迫切想要和他人不同。
为何男人看电影时并不反感女人的打扰?
因为那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为人所好奇,虽然对方是个“半老徐娘”。
当他走上深夜繁华的街头,站在电梯上睥睨众生时,
那是他少见的高人一等的时刻。
爆料人身处拥挤的都市夜晚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从不在人群中间,我讨厌那样,我不想成为拥挤中的一员,但在他出名时,一切都变了,那是崇拜和妒忌你的几百万人。”
他确实是想出名,可谁是最后的始作俑者,是这个甚嚣尘上的时代。
小人物的死亡对民众来说毫不重要,他们不过两天就忘记谁死了。
男主不也是按照这种逻辑来行凶的吗?
没人关心边缘人的死亡,他们的死亡毫无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是都市传说和名人。
影片最后,报社编辑又一次拨响电话,
接电话的的小姐又一次搞错了编辑的名字。
影片结束,类似的故事终将重新上演……
作者:朵莲
微信公众号:朵莲说 (duolianshuo)
总觉得这不像安东尼奥尼,仿佛太说教。 年轻,物欲,因此而犯罪。三个如出一辙的故事,分别安插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三地述说而已。
如坐针毡。这种小聪明剧本结构放在今天其实挺符合三大气质:三地、同故事的三个环节/三方视角,同质化被诟病其实是构成精巧结构的线索。整体上(尤其调度)放弃了前两部的考究精密,更像一个不合格的让雷诺阿作业。
暴力的根源可以是人类的一切情感宣泄口,也可以是「无因的反叛」,人类之于世界、他者都是一种瞬间爆裂的畸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失败者」为题,却是对这个世界「会更好」的讽刺与宿命。
把导演个人标签的东西堆在一起拍了个命题作文,感觉不伦不类的。个人也比较不爱看分段式电影。(第三个故事提醒了我我居然到现在都没看放大……)
7.5;對死亡的無意識是恐懼的發源之一
开场说了,这是一部关于“心力交瘁的一代”的电影。不同于以后著名的三部曲那样对精致的中产阶级人际关系的批判,这里致力于描写战后年轻人的空虚和迷惘,他们力图在行动中标出自己的存在,存在主义命题再现。法国和英国篇很好,后者更是发展出Blow-up。意大利那里有些奇怪,男主那种漫游者式的空虚匹配不上故事内容,而且结构稍显局促,匆匆收尾。看影评说是因为审查,似乎有道理。
第三个故事完整了,前面两个看得不清不楚。
看完后,回味还是不错的,四星上再补了一星。呵呵。
关于年轻人犯下谋杀罪的三个故事。在法国的故事里,一群高中生为了钱杀害了一个校友。在意大利的故事里,一位大学生牵涉进一桩香烟走私案。在英国的故事里,一个慵懒的诗人在丘陵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然后试图把这件事卖给新闻报社。
#1953#早期的安东尼奥尼被严重忽视。社会学大师自此登场。一份对战后欧洲“迷惘一代”的心理分析文本。3个故事,法国很巴黎,意大利很罗马,而英国很伦敦。最喜英国篇,后来的《放大》与之一脉相承。另:开片镜均从室外至室内。
为了钱也为了女人,杀人;为了钱也为了爱情,杀人;为了成名,觉得一个平民的死不值一提,杀人。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关于年轻人犯下谋杀罪的三个故事。在法国的故事里,一群高中生为了钱杀害了一个校友。在意大利的故事里,一位大学生牵涉进一桩香烟走私案。在英国的故事里,一个慵懒的诗人在丘陵地上发现一具女尸,然后试图把这件事卖给新闻报社。第二个故事公映版本有所改动。
【2.5】像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教育片,意图是消除观众心中犯罪片潜在的浪漫主义的迷惑性。然而问题是三个故事尽管都是主人公付出惨痛代价的悲剧收尾,安东尼奥尼却没有彻底根除掉其中的浪漫色彩,光影、氛围还是如此地迷醉。
第三部分明显优于前两部分,叙事没有那么掰开揉碎,技法上有了变化的美感。安东尼奥尼开始关注社会普遍性问题 —— 关于开篇和结尾的画外评述众说纷纭,但我没觉得在实质上对影片主旨产生巨大的影响,说与不说,青年人对生活对死亡对善恶对特立独行的迷惘与误解,都是当时欧洲真实存在的问题,导演选择三地故事无非就是从大欧洲着眼。战争、瘟疫、社会革命之后,社会秩序的重建,艺术家思考在前表达在后,政治家主张在前实践在后。前者带给人启迪,后者决定人命运。
由于电影审查的原因影片的片头和片尾被加上了些莫名其妙的宣传语,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三部短片中的第二部意大利篇被改的面目全非。编剧之一说第三部英国篇是最好的,这其实也说明了安东的盎格鲁撒克逊嗜好,而这种嗜好在13年后的电影放大中达到了顶点。PS一种完美的犯罪一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动机的犯罪
虽然是三个犯罪故事,但关注的重点还是人性的虚无、随意和缺少敬畏,这样的年轻人每一代都有,这样的故事也不会灭绝。
英国篇与13年后的《BLOW-UP》通了款曲。电影开篇结尾部分说教性狠强的絮叨是为了应付电检的。
《失败者》安东尼奥尼 的三段短片
原来结尾的劝诫是加上去的,正奇怪安怎么会拍教育片。叙事完整了,虚无表现在动机上
其实安东尼奥尼真的很追求感官刺激,谋杀、性爱、没有网球的网球赛……除了Il Grido,他还真没有别的片子能征服我。个人喜好吧。幸亏这张碟里收录了意大利片段的原版,否则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