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我所知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好。 2小时48分的电影,对于三年前的我还能耐得住性子嗑完,我现在已经没那个耐心了。可是这个电影,我就像被吸进去了似的,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小佛和劳伦斯待在一起的时候,她那种喜悦和疯癫,都像她嘴里喷出的烟雾,弥漫在嘈杂的空间里。她一头不羁的红发,仿佛要将作为一个女性毕生的热情都在这段感情里榨干,我想起《暖暖内含光》和《罗拉快跑》。他们一起抽烟,疯言疯语,听吵到爆炸的音乐,亲吻拥抱做爱,快活得上天。 她为第一天勇敢变装出门的劳伦斯买假发;她为因怪异装扮而被人殴打,在餐厅被服务生问东问西的他大发雷霆;她其实终究难以接受这样另类的劳伦斯,却又不能割舍对他的爱。 不得不提,苏珊娜·克莱蒙的演技太绝了,小佛的角色跟《妈咪》中那个端庄、克制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劳伦斯,一个异装癖者,一个变性人。他从小就有变装习惯,职业老师,35岁决定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从开始异装面对世人,到真正变性为女人这个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首先我不完全认同变性或者异装一定是一种变态心理,其次,一个男人并非同性恋却想变成女人并爱另外一个女人这种剧情,在看《新女友》的时候我的三观已经被颠覆,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但是,“她”如此的深情。和小佛分开的时间里,尽管和女友夏洛特同居,仍从未忘记过小佛。有一年半的时间她甚至偷窥小佛的生活,还在她家的白墙上把其中一块砖涂成了粉红色。她给小佛写了一千封信,全丢到马桶里去了。这个痴情的种啊,人家都结婚生子了。 泽维尔·多兰,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尤物?这电影的配乐比之前已经深得我心的《我杀了我妈妈》更带劲,我断定他必是嗑了很多药才拍得出这种神作。慢镜就不说了,那种视听效果已经是他的专利了......然后小佛在客厅里读劳伦斯写的书,屋内有水倾泄而下的点子太神奇。劳伦斯和小佛重聚,踏上黑岛的雪地的时候,无数件衣服从天而降;她俩再度分离时漫天飞的黄叶也是异曲同工。原来这不是我头以为的另一部法语的《新女友》,在装潢艺术,造型设计,色彩运用,配乐,剪辑,用镜等等方面基本无不在电影艺术的先锋之列。也许这种疯狂的艺术表达只有在多兰这样的年轻人身上才能迸发吧。 蓝色的卧室,墙上独独的蒙娜丽莎像,彼此朝思暮想的黑岛,幽暗巷子里的亲热......两个生命紧紧交缠。他们最后一次相见,小佛撩了一下肩前的头发,劳伦斯深情款款地说:“我喜欢你这个动作,我有偷学你。我喜欢看你的后颈。你这样好像在对全世界说‘你们都去死吧’。”酒吧里那面墙,又是蓝色。 我向来为那幽蓝的每一帧画面着迷,如今它们还烟雾缭绕。 从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九,他俩分分合合,终要过着各自的人生。影片末尾,经历了这一切风尘之后,镜头回到劳伦斯与小佛初见那天。 “我是劳伦斯·阿利亚。” ——“劳伦斯什么?” “阿利亚。” “不过......都是劳伦斯,无论如何。”
红色和发型变化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左耳的羽毛耳坠、为取悦她而戴假发之情感隐患、分手时餐馆爆发与口吐蝴蝶、母亲举起电视机、戴耳机写作隔绝新女友的沟通、千里迢迢过门不入漆一块粉砖、桃花源Isle of black裙衫从天而降、紫风衣背影。精致布景空虚内涵。So artificial. 凌晨令他空着我的星空裙。
Dolan这种法式小资文艺腔不是我的菜,慢镜和特写无节制,Melvil Poupaud演得挺真诚,可是本片对角色的信服和认同是一头雾水,所以是催眠又乏味,只觉得原声还不错
挚爱的89年生加拿大导演Xavier Dolan的第三部自编(自演)自导作品。《Laurence Anyways 》。除了一些标志性的大片镜头衔接还有些生硬外,Dolan最令我佩服的是对各种布景,服装,配乐,所展现出惊人的品位与修养。而主题永远是那主流社会无法接纳之爱中的互相折磨,较之安定的情爱更使得人成长,蜕变!
如果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所有的分手就都是命中注定的落荒而逃。一部过度饱和的片子:色彩、人声、音乐、台词、情绪…全都满到不加节制。可那些幻灯片式的抒情段落跟角色有关吗?还是导演的呻吟?讽刺的是,拍得最好的一场,恰恰是异装第一日现身课堂时那鸦雀无声的一分钟。人物各个爆丑不忍直视。
此君还不行啊,仍得修炼
咦居然忘记标记这部。除了有点长没啥缺点。
片中的服装简直基爆了,整部电影简直就是装饰艺术,多兰集剪辑、服装、编剧和导演于一身,其实他都可以跨界去做时装设计和室内装潢了。片中的超现实慢镜超级唯美,然后是苏珊·克莱门特的表演,梅尔维尔·珀波演一个阳刚的女同性恋吗?也许多兰眼里的爱情已经超越性别了,去性别化这套还很前卫。★★★
爱情无关性别。万分烂俗的题材拍到这个地步也属不易,但这个片子,还是太长了,关键是这么长似乎也没有把人物塑造完整。发现多兰是自己剪辑的,真心希望他下部片子能好好雇一个人帮他剪。。。
看到90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还有一个多小时怎能忍受。。。拍得太碎了也,想表达什么吗也太夸张了,整个跟磕了药剪出来的一样。。。三星中两星给不错看的镜头,一星给在里面打了酱油的导演。唉。。豆瓣儿的打分真不靠谱。。。
评分:B- 当然,其实仔细想想,多兰的牛逼很大程度上与其一流的制作班底也不无关系。但是剧本也好,访谈也好,都能闪现他的某种老成。片子切入的视角是很特别的,可惜处理的结果却把这些异质性慢慢剥去,仅化为灵光乍现的小惊喜,却在总体上趋于一种“内容”上平庸。当然“形式”上的才华举目共睹。
“我不后悔每天早上醒来看到自己是自己理想的样子....Confident?No.Determined.” 想起杨丹说,成人的伴侣模式是“不爱”和“感恩”。在我愿意对这个人好的时候,竭尽全力,但始终与个人发展分开。做得到吗?
把一个略显俗烂的题材拍成这样已属不易
我宁愿看他们激烈地争吵,也不想看他们各自与另一个谁平静地生活。
非得要那么多次沉重如亡的离别后再重新开始吗?
我实在不舍得给三星。“天空是没有边界的,而天空是我们的边界”
吵死了我的妈呀一直在看时间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哪有什么天才导演是自恋吧。ps虽然划到1排4号的坑爹位子但最后男主角出场离我只有一米还是觉得很福利。
一不小心就被多兰大胆又性感的表现风格给迷住了。这样的故事和叙事估计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不过我个人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一点没觉得长。自编自导自剪自设服装,再加上好几个精心设计的镜头,布光布景以及后期画面色彩的调整,真心觉得多兰确实有想法很品味有才华。Melvil也是个大美人。
这一次多兰没有继续自我下去,而是真正讲一个故事,可片段化的叙事还是另可看性大打折扣。视觉风格方面,天才少年已经得到过太多赞誉,我只能说初看惊艳再而腻三而烦,他的片子长度都控制在90分钟应该好一些。
8.0 劳伦斯首次变装在学校走廊时的第一人称镜头+快结尾漫天衣服的慢镜头 美到爆 故事战线拉的太长太拖沓 反而很多细节没有说清 两人的关系仍十分模糊 倒是最终结尾呼应片名那段最令我喜欢
像丝绸一样明艳的多兰美学,镜头、画面和配乐都有黏稠流动的情调。做自己其实简单,难的是让你爱的人再爱上全新的你。故事讲述得很感人,然而实在太长了。如果我想知道一条河的湍急,我只需要伸出脚,多兰却是恨不得把你整个丢进河里。 果然自恋的导演都舍不得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