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李帝勋来看的,比较一般的故事,看了开头可以想到结局的那种,但是人情味还是满满的。为了学生赌上全部家当的老师,为了让男主的才能不浪费而为他求情的大哥,大家的演技都不错,虽然故事较平淡,但是有些个瞬间也是感动到眼里有泪花,也有很多小搞笑的地方,总体来讲觉得姜素拉这个角色有点没必要,讲师生情兄弟情就足够了。这部电影不是以往韩国很多的那种沉重压抑的电影,周末休闲看一下有轻松有感动还是不错的,有些时候看那些多么反映现实,多么催人泪下的电影还是有点心累的,这时候看看这种电影就不错
再看《我的帕瓦罗蒂》还是那么感动、励志,开始有点喜欢李帝勋(李济勋)了,神奇的是,我总是把他和好几个人混在一起。现代装觉得像俞承浩,燕尾服的时候又觉得长得像柳德焕,最强大的是古装,特别像金秀贤,侧面也说明韩国思密达的颜还真是有标准可循啊。
《我的帕瓦罗蒂》其实正确译名应该是《我的帕帕罗蒂》,这里面还有个小花絮,据说本来的名字是想要向帕瓦罗蒂致敬,但是帕的经纪人索要了非常高的姓名使用费,导演迫于无奈,只好改名为《我的帕帕罗蒂》;另外也暗喻李章浩一直自学,所以不知道帕瓦罗蒂的真正发音。
这个看似商业流水线的励志片其实是根据韩国著名声乐家金浩中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无形中给这个音乐痞子天才的故事增添了几分感人色彩。
一个是拥有声乐天分的黑道组织小混混章浩(李帝勋饰),一直以拳头的力量生存,但内心里其实一直有着对音乐的向往。
另一个是一所偏僻的乡下音乐学院里对学生毫无师长之爱的声乐老师尚镇,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下课,对没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们极尽嘲讽之能事。
这样的两个人,以车子刮蹭的方式毫无预兆地见了面,本来的老师作为过错方对未来的黑帮学生低声下气陪不是。然后又在学校校长的介绍下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尴尬而幽默地见了面。本来是个挺没有新意的剧情,似乎只有根据真人真事这一条改编似乎有点意义。
但是导演在细节方面的把控和讲故事的能力让这个本来很俗的剧情变得意外的好看。
小混混也不是一出生就是小混混的,其实小时候是个在各种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的音乐天才。父母早逝和唯一的奶奶相依为命。最大的愿望是把《我的太阳》唱给奶奶来听。虽然天赋异禀,但是其实所有的歌曲都是跟着CD生生背下来的。是个连曲谱也不认识的混蛋天才。
混日子的老师也不是一开始就隐居在偏远的学校里混日子的,他本来是国内最有希望的声乐新星,是最有希望在意大利出道的韩国新星。但是就在即将出道的前夕,被发现罹患了咽喉肿瘤,为了治病,只好离开他本该大放异彩的舞台。从云端跌入凡间的巨大落差让他脾气火爆,当着最普通的音乐老师打发日子。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却碰撞出最璀璨的火花。为了让学生脱离黑道,老师不惜只身犯险去恳求黑帮老大,“他欠的债,我帮他还,如果非要照规矩留下点什么,你不如剁我的双脚,把手给我留下,我还要靠他弹琴养家”;学生在比赛的路上碰到旧日宿怨,为了音乐他硬是没有还手,被打到血流满面,哽咽着告诉老师“我真的没有还手,为了唱歌,我一直护着肚子”
在帮会里罩着学生的大哥,在又一次的群殴中故意没有喊他,用自己的性命担保他脱离了黑帮。
没有音乐天赋的女学生一点点教他识谱,两颗年轻的心在阳光下一点一点甜蜜起来。小小感情线的设立既丰富了剧情又丝毫不显突兀。
特别是为了学生,老师拉下脸面向自己曾经大骂的学弟求援,让他去到歌剧开始的地方——意大利——去深造。师生二人在机场依依惜别,学生向着老师行了跪拜的大礼。本来已经很感动的眼泪将落未落,被煽情到高潮的时候,又被老师骗学生上飞机要脱鞋的桥段逗笑。
这样的微小细节,在影片中安排的恰到好处。让人笑中有泪,实在不失为商业片中的水准之作。《八月照相馆》中的暖男如今变成桀骜不驯的音乐老师,反而更多了几分独特的况味。
结尾处改编自1989年向日葵乐队首唱的韩国歌曲《给我幸福的人》,被重新演绎,而歌曲也应为和影片十分契合而成为影片亮点。片子甫一上映,单日票房就超过了《新世界》和《7号房的礼物》。在3月的影市淡季,不得不说是个好成绩。
PS:《我的帕瓦罗蒂》是李帝勋入伍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他20岁年代的最后一部。而服完兵役归来的他和韩石圭再度合作,用一部《秘密之门》完美回归。相信他今后还会有上佳表现。
期待。
我大一的时候跟一帮师哥师姐在学校用DV拍了一部长片(69分钟貌似)故事片,剧本是一个中文系的同学写的。故事大概是,一个小混混帮他表弟代课,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学,由于是黑帮身份,到了新的环境里,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但正是这段大学生活让他的心性逐渐发生变化。尽管现在回头看,整个片子硬伤不少,各方面都很业余,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剧情的设定非常的有意思,以至于后来我自己找人连拍了两部微电影,始终未能超越这一部,实为大学遗憾之一。
事实上,在跟那位编剧同学的交流中我知道了他非常喜欢周星驰和王家卫,而这个剧本实际上有模仿《逃学威龙》的嫌疑,就是混混大闹校园。在看《我的帕瓦罗蒂》时,前面人物关系交代之后我以为又是一出类似的戏,但事实并非如此,导演似乎并不想设定许多笑点,而是想要泪点。
主角李章浩虽是黑帮成员,但似乎他并不是坏人,更像是一个好学生,课堂上、学校里也没有因环境的不适应闹出笑话,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而后导演干脆交代了李章浩的生世,原来是一个好孩子为了生计不得不入了黑帮。所以他进入学校也是出于主观自愿,他也知道自己天赋异禀,去学习是为了找回自己,重塑生活。这样的设定也合情理,但是问题是,使这位天才少年成为歌唱家的戏剧阻力也就只剩两方面,一是他退出黑帮所要付出的代价,二是老师看不起一个混混不愿相授技艺。
我个人比较喜欢韩国的黑帮电影,一个个黑色西服,抽出寒光闪闪的西瓜刀,随着一个大叫,双方陷入混战,刀锋刺入肉体的音效,以及喷洒的血浆,无不让人血脉喷张。韩片黑帮题材似乎都是这个调调,所以本片也不需要多少铺垫和设定,只要黑帮成员一出场,观众对他们都十分熟悉了。
大家都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要退出江湖谈何容易。本片给主角最主要的阻力就是阻止他退出黑帮的老大,也是养他的人。可是,本片并没有于此着墨太多,最后黑帮老大拿刀要割主角脖子那段并没有多少紧张感,最后竟然不了了之。
而老师给主角的阻力则更容易破解了,当主角在老师家里首秀歌喉,心里羡慕的老师默默的走开了,实际上在在那之后,这条阻力也失去了。而当影片交代了老师的故事后,这股阻力反而变成了助力。
主角的成长之路没有了阻力,影片也就失去了悬念,可看性逐渐降低。
从这些设定上看,本片似乎是不及格的,但韩国电影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在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下,任何一环都至少会做到及格,如本片的表演、师生情的感人之处,都算是为本片加分,所以综合起来看,本片是一部及格的商业电影。
近年来我毫无悬念的爱上了韩国电影,但很少写评论,今后这方面我会多写一点。今天也算是第一次进影院看韩国电影,之前一直在网上下载盗版资源,逐渐心有惭愧,就当补了一回票。这几天韩国电影展正在北京举办,多名韩国电影来华,优酷网对他们进行了采访,看这样子,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他们已经由心动开始行动了。但未来拍的片子怎么样,还得观望,毕竟有香港导演的前车之鉴。不得不承认,文化软实力十分可怕,它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让你改变对它整个国家的看法,甚至产生钦慕,这不,我开始学习韩语已经有几个月了,每天学一点点,我希望,中韩合拍片的未来我可以去参与一把,也不枉此生了。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很好的电影,韩石奎和李济勋的搭配相得益彰。剧情节奏和细节都完美。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好好讲故事,好好表演。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情实感就是观众想要看到的。演员的表演,包括唱歌和打架里实打实的戏份都让我看到了导演、编剧和所有演员的诚意。再对真实事件的主人公说一句:生而为人,你没有白活。P.S.李济勋你一定要保持这种演技,我等你退伍回来啊~~
黑道情节太假。
好像短脸版潘玮柏(好吧,我的重点本应是韩石圭大叔)
中规中矩但平易近人励志故事
流水线作品、无感、
真的很俗,但是当你进去了并被情感打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观影底线真的很低。故事看了开头即结果。人物的设置更像是噱头,没有将这样的极致身份发挥到最大化。但冲突足够。最重要的是你明知道那是赤裸裸的洒狗血,但你还是被深深的励志了一次。#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唱的很好听 搞笑 老师摔衣服让张浩唱歌那段哭成狗
他还是八月照相馆的他。
最近眼泪有点多
黑帮混混和声乐,学生和老师,只是拍的节奏有些问题,另外过于煽情了些
前面跟老师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出彩,但还是不错了
超喜欢、看时尚王就喜欢他,诶不过觉得那会角色太二逼,现在这个就很好!好喜欢
美好的童话故事,到哪里找这么好的老师和黑社会大哥们。韩石圭一级棒。
喜欢男1男2
韩国工业水准作品,优点是随便各种元素抓一抓就能把观众聚拢,缺点就是都太满了。其实这个故事是有更多可能的,但是各种元素的似曾相识会让你觉得俗套。三星半吧,至少还是看激动了
励志感人,残酷青春,喜欢李帝勋,虽然觉得这里面唱歌张大嘴的样子很像姜至奂
韩国版《跳出我天地》,一年内第二次看到韩国人钟情的男高音题材。黑帮片与音乐片的类型混搭,拍摄手法趋于保守,但后半部的情感处理有感染力。演技之神韩石圭与年轻小生李济勋的联袂合作,奉出浓浓师生情。
有的人有梦想,有的人没梦想。其实,我觉得有没有梦想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终将死去。
设定超萌
算是韩国电影标准线左右的电影,用各种技巧和真挚的情感撑起了一个俗套的故事,恍惚中总把男主看成姜志焕……
偶巴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