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族》故事平淡如水,戏剧的张力全部集中在三个主要角色——父亲、大儿子、小儿子身上。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的开始和结束,人物的形象已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父亲克明,作为一家之主和公司的社长,在妻子被检查出脑肿瘤时却表现得举手无措,威严的形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变成了只会一个依赖儿子的软弱父亲。
大儿子凉介,看似温顺,有些木讷,在家中也没什么话语权,随着电影的推进还逐渐揭出了中学时期自闭在家的经历,可以说是整个家族中最没存在感的角色。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母亲被检查出脑肿瘤时,却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面对怀孕妻子的责难,父亲的软弱和弟弟的不成器,作为长子的凉介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族,将照顾母亲和还债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与电影前半段的无力截然相反,这个人物身上爆发出的能量让人动容。
小儿子俊平,玩世不恭的大学生,靠着父母的供养每天无所事事,在得知母亲被检查出绝症后仍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令人奇怪的是,俊平却是母亲因脑肿瘤压迫而失忆后唯一记得的人。在父亲慌张无措,大哥疲惫不堪时,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不停地鼓励着家人。善解人意的俊平表面上对一切都不在乎,实际上却默默关注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母亲最疼爱小儿子的原因吧。当影片最后医生告知他们母亲仍有治疗的希望时,一直以来都笑嘻嘻的俊平突然放声痛哭,将这段时间积压在内心的痛苦和担忧全部释放出来,看到这里谁都会忍不住流泪呢。
影片的名字是我们的家族。但对于越来越多的独生子来说,家族是个遥不可及的词。我们似乎只活在电子产品环绕的时代,父辈们的隐忍坚持,辛苦劳作,成了我们伸手便来的钞票。母亲们经历的孤单,疼痛,成了我们不耐烦的唠叨之语。
我们不了解何为家族。家族,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包括几代人。它带着远古的部落气息,又沾染世事沉浮的意味。
我们甚至不了解家庭。茶余饭后爷爷必讲的抗日战争史,奶奶的放牛记,老妈嫁妆里的凤凰牌自行车,都和老爸的喇叭裤和牛仔上衣一样成了上个世纪的时尚。
家族,离我们越来越远。
然而不少电影让我们重新回顾并反省,日本导演讲家庭讲得很好,大抵是平静压抑的民族本性里暗藏着汹涌的波涛。老年人的落寞悲凉,父辈与子辈的交流困境,中产阶级的审慎……电影里常能看到,对此我们不难体会,因为中国的状况其实差不多。
当灾难突然来临,当所爱之人不再健康,不再美丽,考验降临。如《我们的家族》里患了脑癌只有一周生命的母亲,如《去见小洋葱的母亲》里老年痴呆到只有摸到儿子光秃秃的头顶才认识的老奶奶,如《记我的母亲》里“弃子”而愧疚的老人。而这些电影的共同点也都是家庭的回归,家庭是社会的投影,我们常常能从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看到社会的发展情况,从家人的相处方式瞥见社会的人际关系。
影片中的母亲是病后反而变得坦率了,她说,我是怕家变得四分五裂啊。诚然,可怕的不是病魔,而是人的疏离与冷漠。
王家卫眼里的我爱你是,坐在一个人的后座上,不知什么时候会下车,但这一刻心里好温暖。而我眼里的家庭也是,当合家人共聚一堂时是开心的,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我想,任何情感,难得的都是此刻吧。
当外界尚不能如意时,愿我们都有温暖的巢。
虽说旬报口味不能代表绝对的经典,但无论如何,作为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电影奖项,旬报电影十佳对于总结过去一年的日本电影整体素质,还是相当有权威性的。《我们的家族》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度评选中名列第五,仅次于大林宣彦的《原野四十九日》,足证品质。这部改编自早间和真小说的影片,延续了近年来优质日本家庭片的传统:平淡、内敛、万箭穿心。
在去年11月的香港亚洲电影节上,此片以《患难家族》的中译名放映,映后导演见面会上,一名长者直陈从此片中看出了小津的风骨。并不令人意外,影片开场不久,已经患上脑瘤的家庭主妇玲子坐着地铁跋涉回三好的场景,隐然有《东京物语》东京游车河的味道了,诚然,与小津安二郎相比,本片导演石井裕也无论从镜头语言或叙事风格上,都与之有相当大的距离,是以我宁愿将那位长者的话理解为是两者对待生命的无奈而淡然态度,这并非指具体呈现在《我们的家族》中的情境如此,而是指面对需要处理的种种困境,石井裕也如何稳重地抽丝剥缕,来展示生活的幸与不幸并存状态。
玲子患了脑瘤,直接影响到的非止她本人的正常生活,更令他色厉内荏的丈夫、家有孕妻而依然保持稳重的长子与“隐青”次子的生活面临颠覆性的倒转。这是非常有群戏的题材,同时亦是非常难拍好群戏的故事,好在《编舟记》已经充分展示了导演的韧性。在《我们的家族》中,每个人物都有充分余地来正常发挥他们的情感、超常展现他们抗击困难的心思:倔强的父亲不得不承认欠债,而不务正业的次子亦被生活强迫面对家庭将要财政崩溃的事实。围绕玲子日益恶化的病情,即将被家庭主妇彻底从脑海中擦去的三个男人,在现实冲击下垂泪,却又一度重新站起。
患难中的家庭,正是千万寻常百姓的日常,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在玲子一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在这典型的角色塑形上,《我们的家族》又适时将辩证的两面况味加诸于日常之上:患脑瘤的未必是悲惨收尾、欠债的也并非苦闷到底,“隐青”终于也脱胎换骨。看似柳暗花明的故事却没有完整终结,生命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截取有限的段落,《我们的家族》占了其中的沧海一粟,有头有尾,亦没头没尾。
石井裕也的前作《编舟记》是2013年日影的口碑极佳之作,编写辞典的诸君,似乎亦翻版到了患难家族的诸君,换了天地,不变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与通达心态,而这种乐观本身,亦非通过外在的言语或夸张的表情“作”出来。润物细无声,是《我们的家族》最好的态度,亦是日本电影的优良传统。
根据早见和真家人真实经历的小说改编。普通四口之家在短时间内遭遇的重大巨变,令每一位家庭成员迅速决断并成长,齐心协力绝处逢生。电影色调焦虑暗沉,静悄悄地迎接突如其来的疾病与生死、债务与破产。很佩服日本人抗压的能力,如此令人绝望的风暴来临之时,都还能气定神闲的不怕麻烦地想办法,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居然还能有转机,在母亲生命的最后一周之内,找医院、转院、确定病因、决定手术、申请破产、面对千万债务、和怀孕妻子处理关系……说真的,就这么一个整个社会的小小缩影,一个小小家庭,看似冷静冷漠,传达的都是坚不可摧的希望的能量,都是一枚枚砸不烂的铁钉。
小七看着好可怜啊,身负多重重担,还要换一个年薪更高的工作,事业、家庭和家人全都要兼顾,看着不久就得过劳死啊。24岁的池松壮亮比两年后26岁的的内海想(《濑户内海》)怎么嫩这么多。
平心静气的一家人,妈妈能再活久一些,孙子也即将出生,废柴弟弟一夜长大,哥哥会更加辛苦。好在谁都没有离开,不是吗!
日本影片真的对细节的把握做的淋漓精致。从不正面表达出一个家庭的绝望。作用了很多侧面隐喻出本看上去完好的家庭,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四分五裂了。最震撼的场景就是妈妈因脑肿瘤不认识人,把家人当路人。把压抑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全部说出来。那个场景的布局真的是很巧妙。灯光只打向母亲,父亲和背负重担的大儿子冷落和绝望的背对着坐在旁边。不禁让人心寒。
极其平淡又暖心的家族物语,剧情略显老套,阿聪和小壮壮的兄弟线十分抓人,小壮壮今年即便不拿个重量级的奖项,最佳劳模奖总该捧一个吧!
剧情意料之中甚至太狗血圆满但是表现很感人。前部分很压抑差点弃。弟弟在医院得到转院小纸条的那一幕太棒!钢琴曲bgm各种神。家族的故事圆满一点再狗血又何妨。
盐咸茶淡的琐细,足以令人动容,因为它在精炼地复制生活的原始力感,呈现几乎每个家族会遭遇的大事小情,尤其是年龄渐长,见剧中人乌云蔽日,自己也难免心有戚戚。一如既往地青睐日式情节剧,因看似貌不惊人的背后,拥有一种内在力,能够应付世间的瞬息万变,云销雨霁过后更摄魂魄。
比[编舟记]好那么一点,但是这片儿的转折也太硬了……所以最好的是调色吧……
好赞呀!!!!!!
浸润型的影片,从绝症开始,到尚存希望,没有止不住的煽情段落,前半段依旧可以让人看得窒息。压抑隐忍的老大没被倾泻而来的压力击倒反而激发了斗志,高姿态的父亲也懂得出自己一份力,总是一副万事皆不在意的小儿子意外的可靠,内心也并非表面那么云淡风轻。人永远都在生活的考验中发现自己的可能性,没那么坚强,也没那么脆弱。
石井裕也是铁了心走治愈路线了
原田美枝子演得真好。
我衰當日戲院有得睇時無睇, 真係好睇....原田小姐好戲, 當面數落父子最正....只好睇正版DVD補數....
平实,妈妈像个少女。不过到后半场被一个一直讲电话的傻逼气得没法认真看 “嘘”了两三次都没用然后前面的人反倒回过头来看我 艹 希望进电影院前能没收手机 2015/4/20@大礼堂
4.5 简直就是现代绝症版的东京物语。整体剧情走向都出乎意料。八零后导演竟能驾驭如此深厚的家庭题材剧,不缺色不过分,人物性格塑造的刚刚好,亲人之间情感的拿捏刚刚好,没有激烈的展现矛盾冲突,一切都在纠结中平缓前行。最后这个结局的份量配上镜头的角度也是刚刚好。
【15北电】妻夫木聪果然是适合演各种儿子。笑。整部又笑又哭的看完,生活总是这样,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啊【日剧里白衬衫的少年】一直找不到对应今天突然在他身上找到手术室那场戏就是架在医院里的摄像头啊那么真实迷人的生活三个男人才不会紧紧拥抱哭泣而是艰难伸手不停发抖才是人生
我们迟早要和我们的父母说再见,可我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推迟这一天。老、病、死让成年后慢慢生疏的我们作为家人再次走到一起,就像谁也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这便是电影让人感同身受的力量。举重若轻的表现手法越到后面越觉得不错。
不善言语表达的东方式亲情,含蓄有力,后劲生猛,反正家庭剧一直都是日本导演最拿手的,亲情被隐藏的很深,就像母亲神智不清时的敞开心扉,正常的状态下感情只能靠用心去领会。还以为会以跑去夏威夷之后的死亡收场呢,结果预料错了,治愈系的力量更加感动,在问题面前,男人们学会了承担。★★★★
父权社会坍塌后的现实写照,同时也给“新父亲”们(30代)留下了不得不面对的命题,年度推荐!
彷彿是東京家族(不是東京物語)的美好結局版。
有时候刻意假装平静,要比刻意炫技让人更为恐惧,感觉没什么必要回去补《编舟记》了。
尝试去说个好故事。但是乱七八糟
题材沉实的家庭映画,非喜慎选;剧情简单但让人看得压抑,因每个家庭都有一言难尽的痛楚,尤其在患难关头是潜力爆发的考验,喜欢玲子的乐观、俊平的成长、浩介的担当,深雪的宽容。本片超吃演技,他们都演得入木三分,预测会是角逐演员奖的大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