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香蕉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整个亚太地区有0.3%的成年人口是跨性别者。
总数在900万到950万之间。
而在中国大陆,认为自己生错了身体,想要变成另一性别的人数至少有400万。
在LGBT人群中,跨性别者是最小众、最不受关注的一群人。
他们被同龄人排斥、孤立,在社会上遭受歧视,找不到工作,甚至还遭到家庭暴力。
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曾经尝试过自杀。
香蕉姐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就为跨性别者的生存现状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部电影在2018戛纳电影节斩获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和酷儿金棕榈,也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豆瓣口碑8.2分。
片名[女孩],海报上也是一位女孩,看起来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其实,人家是个蓝孩纸。
左图为Lara扮演者维克托·波尔斯特
不得不说,演员选的非常棒了,兼具少年的英气与女性的柔美。
每次这样雌雄莫辨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都让人过目难忘。
[丹麦女孩]中同样出演跨性别者的小雀斑;
[我不在那儿]中饰演鲍勃·迪伦的凯特·布兰切特,这些形象相信只用一眼就能牢牢吸引住观众。
如果说小雀斑和大魔王都是艺术化地演绎另一性别的状态;
Lara的饰演者维克托·波尔斯特则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他在电影里的表演,真实、自然、细腻。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演员的性别,真的会以为他是个女孩子。
Lara,15岁,心理性别女,身体性别男。
没错,她正处于做变性手术前,服用雌性荷尔蒙时期。
这段时间,她的五官会变得柔和,胸部也会渐渐发育。
但男性性器官没有摘除,没有阴道,胸部也不明显。
也就是说,她依然拥有一具男性身体。
少女的十五六岁,人生中最宝贵、最易逝的阶段;
对友情、爱情、性爱等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时期,却偏偏被困在一具男性躯体里。
就像被拴住了手脚,什么也做不了。
可想而知,很多自卑、挣扎、斗争、痛苦等情绪随之而来。
这样的经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隐秘而不为人知的。
影片开始,弟弟轻声叫醒Lara,姐弟俩在床上玩耍。
起床后,Lara像跳舞的女孩那样压腿、舒展身体。
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她的脚宽大,不像一个女孩的脚。
出门前,Lara对着镜子,给自己打了两个耳洞,戴上耳钉。
显然,她格外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现出的样子,希望别人把她当成完完全全的女孩看待。
弟弟学校的老师说她是“姐姐”时,她的开心溢于言表。
另一方面,她又对自己女性身份十分不自信。
因此害羞,不爱讲话,见到男孩会脸红,还喜欢偷偷观察别人的反应。
除了对自己的接受外,她还面临一个挑战:
15岁才去舞蹈学院学习芭蕾,起步比别的姑娘晚很多;
还有,她的脚并不适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需要经过辛苦的磨砺才行。
因此,她每天下尽苦功,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也不肯歇息。
另外,芭蕾舞者需要自信地展现身体的轻盈与优雅,对Lara来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别说展示自己的身体,她连在别人面前裸露都很害羞。
练完舞蹈,即使满身是汗,也从不与姑娘们一起洗澡。
在医院检查时,隔着窗帘换衣服,耳朵会红。
其实,同学们没有歧视她,只是会对她抱有好奇心。
有一次老师在课上问,觉得和Lara共用一间女更衣室不方便的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隔壁的女生感觉很有意思地笑着。
Lara虽然极力控制,还是掩饰不住错愕和尴尬。
香蕉姐没有在欧洲生活过,不知道欧洲社会对变性人的宽容度有多高。
会不会像电影表现出的那样温和,好奇与议论都只是悄悄进行。
唯一一次激烈的桥段发生在一次旅行中。
在一位姑娘的带头下,同学们或者好奇,或者跟风,逼Lara脱下内裤,要看看她的第三条腿。
Lara在众目睽睽下被迫展示自己的羞耻处。
看完后,女孩们有点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和对她奇怪身体搭配的偷笑。
也许她们没有恶意,也没有排斥、孤立她。
但把她当作异类,用好奇的眼光探询她,也是一种伤害。
那位带头的女生,还反问Lara这很难吗?你对此有什么不满吗?
你既然认为自己是女生,女生之间看下身体有什么大不了的,用得着这么苦大仇深吗?
先不说这个带头人有多刻薄和偏见,这也抛出一个问题:
Lara拥有开明、支持她的父亲,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定期为她做检查,做心理疏导。
包括亲戚、老师、同学在内的很多人都接受她,认为她从内到外就是一个女孩,一个漂亮、有魅力的女孩。
父亲和医生还鼓励她及时行乐,好好珍惜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Lara为什么还是无法接受自己?
我想这应该很难吧。
对Lara感同身受是不可能了,但只要带入一下自己就瞬间理解了。
比如香蕉姐结结实实一个妹纸,突然长出一个JJ……
这还谈自我认同呢,跳楼的心都有了吧!
当然这个类比不是那么恰当,毕竟境遇不同。
不过Lara的一些感受,还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看到别的女孩子跳热舞,肆意展现自己的身材时,Lara的眼神羡慕又黯然神伤。
就像我们看到别人在炫耀的东西,恰是我们想要而无法拥有的东西时的感受一样。
特别是那段,Lara面对自己约会的男孩儿,亲吻后,无法再继续下去,只好改为kj.
最后痛苦、窘迫得落荒而逃。
可能对别人来说如此寻常的事,对Lara来说却是奢望。
电影里,Lara的父亲鼓励她不要有心理负担,并告诉她,她的勇敢已经成了其他人的榜样了。
Lara的回答让香蕉姐很感动:
我不想成为一个榜样,只想成为一个女孩儿。
嗯,很简单、朴素的愿望,实现起来却如此之难。
当生理无法与心理保持一致,最后换来的是Lara对自己身体的摧残。
电影里Lara对着镜子,凝视身体,是贯穿全片的一条线索。
因为要穿女式衣服、女士内裤,Lara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用胶带把自己的睾丸封住。
医生告诫过她,这样会引发感染,Lara依然故我。
在学校遇到喜欢的男孩,回到家在镜子前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己的身体,
并在第二天对爸爸说,想增加荷尔蒙的剂量。
这对身体有损伤,当然是禁止的。
但也从侧面看出,Lara面对爱情时极度的自卑。
约会落荒而逃的那个晚上,Lara第一次在镜子前露出了因为缠胶带而受伤带血的性器官,让人触目惊心。
不管她白天如何掩饰,对待身体的态度反映了她最真实的内心。
其实影视剧里并不缺乏探索身体的部分,一般对自我的认知,总是要落实到身体上去。
青春片里总少不了欲望、滥交之类的主题。
[皮囊之下]里寡姐在镜中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去认识自己。
但Lara 对身体的凝视不一样,她不是去探索,而是不去厌恶。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香蕉姐想这样独特的私人体验,一般人是编造不出来的吧。
果然,Lara是有现实原型的。
真实的主人公叫Nora,与Lara的名字十分接近,不知道编剧起名时是不是故意靠近原名。
2008年,导演在报纸上看到Nora的故事,就想把它改编为电影。
并花了十年的时间去思考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对此,Nora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她告诉导演,Lara需要去呈现挣扎、斗争,最大的敌人是她自己的状态。
电影最终呈现的正是每一次想要获得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的人,所必经的战斗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为什么本片虽然是Lara的私人化视角,却让人很有共鸣的原因之一。
谁也不敢说,天生对自己完完全全的接受,每一次都达到自我期望的高度。
那些你为了让自己满意,辛劳付出的日日夜夜,与Lara一个人练习芭蕾舞,一个人对镜独照的时候,情感是一样的。
另外,就像开头所讲的那样,[女孩]这部电影为人们理解跨性别者提供了一个窗口。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跨性别者都有非常明确的性别认同。
Lara很清楚的告诉别人,yes,我是女孩儿,迫不及待地想长出胸部。
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不同,只是生错了身体。
但是人们却常常凭借肉眼去判断一个人,一旦认定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所有背离性别的事情,都是变态的,有病的。
一位生长在中国的跨性别者曾经无奈跟父母说:
我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明白,我就是我呢?
也有跨性别者真诚地恳求:
我希望大众不要因此误解我们跨性别者就是一群“不男不女”的人;
实际上,恰好相反,我认识的跨性别者,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普通生活,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他们知道自己是谁,面对困境,没有任何退缩,和常人一样,在认真地生活。
他们和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文/香蕉姐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以芭蕾作为切入点很好,用男性的身体来练习女舞者的足尖技巧,而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和她为了成为女性而忍受的身心疼痛相互映照。当其他人可以享受闲暇时她不得不继续进行大量练习以打破身体带来的阻碍,大量的独自练习场面也说明了这只能是她一个人的对抗,而她的对话镜头大多画框都只框住她自己,也说明了外人无法给她提供帮助。而影像的先天优势在这部电影里也发挥得很好,无需特别的描画,仅仅是拍摄下来,就能感受到她男性身体的力量感,这种无法割离开的身份,不是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的了。而最后剪除的长镜头,镜头始终比拉娜本人的动作缓慢,直到她进入房间才缓缓跟上她,并且让她背对镜头完成了这场戏,这似乎是说观众无法再通过镜头来深入她内心的感受,这种身体上的疼痛是因为更大的心理疼痛凝练而成,感同身受在这一刻不再可能。另外戏剧冲突不选择常见的外界对她的反复伤害而推动剧情,更多的是她个人的内心痛苦的渐进而推动,唯一一次外界伤害是被女孩们要求看看雕,但能感觉到女孩们或许不是出自完全的排外和恶意,剧作手法和拍摄所呈现的都指向了人物的内心,比较统一。最后她的女性面貌,是在经历了所有痛苦之后才能呈现。另外后面就没有心理指导的戏了,对于更加弱势的跨性别群体,通常的心理指导很难起到多少作用。更不用提对一个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通常的情感也不再适用,她不仅不知道自己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已经艰难,还要面对更多其他的迷惑,这实在是过于复杂的考验,更不用提她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
最后这部电影有大量的对镜子和镜像的应用,有一些是拉娜对自己男性身体的审视,以芭蕾舞作为切入点的巧妙也又一次呈现出来,舞者需要用镜子来纠正自己的动作,而拉娜则凝视着自己无法纠正的躯体越来越绝望。在最后镜像模糊或许说明了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和迷惑,以及可能面临的更多伤害。
最最后,父亲虽然一直支持她,但根本还是把她当男孩,每一次进她的卧室都不敲门,这对她又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男扮女装,常常被戏称为“女装大佬”。
但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之一。
这类人不仅长期处在自我否定之中,还时常会遭到别人的异样的眼光和嘲笑。
精神医学上统称这些人为“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可谓是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群体。
有些跨性别者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性人”。
说起变性人,家喻户晓的金星,作为一名变性艺人曾经惹过不少争议。
舞蹈家金星在6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希望成为一个女生,于是下定决心,在27岁时做了变性手术。
1995年,金星在北京香山医院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过程还被导演张元全程纪录,拍摄成了纪录片《金星小姐》。
而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儿希洛,也在11岁的时候也开始接受荷尔蒙阻断剂的注射。
朱莉接受《Vanity Fair》杂志采访时曾自曝:“希洛希望当一个男孩子,所以她简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她觉得自己跟她的哥哥们是一样的。”
研究表明,其实儿童在3—5岁时就已经能够拥有genital knowledge(生殖性判断)和 gender constancy(性别恒久性)意识。
让58位实验对象(31位女童, 27位男童)观察儿童的全裸或半裸图片,左边的是彰显儿童性别的图片,右边的是该儿童变装后的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40%的儿童都能够识别变装后的儿童性别。
也就是说3到5岁的儿童,就已经能够拥有持续性的性别认知。
所以,跨性别者其实是先天的。
他们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产生了怀疑。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跨性别者。
例如《丹麦女孩》中的小雀斑,《男孩别哭》中的希拉里·斯旺克。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跨性别者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误解。
而他们身上雌雄同体的神秘气质,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2018年上映的比利时电影《女孩》,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位跨性别舞者的故事。
这部小众题材的电影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赢得各国媒体的赞誉。
不仅在2018戛纳电影节斩获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也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豆瓣评分8.2。
导演:卢卡斯·德霍特
编剧:卢卡斯·德霍特/安吉洛·提森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
上映日期:2018-05-12(戛纳电影节)/2018-11-01(荷兰)
片长:105分钟
这部艳惊四座的电影,也是导演卢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本人的处女作。
2009年,导演卢卡斯·德霍特在比利时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个女孩想成为芭蕾舞者,却生错了性别,她想成为真正的女孩。
导演那时候只有1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故事激励了他。
于是卢卡斯·德霍特决定,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而海报上那位优雅的女孩,其实由一位男孩,维克托·波尔斯特(Victor Polster)扮演。
不得不说导演选人的眼光独到,虽然这是维克托的第一部电影,但他的表演真实细腻。
不仅做到了神似,外型看上去也很有说服力。
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的表现,维克托·波尔斯特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
舞蹈演员出身的维克托·波尔斯特在片中同样扮演一位“舞痴”,15岁的跨性别者Lara。
Lara的生理性别是男孩,心理性别是女孩。
对15的他来说,人生有两个终极梦想——
跳好芭蕾舞,以及做完变性手术,彻底成为一个女孩。
然而这两件事,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变性手术,当然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不仅身体上要承受痛苦,还要面临手术失败的风险。
跳芭蕾,对于15岁才开始练习的她而言,“年龄太大”。
直接被学校认为不可能成功,但因为她的决心很坚定,还是愿意让她试试。
这两件事,难度更大的或许是变性。
为此,Lara一直在服用荷尔蒙药物,
生活中的她也是留着长发,甚至自己穿耳洞,只为了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个女孩。
但毕竟生理仍然是男,每当面对男性生理现象,心理为女性的Lara只感到痛苦和无奈。
Lara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
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可爱弟弟。
平日照顾弟弟的她,俨然一副姐姐样。
Lara非常希望,周围人能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的女孩看待。
仅仅是弟弟的老师询问一句,她是不是姐姐,都可以让她开心一整天。
虽然长期服用抑制发育的药物,但Lara的骨骼还是明显比一般女孩更健壮。
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偶尔流露出男相,这也使她在生活中处处流露出不自信。
芭蕾对体型的要求本来就很严苛,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壮”,Lara长期节食。
再加上高强度的芭蕾练习,Lara比同龄人消瘦很多。
营养不良的她,被医生认为暂时还不适合做变性手术,这让她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
当然Lara已经非常幸运,她生活在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周围大多数人都是接纳的态度。
进入舞蹈学院之后,她也很快就融入了女孩群体。
更幸运的是,她有个无限支持和理解她的父亲。
无论是去医院面诊还是去舞蹈学院面试,父亲总是全程陪伴,默默支持着。
当她迷茫无助时,父亲会告诉她:“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榜样了。”
但Lara并不想成为榜样,她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听上去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困难。
即便大环境对她来说,已经十分友好,但也还是会有尴尬的时候。
比如老师当众询问其他女生,是否接受Lara在女生更衣室换衣服。
同时让Lara闭上眼,其他女生举手表态。
又或者在舞蹈学校里,每次上完课就算满身大汗,也从不与姑娘们一起洗澡。
其他姑娘的不介意,在她看来更是一种怜悯和猎奇。
虽然大家都知道Lara的事,但谁也没有真的看过她的身体。
在一次在姑娘们组织的聚会上,大家都玩得很开。
有人突然提议想看看Lara的下体,Lara是拒绝的。
但在女孩们的胁迫下,她最终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自己的私处。
猎奇心得到满足的女孩们,一个个流露出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
这深深刺伤了敏感的Lara。
这些女孩,拥有着Lara梦寐以求的身体。
课间时,Lara常羡慕地看着热舞的她们,肆意展示自己柔软且富有曲线的身体。
而Lara就像个笨拙的丑小鸭,穿练功服前还要用胶带封住自己的下体,来掩盖男性生理特征。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身为女孩有天醒来发现自己多了个“零件”会有多么崩溃,也许就能理解跨性别者的这种痛苦了。
Lara不仅要竭力掩饰生理特征,还要比其他女孩更刻苦练习芭蕾。
一般学习芭蕾的女孩都是从12岁开始练足尖,15岁的劳拉显然错过了最佳时期。
而且她的脚也并不适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所以经常练到受伤流血。
然而她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其他人休息时他还在坚持练习。
连老师都被感动,说她对自己要求太高。
镜头里的Lara,看上去优雅美丽,完全是一个可爱女孩模样。
这样的她当然不乏异性的追求,但Lara每次都只能害羞地躲闪。
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和男孩约会。
然而气氛暧昧之际,还是落荒而逃。
她明白,此时的自己,还不是个真正的“女人”。
她害怕被人当成怪物。
回家之后,Lara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她十分渴望变成女孩,但医生以她营养不良为由拒绝手术。
Lara感觉自己已经不能再等了。
忍无可忍的她,终于在一个清晨,拿起了剪刀。
上演了自宫的一幕……
当她在医院醒来,陪伴在身边的还是慈爱的父亲。
父亲一直握着她的手,Lara泪流满面。
也许命运和Lara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生错了性别。
但显然,也给了她一份深沉的父爱。
影片结尾,Lara剪了短发,大步穿行在人群中。
此时的她一扫过去的羞怯和不自信,仰起的脸庞多了一份从容。
也许她已经接受了变性手术,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Lara学会了接纳自己。
而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Lara是有现实原型的,一位名叫Nora的舞蹈家。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外貌,也许是性格。
很多人因此自卑,甚至自我厌恶。
就想Lara一样,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而电影最希望传达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认同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本文作者:RAMA
如果要在2018年的电影中选一部最让我难忘的处女作,那我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这部《女孩》,尽管还有两个月这一年才会结束,但我依然可以肯定,不会再有哪部处女作能超越《女孩》给我带来的观感。这部早在今年五月就亮相戛纳电影节的比利时电影,在当时可以用惊艳四座来形容它映后的反响,各国媒体不但异口同声的夸赞这部电影,更有豆友戏称这部电影的导演,年轻帅气的卢卡斯.霍德特,会成为下一个戛纳电影节的“亲儿子”。最终,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的摘得了戛纳影展中“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和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两项大奖。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我有幸在这部电影的北美首映礼上观看了影片,也绝对相信了戛纳电影节上它收货的赞美,绝非浪得虚名。
电影的名字是《女孩》,但影片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男儿身,主人公的名字是Lara,她是一个酷爱芭蕾舞的孩子,虽然她的生理特征是男性,但她的心理,却始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由于她对于芭蕾的热爱,她要尽可能的保持身体线条的纤细才能跳好女生的动作,因此她不但要服用雌性激素,还要在每次练习舞蹈的时候,把男生的性器官用胶带缠住。除了一个青春期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外,Lara平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练习芭蕾,以及定期去医生那里领取雌性激素并查询何时可以进行变性手术。
随着一天天的成长,Lara要面对的,是每时每刻如何抵抗自己变得更加男性话的身躯,因为她太想完成能让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芭蕾动作;尽管爸爸和家人都给予了Lara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关心,但为了跳好芭蕾舞,Lara还是要不断的与自己的身躯以及心灵抗争。最终,为了能够真正以女儿身跳芭蕾,Lara还是做出了年轻人在偏执的时候会做出的傻事…
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塑造的主人公,是今年大银幕上最幸福也是最“不幸”的人。她的幸与不幸都来自于她对于自己身份的认知。她是幸运的,因为她内心无比坚定的相信自己是个女孩,这份属性的认同,有着无比珍贵也无法取代的意义;这份认同,是完全源自她最原始的心底,由内至外,不需要别人的评判。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身躯毕竟保有男孩的特征,因此她就不能完全的享有女生在舞蹈时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由。
她的幸与不幸,还自于她对于芭蕾舞如同痴迷一般的爱恋。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深爱到忘却一切痛苦的梦想,对于这个梦想的强烈追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这个信念,强大到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也强大到让她可以克服所有阻碍,甚至不惜用最原始的手段克服生理的障碍,即便那种痛,让人无法言表。可恰恰就是她要承受的这份痛苦,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幸”,男儿的身躯,需要她比芭蕾舞队的同龄人(无论男女),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她不但要承受用更多胶带缠裹脚趾、并跳折脚趾的疼痛,还要面对寝室里女生们对他男性身躯的好奇与嘲弄。然而,她的这份不幸,也恰好源自她这份近乎偏执的信念。
作为自己的处女座,导演卢卡斯.霍德特在整部影片中没有半点怯场的意思。在交代故事的时候,他将主人公生活的诸多片段串联在一起,让观众跟随镜头,感受主人公面对自己身体时的矛盾和挣扎,虽然电影中有很多值得人感慨,甚至情绪崩溃的地方,但导演却都在最恰当的时候收住情绪,从不让人感到滥情或煽情,这份冷静与克制,对于一个新人导演,十分难能可贵。另外,更难得的是,导演将这样一部LGBT题材的电影,拍出了一份内核平静如水、不卑不亢的特质;毕竟以trans-gender(变性人)为主人公的电影,都多少会从这个人群受到的不公以及自我在权益上的抗争做文章,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普通女人》;然而这部《女孩》恰恰没有这样做,它更加纯粹,更加简单,影片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她无需别人的肯定,也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也就使这部电影顿时充满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
之前提到,这部电影在今年戛纳电影节取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奖,这个奖项颁给这部电影的主演维克多.博斯特,绝对实至名归。这个小男孩真的是这个角色最佳的人选,或者说,正是这个小演员精准透彻的演出,才让这部电影焕发出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维克多尚未发育完全的身躯本就纤瘦,再加上他白皙精致的脸部线条,都为他诠释这个角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除去外形的优势,维克多的表演也是十分生动,在动作和神态上,他不但把一个“女儿心”在青春期的害羞与腼腆呈现出来,还把“男儿身”带来困难时,这个角色本身的坚强和任性演绎的细致入微。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两处:一处是主人公Lara由于脚趾被过度包裹并用力跳舞受到极大损害时,她要在舞蹈教室强忍住所有疼痛继续跳舞的神态和举止,明明已经疼到满头大汗,她依然在踟蹰着默默擦汗,并不断呼气,此刻她充满坚韧和恐惧眼神微颤,让人顿时心生怜悯。第二处是电影的结尾,在经历了诸多痛苦之后的Lara,自信优雅的行走于地下通道间,你能从她轻轻上扬的嘴角和微微昂起的头颅间,感受到一份经历风雨之后的洒脱和自信,说实话,这个镜头可以列为2018最美的镜头之一。
最后,我真的要点名表扬这部电影里的爸爸,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我见过最善解人意、对孩子报以最大温柔与理解的父亲。
无论片中的小主人公Lara做出怎样的决定,爸爸这个角色在影片中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不但跟Lara 一同见医生、咨询手术的事宜,还总在Lara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如果这世界上所有LGBT人群的家人都如同这位爸爸一般,那这个世界绝对可以美好数百万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很好的一部片子,推荐 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大的点是我们需要一步步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影片中的男主“女主”——一位想成为芭蕾舞者的,更想成为一名女孩👧的男生,没有像一般电视剧或者电影那样,就用少的可怜的镜头描写主人公努力学习然后考上了理想大学,像我们一般普通人谁那么容易就考上清华北大啊,让人看着觉得无趣不真实,而这部影片的导演在影片中用大量的镜头诉说男主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所做出的努力和流过的汗水,穿坏了一双双舞鞋脚一次次磨破又痊愈,又磨破又痊愈,让人感同身受,让我明白一切我们想要的都得靠自己去争取。 男主想成为一名女孩👧,简简单单的女孩,不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也详细的展示了从男孩变成女孩必经之路,吃药💊,做手术等等,其中的痛苦和压力我们难以体会。 面对自己心仪的男生因为自己也是男儿身而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恋爱,让观影的我看着很心酸。
影片的结局让我很意外,药物的作用不明显,男主自己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不佳导致手术成功的概率比较小,可是他就是简单的想变成她,也许自己动手解决才能让故事圆满。
个人看法,影片真的很好,推荐看
最后影片的结尾真的让我的心纠起来了
甫一开始,我的确对于导演卢卡斯·东特(Lukas Dhont)的关注大于电影《女孩》(Girl)本身。当105分钟的电影走完;从倒数第二幕的哗然,来到最后一幕的重拾自信,《女孩》讲述的,不仅仅是一名住在“男孩”身体里的美丽女孩,如何焦虑地想获得社会与同侪间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在她身体先天的劣势下,又如何以“超龄”之姿进入芭蕾舞蹈学院;仅仅一步之遥,她就能实现“作为”一位女孩的梦想,以精湛舞姿昂首站立于舞台。
尽管“力”与“美”,“舞蹈”与“肢体”,经常能超越性别的界限,臻至一种平衡与完美的境界;可现实却是无比丑陋。即便置身于21世纪医学科技发达,身心治疗完备的现代社会,仍存在着某种歧视与模糊地带。有人说,性别认同障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病征。而赖以支撑此“平等”价值的条件则唯有“爱”;特别是来自亲情的抚慰。我们或许还记得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里Elio开明的父亲;侃侃而谈的引导角色。在《女孩》里,同样有着这么一位开明而出色的父职角色。
舆论往往皆围绕于事件(即主角)本身,鲜少洞悉“支持者”的角色。卢卡斯·东特(Lukas Dhont)的《女孩》,很大程度在重新建立起这样的角色。Lara身心所面临的种种竞争与挑战,青春期情窦初开的迷惘与自我怀疑;“认同”并非问题的唯一症结,而是“钥匙”。身体或许仍能透过医学手术达到预期的结果,可心理的却如同一本芭蕾舞剧;时间、体力、煎熬与学习,几乎是所有Lara这个角色,所必须克服的自我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在常人看来,难以有切肤之痛;也几乎说明了这个社会如实上演的种种歧视与性别认同障碍。
《女孩》在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中,所扮演的则非一个“榜样”。如Lara对父亲说的:“我不想成为一个榜样,我只想成为一个女孩。”Lara在面对这个畸形的社会价值观时,最需要的其实只是“支持”;而往往却最困难,来自一个个家庭。这正是为什么导演卢卡斯·东特说:“我想谈人与身体的关系,同时谈到了父子的关系。”
真正要拿剪刀剪掉的,是三分之一的片长
因为海报好看才去看的,结果真的不错,是我的菜。爸爸对Lara说,你很勇敢,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当一个女孩。女孩永远是女孩。
肤浅的不理解或尊重女性的表达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做自己,也不是一件易事。
饶是包容开放的西方,对性别认同障碍者而言,也免不了深深浅浅的暗伤。而许多格外艰难的仗,都需要Lara独自去面对。但看她如此热情与畅快地投身到芭蕾舞上,如此认真地做自己,如此急迫地渴盼一具称心的躯体,会觉得满是勇气与骄傲。练舞固然一身伤痛,但夹着鸡巴做人,更痛。这个不想做榜样只想做女孩的人,叫人不知如何疼惜才好,但也欣羡,她有那么好的家人,这种举世无双的好爹,能在全球复制粘贴百亿次吗?在我们还在挤兑所谓娘炮的时候,文明社会已经开始对性别、性向有了愈加多元的定义与自定义,差别之大,叫人胆寒。@平遥
即便在父亲如此开明支持,医术和社会条件都可以顺利完成变性的今天,变性群体受到的压力依然是无穷大的。演Lara的演员惊为天人,芭蕾片段拍得超好。酷儿棕榈应该没悬念了。PS:好痛。
“有些事情是没法改变的” 第一次看到如此切实的讲述变性细节和心路历程的片子:初期注射荷尔蒙和服药,手术切除阴茎和全部海绵体,并用一部分阴茎做成阴蒂,然后尽量让阴道够深…最主要的:治疗无法逆转。今年的欧洲电影奖该片提名了最佳男主,难道不应该是女主吗?=。=
保持微笑,努力合群,假装坚强。原以为人生的痛苦是潜伏在角落的强敌,必须全副武装奋起反击,实际却发现它们如无形的潮水时刻压迫着你,唯有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线才得以自我保护。一个人面对太难了,还好她有一个可以盛放所有过去的爸爸,和一个可以寄托一切未来的弟弟。影片用漫长近距的失焦让观众如在水下憋气一般,濒临崩溃却只能保持镇定,正如劳拉每天所经历的,唯有独自在卫生间扯下胶带打开窗户的一刻,才能真正的大口喘气。
温柔而让人感到真实刺痛的变性之路。人们只看到了毛毛虫和蝴蝶,却没有想过卡在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成长态。这是今年我觉得最纯正的LGBT电影,它对同志的属性构建完全来自于角色内在,与家人是否开明、社会是否支持无关。因为做自己,所以对痛苦甘之若饴。爸爸说“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做一个女孩。雌雄莫辩的美少年出演这个变性角色太惊艳了,喜欢她对镜子的每一次凝视...
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真实感是3D特效和VR都应该反思的
A / 一场预先设定的点对点单向运动却没有回落到二元划分中,而是在几乎静态的过程中开掘细腻复杂的心理世界,在温和却依然固结的性别文化中探寻身体的意义。身体是冰冷的容器?僵死的符号?是焦虑的牢笼还是反抗的武器?或是一种如芭蕾般超然的姿态本身?导演并未给出标准答案,却已将这一选择背后的千钧之重全数交付出来。Girl最终是一种开放的身体,而非性别。
比起结尾的终极疼痛,女孩亲手戳出的耳洞和跳舞跳到鲜血淋漓的双脚, 更让人忍不住倒吸冷气。故事的道理很简单,想要做你自己,就要承受疼痛。你的灵魂想自由,也要先经历烈焰灼烧,方能涅槃重生,褪去丑小鸭的稚嫩,化身羽翼耀眼的凤凰,云霄遨游。处女作能拍到如此娴熟而不老气横秋,真有灵性。
完全看不出来是处女作,自信成熟又丝毫不露怯不炫耀
隐忍、希望、自省、决心、崩溃...这个“女儿心男人身”所展开的故事没有充满霸凌嘲笑,没有秘密解开后的狗血撕逼。Lara所背负着是高强度芭蕾以及每天一次次照镜子、快速更衣的躲避所带来的厌食与忍无可忍;是不断回避着“I'm Fine”下默默消化掉的所有情绪。全程专注于挖掘角色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克制处理和最后一场戏所带来的冲击感是无法形容的,那一刻影院的观众也在抽着和Lara一样的气。
锁定年度最蛋疼电影。一直感叹身体是灵魂的囚徒,最后一刻的绝地反击全场瞠目。演员真是太厉害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赞美这部电影,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完全征服了我,并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小家伙》一样,《女孩》是非常有痛感的电影。在影像上集中体现在练舞的手持段落,摄影机不断逼近人物以至崩溃。而叙事层面它拒绝标签、拒绝猎奇的口吻,则决定了更为隐秘的疼痛暗藏在日常中——主人公越是用笑容掩盖,周围的人越是待她如常,疼痛就越是难以抵挡。这种寻常的艰难比汹涌的苦难更令我心碎。年度新片十佳。想起双雪涛的一段话:“这正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所在,当你坚持你自己时,也许不但伤害了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时,就会越来越发现,坚持自己是多么困难。”
#Cannes71# 有这么绝的题材,难得的是拒绝抓马,所有的套路点到为止;一直暗流涌动,于是能把心理写得少见的细腻。芭蕾舞拍得也很好。直到最后那一下,全场倒吸一口凉气……把跨性群体的药物干预过程带来的身心变化和青春期的问题做了一个绝好的互文。感觉在酷儿棕榈里竞争力比奥诺雷还强!
主演真的是一块宝,芭蕾舞场景拍得根本就不像部处女作。如果看完觉得哪里隐隐作痛,那估计电影创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二刷加到五星
要不是主角有露点,怀疑他已经做完了手术,真的已经达到了雌雄莫辨的状态。国外的社会形态已经好到,老师会要主角闭眼后再询问会不会有人介意跟他用一个更衣室?给人的感觉是尊重所有人,也没有把跨性别者区别对待,同时也在尊重“正常人”。主角还有完全支持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同学们理解和尊重,可还是会有很多青春期烦恼和不满足,人类文明阶段的确过于落后了……
切丁丁那场所有人都虎躯一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