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HD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阿曼达·李尔,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克里斯·福斯,克里斯蒂安·范德尔,德温·法拉奇,戴安娜·奥班农,德鲁·麦克维尼,加里·库尔茨,H·R·吉格,让-皮埃尔·维尼奥,迈克尔·赛杜,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理查德·斯坦利,丹·欧班农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7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8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9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史传奇中的传奇。《圣山》后佐杜洛斯基誓要改编科幻小说《沙丘》,目标远大到要改变世界,改变思维。他筹组史上最强战队,作实参演有奥逊威尔斯、米积加,甚至达利! Moebius 当年的分镜图接成一个长镜头,满足何止影痴,更可确定随后而至的,从《异形》到《普罗米修斯》,都活在 那巨大魂魄下。佐杜洛斯基激情澎湃现身说法,「我强姦了原著」,谈组班过程奇情过瘾。筹备两年大洒金元,荷里活却步,巨作成泡影。献身的幕后战士,尔后在无数科幻片大放异彩。影痴必修的一课。铁血警雄名门绅士2:淑女之心游戏分手说爱你静水我的ID是江南美人少女邂逅马克思·佩恩遥远的光辉哦我的皇帝陛下 第二季彭德怀在三线罪恶之子长枪权三高山下的花环逃离火山岛第一季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三季卑劣的街头护法为民第二季画不投机地下特工汉娜 盖茨比 性别那些事儿邪恶力量第六季一粒红尘红粉反派太爱我了怎么办炮弹飞车2动物城里无小事蓝盾保险箱吹吧,徒弟12勇士旅程播种的孩子关口知宏铁道之旅 欧洲篇 西班牙啦啦队长魅影追击乱世豪情楚汉传奇泄密者悬赏一点双人秀 第四季青春狂想曲万物有灵2023

 长篇影评

 1 ) 逼格

虽然没有明说,佐杜洛夫斯基依然认为大卫林奇版的《沙丘》是一坨翔。同样没有明说,他还是觉得名垂青史的不该是《星球大战》,而应该是他拍的《沙丘》。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因为没有投资,佐杜的《沙丘》没拍出来。

多年以后,他们开始为那部没拍成的电影拍纪录片。其实随便怎么说都可以啊,反正也没拍成。

纪录片里有一段很有意思,充分反映了佐杜的性格。

佐杜洛夫斯基认为只有达利(没错,画画的那个)才能演好《沙丘》里的皇帝角色,于是佐杜和达利以及达利的12个跟班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的某间餐厅见面。

两大神棍开始互相炫耀逼格。

达利:“请坐,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佐杜洛夫斯基:“什么?先生。”

达利:“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和毕加索常去海边。每次我们下车后,总是能在沙子里发现一个钟。佐杜洛夫斯基先生,你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在沙子里发现过钟?” (此处不仅搬出了毕加索,而且还提到钟这个意向,明显是想用他的《记忆的永恒》来炫。最后还用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升华一下。逼格杀伤力巨大。)

(毕加索:“呵呵”)

佐杜洛夫斯基有点懵,妈的,这什么鸟问题,怎么回答!?但是佐杜洛夫斯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面对兴致勃勃等待答案的达利还有他的12个跟班,开始整理思绪,怎么说老子也是个有情怀的艺术家,拍出过《鼹鼠》和《圣山》这样的工匠精神的佳作。。。佐杜洛夫斯基心想:”如果我回答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钟‘,岂不是显得我很虚弱?可要是我回答’从来都没发现过这样的钟,又显得逼格被比下去了,我就成了个可怜的人。“

突然,佐杜洛夫斯基灵机一动。

他的答案是这样的。


“虽然我没有找到过钟,但我丢了许多。“


达利回答说:”好,我们巴塞罗那见。“


佐杜洛夫斯基暗道,装逼成功。

 2 ) 沙海破浪折戟苦 巨人坟前万花开

这纪录片,只能用“可爱”来形容,真诚坦率而又一厢情愿的那种可爱。

全程,就听佐杜洛夫斯基“piu piu piu”“biu biu biu”地狂吹自己的想法多么牛逼,然后一看素材,服,那可真是“piu piu piu”“biu biu biu”地牛逼!

那个简笔画模拟出的长镜头,恐怕是任何一个太空迷科幻迷都梦寐以求的开场。但是,别像达利一样被老佐忽悠瘸了,在那个时代的技术,完得成这样的构思吗?哪怕几十年后技术成熟时,《超时空接触》开头和《黑衣人》结尾也只能做构成更简单的效果。

我超级喜欢老佐设计的莱托公爵之死,其生猛程度,只有我国cult鼻祖之一《封神榜》能媲美。可这种砍瓜切菜的镜头,能出现在七十年代预算高达1500万美刀的鸿篇巨制中吗?米老鼠都吓得说咱不玩。

对于老佐来说,“有趣而任性”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天才加疯狂”。

钱当然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老佐就像是堂吉诃德,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以摧枯拉朽之势,立在名为“现实”的墙前,咚咚咚先撞为敬,头破血流,又哭又笑!

憋哭惨,老佐死得不冤。

说得客气点,这是史上最牛饭制团队。说不客气点,是史上最有才华的自杀小队。

很多天才导演,是知道要在技术和完成度之间找个平衡的。库布里克知道自己拍不了《人工智能》,就是时辰未到;卡梅隆歇了14年才拿出《阿凡达》,也是在等技术。要知道,这俩可是技术狂魔,但凡有点机会,可是会跳一跳摘下大果子的。

当然,技术如果能搞定,只是完成可行性报告的第一章节,投资,发行,定级,市场平衡,都是佐氏沙丘注定失败的原因。

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要想想里面是不是有廉价的成分。请莫把“旷世神片”一词套在一个胎死腹中的项目上,其他很多好项目都没有它这么幸运,有这样一部趣味横生的纪录片为自己喊一声冤。那本传说中的大画册,恰恰是佐氏沙丘的最好归宿。

当然,作为影迷,看这纪录片是满心欢喜,尤其是一个又一个大佬哐哐地横在面前,眉宇间的豪情仿佛年轻了四十岁。更震撼的是结尾,一个被毙的项目,成为多少经典的养料,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纪录片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电影是靠团队作业的工业品,如果你想搞创作,得往哪几个方向找哪几类人;最终拍板的,不是导演,是制片厂和投资方;研究电影技艺前后代际传承关系,可以从年代和团队成员两个维度去考察。

更功德无量的是,本片就是个“秽土转生”,不是吗?

 3 ) 宿命

看完了就觉得,佐爷的DUNE没拍出来,很正常啊。

的确佐爷的想象超越了所处的时代,很天才,然而好莱坞制片公司也不是如同片中所描述的那种扼杀了天才的邪恶资本吧。无论任何时候,再有担当的人和公司也不可能决定说拍一部可能是15小时也可能是20小时的巨制。

还有,我并不完全肯定佐爷明白DUNE的精髓,首先在决定拍DUNE的时候他还没读过书,他的storyboard里有把莱托的四肢都截掉只剩躯干的折磨场面,结尾时有强大的宗教概念,另外,佐爷最后喊着要rape DUNE,很令人不适。DUNE确实很残酷,然而这种残酷是优雅强大的。

这部片里还暗戳戳指出,佐爷找到的明星阵容,后来被好莱坞盗用,就觉得有点过了。这些人本来就已经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啊,像H.R. Giger这样的人,碰见Ridley Scott, 创造出不朽的异形,就是宿命,和有没有这个没拍成的DUNE没有必然关系。

最后就是说,性格决定命运是没错的,佐爷被人记住的片子基本都是小众的Cult。然后,只有维伦纽瓦这样的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导演,才配得上DUNE。

 4 ) 说说几点本片有意淡化甚至无视的事实,以及我的看法

首先说事实:

1.佐杜洛夫斯基(下称佐杜)在决定拍沙丘之前,虽然因其导演的《圣山》、《鼹鼠》有了一定知名度,但这些片子的内容和科幻并没有什么关联,而在是在他的沙丘项目流产后,他的片子也没有与科幻有关系的。他甚至在本纪录片中亲口承认,他当初想要拍沙丘纯粹是因为其原著小说当时卖的很火。

2.在本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佐杜都在眉飞色舞的讲述他是怎么拉拢那些牛人的故事,而不是电影本体。即便涉及到电影本体构想的部分,也大多是诸如飞船,服装之类的草图,至于剧情部分,仅从本纪录片所提供的信息来看,佐杜会原著小说进行“强奸新娘”(本人原话)般的改动,以及最后那个“一个保罗倒下去,千万个保罗站起来”的革命英雄式结局。(关于这个结局的局限性,我会在后面自己的看法中详细讲述)

3.为了让艺术家达利出演皇帝,佐杜答应了其提出的“10万美元每小时”的历史最贵片酬(之后甚至提升到10万美元每分钟),同时还答应了达利在片场布置“燃烧的长颈鹿”之类的诡异要求,而本片的预算据佐杜所称仅有1500万美元。

4.为了拉拢奥逊威尔斯出演哈克南公爵,佐杜在威尔斯本人明确表示对沙丘原著小说及本电影项目没有任何兴趣的情况下,提出了“聘请其最喜欢的厨师到片场,让他天天吃自己喜欢的菜”的条件,这才让威尔斯同意出演。然而威尔斯尽管因《公民凯恩》等影片在影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但70年代时的他早已离开好莱坞多年,艺术创作上也早已大不如前,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过气明星。而他之所以离开好莱坞,除了后期多部影片票房失利,其暴躁且难以与他人相处的脾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为了拍摄自己心目中的沙丘,佐杜请了平克弗洛伊德、奥班农、HR吉格尔、米奇贾格尔、达利、奥逊威尔斯等一大票名声在外的人物,而本片的主角保罗的扮演者,他的选择是自己的儿子。而他的儿子无论是在此之前还是之后,其演艺生涯都和自己的父亲死死的绑定在一起。

6.关于本片的时长,佐杜对制片厂提出的一个半小时表示鄙夷,称自己要拍“12甚至20个小时的电影”。然而,在时长如此之久的电影应当在什么样的渠道放映的问题上,佐杜并未给出哪怕是他自己的解决方案。

7.(重点)本纪录片后半段一直在讲述好莱坞制片厂如何不待见佐杜本人,特别是不希望佐杜本人指导的事实,并以此得出“他们都是大傻逼王八蛋”的结论。然而,本片除了佐杜及沙丘电影拍摄相关的人士外,并没有对当时的好莱坞制片厂高层进行采访,探寻为什么他们不待见佐杜的原因。即使存在没有采访渠道或者当事人不愿接受采访的可能性,本纪录片导演也没有在片中向佐杜以及其他人提出这个问题。换言之,本片提供的观点仅仅是佐杜的一面之词。

8.(重点)本纪录片在讲述完佐杜的沙丘项目流产后,立马跳到了大卫林奇版的沙丘上映,给观众一种“好莱坞高层在舍弃佐杜后立刻选了林奇”的印象。然而只要稍微了解过相关幕后历史的话,你会很容易就查到最初好莱坞选择的不是大卫林奇,而是雷德利斯科特,后者是因为其哥哥去世才决定退出沙丘项目的。而在接手沙丘之前,雷德利斯科特刚刚拍了《异形》;而在退出之后,他拍出了《银翼杀手》,两部影片都是科幻电影史上不朽的杰作。

 5 ) 佐杜洛夫斯基的科幻梦之队

1974年,亚历桑德罗·(Alejandro Jodorowsky)准备将 Frank Herbert的科幻小说《沙丘》开始招募“勇士”。在此之前,这位智利导演只在墨西哥拍摄过一系列以“大胆而癫狂”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著称午夜场电影,因为《鼹鼠》和《圣山》成功打入美国B级片市场而受到好莱坞的注意。《沙丘》将是他第一次与好莱坞合作,也是无疾而终的最后一次,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讲述的就是围绕佐杜洛夫斯基从构思这部电影、到组建制作团队直至电影最后出师未捷胎死腹中所展开的故事。

未能被搬上大荧幕的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的分镜脚本和美术设计,却成为无数科幻电影灵感的来源。正如《亡命驾驶》的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在纪录片的开头中所说:“这部电影成为科幻片的最伟大成就,然后突然消失了,粉碎成上万片黑色的空间。”然而这些碎片并未真正消失,而是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重新分解重组并融入了一个个新的影像宇宙,其中就包括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和《普罗米修斯》,甚至是更近期的《超时空接触》和《第五元素》。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除了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和前卫先锋的构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用江湖术士般的奇特魔力所组建起来的那支演职人员“梦之队”。这支“梦之队”囊括了那个年代各个领域最有影响力也最先锋的人物:迷幻摇滚的鼻祖Pink Floyd乐队、萨尔瓦多·达利、当时已经隐退的奥逊·威尔斯以及红极一时的滚石主唱Mick Jagger。这个团队的组建同时也促成了一群未曾谋面、天赋异禀而野心勃勃的年轻人的相遇,这其中就有《异形》的主创团队:Dan O’Bannon、 Jean Giraud(笔名莫比斯Moebius)、H.R.Giger和Chris Foss。

Moebius

Jean Giraud是佐杜洛夫斯基最先找到的“勇士”,他在翻阅一本名为《蓝莓上尉》(Lieutenant Blueberry)的牛仔漫画时意识到这个笔名Moebius漫画家就是他想要找的人。 “Giraud是最棒的人物画家,他什么都能画出来,也许使法国最著名、最有天赋的漫画大师”。《沙丘》的另一位美术师Chris Foss在纪录片中如是说。Moebius笔下的漫画具有下奇幻的场景和丰富迷人的视觉想像力,有着普通漫画所罕见的画面纵深感和奇特高超的造型,而大多数他自己创作的系列多与科幻小说有关。

佐杜洛夫斯基则是第一个注意到他作品并将他招募到团队里的电影人,他通过Moebius 这台风驰电掣般运作、想象力丰富的“摄像机”来记录他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沙丘Moebius为《沙丘》所绘制的三千多幅分镜表虽然未能被拍成电影,但他与佐杜洛夫斯基的合作却从未中断。从 1975 年第一部短篇《猫之眼 (Les yeux du chat) 》开始,两人合作了许多作品,其中从 1980 到1988 年之间所共同创作的《L'Incal》这部 6 大册的科幻漫画巨著最为脍炙人口。而Moebius之后参与的电影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不仅负责《第五元素》、《深渊》和《异形》等影片的原创概念画创作,还曾参与了《星球大战》等科幻经典的制作。 

将Moebius列为目前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深的欧洲漫画家一点也不为过。他作品独特创新的奇幻意像与精湛技法线条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漫画家与艺术创作者,宫崎峻和大友克洋就深受其影响,在宫崎骏的多部作品中就有明显的Moebius风格,比如《风之谷》和《天空之城》。

H.R.Giger

《沙丘》的另一位美术设计则是通过达利的引荐进入佐杜洛夫斯基的团队。没错,就是那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当时佐杜洛夫斯基以高薪片酬和女一号的资源来引诱达利出演他电影里的皇帝,而达利居然也就欣然同意,同时也介绍交给他一位来自瑞典的画家H. R. Giger的作品目录册。

作为对世界有机机械画风(bio-mechanical)有深远影响的噩梦超现实主义画家,H.R.Giger将对中世纪的美学传统的继承、对现代工业机械的崇拜和畏惧,以及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自我解读糅杂成一种不可思议的纯粹,他的画作既浸透着的哥特式的恐怖、威严、黑暗和华美,也表现出一种机械金属的冰冷、精确以及无懈可击,其非凡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手法展现的恐怖世界,带有强烈的梦之迷幻色彩。在苏黎世的School of Applied Arts学习期间,他迷上了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养成了记录梦的习惯。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种种被压抑的欲念以梦般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隐藏在黑暗和死亡下的情绪,潜伏着的杀戮欲望以及沉重的罪恶感。

佐杜洛夫斯基邀请到奥逊·威尔斯出演嗜好饕餮的哈空能男爵,而Giger则负责设计男爵所居住的城堡。这个城堡的最初草稿来自于Moebius,他交给Giger一份画面图版,而Giger则将这个巨大肥胖人形的城堡创作成一个由饱满曲线、精密机械和暗黑恐怖感所组成的哈空能城堡,进出城堡必须通过布满锋利刀枪的管道,喷枪的绘制更加深了这个城堡设计的超现实感和梦魇色彩。

Dan O’Bannon

佐杜洛夫斯基通过一部小成本的科幻喜剧《暗星》(Dark Star)发现了这部电影的编剧、主演、美术指导兼特效Dan O’Bannon,这部电影充满了对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戏仿和恶搞,却又在美学上暗藏着一种穷得揭不开锅也要向大师致敬的精神崇拜,这种荒诞的、自娱的风格非常合佐杜洛夫斯基的胃口。在遭到《2001太空漫游》美术指导的高冷待遇之后,佐杜洛夫斯基决定找O’Bannon这个不知名的新人制作特效。

O’Bannon最初对于佐杜洛夫斯基的仍然停留于那些癫狂的午夜场电影:“我觉得我对他的清晰印象就是个博学的疯子。在《鼹鼠》中,他一头长发垂肩,留着大胡子,就是个患有狂躁型神经病的样子。”

然而第一次见到佐杜洛夫斯基真人却让O’Bannon大吃一惊:“我见到一个迷人的、留着非常清爽的胡子和发型的英伦绅士,他回头从他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小张折叠好的报纸对我说:‘这是特制的大麻。’我只记得当时我非常放松,然后直视他的眼睛,他的脸上发出了万道光芒,圆形的闪闪光芒像是曼陀罗,他眼睛盯着我而整个房间就这样消失无踪,我完全眩晕了,我对这样的体验眼花缭乱。这时他说:‘好了,我要你做特效。收拾你所有的东西到巴黎来准备改变你的人生。’”

O’Bannon在一包大麻的“诱骗”下果真来到巴黎,但佐杜洛夫斯基却真正相信这个年轻人的天赋与潜力。在筹备《沙丘》的六个月里,O’Bannon以特效导演的身份指挥着由3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所组成的美术团队进行特效设计,佐杜洛夫斯基甚至还雇佣了一家巴黎的技术公司在O’Bannon的指导下制作特效。

改变他人生的时刻却未因为制作这部电影而来临。1975年圣诞期间,将近200百万的资金被耗费一空,而好莱坞却没有人敢接下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这个大坑。远在美国查看深景摄像设备的O’Bannon突然接到电报,被告知《沙丘》被无限期延期。《沙丘》的功亏一篑让O’Bannon陷入破产,甚至沦落到无家可归、要依靠朋友的救济才能度日的地步。

真正改变O’Bannon, Giger,Moebius和Foss命运的,是1979年诞生的《异形》。《异形》来自于O’Bannon和Ron Shusett合作的一个B级片的剧本,原本被命名为《星际怪兽》(STAR BEAST),内容是一只外星异形溜进了人类的飞船,进入了一个船员的身体。这个剧本最初只完成了29页,然后O’Bannon就接受佐杜洛夫斯基的邀请匆匆前往巴黎参与《沙丘》拍摄,于是这个剧本被搁置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画家Chris Foss、H.R.Giger和Jean・Giraud,其中Foss绘制的科幻小说封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Giger的画作更是直接启发了异形形象的具象化诞生。《沙丘》夭折之后,O’Bannon回到洛杉矶开始重新投入《异形》剧本的创作。

1977年的《星球大战》所爆出冷门,促使福克斯公司开始充分关注科幻片的商业潜力。最终,福克斯决定注资420万美元拍摄O’Bannon的剧本,并找来选中了雷德利・斯科特出任导演。Ridely Sccot, O’Bannon, Giger,Moebius和Foss,这一连串科幻电影的明星制作班底的名字就此被写入影史。

Giger为《沙丘》所设计的那个哈空能城堡,则被原封不动地用在《普罗米修斯》的场景中,成为压在太空骑师飞行器之上的巨山造型。异形的设计,是H·R·吉格的一幅画作《死灵IV》所启发的。

《沙丘》曾有希望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电影的这种可能性,尤其它对后来一系列科幻巨作的深刻影响,都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未曾拥有就已经失去的复杂心情。

 6 ) 小行星擦过,万物萌生

我太迷恋这种“找到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的过程了,像海上花里侯孝贤和team的互动也是。当然老佐可爱一点。

当一个idea越来越趋近成形,它对其拥有者来说更像是一种宗教,“哪怕要砍我手臂我也愿意”,这种belief会膨胀到把这个人bit by bit吃干抹净。但这种obssession是一种天生神力,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最可怕的是当一个人的originality值满格,但他竟然不是sociopath!他是people-person(脑子里是Jen)!He has the charisma,让人自动倒在石榴裙下(雾)。当然要说服达利,说服Orson Welles不是什么不费吹灰之力的事,过程也未必如片子里那样一张塔罗牌一瓶红酒就能俘获芳心(雾),我仍相信老佐的个人魅力played a big part in it,还可能有一种“痴人”之间的telepathy,电波同频。不只俘获,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他干活——干出他要的活。Foss说:

He motivated you and left you to interpret it.

越是年长,我越是迷恋对于“天生有motivate能力”的叙述,因为太显而易见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从培植的能力。一间打满鸡血的公司(每天早上要听老佐进行传销式洗脑宣教hhhh)。

之后项目拉不到钱,有人说了句,好莱坞不太喜欢这种spiritual and metaphysical idea,哈哈哈。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spiritual的过程。可能真的很吓人,如果拍成了,会有自己的教徒 = = 好莱坞要把好意识形态关

Well, it would have been a *mother*piece.

以及关于改编作品是否要终于原著?老佐不是个导演啊,他是艺术家……一切最终都将写出他自己的声音,最后一个scene是所有人无意识地大喊“I'm Jo!” 而且搞了半天好几个人都没读过原著哈哈哈哈哈哈。Lynch也没读过 - “他们找我,我以为问我有没有读过 - June- ,笑死。

【最惨的还是没有最终剪辑权的Lynch】

其实第一次看这类介绍没有被拍出来的电影的电影,是Lost in La Mancha,谁又想到二十几年后,Terry Gilliam真的拍出了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虽然好像不太行?)。Lost in La Mancha是非常无力的,最后是要跪在天地间向老天爷无声悲恸的。但老佐不是,虽然这部片本身就是赞美老佐的,刻意拔高也无可厚非,但老佐的精神无从伪装。我要拍片为什么要拦住我?!I will die and they will make my movie.

所以拍没拍成是另一个维度上的成就感。

这个idea在老佐的脑袋里发芽,窜高,成熟,已经完成了一件作品应该完成的使命。

我特别喜欢最后影评人的一个比喻:这个Dune project像一颗擦过地球的小行星,它们错过了,但是地球上被小行星触到的地方,万物萌生。老佐的legacy。

原来St. Regis就在MOMA旁边

不知几时才有机会再去到New York,但下一次我一定要去一下St. Regis的King Cole,那将是我离这部并不存在的电影最近的时刻。

PS 老佐的西语语速和咬字太感人了,非常适合给我这种程度的人做听力练习……

 短评

漫画大神墨比斯,嬉皮编剧奥班农,造飞船的福斯,吃麦当劳的pink floyd,一分钟10万美金的萨尔瓦多达利,异形之父吉格,哈克南音效师magma,大胖子奥森威尔斯……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个有趣的人终将相遇的故事。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改变这个世界,而他创造一个宇宙。

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好好看啊。不过容我黑一句,佐氏《沙丘》如果真的拍出来,肯定不会有这部纪录片来得有趣吧 = 。 = 反倒是这个生动刻画了梦想家和一部不存在电影的电影让观众对那个永恒缺失抱有了无尽且完美的幻想。

1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非常自吹自擂,但DUNE這企畫的傳奇性確實夠有料讓佐杜洛夫斯基大吹特吹。這組團隊雖然沒拍成電影,但分開後斷斷續續的創作都大紅大紫,異形成了電影經典,墨必斯成了漫畫高人。如果當年還年輕也還很便宜的他們一起搞出DUNE,是不是星戰異形以降的科幻影史都要改寫了?當然,這是逆推後來成就的妄想了。

18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Jodorowsky编剧执导、Dan O'Bannon特效、Moebius和H.R.Giger艺术指导、Pink Floyd配乐、Dali、Orson Welles主演。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大神妖孽,我能感到纪录片中所有人深深的遗憾,因为我现在也是一样的心情,一部或许能够改变科幻影史、甚至电影史的作品,最终因为资金胎死腹中。

19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力荐

希望在某一个平行宇宙,这部属于未来的片子得以问世。祝福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绚烂更加辉煌的电影史。

24分钟前
  • tiiiiin
  • 力荐

热血cult片电影人的组团之行。从其对后世的影响看来,好的艺术作品是完全可以超越其形式而延续自身的。不知为何又想到《Southland Tales》了

2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电影片头引用了奥地利心理学家Viktor Frankl的一句话:"What is to give light must endure burning.",这也是对Jodorowsky的注脚吧!看到最后觉得非常感动,"open your mind! open your mind everyday!"

27分钟前
  • Helicopter
  • 力荐

这几天的阴霾(尤其是昨晚的女人步上楼梯时)一扫而光:彻底被Jodorowsky治愈了啊!他一个个攻略那些奇形怪状的天才们的过程太搞笑太有爱了哈哈哈~找到那些保持自己的mind在expanding的人是我人际交往生活中的唯一乐趣。

32分钟前
  • 力荐

就像最后主创们说的,虽然佐渡洛夫斯基的沙丘没有拍成,但是,以后的每一部科幻类电影似乎都在说“我是沙丘”

33分钟前
  • 伏夏
  • 力荐

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纪录片不少,能看哭的却也不多,这部算是其中之一。本来是一个水瓶座天生就应该去完成的诡异工作,结果梦断好莱坞。艺术从来没有错,错的是善于妒忌和拜金至上的体制。那要妥协吗?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到底愿意成为耶稣还是犹大。富有激情,十分神圣。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如果这片能拍成,大概是什么样子呢?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米克贾格尔、奥森威尔斯甚至达利的加盟。吉格的设定。当然,也仅是假想。艺术家终究要向资本低头,这就是电影的资本性吧。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老头说他想拍一部让观众看着就能感受嗑药感觉的电影……啊,放心,后人帮你实现了好多部,太多部,多得都有点烦人了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艺术家真是聚集了各种weirdo和萌点,配乐特逗B,如此伟大的拍片计划好莱坞也是醉了,对比前几天看的frank有异曲同工之感哈哈~

44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最伟大的失败品

47分钟前
  • RIC
  • 力荐

佐杜洛夫斯基把钱拿出来那一段挺动人的

52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暮年的佐杜洛夫斯基拿着故事板,让我看到了“激情”这东西是一辈子的。每个大师都有一部没能拍成的电影,没拍成又如何,那会变成一个封存的梦。庆幸的是,他已经让《沙丘》的文字变成了视觉化的故事板,其概念也影响了后世科幻片。“我会死去,他们会拍我的电影。”看到这句还是很桑感…

5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佐爷构思的那个宇宙长镜头如今被吕克贝松在超体里用CG动画完美再现了!!!整部片子看下来,感觉佐爷实在是超前了30年!!!看看他组的团队,尼玛太NB了!全是我的本命啊!!没拍出来真是太可惜了!

1小时前
  • 般若死火
  • 力荐

不存在的電影都從屬夢的領域。那又如何,夢想也可以改變世界。

1小时前
  • 何倩彤
  • 力荐

本来没拍成就已经够可怜了……

1小时前
  • 午叶星
  • 较差

关注旷世奇片之【死】。“Bigger than 2OO1” 这是一部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但它却永远也不会被我们看见,仅仅因为1500W。看完之后估计每个人心里都有模糊的影像,被佐杜洛夫斯基的梦想和激情震撼,同时也为世界感到深深遗憾。现实永远是现实,特别是他想控制电影的野心,太难实现。 /8.5/

1小时前
  • 徐若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