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香港的恶搞文化
一部通过穿越来重现香港60年代粤语电影的巅峰时代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香港电影尤其是王晶的电影,经常从中可以看到春秋笔法的拍摄来调侃一些人,观众能从姓名和扮相准确的猜出TA是谁,并津津乐道的猜测电影中讲的事是真是假!
虽然对香港60年代的娱乐圈不太了解,但也听说过大名鼎鼎的谢贤、陈宝珠、曹达华、萧芳芳等人的大名,至于其中他们的爱恨情仇就不得而知啦!
电影中还同时对王晶自己的“屎尿屁”和王家卫的“谁也看不懂”调侃了一下!
其实,我也想看看大陆有这样的影视剧出现,但是极少,印象中只有《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冯裤子沾了点边!谁知道是怕对敌太多呢,还是怕根本就审批不了呢,总之这样的题材如果不太烂的话票房一定不会太差!
2 ) 情书
社会年轻人素材快剪
旁白:时代赋予了我们什么?或许,我们又都终将是 新青年
3.新旧过度场景转换到年轻男女聚在一起的场景
旁白:潮流不仅存在于当下,那些崭新的,激荡的,不安的,向上的 ……
不随波逐流,你,即是潮流
4.旧社会流水线工作的年轻人素材,新时代办公室年轻人工作的身影
旁白:时代的前线,那些活跃的身影 是潮流赋予新青年的能量,创造的,激昂的,令人鼓舞的,不要怀疑,你,即是潮流
5.教授和学生,先进的流水线师傅和徒弟,办公室长者和年轻人握手,人与人沟通……
旁白:新青年不论你年龄几何,站在时代的桥头,薪火相传,那是这个时代奋进的底色,你,即使是潮流
3 ) 致敬老粤语片
有点意思的群雄荟萃搞笑片,向老粤语片致敬,映射众多电影人的穿越片..暗喻:.牛达华-曹达华,谢源-谢贤,王晶卫-王家卫,小胖子-王晶.....芳芳-萧芳芳,家燕-薛家燕...这是一部香港老电影的粉丝才能看懂的搞笑片,大量的人物暗喻和电影致敬.....当然我只看出一部分....不过,里面的演员虽然都是名角,但是他们与映射的对象竟然都很像...
最神奇的是,小胖子是映射王晶,这个电影的编剧竟然是王晶本人....最后的一幕,眼镜警察击毙了浩南...竟然和蛊惑仔里的警察也很像...
4 ) 最贱却又最真诚的电影情书和时代挽歌
整部片像是王胖子闲话家私,自小跟上海口音的王老爷子混片场,飞纸仔,见证了从文华,电懋到邵氏的巅峰期,七公主,四朵金花,银鼠队,再到新艺城,嘉禾百花齐放的东方荷里活时代,从大戏到荧幕,从胶片到数码,与其说胖子在致敬,不如说是用最贱最真诚的口吻写给香港粤语片时代的情书。
插科打诨极尽戏谑之能事。浑然天成的屎尿屁味道让人倍感亲切又唏嘘。港大中文系真是自豪又汗颜。
不是女人和技安以及墨镜王真是默契好基友。片尾又把自己一手挖掘捧红的古惑仔系列三级系列和陈可辛系列也黑个遍,狠起来就捏自己的大脸盘子哈哈哈。
张可颐姐姐真是美的不可方物,几年前一面之缘时还是保养的极好,气质着实出众。另外香港金像奖影帝奖至今的遗珠一定有吴镇宇,成龙和张学友。拜托今年四哥都拿奖了,不过可能他们也永远不会拿现在被人兜口兜面嫌弃的金像奖了吧,谁又知道呢。
如今看来这类型的戏谑已是孤本,时代在进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盗版光盘生意已成绝响。
5 ) 悠闲谐趣怀旧制作 (很喜欢年轻时候的张可颐)
难兄难弟的怀旧节奏响起,听着这老土的音乐,却不禁跟着哼两句。看到罗嘉良和吴镇宇就忍不住笑,想起小时候做作业时偷看电视的感觉,心里一阵轻松。
抛开个人感情因素,这部片只是香港电影90年代最普遍的搞笑片。1-2分钟一个小小点,5分钟一个大小点,加点无厘头,一个人看的时候很可能会笑不出来(一般一群人看电影才会笑得特别开心)。
然而,简单的桥段配以怀旧恶搞主题,产生完美的化学效果。比较可惜的是小点基本都在男演员身上,女演员表现不功不过,始终觉得宣萱比舒淇更适合。黄飞鸿和石坚的桥段很有趣。
还有,张可颐年轻的时候带点baby fat和天然呆的样子真的很好看,老了之后真的差很远。女人还是丰满一点比较好,起码老了不显皱纹。
6 ) 向粤语片致敬
重温这部电影,一开始是为了黄子华,因为我在数月前再次迷恋这个郁郁不得志的才子。倒是感谢这次机会,让成年后的我重新审视这电影,才发觉它并不是幼时以为的单纯的喜剧片而已。
编剧——不是女人——其实就是王晶的笔名——对粤语片致敬的真心实意无不渗透在片中的多个场景。片中他借一代粤语片巨星张活游的独子,即著名演员楚原之口说出全片主旨:“那个年代的生活好艰难,粤语片工作者花费好多心血才可以得到观众的欣赏。你以为像·你啊,浪费那么多钱拍一些没人看得懂的东西,很厉害吗?!粤语片很难拍的。”这是楚原对“王晶卫”的训导,是赤裸裸在调侃王家卫,更是对粤语片没落的伤感。何况,大概全香港没有谁比楚原更有资格说这句话了。
这是1997年的片子了。当时的香港回归不久,全港市民尚未对新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当中的大部分更是对香港的前景感到渺茫和担忧。有“远见”的香港人老早移民他国,先别说到最后回流的有多少了,单是港人对港英政府的留恋就被王晶“不经意地”放在电影对白中。
“都说不用怕了,一九九七。镇定点,不会收回来的。”吴镇宇扮演的“谢源”有信心地摆摆手。
黄子华演的“王晶卫”却说:“收回来了,连烟花都放了,非常高兴呢!”
由“栋笃笑始祖”黄子华来讲这句对白真是有够讽刺的。因为他在97回归前的政治性栋笃笑——《秋前算账》中就曾说过:“ ‘全港市民热烈庆祝回归’这十个字中,只有两个字是正确的,那就是‘回归’二字。”当场赢得观众席上的一片欢呼声。
现在回看片中的各个演员,再对比现在的境况,似是满满的穿越感。当时的麦家琪还在出卖色相,而舒淇尚未去到影后级别,广东话还不利索,罗嘉良和吴镇宇则是延续了电视剧版的角色,借此片演绎了“李奇”和“谢源”在戏外的样子,仿佛是电视剧的前传。陈百祥刚当上“叻哥”没两年,黎耀祥最著名的形象还停留在“猪八戒”和“罗文”的模仿者,而苑琼丹还没当上“余乐天”的“仙姑”。
那些年的配角甚至是路人甲都比现今的当红演员的演技更胜一筹,面部表情或是细微动作都仿似自然流露。片中笑点多多,邀请了一班与映射人物高度相似的演员参演,名字都用谐音,但是借着“王晶卫”的口中透漏出的讯息又和现实中一样,穿越感被黄子华演绎得异常爆笑,不愧是“栋笃笑始祖”,更是我心中的最佳男主角,比起他在“二月三十”发挥得更多,更淋漓尽致,提名电影奖项绝对有资格,可惜喜剧一向被认为不够深度,哪怕让观众再回味无穷,更何况,1998年的最佳男主角给了“春光乍泄”的梁朝伟,大家也没有异议。遗憾的是这部戏没有提名任何奖项,或许王晶也不是冲着奖励,没有此压力底下创作出来的电影,反而自由自在,但求搏得观众一笑。
众所周知,王晶代表的低俗“屎尿屁”商业片和王家卫擅长的高深艺术片一直都不屑于与对方为伍。片中开王家卫玩笑的地方简直是整部戏的焦点。首先是“王晶卫”第一次出场,“谢源”(吴镇宇饰)对“牛达华”(陈百祥饰)介绍他时就是“超级无敌后现代表现主义大师,没有人猜得到他下一部戏是什么”,赤裸裸的明褒暗贬。还有就是恶搞王家卫的三部经典之作:《飞佬正传》中陈百祥模仿梁朝伟最后的经典长镜头;《黄飞鸿之春光炸泄》变成了黄飞鸿和石坚的亲吻;《东蛇西鹿》在空荡荡的放映厅换来观众的“要是让我知道谁是导演,我就砍死他!”。当然,王晶也不忘自嘲一番。“王星”嘲弄“王晶卫”的电影被禁演,“王晶卫”也好不客气地反击“王星”得到影评人的一致零分。
王晶和王家卫是否正如外界传言的互不待见呢?王晶可是安排了自己的幼年版在电影的结尾处担当唯一喜欢“王晶卫”作品的人,也是他拯救了穿越到六十年代的“王晶卫”。
“我觉得你的戏很有型又很有新意。”
“你是唯一懂得欣赏我的人。”
“我以后也要拍你那种电影。”
“不要拍我那种。你记得戏中多加‘屎尿屁’,观众喜欢。以后John Woo(指香港另一位大导演吴宇森)都被你干掉。”
片中两人的惺惺相惜,似是王晶借此对两人不和传闻的一个澄清。
我相信,这电影是王晶在香港政治和人心都不安定的情况下,拍出来搏众君一笑。是送给当时的香港观众的一份小礼物。一如这部戏的英文片名:Those were the days(往日情怀/过去的那些日子),除了是致敬粤语片的辉煌时代,大概也有对已经逝去的日子的缅怀吧。
这种片子应该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电影制作动不动就是几千万或者上亿,请来的演员都要打生打死才能吸引观众进场,要么就是搞特技,就算是贺岁喜剧都要讲求有没有大牌,但搞笑能力似乎有点用力过度,有时又有点力不从心,观众进场更多的是为了看喜欢的明星,说不定纯粹是为了和朋友有共同话题或者消磨时间才买票进场。这种电影难以比得上《精装》的自然流露。
王晶在戏里也给自己安排了缩小版,不知是不是打算借此角色表达自己对于粤语片的感想,或者是对前辈们的尊敬,但最起码给观众传达的讯息大家都感受到了-----向粤语片致敬!
舒淇...还是换宣萱吧...
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拼贴,粤语片活色生香的再重现,借一角窥当年情。“不是女人”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将电影制片厂,明星制度,追星文化、粤语片发展技术及风格等一一展现。九七时老调重谈,嬉笑怒骂,弹指挥间,着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交错融合,交出一本童年启示录。
如果芳芳还让宣萱来演就完美了,片尾的恶搞是神来之笔,我DORIMI你的FASO啊,我ABC你的D啊,我叉烧你的粉肠啊~~
独特的致敬方式,王肥仔当年还是很NB的么……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笑的电影了。香港人的娱乐精神很可嘉,不知王家卫有没有看过捏……哈哈。
7.5,跟92黑玫瑰对黑玫瑰近似,半是恶搞,半是致敬,看似戏谑挖苦,实则励志共勉,电影其实是TVB港剧难兄难弟的一个电影番外,不过王晶特意加入了王晶卫这个人物来嘲讽王家卫和以王家卫为代表香港文艺电影(不得不说,电影对王家卫的戏仿还挺像那么回事的)。王晶这个人是骨子里的傲娇加自恋,最懂你王家卫的就是我,揶揄王家卫的同时还不忘抬一下自己,真是太精致利己了,哈哈
这么狂气的作品王晶居然舍得不署名……一定是怕那帮从小看他长大的叔叔阿姨掐死他哈哈哈哈
这部电影可以证明王晶的才华与情怀,片中的怀旧与刘镇伟那部《92黑玫瑰对黑玫瑰》一样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可爱与欢乐。
王晶对香港电影、商业片、文艺片喊话 没想到这么柔情 全片梗之密集之高级 真是难得
三星半,我的粤语片情怀再加半星,故事其实好俗套,只是掺杂了原型人物、时代以及那点不成为嫉妒的,并不激烈也无恶意的调侃和自嘲,(对王家卫的调侃“到底有没有人知道他在拍什么”,“没有我的低级哪能衬出你的高”),让我看得很开心受用。其实也像电影里那样,王晶是知道自己在拍什么的,他就算《赌神》,就算《追女仔》,也是有自觉地在拍这些电影,他也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认可,就像电影里已经被王晶卫看不起的老粤语片。(ps楚原演的是……电影)
也只有港片能拍出本土恶搞电影,这么欢乐又这么即兴,还不无聊,要么因为审查严,要么因为无市场,无兴趣,辉煌时代在此时仍有余晖
子华可以这么像墨镜,又这么有消解的意味,可爱,肥仔欣赏阿卫处真是展现高超的演技呢!二十出头的舒淇真是瑰宝,做作和配音都是美的。陈浩南的发型遮不住罗嘉良的满月脸,但是还挺好笑的。吴镇宇扭啊扭也是很能抓住四哥的精髓。戏仿都非常卖力和精彩。
作为普通大陆人,我对港片港剧港星的认知大概要从霍元甲起算,那是正规途径引进内地的第一部,我那时都没出生,都是听长辈们追忆往事说起的;等我开始看港剧已经是职场剧和古惑仔的时代了……所以,芳芳、宝珠、四哥等等的粤语长片时期,对于我简直宛如史前时代。看完后查资料补了一圈人物背景。早年的穿越剧,还解构了一把当时红得发紫的双王导演,看的时候爆笑,看完还是会陷入思考。
作為電視劇《難兄難弟》趁熱推出的電影版,卡司堪稱豪華,不僅有TVB群星,還有不少電影經典配角參演,王晶真的非常熟悉粵語長片和娛樂八卦,梗出得非常密集,也不能說他不愛電影、不愛粵語長片,但是有些梗用得會讓人難免膈應,是甚至會激怒角色原型人物的程度,可能他自己也很矛盾吧,一面把王家衛黑到死,一面有對王家衛示愛,說不清是愛到深處自然黑,還是黑到深處自然愛……
恶搞王家卫和王晶的电影,还有曹达华、谢贤、李奇等,看起来很过瘾,呵呵~不过国语配音就真的烂了点。
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恶搞,要理解桥段和典故需要一定的老港片基础和背景了解。(“不是女人”就是王晶。)
《难兄难弟》的穿越题材加上戏说粤语片幕后,看不起老粤语片的王家卫(王晶卫)被楚原拉回到1967年,点拨曹达华、谢贤、吕奇的演艺生涯(搭配了跟陈宝珠、萧芳芳和薛家燕的恋爱互动),编剧王晶作为王天林的儿子,不但在剧情里编排了自己,也让那些戏仿的老片片断和幕后八卦有了诡异的可信度(当然一想就知道很扯淡啦),不过最后王家卫跟王晶勾肩搭背的,传达的还是香港影人的团结奋进精神,这点上跟《南海十三郎》《七小福》等片没有差别啦。桥段的设计还是王晶屎尿屁风格——吕奇是憋尿跳舞而成名、曹达华吊威亚是因女装李健仁惊吓而产生,这些设计来的勉强,而且在组织上凑桥的痕迹明显。曹建南作为导演发挥的挺好,无论戏仿关德兴的黄飞鸿电影,还是恶搞王家卫的那几部片子或是改造90年代的几部热门片,居然拍的还原度都不错
“你不庸俗,怎么能显得我格调高呢?总之呢你就多花点时间在厕所,多坐马桶,这样你就能慢慢发现屎尿屁的威力,吴宇森都能被你打垮了。”
把舒淇自动脑补回宣萱,但是最像的还是张可颐的程宝珠
黄飞鸿之春光乍泄、英雄你贵姓芳名啊?我深水埗陈浩南你认住我!!笑死我了Orz,再度激起了我看粤语片的欲望||||
不同于剧版《难兄难弟》,影版的主角是王晶卫,借他眼看粤语长片的盛景。依旧的傻兮兮,但是看罗嘉良和吴镇宇又分别摆出李奇和谢源的造型,熟悉的主题曲一想起,脸上就会扬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