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特别版后面的花絮,发现ORSON WELLES居然背负着票房毒药的恶名。JOSEPH COTTEN是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人选,ORSONWELLES则是导演CAROL REED非请不可的 -- 结果是导演和制片人彼此妥协,促成了COTTEN和WELLES的重聚。虽然WELLES再剧中的戏份不多~但是他的角色让然堪称经典,比COTTEN所饰演的主角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哪个有关摩天轮那段场景。
虽然这一部英国片,但是制片人,两个男主角,加上女主角都不是英国人。JOSEPH COTTEN和ORSON WELLES是美国人,女主角VALLY则出身于意大利统治下的克罗地亚。只有扮演警官的演员是英国人。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44607272.htmlThe Third Man(第三个人)1949
自从看了《大都会》后,我对电影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得出一个结论——老电影很好看。因此,这部《第三个人》在去年我没看下去,今天重新再看,竟然看完了。看来对于电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要有着一颗平常心。
这是一部黑色犯罪片。二战后的维也纳,黑市交易猖獗,为了牟取暴利,很多人道德沦丧,不择手段的获取着高额利益。本片男主角的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了逃脱警察抓捕,制造了一起假车祸,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男主角是一位从美国来的作家,来到维也纳是因为他的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在知道自己的朋友出车祸死了之后,他开始调查这件事情。随着调查深入,他渐渐的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朋友的所作所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是这样的人。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他还爱上了朋友的女人。最后,为了正义,他与警察合作大义灭友,杀掉了自己的朋友。影片在朋友的真正葬礼中结束。
这是1949年上映的电影,一直列属于IMDB250,而且在英国的评价也很高。如果本片放在一九五零年代,这部电影的情节确实很出色,能够吸引我。不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本片的情节已经被很多电影拍烂了。假死、挖棺材,整个事件都是骗局,等等这些影片的看点,在其他的影视剧中已经看过多遍,不新鲜了。比如那个挖棺材的设置,电影里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次,美剧中更是屡见不鲜,前段时间看的《X档案》的一集,就有这么一个场景。所以,从情节上来说,本片并没有打动我,也使得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经常出神。当然,这部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以及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情节肯定让观众很意外。用现在的眼光看待60年前的电影是不对的,也是不公平的。平心而论,在1949年就可以拍出这样曲折的故事,还是很伟大的。
本片的影像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正常取景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角度很独特的取景方式。它用了很多非常规视角的镜头,而且还不平行于视线,比如从地上仰看的视角,从空中俯瞰等等。这些独特的视角,给人一种黑色、压抑的感觉。对于电影的拍摄技法,我是一个门外汉,自然不懂得编导的用意,以及那些技术性词汇,我只知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给我带来的感觉依然很独特。况且,近年的电影也没有如此独特的画面。本片确实是一部经典。
此外,这是一部黑白片,虽然是因为年代所限,不过这种黑色的影像,恰好适合这部黑色的犯罪片。尤其是本片光线的使用,生动的传达出影片的氛围,压抑、冰冷、寂静的感觉。而且本片的环境,街上稀少的人群,听不懂的语言等等,更加使人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冷漠。所有这一切,就像男主角的处境一样——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着强烈的无助感。
最后,这部1949年上映的电影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影片把二战后的维也纳呈现在观众面前。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古典的建筑,精美的装饰,浓厚的文化气息。真正反映维也纳的电影不多,通过这部60年前的电影,终于可以领略维也纳的风貌,也是一次意外收获。
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还是老套的正以对抗邪恶模式。男主角处于友情与良心的挣扎中,一面是二十多年的友情,一面是良心的谴责,究竟如何选择?当然,最后他做出了符合大众价值观的选择——大义灭友,为了正义击毙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朋友。与男主角相比,女主角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一面是爱情,一面是正义,她宁可让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也不愿意自己的所爱的男人被绳之以法。女人啊女人,真的是感情动作,这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最大不同。
演员方面,因为年代久远,演员不是很熟悉。女主角Alida Valli很漂亮,她有着一双美丽的眼睛。老电影看多了,发现美女每个年代都有,而且年代越老的电影里的女人越漂亮,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混血把人种都混得不纯了。男配角是《大国民》的导演Orson Welles,这是我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的。他不仅样子帅,而且还有才华,编、导、演样样俱佳,才子!
总体来说,一部在六十年前很惊艳的电影,虽然现在再看情节不算新鲜了,但其他方面仍然可圈可点。佳片一部。
序列:0436
TLF.IMDB.Top062.第三个人.The.Third.Man.1949.BD.MiniSD-TLF
2011-07-07
这几天一直在找一些电影看,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片子。1949年,可想而知是黑白片。我不是第一次看黑白片,只是以前看的都是类似憨豆先生这类的喜剧,电影是完全没尝试过。冲着英国电影史No.1的由头,并且土豆十分良心的是104分钟完整版超清,我点进去看了。
侦探小说迷从标题应该就能看穿这部电影的类别。_(:з」∠)_
这部电影的情节我直接复制了:
二战后,美国作家马丁(约瑟夫•科顿 Joseph Cotten 饰)应好友哈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饰)邀请到维也纳工作,岂料刚到达目的地就传来了哈里车祸身亡的消息。哈里葬礼上,马丁遇到了当地军官卡洛维,卡洛维很不客气的请他马上离开维也纳。马丁没有理会,决心留下调查出好友死亡的真相。
马丁找到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阿莉达•瓦莉 Alida Valli 饰)一起调查事件的真相。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内幕越加扑朔迷离,首先是他们的房东遇害,接着马丁自己发现被人跟踪,而且他查出哈里死的时候还有个第三人在场。于是,一切关键就在于找出这个神秘的第三人。
好,在这里刹住,再往下说就要剧透了。先说一下:在字幕中,马丁是译作马丁斯的。
这部电影出名之处在于摄影与剪辑。情节不赘述,直接说画面。
马丁斯一来到维也纳,就碰上了好友哈里的葬礼。这段开头很有意思,因为结尾重现了类似的画面——这算是一种首尾呼应,独具匠心。第一次葬礼,哈里是假死,第二次,则是真死。
两次葬礼,同样的画面,不一样的心境。
我真心属于反应慢的类型,电影看了十几分钟才发现基本每个镜头都是固定,然后进行拼接……_(:з」∠)_当然还是有几个镜头进行了左右的移动、转动,以及由远及近的推进,不过幅度都不大,那时候技术水平就这样嘛。
说说让我惊艳的几个镜头与场景。
第一是哈里的出场。哈里出场前,有一个马丁斯得知猫与哈里最为亲近的铺垫——在看到这放在现在被称为“flag”的场景,我就知道哈里肯定是活着了。_(:з」∠)_从这里开始,悬疑性大大降低。接下来的重点,则是表现人物了。
哈里的出场是这样的:夜晚无人的街道,马丁斯得知有人跟踪,在桥上吵嚷,猫踱着步,镜头中出现了一双黑皮鞋。猫对着黑皮鞋又蹭又咬。紧接着,镜头跳到上面,黑皮鞋正上方的窗户因为马丁斯的喧嚣打开,女主人用德语抱怨,窗户中射出来的光打到了阴影中所站之人的侧脸——艾玛,哈里的脸真是抢戏。
第二是追逐戏。维也纳的夜晚,人的身影映在墙上,紧跟着影子追逐,却把人跟丢了。为什么?因为换人了。在黑白的背景下,影子看似没有变化,人却进行了交换,这个画面特别有意思。
印象很深的场景有三个。
一,哈里与马丁斯在摩天轮上的会面。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哈里是信任马丁斯的——这在之后他邀请马丁斯加入他也能看出。哈里从事黑市交易——他将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从军方医院偷出,稀释后卖给妇女儿童病人,幸运的孩子疯了,不幸的孩子死了。在马丁斯眼里,这种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然而,哈里却打开摩天轮的门,指着地面上小若蝼蚁的人影,与他进行了一番非常耐人寻味的对话:
马丁斯:你有没有见过你的受害者?
哈里:你知道,我对于这种事永远不会觉得不舒服的。受害者?别那么夸张。
马丁斯:告诉我。
哈里: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是你负担得起的?
……
哈里用这段话证明了人为利往。然而接下来的对话却很有意思。哈里坦白说出马丁斯是他唯一的弱点,然而却没用身上的枪除掉他。
哈里:在维也纳,没有谁我可以信任了,我们一直一起做事。你决定好了之后,给我个信儿。我可以和你在任何时间地点见面。当我们见面时,老兄,我只想见你,而不是警察。
这句话为后面被捕埋下伏笔。明知可能是陷阱,哈里仍去咖啡厅与马丁斯会面——而马丁斯密保了警察,出卖了他。
咖啡厅得知被出卖那一幕,是我中意的另一副场景。
哈里逃到了下水道。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维也纳的下水道真是四通八达,宏伟壮丽,牛逼哄哄。下水道的追逐紧张而刺激。最终哈里似乎无路可逃时,进到了马丁斯所在的一个孔洞。
然而接下来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哈里开枪打死了士兵,自己也身中枪伤。他的手攀上出口的铁丝网,背后是他最信任的好友马丁斯。
哈里死了。
电影并没有拍这个镜头,只有干巴巴的枪声在下水道回荡。
哈里看似是个反面角色,然而却无法让人恨得起来。反倒是看似正义的马丁斯,我却没办法喜欢。
结尾韵味十足——
霍利·马丁斯要回美国了。哈里的葬礼结束后,他在路边等待款款走来的哈里的情人斯科威特小姐。然而,她只是慢慢走进了镜头,然后又走了出去。
她来,他等,她离开。
不带一丝留恋。
PS:结尾卡罗威警官的那身呢子外套真是萌萌哒!
我们该如何定义《第三者》呢?它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它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然而最后沉淀在我们记忆里的,是“第三者”,他是奥森·威尔斯。他的表演、他为哈里·莱恩写的台词,几乎重塑了整部影片。于是我们记住了废墟上的摩天轮,记住了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威尔斯或者莱恩,他们是重合的——污秽的光束下,被照亮的是一张惊惶又嘲讽的脸。
二战的硝烟刚刚弥散,而对于维也纳——这座象征着欧洲高等文明的城市,这座用贝多芬、莫扎特和斯特劳斯等名字来书写自我历史、构筑城市肌理的都城——却在漫长的黑夜中蓦然发现,战争所遗留的创伤性记忆远比炸弹和硝烟所造成的刺痛难以忍受。当和平如同反讽一般降临在维也纳,这个“欧洲的心脏”却发现自己文明的脉搏已经在悄然之间停止了跳动;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胜利者瓜分了地图的板块,仿佛是世界历史的一次玩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并且敌对的意识形态却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在分裂离析中,维也纳迎来了它的“第三者”。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来自美国的低俗小说家马丁斯来到维也纳,寻找他的童年伙伴莱恩,却发现他所寻找的只是一具尸体。对于本片的“作者”之一、编剧格雷厄姆·格林来说,这几乎可以成为一次雄心勃勃的文学宣言了:马丁斯,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行,或许是詹姆斯·凯恩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朋友,他踏上了维也纳这块高雅艺术的发源地,大声宣告高等现代主义的死亡。“马丁斯先生,你觉得詹姆斯·乔伊斯如何啊?”“马丁斯先生,你是怎么看待意识流的?”马丁斯应该大声地回答:詹姆斯·乔伊斯和意识流都是过去时了,詹姆斯·凯恩和硬派文风的时代到来了!可他并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最终还是被高等文明的殿堂与绕梁不去的空洞回音所征服了,而是因为他所身处的现实,早已在晕眩之间,突变为一部黑色的低俗小说。“马丁斯先生,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这是马丁斯唯一回应的问题:“我将写一部名为《第三者》的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来写。”
与此同时,本片的另一位“作者”卡罗尔·里德与他的摄影师罗伯特·克拉斯科也蓦然发现,他们所一直追求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烈的明暗对比,一般用于塑造神秘的、恐怖的和怪诞的氛围——却在维也纳变得无比的现实主义。路灯点亮湿漉漉的石板街道,映照出如同废墟一般的古旧建筑,历史的幽灵仿佛就在巷子的深处徘徊;有人死了,却还活着。现实本就如此这般。
莱恩死了,却还活着,活得像个幽灵。于是,在黑暗的墙角,幽森的门廊,黑猫窜逃而去,步履如同死神,路灯下亮出那张影史中最为人熟知的面孔:表面的伤感掩藏不住底子里的狡黠,他是这部电影最后一位作者——奥森·威尔斯。马丁斯一直无法相信莱恩已经死去,可当莱恩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仿佛是黑色小说家遭遇了黑色人生:虚构,在现实面前,总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莱恩属于这座都城的黑夜,他是无尽黑夜中真正的国王。于是,当他在白天出现时,他必须以上帝的姿态出现。马丁斯与莱恩,这对童年的死党,仿佛是为了寻回业已失落的纯真记忆,登上了著名的维也纳摩天轮,用上帝的眼神观望这座四分五裂的城市。“千万不要伤感。”莱恩说,“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
人道主义总是如此的脆弱和虚妄。在英国空军摧毁了柏林、汉堡、慕尼黑,当然还有维也纳之后,当美国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之后,有谁,还具有足够的道德力量,去坦然地质疑莱恩的卑劣行径呢?当人们蓦然发现美国和苏联代表的各自阵营,在利益的纠葛中变为一丘之貉,有谁,还会无法感知莱恩话中强烈的反讽呢?“我也有我的五年计划。”在价值和道德被彻底摧毁的时刻,犬儒主义者便是这个废都的帝王。
因此,当莱恩说出本片中最经典的那句台词时,马丁斯根本无力招架。“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和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在这一刻,莱恩就是历史的双面天使,风卷残云,文明的废墟被抛在脑后,天使向都城投去最反讽却又最真实的一眼。于是,当我们来到莱恩真正的王国——维也纳的地下污水迷宫时,电影达到了它最具颠覆性的高潮。这座被政治和军事势力分裂的都市,竟然还具有一个如此统一而畅通自由的地下世界。所有文明的污秽都往下流,汇聚在这个被人遗忘的罪恶迷宫。复仇的天使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污水管道里攀爬出来。
对于莱恩来说,反讽的是,他只能葬身于自己的王国之中。而本片最后地下迷宫的追逐戏,却因此具有了形而上的气质。这几乎已经不是莱恩一个个体,这也并非好人与坏人之间的角斗,更加不是马丁斯与莱恩友谊破裂的注脚;这是关乎一个人,他在那个绝望的年代选择了投身于绝望,却只能被这个绝望的年代所绞杀。莱恩在这个地下世界奔跑,急促的步伐溅起肮脏的水花,幽暗的灯光打亮他惶恐的眼神;纵然他是这个世界的国王,他也无法掌控这座迷宫无限制、无规则的膨胀。命运是个玩笑,国王成了玩偶,每一束光亮的终点,是另一个通道。莱恩费尽全力往上爬,往上爬就是光明,往上爬就是文明的世界,往上爬,纵然知道往上爬等待他的还是死亡。
然而,枪声响起,莱恩的手伸出地面,光撒在他的手上,那污秽的光。
《第三人》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黑色电影,也是一部经典片了,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
《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最后停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是演员奥森·威尔斯,虽然出镜时间不长,但给人记忆最深刻。
据说,影片拍摄中,编剧格林和导演里德因为最后一幕起了争执。格林想要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哈里和Anna重修于好,而导演里德和制片人觉得基于哈里的种种作为,Anna不应该再理睬他。再电影放映后,格林写道,“导演里德和我之间为数不多的几次重大争执中,有一次是关于结局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第三人》被奉为一部经典黑白片,是因为在那个预算紧张又没有太多特效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运用很多拍摄手段来完成。比如片中多次运用了“阴影”,用来暗喻潜伏的黑暗或邪恶;还有“拱门”,代表重生,抛开旧的,进入新的;以及“窗户”,对“阴影”的披露。
拍摄用了深焦、斜角镜头、三人/多人镜头…让画面更丰富,烘托更深刻的氛围和情绪。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艺术品。
昨天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厅看的,一次不同的观影体验。
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无疑属于大师级人物,而他执导的《第三人》更是成为黑影经典,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不断提及,无论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气氛烘托都堪称经典。总的看来,这部电影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等等,而这样多的元素一起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导演没有些功底往往很难控制,使得电影显得松散而莫名其妙。但是,卡罗尔做到了这点,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载入影史的佳作。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背景,时间是二战战后不久,地点是维也纳,那时的维也纳被几个大国分割管理,而这就为本片首先构架了一个政治背景。众所周知,二战后,战时看起来紧密团结共同对敌的同盟国盟友们已经开始相互猜疑,极力为自己赢得战后的红利,特别美英和苏联的矛盾正在显现,二者的矛盾也为后面“第三人”利用这样的矛盾与警方周旋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在惊险电影中,经常有些很平凡的人因为时运等诡异的原因被卷入不平凡的事件,比如本片的主人公霍利.马丁先生,在一阵颇为欢快的背景音乐中,他出场了,来自美国,应维也纳的朋友哈里.莱姆之邀前来工作。但是,一到维也纳就得知了哈里的死讯,而在哈里的葬礼上又遇到一个看起来很欠揍的军官卡罗维“请”他离开,而霍利不吃这套,希望留下调查出真相。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老套路,霍利将查出好友哈里死亡的真相,而卡罗维怎么看都像一个试图掩盖内幕的反面人物,将是霍利的直接对手,正是开始给观众一种表面的第一印象,才为后面的转折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黑色电影中,孤胆英雄往往都会碰上美女,而美女又往往不是蛇蝎美人,就是麻烦制造者。而本片中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也不能逃脱黑影女角色的定势,虽然不那么“蛇蝎”,但是绝对的“麻烦”。霍利试图从斯科姆特身上找到些线索,两人一时成了临时拍档,而随着调查的深入,麻烦事也越来越多,房东被害,霍利被人跟踪,更令霍利疑惑的是在哈里遇害时有个神秘的“第三人”?谁是“第三人”就成了最大的悬念,而这个过程中卡罗维又不时窜出来“捣乱”,加上斯科姆特的护照问题,可能被苏联势力遣送回捷克。总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的节奏一刻不停,而且显得愈加复杂,但是时刻都紧紧抓住寻找“第三人”的主线,所以一直在一个清晰的主线上推进,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在一种紧张的剧情中紧跟导演思路,应该说这样的观影感觉是非常爽快的。
而本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但在剧情的引人入胜上下文章,还进一步深入人性和感情方面,使得片子更加立体,更深层次的做到了引人入胜。从本片开始一直到霍利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与哈里应该是那种很“铁”的哥们儿,到了为了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不顾死活的地步。同时,霍利渐渐爱上了斯科姆特小姐,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虽然朋友已死,但是仍然让霍利处于一种为难的境地。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天晚上,霍利发现跟踪自己的竟然是哈里,他的好友实际上并没有死,进一步的,本片中霍利最大的情感冲突被卡罗维告知的真相激发出来,原来他的好友哈里竟然是个盗卖假药赚取暴利的奸商,而被他的药物残害的很多是弱小的婴儿,所谓死去的墓穴里的“哈里”实际上是另一个替死鬼。霍利此时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他的好友竟然是个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恶棍,他在一次与哈里的直接对话中,两人的冲突已经充分暴露。哈里试图接近霍利,但是霍利一直试图和他保持距离,片中的两位演员在这场戏中表现了精湛的演技,哈里的老奸巨猾和无耻被表现的入木三分,而霍利在心痛之余表现的原则性也被演的充满了正气。更令霍利无法忍受的是,哈里对斯科姆特对他的爱完全不当回儿事,而从心理深处,已经爱上斯科姆特的霍利对斯科姆特在哈里死后还那么痴情的爱是存在嫉妒之心的,而此时他心中也交织着爱情、友情和人性的冲突,最终,为了他坚守的人性原则底线,也为了心爱的女人可以不被遣送,他选择了和卡罗维合作,共同诱捕哈里。
而黑影中女人总是制造麻烦的特点在关键时候体现出来了,斯科姆特先是得知霍利试图诱捕哈里后斥责他的背叛,让霍利再次陷入心里的挣扎和犹豫中,直到卡罗维带他看到了被其好友所害的孩子们时才下定决心。而在诱捕现场,斯科姆特又突然出现,导致哈里逃出诱捕他的咖啡馆,于是,剧情转入了最后一场精彩的地下管道围捕中。这场围捕中,庞大的下水道系统显得颇为壮观,哈里带着绝望而狰狞的面孔四处逃窜,伴随本片很受称道的光影表现,还有空旷的音效,哈里那种走投无路的紧张感很是传神,一直到他终于被击毙,这部充满悬念而又紧张的影片终于到了末尾,在哈里真正的葬礼后,霍利在路旁等待斯科姆特小姐从远处走来,她却丝毫不理会他而继续远走,霍利本来带着美好的希望来到维也纳,却失去了爱情和友情,这个片中显得并不那么“无敌”的孤单英雄此时显得颇为落寞,也更显高大。
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多层次的黑色电影,无论是一起意外死亡引发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还是主人公在友情、爱情、人性之间的挣扎抉择;或是在这起罪案调查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力争我斗,都显得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让整部电影都显得充满了亮点。而且电影中人物刻画的非常鲜明,在紧张的故事中也不乏幽默的对话和如霍利误打误撞到一个文学讲演台上的喜剧情节,使得片子又有了另一层次的看点。当然,本片拍摄与1949年,冷战已经渐渐成形,所以也有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比如片中苏军的长官就显得生硬蛮横,而哈里也因为受到苏军庇护才可以长期逃脱追捕,显得苏联势力的面目颇为可憎。《第三人》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卡罗尔.里德以其出色的导演功力为我们描述了在二战结束的晦暗年代里,在各方势力争夺下的维也纳的一段精彩故事,绝对是黑色电影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精品。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95ad85862e6bb80810a1857.html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