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狂欢

HD中字

主演: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逊,林戈·斯塔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夜狂欢 剧照 NO.1一夜狂欢 剧照 NO.2一夜狂欢 剧照 NO.3一夜狂欢 剧照 NO.4一夜狂欢 剧照 NO.5一夜狂欢 剧照 NO.6一夜狂欢 剧照 NO.13一夜狂欢 剧照 NO.14一夜狂欢 剧照 NO.15一夜狂欢 剧照 NO.16一夜狂欢 剧照 NO.17一夜狂欢 剧照 NO.18一夜狂欢 剧照 NO.19一夜狂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夜狂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3年秋天,为了从红透半边天的甲壳虫身上赚笔钱,美国的United Artists和甲壳虫签约拍摄一部电影,目的是得以在美国推出电影的原声唱片。他们找到Walter Shenson做制片,Richard Lester导演,在1964年拍摄了电影A Hard Day's Night。  Shenson在1963年秋甲壳虫前往美国前与他们接触,要求他们为电影创作6首歌——题材不限,但要有两首抒情歌曲,两首快节奏的舞曲等等。在加勒比海度假期间,他们创作了八九首歌,Dick Lester从中选出了六首用于电影中,这些歌曲是:You Can't Do That、And I Love Her、I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Tell Me Why、If I Fell、I'm Happy Just to Dance with You。3月2日拍摄开始前,甲壳虫在伦敦EMI录音室里录制了这些歌曲。其中演奏You Can't Do That的部分在电影推出时被剪辑掉了,但之前就做为Can't Buy Me Love单曲的B面发行,也仍然出现在美国版的原声唱片上。  电影拍摄从3月2日开始,至4月24日结束。影片用夸张的手法描述甲壳虫一天的生活,其主题来自John Lennon说过的一句话。当Lester问John他们的瑞典之行如何时,John答道:“It was a room and a car and a car and a room and a room and a car.”这句话稍加变动后被用在电影里,变成了“Paul的爷爷”的台词。  Shenson原先以为他可以随便找一首新歌的歌名作为电影题目,但这六首新歌都不太合适。拍摄期间,大家绞尽脑汁为电影找一个合适的名字。最后有一天,John和他聊天时提起Ringo有趣的语言,并举出“A hard day's night”为例。John自己在刚出版的《In His Own Write》也曾经使用过这个短语。大家一致同意它可以作为电影题目。于是John按Shenson的嘱咐,以此为题创作了电影的主题歌,并在4月16日拍摄电影期间把它录制下来。  美国出版的电影原声唱片只包括这七首新歌,但为了Parlophone的英国唱片,他们在6月回到录音室,又录制了5首新歌: I'll Cry Instead、I'll be Back、Any Time At all、Things We Said Today和 When I Get Home。加上电影里使用的他们之前发行过的单曲Can't Buy Me Love,英国的专辑唱片里一共有13首歌,全部是甲壳虫的原创歌曲。这是他们第一次能够推出一张全部原创的专辑。  这一成就主要应归功于John Lennon当时旺盛的创作力。在这13首歌里,9首都是他主笔创作的。Paul主笔创作了3首歌,并和John合作为George创作了I'm Happy Just to Dance With You。当然,按照主创者主唱的原则,John在这张专辑中的主唱也远远超过其他三人,甚至没有给Ringo一个表现的机会。  A Hard Day's Night的电影成为摇滚电影的经典,教给整整一代年轻人反叛的原则,而这张专辑标志着甲壳虫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早期阶段的中期”吧?竖笛与双肩背包第三季都是兄弟异人族凡尔赛 第三季铁甲008钢铁骑士摩西密码格林兄弟大病浴火之恋郁达夫传奇国语末日重始风云2(普通话版)_家有儿女4我在雨中等你暗夜獠牙反转人生金风玉露一相逢二凤旧情照相馆成人高中世界奇妙物语2022秋季特别篇明天不要来现代靓妹仔海边的女人Q10顶级乐队老头子日落号列车美女上错身第六季力王国语乐都传奇茜茜公主3国语解放2:突破使徒行者2016深海猎奇爱她就捧她奇迹的苹果分手信(粤语版)凤婿惊叫大电影钢铁飞龙4捕梦奇兵乡亲乡爱伯纳德行动

 长篇影评

 1 ) Just love it

If you love the Beatles , you can't help loving this film. Even if you are not their hardcore fans , you will still find it impossible to resist its charm . Of course ,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ersonal charisma of each Beatle , the four of them so young ,so full of talent and pranks and brotherly solidarity of mischievous troublemakers . When the film was made , they were still enjoying the excitement brought by fame , the adrenalin rush of being chased after and cheered for by their fans . Doubts and disillusion didn't have time to settle upon them , their friendship not yet tarnished by competition ,jealousy and conflicts of ideas. Along with that partying and happy atmosphere , is the typical English humor permeating in the film ,taunting the authority and the conservative middle and upper class. It's a happy film which stirs in you nostalgia for the bygone days of the Beatles.

 2 ) 一夜狂欢

还是喜欢它的英文名字 A Hard Day's Night,可能是更喜欢这首歌吧。当年甲壳虫初到美国发展,拍了这部类似MTV的电影,找了好长时间。很多人都说80后怀旧,我相信说的人本身就是80后,当一个人开始喜欢回忆,那就说明他的心开始变老。有一天,当你又听到熟悉的旋律,想起那曾经的恋人,想起那些失联的兄弟,想起那时骑着自行车自作潇洒的样子。是的,我们喜欢过去,喜欢它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珍惜,是因为原来习以为常的现在都遥不可及,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怀念现在这个怀念过去的过去吧。。。

 3 ) 《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欢]》The Beatles风华正茂

http://axinlove.com/2009/12/a-hard-days-night/

《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欢]》The Beatles风华正茂
by @xinl.ve 091208

是不是披头士[The Beatles]的粉丝一定要看此片,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既然是粉丝,自然不应该放过有关Idol的任何消息,难得披头士拍一部电影,为什么不看呢?

不过要指出来一点,那时候,也就是本片时间披头士们,还是属于年轻偶像的年代,远不是影响未来的RocknRolla。不到20岁的四个年轻人,各自出演本尊,然后回顾下从利物浦到伦敦参加一个直播节目时的逸事。少女粉丝是年轻披头士的主要受众,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披头士则应该是更为成熟后的四人。《A Hard Days Night[]》还只是披头士风华正茂时的影像记录,谈不上太多内容。

当时的流行成为后来的经典,被青少年男女疯狂追逐的年轻披头士在片中演唱的都是情歌,这些歌曲在后期披头士如日中天的影响力的加持下也成为了经典。我不熟摇滚和音乐,无法评判早期披头士的这些情歌的好坏,但是觉得,那个时候的流行情歌应该是不受“老”人们待见—-本片里的成人比较少疯狂—-那华语世界里的周董的歌也可能成为经典。歌曲很多,大部分与电影情节联系不密切,不过看四个小帅哥深情款款,应该是会有喜欢。

本片借用了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如最后的一幕的现场演唱会,依然还不是记录片,而是一部剧情电影。去伦敦表演是确有其事,具体经过肯定就不是本片中的状况了,不然Paul McCartney的Clean老祖父应该会出现在直播现场的(本片中Paul的老祖父角色,有一些典故,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查资料)。然后其它的笑料和状况,感觉是拼凑的内容,像一个拼盘,不是我的菜,虽然《A Hard Days Night》有1965年的奥斯卡提名。

A.Hard.Days.Night.1964.720p.BluRay.x264-CiNEFiLE

 4 ) 60年代的美丽

黑白片,对我来说一天的故事只是个串接作用,所以就零星的观看,非常享受里面披头士的音乐和60年代时髦女孩子的打扮和漂亮面孔,以及一小段一小段的美丽取景,一切看起来安稳美好。

 5 ) 伟大的Beatles

    看这样的电影就是会抑制不住的笑,有一种马上让你的心情有晴转阴的功能。看着四个大男孩在银幕上怎么折腾经纪人,怎么在应接不暇的应酬之间给自己找乐子,怎么唱出那些真诚的音符,作为一个痴迷Beatles的孩子,又怎么能不笑出声来。
    整部电影的情节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就好像刚刚参加完一个大party,和Beatles一起狂欢了一下。所以,不要想太多,只要享受,就足够了!
    

 6 ) 你是一个逃兵,我也是一个逃兵。

单纯的鼓手Ringo在Paul爷爷的洗脑后忘记了稍后要进行的dress rehearsal和晚上的TV Live,怀着“Parading’s better”的心愿揣着一部相机出走,以寻找在The Beatles乐队时所不能获得的外部生活体验。

憨厚的他在一段悠扬却略显惆怅的背景音乐中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上穿梭,拍下了房屋前的牛奶、拍下了街道、电线杆和天空、被偶遇的歌迷们追赶、躲入化妆屋内乔装打扮后神气活现的继续溜达、为检验变身成果去搭讪一位女士被骂“矮冬瓜离我远些~”后高兴离开、沿着河堤晒太阳并漫无目的的闲逛着……不一会儿他被一轮胎圈儿撞倒,从而遇到了一个男孩,有了如下一段对话:

Boy:“Here,mate,That’s my hoop。Stop playing with it。”(嘿哥们,那是我的轮胎,别玩它!)
Ringo:“Hoop?That isn’a hoop,It’s a lethal weapon。Have you got a license for it?”(轮胎?这可是致命武器!你有执照吗?)
Boy:“oh,don’t be so stroppy。”(别生气嘛~)
Ringo:“Well,a boy your age rolling hoops at people。How old are you,any way?”(哼,你这年纪的小孩拿轮胎丢人!多大了?)
Boy:“Eleven。”(十一岁)
Ringo:“I bet you’re only 10 1/2.”(肯定还不到10岁吧~)
Boy:“10 2/3.”(十岁半)
Ringo:“There you are,then,and don’be rolling at people。”(把它还给你,以后别再乱丢人了!)
Boy:“Oh,you can have it。I’m packing it in。It depresses me。 ”(给你吧,我不要,玩腻了。)
Ringo:“you’what?”(什么?)
Boy:“You heard。It gets on my wick。”(你听着,它让我厌烦。)
Ringo:“That’s lovely talk,that is。And why aren’t you at school?”(听起来真好笑,你怎么不在学校上学?)
Boy:“I’m a deserter。”(我是一个逃兵。)
Ringo:“Are you now?”(你确定?)
Boy:“Yeah,I’ve blown school out!Why aren’t you at work?”(是的,我把学校开除了。为什么你现在不在工作?)
Ringo:“I’m a deserter,too”(哦,我也是一个逃兵。)

“大逃兵”和“小逃兵”的短暂对话后男孩很快的撇下Ringo去找其他同伴玩耍去了,Ringo继续一个人流浪。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几乎要怀疑导演是否要改变《一夜狂欢》轻喜剧的基调了,因为这一段对白几乎要“破坏”了本片竭力营造的梦幻甜蜜的嘲讽氛围,而显出一番人生哲理的味道,不自觉的令人回味、深省。

值得一提的是,Ringo本人十分符合导演所要的“life out”的角色特质。Ringo命运多舛,小时候因为疾病导致成年累月躺在医院里失去了正常求学的机会,生长发育也因此大受影响而导致个头始终不高。好在病床上的小Ringo一直保持了难得的乐观天性,笑看生活。出院后爱上了乐器——鼓,得到继父的慷慨馈赠后从此以打鼓做为兴趣和职业,做为左撇子的他打鼓多有不便但仍刻苦掌握一手精湛的好技艺。在德国汉堡期间原本为Rory Storm & the Hurricanes乐队效力,在The Beatles成员联手经纪人“驱赶”了原鼓手Pete Best后在好友George Harrison的盛情邀请下加入乐队,却尴尬的遭到了Pete的支持者声势浩大的抵制行动。做为The Beatles中年龄最大却是最后一位加入乐队的鼓手,虽然技术出众,但和吉他手George一起长期被笼罩在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的双子光环下,苦于无法真正表达自我。
也许这就是长期被有选择的“忽视”的他被导演选择了在电影中担当生活的观察者和发现者的原因之一吧。不得不说,看过《一夜狂欢》的朋友很难不对Ringo的可爱表现留下深刻印象,简直可以和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相媲美,在火车上面对美艳女子搭讪时的自卑、对乐器的固执洁癖、流浪时的处处碰壁、被警察逮进警局后的安分、Beatle 3将警察们引出警局后一个人大摇大摆的从里面走出来……戏份发挥十足,将其他人的风头抢个精光。

电影里当Ringo离开乐队后剩下的Beatle 3们坐立不安,倾巢出动去找他,对经纪人表示若是没有Ringo绝不会在三缺一的局面下登台表演,并为了他和伦敦警察们展开“猫鼠游戏”,四个人上蹿下跳东奔西走好不热闹(这一段特别讽刺了警察们的愚蠢和迂腐),充分显示了乐队的团结力量大的精神。而电影之外的现实呢?

The Beatles从来没有真正把Ringo这位最后才加入的成员(跳槽者)放在心上,如果说George Harrison因为是Paul的学弟使得J&P二人还不敢太过分的对待他之外(态度好不到哪儿去永远用前辈的居高临下态度对付他也不会认真对待他的创作),而Ringo则是成为了完全的被欺负对象,不仅创作被他们无情的嘲笑。连第一任妻子莫琳都敢公开和George偷情,喜欢睡别人妻子的George甚至还声泪俱下的在自己妻子帕蒂和Ringo面前表示自己有多爱莫琳……逼得Ringo和莫琳离婚后,G and R二人居然还是朋友,而且是永远的好哥们儿。PS:同样囧rz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吉他之神”埃里克•克莱普顿身上,他爱上了帕蒂并以自己的女友和George交换……

Paul McCartney患肠胃感冒,乐队就会取消当天的演出并且视其身体状态的好坏程度来决定第二天是否还会继续登台表演, John也享有同样的待遇。而可怜的Ringo,加入乐队后不久生病住院,在病床上整整躺了好几个月,期间乐队请了别的乐队鼓手照样巡演无阻,这年,The Beatles去了斯堪地那维亚、荷兰、远东和澳大利亚,最后为了赶上美国巡演,Ringo切除了扁桃体,病愈出院夺回鼓手之位;而在1969年的4月因为乐队事务意见不合负气离队,宣称退出Beatles,没人去劝他回来,Paul接替了鼓手之职(好全能!)直到一周后Ringo自己想通了灰溜溜的归队。George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乐队解散前John甚至曾经想用埃里克•克莱普顿来取代他的吉他手之位,对他的心血之作《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Here come the sun》也是马马虎虎对待。

总之,The Beatles其实是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两个人一手遮天的乐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恐怕早就被夫唱妇随的他俩气跑了。好在乐观的天性总能令Ringo在逆境中自得其乐安于现状,不像George沉迷于大麻、印度宗教和东方玄学中寻求精神寄托而无法自拔。

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之后,再看《一夜狂欢》里Ringo出走这一部分(几乎看了快20遍),除了捧腹大笑,不免还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其实,我跟你一样,我也有弱点,在某个时刻,我们都是逃兵。

我是一个逃兵,偶尔想要流浪。

我人生中最大的弱点——极度自卑、怀疑一切、否定自我、胆怯、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没有自信力、擅长以逃避脱离现实。可是面对人性的种种枷锁,虽心知肚明却从未有改变的念头。从来都不相信自己会有能力改变现状、改变生活,意志力软弱。

我是一个逃兵之闲逛篇——小时候,父母在歌舞声色的场合流连忘返,于是便采取放羊式的方式让我自由成长,没有饭吃,我去邻居家蹭饭去快餐小炒店赊账;我想见他们,便独自出发,大约走一个多小时以上就可以在很远的夜总会见到他们,当然他们还是在跳舞没有理我,我便安静的在夜总会的椅子上睡着了等深夜大家一起回家;稍微长大了一些,我开始看一切能够弄到手的书、看一切电视台会播的电视、租一切市面上的喜剧电影、听一切流行歌曲;再大了一些,家庭气氛更是不妙,父亲在外面莺莺燕燕不断家里三天两头的闹“国共战争”……

All I Need Is Love,But Never Got it。

我厌倦这一切,却从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憎恨父亲的背叛无情、憎恨母亲的反复无常的大闹,于是渐渐的,我学会了懒惰、学会了为自己的错误寻找种种借口、学会了逃避,只要情况不对劲气氛不对头便掉头离开,这造成了我整个学业生涯的学业和人际交往双失败——数理化全面崩溃,即使多次被数学老师单独拎出来当成全班的“反面案例”也无动于衷,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是这并未能使我能够上高中。于是经历了人生中第一个失败——中考失败去了师范学校。

我厌恶自己中专生的身份,虽然说得好听点是师范学校毕业出来可以当老师。可是自卑感始终挥之不去,尤其是因此和我最喜欢的一位女性朋友分开。我不相信信件或QQ能够维持这份感情,也许别人可以,但是不在身边我就是没有自信心和安全感,也不会如何花心思装模作样的维持做表面和平,尽管我们都曾经付出过一些努力,最终还是永远分开了。

我是一个逃兵之夜游篇——不管怎么说,我来到了这所学校,依然保持了在初中时的做风,只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去图书馆借阅厚厚的书、去琴房刻苦练琴、去大街小巷的音像店寻找一部又一部的电影DVD,独来独往的做风不改,幸运的是没有人再因此而欺凌我。而我人生迄今为止的一次最任性妄为的冒险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一天晚上,同宿舍的糖糖想逃夜出去会男友,查房的学生委员会的人22点熄灯走后她溜之大吉,可是当她独自溜到教学楼一处可以翻到外面去的围墙时却没趣的返回。原来是门卫的巡逻令她找不到机会翻墙。她便央求宿舍的女生陪她去学校的后山打算从那儿找其它路线翻出去。宿舍自然是没人愿意答应她的。但是我却自告奋勇,陪她去了。

一路躲避着巡逻的门卫到了后山,糖糖说让我回去。我笑着说山上有老虎干脆我陪你上山吧~她难以置信,说要是被老师逮到就全完了,两个人都会被记大过!

山上自然是没有老虎没有蛇也没有大灰狼,各类三流小说里描述的流氓色狼的突袭情景也没有发生。此刻已过凌晨,借助手电筒和月亮星星微弱的光线我们安静的拨开山上的杂草、小树丛、翻过山头,前方似乎有数不清的灌木,而夏日萤火虫的飞舞给夜晚增添了奇异的色彩。好像这条路无穷无尽,没有尽头。小心翼翼的从山上滑到山下,是一条小溪,居然还听到了鸭子的嘎嘎叫。爬上小溪对面的山坡时传来了阵阵犬吠声,我们依然镇定地从居民区快步跑过,将它们越来越大声的尖叫甩在身后。

成功的到了市区中心,糖糖去跟男友约会了,我独自在空旷街道上闲逛起来,踢石头、踢易拉罐踢任何可以踢得动的物体;恐吓到处奔跑觅食的老鼠、对着从房屋溜出来的各种猫咪发出“喵~喵~”“咪~呜~”声,我学猫叫声水平一流,不时的有大猫小猫回头好奇的张望然后在我的哈哈大笑中傲慢的踱步离去;绕着市区几条主要街道转了几圈后肚子饿得咕咕叫,遂溜去夜市摊点吃烧烤和米粉,可是却没有钱,运气很好找到位大叔帮忙垫付了,我一边吃一边和大叔侃大山,天上地下政治时事教育体育娱乐八卦等无一不侃,吃饱喝足后和大叔友好告别。睡意终于袭来,便跑到附近常去的网吧,找到个小沙发直接呼呼大睡。因为是常客老板不会下逐客令。天亮后我便返回学校教学楼的围墙,翻了进去溜回宿舍刷牙洗脸上课去。风平浪静,一切平安无事。

从此以后,我爱上了爬山,准确的说是迷恋上了这种挣脱束缚的感觉。学校对我们去校外的活动时间有严格规定,可惜没人会安分遵守。有人伪造班主任的批准条骗过门卫溜出去、有人伺机寻找翻越围墙的机会、有人装病装校外亲戚有请非得出去不可……我嫌麻烦,选择了爬山。反正具体路线都知道了,也不用别人再带路。虽然特别害怕山下居民区里凶悍警惕的大狗们,可是仍然不管不顾,非得离开学校去外面喘气不可。其实出去了我也不会做什么,恪守好孩子本色,除了上网吧上上网就是闲逛,或者去书店看书去音像店找电影,千辛万苦的溜出来却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却能抚平躁动不安定的心情,就是在这样的逃兵生活里,最后居然也能够顺利毕业了。

我是一个逃兵之为人师表篇——2006年毕业直至2011年的迄今为止,我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却足足换了十五个幼儿园:

跳槽的频繁使我饱受非议,灰心丧气却无力改变,其实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可是没有别的技能只能将就做着,而且幼儿教师不用花费太多脑子心思,在工作上尽量带好孩子不出事随便上点课就OK,可以用很多别的假期赋闲时间看书看电影。由于这份不认真,我从来都是无所谓,对和同事相处的无所谓,对班级工作只付出一半努力。最糟糕的是,我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面对它们我却无一例外的学会了逃亡。老师欺负我,逃;领导批评我,逃;家长不满意,逃;孩子受伤,逃……连续两年,每到冬天不敢再去工作,而是躺在家里静静的“冬眠”,不是在反思而是等待来年春天唤醒我再次出发。

仔细想想,我离开每一个幼儿园的理由都挺……

G市A幼儿园 (2006.6):刚刚毕业出来实习,没有毕业证和教师工资低一个月后跑路。
Z市B幼儿园 C幼儿园 D幼儿园(2006.7.——10.) :在Z市水土不服,除了还是因为没有证件导致工资低外加幼儿园老板抠门小气最后黯然回乡,还被扣了一年的押金;

本城第E小学幼儿班 本城F幼儿园 (2006.10----2007.10):前者不要代课教师全部清退,后者是因为园长突然将托幼合并到我带的小班,我难以忍受托幼班仔仔的哭闹辞职;

L市G幼儿园 (2008.3.----4.)做了一个月后领工资时发现数目与事先说好的不一致,和老板拍桌子吵架后连夜打包走人;

N市H幼儿园 I 幼儿园 J幼儿园(2008.5.----11.) 第一个是老板转让,第二个是惧怕新老板会清退老员工于是害怕得自己先闪人,第三个园长是孕妇,经常无理取闹挑三拣四性格古怪,一个月后受不了辞职;

N市K幼儿园 L幼儿园 (2009.2.----11.)第一个是因为想在七月去北京旅行但园长不批假于是擅自离职。第二个是因为旧老板转让后和新老板水火不容,使我领悟到但凡幼儿园要转让一定要走人的真理,因为新老板始终无法容忍旧老板的员工。

G市O幼儿园 P学堂(2010.2----2011.1)第一个还是因为工资低勉强做完一个学期后走人;第二个是因为泄露了我要在来年回老家考取事业单位的计划被老板炒鱿鱼;

G市Q幼儿园 (2011.2.----6.)这次是因为要回老家考试所以辞职了。

真是不好意思,可能是年轻气盛,总以为自己还年轻,不怕,玩得起输得起,其实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接下来就是只争朝夕。最对不起的是孩子们,一个个多么的可爱,萝莉、正太,可是却没能够和他们一起长大,可是自私迷惘如我始终无法真正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一夜狂欢》的最后,Ringo放弃了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也许流浪得太久,也许它将会变成另外一种你想要逃避的生活。他回到了The Beatles的队伍中,继续努力的当鼓手,快乐地在舞台上敲着鼓,傻乎乎的甩头向歌迷微笑,仿佛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如从前般没心没肺的单纯、快乐。演出结束后,四个小伙子们没有休息,没有假期,在经纪人的不断催促下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乘坐飞机赶赴下一个演出地——A Hard Day’s Night 贯穿一生,工作永远没个完~~~

嗯,电影播放到这里也快结束了,继续往下听欢快的片尾曲,看着荧幕上四个无敌可爱的beatle boy做着各类只有照“大头贴”时才会做的傲娇表情。心里又重新快乐起来。不管怎么样,他们毕竟还是保持了终生的友情。 而我漫长的赋闲备考生活也将随考试的结束告一段落,接下来,就准备去祸害下一家幼儿园啦~~

只是不知道下一个幼儿园还有没有令我再当第十六次逃兵的机会?

2011.9.我考上了事业单位,生活有了安定的契机,以后再也不会逃避和逃跑了。

 短评

今天很糟糕,辗转奔波一场徒劳,极度心灰意冷时还要欺骗父母一切ok,挂掉电话的我站在陌生的大街上,沮丧、困顿、饥肠辘辘,我开始听Beatles,没曾想会如此治愈,我竟然又振作起来,简单到不可思议。Beatles的伟大在于以不可磨灭的方式留住了那快乐的十年,那是最好的时光。快乐是会传染的,thank you

8分钟前
  • 郁章
  • 力荐

13801 - 在听了N遍 The Beatles 的专辑《A Hard Day's Night》后,终于机缘巧合地初次来观看这部《一夜狂欢》:在还没有一首歌配一支MV的年代,他们用编排的剧情将一些歌曲串联起来拍摄成了音乐录影带式长片电影。

1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美好的披头士年代,充满激情和青春飞扬。

15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MV连连看,但四个人都好萌好萌好萌好萌好萌好萌好萌!看不够听不够!到结束时候大家都一起唱起来了~~~ Happy Birthday Ringo! =3= (今天来看了这个感觉真好)

1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每个人都好可爱好有趣啊,就算不是粉丝,也会被这部电影本身的活力和新颖打动吧。最后那场音乐会,他们唱着歌,脸上带着纯粹发自内心的笑容,观众们尖叫流泪,太美好。2016/3/13重看

22分钟前
  • 去年槲寄生
  • 推荐

ringo太可爱了

25分钟前
  • 左儿
  • 推荐

#711 整个片的调调都好赞!粉嫩嫩的四个萌正太,截图截到我手酸了。搞怪卖萌唱歌泡妞就是本性啊,泡公主好水灵^ω^,江烈农真会恶作剧,george连拍无死角的帅,泡爷爷更能玩!演技最好的小ringo又被欺负了,中间还思考人生去了,你们太坏了又吐槽他身高还吐槽他鼻子。一遍一遍的看,太爱你们了!

29分钟前
  • 力荐

真心觉得不错

34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那个美好时代,好想有时光机回去去看看

36分钟前
  • 🐷年大吉
  • 力荐

很不错的影片,值得去看

39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力荐

#Prime Video# 剧情比较散,镜头剪辑水平飘忽,室内有些运镜很流畅,有些有些镜头很喜欢,感觉巴兹鲁赫曼的作品镜头感跟本作很像,但剪辑上的各种跳轴就有些不适了,歌曲好评而且很契合剧情但感觉英伦风格歌曲跟电影风格有些不契合。结尾几首歌转的太突然,不过用《I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收尾挺不错。

41分钟前
  • 较差

虫团和一夜狂欢的纯真不会持久,未来的巨大压力,乐队成员的分道扬镳,毒品的副作用……以及,列侬的死。他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夏季,一个幻想破灭的秋季,还有一个悲剧寒冷的冬季。不过,春天的时光多么可爱,它都在这部电影里了。

44分钟前
  • 十四卷
  • 力荐

考虑了一下还是不标纪录片了,明明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嘛,否则也不会提名奥叔的原本;亮点无数,大大超出预料,虽然四个萌物没啥演技可言,但剧本实在太强大了,从头笑到尾,加上牛逼的摄影,牛逼的音乐,实在没理由不献上五星!

46分钟前
  • RIC
  • 力荐

虽然我超爱paul,但显然ringo才是本片的主角——“你怎么没去上学?”“我是一个逃兵,我把学校开除了。”“那你怎么没去工作?”“哦我也是一个逃兵。”这段与河边逃学男孩的对话给这部电影的喜剧色彩添加了一层人生思考的意味。paul的爷爷也很抢戏,其他披头三除了唱歌卖萌加泡妞就没啥戏份了

5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A Hard Day's Night的电影成为摇滚电影的经典,教给整整一代年轻人反叛的原则,而这张专辑标志着甲壳虫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早期阶段的中期”吧

56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还蛮有趣的,值得一看

60分钟前
  • 黑基兔
  • 推荐

很有创意啊,传说中的甲壳虫

1小时前
  • 一颗栗子
  • 力荐

60年代的英国姑娘真好看。

1小时前
  • 青猫
  • 力荐

我依然很外貌协会的喜欢了乔治·哈里斯,这孩子后期的打扮太嬉皮了~~

1小时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真是Beatles可爱的春天。联艺投资50万美元,根本没考虑票房收益,而是利用Beatles跟Capital唱片的合约漏洞,好在美国发行这部电影的原声。可没想到Richard Lester和Beatles瞎搞的《一夜狂欢》,首轮就卖了800万美元,成为当时投资回报最高的电影。联艺后来停止唱片业务,把这张专辑的版权卖回给Capital,又赚了一笔。

1小时前
  • 皮革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