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羁夜》和《赌徒》,我喜欢马克这位并不像巨星那般闪耀的演员,虽然他的表演总是一个在几乎固定的举手投足的模式,不变的语速语调,总是那种不爱讲规规矩矩,自我感觉良好,心理活动简单直接的“德行”。多少个他演的角色,被他一张沧桑的脸牵着走完大半部剧情,他每一次的故事,不经过一番折腾(比如:变形金刚),成功对他来说真是太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恰是这些角色,可能就是一种本色,那种总不言败的执著,挣扎,从未自卑自怜。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挣扎呢,与他的愁眉和皱纹搭配,当多少观众已随他一起变老并似乎躺平在无奈的生活中等人提醒自己已经pass your prime ,而马克还在荧幕上,带着那不会消散的力气,一昧的闯劲。直到在《斯图神父》中,因为是因为精神的力量的原因,他那苦愁的面容终获得难得一见的平静。
每个人都可以有让自己脱离挣扎状态的宗教,可惜有的人未必穷尽一生能找到,假如称之为不幸运,那只是说话的人把眼里的时光看短浅了罢,正如斯图教父在意外的获得教父资格给大家说,坐在轮椅上的他更能说明那些力量的光明,那也照亮周围的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或许是认同了,那些为成为自己的“挣扎”,大彻大悟后是去努力做先己后人的时候,才成就自己对和世界与自己的彼此平和相待。
另一方面,一个平凡人都可以做到的,当有一种力量让自己不放弃,可以称之为找到使命,哪怕是认可这份挣扎,与之耐心,被冲突的洪流击倒而沉入悲哀,还坚持,这本身就是光亮,每个人都得用一生做了什么去诠释一生的意义。
你生命里的上师不只是人,还可能是一本书,一件事,一个念头,一次无法预料的经历------当然,这些必须与你等待已久的心灵发生碰撞或者互动,产生你以前无法预料的火花,于是你就借着这灵光,瞬间迈上一个新的境界。 就如我忙里偷闲看的这部电影《斯图神父》。 剧情如下:
一个破碎家庭长大并失去了弟弟的拳击手——为了爱情玩闹受洗——经历疾病和车祸——受到圣母的眷顾,抛弃爱情当了身患“渐冻症”的神父——影响了酒鬼父亲加入天主教,父亲也找回了和前妻的爱——神父也影响了更多的人。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当拳击手时他这样看待天主教: “上帝想让我们舍弃某些东西 他也不应该拿走我们的东西;上帝希望我们放弃一些东西,他也应该停止从我们这里拿走。 我的弟弟史蒂芬 六岁的时候被他带走了 他6岁时杀死了我的弟弟斯蒂芬。 他睡了个午觉 再也没有醒过来 打盹,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怎么解释,嗯? 我们无法理解上帝的决定 我们无法理解上帝为什么做他所做的事情。 所以我才喜欢打拳击 怎么出招都由我决定 那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拳击.事情的进展如何取决于我。” 而拳击手的上师就是他将经历的一切——疾病,改行,被不断解雇,遭遇爱情,受洗,车祸,用痞子逻辑闯入神学院,患上渐冻症,最后在痛苦中彻悟当上了神父。 当上神父后,他坐在轮椅上布道: “我们的外在形态在逐渐衰老 All our outer nature's wasting away. 但是我们的内心每日得以更新 But our inner nature is being renewed every day. 这一生不论长短 This life, no matter how long it lasts, 都是为永生的荣耀做预备的短暂痛苦 is a momentary affliction preparing us for eternal glory. 我们不应该为轻松的人生祷告 We shouldn't pray for an easy life, 而应祷告能有力量度过艰难的人生 but the strength to endure a difficult one. 因为经历痛苦 Because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才能淋漓尽致地彰显上帝的爱 is the fullest expression of God's love. 这是亲近基♥督♥的机会 It is a chance to be closer to Christ.” 同样的遭遇发生在东方,大多的解释会是这个人种下前世恶因,今生受果报,痛苦是必须承受的,也必须痛苦地承受。然后在不得不认命中度过余生。整本活报剧情淹没在无奈,压抑和悲苦的氛围中,只能祈盼与来生的幸福了。 就像西方快乐心理学一样,接纳自身阴暗面的同时也就消解了它带给主人公的潜在压力和伤害性,“不做完美的人,而做完整的人”。在斯图神父看来,痛苦也是上帝之爱的显现,承受痛苦却能更加接近上帝,从而转化痛苦带给人身心的压力,成为领悟上帝之爱的通道,这是不是因为中西文化质的差别才导致了形成的东西方宗教理念也不同呢? 所以就算信仰,也要看自己更适合那种风格的教义了,开放的,压抑的,自力解脱的,他力拯救的------首先认识了自己,找对了法门,救赎也应会是轻松愉悦的吧! 一部好电影真得能让你领悟很多以前想不到的东西,但前提必须是中西文化的深入积累和个性研究,心灵的有备而来和深度体认。而孤陋寡闻的偏执和浮光掠影的浏览是做不到的!
爱情皈依宗教励志温情片。就是一个认为世界对自己不公,什么事情都要反击回去的混混因为一场一见钟情的爱情,愿意去接受天主教,最后经过一场车祸,真心诚意地想成为一名神父,虽然得了渐冻症,被告知不能再做神父,但是依然坚持从事神学工作,最后还是被教会认命为神父,实现自己梦想的励志温情电影。应该是宗教宣传传记片,浪子回头的故事,题材并不新颖,但应该是任何宗教体现信仰力量的主要方式。
男主从小失去了自己认为优秀的兄弟,感觉世界对自己不公,父亲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酒鬼,很早就与母亲分开了,所以男主也成为一个执拗、孤傲、敏感、好斗的人。他成为了一个拳击手,取得很不错的战绩。但是正当他要大展宏图,继续前行时,却被检查出下巴骨头感染,不能再从事拳击生涯。失落的他与母亲商量,该怎么从新开始。一天他突然想去好莱坞发展,就是去当演员演戏。可是要进入演绎生涯,谈何容易。他只得暂且在好莱坞附近的一家肉类店做收银员,维持生计,也可以利用收银的机会,与人搭讪,好找到可以帮助他进入演艺生涯的人。可以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轻松,过了好久都没有结果,他都有点绝望了。突然有一天,他遇到了自己的生命之光,也就是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与女孩搭讪,被拒绝。又跑去女孩去的教堂,表示愿意为了女孩从事神学,接受洗礼。这样纯粹,甚至有点幼稚的理由,让他很快成为了教堂的常客,还如愿以偿地接受了洗礼。女孩为慢慢开始接受他的爱。突然一天,他在酒吧喝酒,遇到了一个邋遢汉,一开始说话不中听,但是他说的所有话都应验了,男主酒后出了车祸,差点死去。等他恢复过来,他开始寻找那个在酒吧给他神祇的人,但是没有找到。他开始相信上帝给了他神的力量,让他死而复生。他申请神学院,被拒绝,他依然执着,并亲自说服了主教,让他上了神学院。上了神学院后,他开始用自己很实在的流氓神学教诲很多桀骜不驯的人,有谁不服气的,他一说就服气了。正当他又要开始开挂的时候,却突然被诊断得了渐冻症,不久于人世。上天好像一次次和他开着玩笑,让他绝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还是执着于神学。虽然主教被告知,他的身体不能承担起成为一个神父的可能,但是他还是不懈支持着,并用毅力感动了母亲、女友,甚至一直不怎么关心家庭的父亲,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去帮助男主,最后在大家的帮助倡议下,主教还是同意他成为一名神父,他也一直努力为神学做着宣传,传教授教,教诲更多的人,成为了神学历史上响当当的浪子回头的实例,一直到他病重去世,最后出现的真实画面还是蛮有感触的。
男主增肥演出,真心牺牲很大。从动机不良到全心皈依,男主的心理历程清晰,男主的演技也是叹为观止。其实男主父亲的转变也是一个亮点,是神让他又鼓起勇气,让他明白改过自新什么时候都不晚。推着自己的儿子赶到教堂,成为神父,完成心愿,真心很感动。当然,老父亲将跌倒在地的儿子拥入怀中,虽然有点吃力,但是全力以赴,也让很多人动容吧。一个十分要强的人,突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要不是有信仰,应该早就崩溃了吧!很是励志温情。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粗茶淡饭,虽未浓墨重彩却能激荡心灵。起初还以为男主是个做事三分钟热度的理想主义者,从拳击手到演员,兴趣转换的特别迅速,直至最后坚定的成为神父,精神如同重塑般不再荒诞,也没有悲喜,而是和身边的一切共鸣…… 抛开宗教色彩和所谓神迹,我看到了迷茫中的自信、苦痛下的奔放、敏感内的深邃……像极了芸芸众生。我不知道他的选择是不是最优解,但至少那颗满是焦虑的好胜之心,终于得以平息,而在穷尽此生追求的路上,可否算得上成功? 也许从家庭的角度更能有所启迪吧!如同女友训斥母亲的那番话:“如果你足够清醒,让他在这世上活得有尊严,而不是因为失去另一个儿子而无法自拔,他也不会这么迫切地想证明自己。” 最后,人的一生就是治愈的过程,愿诸位发现所爱,尽得安好。
虽然看到很多人对这部片子评价不好.不过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Mark这些年拍的商业电影风格都非常个人化,也很像他自己的性格.这部片子也是.真实事件作为背景其实提分了很多.Mark自己在片中演绎得还是很不错.最后在教堂的发言我觉得很值得深思,片中梅尔吉普森饰演的父亲也因此改变.
不能说这部片子体现了Mark在电影生涯的心态有多么大的变化.但是体现真实,还原一些平凡的英雄是mark最近些年一直在做的.
静下心来看吧,你能从电影中体会到人生态度的转变
回归到生活中.像男主这样找到自我的人真的很少见.去宣传福音传递教意.又能牺牲自身的利益.从一开始的桀骜不驯.到后面的受感召去应愿.刻画的人物还是比较立体的.还原度有待商榷.但意义上是很重大的.这样的题材也许只有信基督教天主教的人才能看得懂.对无神论者是有巨大门槛.多多少少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味.
从《乔·贝尔》到这部,宣传期的Mark一直在强调自己想要聚焦制作更多像这样的内容——积极的、虔诚的也同样是有意义的,转型之意不言自喻。不一味地被爆米花、“商业价值”包裹是有勇气的宣示;能够选择抛低过去、实现一种救赎同样难得;这句话是给电影之下的故事,也同样是给现实本身。能在这里看到他对角色诠释最真切的努力和对原型故事的完全熟稔,对传记故事来讲已经成功。尽管以信仰挂阵、让人物重获新生的套路有些冗余老套,故事也可以更加精简,但它是勇敢、诚挚也同样疗愈的讯息。
其实还好了,拳击手转行
前半段平淡,后半段又太苦。导演是Mel Gibson的女友。060222
后半段还蛮感人的。
可以體驗到信仰的純粹和强大。
无论处境如何,你总能找出一条自己的路
前半段文武俱佳,为什么中后段突然的拖沓起来了? Anyway看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有高潮有低谷,到了结局的时候不免唏嘘。Mark W的演技出神入化,事实证明之前那些烂片真的不是马哥的锅。帅哥好基友也超可爱的
是这样的差钱
有天使。
马克·沃尔伯格演神父实在是有点违和。一个因伤结束职业生涯的拳击手,在小镇是公认的混子,不仅是无神论者,而且还对天主教嗤之以鼻。在经历一次严重的车祸后,他居然信仰了上帝,并且打算成为一名牧师。在神学院学习期间,他确诊患上了不治之症,但依然坚信这是上帝对他的考验。因为患病残疾后,成为牧师又变成了不可能的愿望。在小镇居民和教区主教的努力下,他终于达成了愿望。一部中规中矩的传记片,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只不过没有亮点。梅尔·吉布森也太老了。
i tended not to focus on the assumed smart alec itself as the main theme but immersing on the SOMETIMES uniquely chanted film language...(这个的幕后在纪录片看过了 很搞笑...................
无神论者通过逻辑吊打神*们?
轻松,幽默,感人,接地气的宗教题材传记影片!卡司阵容也是比较强大,细节风趣,节奏明快,一点也不闷!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从潦倒拳击手到神父的故事。他并不长的一生,却是转折不断,磨难多多。车祸后的神启,让其开始笃信上帝,并献身此事业。导演过于想强调其前后的反差了,重点放到他此前的生活中,节奏又未把握好,拍得并不有趣。
如果不是天主教的虔诚信徒,应该没法共情。
你没有自由 可你的女人可以很自由啊
上帝就给马克沃尔伯格一个奥斯卡男主吧。从《乔贝尔》开始,他就演着让人为之动容的角色,真的哭死我了。
或許,斯圖爾特一家都有心理問題,通過他成為神父的事情,都消除了心理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麽掛念了。他們都放下了史蒂芬,活成了自己,也一定和斯圖爾特做神父有關繫,因為他已經放下了,併且說話直指人心,讓基督教徒們更為信服。他實現了自己的救贖,也要救贖別人,驗證神學的偉大,當然,也是他經受命運捉弄之後的一種頓悟吧。
导演的人生也很精彩,台词丰富有趣,前面节奏好,剧情发展后半段有点控制不太稳
从声音判断我在看的这场厅有三个人哭了。在我在的这个地区估计评价挺好的 毕竟有次开车去野攀 还路过一个很大很大 晚上看着还有点鬼的cross。故事是挺完整的 毕竟真人真事 但要问我moved没有 hmmmmm 去了一年多教会 也没让我love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