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当真是电影的黄金年代,优秀作品简直层出不穷。 这部画风清奇的哥特风格之作几乎是在向传统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一番狂轰滥炸,一股子叛逆气息几乎笼罩在了整个屏幕之上。 那些被既定规则所标号的观念,几乎都是这部电影所嗤之以鼻的。它就像一张扭曲的镜子,照射出传统观念中的虚无和虚伪,把真正的感性大胆而放肆的展现出来,裸露出世俗伦理里被不被接受的行为,引发出人对善恶·美丑这类二元对立的矛盾的重新理解和定义· 同时又毫不严肃。摆足了灰色幽默的架子。 什么才是生活应该有的面貌,很多的人信奉金钱至上,也有很多的人热爱温馨美满,但是否我们就应该因为自己的选择或者说大众的选择而去厌恶甚至排挤别人的不一样的选择? 电影中有许多来自亚当斯一家的独特的生活理念,杀戮,色欲,放纵,死亡,异食,几乎所有被一般人所不能接受的元素都是这一家人所喜爱·并且习以为常的,他们在家养着食人树,偏爱没有叶子的枯萎藤蔓,花盆里放着剪去花朵只留叶子的玫瑰,他们无法想象外来人为何会对墨绿色的粘稠食物感到恶心,也不明白他们为何会对金钱如此之在意。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正常生活的全貌。 这样的的生活,从来都不是逼迫和误导,相反,他们对此无比满足。而在他们眼里,你们那与我不同的生活选择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态和诡异呢? 这种强化对立,强化矛盾的方式,让人与人之间关于包容和接纳的命题尤为凸显,就像后来的超能力变种人的题材一样,这部电影也在一定层次上在指向了少数人群与多数群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对待的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规矩和原则,约定俗成者数不胜数,而其中不乏与这些约定俗成相背离的观念和行为,于是往往引发争议和讨论,而暴力与对峙是则是历史中经常上演的最终结果。但如今,世界在不断发展,文明也在向上生长,这已经为和平和理解提供了太多的可能,而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 真正从细微之处去接纳和包容,才能换回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而横在这其中的最大阻碍,就是信息的隔绝,也就是交流的匮乏。 故事中失去记忆的菲斯就是交流的象征,他从“初入家庭”,再到感悟接纳,最后认清自我,然后接受并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这其中的心理变化和他内心自我的觉醒,都是对交流带来的作用的最好诠释。菲斯见到了藏匿在那反传统生活背后的温暖和爱,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于是学会了接纳和体谅。 只有真正理解和接纳了亚当斯一家所表现的价值观,才能从他们的生活选择中看见他们对爱的追求,对生活的热情,对和睦的尊重。只有打破传统观念里对这些美丽的内在所强加的外在符号,人们才能真正看到对方的可被接受的观念, 很多时候,人们的抵触和偏见,就是来自信息的匮乏和内心的恐惧。要想打破这些壁垒,就必须先学会同理,然后再去接触和了解。不去为激进的言论发声,不在未知的恐惧面前造谣生事,才是对文明一词的最大尊重。
虽然是哥特暗黑系的电影,却一点都不恐怖,甚至有些温暖。
亚当斯一家住在祖先留下的一栋破败的大house里,他们虽不是鬼怪,身体里却流淌着黑暗的血统。亚当斯夫妻的爱好是随时抛洒狗粮(还有sm?),妹妹的爱好是谋杀亲哥哥,家里还有一位忠诚的仆人,一位烹调怪异食物的婆婆,另外还有宠物——一只手。
男主人戈麦.当斯曾在25年前与自己的哥哥法斯特闹了矛盾,法斯特离开家后从此失去了踪影。时隔25年后,法斯特回到了家中,可法斯特失去了记忆,他被女骗子挟持过来攫取亚当斯家地下室中的财富。女骗子自称是法斯特的母亲,以各种变态的借口要求法斯特为她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法斯特在和亚当斯一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和自己的侄子子女相处的快乐,感受到了自己的哥哥嫂子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整个家族对他的热烈欢迎。法斯特的内心似乎有什么苏醒了,他终于发现自己并不需要财富和大房子,自己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关怀。终于,在女骗子绑架了女主人,威胁戈麦斯打开地下室的门时,法斯特阻止了女骗子,从书柜里抽出一本电闪雷鸣的魔书,把骗子们扔到了窗户外面,闪电也使法斯特恢复了记忆,亚当斯一家终于团圆。
有意思的是,亚当斯一家虽然拥有各种奇怪的癖好:家里摆满了刑具,喜欢吃黏糊糊的食物,喜欢血腥怪异,但他们仍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父母爱情甜蜜,兄妹相处融洽(?),甚至那只手,也会不顾生命危险穿过车流去救女主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妹妹拿着尖刀追着哥哥玩闹,妈妈看了一眼说:“你怎么可以这么和你哥哥玩呢”,转头就给妹妹递上了一把斧子。
反观骗子,虽然是表面是谦逊讲理的医生和经纪人,但实际上却是杀人越货的坏蛋,女骗子不仅用母亲的名义挟持了法斯特,更是企图侵吞亚当斯一家的财产,最后甚至拿着手枪企图杀死戈麦斯,实在是太混蛋了。
戈麦斯夫人在参加学校活动时,小女儿的老师把她叫到一边,说学校要求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别的孩子画的都是美国总统,著名主持人,而小女儿却画了一堆骷髅和正在被烧死的女巫。夫人解释说,小女儿画的是家族中一位曾经被当作女巫而被活活烧死的前辈,并质问老师,为什么不去找那些画总统,画首相的孩子的父母谈谈呢,老师一时语塞。
这就体现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甚至不同的价值观,但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只要内心是真诚的,善良的,那就是应当被尊重的,被接纳的。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不应当是仇人,而真正黑暗的,是贪婪可怕的人性。
小时候看的,当时以为是恐怖片,结果是喜剧片。 亚当斯庄园里住着一个典型哥特式家庭。戈梅斯和妻子终年生活在这里,到处弥漫阴郁腐败的气息。 二人感情如蜜,有一双喜欢玩谋杀游戏的儿女。戈梅斯的心里,却埋藏着一个伤疤。那就是他曾经和哥哥费斯特失和,费斯特已经失踪25年,戈梅特仍然放不下对哥哥的惦念。 一心要夺取亚当斯庄园和这里的财富的母亲有一个儿子戈登,貌相跟费斯特相向。于是,一场阴谋上演了,她教唆戈登佯装费斯特潜入亚当斯庄园,利用戈梅斯的兄弟情一步一步地夺取庄园。 果然,戈登的到来不仅使戈梅斯大为惊喜,他渐渐融入这里的家庭生活,戈梅斯一家也随之陷入危险的泥沼中。当他们被夺走家产,凄苦沦落时,事情又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 怪物一家,黑暗潮湿中的真诚温暖。值得反复观看!
本文要讲的“星期三”,当然不是日期的星期三、水曜日,而就是“亚当斯一家”中的女儿“星期三”。
“星期三”的形象,经过电影版中克里斯蒂娜·里奇的演绎,变得更鲜明、深入人心。这个冷艳、聪明又很阴郁、另类的酷妞,名字也这么酷——星期三——但也让人好奇她的名字的由来。人物和名字都这么特别,总不会是随便取得吧。
所以,“星期三”为什么叫“星期三”呢?
“亚当斯一家”最初以漫画形式刊载在《纽约客》杂志上时,里面的小女孩是没有名字的。而当“亚当斯一家”后来要被改编登上电视荧幕的时候,作者亚当斯根据友人的建议,将这个有点苍白的小女孩取名为“Wednesday(星期三)”,因为“Wednesday's child is full of woe”(星期三的孩子充满悲伤)。
“Wednesday's child is full of woe”这一句出自古老的童谣“Monday's Child”(《星期一的孩子》)。这首童谣现在主要来让小孩熟悉“星期”用的,其内容如下:
Monday's child is fair of face,
星期一的孩子有一张美丽的脸,
Tuesday's child is full of grace,
星期二的孩子很有优雅,
Wednesday's child is full of woe,
星期三的孩子充满悲伤,
Thursday's child has far to go,
星期四的孩子有很长的路去走,
Friday's child loving and giving,
星期五的孩子是爱和给予,
Saturday's child works hard for a living,
星期六的孩子为生活努力工作,
And the child that is born on the Sabbath day
在安息日出生的孩子
Is bonny and blithe, and good and gay.
漂亮又无忧,可爱又快乐。
不同版本的童谣在最后一天的内容上有些出入,“bonny and blithe”有些作“fair and wise”或“happy and wise”,但意义上基本相同。每一天指代的意义可能来自于神话的流传演化。
星期三的“悲伤”,是一种感受世界而来的情感。世界的不幸让人悲伤,而世界的伪善、自私,又让人阴郁、冷酷。“星期三”这个角色后来的演绎,还是依照并完善了这个设定。
另外,“星期三”的全名是“Wednesday Friday Addams”(星期三·星期五·亚当斯),中间竟然还有个“星期五”!
星期五的孩子是爱和给予,是心胸宽广的。但星期五又是基督受难日,也是“悲伤”的。
给一个小女孩起这样的名字,还真是“亚历山大”啊。
“星期三”这个名字特别的另一方面,是尽管有很鲜明的含义但作为特定名词的“星期”还是很少来作人名的,尤其在影视剧中屈指可数。
(在动漫游戏等领域,以此命名还是很多的,省心又有趣,比如《海贼王》等。另外,在科幻电影《猎杀星期一》(What Happened to Monday? 2017) 中,七姐妹就以星期一到星期日命名的,不过这里就比较符号化了。)
下面是影视剧中一些相对有名的角色。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Friday”大名鼎鼎;(星期五)
PTA导演的《血色将至》里的神父,叫“Eli Sunday”;(星期日)
“ Thursday”(星期四)是一个相对常见的姓氏。
英剧《摩斯探长前传》里,摩斯的上司叫“ Fred Thursday ”。
电影《要塞风云》(Fort Apache 1948) 里,亨利·方达扮演的中校叫“Owen Thursday”。
“ Tuesday ”(星期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角色差点就叫这个名字。
在《海上钢琴师》里,那个婴儿是在星期二被发现的,所以有人就提议叫他“ Tuesday ”,但养父丹尼却想了一个更大气也更像诅咒的名字“1900”。
在我的记忆中,肯定有看过叫“Saturday”(星期六)的角色,但想不起来,也查不到。“works hard for a living”显然不会是期待的生活,但“Saturday”这个词读起来很有感觉。
还有就是星期一了。
几乎没有人叫“Monday”。星期一的小孩是美丽的,但到了现代往往引申为“虚荣、肤浅”。而对现代人来说,“星期一”是周末休息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实在不是什么好日子。
连加菲猫都最讨厌星期一了,你会叫“星期一”吗?
(欢迎关注公众号“星期三噪音”noiwed)
女童子军饼干是用真的女童子军做的么
ric还是小时候正
哥特一家的欢乐生活,场景/造型/服装/表演无敌,可惜故事稍弱,太过童话结局反而和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很爱那只到处晃晃悠悠的手,做为宠物绝对牛逼。
歌特喜剧。那俩小鬼喷血喷得真快乐。
好玩有趣的一家人
这一部电影是向多少cult片致敬过了啊!
“Tish,我们多久没跳华尔滋了?”“哦,好几小时了~”——————以及亚当斯一家愉快地挖起了祖坟The End.
哥特一家好有趣!男主人和女主人无时无刻不在秀恩爱= =+ 忠犬小玩意!养一只手做宠物真是太让人嫉妒了~ 这真是一部意外好玩的电影
住在墓地之中的哥特式房子里,Mrs. Addams生活甜蜜激情,哥特式的恐怖和幽默。片子里的服装和造型都有种让我不自觉喜欢的心情。当小手拖着它的照片要离开的那一幕,真的让我喜欢上了。影片的配乐堪称绝配,让人感觉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歌曲能够填补,Addams一家黑暗潮湿正值真诚温暖。
每个角色都仿佛直接从漫画里蹦出来的 loli的演技超神了
天啊竟然谜之温馨感人……这一家人怎么这么可爱!!!也想要一只thing!
「U r too precious for words, why I could just eat u alive! → Oh no, Margaret! Too young.」「I'll buy a cup if u buy a box of my delicious Girl Scout cookies. Do we have a deal? → R they made from real Girl Scouts?」「I'm a homicidal maniac, they look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用黏稠到无法分割的哥特式黑暗去书写温情真是奇妙,美工和氛围疯狂加持;本片里安吉丽卡·休斯顿的造型是超越生死的美。
完美的哥特电影,不能喜欢更多! 希冀阴冷,渴望死亡。一对浴火焚身的父母、一个大只呆萌叔叔,一个巫婆姥姥,一个科学怪人管家,一双杀戮成瘾的儿女,还有一只叫做thing的手,如此反人类反社会的作品简直完美
这才是真正的搞死一家人啊,笑死我了哈哈哈!太爱这一系列了!事实上,他们才是我见过的最善良的一群人。
蛮好玩的。别人眼里的bizarre,在同类人眼里却是珍宝。即使我很奇怪,但有人跟我一起疯,就很幸福。何必在意世人的眼光,兀自自得其乐。舞台上的飙血太刺激了。可爱的一家人。
两小鬼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家教和遗传的重要性:邪恶、腐败、堕落、血腥和阴暗,要从小重点培养!8
中二家族多奇誌,笑到撲街。Ricci超正,對早熟幼女沒抵抗力。我能不能死在鹿賀凜、兩儀未那、十一歲的 Ricci或者十四歲的Jodie Foster裙下……
这这这把我萌得啊!近些年到处是续写、前传和重启,怎么不重启这个?!wiki了一下,这家人传奇延续了几十年到90s末才停止。亚当斯一家要是能发展成一套自己的影视宇宙,人类这二十年也不至于蠢成这样啊!(看着美国人,说道。)(我滚远了。)貌似在僵硬念台词,但实际每个人演技都爆棚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更加肯定蒂姆伯顿是一个拙劣的视觉系导演,这一部哥特喜剧充满了漫画感和黑色幽默,让给我想起了英国哥特动画《怪鸭》,这部电影的哥特气质是在骨子里的,这也是蒂姆伯顿这么多年一直学不会,一直山寨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