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条线路汇成一个点,但这样的题材真不是我的菜。估计大部分观众也不会认为这样的电影有什么竞争力。几条线路汇成一个点,但这样的题材真不是我的菜。估计大部分观众也不会认为这样的电影有什么竞争力。几条线路汇成一个点,但这样的题材真不是我的菜。估计大部分观众也不会认为这样的电影有什么竞争力。
我来理一下这部电影的时间线吧,这样比较好整理我的想法。
最早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身上,在孩子病逝以后,她久久不能释怀,直到一个男人(西蒙)找上她,声称自己有通灵能力。
母亲抱着质疑的态度,让西蒙展示他的“降神术”以后,她因为其中一句疑似她孩子的留言,而动摇了。后面的发展就是母亲通过西蒙的各种‘证据’下,相信了他,并且尝试对一众投资者游说。期望能借此筹集资金,用科学的手段研究死后的世界。
却在一个晚上,面对喝的醉醺醺的西蒙,撞破他偷情的同时,得知原来一切都只是一个骗局,西蒙得知她儿子的所有信息,都是来源于她的前夫。西蒙跟前夫是同一个戒酒互助会,然后西蒙就用一些造假的手段,借此骗取更多的钱财。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能愚弄活人,却无法欺瞒死者。于是,他真实的打开了一个通道,让灵界的朋友在他身上刻画,死者们的故事,用他的身体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血书,也是这个晚上以后,母亲所在的那一个小区,成为了一座死城。
然后是杀手的故事,一个欠下黑帮钱财的书店老板?,面对杀手的追杀,他求饶之际,把他认为价值百万的血书的消息,告诉了杀手。杀手得知以后,还是果断的解决了他,并且打算拿走那本书以后,再卖出去,私吞这笔巨款。
杀手和他的搭档两人连夜驱车去往死城,将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车子死活了。而搭档居然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并且中邪般突然自杀。
杀手继续寻找血书,然后他找到上一个故事里面的那位母亲,尝试在对方手中抢走血书。突然他被一堆老鼠围攻,在幻觉之中,他以为老鼠爬到自己身上,往老鼠捅了几刀。
当然,事实上他是给自己捅刀子。痛楚之下,他清醒过来,就往外寻求帮助。谁知道一脚踏进另一个地狱,他跑进去了第三个故事里面的夺命民宿,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最后就是本片至恶的故事了,刚开始,你看到一个对别人进食声音非常敏感的女孩,她在家里听到母亲想再次将她送到精神病院,就偷偷离家出走。
由于在旅行大巴见到一个疑似跟踪她的男人,她提前下车,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小镇。找了一家民宿,除了好像蟑螂有点多以外,没什么不好的民宿。睡觉之前,另一个年轻住客还邀请她,明天一起去喝咖啡。
晚上睡梦迷离中,她做了一个噩梦,梦到民宿老太太和老头,在她床前用尺子测量她身高,听到对方说让她换一只药吃的话。可能是她本来因为精神状态不好,常常做噩梦,也许是因为那句出自她母亲口中,让她换药吃的话,她觉得那只是一场噩梦。
第二天,她在喝咖啡的地方,又见到之前跟踪她的男人,她不确定那是她的幻觉,还是真的有人跟踪她,她只是惊慌的逃回民宿。在老太太的一番安抚下,她尝试说出,她在大学时,曾经发生了一些很可怕的事情。
晚上,独自在房间的她,听到了房间里面传来的奇怪声响,好奇之下,她贴近墙壁,到处寻找声音的来源。终于她发现了房间的秘密,墙壁之下,居然有如干尸般活着的人。
(不得不吐槽,这里我很不明白,她为什么不直接自己报警,而是让另一个住客报警?她都拿着手机了,还给人发个毛线的信息?然后尝试敲晕老太太那里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不拿起手机,找一间能锁门,或者能躲避的房间,报警等待救援。反而死活要在人家屋子里面四处乱窜?
人家自己的屋子不比你清楚?这样怎么可能逃出去?)
然后她被抓住了,老太太就说出她的做法了,把‘孩子们’的眼睛挖去,关在墙壁之间,地板之下,长年用输液的方式,最低限度的让对方活着。她认为这就是她的花园,以这样的方式和她的‘家人’待在一起。
后面阴差阳错之间,女孩被救了,警方以为她是被跟踪她的男子,就是女孩读大学时候的男朋友,他自杀了,他的父亲觉得儿子的抑郁症,在交了女朋友以后,应该有所好转。所以在儿子自杀后,他一直希望能和女孩交谈,他希望能知道儿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自杀。
警方以为女孩被父亲下药,失去行动力以后,再一起坐车冲向悬崖,自杀式报复。
而事实是,男孩的自杀是被女孩洗脑的,说只有自杀才能向其他人表达他们的不满,和自杀也是他们的可以选择的权利。同时哄骗男孩说她和另一端和他一起自杀,男孩就这样死了。
我不知道这部分是女孩心理扭曲,还是她不觉得男孩真的有勇气自杀。而事实是,男孩在她的哄骗、洗脑下真的死了,而她也不敢承认这件事,之后也一直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面对所有人。
至此,我觉得前面发生在她身上的,对声音过度敏感、幻觉、噩梦等等,都是她应该受的苦果。而后面她自己愿意回顾自己犯的错以后,也没有向警方自首,而是找上民宿夫妇,让他们取走她的眼睛、耳朵,躲在房间的地板里,仿似就这样可以逃避她的罪。
我不知道,幻觉和这样形式无法动弹的活着相比,哪个更可怕。但是她选了这样的形式逃避,她就再也不可能变回正常人,被摘取的眼睛不可能再放回去。
而经历过这样形式的活着,她的精神只会向另一个极端崩溃,这种改变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如果她自首,她会接受治疗,面对错误、悔改,总有一天她可以恢复正常。
这部电影的时间线是穿插交错的,我整理的顺序除了是时间线,更是一个越加深重罪孽的展示。如果第一个故事的罪是欺骗,那么第二个应该是贪婪、杀人,第三个从民宿夫妇到女孩,没有一人是无辜的。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以爱之名,制造他人的地狱。
源头是女孩的母亲,她曾经说过从女孩10岁开始,就吃药看医生。到底什么样子的原生家庭,会让孩子从10岁开始就患上精神类疾病?
然后是女孩,她是抱着怎样的心理,去教唆、哄骗那个她也喜欢的男孩去死的?一般人有自杀倾向,不过也是自我解决而已,她不是,她诱哄别人去死,什么心理?
后面民宿两口子更不用说了,解救迷途羔羊的方法,就是把对方做成‘人棍’?哪怕说逃避现实,最多就是找地方隐居而已,失去眼睛、没有自由的待在墙壁里、地板中,四处是乱爬的蟑螂,这样是解脱?倒不如直接杀了他们,不用这样活受罪,更可怕的是,他们真的觉得这是爱的表现。
电影穿插表现的手法是不错的,但是一、二故事和三故事是割裂的,除了杀手和女孩稍有交集,最后死在民宿夫妻手上。其他部分是和血书这个主题完全扯不上关系的,虽然最后这个故事很精彩,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精彩,更加觉得它完全可以脱离血书这个主题,单独拍一个电影。
把女孩原生家庭的背景故事,为什么女孩要这样哄骗男孩,后面有没有可能有其他人发现民宿的秘密,等等更加完整描述。而不是现在这样,留下无法解开的谜题,感觉有点缺憾的结局。
2020年,剧情恐怖悬疑电影《血书 | Books of Blood》
? 科幻片分类?是什么情况 错了吧。
海报挺有味道啊。
电影的开头挺普通的,但是后面越看越有感觉了,三段式的鬼故事,现在已经不多了,当年还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我很喜欢的《三更》,当然也是偏向其中一个故事。还有前几年的《鬼故事》
言归正传,剧情整体还可以,确实是结尾忏悔赎罪的情节我感触较多,中间的刺青之身~ 让我想起了《零红蝶》,可惜故事远没有零系列那么好。
最后强行把三个故事串在一起,虽然也算巧妙但是感觉意义不大,这个血书点题吧,我也感觉有些牵强。
这个老太太感觉演的最好,但是却没在演员表里找到(希望是我没看到)
你说骗这女的图啥。。
这种手脚教授都看不出来吗?
~~~~~~~~~~~~~~~~~~~~~~~~~~~~~~~~
反观电影画面上除了血腥点,作为鬼故事还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了。比较可惜。
那个黑旅馆倒是有些细思恐极。
不过通过这个电影确实表现出来很多人性本恶且黑暗的东西。
--------------我是人书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6/10分),有惊喜,没有然后了。
更像是三个相对独立故事的组合。
故事一:Jenna
从小就精神有问题的富家女Jenna,幻想着逃离父母后可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结果在感觉被奇怪大叔跟踪的恐慌中,入住了一个诡异的Sleeping House。
由于对细微声音的敏感,Jenna突然发现了整个房屋墙面和地板里藏了数不清的没有眼睛和耳朵的“人”,看似老实的房主大叔和看似和蔼的房主大婶突然变脸,想把Jenna也变成无眼无耳的Sleeping Man。Jenna惊恐至极,试图逃离,却意外随车坠崖。
大难不死的Jenna在医院苏醒后,依然无法忍受父母的束缚,还得面对因为自己诱使男友自杀而产生的自责,为了逃避现实,她选择了重回Sleeping House,让大叔大婶帮她“解脱”。
故事二:Mary
女教授Mary爱子因病离世,就在她悲痛之余,一个叫Simon小哥的自称可以通灵,能让Mary仿佛感觉儿子的灵魂就在身边,俩人因此而坠入爱河。
然而Mary偶然发现Simon酒后出轨,Simon同人承认之前所谓的通灵只不过是精心安排的表演,只是用来骗财骗色而已。
Mary愤恨之余,利用Simon的身体召唤了无数的鬼魂,将Simon的身体变成了书写鬼魂故事的“血书”,同时也几乎将Revanmoor半个城市变成了不毛之地的鬼城。
故事三:Bennett
负责收债的Bennett意外得知了有一本非常值钱的“血书”,于是和同伴一起开车去传说中的鬼城Revanmoor“寻宝”。
在路上差点撞到惊慌的Jenna,刚到了鬼城,同伴受到鬼魂诱惑自杀身亡。黑道出身的Bennett不甘心空手而归,找到了Mary的房子和“血书Simon“。
他想把“血书Simon“带走,却在幻觉中把自己捅成重伤,逃跑时侯慌不择路,闯入了大叔大婶的Sleeping House,结果被大婶直接锤杀。
三个故事都比较简单,相比而言,Mary和Simon的假戏真做的故事二还算有点新意,像是个中规中矩的恐怖片。故事一纯惊悚,而且稍有点拖沓。故事三有点偏向传统美式无厘头恶搞的鬼怪片。
没什么深度的爆米花电影,而且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都有点牵强,反倒还不如就其中的某个单一故事做个有深度描述,展开成一部纯粹的惊悚片或者鬼魂恶灵片的好。
本着看鬼片的目的点开了《血书》,边看边努力拼凑电影里的细节,但因为时间线是错位的,所以伏笔很难挖出来。
三个故事时间错位,铺开的时候很难找到有任何关联,但是主题都是一样的,都是自食恶果,都被自己人性中黑暗的一部分所吞噬。
这次写影评最想写的反而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而是看电影时的我。电影结束有一种深深的被欺骗的感觉,还有一种警觉感。总是根据自己所见到的去把自己的情绪和判断迅速的代入进去,迅速的分好善恶,迅速的期望代表恶的那一方得到报应。所以在真相出现的时候会回过头来骂女主是个傻逼,为什么没早点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经常会出现在电影中,但是《血书》表达的更多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并不讨厌这部电影,没有情感的升华,我反而感谢它给我的那一点警觉。
这个女孩就是个神经病,骗子,BITCH,自己教唆诱导让男友跳楼自杀,然后自己崩溃了,然后后面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事情节,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说啥,最主要的是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血书似乎完全没有关系,就找血书那俩人开车时,差点撞上她,勉强算是有联系。但完全跟血书无关。
后面的也就是一个骗炮的故事,结果弄巧成拙,尾大不掉。
原著好像是以那个大学女教授为主的一个故事,但是不知道为啥,神经衰弱女孩的故事占了很大篇幅,弄的还很血书不沾边。
不知所谓。
还不如那种一看名字就很烂那种,比如《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致命弯道》系列,摆明了人家是真小人,这个就是TMD伪君子。
不建议看!
完全莫名其妙!
2020万圣节惊喜!
一直很讨厌这种折子戏似的的分段分章节电影,你要是美剧也就算了,但作为电影篇幅和时长有限,有的三幕都未必能做足分配得当,但这部看完却觉得还可以,想法倒是挺巧妙的,尤其是最后的结尾,那复古B级片味道迎面而来,应该是向一些老片子致敬,尤其是现在万圣节临近,看起来挺有感觉的,但既然想要串联起来,可我没看出主要的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穹顶女孩的遭遇与她之前做的孽是血书的主要故事?瓦斯克斯先生一脸的坏警察政府人员相,却似乎很爱出演恐怖类型片,那位沈女士的表演还真不错,本片原来是HULU的电视电影,地狱风暴不是很好看!
那丫头根本就是害了人之后选择逃避而已
惊艳
7.8分,这电影分数终于破5上6了,不同意评论区里说这电影只有血腥场面不错还不如去看网大的观点,其实这部电影是难得一见的克苏鲁题材精品,只不过可能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三观节奏又略显偏慢罢了。从某程角度说,相当有新意。
嘎嘣脆的类型片。1 声音困扰妹纸离家出走,民宿遇诡异夫妻档,制作拆除五官活体人。2 女教授丧子遇假通灵师,真见儿子,群鬼将假通灵师活体刻字成《血书》,3 妹纸死里逃生,引发回忆曾诱导男孩自杀,精神崩溃,回到民宿接受被除去五官成活体人。4 找血书两坏人属于打酱油的死得很快。民宿和血书都不错。
应该拍成剧!血书起源,但就拍女大学生和杀人犯两个故事感觉还少了些什么
这个女孩就是个神经病,骗子,BITCH,自己教唆诱导让男友跳楼自杀,然后自己崩溃了,然后后面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故事情节,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说啥,还不如那种一看名字就很烂那种,比如《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系列,《致命弯道》系列,摆明了人家是真小人,这个就是TMD伪君子。不建议看!
居然是短片合集!第一部还行。第二部是2009年《血书》的改编翻拍,不知道为毛要翻拍成短片,原版是女教授勾引利用有天赋的又真心爱慕她愿意为她的实验牺牲的男学生打开了鬼界之门,这里的短片改编改成被骗女教授和骗子渣滓男学生,刚好改反了。三个短片都串在一起,除了第一部和后两部衔接没那么紧密,某种角度说算比较完整了,也算拍出了新意。但是我还是要吐槽转回到第一部最后大结局,什么狗屁啊
墙中暗格活尸屋,鬼语美体刻血书,妖镇群鼠千刃肚;故事讲得一般,血浆挺足,结局够虚无
看封图我以为会跑出这样的怪物,白期待了,但是故事质量还可以!供养活死人的房子,代替死者发声的人形书,有些地方也够血腥,但是找血书那个男的也能算一个故事吗?感觉很多余,不如砍掉多讲一个故事,毕竟女主也跟血书完全没关系啊,故事和故事的串联看得头大
我为什么会看完它。好烂啊。
可以给7分,剧情设置很有层次。中心思想是人的罪恶最终会将自己吞噬,表达的很曲折,但看完会有后劲。女主最后的选择大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意,是用一生完成对自己的惩罚和忏悔,欧美电影中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思维,还是比较震惊我。
这女的有病,鉴定完毕!
串联很生硬,故事长度不均匀,主题很偏颇,强扭的感觉很重,第一个故事气氛还不错,海边全景别墅真美,墙壁藏尸,生猛老人夫妇,作死+寻死系列,看完就忘了。★★
能够感知和体会,本身就是一种罪
伊藤润二短篇型恐怖故事 简被去除五感后的微笑很有惊悚片传统
无聊程度再创新低,还不如上一次约翰·哈里森那部已经足够糟糕的翻拍。
影20366:第一个故事虽完整但与后2个故事不搭。整体串起来能看,还不错。要是更“鬼”一点就好了。
三段式“2+1”格式,分别取材于克莱夫·巴克的中篇小说,第一个故事最有创意,但由于呼应结尾前半段温吞水;第二个故事一般,不如09年的同名电影长片精彩,第三个就10多分钟,基本算前俩故事的串联外传。总之原著故事很精彩,但电影拍得不像克莱夫·巴克的作品,过于含蓄。总体中规中矩,同概念作品,远不如当年致敬洛夫克拉夫特的电影《死灵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