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是所有诗人导演中最诗人的一个,与塔可夫斯基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气质不同,阿巴斯质朴如同伊朗大地上的土,单纯如丘陵上亘古的风。出身绘画专业的阿巴斯,天生具有艺术家剔除烦琐还原简单的能力,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他本质上仍保有童真。
橄榄树下的情人是阿巴斯较早的一部作品,没有丝毫做作与花哨,如同片中的导演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让男女主人公重来,他只是静静地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点滴却巨大的美。对镜头的运用,也令人望尘莫及,他可以用一个长镜头捕捉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却从不在与主题无关的事情上浪费一秒。他的电影每一秒都在表现着美,都是诗。
真正的艺术家从不刻意表达生活,他们只是把生活本来的样子展示出来。片中的导演就是阿巴斯本人的影子,谦卑而亲切,嘉孺子而哀妇人,他本身就是美的化身。
故事本身简单却感人至深。没上过学小伙子爱上了喜欢读书的姑娘,在一次拍电影时,二人意外地扮演夫妻,只是楼上楼下说几句台词,却给了小伙子莫大的希望。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小伙子趁机表白,再也没有比这更动人的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象我一样,以盖房子为生,结婚后我愿意料理家务,饭做好了我会给你送来,你可以继续读你的书。在男尊女卑的伊朗,这样的想法可是少见的。
然而,导演没有给出故事的结局。他一直从旁鼓励小伙子,影片在男女二人于橄榄树林里,一前一后追赶的时隐时现中淡去。无论爱或不爱,阿巴斯影片里的每个人都无比纯净,没有一点渣滓。
作为导演的阿巴斯也为童书画插画,他的电影似乎都在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从他们纯洁的眼睛里,看到成人世界的复杂丑陋与尴尬。
“门当户对”正在重新主导婚恋观念的今天,使这部电影更加值得深思。
一个文盲想娶一个读书识字的女孩儿 — 为什么听上去那么刺耳?为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样的俗语条件反射地涌上头来?因为我们已经太习惯用可见却片面的信息去概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人。看到一个优点就无穷放大这个优点,反之亦然。
我们太习惯在爱情和婚姻的议题中作慎重的数学题 —— 颜值、学识、性格、健康、财富等等 —— 掂量自己、也计算对方的价值筹码。分数落后的一方要么直接放弃心动嘉宾,搭讪都不敢搭一句;要么就不由自主地想,我要是这个或那个方面再努力一下、进步一点,我就有资格和 TA 在一起了 —— 但在那之前,“我”不配。什么时候才会“配得上”呢?即使真的有“配得上”的那天,天平两头筹码等重的两个人就可以原地恋爱结婚,收获幸福了吗?
Houssein 则让我看到了一种有别于今天的、古老而单纯的爱情范式。他身上展现出一种清醒的自我意识,一种刻不容缓的对爱情的果决:我知道我是文盲,我也知道你很有可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伴侣是文盲。但我想让你知道,我真诚、温柔;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卑贱、不过工资足够撑起一个家,也足够供你读书。一旦有机会,我会投身更好的工作,不让周围的人看低你,我想要许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我并不打算多读点书好让自己“配得上”你,因为我不是在做数学题。我就是这样的我,你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如果你暂时不想回答或不知道如何回答,我选择追上来,等你开口。
Houssein 对爱有盲目的勇敢和乐观。他不断絮叨、不断发问、不断追逐,但从没有自轻自贱,他只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容易受伤害的位置,他在尚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袒露自己的一切。此刻的Tahereh是他幻想中最美好的样子,他选择直接拥抱那个模样,哪怕他未来可能意识到自己骗了自己。
但这,不就是爱情的神秘和乐趣吗?
结局的长镜头真的太妙了。两个人的距离忽然拉近,应该是说了些什么,然后女孩儿继续往前走,男孩儿奔跑着原路返回,结合背景音乐的变化和正常的逻辑推测,应该是表白成功了吧!好为他们开心啊!他们说了什么确实不重要。很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这个电影,我会想起他们抱着花盆在橄榄树下一前一后穿梭,会想起他们穿出橄榄树林,在一望无际的草场里突然拉近距离,最后又各自离开,男孩儿像是很幸福地奔跑着。画面的美、留白的美、想象的美,大于任何语言。
个人认为男主就是一个话痨,自己没钱没物真是纯靠一张嘴:不要信你奶奶的话,她只喜欢有钱的孙女婿,我不想见她。他的婚恋观是:读书人娶文盲,富人娶穷人,没有家园的嫁给地主……不然世界永远不会改变。标准的婚姻致富,精准扶贫的理念,简直是全体丈母娘的公敌。觉得有点令人讨厌。首先看这个影片是冲着浪漫的片名去的,然而从开始一直觉得节奏缓慢,絮絮叨叨有点闷。但是当喋喋不休的男主追着女主告白,从橄榄树下穿过,一个长镜头抓住了观众的心。从山坡上俯看下去,只见漫山遍野的绿色中男女主角的身影仿佛如两支白鸽,伴着舒缓的音乐在翩翩起舞,美得令人窒息。只见两个白色的身影在银幕上越来越近,最终相遇停住。观众不约而同的屏住呼吸:成功了还是不成呀?这时只见两个身影分开,音乐变得轻松欢快。我们看不到男主的表情,但可以从他雀跃的身影和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了喜悦。个人认为导演通过片中地震后的残垣断壁和片尾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以及男主一直以来的苦闷与求婚成功后的欢欣形成的对比,向观众讲述了生活和爱情如诗如画般的美好,沁人心脾。
前言
這是一個關於正在拍攝電影《春風吹又生》(1991) 時所發生的故事。內容圍繞著兩位在《春》片中飾演夫妻的演員。導演在機緣巧合下找了他們兩人一起拍攝,卻意外地發現他們之間的有趣關係。
在這最後一部曲,導演原來並不打算來個總結。反而由本來探索生命的旅程輾轉抽離到一對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那又不是一部史詩式愛情巨著,也不是什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童話故事,更不是愛恨纏綿的色慾情史,就更莫說是一部絕症絕望哭成淚人的悲情戀曲。
簡簡單單的開始,簡簡單單的終結。
※ ※ ※
我看《橄欖樹下的情人》的時候,就好像一邊看著一部全新的電影,但同時又好像在回顧之前所看過的《春》片般。起初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就像正在看她的製作特輯一樣,都是幕後工作人員如何四處找粉筆寫拍板、如何找演員、那個鏡頭為何有那麼多NG‥‥‥。可是,再細看,卻原來不是製作特輯那麼簡單,因為當中有兩位演員,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吸引我追看下去,不久便會發現,這確實有一點「戲中戲」的模樣。
導演似乎發現了,原來在攝影機背後,存在著一個更有趣的故事。男的是一個前「三行」工人,沒有讀過書,也沒有房子。女的是一個在地震中失去雙親,只與婆婆相依為命的知識份子。婆婆立場堅定,決不允許一個沒有學識的窮人迎娶自己的孫女。男的立場也很堅定,他一心想那位女孩可以開心過活,想照顧她。那女的呢?卻從來沒有在他們、或我們面前表露過任何立場。
更有趣的是,那個男的不斷追問女的意願,希望她會給他一個答覆。只是,除了在拍攝過程中,女的為了要說對白而和男的說話外,其餘時候,她從來沒有向過他說過一句話,連一個反應也沒有。然而,男的卻依然鍥而不捨,不斷嘗試打破兩人之間的隔膜,至少,她起碼會有一個回應吧?可恨的是,女的似乎不接受男的愛意,但也不拒絕,究竟她心中在想什麼呢?究竟她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究竟她是否有意思呢?
不只這個男的,連我也開始著急起來了。我相信最不著急的其實是導演。他依然故我,繼續在攝影機前把製作過程告訴我們,同時在攝影機後又繼續他的半紀錄片手法,繼續把村民們災難後的情況慢慢細訴。有時去訪問一下失去妻子的老先生,問他為何不再娶?原來老先生從一而終,多年夫妻並不是三言兩語之間可以說清楚,更莫說那段最深厚的感情了。然後翌日早上,和男演員在這片災區的草原上寒暄一番,寧靜的早上,清新的空氣,看來這裡呼吸已經變成唯一的樂趣了。
是唯一的樂趣嗎?又好像不是。至少,那些村民們當前的最大樂趣,就是那一班電影攝製隊,他們拍電影的事已經皆知巷聞,男女老幼都很雀躍,很好奇,更成為共同話題。至於什麼災難痛苦暫時可以拋諸腦後,走去看看導演拍戲,樂趣無比。
看拍戲的確是樂趣無比,尤其是當我看到攝影機背後的這一對男女時,就更加有戲味。因為在正式拍攝的時候,他倆會非常正常地講對白演戲,但一到NG停機的時候,因為他們在樓上,工作人員全部都在樓下,於是,男的就藉此機會,希望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不斷說服那女孩,好讓她會有一個答覆。跟著突然又要開機再拍,一叫action,兩人卻又可以即時入戲,若無其事繼續演下去。再NG停機,男的又會再嘗試用其他方法討好她,總之想盡辦法務求得到一個回應‥‥‥天呀,但這個女孩真的強硬得很,厲害。
好了,拍完了,導演口說收工,但其實他們的故事仍在糾纏之中。眼見女孩拿著一盆花步行回家,男的不知所措。這時鬼馬的導演靜靜走過來,暗示叫他追下去。男的依然不想放棄,他要的只是一個答覆,為什麼她會如此難開口?
於是,最後一擊正式展開。
女孩一直向前走,這個男的就一直在後面跟著。當然他不會靜下來,他仍然把握機會,不斷舉出喜愛她的理由,不斷說出照顧她承諾,不斷要求她一個答覆。走到叢林下,女的從沒停下來,也不回望,好像根本聽不到他的說話般,只一心向前走。男的開始有點不耐煩了,為什麼?為什麼妳始終不回答?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難道回答「好」或「不好」都那麼困難嗎?只要你開口拒絕,我就不會再煩妳了,可以吧?我不是什麼壞人啊!我知道我沒有學識,但我不想娶一個也沒有讀過書的農家女孩啊,因為她不懂得教育我們的兒女。你那天的眼神是什麼意思?是否暗示對我有什麼意思嗎?我會努力打工,為了妳,我會再次重返「三行」業,妳知道嗎,這一行可以賺到好多錢的,我可以買一間屋讓我們有一個好環境一起生活,我是認真的,我想照顧妳,因為我想妳開心,想妳幸福。
就一個答覆,可以嗎?
我很同情這個男的,因為他真的是一個有心人。而且他也沒有死纏難打到人家的家門前哭哭啼啼。能夠有這次機會,全靠他們願意參與拍攝。然而,有心,再加上機會,並不一定代表成功。細看那女孩走過的那條曲折小路,卻發現原來那是《踏》片中那小男孩曾經走過的崎嶇山徑。
嗯,前面的路仍然崎嶇不平,曲折難行啊。
男的走到山上停下來,看見女孩已經走到山下的橄欖樹林。男的猶豫一會,決定追下去。此時此刻,導演似乎不想繼續追下去,於是,索性把攝影機鎖定在山頂,遠攝他們。然後,你會看到兩點小東西一前一後走過樹林,走向遼闊的草叢。跟著開始愈走愈遠,遠得連兩點小東西也開始模糊起來了‥‥‥
突然,在草叢的盡頭,他們兩人好像有些異樣,但我們看不清,也聽不見。不消一會,那個有心人竟轉身回頭跑,而那女孩則繼續向前行。兩人突然如此分手而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男的是否正在興奮地奔跑,慶祝他終於被接受了的勝利?抑或,那是忘我地奔跑,發洩心中被拒絕的悲傷?還是,那是一種對她不忿而失望的奔跑,因為他到最後都得不到一個答覆?
橄欖樹下的這一對男女,會成情人,還是陌路人?就讓我們隨微風而動,隨心而想。然而,無論結果是怎樣,在這些正被微風輕撫著的橄欖樹下,基阿魯斯達米為這最後一部曲,劃上一個簡單而真摰的句號。而且,還留給我們一個如此美妙的回憶。
潘字頭
http://www.arnopoon.com
#资料馆# 阿巴斯06。三部连看真是妙,从来没想到是这样展开的,“戏内戏外”的嵌套式结构。阿巴斯的声音调度和场面调度依旧很绝。不喜欢的点都在男主,看到友邻说“单身男性楷模”?一句“也有比你优秀,比你漂亮的,我能随便娶一个,但我只想娶你”就足够令人不适的了。
戈达尔在戛纳看完该片后,说道:“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次,阿巴斯又构建出了另一位导演,我们看到续作的某个片段成为了这部的片场,并被反复拍摄,续作的“现实”再次被粉碎,从而又构建了一个现实,然而真正的现实又是阿巴斯所拍摄的三部曲,如此层层递进,真假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三部曲最佳!阿巴斯真正解构了电影,让真实、现实与虚构完全向彼此敞开,交织互融。既继承了前作[生生长流]对地震后灾民的人文关怀,又彻底推翻了前两部所创造出来的现实幻景。那一次次看似重复的NG场面,尽管大都由戏中戏的演员说错台词导致,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差异生成。拍戏外的另一主线是男主向拒不理他的女演员无(死)限(缠)执(烂)著(打)的求爱过程,阿巴斯巧妙地消除了有无房子的阶层差距,但是否文盲的背景依然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后的大远景长镜头诗意而美妙——无尽的奔跑与追逐是否得到了预期的回答?稍许开放式的收尾。此外,片头的汽车(车头)主观视点长镜头也特别有意思,与同年文德斯[里斯本的故事]片头汽车视点镜头蒙太奇并不相同,后者显露出了汽车的一部分(包括挡风玻璃局部)!透过侧车窗的主观镜头中的对话+1。(9.0/10)
第一部胜在“目光”,第二部胜在“语调”,第三部胜在“语法”。在马奈打开了绘画朝向观众的第四面墙之后,阿巴斯打开了电影密闭的空间。大大超前于一众后来被称为“元电影”的作品的是,阿巴斯并不只是把媒介降格为又一客体,主观呈现拍电影的人,而是先建造一个自足的四维模型,然后通过向观众打开通向其中的路,将其所容纳的完整性摧毁:媒介的本体和作用力被迫显形。第三层叙事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至少双层的复调身份,Ahmad的出现则是穿越了两层媒介,暂栖在第三层现实,实则背有四重身份的媒介反叛者。在这魔术般的方法论里,动人的不再只是媒介描绘的人和风景,更是媒介本身,是影迷愈加热爱电影的理由,也是阿巴斯送给电影最自由的赞歌。
最好是读书人娶文盲,富人娶穷人,没有家园的嫁给地主……最后一个镜头诗化了大地。
和《生生流长》对照观看其乐无穷,阿巴斯的“装置艺术”继续在故事真实和生活现实之间来回游离,结尾又是一个大远景长镜头,绝了。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五年前的我曾经在大学社团观看这部电影,看得我昏昏欲睡,只能对阿巴斯说再见。如今错失今年资料馆展映的我却在台北补上了这部影片。当初觉得枯燥的反复拍摄戏份,今天却看得津津有味,并被男主角的执着所打动。结尾长镜头真是太喜欢了。认出《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男主很惊喜
男主角告诉导演女主角不叫先生的原因,说这样电影才真实,导演似乎在内心快速的审视一番,也对真实下了一个定言。我喜欢这个关于人(非职业演员)和电影(拍摄创作)的关系,是可以如此去讨论这个核心的话题的。电影是不断的重复工作,纠结在那些细节上,不停的重做,而呈现的永恒结果,而生活则是在赘述中流淌下去,拥抱一个未知的结果。
后来我们长大了,忘了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时的笨拙与执拗,还有绿草地里白点的雀跃。
四星半. 阿巴斯的三部曲是一系列"空间扩张"的结果,每一部都因绕到前作的摄影机背后而比之高出几个额外维度来.正如曾在别处指出的,"元电影"总面临着如何赋予自身视点以合法性的问题,须在解构一层拍摄所得的真实性的同时考虑处理下一层拍摄的真伪抉择;阿巴斯的惊人手法是令两部电影彼此牴牾,真伪之辩便持留于作品序列内部发生,观众在"电影宇宙"的互相呼应中忘却最终视点的源头,于是真正的导演得以隐藏在大远景的匿名性之中.《橄榄树下的情人》毋宁说是最浪漫的电影:它超出自身,让另一部电影成为了爱的见证.
B-,#FIFF1NBCS#,不对劲,男主角的内心可以说很赤裸,就是要往上爬,而设置上让女主角的父母死去,在消除两人间现实的阶级阻挡的同时,也是对女孩处境的一种弱势化。这种看起来的美好,最后往往会通向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
真好看,絮叨朴实而不闷,可以说是小清新,但毫不做作,男主角甚至有点烦人哈哈。封面这个镜头,还有最后一个镜头,都好漂亮啊,看胶片令人心旷神怡...比《樱桃的滋味》好看
白富美在前面走呀走,男屌丝在后面追呀追,穿过橄榄树林,爱情随风而逝
【B】电影在大银幕上观感真好,橄榄树和草随风飘荡。阿巴斯深知底层人的愚昧,但也歌颂他们的纯真。
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应该是我印象中非系列电影(如《指环王》三部曲)彼此关联性最多的三部曲了:1991年的《生生长流》故事源于地震后导演去寻找1987年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主演男孩;而1994年的这部《橄榄球下的情人》刚好是借用戏中戏的方式讲述《生生长流》里两个演员之间的感情/求婚故事。
#2021-8-28三刷#4.5;我用呜咽的声音歌唱他的优雅/并记住穿过橄榄林的那一阵悲风。”献给结尾优美至极的大远景长镜,堪称影史最动人的结尾之一——“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在慢慢拉远的悠长凝视中,他们的话语和沉默都均被糅进这无边的绿意中,余味在诗外,画框内的故事远未结束,画外则余音缭绕。若干层次的剧情嵌套,完全模糊真与虚的界限,在反复一个个take 中,「演员」与「作品」自身拥有了创作甚至延展的功能,衍生出日常幽默与独特的生命力;嵌于双重文本间隙的情感火花零星闪动,点燃了所有可能存在「电影」之外的现实。
女孩儿你千万不要答应。这个男人明白的很,他结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属性,当然这无可厚非,但你要清醒,是不是要成为他的棋子。看看他的表态,开始一番示好,承诺一些他做不到的,慢慢有房子啊,会供你继续读书,不会让你做家务啊,这些都是口头承诺,按照他的工作能力,实现不了的。然后他看给个甜枣不行,就开始走分化女孩儿亲情的路线,说女孩子不能听她奶奶的,毕竟老人家,观念陈旧。然后开始打击女孩儿,你父母在地震中都去世了,而且你也不是最漂亮的,比你漂亮的女孩儿多了去了,我都可以去提亲的。女孩儿,你 沉默是对的,读书,继续读书,不要跳火坑。
我们观看阿巴斯的Koker三部曲,总讶异于虚拟与现实这一层套一层的套娃结构竟可以如此无限地扩展下去,个中原因是我们总忘记这现实主义的画面背后是阿巴斯的目光和艺术构建。他所面对的这个媒体既是现实与虚拟的交融体,这一点就连他的女演员都会忘记,会认为电影里的她就是现实中的她,要穿得漂漂亮亮,也要因为现实中对男演员的不忿就拒绝念台词。影片的结尾,虚拟的导演、真实的导演和观众三方的目光交织在那条迂回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道路上,暗暗点明了这场拉锯战。而当维瓦尔第的欢快音乐奏起,男主角转过身,不顾Z字型的道路径直向摄影机方向跑来,电影魔法在这里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观众情感的心脏射出了神箭。
冲着C说的结尾去的,结果果真被震到。我都记不得他为啥说起这个情景了,是我们在讨论现在电影结尾震撼的太少了么?反正非常美。未来什么都不知道,女孩有没有答应也不知道,男孩就是跟着,一如既往~~咳咳太浪漫了。
这侯赛因就是话痨嘛,以为嘴遁一通就可以收服这妹子的心么~自己没钱没物拿神马给别人幸福,真是纯靠一张寡嘴,看了真是觉得讨厌~好不容易因为前一个演员口吃在电影里捞到一个演员职务,负责演戏的同时还负责茶水,但这有啥值得你趾高气昂的啊,还我就是来演戏的搬砖我是肯定不去搬的,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活该人家妹子没掉你坑里~妹子也是,剧组让穿农民衣服,请问这位读过书的妹子你是哪个字听不懂啊?导演和场务还有搭戏的这大哥啊摄像啊诸位脾气都太好了,真正的剧组换谁都可能直接开骂了吧,话说你们这剧组怎么能按时完成拍摄任务的啊~干活如此率性而为,想到哪做到哪,估计你们这片即使拍出来也肯定严重超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