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从小家庭破碎的舞台剧编导浅居博美(松岛菜菜子饰),终于见到了她一直期盼见上一面的那个男人——父亲婚外情对象的儿子,日本桥警署的片警加贺恭一郎(阿部宽饰)。
虽然她很想当面对他说,非常感谢你老妈和我老爸的那段婚外情。但她只能把这番话深藏心底。
被蒙在鼓里的宽叔,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正是这一面,才有了这个从1983年跨越至2017年的故事——《祈祷落幕时》。
本片原著作者是推理小说教父,东野圭吾。主人公警察加贺恭一郎,乃是与汤川学(东野宇宙一哥)齐名的大侦探。百度该书,出版后畅销又拿奖,赢得读者盛赞:“重又找回东野圭吾之魂”。敲到麻袋……你肯定这句话是在夸人?
本片的导演,福泽克雄。曾执导《砂之器》、《半泽直树》等高分日剧。所以你没有想错,大和田理事友情客串!银行高管下岗看来不好再就业啊,感觉做营业员很辛苦呢。
豆瓣评分8.2,属于近期日本电影及推理剧爱好者不可错过之佳作。
IMDB投票7.1,看编辑把故事梗概中的东京(Tokyo)写成多伦多(Toronto)就知道,他并没有敷衍的把日文资料机翻成英文。
本作的脉络拍的清晰明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是名侦探加贺侦破东京都刑事案,暗线则是男女主各自与父母跨越30年的相爱相杀。推理剧不便剧透,我就聊一聊本剧的暗线,请放心观看。
以下进入正片。
大侦探为何十六载甘做日本桥片警?美女导演为何感谢父亲出轨对象的儿子?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先交代一下案情。
2017年,东京荒川一带的廉租公寓中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片警加贺恭一郎的表弟松宫警官敏锐的将之与另一件流浪汉被害案合并。
通过走访,得知女性死者是从琵琶湖地区来东京探访老同学的押谷道子,而她探访的老同学便是舞台剧编导——浅居博美,最后见到死者之人。
然而浅居博美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但松宫警官也并非白跑一趟,他发现美女导演竟然有一张和自己表哥加贺恭一郎的合照。
线索断了,松宫找表哥取经。然而经是不能白白取的,加贺恭一郎提出由表弟在一家叫砂场的饭店请客吃饭先。
松宫听到表哥点了三份寿司拼盘后的脸色为何如此尴尬?我特意搜了一番,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这个“伏弟魔”吃货大叔,便是本片男主,拥有福尔摩斯般智慧和大眼睛的男人——加贺恭一郎。
咱哥俩的颜值就差那么一丢丢。
加贺的母亲田岛百合子因为做过陪酒女一直被夫家的亲戚霸凌,而丈夫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在工作上忽视了家庭,备感压抑的百合子最终得了抑郁症。
1983年,在一次试图用菜刀自杀被儿子撞破后,田岛百合子选择离家出走。
还在读小学的加贺从此种下了两个心结,一个是抛弃了自己的母亲,一个是逃避责任的父亲。一个带走了他所有的爱,一个带来了他全部的恨。
势如水火的父子关系
2001年,田岛百合子因病故去,加贺来到了母亲生前的住所,他是如此想得到一个答案,您爱我吗?而这个答案也许只有母亲的伴侣浅居忠雄可以回答他。
为了追寻这个答案,为了查访浅居忠雄的下落,加贺恭一郎从刑警部门申调到日本桥做片警,一做就是16年。
在这种带有自虐性质的自我放逐中,孤独的加贺选择美食做他的伴侣,终成一代孤独的美食家(撒花)。
宽叔正在嚼的,是日本桥地区有名的重盛人形烧,百年老店,北海道产红豆馅。
破案找人聊线索都带这个做礼物。
说好是带来的礼物,自己却先尝一个,不怪阿姨一脸嫌弃。
渐渐形成无存在感体质
排队买票轮到他当日售完。
连排人形烧的队伍轮到他还是当日售完,心疼宽叔十分钟。
好在最终,宽叔终于找到了他苦寻16年的答案,了结了自己对母亲的心结。
加贺的父亲则是一副直男式家长做派,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家人交流就靠眼神。在妻子最需要支持的时刻不作为,隐形。好比两军对垒,却不对同盟出手相助。成了家庭的叛徒。
弥留之际,老爷子的内心戏是这样的:
之前对儿子说的却是这样:
原来这个和菩萨像一样供在家里的男人,是有感情的,是从心底深沉的爱着我的,是对母亲的事抱憾终身的!
30多年的爱、恨、情、仇,在此刻全部化作眼泪,一洒为快。
而女主浅居博美的身世就刚好是男主的镜像。母亲把家里的钱都拿去养小三,最后发展到偷丈夫浅居忠雄的印章去借高利贷,然后就抛夫弃女快活去了。
父亲浅居忠雄后来能与田岛百合子阿姨度过一段美好的晚年时光,对于命运多舛的二人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补偿。故而女主对男主母亲心存感激,男主亦是如此。
这四人凑齐了完美家庭的拼图,化解的恨,升华了爱,观影过程中不禁令人唏嘘。
其中宽叔对菜菜子阿姨的这段对白,便是导演帮你归纳好的中心思想。
这段话,就好比捏爆了金钟罩铁布衫的命门。所有的屈辱,不堪的过往,酸甜苦辣人间百味一股脑的上头,这是种什么体验?菜菜子阿姨用一个镜头告诉你什么叫演技炸裂。
然而对于母亲,菜菜子阿姨终究还是无法原谅的。父女之间的戏更足,推荐大家自行观影,还是挺震撼的。
最后提一提值得称道的几个点,导演在烹饪这种浓郁厚重的的题材时,加入了不少笑料来调剂观影者的情绪。例如这个第一眼以为自带宫斗属性的警察领导。
没想到却是个逗逼。
除了加佐料,导演在前后细节的呼应上,也做到了工整精致。
经典的戏中戏开局,并埋下了本剧最大悬疑的伏笔。
结尾处戏中戏落幕的呼应。像这样的前后呼应还有很多。
另外,导演还多处运用了航拍机位,造成了影片前半部浓浓的旅游推介即视感。我个人的观影感受是,这样的视角,第一呼应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助;第二渲染了沧海桑田的年代跨度,很好的服务了本片的主旨。
当然,要说本片看后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还是想对菜菜子小姐说上一句:
文:CC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影音事
转载需授权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9年4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说起日本推理小说,就会想起东野圭吾,尽管日本还有更多在这一类型文学领域颇有特色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影像化比较多,于是有了这种“代表作家”的名气。他没有前辈宗师松本清张那么关注人物犯罪动机与日本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他激烈到逼迫人心之程度的奇情故事里,透着触动普通人伦理和情感的感染力,也算一种鲜明风格。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除了以《嫌疑人X的献身》为代表的“神探伽利略”系列,2001年起由阿部宽主演的“新参者”系列,也收获不少粉丝。这位叫加贺恭一郎的刑警,由长相正派、憨厚的阿部宽饰演,比风流潇洒的伽利略教授要更亲民,你容易信赖他,也容易同情他身上如影子一般加持的隐秘身世之苦。目前上映的这部《祈祷落幕时》可算该系列的总结篇,同时也完全展示了这个人物所有选择、所有行为的来龙去脉。
推理故事重曲折情节,容易拍人物特写以捕捉微表情辅助剧情,一不小心就拍成电视剧了。导演为减弱类似《嫌疑人X的献身》那种影像上的电视剧感,在《祈祷落幕时》里用了很多有设计感的漂亮镜头,比如前后景人物的调度,风光片一般的长画面,向关键人物缓缓推近镜头以抓住观众注意力,等等,还用了日影特殊的调色——拜手机照片滤镜所赐,人们已能轻松地辨识“日系”色调。
尽管观众很快就跟加贺一样凭直觉锁定了嫌疑人,但故事也成功做到让我们与加贺同步突破盲点,但我们获得的并非破案的快感,而是对凶杀背后的人生悲剧及其中闪耀的温情感到震惊,为之触动。用“感动”这个词未必合适,因为剧中人的杀戮,甚至并非都出于“正义杀戮”或“防卫过当”,只是为了守护茫茫世间唯一在乎的人做出极端事。但人类情感是普遍相通的,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偏向心有苦衷的凶手,而非被害人。我们真实的眼泪,也代表着自我人性里可怖的幽暗与一触即发的暴力因子。很难说,阅读或观看这类作品,算不算有机会自问“换了我,该怎么办?”真的,该怎么办呢?
观影时,我身边恰巧坐了一个看似玩世不恭的瘦削高中生。看到凶手的悲戚人生,看到那些不负责或过度牺牲的父母,他开始抽泣,抹着眼镜下的眼泪,还要继续努力为自己摆出满不在乎的姿势。我心叹息,少年啊,你年轻的生命到底经历了什么,令你对别人的不幸共情到这个程度……
作为原著党,得知《祈祷落幕时》要拍电影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惊讶的。毕竟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真的算不上出色。这是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十部作品,也号称是完结之作——而只要你哪怕只读过《祈祷落幕时》的前面两部作品《新参者》和《麒麟之翼》,恐怕你就立马能明白为什么这是完结之作。东野圭吾近些年的名头不可谓不盛,《解忧杂货店》出中文版之后大受欢迎不说,连剧场版都中日一边一个拍出了俩。但在加贺恭一郎这个系列上,他似乎真的是没什么想法了。《祈祷落幕时》的核心是亲情,或者用日语的说法,叫做“亲心”,然而回头翻翻前作,《新参者》和《麒麟之翼》甚至包括《红手指》也都一样。此外情节的大致走向也没法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读过《白夜行》的大概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而偏偏,《白夜行》是东野圭吾名气最大的作品。这么比起来,单就小说而言,《祈祷落幕时》确实难孚众望。
即便如此,我却还是很希望看到这部小说改成的电影。非常幸运的是,东野推理小说中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却都找到了极其合适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福山雅治之于汤川学,还是阿部宽之于加贺恭一郎。有别于以高智商犯罪案件为主,情节要点都着落在犯案手法上的神探伽利略系列,加贺恭一郎系列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派的路子,比起犯案手法更关注世道人心。宽叔饰演的这么个身材高大面相威严话不多却面冷心热东京刑警加贺杵在人形町的街上,颇像一只令人敬畏的守护兽,充满力量却又十分温和。
加贺恭一郎系列十部作品,《新参者》改编成了日剧,《红手指》《麒麟之翼》《沉睡的森林》和《祈祷落幕时》改成了电影。至于剩下的,《谁杀了她》和《我杀了她》是开放式结局,不好影视化。《恶意》早年拍过日剧(不过不是阿部宽演的),估计也就没有再拍的打算(毕竟日剧化常有而《白色巨塔》不常有)。《只差一个谎言》是短篇集,似乎也不太改。至于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毕业》则是这系列里少有的非社会派的作品,和系列其他作品的调性非常不一样。而且《毕业》描述的是加贺恭一郎大学时期的故事,你让阿部宽这快60的人演大学生就实在是不像话了。
当然了,《毕业》如果能找到一些合适的演员,比如让神木隆之介演加贺,让西内哥演金井波香的话,我还是肯定会看的。
掰扯了这一大段,我主要想要表达的是,从2010年的《新参者》开始,8年间,这个系列中影像化了的作品也足以成为一个系列,并拥有让粉丝们津津乐道的各种美好回忆了。当宽叔又一次行走在人形町的街道上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了当初《新参者》中他刚调任到日本桥警署时在人形町和小传马町附近茫然地闲逛,排队买鲷鱼烧而屡屡失败,对着署里的前辈谦逊地说着“对于这片街来说,我是个初来乍到的新参者”的样子。随着不变的那句「人は嘘をつく」和律动强烈的主题曲响起,电影版的《祈祷落幕时》还是瞬间消灭了我事先的疑虑,带来了熟悉的加贺恭一郎系列的感觉。
总的说来,影片的前半段比较失态。比起张驰有度的小说中的前半段剧情,影片的前半段非常匆忙,远景跳接远景,甚至有大片的文字直接打在画面上——这可是《小时代》都不屑于用的叙事手法。此外,前半段剧情里宽叔饰演的加贺也似乎没有了过去几部剧场版里那样从容而敏锐的气质,在日本桥头抓着淳平小天使大声质问的景象让我一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东京中央银行的会议室。剧情中段,加贺一个人在搜查本部里大段独白的桥段也让我不由得生出了一种“这是在搞咩啊“的感觉。
直到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案子的核心并不是两宗离奇的死亡,而是关于加贺自己二十几年来的一个巨大的心结,关于他挚爱的母亲。这个心结过往仅仅散见于他自己轻描淡写的回忆,和他与他父亲那生硬的关系与诡异的约定当中。在此之前我们似乎很少见到加贺失态,《红手指》里最后面对熊孩子的时候算一个(仅限于原作,剧场版里把那段删了),《沉睡的森林》最后抱着因为已经完全失聪而精神崩溃的石原洒脱咪算一个(从原作来看加贺在全系列里唯一真正喜欢过的人应该就是十元演的浅冈未绪,虽然后来十元走出了失聪的阴影,成为了全日本的美妆女神并甚至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宗教界人士……),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对于他自己的事情,他确实一点都不坦承,无论是对表弟,还是对照顾自己父亲到最后一刻的护士金森登纪子。少年时母亲出走,再见时已阴阳两隔,这样的经历不可谓不沉重。但哪怕是在核心剧情就关乎母子之情的《新参者》里,加贺也依然云淡风轻,乃至让人觉得也许他真的就已经不再在乎那几乎没在他的成长经历里出现过的母亲了。
不过,「人は嘘をつく」,人总在说谎。终于,在《祈祷落幕时》里,我们见到了加贺真正压抑着的澎湃的情感。也见到了他那顽石一般的父亲内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无论是他觉得愧对的妻子,还是他恐怕也早就想要在情感上给予补偿的儿子。加贺系列花了十部作品的篇幅遍历人情冷暖,最终还是着落到了主角自己的身上。如加贺所说,“我是不是忘了‘我’?”这轮回如此富有美感,一如电影中浅居父女最后见面的日本桥——天下道路之原点,即天下游子之归处。
另外,作为系列的最终作,《祈祷落幕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案件把加贺身世的这个大坑填上。于是乎最终展现出的,就是这么一幅地跨滋贺东京仙台,绵延近三十年时间的大传奇。如此一来自然就多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比如说我在豆瓣上就看到有不少人质疑说人怎么可能清楚地记得三十多年前一个自己并不熟识的人的样子,而且还能在三十年后只凭一张画像就认准这个人等等。
这部分质疑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对于一部重头并不放在案件手法和细节上的作品,我倒是更愿意为这向系列自身致敬而陡然增大的格局而鼓掌。正如我上文所说,从2010年《新参者》到现在,时间走过八年,影像化的加贺系列也终于成长成了拥有一部日剧(而且是日九剧)和四部剧场版的系列,拥有了能让粉丝津津乐道的内容。巨兽一般的宽叔依然在日本桥附近的街道上有目的地闲逛着,带着搜查一课时期和芭蕾舞者苦恋的回忆和练马西署时期的曾经有过的激愤。他那顽石一般的父亲最终离开人世,在天上注视着他。他的表弟,《新参者》时期还青涩得不行的淳平小天使也不知不觉间开始有了油腻大叔化的倾向,早已不再是《BOSS》里那个元气满满,时常被天海女王S,被玉山铁二无视,被户田·饺子女·惠梨香嫌弃的小鲜肉花形了。
有这油腻大叔化趋势的还不光沟端淳平,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一部里田中丽奈,也就是金森护士的样子也非常显老,而且好像还黑了不少,不知是不是得罪了化妆师,当然也不知道加贺看着这个样子的她会不会想起当年相亲一起看芭蕾舞剧时被他气走的仲间由纪惠了。本片最显年轻的我觉得倒是小日向文世,反正在我印象中,我初学日语那会儿他就是那个长相,我过N1的时候他也是那个长相,我拿到学位回国的时候他还是那个长相……这电影里跟他演对手戏,扮演14岁的浅居博美的樱田日和可是个00后,这跟小日向大叔一对戏,生生得把祖孙演成父女,也实在是不容易了。最后本片女主,一代人的女神松岛菜菜子,也活脱就是一个阿姨的形象了。我好歹也是看过《GTO》的人,这么想想还真是有些唏嘘,又不由得开始佩服起我妈来——她老人家当年在我玩秋之回忆的时候就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过我:“不要迷恋萝莉。任何一个萝莉,其归宿,都不过只是某个熊孩子的妈。”
电影的最后,依然在日本桥附近游荡的加贺在水天宫见到了《新参者》里的钟表店的伙计米冈先生,他依然牵着师父的那条柴犬带着它在散步,不知他的师父是否还健在,但就算还在,也许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亲自出来遛狗了。之后加贺来到《新参者》第一话里的那家煎饼店,渡边杏扮演的店老板的女儿和香川照之扮演的保险公司业务员正在店里,两人与加贺寒暄的一幕真的让我惊喜万分。而剧里的设定,渡边杏的角色在《新参者》的故事之后就将去法国学习美发,但家里却希望她继承煎饼店。在《新参者》里她扮演的女儿是个挺叛逆的姑娘,直到人形町居委会主任加贺以查案为契机介入了她们家事,化解了她和奶奶之间的矛盾。眼下也许她也已经学成归来,至于她是放弃了美发的事业专心作为三代目经营煎饼店还是继续把美发变成主业偶尔回来帮忙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逝去的年月也同样在她身上留下了印记,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新参者》已经是2010年的旧事,在那之后,渡边杏主演了2013年秋季晨间剧《多谢款待》,再之后与东出昌大结婚,也算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了。至于香川叔,我觉得大概没有人能在看过《半泽直树》和《罗斯福游戏》之后还能记得《新参者》里那个小保险业务员了吧。
在加贺的世界里,时间带走了他的父亲,却又最终为他解开了关于亲情的心结。对于浅居父女来说,时间给予了他们苦难,却又因这苦难而使得每个愉悦的瞬间变得光芒无限——哪怕是一月一次在桥上背对背的见面。
日本桥头的麒麟却只是沉默着。它见证了那个因为地处河流入海之地而得名江户的小城日渐成长成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心脏,见证了它头顶上架起的遮天蔽日的首都高高架,见证了《麒麟之翼》里从乡下地方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期望而来到东京的中原香织们和那个为了替儿子赎罪而在被捅了一刀后还要竭尽全力挪到桥上把带血的纸鹤放进日本桥川的坚强的父亲,见证了最终打开心结的我们的主角,加贺恭一郎。
那个高大的背影最终遁入人群,消失不见。只是我还是会出神地盯着背影消逝的地方,屈起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再眺望一次。
因为我总觉得我能看见些什么,或是听见一个柔和而有些低哑的女声响起,带来那句熟悉的「人は嘘をつく」。
是的,赤西嫂的声音。
无能为力的深爱,在浅层次的基础上,一错将成,一力掩饰。 看到翻译把父女的第一次分别译作“后会无期”的时候,心里是挤压了复杂情绪的。14岁的少女,在无力自保的时候,错手杀人,更多的巧合之下,相当于救了父亲一命。悲剧开始,深夜的痛哭,要怎么好好走以后的路,要怎么幸福? 所幸女孩内心足够强大,也足够优秀,在伤口上开出了不一样的花。父女是彼此的支柱吧,为了保护彼此,无畏艰难,都要达成对方的心愿。好好生活,要站在最耀眼的位置,要成为幸福的人。 尽管包裹着更多的心酸。 悲剧里的果实,怎么可能甘甜。谎言是真相的影子,虚幻里收获的也只能是泡影。 但也有真爱。却总不能相守。 都是可怜之人。拥抱的时候,也怀着愧疚。累了,就不要坚持了。 总有落幕时,但深爱不会坠落。
东野圭吾的小说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还被改编成国产电影。
其中《嫌疑人X的献身》的男主角汤川学,在日版影视剧中由福山雅治扮演,他被很多粉丝誉为最接近汤川学形象的演员。
不过在东野圭吾笔下,还有一位与汤川学齐名的大侦探,就是《加贺探案集》系列的加贺恭一郎,这个角色在日版影视剧中由阿部宽扮演,同样是兼具颜值与气质的实力派演员。
2018年,加贺恭一郎系列的完结篇《祈祷落幕时》上映,为该系列画上完美的句号,阿部宽也对媒体表示,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扮演加贺。
阿部宽饰演的加贺,最初于2010年的剧集《新参者》中登场,其后又出演了《红手指》、《麒麟之翼》、《沉睡的森林》等多部剧场版电影。而在原著小说中,加贺恭一郎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6年的《毕业》,最知名的故事当属系列第四部《恶意》。
加贺恭一郎初登场时,作者只告诉我们,加贺的母亲在他十岁时离家出走,导致加贺与父亲的关系很差,然而母亲离开的原因和去向却一直是个谜。
到了完结篇《祈祷落幕时》,东野圭吾终于把这个挖了30年的大坑填上了。
因为是一个系列的完结篇,《祈祷落幕时》还是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不过相比原著复杂的时间线,电影版已经尽可能的按照时间正序梳理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另外可能是阿部宽、松岛菜菜子、小日向文世的演技和魅力加成吧,让我感觉电影比原著还要精彩一些。
(以下内容有剧透)
影片开头,即是导演用正序的时间线,讲述了加贺的母亲百合子从离家出走到病故他乡的故事。
百合子病故后,友人联系到长大成人的加贺恭一郎,让他为母亲举行了葬礼,并且告诉他,百合子生前的情人绵部俊一经常出没在日本桥一带。
年幼时就失去母爱的加贺,对母亲的身世有很深的执念,为了找到绵部俊一,加贺刻意调到日本桥警署任职,多次婉拒升迁的机会,就是为了解开心结。
转眼16年过去,加贺的调查一无所获,直到同为警察的表弟松宫脩平调查一起杀人案,发现死者可能是绵部俊一,终于让调查有了头绪。
很多侦探故事都会给主角安排一个助手,就像福尔摩斯总有华生帮忙一样,松宫也协助加贺办理过很多案子。
《祈祷落幕时》的故事结构是双线交织,一条线是加贺寻找母亲离家出走的线索,另一条线是表弟松宫调查公寓杀人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两起案件因一本挂历联系在一起,于是他们逐渐揭开了两个不幸家庭背后的真相。
在东野圭吾笔下,汤川学和加贺恭一郎是两名性格迥异的角色。
汤川学是一名性格内敛的高智商天才,虽然身边簇拥着一大群粉丝迷妹,却从未对异性表现出明确的好感。相比之下,加贺恭一郎的七情六欲更明显一些,尤其在《祈祷落幕时》中,加贺遇到女性嫌疑人浅居博美(松岛菜菜子 饰)时,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博美)果然美上天了!”
据说这句台词还是阿部宽临时让导演改的,原台词是“果然很美”,而阿部宽觉得松岛菜菜子太漂亮了,台词的气势上应该更强烈一些。
影片的推理部分,还原了原著中的一波三折,不断假设、取证、推翻、重新假设,并且和东野圭吾其他作品一样,烧脑之后,摊开的真相总是令人震撼。
《祈祷落幕时》本质上是在讲母亲/妻子的身份对原生家庭的影响,故事中有两个同样抛弃丈夫和孩子的女人,一个是男主角加贺的母亲,另一个是女主角浅居博美的母亲,她们抛弃家人的原因不同,但同样给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给子女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然而随着真相大白,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样是抛弃家人,二者造成的后果却截然相反:一个是默默守护的爱,另一个则是刻骨铭心的恨。
加贺与父亲的关系因母亲出走而陷入冰点,在《加贺探案集》系列多个故事中,都有对加贺父子关系的描写,并且父子二人最终迎来和解。
在《祈祷落幕时》中,重点讲述的则是浅居博美与父亲浅居忠雄(即绵部俊一)被母亲/妻子抛弃后的故事。
当加贺恭一郎与浅居博美最后一次对峙时,背景是一整幅红褐色的壁画,仿佛暗示了浅居父女炼狱一般的人生。
影片的高潮,即是浅居忠雄(小日向文世 饰)在回忆中登场的时刻。
浅居忠雄是一个被无耻女人坑惨了的丈夫,也是一个几乎无法保护女儿的父亲,他和女儿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被迫逃亡他乡。
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又选择像背负着诅咒一样在世上苟活,只为了成全女儿的幸福。
此处必须称赞小日向文世的演技,这段苦情戏真的很赚观众的眼泪。
就像《白夜行》、《幻夜》、《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男主角一样,浅居忠雄也是典型的奉献型人格。
他隐姓埋名26年,只能像特务接头一样,偶尔和女儿保持联系。
最后的淡然赴死,不仅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也是对他残酷人生的一种解脱吧。
相比浅居博美母亲对家庭的伤害,加贺母亲的离开没有那么残酷,反而有一种默默守护的温情,也许正是这份温情,没有让加贺的人格像浅居父女那样扭曲。
故事最后,加贺恭一郎离开了日本桥警署,提拔到警视厅调查一课。
虽然这是加贺系列最后一个故事,但是解开了心结,一定有更好的人生在等着他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亲情版《白夜行》,“世事无常常盘桥”,看待生死的视角非常东方,把日本特别是东京拍的很有人文气息。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想起了一首老歌, When darkness comes, and pain is all around,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I will lay me down.—— Bridge over trouble water (当黑暗来临,苦难遍地,当你预渡恶水,我将化身成桥,使你一无所畏。——忧愁河上的金桥)
豆瓣不缺关于这片子破案的内容,但我想把影片里拍到的日本,特别是东京,留下来。
去过这些地方,吃过这些小店,应该更有别样的感觉。
影片里的重要一条线,是两份日历上的“桥”。
一月:浅草桥,二月:左卫门桥,三月:西河岸桥,四月:一石桥,五月:柳桥,六月:常盘桥,七月:日本桥,八月:江户桥,九月:铠桥,十月:茅场桥,十一月:凑桥,十二月:丰海桥
影片只拍摄了6-12月共7座桥。
十二月:丰海桥
十一月:凑桥
十月:茅场桥
九月:铠桥
八月:江户桥
七月:日本桥
六月:常盘桥
五月:柳桥
一、琵琶湖
位于日本滋贺县,在日本中西部山区淡水湖,是日本的象征、国家公园和最大湖泊
二、能登半岛,国定公园
能登半岛、のとはんとう,在石川县,原来在黑夜里这里是这样的不平静
三、神田明神
神田明神又名神田神社,我记得是全天开放的,东京应该也是必去吧,这里神社主要求买卖兴隆、家庭圆满、终结善缘
四、结尾有一连串的打卡处
水天宫
浜町公园
重盛の人形烧,片子边边角角真的出现了好多次,宽叔你老实交代,是不是收了大大的广告费
可以试试配上横丁的米酒(甘酒)哦
终于到明治座了,片中是父女二人的圣地,是一个100多年的剧场
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附近,新宿线的滨町站
最近正在演出“铁道银河999 公开40周年纪念作品”
这个动画片是我的心头大爱,海报镇山!!!
没看原著,预告片剪得好棒完全没剧透。卡司选的是真好,前半的风景片从中盘开始高能,后半全场没人掉链子、配合着菅野祐悟的音乐完全变成催泪片。加賀恭一郎系列从中学时代追到现在,这尾收得不错。
前半部非常好看,相当抓人,后半部就又是东野圭吾的永恒母题——男人为女人牺牲的一生了,莫名感觉是“韩国人一定会翻拍的故事”
以亲情为主线,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沉重悲伤的故事,顺带解开主角的身世之谜。后半极其催泪,堪称准完美的完结篇,没看过TV版也不影响观感。小日向文世在这部里贡献的演技可与《嫌疑人X献身》中的堤真一相媲美。
第一眼看阿部宽:咦这不是张鲁一?片尾看阿部宽:啊宽爷好帅!让我沉醉在您深邃的目光中!PS:近期看过的最良心的电影片尾√ 原来彩蛋可以和演职员表浑然天成√
菜菜子满分。虽然东野江郎才尽,但加贺这个系列仍旧高水准。
核电站招工那么随意难怪要出事!
新参者系列真是充满了人情味,满眼都是日常生活,加贺恭一郎也是带着人情味的平民干探,没那么神乎其技不可一世,只是内心细腻,善于从谎言里发现真相,残酷案件里探寻人间真情。这次自己和母亲的关系问题解决了,这个系列剧集也就结束了,还真有些不舍得呢,有多少东野圭吾的粉丝会觉得,这个片儿警就生活在“日本桥”一带,想去看看!
小说改编,所以整个故事和推理还是比较完整的,阿部宽和小日向世文也都很好,但是煽情煽得over了,特别是音乐不断铺不断铺,有点心烦/ 阿部宽和菜菜子像是巨人国来的,站在人群中比别人高出好多好多…演阿部宽妈妈的女演员迷之像我印象里的严歌苓…
东野圭吾呀 唉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 但是江郎才尽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杀人桥段和情节全都毫无新意,基本上是个七拼八凑版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妇女父女二人的宿命,从那个深夜下的隧道里就开始骤变。像极了《白夜行》里的亮司和雪穗,两个人自此之后无限相近 但是却又永不相交。他为女儿打气:「爸爸的愿望就是你能过得幸福,除此之外的事都无所谓。博美能生活在屋檐下、去上学、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把兴趣变为工作,你一定要拥有梦想活下去。总有一天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然后幸福的生活下去。」那个在隧道里泣不成声的追着爸爸的小女孩儿,和20年后自信美丽的走到加贺警官面前的青年女导演重合在了一起。虽然这一路走来的代价可为惨痛,但至少没有辜负年少的每一滴眼泪。
“渡过充满思念的一生,死后方能守在你的身旁 ”—— 一部很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作品,悲与喜都是东方人间细碎的彷徨。/ PS: 宽叔的大眼睛太美。
父亲杀人和自杀的动机都很牵强,仅仅是为维护女儿的生活事业不受影响,便动辄选择杀人灭口,把其它无辜人等的生命视如草芥,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即便勉强能成立,也不值得歌颂和煽情。3星半。
阿部宽说自己是妈宝男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心动的,但最后破案过程完全是简单粗暴的“吭吭我要讲个故事”啊 ???松岛菜菜子阿姨老去得赏心悦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见熟人就应该低头玩手机假装不认识对方。
非常典型的日本社会派推理,东野圭吾的故事很扎实,悬疑和推理抽丝剥茧,挑不出问题。但实际上经常看社会派作品的朋友也会觉得该片还是相对套路化了,前半段正向推进,后半段逆向解构,小到人性大到社会心理学一应俱全。不过别看套路,内容足够优秀,推理和角色刻画深入人心,正因为这样的方式足够深度且吸引观众,才会屡试不爽不是吗?小日向文世演得真好啊
小日向文世是那种只有1/5戏份也能被当作主角的演员。
菜菜子真的美,博美又真的很让人心疼。
前半段悬念铺开部分节奏略慢,不够吸引人,我又睡过去了,觉得从桥洞底下开始好看的。
和小说相比,原本平淡的故事竟然出现了众多惊喜。电影前半部分较一般,主要看宽叔搞笑。从中后部开始则是在看这群老戏骨们飙戏,小日向文世的出场很晚,但他那不温不火式的演技不断高能。甚至盖过了主演们。东野的作品果然很适合影视化,故事太适合添加私货了。虽说套路,但电影到了后面很催泪,推荐~
3.5 追这个系列N年,终于到了加贺恭一郎的落幕之时。剧本扎实,布局的巧妙、缜密达到了系列最佳。套上令人震悚的父女情,内核则是重复自己《嫌疑人X的献身》里爱的牺牲与伤害。对这个系列的好感,很大程度上源于阿部宽的存在。猛烈的煽情被强行稳住,转而变得动人,明知廉价却能配合宽叔一起哭上半小时(为什么能哭这么久??)。反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看看小日向文世的表演,电影本身拍的水平到底怎么样是真的无所谓了。。
小日向文世的表演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