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2022

HD

主演:奥斯汀·巴特勒,汤姆·汉克斯,奥利维亚·德容格,海伦·汤姆森,理查德·劳斯伯格,小凯文·哈里森,大卫·文翰,柯蒂·斯密特-麦菲,卢克·布雷西,戴克·蒙哥马利,里昂·福德,加里·克拉克,Yola,娜塔莎·巴塞特,泽维尔·塞缪尔,亚当·杜恩,查尔斯·格朗斯,凯特·马尔瓦尼,加雷斯·戴维斯,尼古拉斯·贝尔,安东尼·费伦,桑德罗·科拉尔利,娜塔莉·巴辛思韦特,马克·伦纳德·温特,休·帕克,克里斯多夫·萨默斯,伊丽莎白·库伦,安琪·米利肯,伊恩·加德纳,梅利纳·维德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猫王2022 剧照 NO.1猫王2022 剧照 NO.2猫王2022 剧照 NO.3猫王2022 剧照 NO.4猫王2022 剧照 NO.5猫王2022 剧照 NO.6猫王2022 剧照 NO.13猫王2022 剧照 NO.14猫王2022 剧照 NO.15猫王2022 剧照 NO.16猫王2022 剧照 NO.17猫王2022 剧照 NO.18猫王2022 剧照 NO.19猫王202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猫王202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红磨坊》《了不起的盖茨比》殿堂级导演巴兹·鲁赫曼掌舵,《好莱坞往事》新一代男神奥斯汀·巴特勒,联同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将已故摇滚传奇天王“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一生,震撼而感动地重现大银幕。  籍籍无名乡村男孩,摇身一变成为叱咤风云的摇滚之王,猫王精彩一生,由他站上舞台那刻展开。猫王被经理人Tom Parker上校(汤姆·汉克斯 饰)发崛,助他走上国际巨星之路,但前所未有的名与利,加上社会与文化变迁,令猫王一度迷失自我,二人在20多年之间发展出一段充满矛盾的复杂关系。这段华丽星途里,猫王也遇上了影响他最深的女人Priscilla Presley(奥利维亚·德容格 饰)。多首经典金曲伴着慑人舞姿,歌迷影迷无不着迷。冰山上的来客2012老黄狗猎妖记麦收安城家的舞会隧道2016路易不容易第五季猫鼠游戏2002魔精4匹夫生活的颤音兰陵王(1995)格温没有老公的日子父传子传最后的爱九月杀夜班服务员怪谈新耳袋暗黑女军官与魔鬼(国语版)九命奇冤梁天来屠杀疯狂大赛车哈利·波特:一段魔法史无界初章失去的丈夫想好再结婚S-94狩猎2016混社会2风云再起甜点转生最强甜点师降临异世界寻宝囧途银魂(国语版)温州三家人幸福快车变态者电影指南后宫1985源起黑暗皮帕·李的私生活妙警贼探第二季超感猎杀:圣诞特别篇K剧场版

 长篇影评

 1 ) 猫王,永恒之石-1:MJ对EP的传承。

EP1935年出生在美国黑人人口最多的密西西比州,一个贫困工人家庭。 猫王是1950年代将黑人福音布鲁斯灵魂乐等注入流行音乐的第一人,并将其和美国乡谣融汇发展为摇滚的奠基人,这是猫王对音乐所作最大的贡献,可辨识的直接影响将超过百年。间接影响将化为原子永存于亿万人的思想宇宙。

影片呈现少年猫王被黑人音乐打动到眩晕。画面极富象征意义,黑人音乐渗入猫王的灵魂。也预示影片将涉及1960-70年代美国黑人运动高潮。少年EP胸前的闪电标志,也是猫王的另一个精神图腾:DC漫画超英沙赞的符号。这一段落也是影片最精彩部分。

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同样是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1958年MJ诞生的时候,EP的音乐在美国已初具披靡之势。少年MJ随家人全美巡演时,EP已征服全球。说MJ听EP音乐长大不为过。不同肤色却拥有相同的的黑人音乐源起。

MJ的少年时期,EP开创的摇滚已经衍生发展了百个流派。MJ的音乐符号开始倾向于DISCO,FUNK,POP

EPMJ共有的招牌舞技。不过,和EP相比,MJ舞蹈的进化超越时代提前遁入数码时代,非人能及。

让我们保持同样的精神,开创下一个时代吧。

1957,EP的监狱摇滚。歌舞唱跳组合本来在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已经开创并持续影响全球。但是EP的唱跳组合基于音乐由古典向现代转化形成摇滚的开辟意义,和歌舞片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摇滚音乐的划时代,也使EP成为现代流行音乐极重要载体MV的奠基人。20年后,MJ的接棒。

1950年代,少年EP正处于黑色电影最后的高峰期,他的《监狱摇滚》无疑打上黑色烙印:英雄不再是英雄,罪犯也是英雄。对MJ影响深远。MJ巅峰作品《billie jean》《 Smooth criminal 》《dangerous》虽然拥有摇滚蜕变的最终形态,但内核却是1950年代的黑色。

影片接近尾声时,EP尚余两年生命。背景广播提及MJ在MGM大酒店驻场演出,表明MJ已经和EP直接竞争。这里象征意义明显,MJ接棒EP。也是从EP为代表整个第一代摇滚人手中接棒。

紧接着,画面来到EP心爱的女儿丽萨。象征意义不言而明。

1995年,EP已离世18年。MJ和自己的第一个妻子EP女儿丽萨共同演绎《You Are Not Alone》。爱是真实的,即使注定比生命更短暂。R&B曲风,满含对内在灵魂黑人音乐布鲁斯的缅怀,对过去半个世纪的缅怀。即使无人超越,你的时代也注定要结束。

影片最后一幕,EP回头凝望自己的生命。MJ则已隐蔽于黑暗之中。

EP和MJ拥有共同的灵魂。他们的早逝无论是否与滥药有关,生命的能量耗尽是因为光芒太耀眼。生命能量必须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那就是音乐,重塑亿万人的脑细胞,激励生命的步伐。 So I keep singing a song to me! 仰望浩瀚星空,EPMJ是最璀璨的联袂双子星。 迄今为止,EP和MJ的全球唱片销量均超过3亿张。MJ稍领先,居全球第二,EP第三。 待续,,,,,,

 2 ) 惟记住3首好歌,3个闪光片段

只能充当一部华丽喧嚣刺激眼球的歌舞片,以及年轻人了解一代摇滚传奇的纪录片,从被纪念者形象和灵魂塑造的角度,我并不觉得立得住。

真正打动我的就是三个场景、三首歌——

开场表演《that’s all right, mama》,融合白人乡村音乐与黑人的蓝调节奏,配上他撩人的扭动,确实让人肾上腺控不住,玩音乐还是要吃口天份饭;

圣诞音乐节为马丁路德金创造的《if I can dream》,明显融入了一个歌者的真情、思想和价值观,没有了无休止的扭动,却能实实在在打到人心里,那首歌百听不厌;

再就是电影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出《unchained melody》 ,那是我听过的最动情最动人的版本,原来表达最浓烈的情绪不一定要用最高亢的音调、最饱和气息,弱下来、停下来,蓄一口力量,往上再往上,反而让人陶醉又心碎。

相比于类似题材,《波西米亚狂想曲》和《AMY》我认为更胜一筹,因为除了音乐,我能看到鲜明的音乐人本身。巧的是,这些极有天赋又极高成就的灵魂歌手,终究不可避免陷入迷失,艺术、舞台、歌迷汹涌的爱让人沉迷,这是普通的生活场景和普通的爱没法比的,所以在演出间隙、演出结束的孤独时刻,他们都走向了药物,也导致过早过完辉煌的一生。

特别喜欢最后一首歌中间猫王的独白: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是个梦想家,我看漫画时,就成为漫画里的英雄,我看电影时,就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我曾经做过的每一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一百次。

 3 ) 电影里所没交代的

这个猫王的称号也是中文语境给起的,大概来自香港,比喻普雷斯利的胯部动作像公猫发情,吸引一堆女性像母猫一样围在他周围,但在英文语境可没有Cat king一说。这部电影普雷斯利的丑事也没说:他如愿见了尼克松,结果尼克松被他忽悠了,他口头说反吸毒,教育青少年等等,就要了一个麻醉药物和危险药物管理局徽章,从此,美国警察从来不检查普雷斯利的物品,也就造成他随身携带大麻等众多药物,据说猫王一生睡过3000个女人,肥胖加上滥用药物,于1977年在厕所心脏病猝死……

 4 ) 有恋母情结巨星的一生

猫王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的哥哥去世了,父亲入狱,所以妈妈把所有的爱与寄托都放在了他身上。猫王因此有了恋母情结,不停地去讨好妈妈。 一个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是很正常的。但是猫王的妈妈过度爱自己的儿子,其实他妈妈内心有很大的焦虑,所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些恨猫王的人身上,所以她看到的全是眼中钉。因为妈妈过度关注在儿子的缺点上,所以他听到的全是儿子缺点的声音。如果你没有这种过度的关注,你也是不会受到同类因素影响的。妈妈之所以会过度关注儿子的缺点,是因为她希望儿子是完美的,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她的追求完美也是因为她自己的不自信。如果她自己是自信的,也不会这样极度去追求所谓完美。所以他妈妈的内心世界上是有个洞,这个洞是别人填不满的。 猫王的妈妈其实没有自我,把儿子当做唯一的精神寄托。她要求儿子去外地生活,也要每天跟他打电话。她老是不停地担心儿子,所以她常常酗酒。她把儿子死死地捆绑在了手里。而猫王也过度地依恋妈妈。因为猫王的妈妈内心有个空洞,无论儿子做得多好,她永远无法满足。猫王妈妈的这一切问题也传给了自己的家族。猫王妈妈不爱自己,猫王也不爱自己,猫王的女儿也不爱自己,所以他们也没办法完全爱上别人,所以他们会不停地寻找外界的刺激。 猫王在事业上非常地成功,站在舞台上,他就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但是舞台下的他内心却极度地空虚。虽然猫王遇到了自己的挚爱,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且有了幸福的结晶,但仍然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他的精神状态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所以他却不停地找外遇和吃药,寻找外在地刺激。对他来说,妻子就像妈妈一样,是他的依靠,但却无法填满他的心。最终,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的妻子曾劝过他进行心理治疗,但是他没有听进去。 一个人的焦虑其实是内在造成的,如果你的内在不稳定,那么外在的风吹草动都能造成你的焦虑。猫王即便是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都无法消灭内在的焦虑,所以他需要在外在不断寻找刺激。 猫王把经纪人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和依赖,虽然经纪人很商业化,甚至一直在欺骗他,但是他确实很懂猫王,能够理解猫王,所以猫王离不开他。很多次猫王都想摆脱这个经纪人,但却一次次又被经纪人牢牢的握在手里。而猫王的经纪人嗜赌如命,欠下了巨额的贷款,所以想尽各种办法,不停地压榨猫王。他们之间就这样纠结与纠缠着,直到猫王去世。

 5 ) 不是猫王,是好莱坞黄教主——兼扯音乐传记片

我知道《猫王》是冲奥片,但我没想到冲奥也能冲得这么难看。

有的人一站上舞台就有核弹般的光热。这种巨星气质需要天赋和长期“红”的加成。因此,演员无法演出巨星风采。这在《波西米亚狂想曲》已为人诟病——拉米·马雷克连拉话筒杆的动作都模仿到了,但神态却经不起任何特写。他能演出弗雷迪寂寂无名时的羞涩,却不能演出大红大紫后的飞扬自信、“星味儿”天成。

好在,观众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只要在妆造、口音、肢体动作等方面刻意琢磨做到“形似”,音乐一起,便也沉醉其中了。但奥斯汀·巴特勒塑造的“猫王”实在了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的巨大成功(全球票房9亿美元;奥斯卡五项提名;男主狂扫各种影帝奖)显然使好莱坞制片商们发现了音乐传记片-“情怀片”这个商机——仅歌迷和粉丝群体便能保证票房收入,而工整的传记片一向是颁奖季的心头好。

一时间,各种音乐传记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就在今年,我们还将看到惠特尼·休斯顿的传记片。可惜,《猫王》这个跟风多少鸡肋了。

《猫王》讲述了美国摇滚乐之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一生。也即我们熟知的“猫王”。

影片采用传奇经理人汤姆·帕克(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反派”视角,由发掘喜欢和黑人音乐家们一起演出的白人小子始,由“他不是死于心脏病,也不是死于药物过量,而是死于爱”的盖棺定论终,最后以猫王去世前一周的真实演出画面《奔放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轻轻收束全片。

擅长音乐歌舞片的导演巴兹·雷曼早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前便有拍摄猫王传记片的打算,趁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东风拿到大制片厂的支持立项。

甫一立项便被视为奥斯卡热门之一。其中又经历了全世界疫情停摆无法拍摄、汤姆·汉克斯感染新冠无法拍摄等多重困难,终于拿出这部《猫王》。如此波折,更令人期待。

《猫王》显然是有野心的。它试图呈现主宰猫王生命的矛盾和联系:猫王和家乡孟菲斯的黑人音乐家群体间不可斩断的联系;和家人亲厚的联系和成名后不可避免的矛盾;猫王与经理人汤姆·帕克关于音乐理念的矛盾;猫王和爱妻普莉西拉·普雷斯利间爱而不得的矛盾……以及作为时代背景的种族矛盾、政治事件、民权运动和社会变迁。

应该说,2小时39分钟的时长应该能够容纳这些矛盾(至少是部分)的展开了。然而,《猫王》对这些矛盾的呈现是极为肤浅的。传记片的优势——对人物内心的深入刻画,在这里聊胜于无。

能看出奥斯汀·巴特勒为了从“小鲜肉”、“美男”的标签转型是下了苦功。他显然琢磨了大量猫王本人演出的影像资料,将肢体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匪夷所思的是,他跟猫王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是貌合神离。猫王本人倾倒众生。奥斯汀·巴特勒的“猫王”倒像是2020年代会出现的练习生,擅长舞蹈那种。他那费了大劲儿的肢体动作模仿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油腻版“猫王”。

当奥斯汀·巴特勒扭动臀部和抖动双腿,向台下女性释放性张力时,我只看出“他演得好努力……”;当他在各种文戏中舒展长腿、眼波流转、邪魅一笑时,我仿佛看到了好莱坞黄教主;当他接住女性歌迷扔来的内裤挂在头顶,我恨不得送给他一些清热去油丸;而当他在高档酒店的豪华套房里演绎曲终人散、黯然神伤时,我又只看出“他演得好努力……”有人的舞台性张力是自然流露,有人的性张力则是“快看,我帅不帅!”奥斯汀·巴特勒显然属于后者。

猫王本人的脸颊肉肉的,腮帮子略鼓,那或许是他在健康状况很糟时一开口也中气十足、惊为天人的原因之一?而奥斯汀·巴特勒则是油光粉面的好莱坞小生,脸颊瘦削,五官尖锐。烟熏妆和深眼线一加,那种轻薄、邪魅之感更扑面而来。

特别需要指出,猫王职业生涯后期受困于发胖,而奥斯汀·巴特勒的“猫王”依然一副孱弱的身板,严重违和。或许,这正是导演在结尾部分匆匆收场,引入猫王真实演出影像的原因之一。

一个塑造成功的反派对传记片的成功是绝对性的。《莫扎特传》(1984)中反派萨列里的形象比莫扎特本人还要深入人心,演员也因此荣膺奥斯卡影帝。

但在《猫王》里,汤姆·汉克斯大叔的正直形象太深入人心了(阿甘、米勒上尉、萨利机长……),即使穿上反派大哥专用花衬衫配上狂狷笑容也根本不像反派。

或许是为了蹭到汉克斯大叔的星光,《猫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经理人汤姆·帕克和猫王间的矛盾。

猫王身后,众多资料揭示出这位经理人对猫王的经济压榨。1970年以后,在猫王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还需要在世界各地奔走演唱。

而《猫王》对这种压榨的描写是极为暧昧的。制作方似乎特意想将矛盾拔高为理念冲突:经理人认为音乐只是“生意”(business),不应介入种族矛盾等现实议题;而对猫王来说,音乐是关于“唱让我快乐的歌”,关于给人们带来温暖,关于爱。

在医院一节,因心脏病发作入院的经理人说服猫王为他策划世界巡回演出,而本就因决意离开而心有愧疚的猫王吞吞吐吐、无法拒绝。随后,是更变本加厉的控制和压榨……从知遇之恩到为利益反目的转折本该很有看头,《猫王》却一笔带过。

《猫王》似乎更想让电影成为一场演出。正如猫王本人的演出往往成为狂欢,电影也特意搞得花团锦簇,张狂飞扬。导演把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纸醉金迷的风格贯彻下来,再加上各种华丽丽的视觉效果,再造了一场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演出盛况。

那是一个激情和火热的年代——黑人在争取平权,女性在争取自由,法国有“五月风暴”,匈牙利有“布拉格之春”;那也是一个动荡和死亡的年代,肯尼迪被刺杀、马丁·路德·金被刺杀……这是一个属于美国的童话。《猫王》夸张的美学风格是适合刻画这一时代的。猫王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不只为快乐而歌,更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歌。

问题出在拉跨的剧本。各种矛盾均浮皮潦草、一笔带过。在《猫王》里,“猫王”和亲人的爱是凯迪拉克和大房子,和妻子的爱是无声的“我爱你”,其他时间都在唱、跳、和经纪人闹矛盾。

《猫王》有意刻画时代背景,却局限于“民权运动领袖被刺杀→大家都很难过→猫王唱歌鼓舞大家”的三段论。如此,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可以说,《猫王》全片花里胡哨了两个多小时,可能都不及片尾猫王本人那一曲悠长的《奔放的旋律》令人心醉和心碎——那是在死亡逼近时对生命的歌唱。也许,试图消费这样的歌唱来赚钱才是亵渎。

曾经,音乐传记片需要扎实的剧本,更需要演员苦练乐器或歌喉,前者如《善良的风采》和《钢琴家》,后者如《与歌同行》、《玫瑰人生》、《灵魂歌王》,这些电影中出个奥斯卡影帝/影后并不稀奇。

现在,音乐传记片只需把传主人生拍成流水账,模仿形象和肢体动作,音乐一配,情怀一卖,坐等赚得盆满钵满。果真如此吗?观众可不买账。

 6 ) 《猫王》

本来看了预告片之后对这个片子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服化道太过了,奈何同事极力推荐,所以还是去看了。本片讲述了Elvis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乡村男孩成长为叱咤风云的摇滚之王猫王的精彩却又短暂的一生。本片的另一个主角就是挖掘、培养并把 Elvis推上职业巅峰的经纪人 Tom Parker 上校。Elvis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巨星,跟他独特的成长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变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在巨大的名与利面前,Elvis 和 Tom 都迷失了自己。看完本片最大的唏嘘就是作为国际巨星的猫王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被困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他的世界巡演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本片秉持了导演巴兹 •鲁赫曼一贯的浮夸风格,喜欢《红磨坊》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可以checkout。男主奥斯汀 •巴特勒虽然年轻但是很灵,今年奥斯卡提名应该有了。当然,想看汤姆 •汉克斯演反面角色的也不要错过哦。

 短评

致敬马丁路德金的那首If I can Dream一响起来真的破防!正因为有这样勇敢和纯真的灵魂,我们才会有更自由、理想主义和共融的世界,才会有伟大的摇滚乐!虽然是一个浪漫化呈现的结果,但还是很喜欢结尾那段旁白,不是心脏病或糟糕的合伙人,而是对舞台和音乐的爱燃尽了他的生命。大概这个渴望自由却又永恒迷失的灵魂就像屏幕最后亮起又消失的那颗孤星,“火萎了,我也走了”。人间再无猫王。

2分钟前
  • 曳尾.avi
  • 力荐

9.0/10 #QUAD 和"Cinema"几乎没什么关系,和猫王本人也可以没什么关系,和传记所需要的表达性也没什么关系,和叙事本身也可以毫无关系,因为本质上,这部电影就是160分钟的Music Porn,不同服装,不同情景,且在不同配乐下的以各种姿态邀请观众消费这场"猫王扮演秀",那些宏大的议题或家庭羁绊只是激起他在这部Porn中的"反应",最后摄像机对准的依旧是他的面孔与躯体。且导演创造这种消费品的方式却又是极其现代的,一种裹挟着汗水的潮湿,和用光影和过饱和颜色调成的糖霜,还有不间断的音乐穿插。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但确实是一部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Porn。

7分钟前
  • 鲍勃粥
  • 力荐

秉承了导演一贯浮夸至死风格,但在猫王这个浮夸至死的角色上还很贴切。除了承认了猫王对黑人音乐的挪用,最好的是并没有刻意拔高立意,猫王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思想或者参与重要的运动,他只是个被剥削了一生的表演者。

9分钟前
  • 你好忧愁
  • 推荐

拍得太花里胡哨了,选角也不行,这是拍MV吗?没走进人物灵魂,剧情推动浅尝辄止,剪辑快,推进快,色彩杂,画面乱,就像把《了不起的盖茨比》重新拍了一遍,巴兹·鲁赫曼始终是没有多少才华的导演,要一部《灵魂歌王》《波西米亚狂想曲》《玫瑰人生》类似的音乐人传记片,是多难!可惜了猫王,因为被经纪人控制使坏,到死都没实现全球巡演的梦想。

1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为舞台而生的传奇,也是时代的叛逆符号,然而在资本主义面前猫王也不过是金丝雀。巴兹·鲁赫曼太适合拍华丽歌舞片了,160分钟几乎全程hype的状态,就像经历了一场视听感官的轰炸。这种过度主义和猫王的闪亮风格还蛮搭的...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是什么Soundtrack spamming! 我提前退场,无福消受,过于失望和离谱。

18分钟前
  • 德小科
  • 还行

为什么最后乱入了《阿飞正传》? 6/24 @ The Cathay

21分钟前
  • 小宇@白兰地
  • 推荐

#SFF22 视效剪辑真的过于炫了,很有导演个人风格。以及在再见宝贝女人要乘飞机前的爱语口型,真的唉,爱而不得、爱着对方却一定要分开的故事每次都让我心绞痛。

23分钟前
  • 春雨
  • 力荐

改名叫猫王及其经纪人的爱恨情仇算了,请Tom Hanks这样咖位的演员演配角很难不喧宾夺主。故事本身缺乏高潮部分,反而采用视听来多次强行制造伪高潮,导致人物故事都缺乏弧光,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很难再复刻的。两个半小时听歌看画面又稍显冗长,定位非常尴尬。年轻的猫王每次出场都如同男模街拍/走秀,歌还是很好听的

25分钟前
  • 苦禄
  • 还行

近三个小时的豪华传记片,内容与表现虽没有什么精彩、闪光的地方,但也还是较清晰地讲述了猫王传奇的一生历程,特别是他从小生长的黑人族群给他的音乐滋养和当时的白人种族歧视对他的压制与破害,以及与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经纪人依赖又矛盾的复杂关系等,都加深和丰富了我对这个西方世界永不消失的“青春摇滚偶像”的了解。还是值得观看的。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从叙事到表演到形式全方位的油滑,简直是冲破银幕糊在你的脸上。汤姆·汉克斯的丑角是最大的败笔。2022.5.26 Agnès Varda

35分钟前
  • 双晚
  • 还行

影片不仅给予了猫王一家足够的尊重,也给了黑人音乐和其影响力足够的尊重。结尾真实画面出现,当他满头大汗却依然拼尽全力唱出oh my love my darling时,毫不夸张地说身边的观众全都在抹眼泪。强烈推荐杜比音效厅。

36分钟前
  • _H
  • 推荐

太满了,实在太满了,找不到“聒噪”之外第二个词来形容第一感受。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秒,都像一场永不停止的辉煌大秀一样吵闹。至于人物塑造,简直PPT,电影看完我对猫王的印象还是模糊。演猫王的演员,有形无神,毫无吸引力,全场我都在“他怎么这么油”、“可能美国人就喜欢这款”两个想法中反复横跳,直到片尾猫王本人出来了,脑子里立刻只有一个想法“好帅!”这要是能拿小金人,奥斯卡现在也太不讲究了。

37分钟前
  • 宋夕
  • 还行

入场前就开始想一星短评怎么写了,谁要在20年代看Elvis回潮?这是Hanks给傻儿子示范一下什么才叫white boy summer么???结果被打脸。。。Luhrmann的极繁主义对这种烂大街文本提升巨大,各个部门的极致工艺凑在一起可以说引人入胜,三小时都不嫌长(当然是杜比影院full recliner的前提下)。给目标观众(白人boomers)输出了一点常识,不知道能比绿皮书之流更有意义多少,但也算一种用心。旁边哭了半场的白老太太片尾听着难听gen z说唱了还拼命鼓掌呢,这不叫电影的胜利叫什么

40分钟前
  • Anubis
  • 推荐

2.5 主角是猫王为什么要选反派做旁白视角?猫王的声音在自己的传记片里居然这么微弱… 还有这个剪辑两秒一刀是什么意思?!总之这些音乐人传记片拍来拍去都是差不多的…

41分钟前
  • Alan
  • 较差

现在想想Showbiz真是挺没人性的东西,观众偶尔过去看一场放松一下挺好,但是演出的人就不一样了,长期保持这种极度亢奋,曲终人散后又一下很落寞。大部分秀又是晚上,散场之后怎么可能睡得着。

42分钟前
  • 雷克雅未克
  • 推荐

虽然是流水账一样并且快进了人生许多大事件的传记片,但我觉得这版的猫王好帅好帅啊!!!没觉得他的舞姿能引起女孩尖叫,但这个脸可真的太帅了!!!感觉费翔都有一点他的那种魅力牛仔的即视感~~他和妈妈的关系感觉有点过于亲密?然后汤姆汉克斯这次这个角色太可憎了… 虽然是第一视角但人物很平面?Elvis也是就憨憨的音乐天才,没啥心眼,挺平面的feel. 和老婆的爱情故事有点sad…感觉猫王很有大爱,又赶上时代风起浪涌,一生注定要献给舞台的巨星. 他的人生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描述的一样—“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

43分钟前
  • 枫小莫
  • 推荐

期望比较高所以略失望。背景音乐一度吵到我怀疑剧院在故意调音量;经纪人和猫王之间的矛盾戏份多得感觉像是因为经纪人是Tom Hanks来演而硬加上去的,如果是传记电影更专注于主角个人不好吗;为了反映时代变迁加进去的独立历史事件稍显生硬。片子很长,为了拉完Elvis传奇的一生加进太多元素,拉拉杂杂事件太多反而失去重点让人应接不暇,情感共鸣跟不上。值得纪念的是第二次参加了SFF,在阔别三年的State Theatre观影仿佛一切如旧。

45分钟前
  • Xinling🌊
  • 推荐

看预告的时候,我觉得演猫王的男演员有点油,但是160分钟后我只想说,小哥把猫王那种孩子气与妖孽附体的魅惑很完整的表演出来,导演一定很爱这位演员和猫王,各种大特写来展现他的魅力。汤姆汉克斯的表演没的说,他在的几场戏表演都很精准,哪怕几层厚厚的化妆。电影本身,作为传记片,前半段太流水账了,也就是加了歌曲串烧让画面没那么难以下咽。人权运动和猫王这个有些败笔,但是插入剧情并没有预料的突兀。剧情比较好看是从猫王的68年comeback special,从这里猫王的星光全开,明星与经济人的恩怨和压榨星途的描写典型到现在依旧能见到,只是像猫王这种质量的明星难再有。这片我最后决定给四星是因为我看的这场我大多是上岁数的老人,有些还会跟着歌一起唱,最后猫王之死时,我和旁边座位的老太太一起啜泣,还是蛮带感的。

49分钟前
  • 吃货F
  • 推荐

开场真是花哨,非常有导演的风格。华丽的美术与各种分屏和音乐轰炸。整体还是一部你可以想象得到的影片,就是有点长。相信猫王的魅力,但还是不太信他的饰演者的魅力。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