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2017

HD

主演:文淇,周美君,史可,耿乐,刘威葳,彭静,王栎鑫,李梦男,蒋欣悦,陈竹昇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嘉年华2017 剧照 NO.1嘉年华2017 剧照 NO.2嘉年华2017 剧照 NO.3嘉年华2017 剧照 NO.4嘉年华2017 剧照 NO.5嘉年华2017 剧照 NO.6嘉年华2017 剧照 NO.13嘉年华2017 剧照 NO.14嘉年华2017 剧照 NO.15嘉年华2017 剧照 NO.16嘉年华2017 剧照 NO.17嘉年华2017 剧照 NO.18嘉年华2017 剧照 NO.19嘉年华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嘉年华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米(文淇 饰)在位于风景区的一间酒店里打工。一天,正值小米当班,一个男人带着两个看上去还是小学生的女孩子来开房,虽然心中所有顾虑,但小米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替他们开了两间房。之后,在监控录像里,小米看到男人在半推半就之下进入了两个女孩的房间,心中隐隐觉得不安的小米将这一幕用手机录了下来。  两个女孩一个叫孟小文(周美君 饰),一个叫张新新(蒋欣悦 饰),那个男人是他们的“干爹”。东窗事发之后,小文的母亲报警并找到了律师郝洁(史可 饰),希望法律能够还他们一个公道。然而事与愿违,证据的缺乏让嫌疑人迟迟不能定罪,而最最关键的证据,正掌握在小米的手中。塔科马消防队 第二季内衣教父下篇雪花飘落2024所见所闻渗透行动真相2015豪斯医生第六季巡弋悍将末日回旋雪橇致命反击维多利亚号雪鹰领主纯情少爷爱上我上班族妈妈第四季全世界都在等你们分手爱我就陪我看电影末法王座嗅探员高更:爱在他乡染指十三号星期五尽管如此也要发誓相爱吗?惊天十二小时(粤语)勇者无敌鱼影之群使女的故事第四季洛克王国大冒险3:八大徽章督察雷伊第一季胭花泪女村长寻找约翰·史密斯寻找席拉豆娘告诉我关于黑海的事第一季长白·太岁苦味雏菊第一季圆圈2017酷儿国歌剑网3·侠肝义胆沈剑心第二季生日快乐(2007)零异频道第三季珍爱如血匿名者警视厅“键盘杀人”对策室

 长篇影评

 1 ) 我们终于拍出了《熔炉》那样的电影

我向来不喜欢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一部电影,我觉得电影不应该用“好看”和“不好看”来分类,我更倾向于说它们好不好,或者值不值得看。

从《盲山》到《亲爱的》,到《二十二》,再到《嘉年华》,都告诉我们有些电影可能不够精彩,不够有趣,但它们承载的意义超过了电影本身。电影的功能从来就不只是娱乐,有时它们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嘉年华》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的华语片,也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之一。

电影围绕女孩小文和小米展开,聚焦未成年少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恶意和困境。

小文是一名12岁的学生,父母离异后和妈妈一起生活。

有一天,小文和同学小新被高官刘会长带去旅馆,并实施了性侵,这将成为伴随小文、小新一生的阴影。

然而比性侵更可怕的是,小文身为受害者在事后还受到各种折磨。

医院两次对小文检查,先后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第一次说小文失贞,第二次由于被收买竟然说小文的身体完好无损。

医生不顾小文的感受,在媒体面前公开发表检查结果,意味着小文年纪轻轻就将面临人们的议论纷纷。

除此之外,警察以查案为由多次逼迫小文回忆当晚的遭遇,不断让小文回想起她这一生最痛苦的经历,不断让小文遭受二次伤害。

而小文的妈妈不抚慰小文受伤的心灵,反而剪掉了小文的头发。妈妈不想办法让坏人伏法,反而谴责受害者,口口声声对小文说:“叫你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

爸爸更是软弱无能,面对女儿的离家出走,竟然说要让妈妈把她接回去。

而经历这一切磨难的小文,仅仅只是个孩子。

我们无法得知她的身心有多么痛苦,也无法得知她是如何挺过来的。

我们看着这一幕幕画面,心如刀绞,想要帮助小文分担一点伤痛,却又无能为力。

另一边,酒店的服务员小米通过监控录像目击了案发经过,她有刘会长犯罪的确凿证据,但为了保住月薪不足600块的工作,选择了沉默。

酒店一晚上的房费就要700多,可能她觉得能住在这里的人,永远不需要她的帮助。

原来,小米也是广大女性弱势群体的一员,她三年前从老家逃出来,颠沛流离了15个城市。至于她为什么离家出走,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只知道当人们问她想不想回家的时候,她说不想。

我们只知道她宁愿守住这份月薪不足600块的工作,宁愿每天打扫房间、洗碗、倒垃圾、做别人不愿做的活,也不愿回家。

在我们看来,这位10多岁的未成年少女,本应该像同龄人一样在学校上课、和同学玩耍,此时却干着与年龄不匹配的脏活累活,拿着比法定最低工资还低的收入,堪称地狱般的生活。但在她看来,和老家的待遇相比这不算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现今这个年代,还有女性具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发生在小文和小米身上的故事看似夸张,但绝不仅仅是电影中的虚构故事,它们每年都在发生,就在我们身边上演。

关于性侵儿童的案件,很多都无疾而终,还有更多的是根本就不为人知。

导演将它拍成电影,让男女老少能够在电影院观看,就能够在一定范围提高人们的关注,那这部电影就比十部、二十部爆米花电影更有价值。

《嘉年华》的剧情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韩国的《熔炉》,但《嘉年华》丝毫不比《熔炉》逊色。

《熔炉》因为优秀的剧本、台词而非常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人看得咬牙切齿、义愤填膺,甚至潸然泪下。

和《熔炉》相比,《嘉年华》平淡了许多,或者说冷静了许多,显得不够催泪,给人一种“不好看”的错觉。

一部电影是否富有感染力、是否催泪并不是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反而我恰恰认为克制正是《嘉年华》的优点。

我们一向容易给感人的电影打高分,比如《7号房的礼物》《假如爱有天意》。并不是说它们不好,但我们打高分总是仅仅因为它们感人,而不是因为电影好。

久而久之,我们会产生“催泪的就是好片,不那么催泪的就是拍得一般”的错觉。其实,如果一部电影不刻意煽情,你所看到的才是这部电影是最真实的样子。

还记得前不久上映的《敦刻尔克》,很多人说它和以前的战争片相比不够燃,不够好看。恰恰相反,优秀的战争片绝不会以“燃”“热血”来宣扬战争、美化战争。克制、冷静地叙述才更能还原战争的真实,表面上不够好看,但内在所蕴含的艺术造诣却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同样的道理,优秀的伦理片,也绝不会尽可能地催泪、煽情、感人。毕竟要把电影拍得煽情太容易了,煽情的电影人人都会拍,一年至少几百上千部。

只要你刻意将主角拍得多么多么惨,将其它人拍得多么多么无情,正常人都会哭成狗。

但是哭过之后呢?

大家看哭了,就会去关爱儿童吗?就会去关爱女性吗?

根本不会。

大家只是当时觉得电影很感人,三天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就好比看到那些性侵的新闻,我们会难过、会伤心、会流泪,但我们无法阻止性侵案的发生,并且当下次发生性侵案的时候,我们能做的还是只有难过、伤心、流泪。

我们不只是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更需要知道社会的反应,更需要知道事情后来怎样了、有什么进展、有没有解决。

《熔炉》整部电影都是在讲小孩有多么惨,校长权力多么大,司法多么不公,你当然觉得催泪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熔炉》这部电影好吗?当然好,而且非常好。

但如果后面的电影再这么拍,就没多大意义了。

《嘉年华》和《熔炉》讲述的是相似的题材,但侧重点完全不同。

导演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小文被侮辱的过程,而是着眼于事后。导演没有通过“卖惨”来打动观众,短短10分钟就把小文的遭遇讲完了。而剩下一两个小时都是在讲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人们的所作所为,毕竟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这些才能真正让观众深思,更有实际的意义。

导演没有掺杂过多的个人见解,没有过多的感情宣泄,没有把观众往特定的方向引导,而是客观、踏实地讲故事,让观众自己思考。

导演选择了还原电影的原始之美,没有刻意煽情,叙事非常克制、冷静,节奏略显缓慢。《嘉年华》表面上平淡、不好看,其实让观众更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看完《熔炉》,我们只知道不应该伤害未成年人,只知道罪犯可以凭借权力减轻处罚。但看完《嘉年华》,我们还会思考当未成年人被伤害后,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嘉年华》丝毫不比《熔炉》逊色。

这也是为什么观影结束之后,全场掌声不停。

我当然希望再也不会有未成年人被伤害,但即便是司法再健全,永远都会有罪犯。我们不应该逃避性侵话题,应该勇敢面对,应该思考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才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

妈妈怪小文穿着不保守,还剪了小文的头发,直接导致了小文离家出走。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否应该用教育代替责备?

无独有偶,小米宁愿干脏活累活、宁愿受非人的待遇也不愿回家,我们是否该反思对孩子的关爱还不够?

刘会长提出私下解决,承诺承担小文、小新所有的学费,那我们应该怎样制订法律,才能既让罪犯受到惩罚,又能让受害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

小新的父亲选择了与刘会长私了,理由是:“就算判了刘会长又怎样?他关几年再出来可以继续呼风唤雨。但我们的孩子呢?就要被人们说三道四。”

性侵案时有发生,是否是因为犯罪成本太低,罪犯出狱之日就是放虎归山之时?我们怎样有效减少罪犯再犯的几率?

当我们得知儿童、女性受到伤害,又是否应该停止议论纷纷,多多给予关怀?

我们知道,女性地位最低的国家之一是印度,印度女性频遭性侵,2014年一年之内强奸案数量高达3万多起。

电影《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机器人将一名全身赤裸的女性从火灾现场成功救出来,无良媒体竟然纷纷拍摄,导致这位女生连忙说自己没脸活下去了,冲上街头羞愤自杀。

这种事情,真的仅仅只是发生在电影之中吗?

哈利·德莱福斯控诉凯文·史派西猥亵,竟然有人说他想上头条。

苏珊伯特伦指控“T-bag”罗伯特·克耐普对她性侵,竟然有人说女人太矫情。

章子怡多次拒绝韦恩斯坦,竟然有人说她蹭热度。

章子怡身为国际最知名的华人影星之一,需要靠这种新闻提升知名度?

格温妮丝·帕特洛称曾遭到韦恩斯坦性侵,竟然有人谴责她过河拆桥。

还有人质疑韦恩斯坦的受害者们事后出来装圣母婊,早干嘛去了?

难道不正是因为《嘉年华》中小新的父亲怕人们说三道四,不正是因为《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无良媒体肆意拍摄,不正是因为受害者怕人们议论纷纷,不正是因为这群键盘侠谴责受害者,她们才不敢说出来吗!

难道在不尊重女性方面,我们已经变得和印度人一样了吗?

发生了性侵案,我们可能的确帮不上忙,但我们可以停止谴责受害者,她们不是被八卦的对象,也不是我们宣泄苦闷的工具。

我们总是对坏人太宽容,对受害者太苛刻。

《嘉年华》中,小米的同事莉莉说“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随后离开了这里。

而故事的最后,小米也骑着摩托车踏上了征途,驶向未来,驶向自由。

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电影《炙热》,三位妇女在受尽苦难之后结伴踏上了寻找乐土的道路。

我佩服她们的勇气与坚强,但同时我又希望有那么一天,女生们不需要以这种方式追求自由,她们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司,在整个社会的任何角落都能受到平等的对待。

而史可饰演的律师不怕困难与危险,为了帮助小文讨回公道,公然与警察、与刘会长作对。

当人们问她:“你干这行十多年了,就没想过做点别的吗?”

律师说:“这类案子需要做。”

没错,这类案子需要做,《嘉年华》这样的电影也需要存在。不仅如此,还需要家长带着孩子、需要老师带着学生去看一遍。

《熔炉》上映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韩国国会因此改变法律。韩国警方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断背山》让人们明白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正常;《一个国家的诞生》影响了人们的种族观念……

我们总觉得看电影只是消遣娱乐、放松心情,对生活、对社会不能带来任何帮助。实际上优秀的电影小到能够改变我们的三观,大到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嘉年华》绝不应该用好不好看来评价,如果它能让人们更加关注儿童、女性,这部电影本身的意义就值五星。

电影之中,小文妈妈把责任归咎于小文的头发和衣服的行为实在让人心寒。

人们总是批评受害者打扮得太美,什么时候才会谴责坏人的禽兽行为!

人们总是安慰受害者要学会坚强,什么时候才让坏人接受应得的惩罚!

人们总是告诉女生好好保护自己,什么时候才教育男生不要伤害别人!

 2 ) 谁说中国人拍不出《熔炉》和《素媛》?

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第五天,我看了《嘉年华》。


看完之后我很激动,激动到有些说不出话。

那是被震撼到的感觉,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击中了我,心里也涌起了热血。


今年,这是第一部给我如此观感的电影。


或者说,《嘉年华》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出色的华语电影。

更是今年最值得大家去关注的华语电影。


我希望在它公映的时候大家都能去看看。


所以在聊这部电影前,我首先要在此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去关注这部电影背后的社会问题,去关注这些社会问题背后的弱势人群。


《嘉年华》是文晏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这位看上去十二分温婉的女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了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拍摄水准。

全片的节奏保持的极好,镜头克制而又不失感染力,诸多细节,如那座梦露的雕像,都能让人感受到文晏导演的才华。


影片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也拿到了金马奖三项重要提名,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文淇只有14岁,就凭借本片提名了金马影后。同时,她也因为在《血观音》中的出色表演提名了最佳女配角。

真是不得了。


《嘉年华》聚焦的题材,是儿童性侵。


这个题材大家并不陌生。


韩国电影《熔炉》和《素媛》,讲述的都是关于儿童性侵的故事。

这两部电影侧重点不同,但都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尤其是《熔炉》,这部电影促成了韩国国会对于性暴力犯罪处罚方面的法律修订,因此也被称之为“改变国家的电影”。

在各大网站关于熔炉的讨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语句:


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中国人拍出来了。


中国人敢拍,也能拍好。


如果非要把《嘉年华》拿来和《熔炉》、《素媛》这样的电影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然,虽然题材相似,但这几部电影的切入点各不相同。


而《嘉年华》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切入点的选择独到而精准。


《熔炉》讲述儿童在校园中被性侵的故事,视角来自孔侑饰演的那位善良正直的老师。《素媛》则通过被性侵儿童父母的视角来展现整个故事。

这两种视角,都足够直观。直观地展现出了性侵者的禽兽不如,也直观地展现出性侵发生后维权的不易与家庭所受到的创伤。


《嘉年华》则把视角放在了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身上。


这部电影的第一主角小米,是性侵事件的目击者。

在海边度假酒店打杂的小米,替前台值班,她看到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两个小女孩到酒店开房,更目睹了这个成年男子冲进了两个小女孩的房间。


事件发生后,警方到酒店调查。小米为了自己的工作,什么都没有说。


小女孩的律师来找她问询,她更是向对方要钱才肯透露信息。


通过小米的视角,导演冷冷地带着我们看到了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告诉我们讨回公道的背后,是如此复杂。


而这部电影的第二主角小文,则是性侵事件的亲历者。


12岁的小文有着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异,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她则和母亲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她觉得母亲并不关心她,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亲情。

透过小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性侵这件事对于孩子的伤害,更是事件发生后家庭和社会对于孩子后续的影响。


这两个视角,一个疏离,一个贴近。一边是冷冷地叙述着事件背后的阴暗,一边是极具感染力地讲述着孩子自己对于事件的反应。


一冷一热,整个性侵事件的全貌就出来了。


在当天的映后交流中导演文晏也说:


“我想展现的不是性侵的暴力,而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社会的反应。”


展现暴力,可以让观者愤慨。


但愤慨完了之后呢?


对于性侵这件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恰恰是那些性侵之外的事情。


我们不只需要知道禽兽做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当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怎样去做。


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社会究竟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文晏导演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找到了如何将这些性侵之外的事情展现出来的突破口。


在《嘉年华》里,有懵懂的孩子,有在底层挣扎的少女,有为性侵儿童维权十多年的律师,有反应不太相同的受害儿童父母,有收受贿赂不作为的警察,也有为了私利当众作假的医生。

这些人组成了这个社会。


文晏导演用自己的镜头,剥开了这个社会。


我在观影时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明明是很残酷的一部电影,为什么片名要叫做《嘉年华》呢?


文晏导演说:“这个社会时如此浮躁,是如此喧嚣,就像是嘉年华。但在浮躁和喧嚣的背后,有太多东西被遮挡住了。”


她要拍的,正是嘉年华背后的事情。

我特别喜欢影片中小米这个人物。


导演用小米这个角色,不只带出了性侵背后的一系列人和事,更将我们的目光带到了整个女性群体的身上。


小米不到16岁,是黑户,在酒店打工。


为什么是黑户?因为她是三年前从老家逃出来的。


逃出来前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大概猜得到。


因为被动地卷进了这起性侵事件,小米丢掉了工作,想要继续留在那里的小米决定走向堕落,出卖肉体为生,但最终,她还是毅然离开,骑着摩托车驶向了远方。

小米骑着摩托行驶在公路上的镜头,极具力量感。


这是影片的结局,也是影片的高潮。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篇《娜拉走后怎样》。


在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世家》中,女主角娜拉像是丈夫的傀儡,失去了灵魂,在觉悟后她最终选择离家而去。


于是,鲁迅先生发问:


娜拉走后会怎样呢?


他的结论是:


不是回来,就是堕落。


他的理由是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女性得不到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也就得不到经济权,而她也已经适应了在家庭中的生活,所以决计在社会中生活不下去。


鲁迅先生指出要想让“娜拉”走后不回去也不堕落,需要整个社会发生改变。


他延伸到中国,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现状。


如今,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就女性而言,人口拐卖、胁迫卖淫、性侵、家庭暴力等等问题,依然是严重的威胁。


所以在看到小米骑着摩托车驰向远方的样子,我会想问:


小米走后怎么办?


她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


她甚至不如娜拉,因为她没有“回去”这一选项。


也许她不会堕落,但她一定会在底层挣扎,因为她没受过同龄人受到的教育,她没有家庭关系的帮助,所以她的生活一定不会轻松。


影片最后那一幕,色彩明亮,却让我陷入了深思。


这也许正是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嘉年华》的故事,关注的是性侵,更是女性的生存现状。


在观影现场有人问导演文晏:


“你觉得现在女性还是弱势群体吗?”


文晏的回答似乎并不直接,我记住了其中一句话:“中国社会很复杂。”


对着,中国社会很复杂。


改变,并没有那样彻底。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独立女性在事业上出类拔萃,在各个领域闪耀着自己的风采。


但与此同时,在大山深处,在某个宾馆的某个房间,也有着一些女性正遭受着不公。


想到影片里酒店前台那句“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我心里就忍不住发颤。


这些镜头的背面,才更应该被我们所关注。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一定是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追求的不该是女性处处凌驾于男性之上,不该是双标地去看待某些社会问题,而是应该真切地将目光投射到那些弱势群体身上。


哪里有不公,哪有就需要保护。


比如那些被性侵的儿童。

在《嘉年华》中,性侵者想要用金钱息事宁人,被性侵儿童小文的父亲问了句:


“那公道呢?”


这句话的语气并不坚决,甚至有些无力,但却让人窒息。


公道,本该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规则。


我们也许不知道究竟什么事情是对的,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一定是错误的。


比如那些性侵儿童的人,就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但事实是,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


公众甚至不会知道。


这时候,就需要媒体。


电影是艺术,也是媒介。


《嘉年华》这样的电影,不只是成功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个放大镜,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社会一角放大,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问题。


正是因为这种放大,《嘉年华》才充满了力量。

这种力量的存在,也是我们热爱电影的原因之一。

 3 ) 除了性侵女童,导演还拍出了案件背后的三种尊严霸凌

首先恭喜嘉年华导演文晏刚刚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进电影院看嘉年华之前,我心里有一点抵触情绪,因为害怕看到一个煽情大片。毕竟性侵幼童这种题材,里面有太多的元素可以为煽情所用,比如破碎的童年,哭泣的女童,艰难的维权,社会的冷漠甚至嘲讽等等。只要导演往这个方向稍动动念头,很容易把影片锁在观众的眼泪里。

我不喜欢煽情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很容易堆砌出来的。只要角色惹人怜惜,音乐铿锵顿挫,眼泪很容易就出来了,但是这种眼泪质量很低。如果是挑逗观众肾上腺素的商业片也罢了,可是现实题材的电影,如果想要准确的传达信息,冷静地引导观众思考,就必须克制地使用情绪。不要让短暂而浓烈的情绪渲染,遮掩了值得细细回味的电影主旨。

对于一个比较有追求的导演来说,克制地使用情感,是对观众更高级的尊重。

幸而嘉年华就是这样一部有分寸感的电影。
对于女童被性侵这件事情本身,她的描绘相当简略,但反而更令人头皮发麻。因为这个场景太日常了,日常到我们可以在无数个同年记忆力找到,仿佛除了走出门,过个马路就能找到,仿佛身边已经发生过千千万万次。

但就在这样的日常中,隐藏着犯罪和黑暗。

而女童性侵这件事发生之后,故事才真正进入了导演的重点。她带领我们,拿着放大镜,去看这件事诞生的土壤,去观察所有人的嘴脸,去反思我们到底欠了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而这个过程,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为我们带着被害人的视角,清晰地感受到自尊的压抑。而这样的压抑,来自围绕着这个事件的三种尊严霸凌。


第一种霸凌,是成人对儿童的霸凌

片中所有的孩子都是被压制的。不管是受害者小文,新新,还是旁观者小米。
尤其是被强暴的小文,她在电影里有两个全然不同的脸孔。
一个脸孔是天真可爱的少女,她会大笑着和闺蜜自拍,她离家出走的行李居然是一罐金鱼,她跑到一个大喇叭下面去喊自己的名字。
而另一个脸孔是一个孤僻的,不讨人喜欢的怪小孩。她沉默寡言,上学迟到,拒绝与成年人沟通,问她问题她不回答不配合,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但会斜着眼睛看人,处处透着“不听话,不懂事”。

这两种脸孔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出现的。
如果当下环境里有成年人用居高临下的傲慢对待她,她就是一个孤僻的怪小孩。比如面对老师的批评,面对不懂得保护和教育,只知道责怪她的母亲,比如面对把她当一个犯人去审问的警察王队长的时候。她看起来非常不顺从,甚至会让成年人觉得她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可是这些成年人从来不会去反思是不是自己“有问题”,他们的居高临下,是对儿童自尊的强烈摧残。
小文所表现出来的“不听话,不懂事,不配合”是一个没有体力,没有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儿童,所能表达的最大程度的反抗,对压迫她的成年人的反抗。

而一旦她面对的对象是和她一样的孩子,或者一个尊重她的成年人,她就会带着安全感,恢复一个纯真少女的本色,比如当她独处,当她面对女律师的时候,以及后期和亲生父亲相处期间。

不要以为影片里这种成年人对儿童的尊严霸凌是一个配菜,这是导演最重要的思考,也是儿童被性侵的一个最大的诱因。
当整个社会中成年人对待儿童的态度,都是把他们当做一个可以去欺负的弱者的时候,就不要惊讶这当中会有最极端的成年人对儿童施以犯罪和暴力。因为成年世界,已经习惯了儿童的意愿和尊严都低成年人一等,他们是可以被欺负而不用负责的对象,只不过是欺负的程度不同罢了。
对儿童犯罪的人当然最可恶,但是每一次我们成年人对儿童尊严的藐视,都在给那个最终伸出毒手的人心中的魔鬼松绑,我们在给他们创造犯罪的语境。




第二种霸凌,是男性对女性的霸凌。

片中的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被男性压制的。
这一点集中反应在性侵事件的旁观者小米和她浓妆艳抹的闺蜜身上。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当从属。


而这一点,又从片中男性对待她们的态度看出来。
小米是从家里逃出来的黑户,她想要一个身份证。围绕着这个身份证,她被片中的“黄毛大哥”小健几度欺负。
刚开始黄毛给她办身份证的条件是“肉偿”。被自尊心很强的小米拒绝后,改成了一万块钱。小米拿出来一万块钱以后,又变成了一万六。到这里我们发现了,黄毛就是在骗她。
而为什么黄毛会骗她骗得这么溜?因为在黄毛的眼里,她是一个好欺负的小姑娘。

而小米的闺蜜莉莉,以为自己在和黄毛大哥小健交往,没想到她被当做一块肉被小健“孝敬”给了他大哥,后来更是因此而去人流,承受了巨大的创伤。

小米和莉莉,都有往“堕落”的方向上滑去。但整个过程里,她们的自尊都是清晰可见的。小米拒绝用“献身”办身份证,莉莉被迫给大哥陪酒时满脸的不快。然而,这样的自尊,也是不断被藐视,被侵犯的。

女性的自尊,在这些男性的眼里,是一种半推半就,或者是一个不难突破的小障碍。
茱莉亚罗伯茨的成名作《风月俏佳人》里有一个经典台词,沦落风尘的站街女茱莉亚罗伯茨对真心对她的李察基尔说讲述她的心路历程:人们对待我像一个低人一等的人,而我渐渐就也开始相信了。
People put you down enough, you start tobelieveit.



第三种霸凌,更加的无处不在,就是强者对弱者的霸凌。

弱者不配有自尊,甚至可以不被当做平等的人,这样的逻辑,在电影里随处可见。
儿童被性侵,妇女被欺辱后,她们的维权之路困难重重,甚至于被害人多次被置于二次伤害中。



犯罪的风言风语是刮向被害者的,施害者在酒局上照样谈笑风生。
工作和住处不保,是针对被害者亲属的,
被当做一个犯人一样审问是针对被害者的,
“用钱可以收买一切”这样的侮辱性赔偿是针对被害者的。

但这个强弱是相对的,我们作为一个强者的时候,对待弱者的态度,就会变成我们作为一个弱者的时候,被强者对待的态度。
所以导演并没有直接带我们去控诉某一个对象,她带我们反思,是我们亲手打造了这个霸凌链。
从儿童到成人,从女性到男性,从下级到上级,我们都有作为强者的时候,我们也都有作为弱者的时候。

女家长在男家长面前是弱者,但她转身就去霸凌了自己的女儿。
黄毛小健在大哥面前是弱者,但他转身就去霸凌了自己的女友莉莉。
男家长在他的上级面前是弱者,但他转身就去霸凌了比他还弱的其他受害人。
酒店男老板在公务人员面前是弱者,但他转身就去霸凌了自己的女员工。

而这个链条的最底端,就是儿童。
所以电影不仅仅是把矛头指向某一个人,它拿起放大镜,观察了土壤,然后告诉我们,参与了霸凌链条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也都是施害者。如果强者不能保护弱者,那么最终对于儿童收到的伤害,我们人人都有份。


一个小彩蛋,讲一讲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梦露超大塑像。


片中的两个少女,被性侵的小文和旁观了性侵的小米都对梦露的塑像有一种感情联结。这里面既有憧憬,也一种同命相连。
首先,梦露代表了一个强大的,性感的,张扬的,强烈女性化的形象。这在两个未成年少女心中,有一种灯塔般的意义。因为梦露女性化的一面可以如此坦荡,或许自己将来某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这样坦坦荡荡,强大的,明艳的女人。而在梦露的身边,她们感受到一种成熟女性对她们的包容和保护。所以她们最无助的时候,会选择出现在梦露身边,好像获得了某种精神力量。

而另一方面,玛丽莲梦露这个形象,与她们同命相连。好莱坞性感女神千千万,而梦露永远是梦露。很大程度因为梦露她不仅仅是身体性感,她全身上下的性感里透着纯真无辜的味道。在正人君子眼里,这种纯真的性感,像圣洁的天使,在登徒子眼里,这种纯真的性感,代表了挑逗与易于施加犯罪。
所以她们好像与梦露是同命相连的。

引申一下,梦露这个捂住白裙的经典形象,来自电影《七年之痒》。《七年之痒》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已婚男人理查德在妻子外出度假期间,楼上搬来了一个性感女郎梦露。理查德用了全篇90%的时间幻想梦露是如何在勾引自己。天太热,梦露想吹一下来自地铁的冷风,但裙角被风吹起来了,也就有了这个经典的造型。
在理查德的心中,梦露一直在挑逗自己,勾引自己,但事实上,这全都是他的幻想,是他自己心里的痒。现实中直到电影结束,梦露对他的所有的互动全都止乎礼。

梦露的这个经典造型,看似是勾引与挑逗,但最初诞生之时,是在反讽男人的自恋与一厢情愿。
她捂住自己飞扬的裙子真不是为了勾引谁,只是天太热了,想吹吹地铁的风而已。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4 ) 奇观与现实的流动重叠

女性文学课上的小作业,以《嘉年华》中的梦露塑像为中心。

一、梦露塑像的镜头与人物心理

具体到影片中,梦露塑像总共出现了七次,其中两次仅作为相对次要的画面背景掠过。故本文将剩下的五次进行单独分析(序号后为塑像出现的时刻)。

1. 01分31秒

影片以海边崭新的梦露雕像开头。小米绕梦露的脚踱步端详,小文则与同学、干爹(即之后的性侵犯者)来梦露脚边拍照。之后,小米逆着太阳光仰视梦露裸露的大腿与被白色内裤包裹的臀部,拍摄照片,表情急切中带着疑惑。

梦露的第一次出现便带有强烈的符号意味。一方面,由于其体积庞大,摄影机并未捕捉其全身的完整形象,而是透过小米的主观视角「仰视」她。另一方面,两位主要女性角色对待同一座梦露雕像的态度已经开始营造影片的戏剧冲突并构建女性处境的相对立场:小米对梦露的存在表露出疑惑,而小文则欣然接受作为「景观」的梦露并与之合影。

2. 45分36秒

梦露的第二次出现在小文离家出走时。当时遭性侵后的小文被愤怒的母亲剪去了长发,深夜寻找父亲不得,投宿于梦露脚下。摄影机再次以从下到上的摇镜缓缓扫过梦露的身躯以代表小文仰视的视角——这种态度与之前存在相似却又有细微的差异。小文此时已不再将塑像当做普通的旅游景观,它既承载着她有同学陪伴的美好时光、也勾起她与侵犯者的共处记忆。因而小文一方面将其当做暂时的庇护所,另一方面又抱着心爱的鱼缸流露出不安的情绪。

3. 76分04秒

梦露第三次出现时,小米同在民宿工作的好姐妹莉莉因为并不爱他的男友的诱骗而被陌生老板性侵,小米自己也因为与律师交流泄露信息而被民宿老板开除。梦露的脚跟、脚踝已经被小广告贴满,污迹斑斑。小米尝试着将广告撕下,却无力清除。

这仅仅是公共旅游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在影片中,被污染的梦露正如被玷污的女性。小米此时心中仅有的同情与愤懑也是被压抑的、空洞的。她自己还在利用拍摄的犯罪证据视频(性侵者进入小文房间)勒索性侵者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假身份证)。她心中有对莉莉、小文的几分同情,却在自己的生存困境面前无法出手相助。

4. 96分48秒

这是梦露唯一一次没有与主角一起出现。在几位工人的拆除工作后,肮脏的塑像被大型起重机吊起——这也是梦露正面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于画面之中。镜头从上往下摇动,下坠的运动轨迹暗示着梦露作为女性符号的倒塌。在此之前,小文在公安局特地安排的专家检查中被认定为「无损伤」。现实生活中对女性的巨大伤害被抹去,而在黑夜被悄然移除的梦露塑恰恰是这一过程的隐喻。

5. 104分22秒

梦露在结尾出现,与开头呼应。被开除后又被夺走钱财的小米投靠莉莉的男朋友,成为了一名雏妓。当她穿着白裙等待职业生涯第一位客人时,性侵案件真相水落石出的消息从广播中传来,她最终选择了出逃。

当她如《四百击》中的少年一般出走时,在高速公路上偶遇了曾经心爱而如今被搬运也将被遗弃的梦露塑像。小米眼中先流露出错愕与惶然,之后转为坚定与决绝。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加速电动车试图追赶被遗弃的梦露。最终的镜头停留在她们的背后,小米的视线依然与梦露的裙摆形成另一空间角度下的仰视关系,而客观上她们处于同一水平线——这似乎潜藏了小米作为勇敢选择的年轻女性拯救任人摆布的女性符号的可能。

从以上五次梦露镜头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梦露与影片中两位主要人物的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既有对其美丽的歆羡、仰视的依赖,也有对这种形象存在的怀疑,最终演变为另一种尊敬、同情与付诸行动拯救的可能性。


二、梦露塑像与其他女性符号

梦露塑像在《嘉年华》符号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影片海报的主体——这某种程度上已经表明它在影片中的关键作用。影片中也设置了诸多与之相联系的物象符号,最终反映出中国女性的性别境况。

1.

首先是梦露最为标志性的白色连衣裙。影片英文名即为「Angels Wear White」,呼应了梦露的白裙。影片中,小文在被性侵之后遭到母亲的荡妇羞辱,母亲发怒时的第一行动便是撕破小文的裙子。小文流浪海边,看到新婚爱侣们拍摄纪念照时的婚纱同样是白色的。影片结尾,小米身为雏妓接待客人时穿的衣服是白色的裙子,但做出选择逃跑时的穿著同样如此。

2.

其次是梦露玫瑰色的脚趾甲。这是小米与小文都特别注目过的化妆形式。而影片中更多的化妆品出现在成人的世界之中:莉莉在男朋友来民宿时需要小米帮她在夜晚关门,便以口红作为交换;莉莉在镜头前常常涂脂抹粉,而被性侵后则以素颜示人;小文在被母亲剪去长发后,她直接的报复手段便是剔去母亲妆奁中剩余的脂粉;而影片的正面人物郝律师的妆容则较为淡雅,并无过多修饰。

3.

第三是梦露的金色头发。商会会长在性侵之前给小米和朋友买的假发便是金黄色的,而这顶假发在打扫卫生之时被小米收为己有。小米非常珍视这顶美丽的假发,但却一直藏着。之后被莉莉的男朋友拿去玩乐、并作为要挟小米泄露事实真相的筹码。金色假发与指甲油同样是一种装饰物。

4.

第四是梦露甜美的笑容。影片中既有小文在与朋友玩耍时愉悦开怀的笑容、郝律师在与小文、小米交流时关切而睿智的笑容,也有多数女性角色在面对男性角色时献媚的笑容:莉莉在面对年轻警察时巧笑迎合,在面对老板的指责时用笑容乞求轻罚,被男朋友拉着陪陌生男性喝酒时露出尴尬的笑——小米在面对警方调查时同样如此;小文的母亲在配合警方调查时同样陪出笑脸。

5.

第五项则涉及梦露这一形象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这便是梦露的被拍摄的状态。无论在现实的历史还是影片虚构的情境之中,梦露都与摄像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梦露塑像这一春光乍泄的动作最初出现在美国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的《七年之痒》中,并以影像的形式逐渐广泛流传,成为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符号。

《嘉年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非常多关乎拍摄的人物行为。小米在影片开头便拍摄梦露塑像的臀部,小文也与梦露塑像合影,新婚男女成双成对在海滩边拍照。另一方面,小米在看到性侵者进入小文房间时也果断地拿起了手机拍摄——这段录像是小米换取金钱的筹码,又是最终案件的关键证据。

从以上几种符号的延伸中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诸多与女性相关的物象都与梦露塑像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一方面来源于合情合理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共同构成了较为复杂多层次的符号系统。必须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每一项的内涵都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具备正反的多重内涵——显然,文晏的态度是审慎而复杂的。在这种多义性中,我们方能认识梦露塑像完整而丰富的内涵。


三、梦露塑像的三重内涵与性别意识表达

导演兼编剧文晏在一次电影映后交流中曾提到梦露塑像的创作动机:

这个形象在过去六十年以来,不止是西方世界、更是世界上最标志性的女性被固化的形象。我在写剧本的时候,看到南方一个小城市盖了一座号称世界上最高的梦露,有8.8米,但过了一个月就被拆掉了,原因是因为那个裙子飞得太高了。

显然,影片中梦露塑像的遭遇在现实社会中确有其事,而文晏将对相关事件的思索融入了《嘉年华》的艺术创作之中,产生了梦露塑像这一极具辨识度的电影符号。根据之前的镜头与符号分析,我们可以将梦露塑像的含义分为三个层次。

1.

首先,从最浅层的角度来看,梦露的形象是一种纯洁与风骚碰撞的美。她的身体、她的表情、她的姿态融合为极具风情的整体,纯洁清新而又奔放自如,羞赧中带着俏皮——似乎没有人能够否认她的美,就像影片中小米、小文以及其他游客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与之合影一般。这种美让人抛开现实而沉浸其中,是未经审视与理性过滤的。

2.

其次,假如我们重新将这种「美」放置于当前的社会性别语境下,它便是一种经男权社会凝视与规训的美感。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眼中,这种美的认同并没有经过太多理性的审视,因而其中更为复杂的建构过程往往被忽略。它让多数男性为之倾倒,因而成为较多女性追求的具有典范性、标准性的美。

梦露金色的鬈髪、纯白的衣裙昭示着一种处女般不受沾染的纯洁,而她看似无意实则经有意设计的被风掀起的裙摆、低至胸口的上衣、丹唇未启的弧度又隐含着一种轻佻而魅惑的性引诱。最令人心醉神迷的大概还是她微微前倾、捂住私处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是对自己身体部位的保护,又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裸露——继而在观看者的视角下形成欲拒还迎的无限遐想。这种种美感的建构,无不是传统男权社会施加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传统男性既希望女性是纯洁而高尚的,却又希望女性在面对自己时是愿意献身、释放诱惑的——当女性显得过分放荡抑或过分拘谨时,她们都不会符合男性的想象。这种纯洁与淫欲的尺度必须由男性掌握与审视——而梦露似乎是一个可以符合这种欲望标准的平衡点。

在影片中,我们便能看到小文的活泼、莉莉的娇羞、以及小文朋友的天真愚昧。我们无法直接批判这些表象必然是丑陋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便是男权目光期待下的女性形象:永远可以居高临下地摆弄、意淫,更可以随时丢弃。因此,当男权社会意识到梦露塑像可能意味着一种性的逾矩、一种对规训的超脱时,它便必须拆除它。拆除意味着男性权力的行使,意味着压抑女性自主解放的可能。

3.

影片最终,小米眼神坚定地追逐被拆除的梦露塑像。这一行动所暗含的是一种重塑梦露形象女性主体地位的要求:纯洁、放纵或是若即若离的诱惑并非女性的原罪,它应该是一种摆脱男性目光束缚的自主状态。

在影片中,小米一直不算是传统的女性形象。她的面容谈不上娇俏且没有装饰,她的衣着缺乏搭配,她的性格不够温柔——就连在男警察面前的礼貌也显得极为不自然。然而,尽管她是如此的不合男权社会规范,她同样受到了男权的侵犯——又或者说,正因为如此,她才遭受侵犯。她意识到:她不可能在社会对自己所处的性别群体的态度中置身事外。她一边将犯罪证据视频交给律师寄希望于小文的拯救,一边绝望地开始了被迫贩卖身体的人生。而最终前者的希望浸染了后者,不论结果如何,她决意选择自由——并在梦露塑像擦肩而过时决定参与其中,去重塑这种女性群体性的自由。

此时,小米所追逐的梦露已不再是那个被凝视的、被束缚的梦露。正如莉莉的耳环被摘下后又被小米重新戴上,梦露的性意味被无情压抑却依然萌动而具有生命力;在被男性权力毁坏之后,它反而具备了重生的能力——而重生的可能性便掌握在如小米一般勇于自主选择的女性及其同盟者手中。它们的任务便是将梦露的纯洁、奔放包括性内涵真正从男性目光中解放出来。白裙与否、化妆与否、微笑与否,都不能直接决定女性的属性。在这一升华的状态中,女性获得的是真实、自主而丰富的人生选择。


综上所述,《嘉年华》中的梦露塑像在人物心理、符号设置以及最终的主题表达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形成了对当下中国女性现状的映射,也潜藏了未来性别平等的光明可能,从而达致了视觉奇观与社会现实的流动性重叠。在影片中,梦露既是被凝视、被毁弃的对象,又暗含了解放的主动性。由于这一核心符号的多义性,影片的女性主义思想也不再单一僵化,而涵盖了多重选择的范围指涉。因而《嘉年华》所内蕴的性别平等要求既有着强烈的反压迫意识,也是流动、可塑、开放的。

 5 ) 关于《嘉年华》的九点疑问以及可能的回答

本文是一次圆桌形式的自娱自乐(哪来的一个人的圆桌所以)。欢迎友邻讨论补充~

11月24日,《嘉年华》上座率超17%,居当日新上映影片之首,侥幸逃脱院线一日游的命运。相对客观地说,影片在商业上的初步成功最大原因依然是实际上并不应该发生的“热点”事件。尽管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能被更多人看到着实是可喜之事,但是达成这一结果的方式却终究无法令人欢欣。

我在11月12日观看了《嘉年华》的点映,给出了今年第一个华语五星的评价;11月24日正式公映时去电影院二刷支持,依然维持了五星的好评。于我而言,影片最优异的一点在于对性侵儿童这一社会议题张弛有度的表达,并且在构筑影像世界的过程中将人物和情节开放给观众,从而呈现出内隐的多重层次,并在内隐中达到外向的社会批判力度。而在一些热点事件发生后,其社会意义也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五星的评价。

作为一部华语语境内题材、视角皆较为特殊的作品,《嘉年华》自上映以来也受到了争议性的评价。我也时常在这些给出的平庸较差评价中反复思索影片(以及一些影片外围)的问题,并尽力做出自己的解答。在让自己感受影片更多不同侧面以及不同友邻观看视角的同时,也希望可以更进一步地交流。在此将对这些问题稚嫩的思考汇总如下。


问题目录

一、《嘉年华》是在蹭热点吗?(……)
二、《嘉年华》对观众的积极作用只是在题材吗?
三、《嘉年华》的影像表达是贫瘠的吗?
四、《嘉年华》的符号运用是否刻意?
五、《嘉年华》的结尾是否削弱了表达力度?
六、《嘉年华》所呈现的是极端夸张的吗?(……)
七、《嘉年华》只是在做新闻报道吗? (……)
八、《嘉年华》只是让观众可怜一部分人仇恨另一部分人吗?
九、《嘉年华》是一部格局狭隘的作品吗?


一、《嘉年华》是在蹭热点吗?

影片本身的创作肇始于2014年,性侵女童案件在当时已经有陆续曝光,但并未像近日热点(虽然事件并不完全同类)一般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文晏的创作只是基于当时这一领域的客观状况。嘉年华的定档改档也早在某热点爆发之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影片并非蹭热点而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挚切关照(这是一个很愚蠢但依然有人质疑的问题)。

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挪向影片的宣发,这个问题就不再确切了。11月24日,《嘉年华》新宣传图释出,海报被染作一片血红,并加上了“救救孩子”这一在中国诞生了一百年的刺目标语。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基于热点风向所做的宣发举措。“救救孩子”这句以往在青年人朋友圈常作笑谈的话在现实面前释放了强大的道德感染力。如此看来蹭热点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结果也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发生作用过程中消费热点的嫌疑终归让部分人无法完全舒畅地接受。

而影片在宣发其他方面一直没有过分张扬,即使是文晏导演领奖时的感言也并未就这个话题进行过多强调而只是只言片语精准总结。因此,我虽然不能完全认同这一行为,却又不忍苛责。毕竟,这可以看作基于现状权衡过后的适度催化措施。

相比宣发团队,或许观众的行为更值得探讨。无论是对这部影片还是对这一热点事件,观众们的关注能持续多久、行动上能改变多少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而限于主观客观的种种限制(比如我们如何抵达真相、如何有时间去抵达真相),这些问题又断不能进行一刀切的讨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观看《嘉年华》这件事本身不应该成为通过“蹭热点”炫耀道德感的工具(也正是一部分人对道德感的粗暴强调让另一部分人产生了道德绑架的感受——而这一现象在《百鸟朝凤》、《二十二》等影片上映时早已屡见不鲜)。每个人观看《嘉年华》的感受与评价也绝不能被某个单一标准所束缚,应该推进的是具体意见的交流。(好的我承认这段话都是废话)

今年另一部受热议作品《二十二》


二、《嘉年华》对观众的积极作用只是在题材吗?

诚然,性侵女童的题材确实是长期缺位的(类似的有黄骥导演2012年的《鸡蛋和石头》与2017年的《笨鸟》)。这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视野与勇气的问题,也是较严格的沈茶环境束缚所致。因而《嘉年华》在华语电影题材上确实做了开拓性贡献,更不必说其公映对大陆观众观影视野的积极作用。反过来,题材也给《嘉年华》带来了经济效益。

就目前而言,中国观众确实是看重题材的——或者说得更广泛一些,是偏爱故事与所谓的“内容”与“意义”的。《二十二》、《百鸟朝凤》是如此,前月热映的《看不见的客人》、乃至去年广受好评的《驴得水》等等同样如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一种偏离电影作为“影像”本体的欣赏方式。但实际上,立足于影像本身的欣赏方式一直以来就是较高难度的,它可以作为一种欣赏角度多样化的趋势,却无法作为一个必须的衡量标准。

豆瓣评分高达8.6但也被不少影迷评价为“电视电影”的《相爱相亲》

但另一个疑点在于,除了题材吸引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就真的不发挥作用了吗?

只要有一部分平时看惯了热闹爆米花的观众在欣赏《嘉年华》时感受到了沉静、克制、平稳的力量,只要有一部分平时以多数电视剧为主要欣赏途径的观众在观看那些气若游丝的手持人物特写时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鲜活的影像体验,只要有一部分平时只能被动接受故事的全貌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些留白处的幽暗缝隙、开始花费精力去解读影片的符号隐喻……那么在题材之外,《嘉年华》已经承担了一部艺术电影的另一种责任——让更多观众体验更多不同的影像美学。


三、《嘉年华》的影像表达是贫瘠的吗?

这个问题或许依赖于对“贫瘠”一词的定义。假如说“贫瘠”本身就是一种美学风格,那么回答或许可以是肯定的;假如“贫瘠”只是一个对电影作为影像艺术的最低贬义评价,那么我恐怕不能接受。

影片的镜头全程没有可以称为宏大的调度。仅有的几个远景在海滩、游乐场转瞬即逝;剩余的时间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围绕人物关系与情绪构建出的中近景镜头与特写镜头。比如小文接受检查后与妈妈对峙的镜头,妈妈的身体在镜头中被切割至腰部上下范围内占据画面右侧,而声音宣告在场的权力,小文的身体龟缩于画面左侧,静止且沉默;比如小文透过门缝窥探妈妈与律师的对话,从小文黯淡的面部转换到小文视角完成缝合;比如开头部分拍摄梦露像时对小米的情绪呈现;比如专家“检查”时那个无声处惊雷的主观镜头;……

如此种种镜头语言都是相对简约、没有复杂的表征层次的。在这种“贫瘠”之中,影像直接的叙事功能被不断弱化,我们看到的是作为影像在延绵的过程中捕捉、凝缩并展开人物情绪状态的能力。

在《嘉年华》的特写中,我们极少将注意力分配到人物之外的元素中。我们盯着人物的脸庞,像是隔着银幕尝试一种不可能的面对面谈话,这种“不可能”所蕴蓄的情绪张力始终在寻找一个出口——但是镜头几乎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而是继续着它贴近却又漫长冷酷的编织与缝合;人物同样没有,主角的表情没有剧烈的变化,没有强力的纾解——压抑的影像空间就此形成。

另一方面,这种内向的压抑在影片整体中又形成了外向的展开。人物的面部和盘托出构成严格的束缚,却又将人物本身的内在开放给了观众。这种内在并非全部依托于演员的表演,而是在影片叙事所建构的情境中达成;加上影片丰富而自然的可解读物象符号,人物的迹象性状态与围绕事件的理性梳理相辅相成,最终完成了感受与知性的融合。然而,“开放”本身意味着观众有最大的自主权,却也让影片承担了遭受“浅薄”、“贫瘠”评价的风险。

“开放”这一点在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中尤为突出。在以往的二刷经历中,我常常会在影片当前的情节中不自觉地跳跃到之后的时空中,从而试图在对影片的条分缕析中寻找更多可能的联系(尤其是年初六刷《爱乐之城》时)。然而在二刷《嘉年华》的过程中,我几乎全程沉浸于对人物当下状态的感受之中,并未不自觉地与之后的情节勾连。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嘉年华》在影像本身的控制力与对观众的开放性之间所做的平衡。

导演文晏说,她想讲的东西都在电影里,以哪一个话题代入从哪一个角度解读,都是观众自己的事。当然,这句话实际上适用于任何作品,但是放在《嘉年华》这部作品上或许的确更为贴切。在影像表达的“贫瘠”之中,它隐忍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


四、《嘉年华》的符号运用是否刻意?

如我之前所言,嘉年华的影像构筑的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观众们看到的可以是最贴近生活土壤的真实,也可以是无处不在的具有象喻性的符号。大到游乐场、海滩、梦露像,小到金鱼、化妆品、裙子、头发,甚至是女性双膝紧靠的坐姿、粉红的色彩,都可以做符号解读。但诸如此类的符号无不是契合影片所构建的故事场域的、也是符合人物心理变化轨迹的。他们并没有给我刻意填充的感觉,没有造成我心理上的冗余与堆砌感,而只是沉默地被搬运、被展览,就像冷漠而疏离的景观。

作为“景观”的婚纱照拍摄

以梦露像为例。梦露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本身就蕴含了多重的意义,而这些意义也在影片中埋藏了多重层次。梦露一方面是纯洁奔放的女性象征,而另一方面这种“袒露”与“遮掩”的纯洁奔放又被男性所凝视;更可怕的是,在被凝视的过程中,女性反而以这种男性视角下的标准开始了对自我的规训;天使的白色被黑暗围猎,又因围猎而自觉地禁锢于白色之中。

小米对梦露好奇,小文对梦露依恋,她们只能看到那表层的美好并满怀向往,却不能领会这种美好如何被利用并成为枷锁;直到梦露像被贴上牛皮癣,它似乎才显示出它真实的模样,而小米却已不能接受。最终,小米鼓起勇气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时,倒塌的梦露反而成为了她前行的动力。在这一系列符号运用的转折中,梦露像的复杂性被完完全全揭示,而女性存在的困境也被完美包蕴其中。

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最后梦露像突然被拆除确实是有点突兀(按照日常逻辑完全可以雇人清理牛皮癣,但好像也可以当做一种发展中城市乱建乱拆现象的表述)。但是作为影片结尾的升华,甚至可能是超现实的处理方式,我似乎也可以忽略这种可能的瑕疵。


五、《嘉年华》的结尾是否削弱了表达力度?

经过多位友邻的比对,《嘉年华》的结尾的确经过了调整。第一是剧本原先没有将罪犯绳之以法,但是影片成品加入。这一环毕竟是影片成品之前,与审查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应该有创作者对审查和公映的考虑。第二是在大陆公映版中将广播声音调高,这也是最受诟病的一点。

许多观众表示这个结尾莫名其妙,大大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与冲击力。但其实首先,影片整体的剧作一直非常含蓄,有多处留白。而且联系之前的线索,要进一步向上抗争洗雪冤屈也并非不可能。其次,即使广播声音被调大,这也并不一定能削弱批判的力度。两条新闻“坏人落网”与“关爱孩子”本身的对比就已经足够讽刺,而在前面如此黑暗的发展中突然点破这一丝义正言辞的光明同样可以产生反讽效果(我们看过的大会听过的总结还不够多吗???)。一个个案并不能拯救一个群体,更不必说对个体本身的伤害法律根本无法挽回。再联系第四个问题,这是否正是一种超现实的处理?小米真的会突然丢下口红骑上车出逃吗?这个案件真的就这样解决了吗?假如我们在现实中习惯了对诸如此类事件的揣测,那为什么面对电影我们却放逐了自己的“想象力”呢?(换个角度来说,这恰恰证明了影片之前的处理已经足够压抑,因而观众呼唤结尾的情绪出口。)

因此,这个结尾同样是开放的,表达的力度依然视观众自己而定。


六、《嘉年华》所呈现的是极端夸张的吗?

无论是豆瓣还是微博还是朋友圈,在碰到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这依然受生活的环境和观众对环境的感知力的影响。就我个人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五线县城的成长经历而言,这些恐怕丝毫不夸张。而在更加发达的地区,这些问题或许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完全有可能被隐藏得更深、或者以其他更可怕的方式存在着。

影片并没有过分强调地理环境,观众们只知道这是一座商业气息并不太浓厚的海滨城市(取景地应该是厦门?商业元素有商会、客栈、游乐场、堕胎场所、大排档还有卖银等)。地理语境在这里是基本模糊化的,这一点和《相爱相亲》的处理类似,影片的故事场域通过地理环境的模糊而达到开放,从而更具广泛的映射意义。


七、《嘉年华》只是在做新闻报道吗?

我一开始非常不能理解这条评论,但还是尝试着寻找一些可能的理由。第一,这可能是因为影片开放的结构更多选择呈现现象,导致被评价“浅薄”新闻报道;第二,影片的女性视角不见得能为所有人完全接受,反而让一部分人产生厌女症;第三,影片客观上存在的人物扁平缺陷与冷感处理让人无法感受到人物的血肉;第四,影片内含的政治性斗争性意义大于人性剖析意义,因而有无良新闻媒体的煽动感,所以除了题材一无是处?

但是,坦白说,以上这些理由,我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八、《嘉年华》只是让观众可怜一部分人仇恨另一部分人吗?

二刷中我个人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两眼湿润的耿乐从黑暗中走出。他或许曾经是一个不负责任、对女儿缺乏了解的父亲,但是当他目睹女儿与“背叛”了自己的好友重归于好,在那一瞬间他似乎完全达到了某种神圣的理解。而在之后的事件中,身居底层的父亲也一直坚定地站在正义一边。这一角色几乎拯救了影片一边倒的黑暗男性形象,让我们对男权社会深恶痛绝同时感受到了男女之间交流互助的可能性。或者说,他跳脱出了男权社会赋予的属性,成为了一个生动的“人”。

而其他男性角色,从一直隐匿在银幕之后的刘会长到一直在台前演绎正义的王队长,从左右逢源的市井混混健哥到寥寥几笔勾勒的调皮男同学,确实没有一个是正面角色。对诸多非正面角色产生厌恶甚至是仇恨情绪都是观众自然的反应。但是由于耿乐这一角色的存在,使得男性这一群体并未沦落至完全被鞭挞的境地。

与此相对应,母亲这一角色也让本来就较立体的女性群像更加富于深度。作为相对负面的女性角色,母亲通过对小文的“荡妇羞辱”进行了二次伤害。这种女性受害者有罪的思维显然承继自男权逻辑,影片中的母亲形象也的确更靠近相对传统的男权社会,成为女性这一群体中刺目的缺口。

其他女性角色中,作为主角的小米因生活所迫而贪恋钱财,小文敏感而又坚毅,小新懵懂因而被谎言所驯服,莉莉经过谎言的创痛卸下了迎合的假面,史可作为拯救者知识精英女性则相对单薄。整体看来,女性的形象多元且结构完整。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暗含了相对应的思考却又大多不显得功能化。(这一效果和影片的影像呈现方式密不可分)

回到这一问题中来,《嘉年华》是否存在着表达对男性群体的“仇恨”倾向?的确有,但是仇恨的与其说是男性群体这“一类人”,不如说是“男权”统治这一体系,或者从其他角度来说,是这个物欲(包括金钱也包括被物化的女性)的社会。反过来同样如此,女性群体的内部同样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恰恰是与对“一类人”的单一情感倾向相悖的。

诚然,在关于影片的讨论中,影片的复杂性容易被简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本身的确存在一些人物形象单薄的问题(尤其是男性),另一方面也是部分观众在讨论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这些言论或许不成熟、或许失之偏颇,但起码已经开始了反思的步伐,只不过更进一步的思考仍需要通过交流完成。(废话,划掉)

郝律师这一角色确实较为单薄


九、《嘉年华》是一部格局狭隘的作品吗?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如豆瓣第一条短评所说,《嘉年华》是一部优秀的“青春片”。那么在呈现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设置受限的视野。而影片已经通过不同年龄的性别角色结构呈现来尽力突破狭隘的青春片视角去达到社会批判的层次

另一方面,所谓的“狭隘”,其实是创作者选择与裁剪的结果。假如《嘉年华》已经在讲述受害少女的青春成长这一个点上达到了深刻,那么所谓格局的“狭隘”也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毕竟没有一部作品可以面面俱到。


一个强行填入的结尾

11月26日晚,文晏凭借《嘉年华》获得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而在昨晚的豆瓣首页,我也看到了关于“导演笑得这么开心救的到底是孩子还是自己的金马奖”的神奇评论。

然而,昨晚我还对这清奇的脑回路嗤之以鼻,今天欧盟影展看了《魔方》之后却反而对这种观点有了些许的理解。

这种抗议的背后是当代艺术在观照现实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当艺术仅仅成为艺术自身,或是当艺术仅仅依靠于所处的场景,或是当艺术对现实的关照仅仅在为贫瘠的我们提供一剂安慰,这个世界就会陷入“魔方”的悖论之中。

我们所有人围着大银幕这片魔方欣赏,我们以为已然通过影像抵达了真实,我们为影片的现实批判意识所痴迷——然后我们继续站在魔方这一信任与关怀的圣所之外,继续占有“平等”的权利,继续拒绝平等的义务。

“打破沉默”、“救救孩子”,又岂是《嘉年华》一部影片所能做到的呢?

 6 ) 如果有全知望远镜,希望能看到那些受伤的心

如果有全知望远镜,希望能看到那些受伤的心

“什么是处女膜?”

——这是张新新问孟小文的,她们前一天晚上被性侵后,正在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作为小学生,她们对身体的认知相当模糊,但从那一刻起,她们比别的女孩多了一份关于成年男性身体以及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记忆,这份记忆将伴随终生。

在“三原色”幼儿园虐童案曝光后,家长在采访视频中说到:“孩子不想上学,但不敢跟家长说,老师跟他们说了一个特别可怕的话,说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知道。”这些话在成年人听来也都不寒而栗,更勿论在小孩心里留下了什么阴影。

韩国电影《素媛》里的小女孩,在遭遇性侵后经过了漫长的心理修复期。女孩不但身体遭受严重创伤,而且还非常害怕成年男性,就连她的爸爸都让她感到恐惧。女孩的爸爸非常痛苦,他痛恨自己,更痛恨那个强暴自己女儿的畜生。为了安抚女儿,爸爸只能戴着卡通头套轻轻地走进女儿的病房。后来女儿慢慢放下防备,彼此每踏近一步,卡通头套后面的爸爸都泪流满面。

《嘉年华》里孟小文确认被性侵后,妈妈在医院当场发作,给了女儿一个耳光。后来几天,她试图撕烂女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和剪掉女儿的“披头散发”。很多人看到这里都无比痛恨这个不讲理的妈妈,但也许只有这样,她才能稍微解脱,才能告诉自己是女儿不检点不小心,而不是她忙着自己的生活,连女儿彻夜未归都不知道造成的这场灾难。

大多数发生幼童性侵案的家庭,除了小孩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其监护人往往也深陷自责走不出来。韩国电影《素媛》里的小女孩,独自上学被流浪汉拉进小巷子强暴,她的父母便一直责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女儿独自去学校。

儿童性侵案每天都在发生,每次被曝光都能激起民愤,但所有的宣泄又会很快被新的热点取而代之。许豪杰幼童性侵案今年七月份被曝光,可现在回想起来,就好像是去年的事情;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仅仅是两周前发现的,却早就不再被大众讨论。信息时代每天都有热点更迭,新的热点掩盖旧的热点,而我们又那么健忘。

很多性侵案背后,多少被毁掉的人生根本没有人再继续关注。没有人关心装上了人工肛门,每天都要背着便袋生活的素媛的余生,也没有人会关心《嘉年华》里孟小文和张新新往后的人生。有些人也许熬了过来,但有更多像台湾女作家林奕含那样默默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人,是我们不知道的。

如果真的有“三原色”幼儿园老师说的全知望远镜,多么希望它能看到那些受过伤害的心,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的。

敏感社会话题的每一次试探,都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电影里张新新的爸爸是施害人刘会长的下级,是他让自己的女儿认对方作干爹。性侵发生后,为了替女儿“着想”,为了她不被说三道四,为了她的前途,他们决定选择缄默。这样才能从刘会长手里拿到一笔赔偿,再换一所私立学校,只要他们不追究,女儿便是“清白”的,也就可以当作没有所谓的性侵。看到这里观众更是愤慨,可是作为受害家庭,要直面这一切并与之抗争,需要莫大的勇气。他们要对抗不单只是上层阶级势力,还得背负事件被大面积曝光后所带来的舆论压力。

孟小文的爸爸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被工作单位要求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不再“妖言惑众”。单位领导对他说:“要依法表达。”但作为屁民,依法表达的途径又是什么,是漫长的司法程序?

我们不得不回到“三原色”幼儿园虐童案上。我们看到了民众的愤慨,甚至各种混乱或者没有根据没有来源的言论四起,这个时候有人呼吁理性,告诫大家不要散播谣言。在一个司法制度健全的国家我们或许可以相信所谓的程序正义,但在公权力诚信丧失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通过舆论将事件推进到公共话题领域。

韩国电影《熔炉》曾经创造过这样的奇迹。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教师性侵残疾学生的暴力事件在六年后被改编成电影,网络万人签名要求重启调查,电影上映六天后,光州警方成立专案组重新侦查该案,在这期间,民众请求提高性侵案的量刑标准,由于涉案人员追诉期已过,民众又呼吁废除追诉期。在电影上映三十七天后,韩国国会就压倒性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此修正案的另一个名字就叫“熔炉法”。修正案不但把量刑提升到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外,还废除了公诉期。而施害人如果任职于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则加重处罚。新法在光州性暴力事件首次曝光七年后实施。

这是舆论的一次胜利,我们不得不承认韩国对言论自由的开放程度确实比较高。这次电影《嘉年华》全国上映算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也许《嘉年华》影没有像《熔炉》那么激烈,它甚至有点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但却是对敏感社会话题一次成功的试探。即使电影可能存在缺陷,但它的社会价值却不能忽视。

 短评

建设乐园的简便方法是,不用给小女孩小男孩上性教育课,教会他们沉默就可以了。

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电影聚焦着赤裸裸的痛点,却又无处呐喊,无处宣泄,或许这就是现实。2017媲美《相爱相亲》的华语佳作,就像耿乐说的,这样的电影能公映已经很欣慰了…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补看平遥节“费穆奖”的最佳影片获得者,确实不虚其名,是本届我看到的最佳国产电影。女导演掌控剧情、人物准确,节奏恰当,手法简洁,内容丰富,扎实。缺点在于主角的精神、人性方面还欠更丰富、深层的开掘,使作品的格局没有得到可能的提升。

11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现实让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14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救救孩子!其实,电影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小文长大后变成小米,小米在长大一点变成前台莉莉,莉莉再变成小文的妈妈...虽有遗憾,但切合中国当代语境现实,整体后劲和力量都非常足!#不仅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也是近10年最棒的中国电影#

1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可能我是最不喜欢这个片子的中国观众,感觉剧情牵强,演员表演浮于表面。结局总算给了点希望。小米和小文的演员长同一种类型的脸,我敢说外国观众绝对脸盲。开始我都以为小米是长大后的小文。

1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年度最佳华语电影,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熔炉》,而且艺术水准绝对比后者高。女导演要第三方视角拍未成年人性侵丑闻,既保证了艺术性和个人表达,又保证了它的观赏性,镜头里不见残酷,但一线善意更加凸显了现实的黑暗,最后的结尾算得上神来之笔了,情感冲击力让人看完之后陷入久久的沉默。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扔裙子那段太难受了。小时候每次穿新衣服去上学都充满了羞耻感,学校默认好孩子不该穿得花枝招展。初中有次在衣服外面套了件小坎肩,收作业的时候听见班主任小声但坚决地说“请你回去把衣服换掉”;高中在商场遇见班主任,我妈打招呼说带我来买靴子,班主任说学校不让穿靴子,我在旁边早就急哭了。

28分钟前
  • 竹官碧
  • 推荐

一部非常女性视角的影片,实际上涵盖了多年龄层与职业的女性遭遇,而男性角色大多数施暴者或是懦弱的,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几场戏的暗喻非常有趣,尤其结尾公路一场,配合难得的音乐。在当下内地,这个影片无论是选材还是视角,都是少见的,也是难得的。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嘉年华与红黄蓝

36分钟前
  • 不夜铖
  • 力荐

儿童性侵题材难得被处理地如此克制,全部情绪被堆在胸口。摄像机紧紧对准女孩视角,男性几乎完全处于反面。导演构建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也颇具功力,大喇叭呐喊那场戏可以算全片的高光时刻。梦露像终将坍塌,世界不过是一场肮脏的嘉年华。

3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最正面的男性形象也是一个无能父亲,最负面的女性形象只是一个无能母亲。

40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说是中国版《熔炉》当然是过誉了,但在现下如此多社会事件面前,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远远高于艺术价值。大红太阳高高挂,在审查的笼子里,国产电影就像永远飞不起来的鸟。我想编剧曾经考虑过一个结局,那就是在政治正确的新闻背景音里,嫖客脱下了小米白色的衣裳。也许只有这样,电影才更有力量。

42分钟前
  • 苏打拌饭
  • 推荐

【B】最后电视里传来“和谐之声”,而我后排的一个女人泣不成声,她老公在一旁怎么安慰也不好,字幕放完,影院工作人员催促他们才慢慢站起。我才看到,她怀孕了。顿时脚下踩了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来安慰她,因为我全都不相信。

46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在小鲜肉阴气弥漫,华语电影普遍不举的境况下,文晏以其对病态社会的深切关照及融汇中西的电影语言,贡献了一部极具担当的青春电影。这种担当不仅仅只是传统的鞭笞和批判,更为难得的是出逃与觉醒。此外电影也恰好映照了当下女性无任在意识还是行动上都远胜于男性的现实。

50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污损了的就拆除,损坏了的就补上。倒下的梦露巨像从公路上轰然经过,愿一身洁白的你永远不被黑色的潮水追上。

5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我们不但拍出了超过熔炉的电影,还上演了超过熔炉的惨剧。

59分钟前
  • 雾淡乡
  • 力荐

少女性侵案,同情很容易,手撕罪犯也不难,但除此以外呢?片中两位母亲的做法,恐怕正好解释了悲剧不是随机并无意发生的。相比不可饶恕的恶,不自知其过的罪更是笼罩在中国社会的乌云,与当下时愈发强大的男权功守道不谋而合。精准的镜头,几乎没有废戏,视点交还予女孩的处理方法真心很棒。

1小时前
  • 木卫二
  • 推荐

父母之罪,在于生而不养,养而无教。权富之罪,在于狂恶无边,只手遮天。民众之罪,在于自私狭隘,宥于偏见。

1小时前
  • 艾晨
  • 推荐

男人搞出的事情,全部交给女人自己去处理:这就是我们的社会。

1小时前
  • 把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