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日版所以对韩版也产生好奇……不知道同样擅长小清新文艺范儿的韩式小森林会不会有日本的大热,不过就普遍反馈来说好像还是日版更胜一筹。
这版同样运用类似故事背景铺展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中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还有最核心的美食,韩版女主是近年韩影圈表现不错的金泰梨,妹纸长得就很小清新,不是艳丽挂的。让人颇有代入感,嗯这是一个平凡女孩儿的小故事。
韩版还是很完整的陈述了这个“领家女乡下花样吃的故事”而且看得出在力求唯美,譬如月夜下池塘摸田螺,树荫下吃西红柿,简朴温馨甚至修个房顶都要美美的。
在食物拍摄的部分和日版重叠率还是蛮高的,虽然看到不少人在吐槽美食单一简陋。但是小森林不就是这个路子嘛?重要的是食物与人物之间上演着怎样的生活故事。
我个人觉得这部相较原版更活泼一些注入在人物上面的描写更生活化,日版的很低调隐忍,这大概是最直观的感受。不得不说这部依旧是我会在午休时间拿出我的饭盒,边吃边看的下饭菜。
看似很治愈,实则很残酷。
我厌烦这繁忙的生活与错杂的人际,却贪恋灯红酒绿的繁华和慵懒。
我迷恋那幽静的生活与踏实的日子,却害怕年复一年的孤寂与劳累。
既不能勇敢的面对这城市拥挤得喘不过气的生活,
却也做不到轰轰烈烈说走就走明天准备在哪里搭建一个木头做的小屋。
就像一剂迷药。打下去会沉醉,醒来会痛苦。
周末懒觉睡得很不成功,五点六点七点各醒一次,到了八点终于再也睡不下去了,心想自己怕不是已经变成老年人了吧,索性爬了起来。做完晨间运动煮饭吃,天气雾蒙蒙的,风一阵一阵吹,是凉悠悠的初夏的风,还有点儿小冷呢。
吃饭的时候找来韩国翻拍的《小森林》当做下饭菜。早前看过社长的推荐,翻拍得算是比较成功了,一帧一帧都是美好和清静。就着它,一口一口我吃掉了大半颗球生菜。
女主在都市里生活不如意,回到黑黢黢的乡下屋子,肚子饿了准备做饭吃,米缸什么的都空了,跑雪地里挖白菜和大葱,动作活像一只鼹鼠。
看着她吃饱喝足躺下的满足样子,让人真想再吃两碗饭。
跑去姑妈家吃饭,狼吞虎咽吃到腮帮子鼓起来,连手指头沾的汤汁都不放过。
吃,真是最温暖的人间小事啊。美食和风景,吃再多、看再多也不会腻,是植根心底的治愈系。
《圆桌派》里最爱看陈晓卿做嘉宾,每一次谈到吃,他的眼睛立刻充满了神采,是沉浸其中的无限痴迷的人才会有的表情和状态。他对吃的专业、细节、接地气也令人咋舌,一瞬间路转粉。
而作为没有机会吃遍天下的普通人,我每年春节都要嫌弃年夜饭总是差不多的菜式,可是开吃以后,心里会满足地叹息:就是这个味道啊!属于家的、吃再多山珍海味都掩盖不了的原始味蕾被激活。
今年年夜饭麻麻终于做了新菜蛋饺和蛤蜊蒸蛋,好吃到蹦跶。写到这真是想喝上一碗麻麻煲的板栗香菇鸡汤啊,每年最钟情的就是这碗汤,即使吃到肚子爆掉,也还要再喝一碗鸡汤。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段时间总是在公司附近的小餐馆里吃饭,夏天很热人也多,没有一家让人觉得好吃,吃饭的愉悦完全没有享受过。现在想起来会觉得人为了生存还真是什么都吃得下去啊。
那时附近还有一家小馆,招牌简直好吃无敌,去年店好像拆掉了真是太可惜了。温馨的日式装潢,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可爱的年轻人,店面不大但生意很好,刚入职不久的时候被同事带去吃,后来我又带着新同事去,真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后来搬了家,公司也移址,经常在员工餐厅吃饭,某天在菜里看到一根头发以后就恶心地再也不想去了,再后来美食广场开业,依然是没有什么特别好吃的。
自己做饭很容易感到厌烦和疲倦,但断断续续也是一种坚持。毕业那年我五谷不分,不懂西红柿炒蛋该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蛋,不明白老抽和生抽区别在哪儿,不知盐少许糖少许究竟是几许,从网红一颗番茄饭开始,在柴米油盐中摸爬滚打,到现在带的便当天天被同事夸,在好好照顾胃的同时,学会了享受食材本身的味道,是莫大的幸福了。
大学的时候喜欢冬夜里去食堂点一碗麻辣烫,加很多辣椒的那种,吃的热乎乎、喜滋滋,那是学校方圆五里最好吃的麻辣烫,不是绝世好味,却令人想起来就流口水。毕业后吃了无数次张亮和杨国福,都吃不出那种满足、温暖的感觉。
还有学校南门那戴着金链子的大叔卖的烤土豆,移动营业厅隔壁狭小的馄饨摊,马路对面的煎饼果子,食堂的自助餐,好几年过去了一幕幕都还在眼前生动浮现。
那些很会做饭的人,都是会发光的。
特别艰难又沮丧的时候,去菜市场转一圈真的能够好起来。
如果坚持不下去了,如果无聊透了,如果被伤害了,如果一切顺利······给自己好好做一顿饭吧。
写的乱七八糟,其实我是想说,谁的心里没有梦想呢?我也好想拥有一片土地,每天耕种(虽然并不会),在清新的田野里穿行,单纯地感知四季的变化,享受大自然的果实,只有清风明月、泉水森林相伴。
生命自有它的美丽和孤独,而珍贵在于人间烟火。简单地活着,任凭人生像四季一样交迭,那些现实中的沮丧、失意、绝望、挣扎,在一碗热乎乎的食物面前,算哪块小饼干啊?
那种感觉就像做手工,一刀一针一线,都变得有意义,时光在指尖上变得漫长,过程变得落寞又美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面对茫然路途当然会有挣扎,我想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如果年纪轻轻那么智慧又通透,是天才的样子才对啊。认真地吃好每顿饭,才是不枉费时光呢。一粥一饭,当思其带来的美妙与盛大。
愿你我也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小森林。
祝你吃饱喝足,有钱任性。
但不能吃太胖喔,会被杀掉的。
啊呀,
又到吃饭时间了,
滚去好好吃饭~
我一点也没被治愈。也一点都不想吃电影里的食物。在日版小森林以及原著漫画中,有一个潜在的推进节奏,在这个节奏里,何时吃喝何时劳作,都能恰到好处的让现实的皱褶,在一食一饭,劳作日常的弧光中,获得舒展。让整个电影包裹在疏离但柔软的质感中。女主是逃避到小森的,她对小森林的态度是疏离的,对生活的茫然让她感觉城市没有归属感,而母亲出走的小森也没有,回到小森是一个再次逃避后再直视的过程。这样才能有之后的下决心离开和再度归来的坚定。
新版既破坏了节奏又破坏了质感,让人觉得所有人都轻飘飘的浮在半空中,根本没法相信他们是喜欢小森的。
另外 这个闺蜜人设真的看的我 分分钟想跟她撕逼。
这是一部没有跌宕起伏剧情的电影,但是像春天种下的种子,经历四季,最后结出果实,顺理成章,平平淡淡的浇水,安安静静的弯腰插秧,把镜头洒在生命的各个角落,让它自然生长,自然记录着生活。 大城市的繁华一开始总是让没有经历过的、刚刚开始发芽的人充满想象和憧憬,当一头扎进去之后才知道,繁华虽好,却终究没有归属感。 女主在大城市受挫后,回到原来生根的地方,原本想稍作休憩,却越来越舍不得离开,生活,生活,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活法,要怎么活,才能活得好; 经过降雨暴晒后,我才觉得与其追踪活得好,活得心里舒服,合适自己的活法才是实实在在、恣意充实的。 剧中女主,一鸡一狗两好友,双手创造美味,四季各有精致,追随自然,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依旧在大城市周璇的人儿,看了如何能不心痒痒,活着,有滋有味的,有友有伴的,有吃有喝的,双手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美哉美哉啊!
日版小森林很多年前就看过了,今天抽空看了韩国翻拍的小森林,金泰梨主演的(最广为流传的角色是电影《小姐》里的女仆)。 其实韩版的评分比日版低太多,只能说这部片子本身选材就是日系的风格,以日常的美食刻画“人从大都市的浮躁进取里逃回田园画卷里何尝不是在认真生活”的主旨,重在以小见大,这其实不是韩影擅长的风格,韩影擅长的是给你看现实多血淋淋,而人有多倔犟。所以其实如果韩版翻拍日版的电影,侧重点会从展现美食和风景变成展现人物关系,其实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觉得韩版的小森林也挺好的。
比起日版的“治愈”,韩版的更像是“疗伤”。 就好像韩版女主一开头就被送了只小狗一样。
如果说日版里的女主桥本爱被塑造得其实更像是会养猫的人,她会自己舔舐伤口,野性藏在心里,但是没有那么多需要自我解嘲的部分。整部片子轻描淡写,余韵悠长,田园写意画似的,那么韩版女主金泰梨则一定更像是会选择养狗的人——她有很多想要逃离的回忆,但是又有被过去捆绑的愁绪。 韩版更粗粝地展现人情的负担感,以及母亲突然离开给女孩带来的创伤,多了写实,少了意境,但是细品也有味道。金泰梨很擅长展现“顽强生长”的感觉,她的特色其实就是“不和谐于别人给她安排的背景图”。 所以如果观影的时候观众有种“啊女主就是一直要逃避小森,不像日版的女主是真的很享受这个地方”那其实是对的。金泰梨就是这味道。
总结来说的话,其实日本电影一直很擅长塑造过分理想化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大概和国家星图里的处女能量比较强有关系。 但其实韩国电影里塑造的人物关系,其实一直都是有瑕疵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日版小森林会直呼闺蜜很有爱,但是韩版里的闺蜜就给人欠抽的感觉一样的。 但真实世界里的关系,其实本身就有很多灰色情绪。 大概跟韩国的国家星盘里狮子能量较多有关系吧,对宫水瓶那种冷冰冰的感觉在电影里比较明显。
其实不如把韩版的小森林当成日版小森林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探讨,是一种补充。少了些对比,会更有意思。 日版没有选择去着重刻画的部分,在韩版里反而会看到,也挺不错的。
被金恩淑编剧选中的女主角果然不一样 金泰梨每一个镜头都美呆了
梨的演技似乎比俊烈要稚嫩些啦,但她的形象真的好適合這個角色。電影慢節奏,很治癒,也令我開始思考生活的選擇。喜歡食譜+風景+狗子。對愛情線的處理很讚。而且沒有常見的過度煽情場景,也沒有非要跟你談人生,這點好珍貴,加半顆星。(難道是最近韓影太糟了我的標準降低了⋯?0307서울극장
韩版和日版差别非常巨大,明明是同样的事情和细节,偏偏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日版是非常清淡的,没有说教,韩版反而多了很多说教的金句。从救赎和治愈来说,韩版效果更好,充满了阳光,美好和希望。有脱胎换骨新生的感觉。……人物关系和生活,更加紧凑,毕竟时长短了很多。治愈系的美食和农活,反而是最薄弱的,沦为被剧情需要的工具,美食看着没食欲,农活也感受不到乡间的气息。……虽然都是漫画改编,日本是治愈系的艺术片,真实到令人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太苦和枯燥了。韩版是治愈系的商业片,人和物都如此精致,唯美,浅显易懂。……柳俊烈的真丑,可以变成现在的丑帅(我get不到)!!!要感谢《应八》。
韩国版比日本版多了部分叙事,料理部分因为只有一部的关系少了一些,但是还是非常贴切了,金泰梨真是好不做作girl,那个紫苏三色堇梨花意面,还有槐花天妇罗实在是字面意义上的美食了。可惜如果改中国版只会做作吧,中国并没有这种所谓的LOHAS
低配版舌尖上的南韩嘛 哈哈哈哈 明天烙个饼吃好了 喜欢满屏的绿色 演技超群滴狗子 狗焕又附身的柳哥哥
8.4/10 韩式还原本质又以绿色为主,自创菜多少难以理解的搭配再加少油,确实没食欲又减分。但是跟朋友玩闹,农村生活的惬意感和现实度还原的很加分。休息一下再走的立意激励又不会煲鸡汤;最后没造泪点毁氛围要点个赞。四季融化在两小时内,很成功的快中显慢,平常心看会很治愈。PS:狗很可爱
韩版这个农村生活就真的一点都不值得憧憬了,繁重的农活,负担感的乡里乡亲,没有空调的酷暑,关键东西看着也不咋好吃!
淡而无味,以回忆失踪的母亲为线索讲述了女主角回到乡下的故事,做的每一道食物都带有母亲的影子。中国版我只能想到李子柒,茶味甜点应该会很受欢迎吧,茉莉花茶奶冻。
毫无回味的余韵,这点比日版差太多。
不错嘛,四星半。比日版多了情节和人间气。88分处妈妈在厨房,一段独白窗外经历了冬春夏秋四季,有心思。“顶级料理就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料理。”“载夏是带着答案回来的。”我也马上要带着答案回去南京。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了,说不定我还要再进一步,回到电影里的乡下去。
实在是不好意思,遗毒太深,看什么都是一股子泡菜味儿,米酒和柿饼子都是~
只能给三星了。日版的小森林非常治愈,看的时候。心里安静无比。对她过的生活也很向往。感觉她和小森林的融合度很好。到时韩版把太多镜头给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而且女主表现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小森。让我觉得像韩国青春版乡村爱情。
태리妹紙啊❤️~難得韓翻日翻得這麼成功,個人甚至更愛這一版。開頭閃回女主的首爾生活時,因為有過一模一樣的經歷,委屈到落淚。不似觀影,更像是接受一場心理治療,在城市疲於奔命的我也時常感到“飢餓”,然而我要回到哪裡去呢?丨2018.3.30,CGV용산二刷
我不是离开,而是回到这里。并不差,日版的精简版,大概是有日版的珠玉在前,大家打分时都比较慎重。金泰梨真是太美了,完爆桥本爱。
了无食欲,怎么回事?
很好看嘛,只是跟日版有不同的味道,日版像猫,淡淡的、自矜的,吸引你,而不主动搭理你;韩版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河边抓螺蛳,和妈妈坐在地头吃西红柿的几场戏都不错。耕种、劳作、流汗之后,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主旨也算拍出来了。美中不足,韩餐让人毫无食欲,而且有道菜明明就是日料的御好烧
日版美在料理,韩版胜在人情。这么一对比,日本人活得真冷淡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显而易见,唯有对食物与环境的喜爱不留余地。如果是中国人来拍,恐怕就是一个屯里的乡亲们杀鸡宰牛,全村宴,麻将夜宵,唠嗑唠嗑,留给一个人的空间着实有限了。
本来中规中矩的翻拍,硬是被几位主演的魅力让影片提升了一个层次,金泰梨应该是韩国演艺圈极少数自带一种纯真的烟火气的女演员,演出了自己的风格,狗焕和文素利的表演也很精彩,相较于日版,提升了故事性,小清新又接地气。缺点大概是最重要的美食展现实在太简陋了,这些韩国料理简直让人毫无食欲啊
和日版比节奏快了一些,一部就包括了所有的季节,美食部分相对少一点,韩版更侧重和朋友之间的故事和互动,气氛也更加活泼。在大荧幕上看金泰梨真的好美好有气质,还有我柳哥也是很帅气哈哈哈~女主的妈妈也超有气质!春天看这部电影确实挺治愈的~
妈妈的角色非常有文学意义啊,门罗式逃离。至于电影只想说所谓越是新鲜的菜,越是不想吃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