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的前半段符合大家对“文艺片”的想象,那种静默着让人压抑的“丧”和冷不丁的黑色幽默让影片看起来仿佛就在讲普通人日常的故事。然而后半段画风陡然一变,成了《两杆大烟枪》那样的黑色幽默犯罪片。该片并不是简单凭借着黑色幽默和荒诞不经的故事取胜,影片对美国南方小镇的生命力凋谢的状态描写得非常真实,几乎可以看做是一个当代版的《喧哗与躁动》。结局的反转也是影片最点题的地方。
本片虽是悬疑片,但却带有美国式黑色幽默;影片看似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情节,但却讲述了很多道理。小人物大道理。
女主因家里被盗报警,但警局不愿受理,这是否也侧面映射了这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办事无力。 在超市里购物者不小心弄掉东西不会拾起;邻居对于女主家被盗的冷艳旁观,这些都反映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没有人情味。
但是这些人看似正常,而男主,她的邻居看似不正常的小人物,却可以理解和支持她,甚至为她付出生命。
电影后面有钱人那家的女主,明知他们不是警察,却邀请他们进来聊天,因为一个人在家太无聊。这里也表现出社会阶层划分也是明显。没钱的女主会因丢失了奶奶留下的遗物而四处寻找,而这家有钱人因为坐拥着社会大部分好的资源而过度浪费,最终落入那么惨的下场。
就像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电影另一方面,我觉得也可以从一个比较积极的角度看待。就是无论生活有多操蛋,只要努力活着,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这部独立电影,顶着2017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盛名。作为一部由 Netflix (奈飞)投资的小成本独立制作影片,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奈飞、亚马逊这样多元化资金,注入北美电影市场后,都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除了2017年的几部奥斯卡大热均来自亚马逊工作室的投资外,更多独立作品,得到了奈飞的支持。当然这部《无处为家》的导演,也不是无名之辈,他曾主演的《蓝色废墟》和《绿色房间》都是小成本的佳作。相信这也令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右一为导演:麦肯.布莱尔) 同时影片还请来了《指环王》系列中,需要改头换面的“伊利亚·伍德”,以及超自然演技派的新西兰女演员:梅兰妮·林斯基加盟,为这部高质量的犯罪喜剧电影,加上了演员的双保险。
故事从小人物展开 这个女主角家被抢劫,从而逼得她踏上自己寻找暴徒之路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剧情的设置,其实非常简单。几件生活中的小事,工作上的不顺利、路人的没礼貌、读小说被人剧透等等糟心事后,回到家发现,自己的电脑和亲人的首饰都被人洗劫一空。这样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偏偏接二连三的一起发生了。
女主角:Ruth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她深深觉得,这个社会上的人都是“混蛋”。人们总是相互掠夺,令她气愤的无法呼吸。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亦能体会的小事,例如:被人插队、被人抢行等等,令观众很快就站在了偏向女主角的一边。伤心的Ruth留宿朋友家,在次日清晨收到了小朋友的绘画礼物后,画中那个“骑着剑龙的Ruth”真的暴走了。影片进入了第二幕展开,女主角要有所行动了。 有趣的人物不断出现 Ruth第一个反击的,就是在她家草地上拉屎的遛狗小哥。当然拉屎的是一只叫Kevin的狗,而它的主人就是伊利亚·伍德饰演的Tony。影片对这位人物拍档的介绍,可谓是简明有趣。Tony家后院里挂着中式灯笼,窗边是太极挂饰,而他总是穿着一双忍者鞋,练着双节棍,一头短发,脑袋后边却留着一个小辫。他还对发疯的Kevin大叫:“安静!”,可见他对东方文化的痴迷。
同时,Tony又是个基督徒。在陪同Ruth寻找恶人、伸张正义的路上,他从不忘祈祷上帝的保佑。整部电影首未呼应,强调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的主题,无论你是请求上帝的帮助,还是请求邻居的帮助,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电影的开篇,女主角Ruth一个人在寒冷的星空下叹气,而结尾时,温暖的夕阳下,是她与邻居们的烧烤派对。 当小人物有了大理想 故事的戏剧冲突,从Ruth紧绷的生活状态,到她一点点从正义的还击中,找到了快感开始,一路走向高潮。每当我们陷入传统犯罪电影的套路思维时,影片的情节,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无论是笔记本的找回,还是银器的抢夺战,观众始终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也正是犯罪剧情片的魅力之处。
93分钟的电影,在一小时后,正式走向了暴力高潮。而Ruth这个角色,将不断打破观众的底线,一分部原因在于她的性格与行为反差,一分部原因也在于剧情化解问题的巧妙设置。 小成本的佳作参考 这部小成本电影,主要人物就这么几个,主要场景,也就是居民区的几栋房子,外加一片丛林。但是影片用镜头语言塑造的氛围,一点也不简陋。加上声效的配合,在入室抢劫的现场与人物追逐的戏份上,即便在最简单的镜头晃动下,都感染力十足。
去年的《科洛弗道10号》,是个密室逃生的典型故事,有人评价其形式更像学生毕业作品。而这部《无处为家》,同样也是小故事的惊艳,更难得的是,它不断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把平凡人逼得以牙还牙的故事,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2017年3月13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大家是否有关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呢?这是一个专为独立电影人而设,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独立”显然是这个电影节最主要的特色。影展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由圣丹斯研究所举办,研究所由25个成员组成。
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没错,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才刚刚举办过,而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今年获得圣丹斯美国剧情片单元评审团大奖的《无处为家》。
影片没有名导(梅肯·布莱尔的编导处女作),也没有明星(由演员梅兰妮·林斯基、伊利亚·伍德等人主演),但影片凭借其强大的剧情节奏控制,在电影节上获得无数好评。
影片的主角是一名郁闷的护理护士Ruth,影片通过第一幕的前面部分用了几个生活的段落来向观众塑造主角的性格——
1.经过停车场时,让车先过;
2.在超市看到别人把商品从货架上弄掉时,走过去捡起来;
3.在酒吧看小说时,被别人剧透后,还跟人聊了起来;
4.在给朋友小孩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因为想起早上一名病人去世而哭泣...
通过以上情节来丰富主角的形象,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名普通平凡的人物,这是优秀电影的惯用手法,利用生活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再用人物去突出剧情。
影片的第一幕进展非常快,筋疲力尽的Ruth在下班回家后发现住家遭窃,丢了笔记本电脑、母亲遗留的银器和抗抑郁的药。
Ruth报警,警察例行公事问了几个问题,然后警察问她是不是没有锁门?
Ruth就说她平时也不锁门,于是警察就有种你自己不锁门被偷怪谁的语气和态度。
随后警察说有消息马上通知女主角,然后离开。
Ruth对警察的办案态度不敢苟同。
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发现疑似小偷的脚印,而且隔天她自己被偷的电脑开机,手机上得到了电脑的定位。
Ruth立马报警,结果警察说会把定位到的位置补充到案件资料里面,并说没有搜查令不会出警。
听到这里Ruth真是气炸了,连位置都有了,警察竟然还不帮忙,点点表示看到这里也是感同身受的气愤。
于是Ruth只身来到手机上定位的位置,然而看到的一伙青年混混,她理所当然就怂了。
Ruth只好回家,寻求好友帮助。然后并没有多少朋友的她,最终只好硬着头皮来寻求同样没有多少朋友的古怪的邻居Tony一同前往。
为什么说这位邻居古怪呢?
那是因为Tony平时玩着双节棍、扔飞镖,还会在自己的房子外面挂着中国的僻邪挂饰和说着几句中国话。
Ruth在Tony使用双截棍、飞镖和鞭炮的帮助下,取回了自己的电脑。
然而经过一番对话,得知电脑并不是对方偷的,而是在一个叫做“killer sills”的寄卖店买的。
Ruth拿着对方写下的寄卖店名称,与Tony开心离开,
并回家大肆庆祝了一番。
而就在他们庆祝的时候,镜头巧妙地转到了小偷Christian这边。
原来此时Christian正蹲在别人家的马桶上大便,并又一次行窃,被主人发现了,还打伤了人然后逃跑,并回到他们3人的犯罪组织。
影片开始了两条线的同时进行。
Ruth和Tony这边开始调查并到寄卖店找回Ruth母亲的银器;
而小偷这边则又来寄卖店脱手赃物。
巧合的是Ruth通过Christian奇怪的鞋印认出了他,而Tony记住了小偷组织的车牌号。
而Christian也脱手了赃物,获得了资金。
Tony通过网络调查小偷组织的车牌号并锁定了人。
小偷组织也利用获得的资金购买了枪火并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Ruth在得到车牌号主人的地址后,不再只是打电话,而是亲自来到了警察局。
然而负责的警察却还是对她的这件事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
Ruth也保持理智的询问——
“为何你不想去帮助我?”
“那不是你的工作吗?”
看到这里,点点内心也是崩溃的,Ruth甚至都帮你找线索、找证据了。(当然,我理解这可能都是剧情需要。)
警察面对Ruth的质问,也掷地有声的回应说:“对,是他的工作,但是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比如某人被打伤(其实也就是被Christian打伤的),而他没有心思去处理因为自己不锁家门被偷的事情。
听完,Ruth气愤离开,并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件事。
于是他们来到车牌主人的家里,假扮警察要搜屋。
屋子的女主人热情欢迎,然后还一起坐下来聊天。
通过聊天得知车的主人是自己的继子Christian在使用,跟自己的律师丈夫并没有关系,而且继子很早以前就已经离开了家。
接着男主人回到了家,男主人质疑自己老婆的智商,怎么会发觉不出他们两个人是假警察。
女主人说她知道他们是假警察,只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偌大的房子里太无聊了,想有人可以陪自己聊聊天。
Ruth跟男主人解释了两人来的缘由,男主人问说银器要多少钱?
Ruth说她们过来不是为了钱。
男主人表示困惑。
Ruth说:“我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因为她很不喜欢别人擅自走进自己的屋子,不喜欢别人窥视自己的隐私。虽然她一直无欲无求,但她有自己的原则。
随后Ruth和Tony驱车离开。就在离开的时候,原来小偷团伙也在车停在房子前面,窥视着一切。他们的目的是要抢劫Christian的父亲。
但是小偷团伙不知道Ruth和Tony两人的目的,于是打算先解决掉Ruth和Tony,便尾随他们两人。
结果在Christian逼近Ruth的时候,Ruth不小心伤了Christian,随后还被大巴撞飞。
就在Ruth惊慌失措的时候,小偷的其他团伙绑架了她,并要求她伙同他们作案,因为他们人手不够。
于是Ruth便跟小偷组织回到了Christian父亲的家里。
之后便爆发了一场令人忍俊不禁的枪战。
之后Tony也赶来,并受了伤。
Ruth和Tony趁机逃跑,小偷老大追逐。
随后又是一场令人紧张的逃亡、追击的戏码。
一部情节十分紧凑的电影,而且其中不乏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趣味笑点。圣丹斯的大奖作品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赶紧去找来看看。
-END-
本文由(【电影生活 】 微信号:MOV998)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帝存在的荒谬之后,是上帝不存在的荒谬,是一种无处为家的感觉。
文:空语因明
《无处为家》讲的是家的感觉弱到无形的几个人的黑色幽默故事。里面的角色几乎都是弱者,连杀人越货的强人也是弱者,但弱者为了微不足道的生存,需要显得强势,就像男主角,就像那几个绑匪。他们的存在互相冲撞,流血……
女主角是个见识了很多死亡的护士,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白天有个病人说了一堆脏话后死去了,但那无所谓。当女主角晚上给一个小女孩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她讲的是现代天文学规划的宇宙图景:天体都是无生命物质构成的,从太空废墟而来,终将成为太空废墟;没人知道宇宙多大,宇宙从何开始。这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有趣的睡前故事应该是充满人性要素的童话与幻想。在那里,有精灵,有信仰,人就是意义,人就是世界。小女孩还没说那个故事多无聊,女主角却大哭起来了。她自觉到,在那种宇宙观里,一切从混沌而来,到混沌而去。人只是一堆碳水化合物加上一堆不同种类的元素。人是多么渺小,转瞬即逝的星尘。有意的人生即荒谬的人生,怎不令人哭泣。
当女主角伙同热心的男主角近邻,一起靠定位追踪找回失窃电脑后,她知道,真正盗窃她电脑的人还没有被找到。于是,她收集到疑犯的脚印,让警探帮忙去抓到罪犯。然而,看完她提供的证据的警探对她的要求感到不屑,还用“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反驳女主角的说辞。这位警探觉得,“奥卡姆剃刀原理”的意思是直接而简单的解释,涉及最少参与者的解释就是合理的解释,不应再因此设想其它解释。在这个盗窃案里,定位找到的那个用她的电脑的人就是犯罪者,不应该再设想有其他人偷窃了她的电脑,卖给了销赃商人,再卖给定位到的那个人。因此,按照这个剃刀原理,女主角的解释徒增了不必要的参与者,应该被当作荒谬的解释,而被剔除。
对于我们这些目睹了全过程的旁观者而言,这个警探的看法显然才是荒谬的,为此会产生很多冤假错案。但对于那些没有目睹全程的人们呢?荒谬可能就会被接受。这个警探显然错用了“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剃刀实际上也是一把“杀死”上帝的工具。既然一个无神论的宇宙能够被充分地解释,既然上帝作为宇宙的创造者并不影响宇宙的发展,那么保留上帝就没有必要了。现今,关于上帝存在的幻想已经成了荒谬。
然而,上帝存在的荒谬之后,是上帝不存在的荒谬,是一种无处为家的感觉。宇宙之大,只是个无边无际的骨灰盒。那个割破荒谬的剃刀,也是荒谬的工具。怎不令人哭泣。
看电影好像是一场预料之外的旅途,要有所发现,只能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
《无处为家》能够成为一部电影,源自于女主角不关门的癖性。物品被窃、院墙脚印、草坪狗粪构建起了整部电影持续发展的最初动力。
展开剧情的这种起始看似站不住脚,但它一旦发生,就能支撑住影片后半程不断加剧的剧情容量。正是因为它脆弱却又能坚守,整部电影才脱离了现实可能性提出的限制。这不是考虑剧情合不合理的时刻,而是考验编剧脑洞大不大的时候。
结果令人满意。《无处为家》通过这三处信息的设置让它初步具有悬疑片的形态:失窃的电脑与银器,院墙下留下的脚印,草坪上出现的狗粪。但无论是因为物品失窃引发的侦查冲动,通过狗粪找到的“最佳拍档”,还是借助脚印发现的犯罪团伙,都偏离了最初一部悬疑片的设定,转而成为一部犯罪片。
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黑帮团伙的秘密组织与行动,看到了在寻找失窃物品时双方的争斗,同样还有最后决战时让人瞠目结舌的枪械对决。如果影片中的人物都显得正常,这将会是一部相当严肃的犯罪电影,但问题在于出现在电影中的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常态,这就导致了整部影片最后发展为一部让人颇感惊喜的喜剧片。
观众很少能知道剧情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是借助于反转,而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通过偶然与巧遇,剧情才开始波动,幽默才不断蔓延开来。
两个人物设定其实都挺可爱的,各种小细节很丰沛。只是有点过于泛泛了。网飞的近期电影里,这个比《蓝色杰伊》也差了很多啊。
蠢电影,人物的动机根本不充分,瞎闹
韩庚把陈冠希的电脑偷了都闹不到这么大的动静。
网飞这两年最好的电影(当然确实是矮子堆里充高个儿了==)。比较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在喜剧、惊悚和暴力之中做了一个特别好的平衡,几次电影节奏的转换也很棒。而最喜欢的还是Melanie Lynskey,透过她的表演,去体会到了Ruth这一角色的恐惧、挣扎还有belonging,所以到最后挺动容的。为她加一颗星。
剧作一般,有些小细节还算有趣。伊利亚伍德现在就是精神病专业户吧。
特别有趣!影片用一种非常贴近北美生活的方式展现着一个荒诞的笑话。它有点扯淡的剧情让人看得忍俊不禁,可又不得不佩服它能让人饶有兴趣的笑着看完;更神奇的是,看完回味一下,会发现原来我们都生活在操蛋又扯淡的日子里。
每一次的WTF都把观感推向新高度,以后就指着Elijah开年怪鸡了.......
hhh尼玛活生生拍成了喜剧,2017年第一部佳片。
邻里侦探二人组为了祖母的银器大战白眼恶人党:水箱No.2,猫肉隐形男,霰弹蝴蝶刀,爆浆断肢不能少~“安静!安静!”虽然所有人最后都会变成碳,但每个大妹子都该有个流星锤飞镖回旋踢忍者宅做拯救人类的正义小伙伴!
一种丧病,一种幽默,水塘里有蛇不咬别人咬你,这不就是你不行么
杂糅了众多电影类型,不神经的时候又一股生活流气息,就是观感很怪的那种电影。最捧腹的枪战,最蛇精病的死法,你以为你在看正经剧然而你却不禁喷出一口饭...《蓝色废墟》《绿色房间》《东方》那种圣丹斯独立调子,美国森林覆盖的小镇,神秘主义帮派,不知为哪般的胡作非为,快成为一种模式了...[B-]
3.5 一次忘记关门引发的血案
这片和“全能侦探社”是一个班底吧,实在是太丧病太好笑了。黑色荒诞的故事带着生活的中二气息,美国人民身边从来不缺神经病2333333333333
1.有趣的人物组合加上时而正经时而诙谐的情节段落,这样的电影怎能不爱?! 2.-“那我就困惑了,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人们不再是混蛋。”
3.5 以索尔尼尔为首的《蓝色废墟》《绿色房间》这帮人可以有个名号了
可爱到不行的一部片
B级废柴血浆犯罪喜剧,类型杂糅的还不可以。
这算无厘头、冷幽默还是恶趣味搞怪?整体给人一种限于撩拨却远不过瘾的观感。
这部的元素真的是层出不穷,看小说都要被路人剧透的倒霉人生,生活化的喜剧融进莫名其妙的暴力追杀,以为是都市丧片居然扯出如此神经病的内容。对生活的恐惧挣扎但是总有人愿意跟你一起轴到底,喜欢
整个故事就是各种类型片的大乱炖,衰仔loser、惊悚悬疑、犯罪,让这个无因的复仇故事变的特别怪诞,可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合情合理。另外导演的音乐品味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