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打八分的话,这一季顶天五分了,虽说只是沾点破案悬疑的边,但本季最大的问题还是故事的连续性极差,剧情和人物角色衔接生硬,好像是几波不同的编辑团队各自写的完全不搭界的剧本,然后统一Crtl F替换为一套角色名称一样。
首先是Oliver之绿帽这段剧情完全莫名其妙,把这段脚本整段删除不会对剧情有任何影响,反而把迪马斯父子放出来,还让theo和梅宝在游乐场的那一集显得异常诡异和无趣。
然后和第一季Charles的女友比起来,这一季murder波比的存在感弱到几乎没有;Charles女友各种大胆挑逗,并且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和三人组坐在一起讨论案情走向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把第一季的剧情逐渐推向高潮,才能在答案揭晓的时候给观众足够的满足感,算得上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而波比在这一季的塑造很刻意的想要先抑后扬,让一个唯唯诺诺的瘦弱女性成为幕后黑手来达到极限反转的效果,却因为抑的太过,戏份太少,我都几乎忘了有这个角色存在,到最后揭晓真相的时候,我的反应也不过是:嗯?哦🙄。
还有一就是,本剧加入的新角色工具人的意味太过于明显。Alice也好,黑警也好,人物的刻画都过于单薄,所以采用了大段的旁白来试图交代人物背景和人设,但实际结果还是和其他主线人物过于格格不入。
剧情人物之间的割裂就让每一集的故事推动像是上班打卡做任务一般,急慌慌的无趣,也没有上一季那样有特色的原创音乐,这一季最后让我留下印象的台词就只有Alice的那句“I'm British, you fucking twat!”
——手机版分隔线
如果能删掉一部分冗余剧情的话,Rose Cooper这条线其实能很好的把整季的剧情串起来。波比最后一集才提到她对Rose Cooper失踪案改podcast的创意,那完全可以增加一段她调查Rose Cooper的剧情,这样就直接衔接到Charles和Cooper的故事线上了,再通过对Charles的跟踪调查,顺理成章的发现arconia的暗道(这个设定本身也很蠢,纽约业主难道就不管得房率的么)。
如此一来,波比就不会再最后一集里像开盲盒一样被指认成凶手了。总之就是这一季的剧情太零散,太败第一季积攒的人气了。
2022年能看到这种带有明显阿加莎印记的剧本实在令人惊喜。每个人都有嫌疑,每一集结尾都留下悬念,提出嫌疑人又洗清嫌疑,反转再反转……结尾被很多人吐槽的“揭晓凶手的聚会”,也是阿加莎常用的,将所有人聚在一起制造反转和戏剧张力的写作模式。
很多人看推理小说和推理剧时,习惯于做一些笔记并推测凶手,寻求逻辑上的快感。而诚然,作为一部推理剧,第二季给观众的线索不够多,指代不够明确,大可以稍微改变一下逻辑就换成其他的凶手。但我想,编剧大概从一开始就只是想讲好这个具有悬疑色彩,但也有很多其他元素的故事罢了,而故事本身,给小助手安排的身世和犯罪动机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我也常常会去吐槽推理小说或推理剧中不严谨的地方,但偶尔遇到这样一部节奏紧张,反转刺激的悬疑爽剧,还想那么多干嘛啊。
此外相比于第一季的低开高走,我更喜欢第二季的叙事节奏。剧情明快紧凑,反转直截了当,用更多的时间去刻画人物,力求给每一个重要人物塑造一个丰满的形象。除了Mabel有些莫名其妙的新女友之外,其他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物特点都被描述的十分生动。尤其是Bunny那一集,当观众走进第一季中十分令人生厌的老太太的最后一天,当Bunny被三人组在家门口拒绝时,人物形象的铺陈在瞬间全部展开,让人惊喜而又热泪盈眶。
最后多说一句,Selena的台词功底真是不错,明明面部表情不够到位,却还是给人一种演技十分出色的感觉。
一路看下来,我的观感并不像其他短评里说的“失望,不知所云”等等。也许剧情推进方式跟第一季大同小异让人没了新鲜感,尤其是已经掌握了每集推导出来的那个疑似凶手,即便渲染的再像真凶,也不会是真凶的规律,紧张感就会一下子砍掉不少。。。。。。。。。。。。。。。。。。。。。。。。。。。。。。。。。。。。。。。。。。。。。。。。。。。。。。。。。。。。。。。。
Bunny的每次出场自带权贵专制气息,可以把任何人嘲讽的哑口无言,是个自带烦人属性的老太太。但这烦人的背后,是这个老太太尽职尽责的孤独。
最后一幕发生在剧院,或许暗指下一部就是Only murders in the theater or Only murders in the Broadway,但我觉得随着大楼‘人间体’Bunny的离开,大楼的故事可以结束了。
先总评剧集整体感受,再说我喜欢的Bunny这一人物
论悬疑推理,第二季虽然加了密道这一元素,但却使得整个案件更加单薄,看似惊险悬疑实则在最后推理中只能当个佐证出现,开始的我以为会有什么神奇手法在里面......除此以外,看似有多重悬疑,但都是人为冲突耽误查案进程,待人为冲突历经9集相互开导后一查马上就出真凶......虽然真凶也是一重悬疑,但这重悬疑的解答竟然是女主光辉引得犯人1秒自述和人物短片解答......整体下来,整个案件有种为了塑造人物而强行被拆散的感觉......
论生活探讨,第二季莫名加了一些人物进来,或莫名增重了一些第一季边缘人物的戏份,能理解这部剧是想借着悬疑外衣来表达人对生活或命运的观念感受,虽然每个人背后都是一出大戏也很有探讨意义,但揉在一起就是有点突兀,感觉分散了很多观剧注意力......这样安排或许是想突出‘大楼’这一主题吧,每个人都是这栋大楼内生命体,楼里的人物越鲜活,大楼所具有的生命色彩也就更鲜活,也让主题更具有看点......最后一幕发生在剧院,或许暗指下一部就是Only murders in the theater or Only murders in the Broadway,但我觉得随着大楼‘人间体’Bunny的离开,大楼的故事可以结束了。
Bunny人物感受
第二季刻画人物更多了,连主角都要更加深入刨析一二,甚至连第一季人物都要继续返场刨析,但一连串故事下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Bunny,把一生奉献给大楼的女人。
第一季时,我觉得Bunny是个有钱有闲因而没事找事的刻薄富婆,但第二季,我觉得Bunny是个有钱有闲为了守住心爱之地的尽职尽责富婆,我觉得是楼内最有亮点的人物。
Bunny的每次出场自带权贵专制气息,可以把任何人嘲讽的哑口无言,是个自带烦人属性的老太太。但这烦人的背后,是这个老太太尽职尽责的孤独。
她的一生都在这栋大楼里面度过,她对所有住户情况都了如指掌,她对楼内一草一木都尽心尽力,但大众看到的只是她的富贵和专制,看不到她对历史记忆的保留,和如何才能把这个庞大的融合体系管理的井井有条。
她有钱有闲,她可以去佛罗里达享受阳光海滩年轻肉体,但她放不下她的家,不是那个豪华格子间12A,还是整栋 Arconia。
直到最后在任的最后一天,她都是还想着下一任是不是对每个住户,每寸花草树木熟悉。直到最后一天,她都还在犹豫她真的可以走吗?
如Bunny一样的人,从不对外说自己的孤独,只有无尽地用专制和金钱包装自己,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管理起一整个运作体系。
如Bunny一样的人,孤独时想去拥抱什么情感,却因为长期专制和金钱的包装让她选择坚持孤傲,使得自己被人误会,最后还是选择了孤独。
如Bunny一样的人,现实社会有很多,他们或许在自己的领域有着超强的责任心但却给外人留下难以相处的标签,或许这样更有利他们掌握自己的事业,但也会让他们更加被人理解。
因为Bunny这个人物,第一次觉得主角团三人是恶人,关门的瞬间是遗憾,也是以德报怨的反面 - 以怨报德。
‘以怨报德’这个词有些圣母,毕竟Bunny并没有展现对主角团的德,甚至会有人觉得Bunny是咎由自取,但不被人理解的兢兢业业确实让人很难受。
当一个人不被大众所理解时,她会难过;当一个人为了整栋楼付出一切却不被人理解,她该有多悲伤。
Bunny的方式虽然不提倡,但有时却无可奈何,当你是成为leader的角色时,你所承受的事情不再是能靠单纯的善良能维持住的,但是不是可以不过分追求刻薄与专制?
毕竟被人孤立的滋味,让人误解的苦闷,都会让孤独的人生更加凄凉。
我知道你们喜欢第一季,但我喜欢第二季,可能是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把剧当成悬疑推理来看吧。
我似乎get不到这种类型的推理剧集,在第一季的时候,我就不怎么能很全情地投入其中,跟当时的东城梦魇被吸入的程度完全不能比。
虽然我也认为第一季的案子,确实是比第二季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有人说,第二季让人没有在看推理悬疑剧的感觉的话,我想说,这部剧——且不说线索紧不紧凑,bug多不多,其本身推理悬疑的感觉本来就很弱啊!
第二季更新到快要完结的时候,我才开始看,基本上就是每天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看一集。
就这样,不到两周我就看完了。
能保持天天一集的频率,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的剧情有多精彩,多让人有孜孜不倦的好奇心,想当年,我补权游的时候,下班回家就看,看到晚上舍不得睡,第二天上班午休看,摸鱼看,用最快的速度把他看完,不是我赶进度,而是太想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了。
而谋杀案显然从一开始就不是这种啊!
说真的,看到现在,第二季里的最后一集倒是让我充满了好奇,那个剧院演员扑在所有观众面前的这种死法,太有内味了,如果柯南在场,整个剧院都得封——毒杀的,凶手就在你们之间。第三季也别出去了,就拍个一季剧院里的谋杀案。
扯远了。
说起来,第二季这种不那么强烈针对案件本身,而开始对大家的故事展开说的手法,倒是让这部剧和演员们变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一个部分。
仿佛那个播客真实存在,我不是住在那幢公寓里的人,也至少是住在那个城市里的播客的听众。
每天下班之后,我打开播客关心一下,今天有啥进展吗?
其实也不是真的想知道,而是更像生活里的例行问候。
然后,你说,梅布杀人了,现在她的外号是血腥梅布,我说,哇,怎么会这样?
然后,你说,演员跟吹巴松的还有在联络,我说,哇,不会要复合吧。
然后,你说,导演最近才发现自己被绿了,他的小孩不是他的是小王的,我说,哇,这也太那个了!
就像是这样,我觉得我好像做到了沉浸式看剧——我在这里,扮演的是,听播客的路人,只是我能听到的内容,不止是那个案子,是关于三位主角的日常生活。比起剧情,我更关心前演员什么时候能回片场,前导演什么时候能真的去干导演,梅布什么时候找份工作这种无聊没营养的事情。
我知道这些好奇很无聊,还没什么建设性,但在这点上,至少没有哪部剧,比我们的谋杀案更能让我有这种“瞎操心”。
可能我看的大部分美剧都很需要用脑子,稍微走神十秒钟,可能就错过一个重要线索。
这里不,大楼里的谋杀案永远不会。
他们的存在,就像真实存在于我周围的三个熟人,永远不让我紧张。
这大概也是可以成为我给它好评的原因吧。
1 谋杀案全程没有警方调查,真的忍不了这个巨大的bug
2 为什么随便一个谁的亲友都能突然加入剧情,然后以曾经住过此地为理由揭露这个公寓的密道,没有线索就密道偷听,真省事啊
3 角色已经够多了,还要第一季的人全员回归,连过失杀人,威胁罪,故意谋杀罪的人都可以有重头戏,一点都不紧凑,能不能focus on死者啊…
4 追更新真的好累,已经快对主角团无感了,不知道他们在成长什么
五星吧 第二季比第一季观感好 bunny在这次更新的第四集里被塑造得好丰满 让人有点怀念上季那个烦人的老太太😢结合片头的动画 只有她一直在公寓徘徊 唉
第三集的bunny让人看得有点伤心😢 我害怕看到狗狗露出肚皮却被人一脚踹上去的情节(哪怕她脾气很烂)【Selina真的有演技吗?我从第一季就觉得她演得真的好烂
血腥梅宝上线
没有了第一季的节奏,一些戏剧效果好像扑头盖脸地向观众袭来
感觉和第一季比节奏快很多了 但是吧真的很好奇卡拉是咋拿到这个剧本的演的跟木头一样 你说她是机器人我都相信 傻脸感觉又胖了圆圆润润真可爱
编剧辛苦了,想了这么多支线来强行撑10集,还好两位老头够精彩。两位年轻妹妹的故事有够无聊的。第三季是Only Murders in the Broadway了吧
哈哈哈哈第二季的演艺行业吐槽更为犀利了“第二季通常很糟,不过还在死人就搞呗”“这是call back”
调查太儿戏,不知道为什么还想继续看
比第一季差多了,主角团尽显疲态,抓马效果直线下降,剧情也不怎么吸引和紧凑了,有强行编下去之感。第三季,保持观望。
是我的错觉吗??Selena Gomez怎么感觉胖了好多啊???希望这季Tina Fey能有更多剧情~~~~个人评价:B+
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简直是断崖式堕落啊。这剧情,简直是过家家一样啊...
典型的妆化服氛围剧,纽约上西城公寓里的故事,适合秋冬时期的温馨氛围。但与侦探谋杀主线严重水土不服的是烂梗与嘴炮文戏,本应追求节奏与逻辑的侦探推理过程充斥着插科打诨的失智,喜剧化的毫无节制使得主线节奏失控且拖沓。
说赛琳娜胖了的不知道她一直有病吗,之前差点活不成,经常要用激素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减个肥的
NY vibe好浓,cara衬托了Selena演技也没那么差👌
cozy murder依旧好看 播客三人组陷入谋杀谜团 复古有趣的探案小品轻快犀利又悬念十足 好像有老头子老太太当主角的剧质量都不差呢
Bunny塑造得太丰满了,这一季目前非常丰满!超级推荐
Mabel真的胖了好多啊……
太好看了第二季even better. 三人组的chemistry更棒了,尤其Mable变得胖胖的超可爱。卡抽上线加上了完美的sexy vibe,其实murder已经变得不重要,我们大概只是想窥视NY中城虚幻又真实的生活,谢谢。
感觉不如第一季好,但依然创造了种只属于周播制剧集才有的参与感;而且任何人可能也难以抗拒这个阵容只是在一起闲聊就能提供的快乐(Andrea Martin亮相,《老妈撞入电视台》美好回忆一秒爆哭;可算选角高光)。这季的缺憾或许来自对于喜剧材料的全面缩减,无论是事前高调预告的Amy Schumer客串,还是菲姐回归,似乎都应该朝着更欢乐也更荒诞的方向前进;承上的却是个最终聚焦悬念(并且必定会在季终转向挖坑)的设计。除去试着从播客跳进宽街的框架继续挑逗着对它的期待,它也应该回馈于更精彩的氛围。
真的傻脸这剧里的穿戴都太是我的菜了,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她都穿了点啥,一身身衣服都想让我走在扭腰秋天的大街上。第一集那人吐槽绝了“几个amateur破案好几集都在浪费别人时间”哈哈哈哈,S1中间好几集我也是这么想的,希望这季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