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由香港第一批悍匪的事迹改编而成,影片夹杂了港产枪战片的各种元素,让人看得是非常过瘾,特别是最后那一段九龙城寨枪战的编排简直可以封神,另外全片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给观众展现了80年代香港花花世界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贫民窟里拥挤和破旧的一面,在一些镜头的构图上也是看得出来是导演花了心思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直升机突然从屋顶边缘升起来那一幕了,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也算是港片必看作品之一,内容是绝对不会令观众失望的。
剧情讲述男主东哥是一个经常去香港抢劫的大陆人,由于他有能力在香港和内地两边来回跑,所以香港警方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从而他被香港警方列为十大通缉犯之一,而他的事迹也被偷渡到香港的内地人和还在内地的同乡人所崇拜,因此他在一次抢劫珠宝店的计划里,就回内地拉上了想和他一起干这票的五个同乡人共同策划这件事,安排好他们几个偷渡到香港之后的会合点后,男主就连夜回到了香港。
五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按照计划,偷偷的到了中港边界,可惜在翻越铁丝网时,其中一人没有成功的过去,结果被军犬咬死,侥幸越境的四人赶紧跑到了和男主的会合点会和,并在那里缅怀了连香港都没成功过来的那个弟兄,很快男主也来到了安全屋,和他们讲解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和步骤,几人便一起去珠宝店先做好踩点工作,但由于他们一行鬼鬼祟祟的行踪,引起了警察的怀疑,男主直接就对着警方开了几枪,之后男主一行和警察在马路上开始了一段追车戏码,最后成功甩掉警方,第一天的踩点计划也宣布告吹了,整个抢劫计划不得不延后。
男主也让四个弟兄可以自己先去享受香港的生活一番,而自己去找负责接手珠宝的阿泰谈谈,说完四个弟兄就跑去夜总会玩去了,男主一个人找到了阿泰,和他说了计划推迟的情况,并让他预支3万给自己购置装备,但他说如果男主能帮他解决掉一个其它帮派派来的线人的话,可以直接给男主5万,男主便答应了他的委托,第二天收到目标的行动轨迹后就和弟兄一起把他在超市解决了,还全程录下了视频给阿泰看。
但那个目标并非如阿泰所说是其它帮派的成员,而是警方的卧底,警方由于卧底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残忍处决,决定要彻查此案,男主一行才发现自己被阿泰坑了,决定绑架阿泰,并威胁他如果第二天不交出150万换自己明天要抢的珠宝,就换一个接手珠宝的人,阿泰很生气,回来和自己的弟兄商讨一番后,没想到弟兄们都不敢动从大陆来的黑社会,阿泰很生气,他为了保命,决定将上次男主给他的杀人录像交给警察,然后骗警察说是自己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证物,好让警察能保护自己,警察便给了他一个通信设备,让他装在自己的车上。
第二天到了,男主一行抢劫珠宝店的计划十分顺利,抢走了大批珠宝,之后他们一行为了能拿到150万的酬劳,就联络了阿泰去约定地点交易,阿泰也偷偷告知了警察交易地点,男主一行和阿泰都到了交易地点后,藏在阿泰车上的通信设备被男主一行发现,这时警察的直升机赶到,男主一行赶紧用阿泰当作人质,没想到警察丝毫不管阿泰的死活,直接对男主一行开枪,结果阿泰被打死,男主一行的其中一人也受了很严重的伤,但好险大家还是上车甩掉了警察的追击。
男主将其他四人带到了一个九龙城寨的地下诊所里,那个医生和男主有交情,所以答应帮那个受重伤的人取出子弹,但结果还是无力回天,需要到大医院才能取,男主就和其他几人说把这个人留在香港,我们到时候把他那份钱交给他老婆,可其他几人不愿意,他们想和兄弟同生共死,并且经过这几天,他们几个也喜欢上了香港,想留在这里不回大陆了,男主很生气,见劝不动他们,决定拿走自己的那份一个人撤,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争论时,看不惯他们的那个医生老婆偷偷报了警,现在警察的大部队已经把九龙城寨团团围住了。
男主出去后发现异样,便和警方展开了大规模枪战,可一个人还是敌不过如此多的警察,好险在生死存亡一刻,他的那三个兄弟赶来救下了他,之后大家一起打算突围,但在警方的人数压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只能退回地下诊所,那个医生老婆骗他们说阁楼有逃跑的通道,他们怀抱一线生机就上了阁楼,结果她居然想把男主一行锁在阁楼上,男主一行才明白原来警是她报的,直接一枪打死了她,医生看到老婆被杀,赶紧把阁楼锁上了,男主一行就这样被困在了阁楼里。
警察很快破门而入进行扫荡,听到阁楼有动静,反恐小队二话不说就对着阁楼疯狂扫射,最后男主一行全部被射死在了阁楼内,影片结束。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83年的大陆与香港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世界。干一票,就能改变命运?你干不干?why not?!
83年去香港要攀山,现在有自由行通关。
83年的香港真tm繁华啊!太古城的shopping mall看起来就跟今天的一样,夜总会的洗手间也高档雅致的不行。这么迷人的大都市,谁不想留下?代表先进、代表文明、代表富裕、代表丰富多彩。就像八十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宁愿在美国刷盘子也不回国。
片中台词说不知道何时大陆才能像香港一样?时间来到当下的2020,整个港圈电影资本已经北上好多年,陈可辛和王晶家和公司都已经在北京;本片监制洪金宝前两年还参演了马云的《功守道》。曾经大陆人冒着性命的危险,偷渡去香港掘金;现在香港资本以站队为条件,北上掘金。
大圈仔曾经在香港,就像朝鲜族黑社会这些年去韩国,干一票就逃回,当地警察一点办法都没有。
82年许鞍华拍《投奔怒海》,84年麦当雄拍《省港旗兵》。香港导演用他们的才华和思考角度,记录下了那时候的大陆。
而香港,现在又有了新的议题和角度,但资本圈不会拍了,除非像台湾傅榆这样的新一代导演出现。一条深圳河,两种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纵使物质文明已经追上甚至反超,但是底层逻辑从开始到现在都相距甚远。
除非物质上遥遥领先,才有吸纳的机会。
上个世纪80年代,有这么一部生猛的写实犯罪电影,堪称正宗的香港枪战片,直至今日看来人物刻画也十分出色,尤其是其中的九龙城寨一战的动作戏,还是如此少见的精彩。
有网友这么评价:一个时代的侧影,生猛,无奈,又毫不拖泥带水,当得起香港警匪经典。
这部片子的导演也非常神奇,一生只拍了一到二部电影,却凭借本片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以及金像奖最佳男配,本片也被列为八十年代香港十大电影第二名,入选百年华语100佳影片之一。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省港旗兵》,导演麦当雄。
喜欢香港黑帮片的应该知道,麦当雄也算的是香港另类黑帮片大佬,关于他的疯狂和生猛,是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
他的黑帮片注重写实,拍的很生猛,由他监制香港版“教父”《跛豪》是香港电影中的经典,他参与剧本创作的电影《黑金》更是有着令人难忘的气质。
影片《省港旗兵》讲了几个“大圈仔”准备去香港打劫珠宝店而最后整个事件失控的故事。
何为“大圈仔”,它指的是所有来自大陆的在香港或者海外的一切犯罪团伙。他们多是来自草根,凶狠,有着好身手,为了生存而战斗的一群人。
所以本片充满了当时的时代印记,几个主角便是这样的一群人。人物刻画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演员虽然不是出身专业,据说却是麦导在筹划电影时,先是在当年真实的“大圈仔”群体中挑选了六个人,然后根据每个人天然的个性设立人物、打磨剧本,从影片展现的实际效果来看,演员都相当出彩…
东哥重义气讲情义,说一不二,心狠果断。
肥姑外柔内刚,注重团队,懂得安抚人心。
八中性格沉稳坚毅,重情义,有着这个群体少有的铁汉柔情。
生鸡生鸡猥琐暴虐,持枪干恶妓一场戏暴露本性无遗。
乌蝇头优柔寡断,而打靶仔的性格似乎不适合出来混,早早毙命了。
让人最难忘的角色还有沈威饰演的反派阿泰,在汽车里被绑架的那段阿泰的表情堪称经典。
据说在拍这段戏时,没有事先告知淋汽油点火的事,沈威被吓傻,恐慌表情完全真实表露,不过沈威也由此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片中每个角色无论是好人坏人,都是一群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警察为了破案毫不手软地杀害无辜百姓,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故事取材于真实案例而加以改编,通过写实、冷酷的拍摄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悲凉的绝境。
《省港旗兵》是一部很有气质的写实警匪片,却也道出了当时时代的悲凉和人心的慌乱和挣扎。
片中每个人都是为了所谓的“自由”而战斗,而他们认为的“自由”很有意思,从知青下乡的苦日子,到了物质丰富的香港,对他们而言自由便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这也正好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后,内心对过去的反抗和对所谓“自由”的向往。
说起麦当雄和麦当杰兄弟,在上世纪90年代可是名声轰轰。他们炮制的多部作品和系列都被奉为经典,如《跛豪》《上海皇帝》系列等等,都是黑帮片的经典之作。而这部更加早期的《省港旗兵》紧紧抓住了“大圈仔”这一特殊人群在香港的生活写照为我们塑造了五个生动形象的人物。
“旗兵”原指红卫兵,“省港旗兵”则指由内地到香港从事非法工作的匪徒。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后,香港终于要回归祖国,就在大陆庆祝东方明珠终于要回到祖国怀抱时,香港人却一片恐慌,《省港旗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拍摄的。 大东被封为香港十大通缉犯之一,为了能再捞一票就收山,找到了自己老家的几个当过兵的好兄弟一起到香港干一票大的。当几个人来到了大都市的香港之后,却早已经迷失在这个表面繁华的都市之中,不愿回去。可是表面上繁华的香港,却黑道盛行,几位初出茅庐的小子能否安然干完一票,然后全身而退呢? 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几位主演全部启用了没有什么名气的新人,小人物,虽然演技上面一般,但是却多了一份真实感。并且编导的剧本也十分过硬,在人物塑造上面可圈可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而在剧情方面,虽然看似老套,却又老树新枝。特别之处就在于细节上面不落俗套。特别是结尾那场巷战,被奉为影史一大经典,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不管在场面调度,还是动作设计上都十分出色。结尾更是令人唏嘘。不禁使人对于几名主角的下场产生了同情。
上个世纪的港片对大陆人真是恐惧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打蛇》里给了偷渡仔一个破碎的“钻石山”梦,《恐怖鸡》里干脆让大陆人杀死本地土著夺取双臂换来身份,《省港旗兵》里干脆让这帮广州曾经的红卫兵来香港搅了个天翻地覆。偷渡里的是非曲直很难说清,就好像是否允许难民进入发达国家寻求庇护类似。不过这部影片真正吸引到我的,其实是当年九龙城寨的真实模样。
那片藏污纳垢、偏偏又生机勃勃的自治违章建筑,不知道吸引了多少闲人的目光,电影客争先恐后在光影里用它的形象代表末世或未来底层人民的生活模样。缺水是最大的难题,即便如此,这里包容的住客也多到令人瞠目结舌。它有自己的街道命名,甚至有门牌号,三不管的尴尬处境让它成为了独立于政府以外的赛博朋克乌托邦。不论后来的人们如何怀念,它都已经成为历史。对它的怀念,停留在建筑就好了。即便再如何美化,它也是底层人民生活极度贫苦困难的象征,是落后的全部证据。
省港旗兵,省是广东的省会广州,港就是香港,旗兵就是广州曾经的红卫兵。红卫兵是个什么凶狠无耻的形象,在很多影视剧里都已经展现过了。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要见识的,是他们当年以暴制一切的性情延续下来的后果,持枪杀人抢劫强奸无恶不作,偶尔的温情也只是为了烘托气氛。其实我觉得六个人里的大哥“东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不能说的讽刺,虽然有勇有谋,却自私残暴,反而不如老二肥姑更得人心,最后众叛亲离也是老二带着几个兄弟冲进战场救他,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虽然知道九龙城就像迷宫一样,当镜头真的随着劫匪和经常在小巷里穿梭的时候,感觉真是转向。即便是大白天,巷子里也如黑夜一般昏暗,甚至还要点灯。忽上忽下的楼梯转的人找不到出口,道路坑洼不平,人们生活的空间更是狭小无比。能在这种环境下拍摄电影已经很不易了,更何况是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偷渡这件事,其实是个体力活。看着这六个人徒手SOLO攀援瀑布的时候,竟然想到了《极道者》里攀援瀑布的壮举,事实证明,人逼急了除了数学题什么都做得出来。不过攀援铁丝网那里还是过于简单了,只死了一个人,不过再多的话车里也挤不下。
影片虽然是警匪枪战片,搞笑的地方也不少。一行人到了香港,除了东哥是常客,其余人都十足十展现了刘姥姥的那份土豹子气质。在捆绑中间人放火烧车的那段,据说为了表演效果,是真的趁演员不备捆了他放真火,所以才有了这么好的惊恐效果。这种吓法,打死导演也不解气啊。而且警匪抓住的人质基本上都是警察打死的,这个智商着实堪忧。而中间人身为黑帮,需要小弟出手的时候反而被小弟劝说忍了,最后只能和警察合作,也是黑帮的末路了。
为了加强该片的写实性,导演麦当雄偷赴广州拍摄部分实景,甚至选用了非职业性演员,从300多个内地身份的“大圈仔”中选出6人,然后又比照这6个人的性格语言行为作派,编导小组花了数月的时间调整剧本,力争达到人人演自己。-73页,《麦当雄:男盗女娼》
卧槽!看完半天都只会说这两个字,因为实在瞠目结舌太牛逼了。可能是以暴制暴的终极模式。有偷渡、抢银行、街头枪战、警匪等等各种元素,却毫无拖泥带水。最后高潮是在类似九龙城寨暗无天日到处滴水的贫民区像迷宫一样的地方枪战,想象力和执行力我已经不知道哪个更高,夸不出来了。超级好看!
看得完整版,80年代最有力量的电影,政治色彩重,省港的文化差异,香港社会自由与教条的对比,前半部分写实风格重,后半部分火爆走动作片路线,人物刻画鲜明,摄影尤其棒。“大圈仔都没有人性的”台词印象深刻
本片能够引起注意在于两点,一是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内地青年对于香港抢劫犯罪的写实刻画,也就是“大圈仔”一代的凶猛生存故事;其二则是结尾对于九龙城寨巷战的镜头捕捉,血腥阴暗、头顶水管电线,脚踏潮湿污地,对于居住民众的一些刻画更有社会民俗的生动感,这是值得注意的。
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B】结尾九龙城寨的枪战无论是想法还是执行力都可以载入华语影史的荣光榜了,尤其是最后的高潮部分,《省港旗兵》的警察从下往上扫射,和《无耻混蛋》的纳粹从上往下扫射,总感觉有种莫名的时空联系....
太过经典太多讨论,再说一个细节:红旗派出身的东哥到红孩儿兴师问罪时打烂对方的耳朵,其它香港黑帮喽啰也都不自觉的捂耳朵……在史实中,旗派制造七二三中山纪念堂惨案时正是以割耳虐杀而震惊中外;此处与东哥偷渡前那句“拿出攻打中山堂的劲头”对应,可见本片主创对历史的负责。
前面风格写实,后面动作枪战片气息。人物饱满。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样貌,时代背景毫不含糊。香港大陆两端的差异与矛盾,人物阶层的压迫命运。九龙枪战迫力十足。有几场戏麦当雄玩得十分激烈,大街上警察追捕、火烧汽车吓沈威,都极写实、危险,然而效果奇佳。虽缺少更深层次的挖掘,但整体效果很不错
说一个细节,电影开头,生鸡见到大东说:“东哥这次回来我们有雨露有滋润了。这是文革著名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里的一句,原歌词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想必玩豆瓣的大都不熟悉这首歌,正好我是玩老唱片的
這部電影的原型人物朱國榮先生,後來輾轉逃到台灣,從不良債權交易中發跡,還跨足不動產、金融壽險、殯葬、媒體出版等,成為國寶集團總裁,日前因涉中信併台壽弊案,遭特偵組起訴移審台北地院,法官裁定以破紀錄4億元天價交保
果然经典,这就是我们所看众多写实港产枪战片的祖宗。九龙城寨一战,真是印象不得不深刻,在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都是那么少见的精彩
80年代的电影拍成这样已经相当牛逼了,主角为了金钱、阿泰为了活命、警方为了破案不讲原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对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同时也有点“蝴蝶效应”和“宿命”的意味,当金店恰好被别人打劫的时候,事情已经脱轨。如果你仍然继续,只会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让事情变得更坏。
看这一部很像读水浒,相对于肥胖的警察来说,我们总是给这些可怜挣扎在黑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更多的同情。
1.粗砺的枪战场景,逼真的犯罪现场,现实的人心;2.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所谓的正邪其实只是在立场上的不一样,人的内心本质却是一致的恶;3.急促的配乐做出了很棒的辅助输出。
永远心怀芥蒂的香港和大陆。够写实,够黑暗,够凶残。
写实罪案题材,人物刻画十分出色
一部经典的禁片,麦当雄力作。片子将那个年代港人对大陆的认知与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主义的风格从近距离带来了震撼,着重描述了大陆人的落后、凶残与生活上的精神面貌,虽然力求客观但由于主题所限不免有些偏激。其中很多枪战的镜头至今来讲也算是时代的象征,还为大陆人设计了不少用意明显的台词
我是大圈仔,不识ABC,做事没情趣,跟你讲情义;得就食牛扒,唔得就黄华
几个大圈仔港味太浓,把前戏剪掉说他们是古惑仔也可以成立。既然敢于选择这个题材,那就应该对政治文化背景有更深层次的挖掘,而不是想当然的用常规手段演绎,否则虽然场面热闹,情节紧张,依旧会让人觉得流于表面,与欧美同期同类影片相比稍显山寨。
无论是从剧情、叙事、表演来看都是一部过誉的影片,片子在当年大受欢迎无外乎着力凸显在当年政治环境下自诩为港灿的香港人集体疯狂恐共意识,当然血浆和裸体也贡献了不少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