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9大圈帮特色就是团结、排外,不信任香港人。我们布下的线不起作用,我有而家杀手锏就睡以毒攻毒,以圈制圈。用番大陆人做卧底~14.50 树大梗系有枯枝啦,梗有人唔自爱架。香港地行行都系咁架啦,好多女明星一样为了钱出卖身,不过都系睇自己咋。 24.06 佢地没作何作战心理准备,他为人卑鄙,出席各路英雄未必会插手,呢个亦都系香港人不团结劣根性。我地需要作出迅速同决定性要点攻击,然后尽快撤退,整个过程不可以超过五分钟明白吗?
42.43
我劳改,偷渡完全系政治思想问题,你唔好侮辱我人格。
依然继承了第一部分压抑气氛,反映内地人偷渡来到香港的悲惨生活,两个地方,相隔不远,却是个两个不同生活方式,但是内地人还是对香港趋之若鹜……
故事情节是,警方觉得内地帮派讲义气,抱成团,又心狠手辣,不好对付。于是他们从内地偷渡过来的gongan人员中挑出几个精英,准备让他们打入内地帮派内,以暴制暴。几个人被挑出来后,急于打来局面,在要债的过程中,被一个内地的黑帮老大欺负,于是他们袭击了这个老大的贺寿现场,羞辱了这个老大。又一次在和一个黑帮谈判时,遇到了一个在内地被他们处理过的对象,双方在现场发生枪战,徐锦江他们三人赢了。被打伤大黑帮有一个兄弟跑出去说出这件事死了,黑帮的其他人正是和林国斌战友一起的朋友,他们抓了万梓良,并杀死了他。黑帮又要徐锦江他们一起去抢银行,但是因为徐锦江三人中有一人和自己的相好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还被出卖了,所以黑帮知道了他们的警察身份,于是立刻开仗,这时警察也包围了这个地方。但是警察内部觉得这几个卧底闯了很多祸,为了不背锅,警察决定将徐锦江他们一起消灭掉,最后所有人都被乱枪打死,徐锦江最后抓住了警察的头目,为了兄弟义气,杀死了警察头目,自己也被乱枪打死。
第二部里面的快意江湖气要强于第一部,但是从第一视角展示不如第一部,所以真实感有所下降。两场面对面地手枪互射甚是精彩,说来就来,刹那间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很有既视感。万梓良套头被老鼠撕咬,看着都疼,最后被砍头,印象深刻,说尽了江湖恩仇。还有警方的背叛,最后的出卖,真是将香港警方卑劣、狡诈、不讲信用,过河拆桥的丑恶行径表露无遗,有力表达了内地帮派的兄弟情深和忠肝义胆,高低贵贱立分……
大陆人 香港人 高干子弟 劳改犯 警察 罪犯 卧底
都只是身份
高干子弟秒变劳改犯 劳改犯秒变卧底 卧底秒变真罪犯 真罪犯秒变经常
都只是身份
好像什么身份的人 就要怎么生活
其实这就是社会制度的可笑荒唐
不是那个身份 我就不是我了吗
。。。。。。。。。。。。。。。。。。。。。。。。。。。。。。。。。。。。。。。。。。。。。。。。。。。。。。。。。。。。。。。。
兵分两路,殊途同归,最后还不都是个死。
片中三个主角都是高干子弟,而且分属三个军区,不太了解这样的人物设定,袁日初演的不错
和第一集相反,前半走主流娱乐,后半震撼写实。初出茅庐徐锦江演了一个最“好”的角色,大段台词令人热血贲张,结尾无限哀凉。万梓良的角色塑造的精彩
麦氏暴力与动作组搏命为一大观。高唱威虎山的断水流大师兄,清华毕业高干子弟是权贵阶层,不用投奔自由,这里想当然了。说大圈团结所以以毒攻毒,日后港影人北上也被说“报团”难交,其实都是异乡客的不安全感。身份暴露是多线交织汇聚一点,打火机巧。万子在里面贱精义气卧底很有光彩,很想看《狭路相逢》里的姜文骂他。王小凤又演粉骷髅,很美。梁家辉说囧江不懂演戏有点不公,毕竟没什么角色让他磨练。最后大战有些炸点让人怀疑是叠印的特效片
可怜的大傻的龙套过场
“义”字当头的香港电影,浪漫与写实中失去平衡。充满了简单直接的刻板印象,如今看起来属实粗制滥造,过于儿戏。 / 2022.7.28 公司
徐锦江出道作品。打斗,剧情,表演比第一部稍显套路,不把主题从“悍匪”转向“卧底”,而最后都不得不走上穷途末路。在主题上有传承,也做到了创新。万梓良角色大亮。
3星半 第1部更有韵味,第2部更戏剧化,也更多枪战和火爆场面。大程度上已商业化了,几乎成了纯正的枪战动作片。可即便缺乏第1部那种极致写实,视觉效果还是一流。新增的感情线还算流畅,故事上则一般够看,结局倒是有些粗糙。万梓良演得很棒,只是我很怀疑是否有必要死得这么惨,就为了增强视觉冲击?
感觉没有第一部精彩 但是编剧真的不错
好虐心啊,省港旗兵这系列不错,风格有变化不吃老本,也够狠够魄力
万梓良死得好惨。。。徐锦江说得好:“就算是上级的命令,亦未必一定要服从,如果上级要我杀一群无辜的妇孺,我亦绝对不会接受,我要先问过自己的良心,你叫得开火,你就要对这件事负责任。”
经典作品,比第一集更震撼
麦当雄团伙拍起男盗女娼题材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
只能抱憾现在的港片再也不会有这种类型片了
泯然众人矣!拿掉了第一部的社会写实风格,也就拿掉了这个系列区别于其他警匪片的特质;愈演愈烈的政治刻板印象加厌女倾向,也是片尾的楼道枪战掩盖不住的缺陷。唯一的优点可能在于对大圈仔的刻画更富层次:如果前作中的前红卫兵只是抢劫珠宝的亡命之徒,那么偷渡赴港成为卧底的高干子弟,对“自由”一词就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锦江的正义感并非无迹可寻,只是在这个故事中相对停留在强设定;同归于尽的结尾不只是忠义的体现,也给了“卧底电影”这一子类型一个惨烈的出口。
虽说觉得主创对于子弟有点误解,但好处是镜头对准个人,不论港陆,卧底的命运同样凄惨,吃人残酷的则是制度与guan僚。前半部分不及上一部,但动作场口依然精彩,一场寿宴干脆利落,一场结尾骑楼枪战,讶于镜头没见这么摆过,镜头从下往上映衬HK的楼群,实在漂亮。最后徐锦江那段台词令人唏嘘,可惜有良心的都死了。
街头枪战依然写实,万梓良的角色大亮(砍头这个看的让人心有余悸),左派政治意识形态依旧浓重,加入了更多的港式社会黑帮元素,配得上的就是三位人设依旧很当年的大陆军人。本片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所谓的义气情仇,三人生死与共,轰轰烈烈, 比之后来的古惑仔更甚。7.8
[省港旗兵2.兵分两路].Long.Arm.Of.The.Law.II.1987.DVD.x264.2Audio.AAC.HALFCD-NORM
7.8 延续第一部的主题与风格,真实生猛,粗粝的影像被激烈枪战变得炽热,只可惜影片情感铺垫的粗糙和细节的生硬限制了壮烈悲惨的程度。徐锦江首当主演,却是他最精彩的表演之一:“你叫的fire,你就要对这件事负责任!”“我们三个偷渡出来的时候曾说过同生共死。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再见“
完全出乎意料的猛片,惨烈无比,生日宴上戏弄兴仔、徐锦江万梓良街边谈心、万梓良雨中被袭、万梓良被砍头这几场戏都拍得相当精彩。三个大圈卧底塑造地稍显流于表面了点,但也算极少正面的大圈仔形象了,尤其是徐锦江,有情有义的大队长啊;还有最后的主题曲曲佑良的《舍不得离开》也相当之有情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