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几乎全是练家子,用的都是真功夫。
杨昱乾闯塔,杨昱乾与董汉成三次比试,这两段堪称功夫电视剧经典片段!!
在剧情人设上男主角杨昱乾聪明上进而且功夫好,女主角陈少琪女扮男装毫不柔弱,诗表妹直白又可爱,格格任性却明理,但后期感觉削弱了女主角的武力值。
剧情人设都挺有趣的,取景也特别朴实。其中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要数真功夫。据说28集拍了8个月,不得不说,该它经典。
天已暮月如初 千里江川任我飞渡 歌声住人环顾 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英雄谁属非我莫属 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换你芳心如故 英雄谁属非我莫属 热血尽化尘与土只为博你嫣然一睹 热血尽化尘与土只为博你 英雄谁属非我莫属
这首歌直到今日还萦绕耳边。喜欢吴京,喜欢他的坚忍,喜欢他的乐观向上,屏幕上他阳光般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现实生活中的他也很拼。
行与神具备,气与质同高,人长得甜美,武打得漂亮。
一个字,好看,两个字,真他妈的好看。
首先说人,男主吴京,第一集上来就秀身材。
那时候的吴京,跟《战狼2》里的吴京虽然都是秀身材,虽然都是一身腱子肉,但是年轻时候的他身材更为纤细,勇武中带着秀气,而中年的吴京,只能是“爷们儿”这个词来形容了。
但是,观众尤其是名叫谢楠的女观众喜欢《太极宗师》里的吴京未必是这个光膀子形象,而是一身白衣“飘若惊鸿矫若游龙”地打出既飘逸又有力的太极拳的形象。
很难想象,一个秀气瘦弱且娃娃脸的年轻小伙儿,会被冠以“太极宗师”的名号——你就算能打,那你也只是个年轻人啊。
但是,等到他武功大成之后,其动作之飘逸,转圜之流畅,几乎只有在他的师兄李连杰身上能看到这种传统功夫的美感,同时,也隐隐地相信“四两拨千斤”的可能性。
也许实战性上,这些传统武术都不行,但是,荧幕表现上,太极确实是天花板级别的“好看”,能打得“似舞却武”的,除了所谓的“巴西战舞”之外,也就是太极了。但是,太极是中国的功夫美学,深具文化韵味,而巴西战舞也只是有些原始风情罢了。比美感,太极太无敌了。
而吴京年轻时的甜美脸型和秀气身材,让太极的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满足了所有人对太极的想象,所以,从选角上来看,男主接近完美。也正是如此,才让吴京一举成名。
女主方面,樊亦敏是1991年港姐的“最上镜小姐”,剧中一开始的很多集都是女扮男装,看起来跟吴京扮演的杨昱乾一样秀气,有点像个秀气小伙儿,但是换回女装之后,剧中的这次回眸,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她的美。女人还是要看发型和首饰的搭配啊。
其实女主的设定一开始看起来极为让人讨厌,简直就是刁蛮任性毫不讲理,女扮男装调戏别的女性,跟着红姨出来总是惹是生非,要不是有女主光环,早就惹出大事了。不过,剧中设定女主是“武二代”,而且是拳术中顶级的太极,再加上红姨的贴身保护,所以,在没有与后期众多高手(王爷、董海川、六大高手)对立之前,她们俩可以平趟大部分江湖杂鱼,所以,才有这部剧中反套路的“美救英雄”——杨昱乾路见不平被群殴,陈少琪美救英雄打退群丑。
只不过女主没有武术功底,所以,武打部分是吴京做替身的——虽然女主也特意练了一个月。
配角方面,也是众星云集,早就以女打星闻名的惠英红扮演红姨,《少林寺》中李连杰的师父于海继续在这部剧中扮演师父,反派BOSS则是《精武英雄》中的机器人藤田刚的扮演者自由搏击金腰带获得者周比利,此外还有诸如成奎安、徐海东、寇占文等众多动作演员、著名配角加盟。可以说,这部以袁家班为班底,辅以大陆、港台众多武打演员的电视剧,尽最大努力在保证,一定会打得好看。
打戏方面,精彩对战层出不穷,第一集就有顶尖高手陈正英对战端王,第三集就有全剧前三高手之一的董海川出场,后期杨昱乾与董海川的两次对决,以及车轮战六大高手,则将本剧的打戏推向了巅峰,不仅是一波高潮,而是源源不绝浪打浪的高潮。
外家拳代表董海川,招式大开大合、势大力沉,但是在借力打力以及擒拿方面也是一顶一的高手,他与杨昱乾的两次对战,比起后面与六大高手、端王的对战其含金量还要高得多。而且也是外家拳与内家拳两种拳法、拳意的完美展现。在二人的对战中,两人最终打成了平手,但此时的董海川正值壮年,而杨昱乾年纪轻轻,还算不上宗师,如果再展望一下未来的话,那未来只能是杨昱乾的。
与六大高手的对战,其实主要是为了看得爽,是为了弥补与董海川的“平局之憾”,从而在剧情上给他制造新的冲突,新的对手,并且这六大高手一个比一个名号响亮,颇有日本各种“寿司之神”“炒面之神”“豆腐之神”的意味。
如果说不能让内家拳代表战胜外家拳代表是为了不伤和气,那么,打败六大高手,并且是车轮战一穿六,则是为了彻底向观众表明: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无敌,我是太极宗师。
与六大高手的对战,不仅展示了太极拳的拳法,还展示了太极剑,以及由太极剑化太极棍,甚至太极马步,可以说,是为了更全面地展示太极的方方面面。一个“太极”,是由多少个部分所组成的,其无敌,是步法、拳法、身法共同组成的无敌。
一部武打电视剧,人长得好看,动作耍得好看,对战打得好看,那他除非是剧情超级稀烂,否则,他没有不火的可能。
这部剧不仅是袁和平导演,而且有大量知名武打演员加盟,再加上男主女主选得极为契合剧情人设,所以,大火理所当然。
当然,本剧在剧情和人设上也有不少瑕疵,如老套的结仇原因,老套的比武原因,让人反感的任性女主,家暴且无能狂怒的男主之爹,愣头青惹是生非的二叔……但是,瑕不掩瑜,作为一部武打电视剧,有点小瑕疵,只要有前面说到的那些优点,那么,大家都爱看。
何况,它的歌还好听。
幕后花絮:
1、由于樊亦敏没有功夫底子,吴京亲自当樊亦敏的指导教练,还自愿当起樊亦敏的替身。
2、拍摄前,樊亦敏先到北京武术队学习两个月的剑法和一个月的太极拳。
3、拍摄过程中,导演袁和平有时会让吴京一个动作拍三十条,让他摸索出打戏的窍门。
4、该剧是制作方为吴京量身定做的。
晚清十大武术宗师中,杨露禅是唯一一位以太极拳而闻名于世的武林高手,他10岁便拜师学艺,行走江湖十余年,直到40岁才开坛教徒,拳术所向披靡,因旧社会常因江湖争斗而大打出手,每逢打擂时,杨露禅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故有“杨无敌”之称。
杨露禅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武学,虽武艺出众却不善言辞,在江湖上颇有盛名却淡泊宁静,颇有大师风范,所到之处常被人追捧,堪称武术界的一代宗师,然而这位后来的武学大师幼年时却历经坎坷,在生活的逼迫下才走向了武学这条道路。
★ 少年饱受欺凌,拜师学艺遭碰壁
幼年时杨露禅家中贫穷,父母因老实巴交常被人欺负,这对同年的杨露禅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便暗自发誓一定要学得一身武艺,为穷苦人打抱不平,起码自己的亲人不再遭受恶人的欺负。
后来杨露禅在中药店当学徒期间,听说温县太极拳十分出名,威力无比,就萌生了去学习太极拳的想法,他千里迢迢赶到温县陈家沟拜师学艺,满心希望学习太极拳后,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强者,然而让杨露禅没想到的是,连陈长兴的面都没见到,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陈家根本不对外收徒,杨露禅不甘心就此放弃,便装扮成一个哑巴,到陈家当杂役,常常趁着空闲时间偷师学艺,观察陈长兴的一招一式。
天长日久,杨露禅自以为太极拳的全部招式已经熟稔在心,于是他便辞了差事回到家中和人打擂。可太极拳博大精深,杨露禅偷学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再加上三年多的时间,自己根本没有时间练习武艺,致使自己在擂台上被别人打的落花流水,杨露禅羞愧难当。
★ 回乡打擂受挫,重投师门苦钻磨
为了精进武艺,杨露禅再次找了个理由回到陈家,继续揣摩偷学太极拳,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终于有一天,杨露禅被陈长兴逮了个正着,在旧社会,偷师学艺是让人不齿的一件事情,然而陈长兴不愧为一代宗师,得知杨露禅痴迷武学,下定决心要学太极拳后,不仅没有把他赶出家门,而且还破例收下了杨露禅。
杨露禅惊喜万分,从此便安心在陈家学艺,陈长兴并没有看错人,杨露禅果然是练武的一副好材料,在陈长兴的悉心指导下,杨露禅的武艺突飞猛进,经过十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揣摩透了太极拳的精髓,让陈长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破例收的这个徒弟,竟然将太极拳发扬光大,推向了全国。
杨露禅武艺学成之后,便回到了家乡,开始开馆授徒,由于武艺精湛,被人推荐到满清八旗军营中担任教习,杨露禅一心想把太极拳发扬光大,然而八旗军此时已经腐化不堪,天天忙着提笼架鸟吸鸦片,根本无心练武,杨露禅失望至极,只好对外收徒,杨露禅在陈氏太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并打破了陈氏太极只在家族中人传承的规矩,让太极拳成为了国民运动。
★京师一战成传奇,太极门下威名扬
杨氏太极拳到底有多大呢?杨露禅曾经在北京城的一场比武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杨露禅有一位姓武德朋友在北京任职,是当地富豪张氏德贵宾,在某次宴会上,武氏将杨露禅推荐给了张氏,张氏家中常聚集一些习武之人,为了探一探杨露禅的真实本领,张氏便安排武师与其比武,张氏见杨露禅身材矮小,便有轻视之意,席间便对杨露禅说:"先生不知是精于长拳还是少林拳?"杨露禅直言:自己并不练习长拳或少林拳,而是习得太极拳。
张氏又问:太极拳能否打人?杨露禅说道:我的太极拳并不用来打人,但是在对战中并不输于少林拳和长拳,凡父母所生肉体凡胎都可对战。张氏一听认为杨露禅的太极拳徒有虚名,便有意挑衅:"你的拳法是否能同在座的拳师比一下呢?"席间所有的拳师都把目光放在了杨露禅身上,为给太极拳正名,也同时想在京城将太极拳发扬光大,杨露禅有心施展身手,于是便打赢了张氏的要求。
比武一开始,一个老拳师施展饿虎扑食的招式,向杨露禅发难,招数凶狠刚猛,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杨露禅略微一举手,竟然将老拳师打到几丈远的地方,而且还跌的浑身血污,另一位拳师不服气,要与杨露禅竞技,没过几招便被打的满地找牙,其余拳师一看杨露禅确实有真功夫,便甘拜下风,张氏看到杨露禅太极拳的威力,不禁心生敬佩,再不敢小视,便又单独摆了一桌酒席,宴请杨露禅。
杨露禅在张家比武一事被传的沸沸扬扬,许多当时著名的武术家慕名前来找杨露禅比武,然而无一人能够胜过杨露禅,因此太极拳便在北京城打开了局面,一时之间“杨无敌”的名号传遍北京大街小巷,许多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学艺,太极拳在杨露禅的手中真正做到了发扬光大。
八卦掌宗师董海川曾向杨露禅挑战,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一直不分上下,后来据杨露禅的徒弟说,杨露禅本来是可以打赢的,但是顾及到董海川的面子,便没有尽全力,于是这一段传奇打擂便以二人平手而告终。如今,太极拳已经流传开来,然而却渐渐失去了实战性,转而成为了中老年人的一项健身运动,因此也导致了很多人对太极拳能否用于实战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杨氏太极与陈氏太极到底有什么区别?
杨露禅对陈氏太极进行了改革创新,那么杨氏太极和陈氏太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共有两点不同: 就风格特点来看: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拳法海纳百川,不拘一格。而陈氏太极则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 就习拳套路来看:杨氏太极传统问拳套有三路:大架、长拳、中架、及小架(亦称用架和快架)。而陈式太极拳原有七套拳法。为长拳一套,十三势头,二,三,四,五套,及炮捶一套,传至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陈有本时,陈氏太极拳,由博而约,专练十三势头套及炮捶两套。
很纯粹的武打,吴京的打戏好棒,按现在来说那时的吴京算是小鲜肉吧!
片头最后,吴京最后一席飘逸白衣在长城上打太极拳,“天已暮,月如初,千里江山任我飞渡;歌声住,人环顾,邀月同宿青山深处。热血尽,化尘与土,只为博你嫣然一睹;梦醒处,来时路,晨风吹动谁家旗鼓。千里江川,英雄谁属,非我莫属。”这种魄力带来的震撼恐怕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吴京的浩然正气,真喜欢。
武打,帅就一个字!!!
吴京当时好年轻,功夫又好,初生牛犊不怕虎,演得收放自如啊!电视剧除了最后有些拖沓,还不错!
这么实在的功夫电视剧,恐怕是空前绝后了。袁和平导演!
那时候的人,不会矫情,不会安排特狗血的剧情,那时候的人,只会好好的把故事讲明白,用最易懂的剧情,讲最深刻的道理。还有,那时候的爱情与欲望无关,干净的仿佛天上的白云~~那时候,我们是多么幸福~~
估计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质朴纯粹的武侠片了
那时候的吴京多清纯啊,真是喜欢杨昱乾~还有那个师父~话说这个应该是陈氏太极吧?杨氏的只适合观赏,而陈氏的才是实战范儿啊~
童年经典系列,打戏棒,通关楼印象很深。里面的演员几乎都有武术功底,有几位武功造诣还很高,比现在小鲜肉动辄替身或者特效强了几百倍。最好的是即使剧情有各种恩怨情仇,但故事却处理得十分轻松,不乏喜剧感,看着很舒服。2022年春节找了资源回看,发现以前人们的精气神跟现在真是不一样,男孩子也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自觉,那时候的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只要能成功吃苦也是值得的,现在的人已经不相信了,现在的男孩子也变得精致但萎靡。
补标一下,当年我妈正在练陈氏太极,看这部剧的时候,她说吴京的功架极好,一招一式非常利害,二十年前就是吴京的迷大妈了。
那个时候就把剧拍的这么好看真的不容易,而且吴京的演技很棒!里面的功夫看的人很过瘾!
记得樊亦敏和惠英红,当然还有吴京。
童年回忆啊,前段时间战狼2又刷新了票房记录,最近忍不住又去补了太极宗师。吴京的小鲜肉时代,可以说是拳拳到肉的各种招式,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又觉得他应该没少受伤吧!杨昱乾通过对梦想的无限坚持及肯吃苦,终于打动了陈正英父女,陈正英从拒收他为徒到以他为傲,师妹陈少琪也倾心陪伴,着实不易!
经典的主题曲现在还会哼唱,经典的上塔闯关模式小时候都喜欢
啊啊啊啊啊啊这电视剧好牛气的说~~~当年我可是天天追看的说~~~至今还是非常喜欢吴京~~~ 真帅~~~
为吴京的真功夫点赞,故事拍得就算严谨了,虽然有些年头,但质量还是过关的。
干净利落,真挚动人
关于太极最好的电视连续剧,没有之一,且现在的古装电视剧与之相比,简直就是渣中之渣。
凡是看过这剧的人。。。小时候谁没有弄个脸盆在里面搅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