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潮喧闹涌动时,你在哪里? 当人潮悉簌散去时,你在哪里? 你是否也在仰望,那个令人神往的背影? 这部受到真人故事启发,改编而成的电影故事,保留了真实故事里的情感,演绎了故事中的情节。《纽约观察报》评:阿尔.帕西诺 献上了近年来最出色的表演。 一切的一切, 都源于那个肆意的70年代, 源于那个在音乐的宇宙中, 从未陨落的星:John Winston Lennon 。 一封来自1971年,约翰.列侬的亲笔回信: Stay true to your music. Stay true to yourself. 这是对灵魂的鞭策,这是偶像的回首,这一刻他在看着你。 四十年后,当我们听着他的音乐,神往的是那时的生活方式,还是那样纯粹的态度?关于这部电影,我想从海报中背影的角度,来展开这部幽默不羁的温情剧作的一角。 约翰.列侬的背影 1971年,2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在噪杂的杂志社里,面对《Chime In》杂志编辑的访问,玻璃窗外的阳光晃得让人睁不开眼,编辑的手中烟雾缭绕,几乎淹没了他的视线。 面对这个脸上写满70年代的愤慨与执着的年轻人,编辑忍不住两次感叹:“At your age.”“Jesus age.”,这时的丹尼.科林斯不懂得出名的含义,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面对什么,他的心里是对死亡的恐惧,是像列侬一样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现实世界离他很远。 而40年后,当他在现实世界拥有了名誉,金钱和女人,却远离了心中的音乐。那个年轻的自己早已消失,那个列侬写信回复的人,已经不见了。现在的他,再也无法与列侬有任何的交集,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心灵上。 时隔40年后,第一次拿到列侬当年写给自己的回信,丹尼.科林斯开始反思,如今这个开着巡回演唱会,把着金发姑娘,喝着酒,吸着毒品,坐着专机,开着跑车的他已经三十年没写过歌了。即便有再多台刻着自己名字的钢琴,也听不到自己内心灵魂的声音。 于是他想追回当年的自己 ,面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生活,面对糟糕的婚姻,遗失的家庭,荒唐的人生。他试图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与家人重获联系,找回那个还能感受生活,感受美好,书写心情的自己。这期间必然被无数人嘲笑唾弃,其中包括他的经纪人,酒店经理,还有他从未见面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妇。 为了再次遇见那个70年代的自己,他开始用酒店的便签纸记笔记。先是每天零散的感受,杂乱的思绪,再后来是孙女申请私立小学的课程,最后是儿子癌症化疗的医学术语,重新融入生活后的点滴笔记,最终浮现为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 即便这样的尝试与努力,当他真正准备回归原创歌手的身份时,在酒吧 live show 的现场,他却退缩了。这里没有感人的高潮,只是一个无奈的老人强颜欢笑,在众人的哄抬下,改唱了那首滑稽的成名曲:“What’s going on? Hei , baby, what’s going on?”。这首歌像《鸟人》里男主角一直在重复的台词一样,纠缠着他,嘲笑他的人生。阿尔.帕西诺说导演让他演绎的这个角色,就像所有朋友都希望他继续扮演《教父》里的迈克.柯里昂一样,而他想扮演的只是丹尼.科林斯。 一场无厘头的闹剧结束之后,生活还得继续,巡回演唱会还要演,那首《What’s going on》不知道这辈子还要唱多少遍,还要多少次在欢笑里悲伤,每唱一次,仿佛自己的心又破碎一次,距离曾经的自己又远了一步。 当丹尼.科林斯第二次被人感叹:“At your age !”,是在他60岁的时候,他的经纪人弗兰克反问他,你别告诉我,你这个年纪,要开始写歌,寻找自我。 生活中没有时光倒流,失去的永远不会回来,60多岁的丹尼.科林斯,没能做回年轻的自己。但是他说,总有一天他会唱出那首歌。最后把跑车送给了希尔顿的门童,自己改乘计程车。很多天之后,默默到医院去陪伴儿子等待复查结果,他只是找回了at his age 的自己。 影片中你将看到,阿尔.帕西诺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荒唐的老头子。 (预告片里我真真把他看成,上了年纪的钢铁侠了。。。) 丹尼.科林斯的背影 人们对一些特定的年代歌手执着不放,就像对自己的青春无法释怀一样,生怕自己的青春幻象破灭,其实青春早就一去不复返。但是人们总爱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喜欢千百次的画面重现。而一些影视歌名人,便承担起了众人青春储物箱的角色。他们不可以老去,他们不可以沉寂,不可以改变,人们不关心他们本身,只关心打开箱子时,记忆中的脸庞还在不在。当台下的观众早已头发花白,疯狂的跟着同样年迈的丹尼.科林斯合唱着“What’s going on. ”的时候,莫名的令人觉得滑稽无比。 而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痴迷名人,名人的孩子就是个例外,丹尼.科林斯的儿子就准备无视他一辈子。母亲十年前癌症离世,女儿刚满6岁,妻子再次怀孕,自己却被检查出遗传了母亲的癌症,生活让他的父亲在这个时候出现,就是在嘲笑他的无能,他不想给父亲补救机会,但是现实却让他没办法坚守自己的尊严。 对于父亲的背影,他从未奢望过,他自然的抗拒,他愤恨的不平,但是他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接受这个可笑的父亲,滑稽的表演着自己的荒谬。 当他再一次在诊所看到父亲时,他是无奈的。等待医生的结果的时,丹尼.科林斯试图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宽慰儿子一切都会好的。儿子突然反问父亲:你能保证吗?丹尼.科林斯竟然满脸严肃的脱口而出:我曾经让你失望过吗?这下终于不但把儿子逗乐了,也把全场观众逗笑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嘲笑,而是无奈的发自心底的笑。 整部电影在获得大野洋子的授权下,使用了九首约翰.列侬的歌,时而悠长,时而轻快,温情的曲调,让画面里多了几分温馨的色彩。 每个人心中的那个背影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背影,可能是偶像名人,可能是亲人前辈,我们一生又有多少机会和片刻,可以跟自己心中的背影有那么一点点的交集,被认可,被关注。电影核心围绕 Connect 和 Reconnect,找回自己,找回与身边人的亲密联系,让心中的背影转身,让自己也成为别人心中的一个背影,有些事情不能放弃,亲人不能放弃,爱情不能放系,灵魂更不能放弃。 关于那个荒谬的自己 在这样主题下,电影里充满了自嘲和荒诞元素,丹尼.科林斯的整个晚年生活就是一个笑话,他身上的那个渺小的自我,在他常年的混乱生活和疏远家人的现实中,显得那么萤光微弱,岌岌可危。跟他有关的事情总是莫名其妙的,住到哪里都要把一台大钢琴搬进酒店房间,开着巡回演唱会的大巴车去找儿子一家人,没完没了的约酒店经理吃晚饭,利用一切资源不择手段。 在他厚脸皮的坚持以上这些行为后,身边的人终于被他的疲劳战打败,最后他有机会教儿子弹琴,登上了孙女的全家福,将自己写的歌弹给酒店经理Mary听,做到了真正的 Stay true ,即便过程是荒唐可笑的 。 记得之前看完《While We’re Young》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 Face the reality, we are boring. Life is boring, but it's real. 而看完这部《Danny Collins》之后,带来的感受是: Sometimes, we are ridiculous. Life is ridiculous, but that's it. 最后,看到时光网首页提示:4月25日是 阿尔 .帕西诺 75岁生日, 北美的时间还是正日子,特此祝他生快。 2015年4月25日 多伦多 小玄儿撰写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电影《Danny Collins》通过一个著名摇滚明星Danny Collins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珍惜改变自己的机会的重要性。尽管Danny Collins曾经犹豫和彷徨,但他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并勇敢地踏出了一步,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人生的意义。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面对着不同的困境和抉择。正如Danny Collins所经历的那样,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内心深处的真正渴望和追求。珍惜改变自己的机会,从内心寻找人生的意义,这是电影《Danny Collins》所想要告诉我们的。
人就是不断做减法,然后某天忽然发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如春天阳光般温情,如夏日凉风般美好,像冬天的雪,但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秋天的落叶,虽是迟暮,但依旧在风中优雅。温暖如流水一般,故事缓缓到来,配着美好的旋律,家庭与责任,亲情与爱,在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帕西诺,饰演起这样的角色真的是游刃有余。老来却帅气依旧,听沙哑歌声也醉。
老套路。
这个温情故事中金钱是关键
近期我能静下心真正好好去享受的一部电影,并不是说它有多么的完美,反而它很“套路”化,在真实事件基础上过度拔高主人公,使得整个片子很平淡。但这些我心水的演员们之前的化学反应太好太自然,让我看的非常享受。喜欢残缺中带着小圆满的结尾,即使生活一团糟,还是有亮点等着你的。
75岁的帕西诺这些年做了一个“神”级演员该做的事情,当然86岁仍旧矍铄的普卢默同样令人心生敬意。
不一样的视角,过气明星的B面。7
一部以民谣歌手Steve Tilston的真实经历改编,关于老浪子自我救赎的温情小品。题材屡见不鲜,平白直叙的剧本也并不算出彩,阿尔帕西诺唱歌是个看点,电影结尾让我动容,大晚上在温情片里找到我想要的感动这就足够了,四星半。
轻松温暖的小片儿,阿尔·帕西诺演技爆表,毫不费力地把一个外表颓废但内心充满善意的摇滚巨星形象诠释出来;配戏的演员也丝毫未显逊色,演儿子的最近接了这么多片子估计快红了。讲述最俗套的父子和解故事,但是既不狗血也不鸡汤,甚至连大团圆结局都懒得拍给观众,最真实地截选呈现了一段生活。
近年来看过AL最好的电影,剧本尤其出色,不给观众喝鸡汤。帕仙奴与所有演员的互动都很来电,值得推荐!贝宁风韵犹存,且越来越像达斯汀霍夫曼~
拍得一般,但这部把老帕打扮得比较好,特别选的一些年轻时候照片深得我心就加个分呗。他笑起来还是这么甜,在酒店里的片段我觉得比和儿子那里都要温馨,或许是因为家庭救赎还是太过老套吧。还有在演奏会还是随大流改歌,可惜又可以理解吧。不过老帕现在的嗓子不太适合唱歌啊。
艾尔·帕西诺又演了一个在迷茫中自省和重振的artist,所以电影特像《低入尘埃》,但和《低入尘埃》比,本片通俗易懂,叙事单一不复杂,哲学味少了很多,鸡汤成份多了些,有点俗套,却没那么矫情。喜欢电影的音乐,即便没完全支撑画面,至少好听的旋律加强它的节奏感。好久不见安妮特·贝宁。三星半。
一个比较温馨的歌星故事
浪子回头老梗不过好歹承认七十岁开始转型科恩基本不可行。给魅力四射的Al十颗星,很少演不要脸的万人迷,演起来真可爱!吃一贴高龄rom-com狗粮。跟保姆/经纪人Plummer大爷也萌得很,旅馆开门那里一口就亲上去了卧槽
间接想到石黑一雄的小夜曲。所谓自由,其实没什么自由,不过是些放纵,放纵也无非因为要对抗没有自由,恶性循环。不是摇滚明星或“艺术家”的人们是在另一种恶性循环中而已。大家互相张望。现实中残酷的事情看似平淡无奇却疼得撕心裂肺,须臾间擦身而过就消失了,疼痛也变得恍惚。帕爷爷太可爱。
2015.10.7.902 肯定是AP从影至今演过最喜剧的角色,真是难得。影片就是很积极风格,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脸的那种,台词也很有趣轻松,故事虽然是讲人生改变,但是那些多动症儿童,那些疾病,那些后悔的人生,竟然演着完全不像是问题,反而是被这种正面迎击毫不懈怠的处理手法给弄得节奏剧情欢乐有趣。
那封信是真的有+1星
每年,美国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剧本,这样的故事。简单,平实,但也感人。
6.16 @ 香港UA时代广场
如果有机会和某位以某个作品而出名的人交流,尽量还是不要提那个人尽皆知的作品吧。就像不要每次看到李克勤都要提及红日那样,觉得或多或少都是对他有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