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生,生之万物……
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看过的关于云南的纪录片应该是《寻味原产地》其中关于云南的那一部了,看完之后,偶然的机会,自己又看到《万物之生》纪录片。
天地间,万物有灵;种群纷繁,皆相伴而生,一同栉风沐雨,行循自然。云之南,基因王国;多样生命,虽生而不同,却于彩云之境,相依而存。洞悉生命的含义,聆听自然的密语;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本片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为创作背景,从云南典型的自然生态环境出发,通过真实、新奇、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联。
本片采用8K全流程制作技术,将自然、人文、民俗等维度的内容全面呈现,传达国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人们与自然和谐、有趣的相处方式背后,是宏观层面“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表达。
第一集开始时候研究地衣的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去野外寻找研究标本的一幕就忽然将自己拉回自己的学生时代,虽然那个时候出野外不是为了动植物,但是类似的场景让人难忘,第二集的时候在戈壁寻找植物,第三集在丛林中探访长得很高的某种植物,不得不说这些实地研究深入一线进行探索的工作者,是最值得敬佩的,我们很多时候只有了解了,明白了,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保护,更加科学的进行保护……
总的来说,如前说述,这是一部着眼于野外野生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其创作背景注定了其有很深的“命题作文”的痕迹,从地衣、苔藓、到难得一见的濒危植物,这里通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历程,还有高清晰度的拍摄设备的呈现,把自然、人文、生态、民俗各个方面串联起来,十分具有观赏性,但是5集大约100分钟的篇幅,命题有些大,内容上又过分求全责备,所以各方面都是泛泛而谈,甚至是有些形散神散,不过 就算是如此,单纯的一些精美的纤毫毕现的动植物画面还是值得一观的,个人评分9.0分,推荐指数五星。
1云南生物有多神奇,先睹为快
中国云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
这里,以仅占全国4.1%的国土面积,囊括了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
巨大的海拔落差,丰富的气候环境,让这里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
在第一集《多样》中,你可以看到,70多米高的参天大树直冲云端,充满生机的苔藓爬满一棵棵原始古木,彼此依靠共生,一派和谐。
即便是没有土壤,流石遍地,且常伴随强风与冰雹的高海拔地区,绿绒蒿也是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幕愈顽强愈美丽的景象,让长期生活在喧闹城市里的现代人瞬间就会被治愈。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第一次如此认真地通过镜头,端详中国植物。以往,它们为了躲避危险,显得丑陋、渺小、不起眼,但当时机到了,它们会用尽一生的能量来绽放。比如,塔黄。这种生于海拔4000-4800米高山石滩的植物,一生只有一次开花的机会,为后代留下种子后,便寂寂死去…
而在海拔7000米的高度,地衣的适应性远远高于其他植物;这种由真菌和藻类共生的特殊植物,可谓是谜一般存在的物种;无根、无茎、无叶,却能够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万千生灵,提供了适宜生存繁衍的家园,春分时节的云南,热带雨林热闹悸动,在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白颊长臂猿清晨发出的机关枪般的叫声,相互呼应,响彻整个山谷。这种性格像小朋友一样顽皮爱动的猴子,喜欢在藤蔓间荡来荡去,一刻也停不下来。
作为同是灵长类的滇金丝猴,则是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猴子,也被称作“雪山精灵”在猴子种类中,颜值也是稍微高一些。
它们喜好群居,群体规模一般在10只左右。在这片丰富的森林中,它们一点也不用为进食发愁,因为它们几乎不怎么挑食,植物嫩芽及幼叶、野果都是它们的最爱。刚好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大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随着岁月更替,也有它残酷的规律;一代猴王,成为“路人”,让我们了解到,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这也是所有自然类纪录片存在的最大意义。
2国内首部8K人文生态纪录片据了解,该片于2021年7月8日正式开机,此后三个月间,摄制团队在云南境内,穿密林、趟河水、攀山峰、进村寨,走遍了昆明、楚雄、丽江、迪庆、大理、普洱、西双版纳等地。
跨越4500米海拔,如实拍摄下云南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以及它们生长生活的环境。“于生态秘境之中,倾注好奇的凝望以生命参悟自然,感受血脉的交融。”这是一趟极为有意义的旅程,20余位生命行者,行走2000余公里,伸展对大自然的拥抱。
他们是高山植物专家、钻研地衣第一人、热衷于雨林和昆虫的国际友人……他们是人类与自然的连接,同时也在用自己的热爱和注讲述生命的故事。
此外,作为国内首部8K生态人文纪录片,该片融合“8K全流程制作+杜比全景声+8K VR”前沿技术,通过高分辨率、高帧率、宽色域、深比特、HDR特质,让自然、人文、民俗等内容呈现和视觉影像都趋于极致,也给观众营造出视听融合的全景沉浸式良好体验。
3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万物之生》每集30分钟,共5集。它聚焦的,是云南各种各样的稀有动植物,而且,其中近半数还都属于当地的特有物种。比如云南的名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亚洲象。
作为现存亚洲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
相信去年“象群北迁”事件,大家还记忆犹新,本片在第二集《野性》也有讲到亚洲象的保护措施,要知道,这些年人类为了和动植物和谐相处,没少“下功夫”。为此,我们第一时间采到了《万物之生》的导演王紫建和云南出版融媒体公司采编中心主任何新闻。和他们一起探讨着片里片外的故事——咪咕:请问,对于此次纪录片的拍摄初衷是什么?王紫建导演:首先是有一个大背景,去年COP15大会在云南召开,包括这几年我们的内容团队也一直在深耕8K制作,以及云南当地的一些纪录片制作,在我们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大家的心情也比较压抑,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恰好云南是国内生物最丰富,最具生态代表的一个地方,便与云南当地一些政府部门沟通,一致决定用最好的技术把云南最具特色的生态拍出来。
咪咕:您认为云南的自然生态有哪些优势?何新闻主任:云南本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与原始森林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在任何一个村寨,森林都保护的特别好,他们崇拜大自然,对一些很粗,年份很老的树会当成神灵来祭拜。
包括云南的哈尼梯田,山上是森林,山中是村寨,山下是梯田,梯田下面是河谷,生生不息的水将他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这一自上而下的生态系统延续了上千年,体现了哈尼族的智慧。
咪咕:根据之前了解,云南近期一直在推动小种群拯救行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措施,请何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何新闻主任:大象很庞大,也是野生动物,近20年来,大象在云南伤人接近于三位数,为了让人类与大象和谐相处,政府在大象肇事多发区建立了“大象食堂”,就是空出一片缓冲地带,种上大象爱吃的食物芭蕉、粽叶芦等,满足亚洲象的取食需求。让它们吃饱之后返回森林中去。
还有云南一种特别稀有的动物,绿孔雀,目前仅剩下几百只,为了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云南当地停止建设了一个大型水电站。
咪咕:彩云之南美不胜收的风景令人向往,何主任有没有想对打算去云南旅游的朋友们说的?何新闻主任:我作为一个云南人,真心希望天下热爱自然,热爱美好的朋友们,应该来云南走一走,来感受这里美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来找到内心深处长久以来的那份感动,现在因为疫情的关系,旅游业萧条了很多,但疫情总会过去,等到一切都好起来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大家都来云南走一走,看一看,来感受一个真实的云南。
天地间,万物有灵。从微生物,到植物,再到动物,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万物之生》让我们知道,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还有这些神奇的生物。数千年来,这些生物与人类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咪咕视频感受到了云南自然与人文的多样与神奇后,小咕再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意识到生态与人类共存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去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
在此背景下,《万物生长》从云南自然生态环境出发,通过一个个真实、新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深刻奥义,也希望通过《万物之生》里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物种,每一个文化信仰,让大家对于生态环境开始关注和保护,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云南听云南腹部畅快惬意的呼吸。
万物共生,多彩云南万物有灵且美~
咪咕vip有播,云南是真的植物宝库,特别想去逛云南植物所
高山植物太神奇
第一集挺不错的,不过资源太少,想👀奈何难以找到资源放弃了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云南的动植物世界,西双版纳一片神奇的地界。画面精美。
4/5 胜在摄影优美,每一帧都能做壁纸。内容空泛了些,无论是景色还是人文都是蜻蜓点水。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植物,那里的动物,那里的人,都风富多彩,生命多姿。
云南边陲地区的自然、生物、人文大观
好喜欢云南,有山,有水,植被茂盛,物种丰富。
云南!很美的地方
好看,有趣味性,想带孩子一起去亲近自然
生害怕别个不知道你拍的4K。怎么不把这个4k水印放大10倍,
难得!看来国产自然类纪录片不是拍不好,而是做得太少
内容新颖,画面优美。优势是画面,发挥了HDR的优势,吊打航拍中国
真美啊。景色美,拍的也美。有航拍的广角镜头,也有8K摄像机微观摄影。有人说内容不好,但我觉得这就和书本一样,没有书是读一本就能知晓万物,各书各有所长,应该博览众长的不该是我们自己么?这是我国拍我们自己的纪录片,挺好的。
不错,关于云南自然环境的纪录片
好好好,一个人是不是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工作是能看出来的!🤨
高原植物如此瑰丽,下巴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