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带着轻快的心情把这部纪录片看起来,后面慢慢地就让我想到了我作为一个留守儿童的小孩经历。
父母很早就外出打工,目的地是东莞白石岗,家里大人是爷爷奶奶,陪我一起长大的是姐姐妹妹。每年的春节是爸爸妈妈回来团聚的日子,在前一天他们会打电话回来说,第二天凌晨他们就会到家,到了那个早上,我就会醒得很早,跑到街上,听着呼啸而过的大车们,每次听到一个,我就向左右两边探探头,很少会等到他们,我就继续在家门口等着他们回来。回到了,就帮他们把行李搬到家里的二楼,我再也睡不着了,然后就去刷牙洗脸,吃爸妈带回来的零食。
爸爸妈妈不在的那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过着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起很早,一般都是五六点,然后开始看电视,之后才去刷牙洗漱,然后吃早餐,然后背着书包或者拎着袋子,去上学。爷爷奶奶很喜欢喝酒,他们基本管自己的吃喝与玩乐,对于我们的管教基本没有。每天的零花钱是几毛钱,甚至这几毛钱还要求他们给。
我不认为自己有多努力,但是在学校的成绩就还不错,爸爸妈妈总会拿来夸耀,我并不喜欢。我学习好也不是为了取得他们的肯定与开心,我也不知道我是为了什么,也许是真的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那个时候最喜欢看电视。冬夜里我会先泡脚,然后打开湖南卫视,看完最早的变形记,然后最后一个睡觉。在冷的日子里,我会起得很早,然后打开少儿卫视,看那个每年相约的米菲兔,躺睡在奶奶的旁边,而她总是睡得很熟。
后来奶奶去世了。爷爷会等我们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带我们去割水稻,抛秧之类的,太阳很大,季节基本在春夏,还有收地里的花生,总是弄一个下午也不能结束,我有时会偷吃那些刚从地里出来的花生们,生生的,却很好吃,我当时好像也没有拉肚子吧。
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喜欢看电视里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非诚勿扰,男生女生向前冲,湖南卫视等等,趁着广告时间我们就三个人派一个人去离家不远的小卖部买冰淇淋雪条之类的吃吃,而我总喜欢跑快点,我怕慢了就不能看到电视了。
留守儿童总会进行对比,比如放学的时候从来没有父母来接,爷爷奶奶更不可能了,还有下雨的时候,从来没有大人来接我,只能等雨小淋着雨回家,不能指望着别人。开家长会的时候每一次都是爷爷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给我开家长会。
等到他们从广东的电话屋打电话回到这没有装修过的红砖头房子,我总是用每次一样的话语敷衍他们,嗯嗯啊啊,好的,很好,之类的说辞,因为每天打这种电话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只会让当时的我不耐烦,所以很快就会挂掉电话。
春节的时候他们总会拉扯我们三个去走亲访友,收获的压岁钱我也不记得我放在哪里,总之我记得要走很多的路,要坐很久的车,我总会睡着。还记得爸爸很喜欢用摩丝打扮自己,而妈妈没有太多的妆容打扮。当时县里盛行三轮车,所以我们总是坐三轮车,从这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每次我都会很困,继而睡着。
说到三轮车,我记得我很喜欢坐在靠近窗的位置,因为我可以控制进入窗的风的大小,我也可以一直观察与三轮车相向而行的各种车与人。
春节的假期很少,等到爸爸妈妈坐上前往东莞的硬卧长途班车的时候,我总会忧郁带泪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明天就见不到我的父母,就会很感伤,但是我无法抽离,只是会说出那些流泪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越看越能想起《看见》里柴静对卢安克的采访,那篇〔无能的力量〕。一个以镜头的方式给我们视觉上的直接冲击力,一个以文字的形式间接带我们感受心的力量。
之前看过类似的纪录片,总觉得如果不能带去幸福,就别让他们看见希望。也有人说:没有什么比带给人希望却无法改变现状更痛苦的了。这些我都赞同过。
影片中我能感受到留守儿童的“极端”,甚至认知局限和空洞感。但我无法共情,我感知不到摄影机背后的生活,和他们不同的特点。虽然已经尽力做到纪实,但总有一些黑暗是我们看不见的。
天生人,命已定。只希望这样的影片多多推广,不是为了换取同情。只是为了在中国的留守儿童逐渐要变成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前提下,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
标题其实出自圣经。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地击中我。对于纪录片,尤其是这样纪实的片子,我一直避免于投射过分的怜惜之意,可能是我并不能认同他们是惨的,是不是我们在看待那样的生活与自己有着巨大的相差,就能定义为那种日子是惨呢?这点我持有怀疑。就像前段时间不是也有人发了一张孩子炒饭的动图吗,评论区一片的可怜唏嘘。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两个孩子笨拙地用铁锅给自己炒饭吃,这就是惨吗?在那样大的年纪里会知道并且认为那是惨吗?惨,到底是圣母群的泛滥心还是不自觉的优越感呢,无论过哪一种生活,不论一个人的肚皮装的是隔夜的剩饭还是某些山珍,就能断定一种朴实的令人发抖的,或是更为贵重的躯体吗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傲慢呢。
惨,对于我个人来说,更像是一种认清一样。认清自己已经度过并且仍会过着的发白的日子,感受到阴天来临的一阵胃痛,出神的间隙逃逸掉的某部分自己和回神后迟缓的半拍续借不上的错愣。
意识不到那种完全能影响自己状态的真相,当事人并不能也不认为那种生活到底有多脱节,或者从来都没有接触光的情形下,我觉得那都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还有想到鲁巴肖夫,今年看的流的泪最多的一本小说,当钢铁一般的军官对审讯犯鲁巴肖夫问出“鲁巴肖夫同志,你小时候有没有见过钟表”的时候,没办法不决堤,不知道他是以什么样心情说出,他本来就出身于那群人中,俄国的农民情愿把仓库的老鼠养的肥肥的,也不愿意献出一粒米,当在征收粮食的时候,看着那些人红红的手掌肥肥的脸庞,只有抓耳挠腮抠鼻屎的一系列粗鄙行为,各个人那双像老鼠一样精明的眼珠子滴溜溜转,就是不透露米的下落,不知道他怀着什么心情惩罚他们直到他们搬来家里的最后一粒米。那个军官说,鲁巴肖夫同志,我太了解我们俄国的农民了,因为我就来自那里,我也最清楚该怎么对付他们,国家需要米,他们怎么能不掏出来呢。这是书里很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当时我也如鲁巴肖夫一样,觉得新时代要来了,年轻人都被教育的很好,是不是就代表着他们这群老将军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这很像很像我们这的一种现况,军官可怜可恶可悲吗?后面他说的其实让人笑不出来。他说鲁巴肖夫同志,我小时候没有见过钟表,甚至也不知道时间,一天怎么会是24个时,那个圆圆的指针划过一圈怎么就是一个小时呢,他说我们俄国农村把自己养的胖胖的,每天太阳晒到一个位置就知道该去地里干活,但他们不懂得时间,不知道一分钟的概念,他说鲁巴肖夫同志,您是去过欧洲的人,您应该知道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他们生产经过了百年的时间,科技的运作已经很成熟了,我们俄国要想赶超过去,就必须铆足了劲往前冲,他说鲁巴肖夫同志,我们是在创造新世界,那些农民怎么能不按照工厂的时间工作呢,他们怎么能在国家需要米,需要铁的时候不献出来呢,迟到一分钟如果能容忍的话,那所有农民不得睡到太阳晒到屁股才起来干活,他说鲁巴肖夫同志,我们是在创造新世界,违背了戒律,必须接受惩罚,但是这个惩罚不会是无意义的,它作为一种惩戒会一直提醒后来的人,在历史中也有它的价值,他说鲁巴肖夫同志,你试想,十年后,俄国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说鲁巴肖夫同志,我们需要你拿出你的那部分意义。
为什么提鲁巴肖夫呢,因为这本小说完全影响了我该怎么看待事物,军官那种人,仿佛是我们最避之不及,最被冠以帽子的那类人,但他的自白,和对鲁巴肖夫的残酷,仿佛都带有无可逆转的苦涩感,我无法把握,也无法评价那种人,带了很多复杂性,是一种熵增行为,混乱冲击了自己原本的一些体系,只是觉得悲伤,非常大的悲伤。
看待这种纪实片也一样,惨,是与否同样让我没办法随意的定标签别人的生活,那只是一种傲慢和拒绝
他也知道你怎样走这大旷野,今天看到这句话激起了双重的悲伤,于是写下这篇胡言乱语之词
父母和孩子隔着电脑哭,后面一排大学生志愿者姐姐跟着陪着哭,可是到底因为什么,制造出这样多的眼泪?昧着良心的人太多了。
“首都是哪?”“不知道。”“奥运会在哪开的?”“不知道。”唉,鸟巢扒两块草皮的钱,都够给这些孩子建个新学校了。
现如今留守儿童依然是常态,寄生城市的父母与留存家中的孩子永远存在一道沟壑,给予的爱太少,肩上担子又太重,父母对于很多留守儿童或许只是一个称谓而已,甚至脑海里早已浮现不出样貌。渐疏远的感情与老人的蒙昧让教育听起来像一句笑话,偶有善解人意的小孩其实也都心事重重。扶贫援建的工程更像是玩笑,新教学楼潦草完工在满是建筑废料的操场前剪彩,所有人面带伪善的自欺欺人,只有未处理的残砖烂瓦最真实,还有那志愿帮扶的大学生,纵使都是韭菜,也总有人愿意帮助种子破土而出。
影片中有一个问孩子们的片段:梦想是打工挣钱,中国国家主席是毛泽东,不知道中国的首都,不知道天安门, 不知道北京奥运会, 日本人全是坏人,经常杀人。
代课教师为转正而烦恼,村长为重建小学而烦恼,老人为小孩去镇上念书而烦恼,怎么说呢,说白了就是经济原因,贫穷落后,一代接着一代,死循环而无所改善。可是,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不了吗,真的不能改善更多吗。
面对如此粗砺而真实的影像作品,任何评论,都显得是一种轻浮的举动。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农民工问题,足以让人深刻反思效率优先原则下公平正义的严重被漠视。作者与其拍摄对象们同生活、共感受,虽然在“出得来”方面有一定欠缺,但这种知行合一地改善社会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时间的跨度一直是个直观简易又深刻动人的命题,做容易坚持难,每次看这种题材都会谴责一下自己的伪善,但是曾为留守儿童,还是能感同身受的。几段芒果台的插播简直让人白眼翻出天际。
导演很棒!小孩很棒!作为曾经的留守儿童,里面好几件事情都做过,比如“厚葬”死掉的动物(她埋的是小鸟,我埋的是小狗),在田里和大人割水稻,凌晨5点起床走远路上学。后面湖南卫视和爱心组织的“介入”看得我快吐了,如何对待他人的苦难这堂课,我们是不是应该都再学习一下?
留守儿童问题看到的是整个社会生态、经济结构的问题。中国人的底色教育,除了强权就是眼泪,除了威胁就是煽情,鲜见冷静的理性和平和的感性:“你要是不听话就……”“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五颗星。不是什么拍摄手法多高明,而是这样的电影太值得大家给予给予关注。盛产悲剧的China,遍地都是悲情的乡土,那里有2.5个亿的无奈和悲伤和0.58个亿的孤单和无助。芒果台煽情的节目里,电视观众活在一片自我感动里。
张华在某城市重点小学上学,李萍在某私立小学读书,我在村小。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贵在真实,也很残忍。拍摄周期很长,但是有些重复有点多,而且时间线过的太快,没什么连续性,觉得没有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不过方式和切入点比较多样,湖南卫视那个校车旁白配的太恶心了
就像突然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好心酸,穷带来的生活不便,认知匮乏。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但其实小时候不光是片子里面的艰辛,也有很多快乐幸福的时光,小时候跟村里的小孩一起上山爬树,下河抓蟹,还演戏来着,也是我时常想起来的情景。
看看我们的后浪,他们选择多吗?
我那一届的村小同学,好像没有上大学的,初中同学好像也就个把,我偶尔会觉得,我对他们负有某种责任。
影片的社会意义大于文本价值,这个将近6000万的儿童群体非常需要关注。影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先入为主和惯性提问,拍摄指向过于明确,不断重复一些话题,导致没有能够捕捉到更多生动的细节。
这个学校就在我外公家隔壁的镇上。甚至这些学生有些都和我有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听到熟悉的口音真是莫明的心酸。我又想起当年我一个人搭车回老家的事情,那里有好山好水好人情,就是没有最基本的教育资源。外公从北京回乡之后做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算改变了某些人的一辈子的命运,可是教育事业不应该让某一些人负责,谁甘愿一辈子做代课老师拿那点微薄的薪水呢?说白了,连养自己都不够。
我的昨天,他们的今天。而最悲哀莫过于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大多数人的未来会是怎样。#中国现实的一种#
跟立人合作时候来我们学校放映的。虽然宣传效果不怎样,到场观看的大多是我们工作人员,但看完大家都被感动哭了。纪录片分了几年记录了湖南一个乡村小学里面的几个留守儿童的生活,这么没有介入的记录,镜头和话语都真诚的打动人心。
看完片子回来的路上,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片中的小女孩蒋云洁。这个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心里是不是藏了很多很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