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爆发三个星期后,家住德国的土耳其小伙穆拉特不幸被卷入小布什消灭塔利班的全球巨浪,未经审判就被关进关塔那摩。在这片领土悬置、政治真空、绝境失联的法律飞地羁押了1786天。电影便是他的庶民老妈四处破壁向小布什追讨儿子的过程,一部德土版的秋菊打官司。
如此一个鸡蛋碰石头,以个人力量挑战公权的暗黑题材,却没有被拍成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报的苦情戏,画风也与近年来风气日隆的“女性力量”的大义凛然不可一世彻底违和。这个大女主是个无意间被裹进政治法律国土修罗场的刘姥姥,但她却是个乐天搞笑、热忱奔放的金嘎嘎,电影就在这种鸡同鸭讲的逆差情境中煎熬母子离别之苦,蒸煮自由剥夺之痛,翻搅正义争夺之难。电影里有个有趣的情节,律师去探监,却得不到囚徒儿子的信任,最终儿子是从律师大勺给咖啡加糖和带来的蛋糕口味中辨认出母亲的气息。正是母亲身上的明晃晃喜滋滋的生趣凸显出世间所有的强权和剥夺的黑暗野蛮和不义,为影史再添一位活泼生鲜的母亲,并夺得去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和最佳剧本。
基督民主派给这片投了多少钱?有佳句无佳章的片子,有很多nb的讽刺桥段,但显然这个党派布尔乔亚意识鲜明的导演不愿意有更多深入地探讨,影片越到后面给人感觉越泄气,本来你想讲不同国家、种族、党派、职业之间布尔乔亚的斗争过程,选取的主角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扭曲成黎民的布尔乔亚(寒门也是门,在布尔乔亚文明发展落后的土耳其就是小布尔乔亚,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物质条件,偷渡来到高级布尔乔亚文明的德国,想要成为世界一等公民布尔乔亚,作为一个有德国居住证但没有德国国籍的工人布尔乔亚随意在街上开奔驰,导演也故意拍了好几组这样的镜头来讽刺主角后面的所谓抗争性),她本身的阶级属性在当下社会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导演后期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用了大量煽情的段落,而且在不交代基督民主派的政治诉求和高层心理活动的情况下,非常愚蠢地安排了一场默克尔也是女人的戏码,导演强行女权可还行,而且把所有的锅都扔给了社民党和绿党,仿佛基民党才是那个救世主一样,男主律师塑造得也有这样的问题,帮助女主的动机并不充分,甚至有点儿强行正义的味道,不过其余配角写得很出色,大儿子有很强的布尔乔亚革命性(无脑认为高等布尔乔亚国家因为强权侵犯了另一个低等布尔乔亚国家,所以想成为塔利班布尔乔亚,但是充其量只是一个愤青布尔乔亚,达不到塔利班布尔乔亚的层次),而他的土耳其妻子则是具有小资性(后来分手),有三组镜头处理得不错,开头一组镜头,得知儿子失踪后,已被西方基督教布尔乔亚文明同化的主角母亲质问德国当地穆斯林组织,认为是他们这些有伊斯兰信仰的神棍布尔乔亚给她儿子洗脑,但实则是他儿子通过看西方布尔乔亚媒体掐头去尾的新闻才决定出走(这里导演是通过主角母亲的嘴以及看日常新闻的动作得以体现,母亲张嘴就说伊拉克战争是邪恶的,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只停留在善恶二元论层面),第二组镜头是主角随同德国社民党律师(支持者)来到美国控诉共和党建制派政府布什把很多“无辜者“关在关塔那摩,如果按照很多白左主旋律片的拍法,这里肯定会无脑黑共和党建制派政府官员贵族,而赞颂伟大的公知布尔乔亚和人道主义贵族帮助受难者(大量民主党的支持者),但这里导演反其道行之,和主角团见面的这些人大量都是很早就来到美国的少数裔布尔乔亚,很多人甚至只会说英文(阿拉伯少数裔,儿子也被关在关塔那摩,后面还充当白左的宣传工具),和女主格格不入,白左提倡的伪多元文化被导演直接给否定掉了,这些喝着咖啡谈抗争,唱着高调谈压迫的高雅美国精神白左布尔乔亚和贵族们成为了导演的活靶子,在这组镜头里糖这个符号使用得很棒,表达主题和理查德朱维尔哀歌结尾里面的吃甜品有所差别,理查德朱维尔哀歌讲的是现阶段的很多黎民就算帮助稳定布尔乔亚体系,成为英雄,但他们还是会退回去(不过这一个设计和结局女主重新回工人布尔乔亚生活段落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本片中,精英布尔乔亚和贵族喝咖啡时故意不放糖,女主这种工人布尔乔亚却拼命加糖,一个真甜假苦,另一个是真苦假甜,不过二者的苦某种程度上都是树立不存在的假想敌来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想(甜和苦之间不存在二元对立关系,万民共和以及有限共和之间不存在对立,片名Rabiye Kurnaz vs George W.Bush的对立也不存在,女主和左派写的请愿信根本就无法送到小布什的办公室,解决问题的人其实是基民党),导演在这组镜头中间也加入了一段布尔乔亚特有的无声游行,反写了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里面的林肯像桥段,这些构想具有一定的新意,最后一组镜头是女主模仿盎撒布尔乔亚精英的鸡汤演讲,还让其余两个儿子浪费时间念信,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想法不成体系,看了前2/3的部分,以为能成为伊斯兰视角下的猎杀本拉登(奥观海为了连任故意延迟本拉登的抓捕日期以及结尾女主这个底层官僚布尔乔亚在看到本拉登枪毙后的失落感,因为自己耗尽心血所做的一切最终也只成为了政客用来邀功的筹码),但没想到后面如此的拉胯,如果能加入更多基民党和美国政府谈判的过程,我相信后1/3的内容能更加具有信服力。
从真实改编的个体故事看德美土耳其关于民主与人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背后的battle。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德国人quan律师站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前,不断试图帮助诉讼人向所谓的先进民主争取点什么,ending却是没有胜诉没有官方解释,媒体造势声不减,而诉讼人抗争6年与prime、外交buzhang、红十字会、人quan组织交涉无果,因政府换届靠知名律师写的亲笔信才换回儿子沉默回归。
回到电影本身,故事叙述幽默轻松,女主角坚强、热情、迷人,德国人对细节的把控简直不能再处女座了,每一处女主的细节拍摄都特别有心,熨衬衫、烹饪、对绿植的爱护、咖啡要加很多糖、挂在律师办公桌前的守护吊坠、一杯治愈的可乐and so on…
当然,还有梅赛德斯奔驰,果然是王牌硬广。
结局收尾也是个人很喜欢的片段。德国电影节,推荐给大家。📽💁🏻♀️
一连串政治惊悚案件背后,有没有可能藏着一部温情喜剧?
这是获得去年柏林电影节最佳主角、最佳剧本双料大奖的《库尔纳兹诉小布什》向观众提出的问题。它用后者对前者完成了一次解构。同时,它也是今年德国电影展的开幕影片。
2001年,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随即在10月下令消灭塔利班。没过几个月,塔利班遭受了致命打击。但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该把塔利班成员放到哪里呢?
最后,小布什想到了一个“绝佳之处”——古巴的关塔那摩监狱。这是个1898年起,就被美国永久租借的地方,是法律真空、领土悬置、难以被外界联系的灰色地带。被捕的犯人被剥夺了司法权益。小布什批准对他们使用“窒息水刑”等21种酷刑,包括灌盐水、塞冰块、拷铁镣、喂泻药、肆意殴打、不让睡觉等折磨手段。为的就是通过虐待,强迫他们认罪。时至今日,仍有30多人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关押于此。
但令人错愕的是,在关塔那摩监狱中,有一些“犯人”是被美军错抓的路人。比如去年在内地院线上映的《760号犯人》,讲的就是无辜被囚禁虐待了14年的斯拉希的故事。无辜被抓的还有《库尔纳兹诉小布什》里,成长于德国的土耳其青年穆拉特·库尔纳兹,他被莫名其妙关了将近5年。
“9·11”三周之后,穆拉特准备和朋友一起去巴基斯坦玩一趟,参观一下当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的母亲拉比耶·库尔纳兹,是个“幽默细胞过度发达”的传统家庭妇女。拉比耶天生乐观开朗,不过她也担心在这敏感时期,儿子会在异国遭遇坏事。她随即前往家附近的清真寺和警局寻求帮助,发现真的如她所料——根本无法追踪到儿子的行迹。
三个月后,媒体的长枪短炮突然出现在她的公寓楼前。他们为的是报道这个“塔利班青年可怜的44岁老母亲”。这时起,拉比耶才意识到事出反常——儿子明明是旅游时失踪了,怎么就被扣上了塔利班的帽子了?
但她很快冷静了下来,理了理凌乱的头发,开始了正儿八经地“答记者问”。
采访上报后,拉比耶的第一个反应是——气死!那个看似友好的女记者竟然写错自己的年龄,把43岁写成了44岁!
按理说,电影开了这样一个头,如此惊悚、严肃的故事,应该得按那套“奥斯卡真实改编人物传记片”的路子,循规蹈矩走下去了吧?不少影迷可能已经在心里嘀咕:难道柏林电影节双奖,给的那么没有新意吗?
《库尔纳兹诉小布什》偏不。
它开始玩起一种反套路,那就是以家庭温情喜剧的类型,完全包裹住政治历史事件的恐怖与严肃性,最终将后者全然解构。
这是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当我们做梦时》《濒临边缘的人》)和女性编剧莱拉·斯蒂勒的第九次合作。他们用一种令人意料之外的陡峭方式,将关塔那摩的冤案诉讼,扭转出了欢快、轻巧的语气。
一边是承受酷刑的可怜儿子。没有证据表明,穆拉特去巴基斯坦旅游是为了加入塔利班,但此时他已经被关进了关塔那摩。
一边是为他奔走,却总是无法适应西方社会“正常社交”的母亲。德国社会的人际关系讲求疏离的边界感,但拉比耶好似天生缺乏“读气氛”的能力,她总是对每个人都过分热情,滔滔不绝地讲着漫无边际的话。
当重大冤案撞上这个时刻致力于尴尬搞笑的家庭妇女,冲突与反差也应运而生。
电影从拉比耶这位母亲的视角出发,虽然她也有不少心痛的独自破碎时刻,但她没有自怨自艾,也不轻易妥协屈服,总是勇敢地用那看似“不合时宜”的热情去反抗官僚主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这种喜剧化处理确实是个有趣的手法,也是本片为什么能拿下柏林双奖的重要原因。
比如电影开篇,拉比耶与律师男主伯哈德首次相遇时,导演设置了一个“鸡同鸭讲”的情境——律师反复要求对方去前台找秘书预约,但即便要求N次,拉比耶还是当听不见一样,反复述说儿子的大致情况,话语里也常常抓不住重点。用魔法打败魔法,律师也只能乖乖听下去。
这种构建的优点,在于将人物复归现实,同时也更好地带出身份政治与德国整体社会氛围的问题。
这些年来,好莱坞盛产了不少强调“女性力量”的影片。它们大抵要塑造一个个干练的律师、新闻记者、工程师、政客等女性形象。如果要对抗公权力,那精英气场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写完这句话时,我已经联想起了杰西卡·查斯坦在《斯隆女士》里的形象。
但德国喜剧演员梅尔滕·卡普坦,则以她的喜剧技巧塑造出庶民妇女拉比耶。作为一个要反抗小布什的德国土耳其母亲,她的身份是多元结构的,这注定了她要在三个国度、三种文化间不断奔走游弋。
在如此重大的事件之下,她仍是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邻家大妈,没有任何一点能被精英化的可能性。在她身上看不到那些忧天的大义,只有乐观过好每一天的草根精神。
这是因为在土耳其家庭的语境下,女性的价值有赖于稳定的家庭和奉献角色,她们往往只能囿于家庭内在性空间中相夫教子。拉比耶能从家庭中跳出来,全然是因为丈夫对失踪儿子的不信任与不负责,她只好选择孤注一掷,一己担起救子的重担,一次次努力向外界求救。
正因此,她要进入一个个遍布着陌生男性的公共开放空间。“他们的空间”与“她的空间”全然不同,是流动的、广袤的、众声纷杂的。但她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闯入这些空间,并在其中立足。这个历程中,拉比耶拥有了一次脱离内在家庭空间的契机,也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而不变的,是她内心的热情与温暖。
总之,为了尽量不让电影落入俗套,《库尔纳兹诉小布什》的编导采用了少见的政治事件改编新策略:通过将喜剧与日常细节大量置入其中,让耸人听闻的政治新闻,还原为具有生活流质地的影调。
而这也是电影在不动声色间,对权力机关与新闻媒体进行批判的方式。冤案始终就是那个冤案,但德国官员却出于政治原因一直阻止穆拉特回国,而社会热点和媒体报道的态度也在其中接连“反转”,世间公义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下沉。能对抗这种无谓堕落的,唯有像拉比耶这样平凡的母亲,对日常的一天天坚守。
当然,此批判在某种层面上,也因电影的喜剧类型而稍显轻拿轻放。导演的本意,应当是要弱化故事中复杂的意识形态纷争,重新让观众关注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性。但对关塔那摩这种极为重大的政治事件来说,这样处理是否显得过于轻巧,喜剧与悲剧的平衡点是否欠妥,这些同样是电影受到争议的地方。
在1786天后,穆拉特终于回到德国与家人相聚。他没有得到任何补偿,也没有任何人出来对此负责或是向这对母子道歉。他们最终缺席了挤满德国记者的发布会,为的不过是在超市买条能穿的牛仔裤。回归家庭、远离纷扰的反高潮收尾处理,与好莱坞传统的“说出我的遭遇”式收尾处理,再次显示出鲜明差异。
纵观全片,《库尔纳兹诉小布什》一直在对好莱坞的传统传记片模式进行反向书写。至于效果如何,便要请观众们自己来评判。
首发于:陀螺电影
#德国电影展2023# @APM。好无趣的电影和剧本,这也能剧本银熊…柏林别太离谱了。以及,把资助人权运动的好莱坞明星从女性改写成男性,也很令人不适,片尾编剧访谈竟然说得理所当然。
前半部分是想当喜剧拍的,到中段现实太残酷,怎么都让人笑不起来,就只能走流程讲故事了。这段历史应该要被网飞去拍成纪录片才对。
为了宣传西方的民主宪政是吧,还以为是比较沉重的政治片,没想到是喜剧,6.5,土耳其妈妈很可爱,不过能拿奖估计有政治因素。
平反一下,并非好莱坞通俗情节剧制胜一击的写法,而是匀速的叙事。在同一跑道上来回折返,直至周遭的风景逐渐凋敝,仅剩下摆动双臂的姿态。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她不会伤心,她也会伤心,她伤透了心。
3.5 还是蛮常规的。影后也悬,女主前半程用力过猛
柏林刚出片单的时候,因为标题有额外关注。但可能不知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很大的部分看出来一种像是《波拉特》那般杂糅了鲜明时政讽刺的犀利幽默(却又常常在此后突然承接很惨的情绪渲染);展现在美国的情景与经历同样因为设置的简陋有几分不着调的好笑,让人怀疑这样做是否弄巧成拙了它理应更加严肃的讯息。话虽如此,女主的表演足够充满感染力,也就最终让这个故事不至于陷落在更生硬的境地。
强烈建议德国今年就送这部去冲奥
建议和今年内地上映的《760号犯人》打包一起看。导演选择以尴尬喜剧重构911关塔那摩政治议题的背面,儿子被迫害暴虐、妈妈每隔几分钟给大家抖个包袱,真的是个很陡峭、很不好走的选择——因为黏连成影像的东西是两个极端,黏不到一起,观感好比贾玲去演《聚焦》。本片的剧作是让大家别再关心政治意识形态,而是重新回归到具体的普世人性上。但这对这种重大政治冤案来说,收效有限。
其实影片本身还可以 但最打动我的是映后编剧访谈提到的 “当事人本人看过影片之后他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被关押期间母亲做的这些 而这个视角也成为了他们家庭治愈恢复的一部分”
两小时片长稍微有点过长了…而且拍得有点cliché…好在女主还算讨喜,用喜剧感减轻悲剧感,再强行煽情再升华主旨…行是有点药神的味道…
拍的蛮通俗,或许更适合非竞赛展映。
头重脚轻。挺好的题材,挺笨的拍法。最佳主演的有力竞争者。
两星半。用带有喜剧成分的商业片视角,还原库尔纳兹诉小布什事件,算是稍微有别于其它同类型传记片,叙事节奏也算得上流畅,但整体编排还是太过流水账,尤其到了后半程已经尽是乏味。同样是大女主母亲搭配男配寻子的故事,《菲洛梅娜》无论在情节转折和表演细节上都好很多。本片女主角Meltem Kaptan的表演只能说是完成了基本诉求。
真的很适合冬天在电视机前和家人看这部片子。
平。完全没什么跌宕起伏,似乎阻挡穆拉特回家的只有时间,人为因素的阻挠没有被体现出来。Berlinale72 - Competition / Silver Bear - Best Leading Performance
叙事视角选择的很好,喜剧元素讲述的前半段,已经最大程度的提升可看性了,虽然终端之后还是渐渐走向流水账,但还是耳目一新的类型片,甚至是反类型片。女演员演得确实是好。
观前扫了一眼评论区,大多以喜感减弱批判性做驳点进行质疑。120分钟后,“拯救”所谓重大政治讽刺的却正是(或者说必须是)这种鲜活的喜感。自大嘴《永不妥协》后,几乎没有在银幕作品里看过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另类”母亲角色;人们往往期待透过镜头看到现实及无可能发生的平民扳倒强权视听爽文,对小老百姓真正获取那理所应当安生时的“小确幸”反而嗤之以鼻。现实原型母亲在儿子回家后不久便突然病倒,那支撑她一路为家庭幸福抗争的,很难不是影片最着力诠释的积极态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编导及女主角选择的创作角度,无疑是最合适且出色的。2023德国电影展@百老汇MOMA
#72nd Berlinale# EFM online-主竞赛-最佳主角+最佳剧本。人物造型还原极好,居然处理得带一点喜剧调性,母亲这个人物的塑造还不错(大女主拯救全片……“土耳其-德国贾玲”),但是放过了这个题材很多可以更深入且更具批判性可能的点,还真是挺可惜的(所以片子最大亮点是片名吗?)。感觉这片子可能更适合一个全景或者Berlinale Speicial...
#2022德国电影展# 7分,看完这部电影想起了《760号犯人》,那部电影从被关押者的角度直接地展现了他们在“无主之地”的残酷遭遇,而这部电影从被关押者亲属的角度间接地展现了为了救他们回家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整个事件对被关押者家庭造成的影响。如果因为恐惧和顾虑就剥夺他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样的法治只是在阻止他人正常生活,而非保护他人。
想起《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中的一句台詞,“在我們那裡,政府說一個人有罪,那他一定是無辜的”。電影試圖用《永不妥協》式的喜劇方式輕拿輕放,但是1786天的等待與抗爭終究是太沉重了,於是電影過半時已經少有輕鬆時刻了,而且對於這樣一個真實故事,其中可以深入挖掘的點太多了,現在的成片顯得視野過於狹窄了,讓人覺得倍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