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一个人,真的可以接受他永远的离开么。
如果爱一个人,真的可以接受永远的离开他么。
对死亡的恐惧,是对生命的不舍,也同样包含着对爱的不舍。
吴家伟觉得妈妈的离开,是自己的错,有多爱妈妈,就有多恨自己。
是的吧,现实中也总是这样,生病的人没有及时发现身体的不对,医生没有有效的治疗,家人没有合理的照顾,死亡,一定是有什么错了的。不然为什么会死?不然,用什么承载与爱的人分别时的悲痛。这份悲痛,曾经有多幸福,悲痛就多强烈。
死去的人经历的痛苦,从不曾因为死亡而消失,那些痛苦会沿着爱蔓延开来,传递给爱他的人。
死亡,恨与悲痛;生命,爱与幸福。一直纠缠在一起。
吴家伟终于在天台和妈妈重逢,终于接受了过去,完成了对自己的治愈。
从此之后,他应该会更加爱他的爸爸,也会遇到其他爱的人。
因为除了痛苦,离开的人传递下来的,还有爱。
亲人离世:从“你几时回来见我?”到“只要相信定会再见!”🌆🌸~结局不再悲伤,只感温暖幸福!!!
就算没有相同经历,也可以跟随镜头感受到伟失去母亲的无助、惊慌失措、流离失所……✨
温馨的童年回忆🎂,现实的冰冷残酷…交叉在一起表达情感更加强烈!!!
惊恐症发作的片段我看到情绪激动,手臂全麻没有知觉_(:з」∠)_🕋一幕幕都是我曾听到、看到、感觉到的……
观看之前就被剧透了志是伟的幻觉😂,抑郁症患者总是被认为太悲观,其实他们想快乐却快乐不起来。🦕志陪伴伟,在他自杀时阻止他,都说明了他内心对阳光的渴望!!!(自杀是很危险的!!下手没轻重,一不小心人就没了!!!)希望大家了解抑郁症,相信他们,相信马浚伟哥哥,也让他们相信自己!!!❤️
🦄思的故事没被剧透很温暖哦~
电影很有深度、细节很密,观众可以看的很投入!!!像一部完整的解密逃脱,🧠光是通关了并不代表看懂了~所以希望有机会多看几遍~期待全国上映!!!
电影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亲人告别的这个问题,却也同时惊讶地发现,这恐怕是一件总在催促着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又随时会向我们证明,就算有过再多的预期和准备,都不足以应对的重大变故。
无论是在持续的病痛中反复预习告别的情景,还是完全来不及道别的骤然辞世,我们或许总是在做准备,又总是自知徒劳,而这也许并不妨碍我们去察觉,或是去采取种种终究可能是徒劳的尝试。
能够具象化情绪病发病时的状态和观感,是电影本身,某种试图消除横亘在情绪病患者与非病患之间的隔阂的积极尝试。
如同跌入一个从现实中抽离,时间运作规律不同于现实的异度空间,或许这就是那些行为举止已异于非患者的日常视角。
从影院离席后,有一件事至今令我无法理解。在情绪病问题如此普遍和常见的某城市里,为何电影剧情和角色设定上,对于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的诊疗手法及态度的认知,竟然如此浅薄和想当然。
一个专业人士的重要品格,想必还须包含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与此同时,作为医生本人,也需要或不得不充分考虑到,有限的精力与接近无限的工作量之间的平衡。
假如每个患者的所有私人生活,都能以治疗为由被干预和介入,并以介入程度之深浅作为一个精神科医生之好的坏评判标准,那未免太过“做坏这个市场”了。
除去精神科医生强行干预过多胜似救世主的问题,影片内的精神科医生的设定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放在今日的语境下,恐怕就是两个字——
“爹味”。
医生在看诊的过程中,充满了主观臆断和指令式的言语。在患者表达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已令他变得迟钝,甚至产生了单方面放弃用药的念头时,作为主治医生,她并未尝试与患者沟通是否有需要更换治疗同一情况的其他处方药物,而选择以简单直接的“言语”去“教育”她的病人。
精神科疾病的成因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用药上也会因个体差异而会导致治疗的效果不符合最初的预期。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并未尝试与患者就此作出沟通和讨论,也不尝试根据患者的不良副作用进行调整(换药、调整药物组合或调整用量)以改善病人的情况,而是冲口而出地质问病人“为何不能看开一点”?这种设定实在是令我汗颜,甚至是哗然。
既然医生首次诊断的结果都是不容置疑般正确,完全不存在误诊的可能,且不需要就任何情况进行调整,那又为何需要安排患者进行复诊?
面诊或复诊的意义,如果不在于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副作用情况以及恢复的进展,难道让患者来一趟诊所,去承受一次来自医生的“爹味训斥”,才是一剂必要的猛药?
面对精神科疾病的治疗态度,是否应该是带着“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而你却不行”的居高临下的心态,又是否应该是医患双方间来相互比惨,并试图成为比患者更惨的一方,去表达默认命运触底必然反弹对应的“只要看开一点就没事了”的获奖感言呢?电影本身令我感到困惑。
我并不清楚这样是不是也能算作一种精神科疾病治疗的激进方法,但遇到这样的医生,我只会激进地考虑更换一家精神科的诊所。
在被愧疚所纠缠的这件事上,阿伟的情绪困局在最后得以揭晓。他无法从自身的情绪困局中走出,是因为他认定了自己曾主动参与到推动母亲去世的行为和场景当中。
他动用了母亲(至亲)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和爱,以对方对自己的心疼和包容、不忍与迁就,促使对方去做其本身早知道没有任何把握的手术。
曾有多么固执和倔强的劝说,事后梦魇或是心魔,就有多么难以被克服和击退。
这就注定了一切远远不是“看开一点”,甚或是“别太自责”就能解决的问题。
就算当事人自己都明白命运之不可逆,绝症之不可战胜,生离死别之不可违抗时,怪自己,以自欺来自救,有时是他们在生命无常时最无奈的,如同饮鸩止渴一般的一个无奈之举。
他们用了对自己最恶毒的办法,顺利扛住了最沉重的打击,那些没有被命运的无常所击败的人们,却可能要用余生来填补与抵偿,这份由愧疚创造的情绪黑洞。
可是,即便试图“不作为”,也不见得能够回避这最坏的结果。毕竟,无论当时的做法如何,两难的选择背后,永远是同一个困局。
死亡的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我们需要有足够多的理性认识,去抵御突如其来的情绪上的冲击。在面对情绪病的时候,患者以及非患者双方,也应该放下对于“对与错”和“应不应该”的思考与成见。
阿伟会在内心自创一个虚构的阿志,恐怕是他的无助和痛苦,从很早之前便已经无处诉说。
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只能将命运无常的苦涩独自内化和提纯,成了自己的一个需要被遮盖,却又始终无法摘掉的人格面具。
心理辅导为何需要在亲人离世,或出现重大灾难的初期介入和提供救助,大概也有这一层的考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就能够释怀亲人离世的种种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个体都能够得到完善的心理辅导服务,对于给精神疾病或者情绪病去污名的这一方向,恐怕也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面对疑似受精神病、精神障碍及情绪病困扰的人士,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压抑自己内心某种,容易产生出来的,企图去说教的念头。
别假设是医生通过说教和毫无准则的干预,令阿伟找到了那个宣泄的出口,很多人可能无法在天台上一跃而下的关口时,还具备足够的心力,去刹停那绝望的步伐。
阿伟脑海中的“阿志”被证实是个虚构的形象,最后那个出现在天台里的母亲,或许同样也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终于攒够了力量去突破困局,却不是因为被说教所拯救。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算是他“够运/运气好”,与这样敷衍却又认真的治疗无关。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或许要意识到鲁莽地跟对方说一些类似“看开一点”、“你怎么还没走出来?”的话语,无异于挥舞着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这部电影也可算作是对我个人的一个警醒,在面对来自身边的“情绪求助”时,应如何尽最大的可能,避免为对方造成“二次的伤害”。
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和引导对方,去说出能够排解其情绪压抑的话语,或许便需要重整心态,带着足够多的耐性,试着模仿试药、等候起效和换药再继续观察的策略,与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的办法。
在不断的尝试中,等候那一抹久违的笑容,或压抑已久的满腔热泪。
我们大有可能无法拉谁一把,但哪怕只是一次次无效的尝试,也或许胜过所谓“一片好心”的伤害。
共勉。
学会和亲人告别 总是一生中最难的功课
佩服导演的勇敢,把愈合的伤口重新打开,一层层地解剖给观众看这场长达十几年的母子道别。从逃避妈妈死亡的事实,幻想如常的生活,拆穿失去亲人现实的崩溃,自我的和解与真正的道别。
导演以一个惊恐幻想症患者的视角来讲述这场心理的挣扎和痛苦。他自己幻想一个阿志的朋友角色,在生活里和自己对话,陪伴,厮打,甚至在自己晃神游离的时候拉自己一把,从头到尾,像一个朋友,一个清醒的朋友。导演显然想让我们关注情绪患者这个群体,体会幻想症抑郁症内心的扭打与挣扎,包括那本写满抑郁情绪的日记本,都让人看了十分纠结。其实,在悲伤痛苦中总有那么一个声音,扮演者“阿志”的角色,提醒自己振作。
最感动的一幕是家伟和阿梅在医院关于手术的母子对话。妈妈出于对家伟的爱,尽管害怕和痛苦,为了儿子开心,答应了做手术。可惜阿梅最终不敌病魔,家伟因为“自私地”想要拥有更多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把母亲的离去的责任背在身上,自责内疚逐渐吞噬了自己。在那个画面里,我只看到了最伟大的爱。
感谢导演这部戏,让我重新思考告别这件事。亲情总是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和亲人告别这件事,你知道你要面对,但是你总是不愿也无法面对。电影最后说的,只要有思念,就还是会在一起。多陪伴自己的亲人,当告别那一刻时,打开记忆,唯有陪伴所留下的画面,气味,声音,温度,来更好的想念他们。
今晚有幸观赏到11月29日的电影《生前约死后》优先场,参加放映结束后的映后座谈会。导演马浚伟和剧中两位演员黄定谦、潘嘉骏与现场观众互动,回答了很多观众的问题,然后又调皮地反过来向观众提问,气氛活跃,观点繁多。
座谈会上,马导演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人生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讨论了许多话题,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语重心长,令在场观众受益匪浅。有些话题,我自认为人生阅历太浅,暂时没有资格评价,比如关于癌症;有些话题,我一向采取回避态度,根本没有认真思考,比如父母终将离去。听完马导演的分享,像是上了一堂精彩的人生大课,我蠢钝的头脑被太多观念冲撞,不得不开始启动某些尘封模式中锈迹斑斑的思考,而且就算是亦步亦趋,也是远远无法企及马导演的境界。
作为一名资深演员、新晋导演、新晋编剧,马浚伟先生在短短的一部电影中,慷慨地与观众分享了太多宝藏,这在我以往的人生阅历中,从未见识过。此刻,我对有幸参加这样一场营养丰富的活动,心存感激!
关于影片《生前约死后》本身,我在观影之前已经对影片了解一些,可能无法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观影之后还是觉察到了几处之前没有注意的地方:
首先,美——影片之美,令人窒息,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流畅滑动的镜头铺陈开绝美的风景,触手可及的海水的质感、云朵的温度,映衬着剧中人物的每一张饱含深情的脸;故事,就在叮咚作响的音乐声中娓娓道来。而象征着父母爱情的那朵窗外的玫瑰,从此牢牢插在了我的心中……无求!
还有,情——当我们习惯了用理智判断抉择的时候,冰冷的心中其实没有一点感受。这样的生活,昨天与今天有什么区别?活一天与活一世又有什么区别?念及此处,我反而羡慕吴家伟,亲历跌跌碰碰、感受冷冷暖暖、肆恣哭哭笑笑,酣畅淋漓地经历一段由情感支配的人生……无悔!
最后,痛——痛是什么感觉?大家都知道。手脚划伤了身体会痛,心爱的玩具弄丢了心里会痛。可是,痛到极致是什么感觉?你我也许都没经历过。什么叫钻心之痛、彻骨之痛,电影《生前约死后》已经用精湛的表演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今天马导演在现场叮嘱我们,不要剧透!可是此刻,我实在忍不住要告诉大家:痛到最后,便是怕……无惧!
说了这么多,没有一句算得上是影评,全是我在今晚接收到大量马导演散布的讯息之后,睡不着,产生的矫情的口水,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我的抛砖引玉,能激发起大家的好奇心,走进影院,写下你们自己的看法。晚安!
#电影_生前约死后#他曾是鹿鼎记中意气风发的小玄子,也曾是多才而又深情的曹植。而如今的他以自己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这部名叫生前约死后的电影,用真挚的感情带给观众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就是马浚伟,每次看电影一定要揣很多纸巾,马导的#电影_生前约死后# 我会揣更多的纸巾,一个预告片已经泪涌不止。感动人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和我的故事
感情戏酝酿充沛,动人,不可倍速,好片,值得一看!
非常触动,也非常感动!马导演真人真事改编!爱要及时,放下过去,关心身边人,关心情绪病患者,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boring不能引起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共鸣 电影元素太多太杂了
马浚伟先生演得非常好,拍得也用心。小道具小布景做得十分精细,镜头好看。不过有些剧情,比如车轮救美、相认即死之类,太老套了。
??
真情感加一星。
这样的影片已经不可以从电影层面去评判,当你知道是马浚伟的亲身经历改编,当你同样比同龄人经历过了至亲死别,当你在她离世之后不断自责、追悔、懊恼、抑郁、冲淡、平和、走了下去,你才能对这样的影像共鸣与共情。PS,片中一再响起的男声插曲,是叶德娴的《赤子》,用在她演过的剧《纵横四海》母亲自刎那一集,这支曲子竟然在这部电影里重逢相遇,更贴合地诠释了“母子”主题。
这是马导一部很私人的电影,如果我看的是舞台剧版,应该会哭的更夸张。从舞台剧搬到大荧幕,对于这个故事而言,显然是被削弱了很多,虽然故事简单俗套,但母子的题材对于我而言永远都是泪点。马浚伟从演员晋升为编导演全能的艺人,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可想而知,起码在这部作品里,他对于母亲的感情有了自我表达,应该也可以适当地放下。
冲着顾美华看的,但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本片改編於馬浚偉自身真實經歷,並在已有舞檯劇劇本基礎上進行改編。只是馬浚偉是首次執導,亦是電視藝員出身,在拍攝之時仍然不知覺帶著電視思維去創作,務求煽動觀眾情緒,加入不少戲劇轉折和幻想情節,卻未能好好協調氣氛的轉換,甚是可惜。
整个就一妈宝男的自我修养!好久没有打一星了。全程尬。不是我没有感情,是这电影过度消费的亲情。看标签有一个“导演亲身经历”,好吧,想表达的我都明白,只不过你用力太猛了适得其反。
但凡是有感情的親人,無論是在病痛中的漫長告別,還是死亡突至來不及道別,那種失落和痛苦都是無法做好預判和情緒管理的。前些年我長期受糖尿病困擾的外婆查出乳房有腫塊,曾經嘗試過跟外婆溝通要不要做活檢的我知道,你不能動用親人對你的愛和信任去勸說和誘導,甚至是逼她去做她自認為沒有把握的事,假如風險太高避免不了最壞的結果,愧疚和痛苦會成倍地糾纏著你,你越愛對方就越不肯放過自己。外婆所幸目前一切安好,但這些事至今都能令我哭得難以自抑。如今我總是隔三差五回去陪外公外婆,也是因為知道,有些陪伴等不及我們「終於有時間」。但精神科醫生的設定還是一如既往地令人無語,撲面而來的不專業感,哪怕說是病人臆想出來,我也相信。經過這兩年,人確實是更眼淺了,生離死別總是能令我哭崩。
母爱是很感人的,最后顾美华出来说阿妈怎么还会有假吗,特别的打动人,马浚伟还是放进了太多东西,幻想这个情节完全不用,反而模糊了要表达的情感,有顾美华这样的好演员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对戏都是动人的,片尾曲是当年马浚伟自己创作的给妈妈的倦,依旧很动听。
没有一些生活经历的估计看不下去,没有一定年岁的估计看了也没什么感觉。剪得有点碎,没看介绍直接看片的,开头会以为是惊悚片。
有点太用力了
2020的杀手是除了用同一个拍摄现场还同一块木板打头吗。。。(感觉是故意的
金鸡电影节看的,影片质量堪忧,虚焦问题,延时摄影跳的...一个场景好几个配乐垫着,然而现场主创交流大家都是一顿夸,可是明明大家看的时候都在玩手机啊...人格分裂、至情分离、异度空间想讲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更别说故事本身的问题......从演员过渡到导演真的需要下功夫啊
再 見 不 再 會
理解是主创的亲身经历,花费很多心血想去拍好。但是拖沓的电视剧苦情戏码,真的不好看。
精神科医生不能这样介入患者生活的,拜托编剧了解一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