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片子对命运和苦难又多了一层认识,无法选择的出身是命,不能掌控的社会环境是运。 在恶劣困难的生活中我们能做什么,《炙热》这部片子给的答案是:不要将苦难传递下去,无法改变大环境,却能坚守自己内心的小生态。 拉妮年轻时备受丈夫欺凌直至丈夫去世,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为儿子娶了媳妇以后,起初拉妮展现的也是一副不近人情的恶婆婆形象,但实际上拉妮的内心一直都是渴望改变的,不然不会一直与碧绮丽交好。 片子全程拉妮都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片尾拉妮儿子出走,拉妮将儿媳送与真心疼爱的人时得到彻底的转变和释放。让拉妮最终不再矛盾的是,儿子对儿媳的殴打谩骂让她想起自己年轻时遭遇的一样的痛苦,她选择了不让苦难在自己眼前传递下去...... 拉妮面临的矛盾,也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一些人的状态。 我之前在一个小县城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当时一起工作的有个会记三十出头的年龄,长得算是貌美,嫁的也还不错,并且通过她的朋友圈看出她十分重视教育,希望孩子综合的发展,成为一个优秀卓越的人,因为当地的社会氛围不是太好,起初我很欣赏她这样的态度,然而她自己一方面表达出对更优秀的更先进思想的向往,一方面平时对一些同事刻薄打压,耍一些俗不可耐的小伎俩,做一些让人觉得很low的事情。 她是如此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走出这种环境,一方面自己又是当下氛围的恶分子之一。 包括我自己前些时间遇到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人,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时,也想过以牙还牙做一些和他们一样糟糕的行为。 因为我发现我真的改变不了他们,但是我又不想让自己一直痛苦,不过最终我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他们这样做让我感到痛苦因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我痛苦但是我仍然是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的人,如果我做出了和他们一样的行为,那我才是彻底的失败了。 别说改变外部环境,能坚持自己不被改变真的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了...... 生活中总会有像拉妮儿子古拉布、拉荞丈夫那类人的存在,就是自己不行过得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这种人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将你一起拉入泥沼,和他们一样散发着恶臭。 实际上他们反而是最不幸的、最让人悲哀的,他们的灵魂如此鄙陋。 拉妮、拉荞和碧绮丽最后没有改变现状,但是她们坚守了自己,在三个人一起剪了短发离开的时候,我热泪盈眶。 最后,祝愿每一位坚守自我、永怀美好的人。
{不要急着成为男人,在那之前,先学会做人}
女性觉醒史,细腻的铺垫,情感的表达与渲染是果然出自女性导演之手的,
也只有女人才会贴近和全然不歪曲的表达出同为女人的内在挣扎 脆弱 坚毅 良善 勇气……水平极佳的作品……
节奏,张力,铺垫,配乐,画面,演员演技全部在线,五星推荐
它是一部印度片没错,在我天朝导演还在跪舔主流,坐享得利,沾沾自喜时,
“愚蠢,落后”的印度,已把剧情片拍进了“炙热的思潮”里
私以为这部电影的隐喻和人物设定、叙事语言还是可以的。关于探讨女性独立和尊严的题材,很明显导演安排了五个不同代表性的女性,分别简单分析如下:
1被视为像外国人一样的不戴头巾的女人及其好像有通天本领一般的丈夫其实更多的是代表了具有传教和启发的象征意义,她那么美好又不曾有苦难,而且一直在帮助这里的女性,很明显是一个理想化身,影片最后这个理想走了,一方面就说明了她其实不能“实际”帮到女性,只有女性自己救自己,另一方面离开的时机也刚好说明了真实的女性已经有所改变,其唤醒意义已完成;
2如同女巫一样有着独立意识和力量的“妓女”,她是实际的有着黑魔法一样的在帮助自己和身边人觉醒的人,这种黑魔法大概是那种有信仰和自我的人所通有的,但注意她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符号,而是同样一个需要觉醒的女性,因为她也有迷茫和矛盾,比如感情线;
3宁愿冒着风险与别人生孩子也要证明自己能怀孕的被家暴者,最后将恶魔烧死她应该代表的是勇敢的实践者;
4曾经受着婆婆、丈夫毒打、并且正在遭受儿子轻视、目睹儿媳遭受伤害的最普通不过的千千万万那个女性缩影,她痛苦、彷徨、挣扎、探索,最后做出改变,也给了其儿媳善意;
5被善意改变的儿媳。
再说回到故事的表达,可以看到被家暴女性和家暴男那段的叙事和节日的广播的叙述对应起来了。
先写这么多
要是有人告诉我他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无头无脑不知所云的歌舞片,那我绝对有理由怀疑他们村才刚通网(划掉,玩笑话)。 事实上,那个一直被当做笑柄的印度“宝莱坞”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好莱坞靠近。 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免总被放在一起比较。当然论综合国力,我对咱大天朝有绝对的自信。可是光拎电影业进行比较,我一米八的气场瞬间少了半截。 当国内“流量电影”仍风头正盛,一水儿导演忙着圈钱时,印度正在被电影改变: 《三傻大闹宝莱坞》直指印度应试教育弊端 《地球上的星星》关注特殊儿童成长 《我的个神啊》讽刺印度宗教混乱 《摔跤吧爸爸》呼吁女性改变自身命运 没错,全都是阿米尔·汗 当电影具有社会批判意义,就成为了那根撬动地球的杠杆,举重若轻。 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中一位被采访者这样说道:“我们有最棒的文化,但在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谁能想到这样的言论出自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之口呢?这部纪录片是以轰动一时的“黑公交轮奸案”为题材拍摄的,真实客观地还原这起案件。而印度政府却以内容敏感、容易造成骚乱为由,禁止此片在印度播出。 男权至上、物化女性。谁能说这不是印度社会最需要被关注的问题? 由莉娜·亚达夫执导的《炙热》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电影,通过展示印度底层女性群像侧写印度女性生活现状。导演作为“非典型”印度女性(受过高等教育、独立生活)的代表,选择了平视而非俯视的角度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典型”印度女性生活原貌,这件事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 回到电影本身,影片讲述了三位女主人公不堪生活重压最终决定踏上寻找新生活之旅的故事。 三位主人公均为“典型“女性的代表。 碧琪丽,跟随舞蹈团到处演出的舞女,主要以做皮肉生意为生。观念前卫开放,但性格却又意外地天真烂漫。口口声声说“生活除了金钱和性爱还有其他”的她实则为了谋生无法逃离这种生活。 拉荞,由于不孕长期遭受丈夫的家暴,但仍保有对生活的热情。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知道自己能以制作手工艺品谋生且证实实则不育的是丈夫,但懦弱的性格还是让她尽力地维系着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 拉妮,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这样:“32岁的寡妇,有个17岁的儿子,我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我的背部一直疼痛,还想听更多吗?我15年没碰过男人了。” 相比其他两位女主,拉妮更具代表性,她的一生就是绝大数印度女性的一生。 (鄙视链:生了儿子>生了女儿>不育女性) 一出生就被剥夺受教育权,因为“读书的女孩会成为坏妻子”。 正处十三四岁好年华,却被父母当做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卖给婆家。 童婚后早孕,为丈夫生下儿子,操持打点家庭、与锅碗瓢盆“共事”。只有当儿媳进门、自己成为躺在小床上的婆婆之后,生活才会轻松一丢丢。 哪知,事与愿违。她颤巍巍地捧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儿媳妇还没接手就将它摔了个粉碎。 在影片塑造的众多性格、命运迥异的女性角色中,我尤其偏爱拉妮。可以这么说,不到影片的最后一秒,都不能说你认识了一个“完整”的拉妮。整个角色饱满、真实还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随着剧情的发展,整个角色由浑浊复杂变得清澈笃定。她在影片中的转变是令人惊讶的。但仔细回想,她的转变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一 ,披肩。 观影时我有意地观察拉妮。发觉她有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将搭在头上的披肩往下扯扯。她看起来很依赖披肩。 除了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她总是用披肩将自己裹紧地严严实实的,像个茧。在她生活的那个村落,受过教育、独自坐汽车、直视男人眼睛的女人会被认为是蛊惑人心的“巫女”。她不敢做任何有违女性“本分”的事情。 所以,她捂住自己的嘴巴好不让自己发出声音,用披肩遮住自己的头发甚至大半张脸好回避别人的目光。这就是她保护自己的办法。 影片尾声,与儿媳妇詹琪告别时,她下意识地用披肩盖住詹琪的头发后,看着眼前十五岁的女孩,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摘下詹琪头上的披肩。 这样的改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很酷。 二,电话情人。 一个自称沙鲁克·汗的陌生男人频繁地打电话给拉妮。 第一次通话就暧昧地称自己为拉妮的爱人、英雄。拉妮沉寂了十几年的心,在这个男人的“撩拨”下重新开始跳动了。 可在印度,女人一旦丧夫,基本就意味着要守一辈子寡了。别说改嫁,就连和某个男人来往稍微密切一些都会被指责为“不守妇道”。 一边是礼制,一边是真心。保守传统如拉妮,她会怎么办? 答案就在影片中,大家不妨自己去找。 影片中一道道的细节丰满了人物形象,赋予角色以灵魂。 非要说《炙热》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结局过于理想化了。 正如知乎用户 @陈小惜 所说: “三人剪掉长发,坐着碧琪丽再次偷来的机车,兴高采烈离开噩梦般的家乡,迎着未知的新生活,唱着歌,挥着手,驶过去。 这样的结局,理想化,令人尊重,但缺少说服力。要知道,生活永远不会如此简单容易。” 希望有这么一天,像拉妮这样的女性也能大声说出“生为女性,我不抱歉,我很骄傲”。
那个晚上拉丹郑重的穿上本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场的领口带褶皱的黑色丝绸衬衫,他鼓起勇气,并且也拿出他全部的诚意:他全部的钱。
我一直觉得,男人肯把全部身家托付给一个女人,不亚于他能给予的最庄重的承诺。
拉丹真的爱碧琪思,他想以一个英雄的形象来拯救碧琪思,当碧琪思因为新来的竞争对手意志消沉的时候,不善言辞的他热烈又真诚的赞美碧琪思,他说:你不要看轻自己。
所以,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他为碧琪思当皮条客。
拉丹是吃醋的,最一开始碧琪思拒绝接客的时候,他傻乎乎的向碧琪思表达自己的开心,他请求碧琪思关紧帐篷的门以防走光。
然而,在设想和心爱的女人如何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时,他能想到的还只是让碧琪思去当婊子。
只是因为在床上受到一个温柔情人的尊重,碧琪思开始拒绝接客,她对老板说:生活除了金钱和性爱还有别的。
然而,即使在那个愿意把所有的钱交给她,带着她走的男人拉丹眼里,她的生活也只有性爱和金钱,她是个婊子,她只能做婊子,她未来也只能是婊子。
碧琪思慢慢的把头低下去,她小小的奢侈的自尊心,就这样死去了。
爱情中最绝望的事,是连最爱你的人,都觉得你不配拥有美好。
对于印度电影来说,其思想之前卫影像之大胆台词之直白都相当罕见,多线叙事的水准颇具国际范,甚至很难看到宝莱坞的痕迹,表演非常出色,虽然印度农村妇女的真实生活可能会比电影还惨烈百倍,虽然真正需要看到这片的那些人可能根本看不到,但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既是时代的进步。★★★★
女性在受压迫与奴役的同时慢慢清醒以及独立很悲情很热血,剧本过火,但对印度社会的批判任何过火都不过分。古老的文明国度都只继承了渣滓与糟粕文化,实在是让人悲哀。
印度女性的普遍不幸。
不是很感动我,因为三个女人的出逃毫无胜利的快感,而是穷途末路般前途未卜。三星半。
松子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在印度则是「生而为女人,我很抱歉」,题材敏感,种姓制度、重男轻女一直都是印度社会的症结,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女性没有丝毫尊严,电影里在拉贾斯坦乡被物化的女性只是一个缩影,被压迫的人在觉醒,而愚昧顺从的人依旧,敢爱敢恨的几个姑娘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印度底层女性群像,单身母亲、妻子、女儿、妓女等多重身份以及多条叙事线索为本片增添了许多看点,难得几位女性角色都演的活泼可爱。不过,与其说是宣扬女权,我更愿意将本片看作作为个体的印度女性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仅拿本片中的形象来讲,印度男人真的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只配叫“阿三”。
从电影来看 印度关于女权的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然而 印度有这样的电影来革命 相信不久的将来 她们在印度这个国家中会有崛起的一天。
看到有个男性观众表示本片太贬低男性了,简直呵呵……在性爱上温柔相待知道如何取悦女性的男人,对自己喜欢的妹子契而不舍长途跋涉来看她的那个男人,还有为了改善村民生活为村里女性提供就业机会的男人,不都是正面形象么?还是说这些都不算男人,只有那些垃圾才算?
女权却不强制观众,很舒服,拍女性身体的镜头很美,那段性爱场面让我想起Kamasutra,姑娘们都好美
對比開逃回村里的姑娘,控訴整個夫家對她的殘害,她的母親仍將她推回火坑,而拉妮選擇放小媳婦自由,不僅是對小媳婦的救贖,對自身也是,雖然未來未必美好,至少她不再是行屍走肉,無力改變世界,改變自己也是一種抗爭。
从这几年曝光的印度新闻来看,这片子里的种种绝非单纯虚构。摔跤吧爸爸是励志,而这片子更为真实更为应景。8.2
愚昧无知总能带来苦痛
哭成狗。故事完整流畅,饱含情感,讲述苦难但不拘泥于苦难,是女性的控诉和呐喊,也是逆风生长的勇敢与坚韧,末路狂花式的自由其实是无奈且可悲的。评论里指望电影解决问题的,还要政府干嘛?
观光片。
看的过程内心燃烧着愤怒,又在某些段落感动到泪流,记住,伟大女性要引领自己飞升。有些评论让人费解,这是部大胆到撕破黑纱让强光注入地狱的电影,女导演有勇气拍出来,女演员有勇气不惜剪去长发、将身体裸露镜头的演出来,着实可贵可敬,但不代表印度这个国家值得尊敬,恰说明那是女性的苦难之地。
★★★☆中规中矩的女权电影。
最让人汗毛倒竖的,不是污蔑不能生育被丈夫毒打、不是疲于应付不争气的儿子、不是不敢跟他走像一滩腐肉。而是那个受尽夫家凌辱跑回娘家的女人,仍被无情地送了回去。一个女人,终究拗不过宿命的黄卷青灯,像十胜节被点着的巨魔葬身火海无处逃生。躺在小床上终老,不如驾车叛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看完本片,更能感受到《摔跤吧!爸爸》有多好了。
愚昧落后没文化不思进取的种族直接灭绝好吗?村子里觉醒进步的希望也被愚蠢的年轻人毁灭,改变不了的环境,哪哪都如此。结尾有一点像另一段《末路狂花》的开始。
连印度都能有这样的电影,我们却有嫁给大山的女人。